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名人们的坚强品质作文 关于坚强品质的作文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4.13+7.1坚韧品质》

中学主题班会备课卡

篇二:《中外名人作文素材及运用示例》

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论据的使用技巧

作为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论点和论证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在论据的使用方面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立、摆、议结合

立,就是亮出论点;摆,就是摆出事实;议,就是讲明道理。其中,议中扣题至关重要。

【示例】

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能盲目地追求。(这是立)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爱国诗人屈原在其一生中都保持了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他宁愿自投汨罗江,也不愿玷污其追求。(这是摆)屈原在人生追求面前,从来没有忘记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这是议)

二、叠用论据

叠用论据就是将同类论据叠加使用。叠用论据不仅可以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活跃的思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值得注意的是,叠用论据时,所用论据都必须紧扣论点,文字必须简练,叙述必须有条理;否则,就会使文章结构混乱,论证矛盾或烦琐。

【示例】

找准位置,是张骞行出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这是叠用论据)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们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们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也要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这是紧扣论点论证)

三、繁例简例结合

繁例,就是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例;简例,就是叠用许多同类论据。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繁例简例结合论证,繁例与简例必须同类或相关。

【示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交迫的百姓,作为士大夫的屈原束手无策,于是他纵身跃入了涛涛江水中;屈原是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的他只能投身于江,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繁例)屈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找准自己位置的人。他们不盲目羡慕高官厚禄与富足的生活;他们只为祖国的安定、进步、发达做自己的贡献。刘翔、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就是这样的人。(这是简例)

四、巧用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巧用设问引出论点进行论证,不仅可以引起阅读注意,还可以彰显论点,发人思考。

【示例】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呢?我们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那是因为,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而他也用一份最原始的

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那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于是,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也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五、假设推理

假设推理,就是用假设的方法从论点的相反方向寻找论据进行反证,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示例】

其实,历史已不只一次向人们鸣响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相信了扁鹊的话,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会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侯麾下呢?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之谏而变法,秦国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实行精兵简政的话,革命政权又何以能变成“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由此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

六、正反对举

论证过程中,适当选用反面论据,进行正反论证,可以使论证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示例】

泱泱中华,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败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他们被遗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有一段朝野都乱了。于是,便有了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

当然,论据的使用技巧远远不止上述这些,比如还有化用典故、妙用修辞、活用句式等。

议论文写作的素材运用技巧

作者:向明康

议论文写作中,是否掌握了素材运用技巧,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下。因为在议论文中,素材就是借以论证论点的论据,充当论据的素材运用恰当了,论证才更有力,论点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文章就更有说服力。在此,我们以2010年山东省高考的一篇标竿作文为例,来谈谈议论文写作中素材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考生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我们渴望光明,但人生难免有阴影,当阴影笼罩我们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听天由命、束手待毙,而是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开篇点题,亮出观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引用孟子的言论作论据,直接运用素材。]孟子的话鲜明地表达了阴影对光明的铺垫作用。古今中外,将阴影转化为光明从而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分析论据。这是运用素材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

年少得意的张居正参加会试,却意外落榜。对于这位天才来说,这无疑是人生的阴影,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走出了阴影,连过会试、殿试,后来作为首辅,领导了万历新政,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引述张居正的事例作论据,概括运用素材。]试想,张居正如一帆风顺,大明帝国可能只会再多一个唐寅,而正是阴影使他的心态更成熟、

阅历更丰富,为变法打下基础。张居正勇敢面对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分析论据从反面切入,从正面突出观点。析例颇见功力。]

古人如此,今人亦不逊色。[由古及今,承转自然。]篮球界传奇巨星乔丹在1985~1988赛季严重受伤,甚至必须以轮椅代步,这显然是人生一大阴影,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趁此机会观看比赛录像,找出自身不足,最终,在下一个赛季,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23号。同时,也正是这次阴影让他学会了保护自己,而这一点保证了其职业生涯达17年之久,成为其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引述篮球巨星乔丹的事例作论据,概括运用素材。]面对阴影,坦然面对,在阴影中积蓄力量,才有了世界篮坛神话——红色23号。乔丹面对阴影,不垂头丧气,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为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分析论据从正面切入,论证观点。析例紧扣论点。]

苏轼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最终获得光明;海伦·凯勒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张海迪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身残志坚,最终获得光明""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了让阴影撑起一片光明这句话。[概括引述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集中论述论点。]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阴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将阴影转化为光明。莫因阴影遮望眼,走出阴影,去创造属于我们90后的辉煌![概括作结,重申论点。]

【特色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阅卷专家评定为标杆范文,除了文章具有论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衔接合理的突出特色外,作者巧妙运用作为论据的素材也是文章出彩的重要因素。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接着引用孟子的名言,历史名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红色23号”越过生命阴影的历程,以及苏轼等对自己人生阴影的看法和态度。这些事例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都能相当精准地说明作者所提出的论点“当阴影笼罩我们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听天由命、束手待毙,而是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大量的实例有力地支撑了论点,使得文章论点明确,内容充实。

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运用了典型的议论文结构,无懈可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使其结构更加紧凑。段与段之间的起承转接自然、顺畅,毫无凝滞之感。如第四段作者用“古人如此,今人亦不逊色”一句过渡,承转十分自然;第二段末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将阴影转化为光明从而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一句总领,使下文大范围的引例论证,自然、顺畅,合情亦合理,凸显结构严谨,衔接合理之特色。

至于作者是怎样巧妙运用素材作论据使文章出彩的,请看下面的分析——

【技巧借鉴】

一、精心筛选素材

积累丰富而广博的素材,是写作议论文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前提。这些素材应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以及古今中外历史名人和当代风流人物的典型事迹等等。建立了如此丰富而广博的素材库,写议论文就不愁找不到作为论据的素材。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素材的丰富广博,也相应地增加了选择素材的难度。因此,写作议论文时,必须学会精心筛选素材。

从某种程度上说,事例素材选取的优劣直接决定文章的成败。因而我们选取事例要注意两点:一是“四性”,二是“三重三轻”。所谓“四性”即事例的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尤其是典型性、新颖性,在选取事例素材时要格外注意。所谓“三重三轻”,一是

“重文轻理”,就是选取事例要多偏重一些带有文学色彩的人和事,因为写成的文章很容易有书卷气息;二是“重冷轻热”,就是要避开热点事例,不选“曝光率”过高的事例,而是要在“四性”要求下选取不太常用的事例,以达到奇特的效果;三是“重今轻古”,多选一些现代的例子,少用一些古代的例子,就可避免文章中出现“古气”太重的现象,以使“新气”扑面而来。

坚持以上述标准筛选素材,还能杜绝“古代名人不知要被摧残多少次:司马迁被割来割去,项羽的刀在脖子上就没有拿掉过,韩信在别人的胯下永远站不起来,屈原不知跳了多少次江,简直是一名优秀的跳水运动员”的事例“扎堆”现象。

上述例文中引用的孟子的言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红色23号”越过生命阴影的历程以及苏轼等对自己人生阴影的看法和态度,都是通过作者精心筛选出来的典型言论和事例,具有“四性”的特点,达到了“三重三轻”的要求。

二、恰当处理素材

写作议论文之前,我们虽然有目的地积累和准备了一些事例,但是很难达到每一个事例对应一个观点的效果。如何根据不同的观点有效地利用素材进而写出高水准的议论文,这就需要我们对已有的事例进行灵活变通,恰当处理。这是因为,任何客观材料所包含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只要我们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灵活变通运用,就会使素材达到不同的论证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事例的大致情节、关键语句等,依据文章的主旨,遵循其内在规律引发联想,或补充、或引申、或添加枝叶等,使其变得既能有力地支撑论点又光彩照人,使万“例”皆为我所用。

变通和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据故事的情节拓展故事;二是抓住关键语句复活故事。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在“变通”事例时,必须依据文章的主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对已有的事例进行增加或扩展,切不可搞游离于主旨之外的“变通”。

上述例文在变通和处理素材方面做得很恰当。按说,苏轼、张居正、海伦·凯勒和张海迪四人的人生都是复杂、坎坷、曲折的,其生命的内涵也是极为丰富的,既能论证走出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的论点,也能论证坚韧不屈、不向命运称臣等观点。但作者却对他们的人生经历予以适当变通,进行恰当处理,仅选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的一面,足见作者变通和处理素材的能力。{名人们的坚强品质作文}.

三、刻意锤炼素材

议论中的事例素材用来证明、阐析道理,这固然很重要,但陈述事例的语言枯燥、乏味,文章将为之减色,实在令人惋惜。因此,我们在引述事例时,应该学会锤炼所用的事例素材,就能使文章的语言闪烁出熠熠光彩。

议论文在叙述事例时,若能适当运用一些四字或六字短语,就能使语音铿锵有力、节奏感强,文章便会在众多平庸的叙例中脱颖而出。例如上文引述篮球巨星乔丹的事例素材时,有“面对阴影,坦然面对”的四字句;引述历史名人张居正登上首辅的经历时,有“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六字句。这都是对素材加以锤炼的结果。 此外,如能有意识地将事例素材组成排比句,或在叙述事例时使用排比,能够产生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效果。例如上文倒数第二段:“苏轼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最终获得光明;海伦·凯勒面对人生阴影,用心灵看世界,最终获得‘光明’;张海迪面对人生阴影,选择了身残志坚,最终获得光明""”这段文字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三位名人事例作为素材,集中论述了文章的论点,且将事例素材加以锤炼,组成排比句。这不仅加强了语势,而且更有力、更集中地表达了文章的观点,的确为文章增色不少。

四、深刻分析素材

在议论文中,如果说论点和论据是文章的灵魂和血肉,那么,论证就是文章的骨骼了。一篇议论文,如果缺少了对素材的分析,文章就会犯下罗列事例、以叙代议的毛病,从而出现论证缺乏、骨骼缺少的毛病。那么,文章的论点就难以“立”起来,说服力就更谈不上。 因此,议论文写作中很有必要在引述素材作论据的基础上,对所引述的素材作出深刻而全面的分析,掘出素材的实质和内核,以让素材与论点产生必然的联系,起到它作为论据所应有的支撑和论证论点的作用。只有这样,事例素材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证明论点的论据。只有这样,论点也才会更加鲜明有力,说服力才能增强。

用形象的说法,议论文中周密的思维、周全的论证、严密的逻辑就好比架设在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论点和论据之间才有联系的纽带,所引述的素材才能成为证明文章论点的强有力的论据,欣然投入论点的怀抱,二者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有力地突出文章的论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上述例文中,注重了对文中所引素材的深刻分析。例如文章第二段,作者引述了孟子的著名言论后,用“孟子的话鲜明地表达了阴影对光明的铺垫作用”一句,揭示了这一素材论据对论点的证明作用;第三段在引述了张居正的事例素材后,作者对之做出了这样的分析——“试想,张居正如一帆风顺,大明帝国可能只会再多一个唐寅,而正是阴影使他的心态更成熟、阅历更丰富,为变法打下基础。张居正勇敢面对阴影,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使这一素材论据有力地支撑了论点;第四段在引述了“红色23号”的突出事例后,作者做出如此分析——“面对阴影,坦然面对,在阴影中积蓄力量,才有了世界篮坛神话——红色23号。乔丹面对阴影,不垂头丧气,在阴影中撑起了一片光明,为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分析中始终紧扣了论点。由于析例深刻、到位,文章便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实战演练】

一、2010年湖南高考题: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二、考生作文及点评

从小我们便听惯了了长辈的谆谆教诲: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早起身体好。大人经历世事无数,他们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否无论什么事,都要“早”为好呢?或许。我们要再作深度思考。

校园里,少男少女,青春萌动。如果万事以早为好,是否就该让他们顺承青涩心意,早早恋爱呢?不错,在今天的校园中漫步,香樟树下,鲤鱼池畔,常有看到一对对少年情侣相偎而坐,窃窃私语。似乎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挺和谐,当你稍加询问,他们还会拍着胸脯说:“古代人到这么大还有小孩了呢?我们两厢情愿,你有啥不乐意的!”问者语塞。而外国引入大片也往往煽风点火,为少年的爱情营造温室。“早早恋爱,体验人生”似乎是颠扑不破了。但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古代人寿命何其短,生产力水平何其低?在当代人80岁仍享天伦之乐时,古人五六十岁便正常的与世界告别,与此对应的,结婚年龄不应早吗?外国在输送煽动性文化作品的同时,却在加强对国内青少年的管制。不提“文化渗透”这种概念。单纯看社会现象:多少因为年轻时不稳定的感情而恋爱失败并伤嗟一生?多少少女因为青涩无知而早早堕胎伤身伤心?分散的精力无力支持毕业,让少年荒废了自己,试问,校园里的我们该早早开始爱情吗?

{名人们的坚强品质作文}.

社会上如今很流行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将这句话做大做响的,是屡见不鲜的小演员,小歌手和铺天盖地的选秀活动。在孩子尚且稚嫩的时候将其推向光环万丈的明星之路,看起

篇三:《2013高考作文猜题》

2013高考作文猜题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象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请以“思想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作文。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猜题理由】语文就是生活,大语文教学观已深刻体现了这一点。高考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接近。今年我们的社会进入改革的关键路口,甚至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发展不和谐的音符,这时更需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我们也更要认识到思想的力量,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思想的力量”这道命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构思点拨】

1、弄清楚“思想”的含义,注意与思考等其他相近词的区别。

2、关于“力量”:既可以写思想积极一面,也可以写其消极一面,当然两者兼顾也可。

3、在以上两点认识的基础上,可写内容相当宽泛,现做以下几点提示:

①可选取一种思想对自己的影响,如使你自己的人生观得以转变的某种思想,可来自教材的某篇文章或你所读的书,读后让你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对你的人生之路有所改变。

②可选取某位你所熟悉的名人挖掘其人的思想进行分析评论。

③亦可选取中外历史上的某种或某些思想进行评论,从而发现其思想的力量所在。譬如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孟、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 ④也可结合社会上的一些杂音,提出正确思想的必要性。

【名人言论】

①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②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蒙 田

③思想——自由的精灵。 ——莎士比亚

④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勒 南

⑤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西塞罗 ⑥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 ——法朗士

⑦我们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歌 德

⑧思想是会享用它的人的财产。 ——爱默生

⑨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 ——罗曼·罗兰

⑩应该尽力于思想得很多,而不是知道得很多。 ——德谟克利特

【最新素材】

①一段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里的视频震慑了世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名人们的坚强品质作文 关于坚强品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