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东方网高招咨询 福州高招咨询网

高中作文 zuowen 6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如何参加高招咨询会》

高招咨询会:识得如来取真经

⊙ 策划:《高考金刊》编辑部

⊙ 执行:南开大学招生办 徐 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高招咨询会也异常火暴。相信每一个参加过咨询会的考生家长深有感触:拥挤嘈杂的人群、花花绿绿的资料;如临大敌,唾沫横飞的招生老师总被一大群家长围得水泄不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小报告会总是人满为患进去以后,有人左突右奔,东张西望,四处打探,抱着一大堆资料,甚至更茫然;有人有备而来,按图索骥,分析比较,理性选择,终于能遂心愿。填报高考志愿,不是愿赌服输,听天由命,而是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利用好高招咨询会,识得如来取真经,就能一手掌握幸福的未来。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2009年浙江省理科考生 刘光绪(化名)

2009年6月23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是浙江省高考发榜的日子,高考分数下来了——604分,这个分数可以说发挥出了我的最高水平,以前不敢奢望的大学仿佛就近在眼前,我们一家都欣喜鼓舞。同一天,浙江省高招咨询会开幕,150多所大学在杭州摆开了阵势争夺优秀生源。

回忆起当天情形,我记忆犹新。那天成绩刚发榜,大家都异常兴奋,高招咨询会人潮涌动,到场咨询的考生和家长达5万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咨询台前的人似乎要将咨询台挤翻,一个招生老师往往要应付数十张不停发问的嘴。

“好了,好了,终于拿到资料了”妈妈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气喘吁吁地庆幸又拿到一份上海高校的资料。而此时的我总算能体会在高招咨询会“随波逐流”的感觉了——夹在人流中不能动弹,人流涌向哪儿就只能跟到哪儿。(没有好好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准确定位,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

到上海上大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拿着这样的高分就能梦圆理想的大学吧。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在人群中左右摇摆着。经过浴血奋战,咨询了几所上海的名牌大学,一位咨询老师的回答非常肯定——“可以填报!”而其他几所高校的老师的回答大致为“非常有希望,但就怕报考人数过多。”“应该有90%的希望。”有了这样肯定的回答,我们一家都仿佛吃了定心丸,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同济大学,本二批没有保底,心想肯定八九不离十了,就等着收拾行囊等待通知书。(缺乏冷静的思考,上海这所大学近两年在浙江的高考理科录取分数——2007年最低分为638分,2008年为610分,高出浙江理科重点线的分数分别为70和60,614分,虽然高于08年的610分,但浙江当年的重点线就达到605分,而614仅高出重点线9分,因此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分数,目标只锁定在一本上海高校,过于单一,二本没有保底,选择的余地小,而且失败的概率应该在90%以上,目前咨询人员多不是专业从事招生的老师,有时候人多也难免听错或者回答过于简单,因此决不能。)

几天以后,传来噩耗,该大学在浙江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80分,比重点线高了75分。我的成绩未达到而又没有选择别的高校不得不选择复读,前面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一家人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理性分析 正确定位

考生家长 马常坤(化名)

2009年,山东省报名考生66.2万,是知分报志愿的省份。在参加高招咨询会前,我给儿子做了一个科学分析:638分,高出一本线52分;省内排名7000名左右。

知分前,我们根据手中的资料和几次模拟成绩,按不同的因素选定几所学校,如按实力: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按地域: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按可能出现的大小年: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然后我们将选定学校2005年—2008年的招生情况作出统计,如计划数、投档数、两者间的差额数、最高分、最低分、两者间的分差以及最低分与当年本科线的差值,以山东大学为例:{东方网高招咨询}.

知分后,就是参加高招咨询会了,咨询会只开两天,我们坚信赶早不赶晚,争取在一天内把信息收集完(事实证明,很多高校在第二天就撤展了。)在参加咨询会之前,我们把重点锁定的大学标注出来,把问题一个个写下来,做到不旁顾、不偏信。对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尽量咨询年龄较大的老师,看起来他们的招生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于如何敲定学校,我们始终有自己的主心骨。

高招咨询会让我们收获颇丰,经过咨询和确认,首先帮我们排除了中国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分数不够);然后在可能录取的学校中平衡,选定了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为一志愿学校。山东大学:孩子看中的是生物科学学院,以他的分数肯定录取不了,我们便选择了化学学院,以保证当年被录取,争取大二时转专业到生物科学学院;吉林大学:他选了地球物理;海洋大学:他选了海洋环境;二志愿分别选了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二批、三批志愿都没有填。

为了保护考生的利益,市里有一次志愿平衡,结果仅我市填报山东大学的就有140多人,报出的最低分是630分。这时我们并没有慌乱,最终选定山东大学为第一志愿,理由是山东大学在山东省招生数量多,不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相对招生人数少的高校比较稳定,近四年只有一年高出重点线53分,我们的分数高出了52分,危险应该很小,学校离家也比较近。同时,我们认真地研究了二批的院校,选择了天津科技大学做第二批第一志愿来保底,确保不掉档。(选择的余地比较多,不偏执,眼光比较长远。志愿填报有梯度,有攻有守,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的志愿填报很成功,2009年山东大学录取线631分,儿子以7分的微弱优势被化学院录取。同我们分析的一样,那一年,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的一志愿都没有录满。

温馨提示: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咨询会虽然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好志愿的好帮手,但绝不是科学填报志愿的全部。不应过于迷信咨询会,要充分利用相关平台获取数据,才能

填报好志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咨询会当作是搜集资料的一种补充,是解答在搜集、分析资料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一种途径。

科学利用咨询会{东方网高招咨询}.

亲密接触第一步:提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打无准备之仗必然会导致失败,参加咨询会前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是你参加咨询会有多大收获。在选择参加咨询会前要先了解自己,做到心中有数,选好咨询方式,选好咨询学校。提早分析,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地自我定位。考前填报志愿省市的考生只能根据平时学习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对自己进行综合评定,找准位置的关键在于把平时一贯的学习状况和高中阶段的若干次期中、期末以及有关模拟考试的成绩综合起来考虑,绝不能简单地依照某一方面或某一次成绩作评价。估分和出分填报志愿的考生应该充分搜集高考相关信息和自己所在中学乃至省市的情况,合理定位。初步确定自己报考志愿的重点在哪一批次。

隰温馨提示:录取批次是什么?目前,多数省市主要分成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和专科三批依次进行,但也有个别省市少于或多于上述录取批次。上下批次之间是按顺序进行但又相互独立的,如果在某一批次被录取了,就不再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其次,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应主要搜集高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线。笔者建议最好五年最少三年的相关信息,算出二者的差值,结合自我定位,大范围地选择可能报考的学校。确定的重点考虑批次的高校初步选取以10所为宜,其他批次高校以5所左右为宜。

温馨提示:笔者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两种最为常用的利用往年录取分数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1. 样本法:参考自己平时成绩、模考成绩等在中学、所在地区的位置,了解本中学往年与自己名次相当的考生的情况,参考这些信息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在判断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校近三年的录取率,本届考生与往届水平有无明显变化,以及本省当年招生计划与往年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等。中学教育规律性很强,一所中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大体在中学处于相同名次的以往几届的学生均考入哪些高校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个参考。

2. 分差法:使用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与当年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来作为参考判断的一种办法。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线”、“一般本科线”、“专科线”等,它是由省招办根据当年全省招生计划、全省考生高考成绩和往年新生报到率等因素确定的。

从表中不难看出,南开大学在吉林近年来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高于吉林理科重点线80-90分,而且比较稳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模考成绩与当次考试学校估计的重点线的差值来判断。分差法是判断考生相对位置一个很好的参考办法。

再次,按照刚才选定的可能报考的学校范围,通过这些学校的招生章程找出其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地、学校规模、学校当年录取政策、特殊注意事项等。最后,结合自身的特点

和学校之间的比较,适当缩小学校范围,重点批次缩小至6所左右为宜,其他批次以3所左右为宜。有了重点走进咨询会就有的放矢了。

亲密接触第二步:设计咨询路线

确定了重点咨询的高校后,通过各种媒体查询各种咨询会的情况,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填报志愿时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必须有选择地参加。在决定参加这些活动之前要了解清楚,咨询活动的主办方是谁?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根据类别参加,不盲目从众,抓住重点是成功的第一步。因考生要么正处于复习阶段,要么刚刚经过紧张的高三生活,对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因此家长应主动代替考生来完成准备工作,尤其重视自己列为重点的高校到哪些地方进行咨询,列好时间表,设计好咨询路线。

亲密接触第三步:咨询会我们问什么?

哪些问题不能问

考生和家长问得最多的经常是一些立竿见影的问题,例如:“你们学校今年理科在天津多少分录取?”“我一模成绩在580分上下,想报考贵校金融专业,我能不能被录取?”“我考了576分,能不能考入你们学校,我报哪个专业能录取?”这种问题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一旦有了答复便是吃一颗定心丸,便是高枕无忧地填写志愿的一种保证。但考生和家长应该切记这颗定心丸吃不得,盲目地轻信他人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其实,如果你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录取工作没有完成,谁都无法断定学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因为它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人为因素确定的。是根据报考情况等决定的,在录取以前谁都无法打包票。 在高招咨询时面对考生这样的问题,回答往往是“不好说”,即便给了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样,高招咨询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填报志愿也就缺乏科学性了,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双双受损。

哪些问题不必问

在咨询会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大包小包地装着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还有一些家长拿着笔和本,到每一所高校前去索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等,把咨询会当成了收集资料的最好场所。这么做也是不对的,因为如果在咨询会上才开始搜集资料,那么你的准备工作已经太晚了,这些信息应该是参会前准备好的。如果此时你还没有相关的信息,那么肯定就没有分析,没有分析也就没有疑问,又怎么能在咨询会上有所收获呢?考生和家长在此类的常见问题是:“老师,你们去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去年金融专业录取多少分?”等等。这种问题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前了解,原则应该是把咨询会当作搜集资料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自己可以轻易获取的资料建议不要在咨询会上询问。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是因为在划定大范围学校的时候没有考虑某一学校,在咨询会上又觉得不错,这种情况下现场搜集资料也是可以的,建议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报考时进一步咨询。

哪些问题需要问

在咨询会上也有一些家长拿着模拟填写的志愿表让咨询老师给一些指导意见,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和有收获的。给予指导后,还可以询问有关学校是否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及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校风、学风、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文化层面的学校概况,还可以询问自己预报考的专业情况。{东方网高招咨询}.

通过自己的分析后再具体询问一下学校在本省招生是否存在大小年现象、咨询以前本省考生大体情况等等。此类常见问题包括“请问学校大一的同学是否住在本部?”“学校的

学风如何?”“学校某某专业是否本硕博连读?”“是否有国外合作办学?”等等。 哪些问题必须问?

首先,对于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必须要问,其次,对于填报志愿前与考生息息相关的录取规则等核心问题必须要问。此类问题既包括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是否有专业级差,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办法、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原则、有无相关科目加试要求,也包括专业培养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与录取相关的要求等。此类问题主要包括:“学校是否有专业级差?”“是否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等等。最后,咨询老师的联系方式一定要问,如咨询组所住宾馆、行程等,以便日后联系。

温馨提示: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志愿填报过程中常见的基本常识,如专业级差、大小年现象、预留计划、死档等术语,以便更好地和招生老师进行交流(专业术语详见《高考金刊》7、8期合刊志愿填报篇)

咨询会后做什么?

咨询会过后,消除了各种疑虑,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相关情况,结合学校的录取政策将重点志愿确定下来,在填写之前可以再次与高校咨询老师联系,确认报考事宜。要切记填报志愿的工作并不是到此为止,其他批次的志愿有条件的仍然要按照同样的方法填报,同时要重视每一批次非第一志愿的填报,对每一个学校志愿的填报如有问题均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关学校招生办或者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网上咨询活动。

温馨提示:对于高分考生而言,要慎重对待提前批次的高校,经常有考生和家长本着“不填白不填”的想法填报了提前批志愿,可对于填报的这类学校并不十分满意,只是觉得不填有点可惜,结果被录取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希望的是被下面批次的其他学校录取,而且按自己的成绩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追悔莫及。还要注意近年来兴起的独立学院的志愿填报,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要慎重考虑。

篇二:《上海 教委考试院专家详解填报策略》

5月15日起填报志愿 教委考试院专家详解填报策略

{东方网高招咨询}.

2014上海高考改革上海升学2015-05-12 07:59

(作者:张骞 转载自“上海升学”微信)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FM899驾车调频广播、《新民晚报》、东方网、《新闻晨报》、《上海中学生报·中招周刊》、《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等多家媒体,共同打造“我们一起填志愿·高考咨询大直播”节目,前昨两天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在节目中,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以及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熊丙奇等走进上海教育电视台演播室,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解读高考政策、指导合理填报志愿。

今年招生约4.1万

据介绍,今年高考延续往年的做法,总共全国有约645所高校在上海招生,共投放约4.1万个招生计划。从地区来看,上海高校在沪招生约3.1万人,外省市高校在沪招生约1万人。从批次来看,今年一本计划约为9800人,二本计划招生约1.76万人,第三批高职高专计划招生约0.61万。今年提前批本科计划招约1900人,专科计划约400人,艺术体育类计划约4500人。另外今年还有农村专项计划167人。

今年总共有报名考生5.1万人,其中文科1.9万,占报名总数37%;理科生3.2万,占报名总数63%,今年报考文科考生人数有所下降。对于这届考生将来就业奠定较好基础。据测算,今年总的录取率与去年大概持平。

今年高考有何变化?

基本延续往年做法。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减少规范高考加分。上海两点举措:

(1)取消了鼓励性的加分项目,但作为政策过度,2015年1月1日之前考生们获得的荣誉称号还是有加分;

(2)政策性照顾加分基本保持不变。{东方网高招咨询}.

今年加分考生会在网上公示,请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

今年新增2个志愿批次

根据今年高校招生改革的要求,本市今年新增设二个志愿批次:“综合评价”批及“特殊类型”招生志愿。

报考本科的考生除按规定时间填报本科志愿外,获得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入围资格的考生,可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

获得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团员、高水平运动队队员、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和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可填报“特殊类型”招生相关院校志愿。志愿填报工作将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分别在网上填报。

今年填报志愿的流程怎样?

今年本市高考志愿填报继续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填报的是本科志愿(含军事公安院校专科;第二次志愿填报时间是在8月上旬本科录取完成后,填报除军事、公安院校专科志愿以外的全部高职(专科)志愿。今天主要介绍第一次填报志愿。

今年第一次志愿填报流程比较复杂。请留意以下三个时间节点:

{东方网高招咨询}.

(1)5月15日至20日报考本科的考生填报内容为:

a)零志愿: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单独设置一张志愿表),可选择填报其中1所院校志愿;

b)艺术类、体育类本科院校(专业)分为两个批次,每个批次可填报2所非平行的院校志愿。填报艺术类院校(专业)志愿,必须持有填报该艺术类专业相应的考试合格证或符合相应的专业要求;填报体育类院校(专业)志愿,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必须在合格线以上,填报方为有效;

c)被列入提前批招生的本科院校及军事公安院校(含军事公安专科),可填报2所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d)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单独设置一张志愿表,可填报4所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e)第一批本科院校,可填报4所平行的院校志愿;

f)第二批本科院校,可填报6所平行的院校志愿。

(2)6月23日至25日相关考生网上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

“综合评价”批次(单独设置一张志愿表):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综合评价”入围资格考生可选择填报其中1所院校志愿,并可根据公布的“综合评价”批专业,选择填报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的选项、1个“愿否走读”选项。

注:获得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入围资格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达到一本录取控制线者可选择填报其中1所院校志愿。之后将由高校组织校测,根据有关规定录取考生。“综合评价”批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后面零志愿等其他批次志愿的投档录取。

(3)6月28日至29日相关考生网上填报“特殊类型”招生志愿:

“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一张志愿表):获得“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可选择填报1所“清华北大特殊类型”院校志愿、2所平行的“一本特殊类型”院校志愿和1所获得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二本特殊类型”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愿否专业调剂”及1个“愿否走读”

选项。入选资格考生可根据与院校的协议,填报相关专业志愿。“特殊类型”资格考生均在院校所在的相应批次投档录取。

[ 高考成绩6月23日公布 ]

考试院专家提醒,5月份填报志愿仅仅是裸考志愿。凡是参加复旦交大综合评价录取以及其他高校自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东方网高招咨询 福州高招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