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展卷闻书香作文 展卷闻书香作文800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新课标卷)》

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新课标卷) 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新课标卷)

201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新课标卷)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标杆作文】

大国工匠成功探源

一考生

今年五月,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节目,举荐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心有理想,身怀绝技,爱岗敬业,用智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事迹。这群普通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考研考博,而是心无旁骛,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脱颖而出,跻身于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业界不可或缺的人才。全国总工会组织大国工匠到大中学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大国工匠的成功之源是什么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国工匠虽然岗位不同,年龄有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心怀梦想、爱岗敬业;他们意志超群,技艺精湛,含辛茹苦,千锤百炼。有的上百万次錾刻却无一次失误,有的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有的在纸薄的钢板上焊接而无一丝漏点,有的检测手感如X光般精准。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靠的是专注与磨砺,凭的是传承和钻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国工匠的心灵深处有一潭流淌的活水,他们有心无旁骛、团结协作、建功建业、开拓进取的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敬业,报效国家。

当今,各行各业中,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渴望功成名就,却缺少创业的成功之源。心存浮躁,飘渺不定,大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既不爱岗,又不敬业。好高骛远者,挑肥拣瘦,这山望见那山高;粗枝大叶者,不求过硬,但求过关;不务正业者,不看书,不学习,股票起跌他着急;滥竽充数者,装腔作势,占着茅坑不拉屎;三心二意者,心不在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投机取巧者,以假乱真,损人害己;不良竞争者,相互拆台,尔虞我诈。如此等等,何谈爱岗敬业,报效国家?

爱岗敬业,筑就人生美梦也好;报效国家,践行人生价值也罢,都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国工匠的成功之源,就根植于职业道德与执着情感之中。表面看,爱岗敬业是利他;实质上,爱岗敬业也利己。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统一体。在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高科技时代,不满足社会需求,单打独斗,个人的追求将一事无成。

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生动地表明,只有在科技领域发展,爱岗敬业、开拓进取,通力合作、精益求精的人,才可用自己的技术技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点评]一、深谙题旨,言近旨远。对材料的审视不是停留在材料的表层,而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挖掘了三名候选人成功的共同源泉,就是他们的心灵深处流淌着一潭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活水。有了这潭活水,各行各业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一点对于年轻人职业的选择和今后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针对时弊,正反论证。以呼唤爱岗敬业为主旨,旁征博引,正反论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国工匠的成功之源,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流淌着一潭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活水。选材针对时弊,融合贯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有的上百万次錾刻却无一次失误,有的……这一组排比句浓缩了庞大的素材,用起来如蜻蜓点水,轻松自如,读起来有欢快淋漓的感觉。

三、大师手法,文体鲜明。比如文章列举各种既不爱岗,又不敬业者的表现时,化用了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中的文风,成语俗语随手拈来,理趣相融,相得益彰,读起来有痛快淋漓的感觉。其语气势如破竹,振聋发聩;其句式长短结合,骈散相间;鲜活灵动,文采飞扬。完美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交相辉映,文体特征鲜明而突出。

本文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综合得分:60分。

【满分作文】

结构典型

錾刻者言

一考生

一看作文题,我便不假思索地想起了央视新闻《大国工匠》节目中那个錾刻师傅,他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造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我们为他的执着追求、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精神而喝彩!

錾刻者是北京某集团的一名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的一次国际峰会上,作为国礼赠送给峰会的国家领导人和夫人,和美纯银丝巾得到外国友人的青睐,在一片赞美声中,中国的錾刻工艺,名声大震,促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錾刻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使用的工具叫錾子,上面有圆形、细纹、半月形等不同形状的花纹,工匠敲击錾子,就会在金、银、铜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有人问錾刻者,像丝巾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是怎样做出来的?

錾刻者说,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他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几十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好几天。

錾刻者说,开好錾子仅仅完成了制作国礼的第一步,最难的是,在这个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的银片上,有无数条细密的经纬线相互交错,在光的折射下才能形成图案,而这需要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

錾刻者说,下手时必须稳、准、狠,要特别精细,全神贯注,更不能錾透了。上百万次錾刻,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

追求极致是錾刻者给自己提的标准,为了做出支撑果盘的中国结,他的右手曾经起了厚厚一层茧子。

有人问,用手工编织中国结那么辛苦,为什么不用机械铸造呢?

錾刻者说,他们是设想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但他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听了錾刻者的这些话,我心里由衷的感动,对錾刻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但想到当今社会中劳动信仰缺失,劳动观念淡薄,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不

惜泯灭人性侵占别人劳动成果的丑恶现象,心里感到无尽的愤怒和忧虑。

唉!什么时候,錾刻者的品质和精神才能广泛被人们效仿呢?

[点评]这是一篇结构新奇的人物小品文。借鉴明代文学家刘基《卖柑者言》的写法,主体部分用錾刻者的意思介绍制作和美丝巾和手工编织中国结的工艺流程,大大增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錾刻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赞美之情。文章用设问推动情节的发展,层层铺垫,突出人物形象。第2段对赠送国礼的情景大肆渲染,为錾刻者的出场作铺垫,有利于彰显人物的风采;第3段插入对我国传统工艺錾刻的说明,间接表现錾刻者技艺的精湛;第8段插入画龙点睛的议论,錾刻者的辛勤劳动得以印证。结尾披露时弊,两相对比,有利于突出錾刻者鲜明的形象。流露出来的愤怒和忧虑,大有警策之力,振聋发聩。

标题是錾刻者言,却用述,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把錾刻者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插入自己新颖的见解和必要的议论,收到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这种说书人说书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极富情致和情趣。写作角度的独特,构思的精巧,见解的新颖,材料的新鲜均表现出超常的创新能力。

细节琢磨

两小儿辩日

一考生

小李、老王、小刘三人的事迹,我都喜欢。如果要问我谁更具风采的话,那就是酷爱摄影,发现美,传播美的小刘了。

我原本对摄影并无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世界风光摄影获奖作品在贵阳孔子学院展出,我有幸参观了大师们的摄影作品,却从两小儿对《坝上日出》这幅作品的争辩中受到启发,开始热爱摄影,成为摄影大师的忠实粉丝。

我随参观的人群走马观花似地浏览了几个展厅,最后来到极致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厅。这个展厅虽然展出的都是获奖之作,然而大多数游客都是走走过场,驻足者寥寥无几。 我与川流不息的游客擦肩而过,唯见两小儿在一幅叫《坝上日出》的作品前争论不休。我询问他们争论的缘故。一小儿说:我认为这个摄影师真了不起,带领我们品味到坝上日出的空灵与壮美。另一小儿说:是大自然了不起,大自然本身就很神奇很壮美嘛!一小儿又说:我看过很多日出的作品,只有这幅是看不到太阳的日出,才让我如此震撼。另一小儿又说:我也喜欢,只不过我是喜欢大自然的神奇。你说对不对?另一小儿把目光向我,显然是要我进行评判。我说:你们谁对谁不对我说不好。不过你们都认为这幅图壮美神奇就足够了。两小儿笑着说:貌似公正,原来是和稀泥。

汗颜,我虽然比他们年长,但对摄影却一窍不通,对两小儿的批评无言以对。

晚上,我饶有兴致地上网查阅资料。原来这件摄影作品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摄影师在内蒙古赤峰创作的。他头天就改变去北沟的行程,涉水跋山去了人迹罕至的大红沟,一夜苦守,终于在薄雾笼罩下烟雾飘渺中,发现了坝上日出的壮美奇观。他采用避开太阳,压低机位的朦胧技术,完成了这件令人震撼的惊世之作。《坝上日出》独压群芳,从数百件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极致摄影大赛的极致气质奖。

现在我明白了,两小儿的观点都正确,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如果没有大自然神奇的美,再好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如此惊世之作;反过来,如果摄影师没有热爱大自然的赤诚之心,即使有美景,同样拍不出如此惊世之作。正如这位摄影师所说:心中有爱,什么美景都可能发现。

一夜梦呓,面对万道金光从白桦树间穿透而出的《坝上日出》,我那原净的心仿佛被阳光唤醒,存封已久的快乐被释放,心情豁然开朗,去迎接东方那一轮壮丽而璀璨的日出。

[点评]这是一篇极富文采的记叙性散文。文章以《坝上日出》这幅摄影作品为线索,贯

篇二:《我爱读书作文展后记》

我爱读书作文展后记 ————让飞翔的文字扮靓七彩童年 我们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在书籍的星空里自由翱翔。我们在校园里构思每一个灿烂的日子,描绘每一天的霞光编织着美丽的童话。这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品味书香后真情的自然流露,有梦想的美丽憧憬,有诗意的深情表述,有感悟的点滴抒发……一句句都倾吐着我们的肺腑之言一篇篇都洋溢着我们的童年气息一段段都镌刻着我们的成长历程。在这里有欢笑、有眼泪、有愤怒、有感悟。在学校里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疯狂一起烦恼……所有的一切都书写在碎思所想之中描绘着属于童年的画卷浸润着未来的美丽梦想。虽然没有力透纸背的语言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然而却一个个犹如旭日东升跃跃欲试闪过地平线迈开了升腾的步伐…… 书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就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篇三:《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点评汇总及优秀作文展示》

名师解析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文题解析】: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试题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今年作文题目跟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都是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题目查考的是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而这也是一些学生所缺失的。

从题目内容来看,探讨心中的“坚硬”与“柔软”,培育精神和谐。精神培育这个话题,具有时代特征。

这个题目有写作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也有高度可攀。从写法上,可以写统一性,培育和谐人格;也可以分开写,“坚硬”的力量和“柔软”的力量,同时兼顾另一方面。

作文题带有开放性,给学生的空间较大,容易上手,可以选择不同角度来写。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随笔等。

从内容来说,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及和谐的自我,针对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内心的选择对整个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走极端和偏激。

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2015上海高考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题目评价】

2015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仍然比较简练,有关键词的限制,也保留了灵活、开放的想象空间。题目与去年“自由的、不自由的”、前年“重要的、不重要的”在命题形式方面基本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来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能力方面的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社会、人生、自我等的关注。 题目总体看来比较容易把握住关键词,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作文命题的形式都很相近,相对而言比2014年的“穿越沙漠”更容易把握。

【审题分析】

整体看来,题目延续了前一年“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统一的风格。就像西方人所说,人的内心同时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人的内心总是具有二重性。“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很容易从中找到“坚硬”与“柔软”两个对立的关键词。“如何对待他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便是“坚硬与柔软”两种内心世界的统一。“造就和谐的自我”是“坚硬”与“柔软”两方面合二为一的最终目标。

可以由“坚硬”联想到执念、底线、人性的坚守等正面的方向,亦可以是刻薄冷硬的性格等偏负面向的缺点。“柔软”则很容易联想到人之初性本善、对弱者的同情、对亲人的爱护、对天下的博爱等等正向,也可以延伸到人本性中的无奈与脆弱。二者的统一则可以是“刚柔并济”等等容易联想到的话题。相较去年的“穿越沙漠”而言,今年的作文题更容易切入重点并展开论述。

“和谐自我”又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和谐社会。而今年的作文题则是要由一个“造就和谐的自我”拓展到“建立和谐的社会”。以学生平时的练习积累来看,想要有较高的提升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和谐自我”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让一个人经历矛盾挣扎趋于内心的安宁平和。进一步分析如何实现和谐自我,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人与 其实“和谐”自我的建立的深刻目的在于自我的认知,建立和谐自我的过程就是修整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认知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形成自己,孔子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这个过程是“认知自己”与“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建立起这样的和谐,才能有真正自我觉醒,才能自觉的从事各种事业,从而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自己。有了每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和谐的“自己”,一个社会的和谐就近在咫尺了!

【写作内容】

今年的作文题更多的是要从自身的情感角度来出发,由内而外的思考,以己度人或推己及人。学生考察这个材料的思路过程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及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料需要学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因此需要考生在写作文时不能真的“感情用事”,还是要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作文中的感性。

单纯的“坚硬”会容易让人觉得不近人情,而一味的“柔软”又很容易被忽视或弱化。既要有柔情的一面,又要有坚强的一面。所谓“和谐”其实是一种平衡,而平衡的支点,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展卷闻书香作文}.

“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能动能静、能屈能伸”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为了保护柔软的情感,必须穿上坚强的铠甲(例如母亲)

上海名师解读2015高考作文

2015年06月07日15:54 来源: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上海名师解读2015高考作文:"坚硬与柔软"是对理性思辨作文的延续

人民网上海6月7日电(葛俊俊)6月7日上午,上海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之后,作文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为此,本网记者专门采访了上海市光明中学高级教师李新,请他对今年的高考作文进行解析。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与柔软二元对立,考察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2013年作文题是重要不重要(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2014年作文题是自由不自由(你可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今年的作文题是‘坚硬与柔软’,可以看出,仍然是对前几年理性思辨作文的延续。”

李新认为,坚硬与柔软属于二元对立的概念,考察的是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从材料上看,关键词还是比较显性化,一个是坚硬,一个是柔软。关键是对待坚硬和柔软,应该如何进行思辨的,能够把它思辨好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和谐。”

思维拓展,对坚硬与柔软的本体进行界定

“和去年的自由不自由不同的是,坚硬、柔软是一个喻体。”李新觉得,考生在审题时要做到思维拓展,把坚硬东西和柔软东西的本体找到,即坚硬的东西是什么,柔软的东西是什么。同时,坚硬和柔软应该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心中有坚硬的东西也有柔软的东西,在审题的时候首先对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坚硬的东西一般理解为: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硬汉式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比如,《老人与海》里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他相信人生不可以被打败,你可以消灭它,但不可以打败它的强者精神。当然还有一种,像女汉子一样强势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严厉。如,前段时间播放的《虎妈猫爸》,虎妈代表的是强势的一派,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 相对而言,李新认为,心中柔软的部分跟坚硬的东西必须在一个逻辑层面上,比如讲到严厉,对应的词语应该是爱、爱抚等。再则,强悍的精神对应的柔软的部分,如儿女情长,往往在硬汉的形象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儿女情长的一面,柔情的一面。

前半句开放,后半句限制

因为“坚硬”和“柔软”是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呢?李新认为,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辨,从而达到我们自身的和谐。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展卷闻书香作文 展卷闻书香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