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再次回到母校 回到母校的感想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再次回母校感想》

回访母校感想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不知不觉间,灰尘早已尘封了高中时日夜为伴的书籍!紧张繁忙,终日劳碌,蓦然回首时,记忆早将昔日鏖战高考时的身影忘却!然而一丝火花,却又将这将熄的思忆之火再度燃起;一点思念,却又将这浅淡的记忆洗新;一次活动,就将这份思忆的鲜花化作实践的果实。

自从暑假回校拿了档案后,就再也没回我的母校——####高中。一路上,看着熟悉的街道,一样的路,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是一路上的心情。以前回校时,总盼这路程短些再短些,毕竟来回的是两座城市。而如今却庆幸来到佛山读高中,因为认识了许多好友,因为我在这里成长了。

一小时车程后,我来到了母校,并拜访了我的三年的班主任及数学老师。老师比起去年脸色好了很多,漂亮了很多。可能是带我们高三很辛苦吧,记得我们班的数学底子都很差,老师总是不放心,每天晚修都会来班上走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里,我们聊了许多,也发现有些事情一直是我们错了......

在过去,老师一直对我们很严格。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禁止我们抄作业,买外卖,在课室充电等。这些在当时的我们看来,对老师的这些“命令”完全当耳边风。当我们谈到这些事时,老师十分感慨,也十分无奈。她说,她知道我们的年龄根本不会理会她的话,但是她对这些事从不懈怠,这是她的责任。是啊,到现在我才知道,老师都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她日夜唠叨......老师,对不起,您辛苦了!

谈话结束后,我在校园逛了一圈。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特别是高三的课室。一张张桌子上叠着高高的课本,走道上放着一只只箱子,黑板报写着“离高考还有XX天”.....我们爱玩,下课大家打打闹闹,却不伤感情。我们团结,在校运会上团体总分第一名。我们努力,每节课下课老师都会被同学们围着解答。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不算读过高中。是的,在那一年中,我们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有失去。但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剩下的是对高三的怀念。

其实,毕业后,才发现,我们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不仅在这里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东西。感谢母校,让我认识了一群好朋友;感谢母校,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感谢母校,让我懂得了感恩。曾经觉得母校很小,现在却觉得母校很大,她每年

容纳了许多菁菁学子,授予知识。曾经觉得母校环境不好,现在却觉得母校很美,曾经的缺点却成了我怀念的地方。曾经觉得校门卫的保安很讨厌,每次都严格把关,严格让我们进出,现在却觉得他们是如此可爱,他们正是在对大家负责。

母校,我们以你为荣!愿母校的未来越来越美好!

### ###年###月###日

篇二:《二十年后,我又回到母校》

二十年后,我又回到母校

在二十年后,我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发明了不计其数的机器、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等等“叮铃铃,主人,主人,快起床,快起床,再不起床冷水就要泼到你身上拉!”我发明的机器人秘书——万能在催我起床。我从床上爬起来,揉了揉眼睛。驱赶朦胧的睡意。“主人,今天要参加你母校的校庆,快点起床。再不起床就要迟到啦!”我一听,马上从床上爬起来。从一个万能门中穿过,我便穿上了衣服,胸前的领带让我给格外显得精神。我又从餐桌上拿了一管酷似牙膏的东西,咕噜咕噜地喝下去,马上就填饱了肚子。起床三部曲完成后,我一个箭步跨上万能号,万能立刻变成了一家私人小飞机,以每小时999999999万千米的速度飞向母校,在母校的操场降落。

降落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层操场。层与层之间有五部电梯和一个三个楼梯。操场第八层是一个降落平台和停机坪。第七层是停车场,第六层是码头。第五层是多功能游泳池,可以进行水球、跳水还有游泳。第四层是溜冰场,第三层是排球场。第二层是五个篮球场,使用电子计分。第一层就是体育场,世界标准体育场。地上有八层,地下有两层,地下一层是室内体育场,地下二层就是地铁站。我不禁惊叹道:“母校大的变化好大呀,以前只有一个普通塑胶操场,现在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十层操场。母校真好!”走出操场,进入教学楼。我边走边在心里回忆:“教学楼以前只有四层,中间是一个小花坛,上面种着铁树,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我一抬头,教学楼已由四层变成了五十层,还拥有了十部独立电源的电梯,还有五个楼梯。教室在二十年前只有二三十间,现在却有八十间教室,还有二十个语音室,三十个自然科学室,十个器材室以及三十个美术室,还每层拥有一个医务室。我被这番情景吓了一跳。咚的一声,一个圆圆的篮球砸在了我的脑袋上。我转过头,一个高大魁梧的白人站在我的身后。他身高2米33,头发向上翘。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鼻梁格外突出。他穿着一身篮球服,脚上穿着我设计的火箭步篮球鞋。“莫非是他?”我想,“他以前是一个阳光男孩,是我们班的班草,身高也不怎么高,头发也是往上翘的”于是,我问道:“你是薛皓阳吗?”“真聪明,陈子张,不愧是一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薛皓阳一个箭步跨上来与我握手。“时间不早啦,我们去教室吧!”我看了看智能手表,说道。我和薛皓阳一起来到教室,庆典早已开始。我找了个座位,做了下来。丰盛的午餐让我直流口水,巴不得把这些食物全都吃完。一个皮肤很白的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长得瘦瘦的,个子不高也不矮。眼睛非常的大,像两颗水灵灵的大葡萄,似乎能穿透一切。四肢非常地强壮。突然,我看到他的鼻梁有一颗小黑点,定睛一看,是一颗“美人痣”。“这—这不是陈睿宸的标志吗?”我心里想。“他以前全身上下黑不溜秋的,眼睛无论怎么过度疲劳都不会近视。鼻梁旁边有一个被陈家骏插进去的铅笔芯,被我们戏称‘美人痣’。”我一边回忆一边喃喃自语。陈睿宸回过头来,说:“陈子张,好久不见,怎么,当上了博士!”我说:“你的皮肤怎么越来越白了呢?陈睿宸,你现在干什么工作?”陈睿宸答道:“我用了皮肤美白剂,是一个白领正当我们聊得非常投机,门外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孩子们,还记我吗?”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还记得您,徐老师。”徐老师说:“岁月不饶人,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也变老了。”姜懿致说:“徐老师,您二十年前还是非常的美丽、漂亮,现在却布满了皱纹,徐老师,您去美容吧!”大家一下子哈哈大笑。

庆典结束后,我漫步在校园内。二十年前的大树依旧挺拔魁梧,当年的小苗也长成了苍天大树,许多鸟儿在树上安了家。

哎,童年真好!

篇三:《再回母校感触》

再回母校感触

真的是时光荏苒、岁月逼人,将近三个月的工作时光在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自己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人,不再像上学时那般青涩、轻狂,甚至无知。偶尔在思考这一切的时候会庆幸的笑一笑,因为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种进步,是在社会熔炉中锻造的成熟,我长大了。然而,社会又是现实的,面对很多的困难与问题时,我会时常回念起校园学习生活的清净无忧,尤其是在这个时候,独自一人在北京,远离了老师、同学和朋友,会时常孤单,会想念曾经给过我欢笑的一切。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还要继续的忙碌着,无奈的在矛盾中徘徊。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返回了一次母校。淮南的十月,有了一层凉意,多半是阴雨天,独自漫步在校园,看着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还挺熟悉。纷纷落下的梧桐树叶,像是有了生命力,在空中自由的翩翩舞蹈,像是在招手,像是在微笑。我欣然,可是这儿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同学,没有了欢声笑语,想起几个月前,还曾在此谈人生,谈理想,而今已是人去楼空了,不禁想起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是啊,自古逢秋悲寂寥,此情此景,不免触目伤怀,才会有这般思绪,真的是十月悲秋啊。

大约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去参加校园招聘会,为自己的未来奔走,今年贴出的海报,来招聘的还是那些单位,只是此时已没有了去现场观望的心情,此时我只能会心的一笑,对于无法挽留的过去,只能尝试着淡然的相对。

我来到了那棵大树下,几个月前,在去工作室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在这里邂逅过一只雏鸟,带回去喂了一段时间又将其放生,不知它怎么样了,是否正在这凉意料峭的秋风中飞翔,向往天空的自由,有一天会疲惫吗?

罢了,何时我变得这般多愁了,曾经的豪情壮志在蹉跎岁月中卑躬屈膝了吗?我是在向忙碌而繁琐的现实低头吗?

不是的,这不是我。

难道,这不是我吗?

归去吧,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相信也终有一天会在这里结束,只是现在的我,还在这梦的路上走着。

篇四:《二十年后我又回到了母校》

二十年后我又回到了母校

五(2)班朱星熠

二十年后,我已变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我发明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各种各样的发明,也发生很多有趣故事。那天,我正做着天上掉钱的美梦。突然,一个机器运行的声音从角落里传出来,接着,又响起了一阵阵有感情的叫声:“主人,主人,快点起床。”话音刚落,一桶冷水泼到了我的身上,我一惊,睡意一下就散了,我竟然忘了,我发明的机器人管家有泼冷水的功能。这时,我的iphone18响了起来,我面无表情的接了电话,只听,一声愉快的叫声响了起来:“喂,是朱星熠吗?今天8:00开同学会,就在母校,六十班,不见不散落。”我一看表,7:59,“哇塞,现在才打。”我立刻冲进我发现的衣服镜,出来后,我已穿上了全国最好的西装,再坐上我的又一发明产品–投人器,投人器一投,立即把我投到了学校门口,摔了一个狗啃泥。

一到门口,就看见了一个大屏幕,我把手伸过去摸了摸。突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朱星熠,2010级学生,现在已经了32岁了。说完,门口的大门“刷”的一下打开了。一进门,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幢别墅了。操场变成了3公顷的球场。“疑,教学楼呢,我为什么只能看见几幢房子?经过询问,才知道房子就是教学楼,它从原来的6楼变成30楼,一切都变的那么美好。{再次回到母校}.

正当我沉浸在美丽的景色里时,一双大手直直朝我的肩膀冲来。只听“啊——”的一声,我的肩膀被他打了个“粉碎性骨折”。我刚想发作,一转身,只见一张胖胖的身影响正友好的和我打招呼,而且竟还是个女的。见她脸上没有敌意,我脸上的努气渐渐消了,可又让我心里产生了巨大的疑问。疑惑地问:“你是——”还没等我说完,她又用手掌重重地按住了我的肩膀,按得我差点摔了个狗啃泥,看来,她是如来神掌的传人。“朱星熠,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她冲我吼道。我在心里打哆嗦:“是我的同学吗?”就在这时,我脑里蹦出了一个想法,难道是张子惠。“你是张–子惠,我结结巴巴的说。”“哎呀,你痴呆了啊,我是张子惠呀!”“神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原来骨瘦如柴的她竟变成了大圆桶。我惊讶地问:“张子惠,你什么候变这么胖的?”“哪胖了!”我不过才182斤啦,这么瘦了还说我胖,你也真是的……”她叽叽喳喳的说一大堆,可我还是超级疑惑,她以前可是超级瘦的,还被我们叫白骨精呢,现在,怎么胖成这样品了。接着她就带我去了教室。

一进教室的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张陌生的脸,他们说的说,笑的笑,见了我,一下子就围了过来,亲热的向我询问:“朱星熠啊!长这么高了啊!”“朱星熠,做什么工作了啊?”“小猪,有孩子、老婆了没啊?”而我总是一一耐心地回答这老同学的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突然,我想了起来:“哎,曹老师呢?她哪儿去了?”我以前的好基友诸葛俊霆往旁边一指:“诺,就

在那。”这时,我才注意到,在一旁还坐着曹老师,看着我们慈祥的笑呢。现在,他已经满头白发了。

{再次回到母校}.

二十年后,我真的会变成这样吗,学校会是那样吗,同学还一样亲切吗。没人知道。

篇五:《难得再回母校—-我所经历的教改》

难得再回母校–我所经历的教改(一) 好像“再回母校”是很激动人心而又平常的事情。其实不然。 首先讲小学吧。自1889年8月张之洞奉旨调任湖广总督,12月17日抵达武昌住所,到1907年进京佐命。他在湖北17年,就办学而言,1890年开办两湖书院,经心书院,算旧学;1893年又办自强学堂,算学方言学堂,算新学;再对书院改制,加入輿地﹑算学﹑兵法﹑格致﹑体操;此外,他还大办师范学校。1902年下半年起,湖北教育事业进入“新学制时期”。湖北两湖书院的地方,解放后归了武昌实验小学和武汉音乐学院。拜托张之洞,武昌一直可以春季入学。

1951年2月,我入读了湖北省立艺术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该校在三佛阁靠后长街的一边,与三佛阁的庙隔壁,后门开在小码头街(大约1953年后长街过彭浏杨路延长到读书院,小码头街就没了),与乾福巷口相对。学校的大门南向读书院路,从读书院路到大门要上坡。大门口有四个大柱,门口有一米多宽的平台,十分气派。这的确是豪门大宅,每天落锁。一查同治年间江夏县志及湖北通志,果然,此地同治四年(1865年)间为武昌府清军同知署(五品衙门),光绪二十七(1901年)年改设警察总署,宣统二年(1910年)改设交涉司署。进门之后是很大的天井,纵深十多米。如果不上操场,走廊可到达所有教室。和两湖书院一样,四间教室是建在四角台上的大平房。站在平台的回廊上,夏天课间可以看雨,冬天可以看冰溜子。上下课铃声夹着庙宇的法事钟声与颂经声伴我度过清贫的童年。

武昌三佛阁,原址在武昌读书院路10号。宋代时由妙慧禅师开

基,元代重修,明代扩建。历代高僧辈出。更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武汉乃至整个中国的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1886年(光绪十二年)汉口、武昌间过江电缆线路竣工。武昌三佛阁隔壁设武昌电报局。是为武昌有线电报通讯之始。1893年(光绪十九年)9月 张之洞与湖北巡抚谭继洵联衔奏请在武昌铸造银元获准,利用武昌三佛阁东原宝武署旧址改建湖北银元局,蔡锡勇为总办。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8月美商汇喇洋行的“精巧新奇影戏”在武昌三佛阁放映。是为武昌放电影之始。我在那认得了四大天王,还有如来佛。

中国佛教协会的首任名誉会长、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于1952年进京主持“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曾在三佛阁居住三月有余,并留下诗作: 业风吹送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忙。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惭惶。无心欲跨楼头鹤,有愿同登选佛场。尚想玉泉关壮缪,能于言下悟真常。

这些都是事后得之,当年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和一位女同学值日。那日下午,课后当别人都走了之后,我们得打扫卫生。打扫完后,整个校园已寂静无人。我们乾福巷17号有3人在那两年去世,死者就放在堂屋,与我家的房间一墙之隔,进出门都要从死者头上经过,所以我还算有点胆量的人。即便如此,那整个学校空无一人,庙里的钟声不时幽扬一下,真有点毛骨悚然。倒完垃圾,那位女孩去旁边的厕所方便,她坚持要求我必须站在她能看见我的地方,由此可见她那种心中的恐惧与害怕。55年后,我在查找资料时偶然发现了她。因此,我们找到四名小学的同学。{再次回到母校}.

1952年,学生统一到秋季入学,这是我遇到的第一次教改,让我多受了半年小学教育。

那时,经常有年轻美貌的女教师来实习。四年级的时候,实习老师带我们去东湖春遊两天。从学校走到东湖还是很辛苦的哦。晚上住在东湖,实习老师就去与驻军(海军)跳舞。那年在阅马场,我参加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仪式。也是那一年,湖北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撤消了。当我初小毕业时,我的母校没有了。这大慨是我遭遇的第二次教育改革。1992年12月9日,我旧地重遊,那儿成了湖北省文化厅,现在那儿可能是住宅及商店。

好在我初小的老师和我们学生全部进入了武昌实验小学,我在那读高小。{再次回到母校}.{再次回到母校}.

1904年,张之洞筹建两湖师范,先在两湖书院后操场扩充房舍,设立两湖附属高、初两等小学堂(今武昌实验小学处),是为武汉设立完全小学之始。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原址在武昌东卷棚贡院内,前身是1920年创办的女子小学。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小学,1928年更名为湖北省立实验小学。1938年随湖北联中迁至恩施土桥坝,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武昌原址,解放后迁至武昌解放路259号原“两湖书院”内,正式定名为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我进了实验小学,班主任换人了。初小的班主任是殷尚玖(女)老师,后是该校的特级教师,她的弟弟是飞行员。那年头有个张积慧,打掉美国的戴维斯,所以我们对飞行员特有好感。2001年我还去看过她。2008年通过同学还了解到她的情况。现在不知如何了。我高小的班主任

叫纪舜诗(女),不知道她是不是纪晓岚的后人。她批评上课爱动的学生,总爱说“你的屁股是尖的,坐不住哦?”1968年12月初,在从南昌走上井冈山的路上,遇到那年武昌实验小学纪老师班的几个女学生,知道她也被斗了,只能感叹而已。2001年去看她时,她已不在了。不在的还有我的音乐老师,他在文革中被斗死了。我的音乐老师指挥棒极了。我在乐队里打三角铁。五年级时,他带我们过江到汉口大众剧场表演,所以我忘不了他。

现在的武昌实验小学不仅比我读书的时候小一点,而且还少了一点韵味。本可由北门从彭浏杨路进校门的,但现在靠北的教室与建筑被划给别人了,北门没了。不知是哪个官员所为。西南的菱湖被填平,夏天打不了水漂,冬天打不了冰块,了无童趣。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汉后,在武昌筹设政治训练班,准备招生500名。10月16日,由包惠僧负责的训练班筹备处正式成立。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决定改政治训练班为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以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为校址。现为武昌实验小学等单位的所在地

1926年11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在此挂牌。挂名校长蒋介石,实为邓演达负责。几天后,蒋介石来校讲话,邓演达为校长,张治中任教务长。

1927年2月12日开学典礼,学校负责的有恽代英﹑周佛海﹑包惠僧﹑党国要人有宋庆龄﹑何香凝﹑孙科﹑谭平山﹑郭沫若﹑苏兆征﹑陈公博。那时的学生有罗瑞卿﹑赵一曼。宋庆龄的祝词由中共湖北省委妇委书记袁溥之(后为吴晗夫人)宣读。

所有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倒是我当年用过的一间教室现在挂牌为陈毅曾经的办公室。这些名人只有郭沫若与我有关,他是我大学的校长。陈毅有点关系,他儿子是我们系的校友,而1965年他到过我们系在颐和园的跳舞圈子。这郭沫若﹑陈毅两人和我有十米内共享时空的关系。

学校的老教室有六栋,每栋有两间教室。后来不知何时被撤了两栋。我在那两年用过4间教室。不知道是否与罗瑞卿﹑赵一曼共享过教室,即使共享过,也是分时共享。天安门东边的公安部我也进去过,那是去给我姑父的部下稍东西去。不过那公安部长早就不是罗瑞卿了。倒是因为罗的关系,我认得了一个清华的朋友。罗的副部长有个汪金祥。在瑞金时就是保卫局的局长。文革时被打倒,他的儿子汪瑞,清华大学1963年入学的无线电系学生。1968年12月,被发配黑龙江嫩江的23军69师军农三连,“再教育”,待分配。他和我在一个班,睡一铺炕。我永远记得他那无可奈何的笑容。从红五类到黑帮子弟,心中不服的那份无奈。心中万事明白却又要按别人的要求发言的苦衷。后来他去了加拿大,在那研究汽车电池。终因力不付出,客死他乡。清华的战友38人,2011年前去世10人,死亡率26.3%, 超过平均值的50%,是为可悲。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牺牲在黑龙江尚志县。九年后我才出生在广西资源县车田乡一位苗族人家里。1944年6月25日开始,中国人民得感谢方先觉与他的部队抵抗了日军48天,使东条英机下台,也使我的父母能从桂林走到资源。当年到武昌读书,好像小学时已读过赵一曼,绝没想到赵与我一地求学。更没想到32年后,我也尝尽白山黑水

篇六:《再回望一次母校——毕业感言》

再回望一次母校——毕业感言

敬爱的老师、尊敬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阳光妩媚,我们将在这儿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很荣幸母校能让我最后一次在这个舞台上演讲。我是个转学生,五年级才转学到湛江四小六(7)班这个团队,但是,这里却留下了我最美好的记忆、最真挚的友谊、最难忘的童年、最真诚的祝福。

再回望一次身后的大榕树,他依然是那样枝繁叶茂、和蔼可亲,有时还会不失风度地躬下腰下慰问小朋友们都是在榕树爷爷的枝叶下玩耍。有时你见到我们玩得高兴,还用手摆出几个造型逗我们开心。有一次放学,我在榕树爷爷的遮挡下玩捉迷藏,那时已经很晚了,已临近六点。榕树爷爷您似乎生气了,便特意地落下几片树叶到我身旁,我这才看了看天色,回家了。榕树爷爷,我的成长离不开您默默地关心、呵护。如今,我要与您告别了,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让您再为我操心了。

再回望一次含辛茹苦的老师们,您依然是那样温柔端庄、面持微笑。老师,您们还记得吗?您脸上原来光亮柔滑,可是,因为我的顽皮,一不小心,便在您脸上划过了一条皱纹。每次当我遇到难题,您便会悄悄地来到我跟前,为我一一排除困难,我才会迎刃而解。每次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我向您倾诉,您总会给我指点迷津。老师,没有您的教育就没有我的现在。老师,感谢您,您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再回望一次无话不谈的同学们。你们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不会忘却。我们守望相助,除了父母,你们便是我最亲的人。或许是上帝的安排,或许是命运,或许我们今生有缘做手足。我们形影不离,在中山街上永远都可以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再次回到母校 回到母校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