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6届高考政治备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会议提出六大任务: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2016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和提高质量这个关键,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构建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惠及更多城乡群众,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2016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城镇化的推进,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增加消费,是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点。
(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城镇化,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政治生活
(1)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职能、公共服务的职能。
(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编制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形成后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权威性。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3.文化生活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要传承文化,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2)文化传承和创新。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4.生活与哲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2)坚持联系的观点。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
(4)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5)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要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来源:学科网]
(7)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9)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三、【命题视角】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优化我国的需求结构,拉动经济增长;②有利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调整我国的就业结构;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的城乡、区域结构;④有利于第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⑤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2.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到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答案:①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应和市民一样平等地享有权利; ②政府认真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促进从重视城市面积的扩大,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的发展; ③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④中
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制定正确的城镇化发展政策,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跟踪试题】
1.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②要大力发展大中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③要迅速并大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④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A.①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④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A.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公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会议要求,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从唯物论角度看,要推进城镇化必须:
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制约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
③ C.①
④ D.②③
4.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让很多人失去了记忆中的故园,“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为此中央提出,城镇化的建设要“让居民望的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要求是: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②立足整体实现事物系统结构的优化
③坚持群众观点、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④自觉遵循了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原则,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全面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回答5~15题。
5.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③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④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①②
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
③ D.③④
7.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粮食消费持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使得连年增产的粮食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夯实农业基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①有利于保证物价基本稳定 ②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④有利于增加农民经营收入
A.①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④
8.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现阶段应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假如你要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最佳方式及其理由是:
A.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能迅速、及时解决社会矛盾
B.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
C.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建议权的重要途径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9.漫画《落户了》这一举措:
篇二:《高考政治加答案解析》
高三政治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都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及考试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90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
1.下列选项中,体现政治对经济反作用的是
①经济植根于政治,又反过来为政治服务
②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美国政府停摆16天致经济损失240多亿美元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④我国的人大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上海市政府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增
长15%收入,这个幅度是历年来最高。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体现出政府
①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职能
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行使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职能
④行使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3.2013年10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听
取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等。下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述正确的有
①它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它是全国人大的最高领导机关
③它从属于全国人大 ④它领导全国人大开展日常工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基层民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我国,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法官 B.人民警察 C.央行行长 D.居委会主任
6.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并切实执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这让
人们认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材料告诉我们
①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侵权要赔偿,违法须追究
③政府只有对人民负责才能做到民主决策 ④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政局的安宁,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安危与兴衰。下列关于
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对独立权的
正确理解是
A.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B.对主权国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C.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D.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9.我国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为
①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②共产党立法、多党派守法
③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④共产党监督、多党派协商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0.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党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实情、听民声、
问民计,这是基于
①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需要
③公民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的需要 ④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④
11.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
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
A.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12.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劳动者,要成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前提是要履行劳动义务 ②必须严肃查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
③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④就必须采取一切手段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
A.100000元 B.131500元 C.68500元 D.81500元
按照国务院部署,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