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满分作文》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2014年 四川)
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禅宗里有立在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 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
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
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浑浊却清纯的心。
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滔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
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清和也是心之所求。
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清和的心。
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中大多是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亦会为之鼓掌。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亦有自强之心。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为油盐柴米守生活心的人鼓掌。只要你立着心,站在世上。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鼓掌。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辉煌而又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喧嚣不走 亦堪优雅独舞
采一枚明月洗尘,品一盏清茶,倚栏等一朵莲开……
——题记
烟雨迷蒙,烟雨迷蒙,粉色的花雾朦朦胧胧。我踮起脚尖,亲近于那种恬淡和宁静,此时蒙尘负重的心也碧亮如洗,思绪在花香的原野上飘荡……
人的一生就是一座城墙,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似乎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看一只蝉从出生到老去,看一秋叶安静地赴向美丽的死亡,看一只白狐遁迹山林。生活,不需要时时轰轰烈烈,偶尔泡一杯清茶,于午后坐在书桌前,小憩一会,可以望着天空,安静地思考。
某日,抬头,忽见桐花落,我忽而想起了张岱,那个明末的才子。他的出生一如桐花的尽放,美之极,美之至,章台路上,他扬鞭驰骋,红烛帐麻,他夜夜笙箫度。那时候的他,说不尽“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谁可想,几十年后的他,竟以碎几破床,折鼎病琴独居西湖子畔。大雪三日,寂寥无上。一片云,一鼎琴,一点湖心亭,独居西源子畔,以一篇小品文震撼了上下千年。倘若张岱的一生都在白玉堂上,雕花屏后,他的文字又怎会字字珠玑。生命的本真,就如此,当一切都归于宁静,方显出生命的本色。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若容的一阙词,在飘雪的季节里,六角晶莹,带着他孤独的心,等候花开,花开是画,花落是诗,闲庭信步,不是观庭前花落,望天上如卷云舒。性德偏偏是身居高门大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恩。于是有了几百年后,为他的至情至爱而泪流满面。生命有时也需要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
注定是戎马一生的他,在看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后,决定隐居山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狼烟起,江山眺望的生活便不再属于他。在这里竹林间闻鸟语,山寺钟声远,在这里落花飘零,晚寒烟草迷。一盘横局,便可定楚汉胜负。一叶扁舟,方可抵达禅的彼岸。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当一场都归于尘埃,一切都成为过往云烟,蒙尘负重的心,洗尽铅华,方可见生命的本色。
繁华的都市,迷离的生活,仰望头顶这方包容了亿万年生命的天空,究竟给人的思想带来了什么。思想是神,既可以繁华似锦,也可以杂草丛
生。生命也需要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喧嚣不走,亦能优雅独舞。
采一枚明月洗尘,品一盏清茶,倚栏等一朵莲开……
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五味齐为上,五音全为善。五味齐方能品尝到生活的苦涩酸甜,咸淡有道;五音全方能领悟生活的婉转悠扬,雅俗协调。生活少一味缺一音便觉寡淡无趣。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平衡的生活中,不应有一物过为突出,也不应有一物过于衰弱。平衡的生活当创造出一种意境——如朗月当空,普照万物,世间的一切都被调和,都在清冽的月色下,息息相生,浑然一体。
上溯宋代名家苏轼,以长短句为世人熟知,但苏轼的才情远不局限于此。东坡善文、善画,能御、能曲。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宋至后世最受推崇的典型文人。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性格也被塑造的圆润饱满,不缺于事。在朝野便竭力尽瘁,被贬谪时则放情山水,在自然中追求那平衡而丰盛的生活。
箪食瓢饮不美,美的是居陋室不改其乐的人;竹篁短篱不美,美的是采菊东篱下的人。若陶潜,若梅妻鹤子的林逋,无不是把握了生活的平衡,心淡下来不生艳想,欲寡下来不生竞心,自在随性,伴着苦菊寒梅收获了人生的丰盛。
生是红尘过客,免不了世事的关卡。纵使不做那在自然中拥抱平衡生活的隐士,人们也能跳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力求生活的平衡自在。
印度诗豪泰戈尔作为亚洲第一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文学造诣自然不在话下,但最能感染我们的,是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真我的追求。我们忘不了他苦思冥想的样子,更忘不了他在芒果树下为孩子们朗诵诗篇时欣然的神情。我想他深谙此道——在生活状态的不断变化下力求平衡。
你听,那个捷克人说——生活在别处。生活不应只有单薄的一种,它理应以多种形态在我们的四周活跃着。这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平衡而丰盛的人生。
印度思想家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但我更愿意说:尽管去做,尽管比较。因为只有千姿百态才能够构成平衡的生活,而平衡的生活更应该囊括这千姿百态。
五味相调,五音齐全。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2015新课标一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
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范文:
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陈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众生百态作文}.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业是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而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在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诗句,在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
篇二:《2015广州一模优秀作文》
广州市第二中学一模语文优秀作文
不妨静观
邱天行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班
面对活动,你是否选择一马当先,领众向前?又或是选择打成一片,与众相随?还是一旁静观,保持距离?我以为,引领也罢,参与也好,有时我们不妨于一旁静静观之,或许别有一番风景。
引领活动虽好,但引领者需承担着不一样的责任与风险。每一项活动往往需要引领者,陈胜吴广愤而杀尉,掀起反秦大潮,成为引领者;陈独秀身为共产主义传播者,面对迂腐的政府,率领学生走上街头,揭开“五四运动”的序幕,同样成为引领者。但引领者就真的能一直引领,风雨不动,善始善终吗?陈胜、吴广终因个人相离、外乱(敌)剿杀而身败名裂;陈独秀最终受胁于内外,不得不妥协于政府,最终身心俱颓,失去引领地位。他们的例子正表明引领者未必为最佳选择。
参与活动也可,但殊不知当局者迷,有时参与者会身不由己或是失去理性。难道参与者让活动失去原有色彩或性质变坏的例子还不够多吗?“文化大革命”中无数红卫兵以破除“四旧”为由,大肆破坏我国的传统文化,批斗本无罪名的知识分子与国家领导人,他们中大多已经失去了理性,亦或有少部分在他人的裹挟与逼迫下跟随众人。所以,参与活动时需知自身的自由或理智可能会受到其它(他)参与者的影响,失去原有的清醒。
那么,不妨让我们在活动旁静观吧!静静旁观,能使我们保持理性与冷静,使旁者(观)者清。正是在一旁静静旁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勒芒(庞)才能著成传世之作《乌合之众》,揭示了政客欺骗民众的无耻手段。试想,在那种乱世之下,革命者生,不革命者死,有多少人能像勒庞一样在革命旁静观其变,大多数人都选择追随不同的革命者,日后或是早早失去生命,或是成为排己害人的恶魔。所以,认真在一旁静观,或许有另一种收获。{众生百态作文}.
反观当下,我们的社会大多是一些“公知”“明星”“领袖”,他们大多是各种活动的引领者,各发各语,一呼百应;又或是一些“粉丝”“砖客”“水军”,他们大多是一些活动的参与者,相互跟随,游走于现实与虚拟,所作无非是添油加醋,无事生非。我们缺少一群静静的旁观者,真正的思考,为社会与国家作出默默的贡献。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是时候将自己从各式活动中抽离出来了,让我们不妨静静旁观。
评分:
23+23+9=55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紧紧扣住“面对活动”的前提,从“静观”这一角度来立论,内容符合题意。开头运用选择疑问的方式概述材料,语言有表现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面对活动,我们不妨一旁静观。
主体部分先破后立:第二、三段分别剖析引领者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以及参与者失去理性带来的后果;第四段着重论述面对活动选择静观的重要性;第五段联系现实,揭示了当下一些所谓的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表现“无非是添油加醋、
无事生非”,指出社会真正缺少的是旁观者;最后呼吁我们从活动中抽离,做一个静静的旁观者,回应文章中心观点。
文章内容充实,素材丰富且扣合中心;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书写整洁美观。
文章标题和中心论点都是从正面立论,但主体部分先从反面剖析且篇幅稍多,不利于突出中心。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
不为人先,和乐且闲
梁天宁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2)班
一马当先,做一个运筹帷幄的领导者?还是甘于平凡,当一名自得其乐的参与者?人各有志,所言不一。在我看来,引领众人固然快意,却不如隐匿在群体之中,进退有余,悠闲自得。抛开了那些领头羊们必须承担的风险,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活动本身的乐趣。
不可否认,领导者们往往能体会独开前路的满足感,大权在握的掌控感。这些美妙的成就感总让人沉醉其中,哪怕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甘之如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不为这种奇妙的感受所俘虏?然而,领导本身的美好,却常常拉远了领导者与参与者的距离,更消磨了活动本身的趣味。因此,不为人先大致算一种“放下,自在”的明智选择。
藏身在众人之间看似与一览众山小的绝巅遥远至极,仿佛失去了许多趣味,实则却进退有余,更显从容。老子曾言:“吾有三宝,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便是在宣扬从容参与的趣味。汉武帝时柏梁台联句,身为群臣之先的宰辅直面天威,要绞尽脑汁才能不夺皇帝风头,多么无趣?隐于群臣之间的东方朔反而能进退自如,享受联句成诗的乐趣。可见,做一名参与者,附缀凤尾,更能从容地游戏于活动之间。
更何况,参与活动本就是因为活动有趣,何必自寻烦恼地一马当先,反而大失游戏或活动的趣味?滕王阁里游宴时,阋公和宇文新洲就真的有恣意挥洒文墨的王勃快乐吗?长安城里聚众雅集的玄宗,就真的比出口即成《上云乐》的李白自在吗?近至举办一次班级活动,忙碌的班长们果然比安闲和乐的同学开心吗?在春节派红包的马云、召集门人弟子以琴会友的龚一,有没有普普通通的参与者那么快然自足?身处众人之间,总能更加闲适自乐,一心一意享受活动本身。
然而,现在的有些人却惯于把“参与就有快乐”当作畏葸不前的借口。在班级聚会中独自玩手机、在活动需要表现时你推我让,在参与中旁观,却有(又)自认乐在参与。这种“参与者”,反而更像是被裹挟的旁观者,不但享受不到与众人同游戏的乐趣,更只能以苦为乐,在心里积聚孤独。参与,更应是同乐。
虽不为人先,参与者往往比领导者更加幸福。把自己消散在众人之中,不品味孤独,不承担压力,体会自在,品味活动本身,何尝不为独到(得)之乐? 评分:
23+24+9=56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从面对一项活动引领大家走在前面的角度立论。开头抛出一个问题,让读者思考,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引领众人固然快意,却不如隐匿在群体之中,进退有余,悠然自得。观点符合题意。第2段简述担任领导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3段引用老子的话,并列举柏梁台联句活动中东方朔的表现来正面论述参与者的快乐。第4段用滕王阁游宴等活动从反面论述领导者失去了参与的快乐。第5段从辩证的角度指出,参与者不能置身活动之外,更不能沦为被裹挟的旁观者。结尾回应中心论点。
全文思辨性强,层次清晰,善用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流畅,从中看出考生积淀丰富,文学修养较高,但行文中有个别文句令人费解。
发展等级打在见解独到。
质疑批评不如先静静旁观
梁迪隽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2)班
一项活动,众生百态,或引领或跟随,或旁观或批评。而我认为,质疑批评不如先静静旁观。
当一项活动新鲜出炉时,在未弄清其背后真正目的之前,选择引领众人或跟随参与都是不理智的。当年湖南台庸医提倡生吃绿豆、生吃泥鳅时,有多少人自以为养生潮流先锋鼓动大家效仿,又有多少人受到鼓动硬是吃了下去,最后导致医院肠胃科爆棚?当一项活动未被透明化之前,盲目参与,很容易落入坑钱的圈套。
似乎在这种时候,选择一开始就质疑批评的人显得十分高明。其实不尽然。新生的活动往往是很脆弱的,当人们忽视其美好的目的而对其细枝末节大加指责时,它很有可能因此而消失。广州大学城曾有学生开办了;爱心大巴”接同学回校的活动。活动本意是方便同学,却被外界质疑是否会在大巴上做营销甚至圈钱。当电视台记者访问主办同学时,同学回应如果因此许多同学不敢前来乘坐而导致客流量太少的话,活动将会中止。好好的一个免费爱心活动就因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