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篇]》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八)
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 人生何处似樽前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如此流动而连贯的节奏,深婉而细密的诗风,显然不同于唐人所创作的各类诗歌,那么,它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作诗新路呢?让我们认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
幼年丧父,家贫力学;仕途多舛,不坠其志。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一代“诗话之体”文风。主张“文以明道”,力倡“简洁流畅”。他的《醉翁亭记》流传千古,妇孺皆知;他的门下学徒多有巨擘,无人匹敌。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敬意走近这位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
● 作家档案
欧阳修: 1007年—1072年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时代:北宋
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生活经历:
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天圣八年(1030年)登进士第,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与钱惟演、梅尧臣、尹洙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年)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因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令。康定元年(1040年),奉诏复职。庆历三年(1043年)充太常丞知谏院,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次年新政失败,范、韩、富等相继离京外放,修亦为政敌谗言所中,出知滁州。后移知扬州、颍州、应天府。至和元年(1054年),召还与宋祁同修《唐书》。累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作品: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其词集初名《平山集》,已佚。又有《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和《六一词》一卷等版本。还有《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等。
名望: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成名缘由
▲ 贡献概述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在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写了大量“聊佐清欢”的绮罗香泽之语,构成其俗艳之词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也别出蹊径,用民间新腔,叙写风土人情。而其寄托忠爱悲愤的慨叹词,如《圣无忧》(世路风波险)、《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等,抒情深挚,越出《花间》、南唐藩篱,尤为后来词家所瞩目,对同时代的张先和
稍后的秦观都产生了直接影响。风格兼有清新活泼和豪放疏快的特点,是北宋婉约词派走向豪放词派的桥梁。
除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外,在历史学、考据学以及书法方面,欧阳修也有重要贡献。
▲ 突出成就
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进行了批评和纠正,并积极发现人才和提拔后进,宋代的一些大政治家、大散文家、大诗人不少出于他的门下或相从游,如梅尧臣、苏舜钦、苏轼父子、王安石、曾巩等。 评论资料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说:“疏隽开子野,深婉开少游。”
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清人毛先舒评其《蝶恋花》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郭绍虞《宋诗话考》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
三、作品在线
◆ 作品概述
欧阳修最大的贡献是散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成就颇高。一生共写了 500余篇散文。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作品读思
选文一:《踏莎行》
【导读】
一种常见的题材,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这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一幅似乎可画的画面,却又画不到,这“画不到”处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远悠远的情韵。
【正文】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整体感悟】
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的显著特点是构思别致,它打破了一般词作所采取的前景后情的寻常格局,而是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方面,并用离情相思这根线索把二者紧密地穿连起来,揉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运用于各片之中。
很明显,这首词的前片写行者忆家,后片写居者(闺中的少妇)忆外。前片以景带情。例如,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后片由情入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但它却景缘情生,景中有人,读来倍感真切。居者行者,前后萦带;景耶情耶?上下难分。这二者相互交融,曲尽其妙。
同时,这首词还很注意层次的安排。例如开篇三句,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它不仅交待了远行的时间、季节,而且还暗暗描绘出远行的全过程,用笔细腻形象,含蓄深厚,富于启发性。
另一显著特点是比喻贴切。特别是上下片结尾两句,用比巧妙生动。“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下片以“春山”喻远,引出佳人登高遥望,更觉委婉缠绵,别饶韵味。
【读思牵手】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请略作分析。
【释疑参考】
上阕先是节选了一些典型的状物构成意象:梅残、(象)溪(那样的小)桥、细柳、草香的芬芳,风暖的感觉,这些意象重构就成为意境,目的是要引出一直困扰着作者的离愁。通过反衬加强对比效果,将前面的纤巧意象来个急转,说那离愁却如春水那样缠绵、悠长。
下阕写思念中的人。这是虚构的意境。以“我”的感受去迎合对方的感受。将柔肠寸断的痛苦,含哭凝思的等待,凭栏远眺的怅惘,产生更深一层的幻象。将思念的感情进一步深化,所谓“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实质上是意象→意境→幻想,渐渐推进的过程,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出神入化。因此,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在意境构造方面,是上乘之作。是典型的宋代文人风格。在填词技巧上很有代表性。
选文二:《蝶恋花》
【导读】
欧阳修的《蝶恋花》,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让我们闭上眼睛,吟咏和玩味那“庭院深深深几许”吧。
【正文】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鉴赏指导】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着一“ 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无重数”,即无数重。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
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这两句情感层次如下: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过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 ‘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唯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尤其是结句,近人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读思牵手】
此词写暮春闺怨,一起一结颇受推赏。你能对它的起句和结句作一点鉴赏吗?
【释疑参考】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地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这种完全用
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选文三:《秋 声 赋》{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导读】
秋声就在残落枯黄的叶片上
秋声就在血色夕阳的云层里
秋声是季节不止轮回的敲更人
秋声是更漏梦残的见证者
秋声在呼啸旋回的风里震颤
秋声在蓝天的静澈中投入无限
秋声把春夏的火种埋进零落的花瓣
秋声把旧梦打入心灵的冷宫
秋声是滴滴答答的钟声催眠下裸光的树干
秋声是暮鼓的回响里溶于昨日的残红
秋声在附和一个日经四季的灵魂呵
秋声在寂寂人定之初
低吟着一个有关寂寞与感慨的故事
【正文】
秋 声 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参考译文】
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鏦鏦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
篇二:《《欧阳修论作文》阅读答案》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 ②孙莘老:孙觉,字莘老。 ③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公,是敬称。 ④乘间:趁对方空闲时。
【相关链接】
材料一:顷有人买得《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材料二:欧阳文忠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宋何子楚《春渚纪闻》
1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拿) B.无他求,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做,写)
C.世人患作文字少(担心) D.每出一篇,即求过人(超过)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3.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探究欧阳修对写文章的态度。(3分)
参考答案:
11.C
12.文章的缺点不必等待别人来批评指正,自己多写多改就能看出来。
13.勤读书,多写文章,认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篇三:《欧阳修论作文(答案)》
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
[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写一篇有关欧阳修的作文}.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