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二作文复习 [1000字]》

高二学年作文回顾复习

总结:刘风华 审核:李晓倩 时间:2011-6-28

一、话题作文部分

1、 单词语型 (只有一个词语构成的话题)

这种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提供一个词语,或者是名词,如 ”财富”、”位置”、”水”、”窗”、”网”、”大海”、”镜子”、”荣誉”、 ”人生”、”生命”、”记忆”、”苏轼”、”文化”??或者是形容词,如”诚信”、”宽容”、”残缺”、”美”、”寂寞”、”坚韧”、”幸福”、 “执着”、”平凡”、”高贵”??或者是动词,如”比”、”等”、”选择”、”尊重”、”创新”、”喝彩”、”理解”、”拼搏”、”感动”、”欣赏”、”忏悔”、”醒悟”、”探索”??这个词语就是话题的核心,它确定了写作的范围,但是又给学生展开自己个性化的写作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因为它的中心并没有确定,它的材料也没有确定,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感悟提出中心。

这个话题的核心词语就是展开写作思考的出发点,但你必须能够准确的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然后你就可以通过联想选择最佳素材。你可以关注现实,就现实中某一个与话题核心词语有关的社会问题展开你的构思;你也可以关注你身边的人,就他们中与话题核心词语有关的事等展开构思;你可以关注历史,就历史上与话题核心词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开你的构思;你可以关注你所读过的书,就书中与话题核心词语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展开构思??只要你放开你联想的翅膀,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活长河中总会有一颗你钟爱的耀眼的钻石,只要你精心打磨,提出有个人独见的中心,使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它必将放出七彩而迷人的光芒。 我们的练习题目:

比、播种、舞台、

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2001年全国卷的“诚信”、2002年北京卷的“规则”、2005年江

西卷“脸”、 2006年辽宁卷“肩膀”、 2006年天津卷“愿景”是名词性话题; 2003年北京卷的“转折”、2004年北京卷“包容”、2005年广东卷“纪念”、 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是动词性话题;

2003年上海卷的“杂”、2004年上海卷“忙”是形容词性话题。 1、话题或题目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 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1

3、话题或题目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

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4、话题或题目是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

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归纳起来,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 ①审读词语含义

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 ③大题小作、小题大作法。 ④化抽象为具体

2、 多词语型(关系型)(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关系型的话题)

这种话题作文的话题提供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语,这些词语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决定了文章的写作重点甚至文章的中心。对于这类话题,我们在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提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题。

如”门与墙”、 “冲突与融合”、 “竞争与进步”、 “志向的高低与成功”、“鼓励的多少与进步”、“压力的大小与成就”、“对手的强弱与成就”、 “钱财的多少与爱心”??这些话题中所包含的词语有两到三个,这些词语相互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而这关系正是构思文章的出发点,但是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可以因个人认识的差异而会有所不同,仍然有十分广阔的开放性,学生仍然有十分大的写作的自由空间。 我们的练习题目:

刹那与永恒、立着与靠着、冲突与融合、舍与得

3、 句子型(观点型)(由一个单句或者复句构成观点的话题)

这种话题是以一个单句或复句的形式给出的,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支柱是精神”、“爱国是最高情感”、“只有你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你的人生价值才会有精彩的展现”??这种话题的理性比较强,话题本身就是一个观点十分鲜明的判断或者推理,明确的表示了自己对某问题或者现象的见解。 我们的练习题目:

别让生命去等候、雨过天会晴 补充:

有一种勇气,让人激情勃发;有一种自信,让人昂然奋起;有一种力量,让人一飞冲天。这就是超越,它给人以勇气、自信和力量。有时扣人心弦,有时惊心动魄,有时启迪心扉。

生命在超越中进化,人类在超越中进步。超越朋友,超越对手,超越老师??你超越我,你就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得更深;我超越你,你就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请以“超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材料提供了动词型话题“超越”的对象、结果及意义等。写作时可选取某一方面,深入开掘,不必贪多求全。除了文题中所列举的,还可写超越金钱、超越感情(亲情、爱情、友情),超越自己,等等。如写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很广泛,名人、伟人甚至凡人均可入文。

审题

a、动词性话题“超越” : 添枝加叶法:

1、后面加宾语(超越什么)

超越自己、他人(前人、朋友、对手、老师??)\超越痛苦、失败、脆弱、耻辱、自卑?? 2、前面加状语(怎样超越)

超越过程中应该注意心态、节奏、方法等 b、名词性话题“超越” :{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1、前面加定语

生命的超越、历史的超越?? 2、作主语

超越能启迪心扉。超越催人进步。超越促人成功。 3、作宾语

生命在超越中进化。人类在超越中进步。诠释超越。 解读超越 。 二、议论文结构类型部分

议论文结构要明晰,使阅卷者顺利、迅速地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重点。 1、 并列式结构

选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某一角度有侧重地形成分论点。

篇二:《高一期末复习作文专题训练 [1000字]》

高一期末复习作文专题训练

第一课时 常见话题、命题、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一)审题:

1、审清题目的要求及限制范围。作文题在“要求”一项内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在行文中要切实遵照执行。认真细致地阅读试题所包括的所有文字,并在重点之处用点或线标明(试题不等于作文题目,还包括材料、导语、要求、注意事项等)。对试题的文字进行逐字逐句分析,弄清:(1)文体;(2)选材范围;(3)作文表达的角度;(4)文章的重点;(5)表达方式;

(6)字数。仔细看看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如:题目的位置等。 对于某些特殊性要求,如“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等,也不可马虎大意。

2、把握题目的含义。有些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如《网》、《明天》,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网”和“明天”,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如《我为_________而陶醉》、《老师,让我悄悄地告诉您》,其中“陶醉”、“悄悄地”便是必须把握住的有效信息。只有把握了题目含义,才能抓住文章应该突出的重点,才能避免在行文中步入误区。

3、辨明文体。在审题过程中,要培养自己强烈的文体感。尽管有些作文题目在“要求”一项里注着“文体不限”,但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题目是比较少的,这就要求仔细分析题目,看看此题目究竟适于写哪一种文体。对于某些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题目(比如话题作文),则应该选择自己拿手的文体形式来承载文意。题目中明确涉及记叙文六要素的,以写记叙文为宜;题目中出现“议??”、“论??”、“谈??”、“说??”等字眼时,需要你写成表明观点的议论文。应试作文中要求写说明文的不是太多,若题目要求介绍某某制作方法、过程,或者介绍某某的性质特点,那么无疑是要求你写成说明文了。

4、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如“难忘的教诲”这个题目,虽限定写教诲,但并未限定写哪一个人对你的教诲,你甚至可以写一件事对你无言的教诲。而“难忘”一词的限制,反而可以启发你注意选材的严格与主题开掘的深度。

5、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限制条件有两个以上,就要仔细分析。如“我的第一次野外生活”,它要求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是野外生活的经历,还要求是第一次经历。如果注意了这样一些限制,就不会出错了。

6、要把握题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义。像“我更喜欢这一幅漫画”这样的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大家对所给的漫画加以比较、评论,从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喜欢其中一幅漫画的感受和理由。如果仅仅根据某一幅漫画的寓意提炼观点加以议论,就偏离了中心。本题的重心就在于一个“更”字。 此外,如果遇到材料作文(含“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万万不可草率动笔。

(二) 立意:

1、方向要正确。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

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2、情感要鲜明。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3、思考要深刻。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毋庸置疑,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题目信息,深刻、鲜明、新颖地确立文章主旨,这是优秀考场作文的基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审题立意的成功便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第二课时 记叙文审题的基本要求

一、抓要素,定内容。

审题时,遇到有些表意比较抽象、概括、宽泛的独词题目时,学生往往觉得无从写起。这时,要及时围绕题目中所给的要素,提出若干问题,具体落实题目所涉及的人、事、物、景诸要素,确定要写的具体内容。例如“悔”这个题目,如果提出“谁悔了”、“什么事使人悔”、“后果怎样”、“怎么看待悔”这几个问题,文章就具体了。同样,“合作”这个题目,可以提出“和谁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如何合作的”等问题,文章写作的重点和基本内容就确定了。下面的题目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审题:“成功”、“启示”、“流泪”、“回报”“、生活”、“挫折”、“期望”、“笑”、“错”等。

二、抓题眼,理要点。{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确定重点的关键则是抓题眼。题眼抓住了,重点也就掌握了。至于选

材范围则比较好判断,一般是题眼之外的部分。如“一次难忘的实践”,“一次”“实践”是题目的选材范围,而“难忘”是题眼,是关键词语,因此“难忘”是此题的重点,写作时就要突出“难忘”。抓题眼的方法主要有:

1、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落在附加成分上。如“生活中的发现”,题眼是“生活中”,“发现”则是选材范围。

2、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说句心里话”中“说”是题眼,“心里话”是对象,是范围。

3、题目是并列短语,题眼在连词上。如“我和新世纪”,题眼是连词“和”,“我”“新世纪”的联系与区别是选材的范围。

4、题目是句子,题眼在谓语上。如“我爱母校”,题眼在谓语“爱”上,重点要突出“爱”,“母校”是写作对象。

三、深思考,拓文路。

有些作文题目,表面看很虚,题目中所涉及的人、事、物、景似乎与现实作者自身无关。审题时,就要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广阔领域,把握题目的特点,化虚为实,以假当真,拓宽文路,抒写出个人的见闻感受。 有时需要变换人称,例如“假如我是校长”,写作时把题目中的“我”当作“他”,搞对了人称,就为写作时的联想发挥奠定了基础。有时需要把握好题目中的时空要素,例如“我在2050年”、“龟兔第三次赛跑”等题目,其中涉及到的时间是未来,空间也是人们未到达的区域,写作时把未来时当现在时写,把人

类未涉足的领域当成介入的领域写,这样才审清了题意。至于给材料作文,除了抓中心要点,提炼观点、拟定题目、按要求写作外,还应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提炼几种观点,拟定不同题目,进而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总之,对于看似很虚的题目,要深入思考,及时透过虚的表面,迅速找到实写点,从而变虚为实,化难为易,驰骋想象,审准题意。

{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

四、用对比,明微别。

有些题目,表面看去大同小异,审题是否准确,关键在于能否区分这些“小异”。为了避免“不辨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之失”的错误,就应该通过对比,了解异同,同中求异,从而紧扣题眼,突出重点。如“我的班集体”、“我爱班集体”、“我和班集体”三个题目,虽仅一字之别,但题目要求大不相同。“我的班集体”要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班集体;“我和班集体”则要求写出“我”“班集体”两个方面的内容,既要写出班集体是我健康成长的园地,又要写出自己作为其中一员是如何为班集体争光的,表现出我和班集体的鱼水之情;“我爱班集体”要求写出我对班集体如何爱、为什么爱等内容。

五、忌大意,需谨慎。

审题既有方法问题,又有态度问题,克服粗心大意,准确把握题目的隐含信息,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一些同学在文章写作或考场作文时审题常常出现以下情况:一怕遇见比较抽象、宽泛的题目,二怕写作时间不充裕,三是偶见题目中几个熟悉的字眼,便喜上眉梢,提笔就写。这些情况往往导致走题跑题。在写作“我在一次物理实验中”时,不少同学一看到“物理实验”几个字,不加思考地写成了“记一次物理实验”,而忘记了“我”字;还有的写成了实验报告。可见审题粗心大意,是造成走题的根源所在。

课堂练习

1、以;伞”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有细节描写;④不得抄袭。 点拨:以;伞”为话题,可以歌颂;爱心”,也可批判;保护主义”,我们所拥有的材料可能很多,但如果确定把前者作为表现中心,就应紧扣;爱心”来组织材料而坚决舍弃作为;保护伞”之类的反面的东西。虽然人间也有冷漠无情,但在以;爱心”为中心的文章中,我们只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复习迎考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