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以自由话题作文800字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有竞争才有发展 2011年11月18日12:03张家口新闻网我要评论(1)

字号:T|T

今天高考(微博

)作文频道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是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是2011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作文从多角度的论证了有竞争才有发展这个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在自豪骄傲的同时,一些极具忧患意识的人也表示对中国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可能会不利于发展的担忧,我认为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垄断必能会造成不公平,打击选手的积极性,缺乏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展,竞争力越强,发展的动力越大。 曾经女排、乒乓球、跳水都是中国的“垄断项目”,可为了这些项目的长期进步与发展,我们不保留“核心技术”积极与其他国家的选手与教练交流与合作。不垄断,促竞争,使中国及世界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在中国教练郎平的指导下,俄罗斯女排成绩骄人;在外籍教练米卢的辅导下,中国男足第一次成功出线!公平的竞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竞争亦促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为瑰丽丰富的文化繁荣期。孙子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庄子曾经梦蝶化仙;墨子力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韩非子开创“法、术、势”令人叹为感观止.是竞争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文化“大一统”事情无法达到的高峰。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道与理亦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营企业逐渐丧失活力而成为国家财政负担,造成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府开始了大力阔斧的企业改革,创新地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宏观调控为主,加大企业自主权;将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作为目标与重点,在竞争中,国有企业积极改革与创新,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是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打破教会垄断教育,培养了无数启蒙运动的先驱;打破官窑垄断,民窑技艺更胜一筹;百家讲坛引起电视电视国家说教热后,后起之秀—-文化中国、开坛等使国学热得以持续与发展

竞争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前进、突围、避险、拼搏竞争不是成功的坟墓,而是成功的摇篮,有竞争,才有发展!

有竞争才有发展,成功和希望,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是值得大家一看的,辩证方法很独特,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这个观点。高考资源网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高考满分作文,希望大家收藏本网站。

篇二:《从09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800字)》

主题优先 重点突破 全面升格

——从09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体训练

衡阳县一中 聂仲生

2009年高考已渐行渐远,新课改的第一次大考已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如何,怎样有针对性地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效率,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 经验告诉我们,“稳中求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2010年的高考作文必然会在吸取09高考作文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融注课改新理念,体现作文新思想。因此,有必要对09高考作文进行分析,以明确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建立新一届高三作文训练的整体架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高考作文水平。

一 09高考作文分析

(一) 09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

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共十八道。纵观2009年18套高考作文试题,可以发现以下突出特点: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主宰天下

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销声匿迹。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群星灿烂 。全国卷一、全国卷二、上海、安徽、浙江、辽宁、江西共7份。另外大半舞台由命题作文占据,共11份。分别是,北京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江苏以“品味时尚”为题,海南以“诚信和善良”为题,山东以“见证”为题,重庆以“我与故事”为题,湖南以“踮起脚尖”为题, 天津以“我说九零后”为题,广东以“对常识的认识”为题,四川以“熟悉”为题,湖北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福建以“这也是一种____”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北京江苏海南山东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湖南天津广东四川等。再次出现半命题作文,如湖北福建题。

2.命题思想: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现实生活,注重理性思辨,凸显自我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自我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特别是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体验(如广东卷的“对常识的认识”)、发展(湖南卷“踮起脚尖”)、成长(如重庆卷的“我与故事”)、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海南卷的“诚信和善良”)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而且所有考题都与现实社会背景相关,全国卷(一)关涉如何培养教育人的问题,北京卷涉及人格塑造,江西、辽宁卷直接把现实社会生活拿来,山东重庆四川卷或与奥运或与地震或与建国60周年暗暗相合,这些问题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古人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继续保持。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内容指向上,高度开放。

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材料作文,指向宽泛,考生可以多向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命题作文,文题本身具有多义性,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如湖南卷“踮起脚尖”,北京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湖北福建的半命题作文更便于考生自由驰骋。在形式要求上,保持限制。18道文题,辽宁和山东限制写成诗歌,江西要求必须写议论文。其他虽都不限文体,但材料本身或文题格调已暗含一定限制。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在全国的整体风格上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存在各考区借鉴参照的意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续性更为明显,富有弹性的多义性考题渐成时尚。{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二)09年高考“两极”作文共性

1.满分作文特性。

09年高考出现了众多满分作文。如四川: 熟悉——依然, 广东:知之·行之·思之,福建:这也是一种芬芳(爱、力量、问题、承诺) ,浙江:归依那份敬畏,湖北:古体长诗《站在黄花岗的门口》 ,河南:兔非鱼; 其他如《青山一路同风雨》《梦想在现实中起舞》等等。这些满分作文尽管主旨不同,材料各异,结构有别,但有很多共性。

{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1)审题严谨,立意高远。满分考生都能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大背景,对多向性的材料或文题进行理性思考,从人文的角度切入社会热点,表现深刻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主旨。

(2)材料丰富,时代感强。满分作文的材料关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文理分科、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海军护航、建国大庆、兔首拍卖、家庭教育、善良人性、自我认识、留守儿童、和平崛起等等,也不乏文化底蕴丰厚的其他典型材料。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结构有式,语言优美。09满分作文在结构上都很规范,表现出了严密的思维逻辑性。在语言的运用上,规范、准确、生动,简洁、连贯、得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记叙文语言流畅自如、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叙事有传神的细节,如《默默乡情》;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散文语言叙议结合,委婉含蓄,文采优美,有意境。给人一种 “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美感。

2.零分作文内因。

09高考也有零分作文。如上海的《不敢“创新”的创新》,北京的《孩子穿上这双阿迪王,你就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网络就是我隐形的翅膀》,江苏“我不知道‘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能有多少时间去品味时尚?尊敬的出题老师,我实事求是的对你说:你的题目让我很纠结,纠结!纠结到蛋疼!蛋疼你明白吗?这也是一种时尚。”“看清楚!我骂的是装逼的白领!可能会说很多脏话!所以阅卷老师请见谅!好1。2。3。开骂!!!!”这样的作文之所以得零分,是因为它们犯了高考作文之大忌。

(1)思想内容不健康。有的对国家制度愤愤不平,有的语言肮脏不堪,有的对老师很不尊敬,如此等等。如广东高考0分作文《对常识的经历与认识》,开篇就是“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俗话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一个考试时代的人族子民,每天去上学让我感到非常无语,我总是哀学生之多灾多难。这种感觉,有时候让人宁愿回到石器时代,那个时代,谁不让我睡觉,我捡一块石头就可以表达我的强烈不满了。每当晚自习放学走出学校,抬头看见天空一轮凄凉的明月,我不禁发出千古一问:老师,你有没有常识啊?难道{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你不知道是人都要睡觉的吗?竟然不让我在课堂上睡觉。”面对这样的文字,任何一个阅卷老师都会痛苦地给它零分的。

(2)题意不明,东拉西扯,胡编滥造 ,一盘散沙。如四川高考0分作文《熟悉》

“你放心,我会让你死不瞑目的!”春哥一招纯爷们霸气波打了过来,肛肛瞬间就被秒杀了。”以此开头,接着就叙述一个武林故事,完了却与“熟悉”无关,读完不知所云。合肥高考作文《弯道超越》也是如此。

(3)材料贫乏,语言干涩。如“通过两次弯道超车的经验,我得出两条真理,有美女在前面的时候,该追就得追,哪怕追到才发现她是个棒槌。还有一条真理就是:交警拦你的时候,该跑就得跑,因为自己的钱包比别人的面子更重要。够800字了,不写了。祝阅卷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北京一考生重复排列“他们却不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福建《这也是一种烦恼》全文仅仅如此:晚上睡觉白天烦,只因念书不能玩;外面世界再精彩,没上大学都免谈。白天瞌睡晚上烦,作业没完别上床;夜深人静猫儿叫,手握笔头心发惶。高考临近更加烦,家长也来瞎着忙;就怕营养跟不上,加餐麦乳葡萄糖。考试过后心更烦,七上八下闹得慌;录取通知传佳音,全家喜庆笑满堂。{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二.2010年高考作文趋势

分析09高考作文,可以看到2010年高考作文趋势。

篇三:《高考作文案例: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案例: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辅导

1216 07:5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是一种承受

,就会变得

承受了,就不会被幸福淹没

承受了成功,才不会迷失方向

承受了失败,会更加坚定与深厚

人生,需要承受

承受,会倍加亲情和

承受,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承受,会更臻充盈与

承受,同样需要一份超然和淡定

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一、审题{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原诗题目为《承受》

大海承受了海浪的咆哮,依然深邃浩瀚

黄河历尽岁月沧桑,而奔腾不息

大地承载着万物生灵,从亘古到永远

承受着生活之重,一代又一代

,是一种承受

承受了痛苦,就会变的坚强

承受了,就不会被淹没

承受了,才不会迷失方向

承受了,会更加坚定与深厚

,需要承受

承受孤独,会倍加亲情和

承受,会体悟到诚实与崇高

承受,心灵会更臻充盈与

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超然和淡定

岁月,似把无形的刻刀

不经意间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或喜悦,或伤痕……

承受,岁月给予的一切

学会承受时——

就达到了一定高度!

材料内容集中明确,从方方面面详尽地列举了承受的对象,充分阐释了承受的意义,有力地佐证了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一种承受”“人生,需要承

受”,传达了人生离不开承受,要学会承受、勇于承受、善于承受这样的人生真谛。

另外,材料最后一句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承受,同样需要一份超然和淡定”,这句话,提示考生可以从如何承受的角度来构思成文。如,承受苦难、挫折,需要一份坚韧与毅力;承受鲜花、掌声、成功、荣誉,需要一份睿智与淡泊;承受亲情、爱情、友情,需要一份珍惜与包容等等。

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甚至支撑起整个,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承受是一种生活常态。材料提示的承受的内容包罗万象。痛苦、失败、挫折、磨难、疾病、孤独、平淡需要承受,幸福、成功、辉煌、鲜花、掌声、名利、责任、爱情、亲情、友情同样也需要承受。对于承受的理解,人们往往偏向于承受苦难与挫折,事实上,面对成功与荣誉,也需要学会承受。考生如果从此立意并加以延伸,势必能写出新意。

行文时可以单项选择,也可以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应写深写透;多项选择以2~4个方面为宜,也可以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要写出深度,还要运用脑髓,辩证思维,认识到没有责任和理想,我们在承受中就会产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那种失重的感觉,很不好受;但如果责任和欲望过重,又会产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的压抑感,抑制生命能量,变得一事无成。甚至有时,承受也不一定就是强势和刚性的对抗,我们还需要生存的智慧,学会柔韧地承受和“委曲”: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学会给自己减轻压力。

二、参考立意

1、人生是一种承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承受平淡或幸福;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承受着孤独或欢乐。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2、。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的温柔,如同漫漫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的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急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他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的,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3、承受。幸福需要,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漩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4、承受。人生中,除了幸福和痛苦,平淡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和。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寂,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与。

三、素材金库:

1、在举世震惊的四川大地震中,一个叫邓清清的贫困女学生感动我们。当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压在废墟之下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负,那是一种身在地狱的感觉。然而,在绝境

之中,她仍用文明的成果来对抗灾难对生命的威胁,从文明的成果中汲取力量来超越恐惧。这种对文明的固守,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人类的心灵为之震撼。在那一瞬,她在废墟下面读书的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类的灾难史中,代表着人类不屈的高贵灵魂。(《在灾难中固守文明的力量》佚名)

2、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张丽钧《耐磨的人生》)

3、舅舅喜欢用深山里的龙须藤编织采粟篮,而我对龙须藤却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过于柔软,是那种攀附在树身上的寄生藤,没有骨气。于是,编篮时,我执意选择一种径直向着阳光生长的荆条,阳刚而秀颀。 篮子编好后,就派上了用场,采板栗时通常要从高高的栗子树上抛下来,不几天,我编的荆条篮就因反复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变形溃散。令人惊奇的是,舅舅编的篮子却完好如初。看我迷惑不解的神情,舅舅微笑着说:;有时候,柔韧比刚硬更具优势,如这两只篮子,当牢固结实的荆条篮被摔得崩溃、断裂时,柔韧无比的龙须藤篮却伸屈自如,不折不挠。”如果生命也是一只篮子,如果它正遭遇苦难、挫折的撞击,我们也许宜选择柔韧来做心灵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以“高考“为话题800字作文”” 以自由话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