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民族团结小故事》
为维族兄弟无偿捐肾的汉族姑娘
一个动人故事,唱响了天山南北,一个汉族姑娘,感动了亿万人民。我也不只一次的被这个姐姐深深感动着。
毛兰江,一个新疆维族男孩,那年18岁,正在备战高考,却被发现是尿毒症晚期,只有换肾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经过医院的检查,男孩的亲人都不符合捐肾的条件,他的病情几度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一天,23岁的汉族姑娘王艳娜,在报上得知了毛兰江的不幸遭遇,不禁为这个维族男孩担忧,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次去医院看望男孩时,王艳娜就提过捐肾,但当时没有一个人把这事放在心上,大家都以为,连男孩亲人的肾都不符合要求,一个素不相识的汉族姑娘就更别提了。但是王艳娜却没有放弃,她瞒着自己的父母,还是到医院却做了配型检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汉族姑娘和维族男孩的配型项目居然全都吻合,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因为媒体的报道,王艳娜要捐肾的事,没能瞒住家人,父母都极为震惊。她对家人说:“毛兰江这么小就面临死亡,太可怜了!如果我不捐肾,他就会死,我捐一个肾也能健康地活着,还能救人一命。”看到女儿这么坚定的表态,她的父亲默许了,但母亲却哭晕了好几回。
虽然母亲一再反对,手术还是如期进行,两人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两个小时后,王艳娜那颗健康的肾成功移植到了毛兰江的体内。而毛兰江的母亲,早已激动的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昏迷中的王艳娜的手,说:“娜娜,谢谢你!你就是我的女儿!我的汉族女儿!” 如今,他们都健康的生活着,毛兰江说他多了一个汉族姐姐,王艳娜说她多了一个维族弟弟。就这样,一颗传奇的肾脏,把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
篇二:《民族团结小故事》
我们是一家人
每当我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一首歌“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童心谱写了一首这样的爱之歌。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叫田婕妤,回族,廋廋的,黑黑的,眼睛不大,挺有神,很机灵。 二年级时,她来到我班,少言,孤僻。通过几次有目的的交流,方知,她家住外县, 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把她送到这里,接受好的教育。她寄居在亲戚家,孩子小,远离父母,寄人篱下,在陌生的环境想家想爸爸妈妈。知道他的情况,心里格外怜惜。经常和他聊天,聊学习情况,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推荐书给她看,缓解他对父母的思念""漫漫的, 她的脸上有了阳光般的笑容,不在忧郁,和小朋友打成一片。
她的生日到了,我发动孩子们和她一起过生日, 订一个蛋糕,那是全班同学最真诚的礼物。 和她共吃生日面,孩子们有的唱生日歌,有的聊回族的民风民俗,有的送上礼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这是我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各族小朋友欢聚一堂,生日聚会更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一年过去了,她在三班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着,成长着,进步着。每个孩子象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篇三:《民族团结身边的小故事 7》{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我身边有许多的民族团结故事,但有一些忘了,有一些没忘,那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些让我难以忘怀的故事吧! “现身使命的忠诚卫士”讲的是2009年7月5日18时20分,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市支队十二中队长万金刚,突然提到中队指导员的电话:“队长,国际大巴扎一带出现大量人员非法聚集,有闹事迹,上级要求中队加强巡逻区的警力配置。”“我是中队长,由我上!”万金刚告诉指导员。
赶到大巴扎的万金刚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数百名步伐分子手持棍棒,高呼着反动口号,在国际大巴扎西侧游行示威,造成交通严重堵塞。一些闹事者推翻了马路中间的隔离护栏,致使5辆路过的公共汽车受阻,停在马路中央。疑惑不法分子疯狂地用地砖、棍棒打杂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吓得大声尖叫。万金刚率领官兵向公交车冲去,与战友们一道将打、砸公交车的不法分子驱散,保护了车上群众的安全。就在掩护战友向北冲时,他被暴徒用地砖击中了后脑,年仅31岁的万金刚重重地倒在地上,当晚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万金刚牺牲后,武警新疆总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号召广大官兵以万金刚为榜样,永远做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这就是一件发生在我身边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四:《民族团结小故事》
记我身边的团结
“五十六种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便有无尽的感慨。因为身边的邻居和伙伴总是能在你无助时给你带来温暖,给你重新面对的勇气,那么我不妨说说我的邻居给我带来的帮助吧。
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其实这句话是甚有道理的!我深深地记得那是一个阴云满布的下午,像是要下雨的样子,父母去干活了,家里剩下我和妹妹,可天气不对,我只得自己把牛牵到牛棚里了。可哪那么容易让牛乖乖配合我的工作啊,我忙手忙脚的解开栓牛的绳子,可牛像发疯似的冲出了院外,眼看着跑了,呀!不得了,万一再吃了人家农民伯伯辛苦种下的田可怎么好,可我却有心无力呀,望着远去的牛,我突然想到高伯伯好像在家,高伯伯二话不说便骑上摩托车追牛,眼看它正在远处悠然地吃着草,高伯伯便把它赶了回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拴到牛棚,又怕它饿,喂了些草,这样牛才安定下来。高伯伯看着我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叫我啊!”之后他就走了,我感谢他的帮助,又望望吃的津津有味的牛,我笑了,我是打心眼儿里的高兴,我家有个好邻居,当然我也会时常帮助他们,农民最多的就是朴实了。他们勤劳能干,总是默默的做着叶的工作,又不忘记帮助他人。我感谢父母,感谢他们把我生育在这样友好的地方,让我看到了团结。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他人的帮助,不会让自己太累,但能够服务他人,帮助到其他人,我认为这很必要!
帮助他人其实只在于一瞬间的思考,帮助他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质朴美好的美,团结他人,又不忘关心他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啊!要将它发扬光大,让每一天都充满快乐,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古丽给娜 八年级(18)班
篇五:《民族团结小故事》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二班的巴合加那提,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中华大地上盛开!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这句歌词谁也不陌生。自秦朝开始,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始终没有间断过。我国幅员广阔。在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活着56个民族。当今的中国,搞好民族团结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团结,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更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责任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民族团结的例子。{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
在我们班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受到的教育相同,那些好学的民族同学甚至比汉族同学还要出色。回族女孩马爽和哈族女孩森巴提,虽然她们是少数民族,可是,学习成绩一点都不逊色;我们班的中队长也是一位活泼的小女孩,她叫朱得孜。在我们班同学发生矛盾时,她经常去化解,在我有一些修辞手法不会用时,她会给我细心地讲;江波拉提是一位哈族小男孩,在运动会上,他的表现令我们震惊:一举拿下两个第一名;我们班的班委叶森画画非常好,经常获奖。
我最感动的是,有一次,一个叫李舒扬同学生病。被热心的朱得孜知道了,她二话没说,就和几个少数民族同学去看他。李舒扬没想到第一个看他的并不是汉族同学,而是几位不曾来往的民族同学。朱得孜把这两天的作业讲了一下,马爽为他讲语文,森巴提为他讲数学。结果,李舒扬病好后,学习成绩一点都没有下降。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篇六:《民族团结小故事》
同学 别怕 我们都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乌苏市第四小学四年级6班的一个故事。阿不都苏勒,是一名维吾尔族的小男孩,这个刚10岁的孩子,却有着和常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没见过爸爸妈妈,常年患有心脏病的爷爷奶奶含泪将阿不都苏勒辛苦抚养,但不幸的是家里的唯一支柱爷爷也在去年12月突发心脏病去世,多病的奶奶领着不到10岁的阿不都苏勒住在西隔壁的租赁房里,两人相依为命。
在去年年底乌苏市第四小学开展的“访万家”活动中,学校领导走进了阿不都苏勒那四面透风,寒冷入骨的租赁房中,阵阵寒冷刺痛了学校领导的心。学校的领导给阿不都苏勒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杨校长还亲自送去冬天取暖用的煤炭,在这寒冬腊月里,对于阿布都苏勒和奶奶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这学期开学初,第四小学“访万家”活动拉开了帷幕,学校杨校长再一次踏进了阿不都苏勒家,不但送去了生活物资,而且还送去了慰问金。阿布都苏勒的情况也触动着四年级6班的每位师生。3月底我班两位老师,6位同学和家长走进了阿不都苏勒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触动了我们的心,简陋的房子,凌乱而稀少的家具,瘫痪在床的奶奶,阿不都苏勒忙碌的身影……各位同学和家长带去的不仅仅是
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更多的是温暖,关怀,和精神支柱,我们大家只想告诉他:阿不都苏勒,不要怕,我们大家都在。{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
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大家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到帮助阿不都苏勒活动中来,5月15日,该班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再一次带着生活物资来到阿不都苏勒家,同学们和家长们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都想伸手去帮助他,奶奶的心脏病随时都会复发,家里没有手机,为了防止突发事件时联系不到,陆伟杰的爸爸捐赠了一部手机。春季天气潮湿,阿不都苏勒奶奶的腿疼的厉害,没钱治疗,我班老师和家长们得知情况后都积极踊跃的伸出援助之手,只为一个目的:让奶奶少受点痛苦。四年级五班王柏澍听说了我班阿不都苏勒家的情况,家长亲自与班主任曹老师联系进行慰问,并捐款300元。
或许民族不同,或许语言不通,或许生活习惯不同,或许大家都不曾相识。但是我们生活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不分民族,不分语言,不分生活习惯,我们都是一家人。暖心故事还在进行,爱心和温暖会一直永驻,我们会与与阿不都苏勒一起同行,我们想大声的告诉你:同学,别怕,我们都在。
篇七:《民族团结故事》
民族团结真重要
也更是不可缺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等。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
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全地区106个乡村他跑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有回族同学、汉族同学、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还有
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四二班 冶百合
篇八:《民族团结小故事》
阿尼帕妈妈的感人事迹
新疆?在没有来到这儿前,我对这儿充满了想象,当我好奇的脚步踏入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已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已经舍不得他了,无论他怎么被受伤害,我还是爱护着这个可爱的城市,因为这里的民族都是最可爱的人,尤其是当我不经意间看到报纸上的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更为确定,小小的我跟随父母的颠簸来到这儿是正确的选择。
那是一个闲适的早晨,我百无聊赖的翻开报纸,突然看到一个醒目的标题,于是我满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位69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她和她丈夫阿比包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称号。泉水最清,母爱最真。这段感人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23岁的阿尼帕年轻漂亮,与丈夫阿比包养育着自己的2个孩子,加上因父母去世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一家7口人过着虽清淡却很幸福的生活。时隔14年后的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王淑珍兄妹4个汉族孤儿。在回忆起被领回阿尼帕家第一天的情景时,已是中年的王淑珍每每总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那是特别寒冷的一个冬日,11岁的王淑珍兄妹四人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了回族金学军家,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兄妹几个便流浪街头。阿尼帕的妹妹在天寒地冬的医院门口发现了冻饿交加的小淑珍,便将她领回家。小淑珍一进家门,屋里正在玩耍的其他孩子全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因为小淑珍身上衣服又破又脏,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散着臭味的脓水,满脸污垢,整个人乍一看上去,没有一处是完整的。
看到小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那作为女人最原始的母性,最自然的舐犊之情油然而生,她心疼地一把把小淑珍揽在怀里,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可怜的孩子呀,你原本该是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呀,为什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呀,要是妈妈看到这样,会心疼的。”
阿尼帕烧了一锅热水,轻轻地将小淑珍浑身上下搓洗干净,换上暖和的衣服,给小淑珍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拌面。为了治好小淑珍头上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从第二天开始,每天带小淑珍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小淑珍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复原了她那张清秀的脸。就这样,在阿尼帕这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维吾尔妈妈的一抱一洗一治疗后,改变了王淑珍一生的命运,让这个街头流浪没人疼的孤儿
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份胜似亲生母亲的爱。
直到现在,人到中年的王淑珍依然留着过膝的长发,她说,是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长发见证和铭记这份无私博大的母爱。如今,王淑珍和女儿的户口还在阿尼帕妈妈的户口本上,结婚十几年了,丈夫的户口本上还是一个人,她真不想把自己的户口从这个大家庭中迁走,在妈妈这里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曾在食品厂里找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清洗羊肚和羊肠的事,每个月按计件可以挣上36元钱。这母爱无痕,根根羊肠,消逝了她青春的容颜;涓涓细流,倾注了慈母无限爱心。
32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漫长的岁月,从20出头初为人母到年近六旬的老人,阿尼帕含辛茹苦地将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抚养成人,在无限的爱心和有限的力量之间,阿尼帕夫妇从来没有动摇过,在他们的眼中,没有民族,没有亲疏,不论是亲生还是收养,都视为己出。
阿尼帕的亲生小女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她们兄妹几个当时特别恨妈妈,家里那么穷,干嘛还要再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呢?尤其是在每年过年时,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她们却没有;过六一儿童节时,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买好吃的带,而她们只能带家里自做的酸奶和半块馕。
在阿尼帕奶奶的心里,每一个都是她的孩子。提起这些事的时候,阿尼帕奶奶只是一个劲的抹眼泪,这泪水是想起过去苦日子的辛酸,也是看到儿女懂事后的幸福!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阿尼帕和丈夫捐出了1000元,阿尼帕妈妈每天在家里看电视,看着失去父母的地震孤儿她总是泪水盈盈,她说,一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我的心就软了,如果再给我10个孤儿,我也愿意抚养,只要我有口吃的,就有他们的。
现在,辛苦操劳的日子都已经过去,孩子们也都全部成家立业。他们有的当干部,有的当工人,有的经商,有的种地,虽然都不在老人身边,但每到过年过节,总会想法设法地赶回来跟老人住几天,唠唠家常。
阿尼帕亲生的子女有9个,其他 10个是收养的孤儿。但她始终说:“我家19个孩子,个个都是亲生的。”亲生的子女们也反复强调:“不要把我们分成亲生的和收养的,我们都是父母疼爱的孩子。”被收养的子女们也一再坚持:“这就是我们的家,维吾尔族妈妈爸爸对我们恩重如山,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在青格里河畔这家朴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
就这样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阿尼帕奶奶,就在去年阿尼帕奶奶的丈夫阿比包爷爷去世了,老年丧伴,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了,所有的儿女都到赶来了,安慰着阿尼帕妈妈。而坚强的阿尼帕妈妈忍住眼泪,让儿女们不要担心她,她能挺过去,因为心底有爱天地宽。
篇九:《民族团结小故事》{关于幼儿民族团结的故事搞}.
民族团结小故事
三年级 李生海
从前,人的每只手都有五个兄弟——大哥(大拇指)、二哥(食指)、三哥(中指)、四弟、(无名指)、五弟(小指)。他们都有各自的分工,尽职尽责团结的生活在手上。可是时间一长,他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最终矛盾激化,一场不可避免的争吵发生了。大哥说:“我天天带领着你们早出晚归,辛勤的为手服务,我的本领最大。”二哥说:“你分配不均有失职之处,出了事都是我给你顶着,我的本领最大。”三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你们都把脏活累活压在我的身上,美其名我的身材修长体格健美。”四弟尖着嗓子插嘴道:“那是你自找。瞧我管理的外交处那可是顶呱呱,我的本领最大。”五弟也争吵着说他的本领最大。他们激烈的争吵,谁也不让谁。这时人说话了:“要不你们比比谁能拿起地上的球,谁的本领就最大。”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去拿球,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拿不起那个球。人说:“你们一起拿试试。”他们走在一起轻轻一拿,球就很轻松的拿了起来。他们终于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其实,在生活中团结的影子也处处可见:许多许多的石头堆积起来可以变成一座巨大的高山;许多许多的砖头垒筑起来,可以砌成万里长城;蚂蚁虽小,但许多蚂蚁团结在一起,能拖动一根很大的骨头;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许多微弱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新中国的成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全国人民一条心;抗洪抢险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军民齐心协力;成功战胜“非典”靠的是什么?是所有同胞众志成城!优秀的名校、班级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全体师生的团结努力。 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曝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之路更平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篇十:《民族团结小故事》
我身边的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伊宁市一小: 李孟华
有2500余名师生的伊宁市第一小学,由维吾尔、汉、回等多个民族组成。学校成立近50年里,各民族师生的团结故事就像葡萄藤上的葡萄,每年都结出一串又一串。
伊夫提卡是六八班的维吾尔族男孩,从三年级就担任了班长。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的成长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种无声的教育往往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说实话,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那段时间里,伊夫提卡确实是挺讨厌李老师的:讨厌老师爱;唠叨”;讨厌老师布置作业;多”,讨厌老师总选他参加一些竞赛""总是觉得老师跟着自己对着干,以至于厌烦语文课,甚至不写寒暑假作业。那时候李老师耐心与他交流,可他总还心不在焉。一直到了那一次,学校订了秋季校服,李老师带着伊夫提卡和几位同学去领校服。当他试穿了一套觉得很合身,便说要这套。而李老师上下打量了一番说:;裤裆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