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陈情表》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cn
《陈情表》教学设计
作者:董新宇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伴随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高考中的比重”,“传统文化正式列入高中教材课标修订”。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忠孝文化
[设计内容]
在学生掌握本课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设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忠孝”文化展开。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孝”在李密面前孰轻孰重?以“孝情”带入,让学生思考、讨论对“忠孝”文化的认识。通过带情朗读“至性之言,悲恻动人”的语言中体味祖孙深挚感情,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孝”;从设计讨论问题中,体会李密陈情方式和思辨艺术;从拓展举例中感悟“忠孝”的理念变化和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2.学习文章“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的行文构思艺术。
3.反思古今忠孝的理念变化,引导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怎样践行“忠孝”。
[教学重点]在学习文言文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传统的“忠、孝”文化含义、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中华德育故事《李密陈情》动画,通过视、听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和进退两难的困境,进一步理解李密对“忠孝难两全”的权衡。
二、品读赏析
篇二:《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 导学案
高二语文 袁爱霞
【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1、自读课文,概括李密陈情何处。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说出“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的写作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该写作手法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课前检测】检查巩固 夯实基础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祖母刘悯臣孤弱: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形影相吊: 责臣逋慢: 过蒙拨擢: 刘病日笃: 不矜名节: 逮奉圣朝: 少仕伪朝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自主学习】
李密到底陈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
学法指导:通过自读,品味字里行间体现的李密的感情并逐段概括
【小组合作】讨论:李密在陈述孝情时是如何“融情于事,融情于理”的呢? 请把你们小组认为最能体现这一写作特点的语句来找出来,诵读并鉴赏。
学法指导: 1、可从李密本身、李密对祖母、朝廷对李密、李密对朝廷等方面
2、也可从句式、用词、修辞手法 等方面
【课堂练习】
同学们,我们虽知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七八岁的我们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孝心是什么?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所以就用我们的笔写下对我们亲人感恩之情吧!
学法指导:1、开头可以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2、可以写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可以反思自己以往不对的行为、可以谈今后如何对亲人尽自己的孝心3、字数不少于200字4、所写文段要有真情实感{李密陈情}.
【布置作业】
1、结合中央电视台“评选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写一段50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对“孝心”的看法。 2、巩固复习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篇三:《陈情表公开课创新教案》
一、导入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亲人,
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在晋代,为人孙和为人臣的李密,除了要感谢祖母之
外,还要感谢帝王。人们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当忠孝发生冲突的时候,李密又是如何
选择的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李密的《陈情表》。
二、解题
1、文章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
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文书。
2、谁陈情:李密,学生简介作者 幻灯片 指出重点:人物身份 前朝旧臣
3、向谁陈情?幻灯片 司马炎,阴险多疑,不善纳谏
过渡:所以,陈情表的意思就是李密向司马炎陈述自己衷情的文书,那么李密陈情的
目的是什么呢?
三、感知研习
1、下面请同学们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李密陈情的目的是什么?(原文语句回答)点到一些
字音。
明确: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意思就是要终养祖母,即尽孝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文章
哪一段集中写了祖母的养育之恩。(生答第一段)
1)学生代表朗读第一段(教师点评),其他学生思考: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学生明确,教师追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
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分小组讨论,用简洁语言概括具体有哪四种不幸?
父死母嫁 体弱多病 人丁衰微 祖母病笃
3)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这与我们说的祖母的养育之恩有什么
关系呢?
明确:写自己屡遭不幸就是为了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
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
所以说,通过这些不幸的陈述,第一段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凄楚哀婉的,这就奠定
了文章悲凉的感情基调,让晋武帝一开始便落入了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所以我
们在读这一段时,一定要注意语速要放得慢一些,语调要低沉一些,应该读出(沉
重、凄苦),似乎在叙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样。我们一起把第一段读一下。
总结过渡:,身世凄凉,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李密要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情,为何还要向皇帝陈情?李密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
臣子,为人孙要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为人臣要报答帝王的知遇之恩。文中哪几段写到了君
王的知遇之恩?(2、3段)
1)男生齐读2、3段,找出哪些句子写到了君王的知遇之恩?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过渡:朝廷的多次征召,官职的逐层递升,可见皇恩浩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朝廷的
感激之情。所以读这一部分要读出感激之情来。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身为孙儿和臣
子的李密要尽孝,也要尽忠。作者是进也难退也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李密最后提出解决
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明确:先尽孝,后尽忠。
即在短暂的时日里,我奉养祖母,以后所有的时间我都可以向您陛下尽忠,也就是说,终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我报效国家,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只是有先后缓急之分而已。最后李密又再表忠心,他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在李密这一番以“孝”为中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的陈情之后,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就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了。
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亚里士多德)
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乃停诏”,允其不仕。“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五、拓展练习
今天是教师节,请以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50字左右的一段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课堂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七、作业
1、归纳全文重点字词
2、
八,板书
九,教后反思
从谈判学角度读解《陈情表》
《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历来有“读《陈情表》不下泪者,是谓不孝”之说。各种参考资料都对它有着详尽的解析,各位老师也都会用各种方式教读此篇。我教过几篇后,试图找到新的解读和解读思路。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詹文豪先生写的《弱势者的因境解脱:从〈陈情表〉看谈判的策略的技巧》,很受启发,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了谈判学角度读解《陈情表》的教学思路。
这种教学思路的目的是体会《陈情表》至情真言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视野,更深入且多角度地理解文章,同时顺带学习一些谈判学知识。谈判看似一中口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很强的心智活动。学一些谈判知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困难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
李密“少事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因此,我们可以把李密看做一个高明的谈判者,李密通过这封给武帝的信同武帝进行谈判。{李密陈情}.
在学习这篇散文以后,我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李密通过这封信要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是说要达到什么样的谈判目标?
经过讨论大家得出结论:李密想达到“暂不出仕“的目的。
然后,我告诉同学们,谈判往往是弱势一方摆脱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要想达到谈判的目标,需要做如下分析:
一、目前的情势;]
二、已方的不利因素;
三、已方可以利用的筹码;
四、对方要达到的目标;
五、根据目前条件确定已方可达到的目的。
只有对以上情况有了正确而客观的分析,才能制定正确的谈判战术,达到谈判目的。经过讨论,大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如下:
一、目前的情势:
茕茕孓立,形影相吊
在内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总之:实为狼狈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在外
催臣上道 急于星火
二、已方的不利因素
权力:亡国贱俘
情报:朝中无人
时间:急于星火
三、已方可以利用的筹码
人望:被举孝廉
事实:祖母九十有六
历史:蜀汉尚书郎
四、对方要达到的目标
收编李密,为我所用,以助我以统治,
暂时放过李密,以寻求一个好名声
五、据目前条件确定已方可以达到的目的暂不出仕,以观形势。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谈判必须是双赢才能达到协议,只有让武帝明白李密绝不是拒不出仕,以效忠前朝,同时又让武帝放过李密能够得到很大的好处,武帝可以接受谈判的结果。因此,确定目标时,不要贪大求全,李密只要暂不出仕即可,不求追求永不出仕;而武帝放过李密又可以有一个好名声。只有这样筹划,谈判才可能成功。
对以上情况做了正确分析以后,就要制定正确的谈判战术。我又引导同学从文中找到李密所用的谈判战术:
一、动人以情,晓之以理(“茕茕孓立,形影相吊”)
二、争取信任,保持低调(自称“亡国贱俘”,绝不“有所希冀”)
三、寻求替代方案(“报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四、以子以矛攻子之盾(“圣朝以孝治天下”)
总的战术原则就是:台面上的文字力求周全,台下的用心不为人知。
应当说李密对谈判形势的分析和战术的制定是很有效的,最终,这封信打动了武帝,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我想,这样的教学思想可以作为一种尝试,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并能扩大知识面,提出来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篇四:《陈情表用》
《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重点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成语。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及语言表达的准确和巧妙。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学生讨论、探究作者陈情的思路及妙处,教师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理于情的表达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李密陈情}.
1.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鉴赏本文,体会李密的言外之意。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成语、重点实词和虚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至真至诚、凄切婉转的感情。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 美文导入,营造“情”的氛围:
学生诵读“晨读开卷有益”提供的美文,导入新课: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至情至性的孝子李密写的《陈情表》,感受那一份至真至诚的亲情。
二、知识积累:
1、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君主言事的文体。本文是作者李密向晋武帝陈述实情的文章,“情”可理解为实情或感情。
2、介绍作者及背景(学生交流预习资料,教师强调):
李密(224——287),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晋犍为武阳人,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三、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诵读全文,注意: “鲜”“期”“强”“洗”“有” “更”等读音变化的字;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释题: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3、学生讨论,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第二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
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李密陈情}.
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
四、重点研读第一段:
1、参照课后注释,口译第一段内容,有难点的句子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李密陈情}.
2、重要文言知识归纳:
(1)通 假 字: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2)古今异义:
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即死去。
九岁不行:“不行”不能行走。
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
至于成立:“至于”直到。
夙婴:“婴”疾病缠绕。
(3)文言句式:
“而刘夙婴疾病”
译文:而祖母刘氏多年被疾病缠绕
被动句
3、自由诵读第一段,讨论: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叙述了哪些“夙遭闵凶”的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祖母抚养、少年多病、无亲无戚、祖母病卧,正是基于这几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五、小结
作者在第一段抒发了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层次:
(1)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2)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六、达标测评:{李密陈情}.
1、指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门薄(zuò) 臣以(xìn)
B茕立(jié)夙( mǐn)
C责慢(bū) 宠命wò)
D微贱(wěi)除马(xǐ)
2、根据对成语的解释写出本文中的这个成语。
①家门衰败,福分浅薄。( )
②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
③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 )
④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互安慰。形容孤单得很,既没有知己的人,也没有同情的人。( )
3、下面一些表示与官职有关的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职)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提拔)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拜:授官)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充当)
七、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2、3、4自然段。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请写一篇有关“孝”的文章,说说作为中学生的你怎么做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教学反思:
语文课,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关注“语”而轻视“文”,这当然和高考指挥棒有关,但语文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传承民族的文化,培养民族的文化素养,塑造国民的精神。这么说好像有点大,但不为过。缘此,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它承载的文化更值得关注。五千年的文明,能够传承下来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精品,能进中学课本的又是经过了很多人的筛选,我们理应“贪婪”地吸取其中的营养。
篇五:《试论《陈情表》的陈情艺术》
试论《陈情表》的陈情艺术
[摘要]李密的“陈情”发生在“忠孝难两全”的封建社会,面对篡权夺位有虎狼之心的晋武帝,李密如果稍有差池,即会招致杀身之祸。李密的处境,决定了他上表言情时的陈情艺术与策略。
[关键词]文书结构 陈情艺术 学习借鉴
《陈情表》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它作为一篇上表文书,能在险象丛生的不利局势中化险为夷,且达成一己目的,不能说不是古代奏章史上的奇迹。李密陈情的成功经验,对于后世的人们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
李密的“陈情”发生在“忠孝难两全”的封建社会,且面对的是篡权夺位有虎狼之心的晋武帝。因此对李密而言,其辞不赴命、乞养祖母的请求如果稍有差池,即会招致杀身之祸。更何况李密是一个“少仕伪朝”、“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李密的处境,决定了李密上表言情时的陈情策略。
从文章第一段始,李密便精心营造了一种凄楚哀婉的情感氛围,来着力描画自己同祖母之间非同寻常的血缘亲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落笔酸楚,基调低沉,八字词语让人触目惊心,迫使人不能不读下去。接下来从“孤”、“弱”两方面着力渲染自己命运多舛、迭遭不幸的童年。而正是祖母刘氏“躬亲抚养”,才使得自己这个缺爹少娘的孩子侥幸存活下来。显然,李密写得如此沉重悲凉,就是为了引出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祖母刘氏,突出自己对祖母没齿难忘的感恩之情。接着,李密不遗余力写到家族境况,这苦不堪言的家族困境正是李密的玄机所在。它暗示和强调了祖母久病床榻,“臣待汤药,未尝废离”不可推卸的职责,为陈情找到了最佳的立论基点。李密就在这悲怆凄凉的情感氛围之中,从窘迫不幸的童年写到衰微冷落的门庭,从祖母的含辛茹苦写到自己的精心侍奉。其感情的真挚朴实、语调的压抑凄怆,让人动容。相信贵为天子的武帝面对这段经历了四十年雨雪风霜的亲情也会油然而生同情。
接下来第二段,李密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巧妙地以“恭敬之心”称颂圣朝功德,顺理成章地说到地方举荐和朝廷征召,不动声色地向主题靠拢。对于地方州郡的两次举荐,李密说“辞不赴命”的原因是因为祖母“供养无主”。表面看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力举千钧。它使武帝批阅此表时,不会对李密最后的恳请行为感到突然和惊怒。而对于朝廷的两次征召,李密则以一位受主隆恩者诚惶诚恐的恭敬、感恩心情,再次表明了自己“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态度。接着李密以六个四字短句,十分急促的节奏,再现了自己拒绝朝廷征召后所面临的紧张局势:“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文势突变,波澜迭起,在精炼而富感染力的铺陈中,紧张情绪一步步地渲染开来。李密相信,这种境况下自己的应对态度是一国之君的晋武帝最为关心的。李密何其高明,他很快把自己推入了一个尴尬境地:“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篇六:《陈情表》
题目:
学校:双流太平中学
姓名:邓发会
学科:语文
《陈情表》
《陈情表》教学设计
太平中学 邓发会
说课
李密从小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故对刘十分孝顺。《晋书o孝友传》列其首位,誉之“以孝谨闻”。司马氏集团灭 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天下。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的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事;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带而过,掩入对祖母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乃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刘母日笃”;
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读懂课文,把握其行文层次,体悟其以陈情统摄叙事说理、情真理切的特点,是学习的重点。课文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诸多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难点。要对词语作分类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并积累。反复诵读,要求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另外,通过课堂讨论,帮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险衅、夙遭闵凶、见背、门衰祚薄、茕茕孑立、夙婴疾病、乌鸟私情”等文言词语。
3.积累成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零丁孤苦、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
能力目标
1.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2.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饰又用词得体的写作技巧。
3.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及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形象。 德育目标
1.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鉴赏本文,体会李密的言外之意,即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切情感。
2.体味本文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3.把握文意,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义,即:苦情、亲情、忠情。体会作者融情于事的巧妙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的要义,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李密散文的艺术特色。
4.比较法。通过对本文与《出师表》等相似文章的比较,深入了解本文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封建社会之所以能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究其原因与它的“忠”“孝”思想不无关系,因此流传下来的有关“忠”“孝”的文章也很多,而这些文章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常说的“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这两篇千古佳作。我们已经在初中学习了《出师表》,领略了诸葛亮的忠君思想。今天我们来学这篇被人誉为美文的《陈情表》,感受李密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司马炎建立晋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
2.文体介绍
表:又称;奏议”,是古代臣属给帝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