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考作文由头 作文由头积累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由头

2012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出炉“逗小虫”胜在“由头好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摘要: 今天,201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随着高考成绩一并揭晓。今年的《忧与爱》作文题倍受社会各界肯定,作为江苏多年高考作文阅卷负责人的何永康教授也专为快报写了一实习生吴怡许文婷现代快报记者黄艳朱俊俊

  点评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记叙文要有好“口子”

  本版发表的优秀议论文,多有一个好的“由头”,如第一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

  何谓“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瓣儿”。好的“由头”,均有益于议论文的生发。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杂文,基本上都有一个精彩的“由头”,如《最艺术的国家》的开头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斯言一出,下面揭露“中庸”的虚伪性就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了。

  好的“由头”从生活中来,如前面提及的“男人扮女人”和“逗小虫”。要想捕捉它,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也可以从阅读中来,一些有内涵的趣闻轶事,常常能够提炼出好的“由头”来。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如今高考作文中的公理、常理、大道理太多了,读来令人疲倦。如果有个比较漂亮的“由头”,抢先“亮”一“亮”,阅卷人的眼球也会随之“亮”一“亮”,你再说那些公理、常理、大道理,就不会太犯嫌了,况且,一旦有了好“由头”,你以下的行文议论,便容易触类旁通、有所拓展了。

  本版发表的优秀记叙文,多有一个好的、小小的“口子”,如第三“儿子又高了,儿子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每每这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儿子那张稚嫩的脸蛋。绿皮车虽然拥挤,杂乱,但是却可以让我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我深爱着这辆车。

  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更多的是洋溢着欢乐,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带着对家的牵挂,挂着微笑,纷纷吹嘘比较自己的妻儿,笑声中尽是思念。

  绿皮车很慢,它对每一个红灯心生畏惧,又对每一个绿灯心怀感激。它在每一个弯道战战兢兢,又在每一个直道摇头晃脑。它很羡慕身边飞驰的“同类”,偶尔也会担忧一下自己消逝的时候,一如我的担忧。

  绿皮车继续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笑容,母亲的身影……

  带着中国复杂记忆的绿皮车在中国大地上行驶了将近60年,今年也许是它最后一次服役。我爱它,它虽然慢,却终究会抵达我的那一站;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着:它消逝了,我,我们又该怎么办?

  幸好,这时,我在忧虑与欢爱中到家了。

  【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视角和忧爱的对象。从一个外出打工三年才回家的农民工的视角,倾诉了对绿皮火车由衷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它有一天会被动车、高铁取代的担忧。以小见大,反映的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担忧。视角新,立意高。(雷雨)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简评】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伟大心灵一脉相承都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潘大春)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畏;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

  驴子开心地又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

  【简评】这“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十八岁时

  “妈,我紧张。”你紧锁着眉头。“有什么好紧张的,没出息。像平时一样,放松。你就是考了专科也一定不给你复读!”妈妈将一条巧克力放进你的书包,轻快地说。“自信一些,我在家中备好你爱吃的橙子!”

  三十岁时

  “你瞧你那样,还像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么?怎么,这么点小挫折你就受不了了?不就是被炒了,咋了,再找个工作不就完事了?!你瞧瞧你那样儿……”父亲坐在对面的沙发,吐着烟圈,为你干着急。这算什么呢?

  四十五岁时

  “妈,我在这边儿好着呢,嗯,不用担心。哦,对了,上次给您带去的水果啊,你和爸要想着吃。还有那盒西洋人参,不要舍不得吃,反正是花了钱的东西,不能退。对,不能退,搁的时间长了会坏的……”电话这头你焦虑地叮咛,电话那头母亲安静地听着。

  五十五岁时

  丁零零……“哎呀,妈,不是让你不要忙着接电话嘛,你和爸都这把年纪了,要是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次拨两遍,第一遍您慢慢走,第二遍您再接。还有,让我爸不要忘记下星期的高血糖的复查;那药要按时吃,不要心疼钱,您身体不好,儿子我心疼呐!”

  爱就像一件破大衣,担忧就是大衣上的补丁。虽然它样式旧了,也褪了色,但它却越穿越舒适,越穿越暖和。

  【简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传达出的意蕴不只是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还有角色的变化会使这种意蕴更丰富、更绵长。“破大衣”而不是“华美的袍”,“补丁”而不是“虱子”,虽比方难免跛脚,但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蔡明)

追忆

【篇二】高考作文由头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浅谈(原创)

2016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浅谈(原创)

梁山现代高中张继全

万众期盼的高考在今天已如期拉开了帷幕,语文科考试结束后最先受到人们关注的依然是各试卷中的作文。

笔者通过归纳总结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发现这么一个规律:由关注高大上的整体性的社会性的内容转变为关注生活细节和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由审题立意设置一定的障碍转变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种变化体现了高考作文设置得更加合理,更加趋向于公平性。这种变化或许是今后作文教学的导向性暗示,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也的确到了一个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作文是以内容取胜的,感染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而现在的作文教学似乎走向了一个重技巧、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怪圈。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写得好的文章往往是学生独抒性灵的周记,花大力气练习的高考作文则完全成了一种定式性的东西,学生写完后也没有什么感觉,他们关注是只是能得多少分。

我手写我感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任何重形式而轻内容或者只按照固定的模式写就的针对高考的作文将是无生命的文字的堆积。做为语文教师,我喜欢这种接地气、切口小、让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的高考作文。

下面我就结合今年的山东卷高考作文谈谈如何来审题立意。

材料展示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技巧

明确材料的比喻性特征是审题的一把金钥匙。“新的旅程”即我们的漫漫人生路。尤其是对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来说,更具现实意义。参加完高考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要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而且更侧重于不再依赖家长老师的“独行”。自己的人生路终要自己来走的,所以,上路之前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管准备了什么都需要一个“行囊”。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行囊里要装些什么才好呢?“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自理意识、自立精神……“有的暂时用不上”——对婚姻家庭的向往、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平淡之心、对幸福的看法……“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宽容、守信、奉献……

出发是人生的一种状态,而一路之上行囊必不可少,关键的要看行囊里所装的东西。

参考立意

快乐出发——重在如何才能快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重在应该准备什么;

人性之美——自强、自立、自信、宽容、奉献等;

……

2016/6/7

张继全

【篇三】高考作文由头

什么是合适的高考作文题

中国青年报官子木

 

 一看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诚信”,我就感到,既不如去年的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不如前年的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倒是与1998年的题“战胜脆弱”有类同感,即同属于已有定论的题。不管生活中的人们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诚信”的,但出题者所期待的伦理观念与理想化的社会伦理观念相一致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考生为迎合主考意图而说假话、套话的现象。因此,尽管今年高考作文的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似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但题目本身却大大限制了立意与文体的选择域度。

 高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选拔,因而作文考题是否合适,主要取决于题目是否能达到考试的目的,即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利于选拔。好的考题应能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有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力的余地,使平日有积累的学生不用准备就能展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然而,今年的作文题,由于既定的价值观已限制了立意和观点的多元性,从而限制了真正能力强的学生表现自我,由此而必然导致选拔鉴别的区分度较低。

 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思维类型和写作擅长是不相同的,而不同的作文题往往适合于不同的学生,像“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比较适合于文学想象力强的学生;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比较适合于人文思考力强的学生。从机会均等的角度来看,高考作文题应能尽量兼顾学生的不同思维倾向和写作兴趣,比较好的办法是,考题采取多种选择形式,即不只出一种类型的考题。

 我比较欣赏1936年北京大学的高考作文题,这是两道任选题:

 ①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其困难的由来。

 ②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及原因。第二个题目也许更适于层次较高的学生,但第一个题目,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将有文章可做,因为这个题目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紧密相连。另外,我也比较欣赏美国大学的两个入学考试作文题:“用三个形容词来准确地描述你自己,并简明扼要地说明你为什么用这三个词”;“就过去一年你曾最热心地推荐给朋友们的一本书或一部影片,写一篇短评”。

 我认为,好的作文题应当是,没有妨碍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和展现自我的思维障碍,能通过个人的人生体验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能展现人的理性与灵性的不同色彩。

 我国教育界目前一元性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了作文的写作模式、价值判断、文学审美乃至语言文字的运用之中。所以,诸如“战胜脆弱”、“诚信”这类的题目,无论是论理、论据还是写作结构都没有多少选择、变化的余地,面对这样的作文题,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不得不用模式化的语言来表达模式化的思想内容,由此,即使是文字能力强的学生也很难写出灵气来,而写作的模式化则成了必然且惟一的出路。

 “诚信”是个好品质,得到了社会价值观的认可,但恰恰如此,作为选拔区分用的作文考题则并非一个适当的题目。该不该进行“诚信”教育与适不适合作为高考作文题完全是两码事,从高考作文的选拔目的来看,已有公认价值标准的题目,都不适合作为高考的题目,因为其极易导致模式化的写作套路和说假话的文风。

【篇四】高考作文由头

作文要有好由头 精品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 记叙文要有好“口子” 本版发表的优秀议论文,多有一个好的“由头”,如第一篇“逗小虫”,骆冬青教授在简评中指出: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

何谓“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瓣儿”。好的“由头”,均有益于议论文的生发。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杂文,基本上都有一个精彩的“由头”,如《最艺术的国家》的开头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斯言一出,下面揭露“中庸”的虚伪性就顺流而下,势如破竹了。

好的“由头”从生活中来,如前面提及的“男人扮女人”和“逗小虫”。要想捕捉它,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也可以从阅读中来,一些有内涵的趣闻轶事,常常能够提炼出好的“由头”来。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如今高考作文中的公理、常理、大道理太多了,读来令人疲倦。如果有个比较漂亮的“由头”,抢先“亮”一“亮”,阅卷人的眼球也会随之“亮”一“亮”,你再说那些公理、常理、大道理,就不会太犯嫌了,况且,一旦有了好“由头”,你以下的行文议论,便容易触类旁通、有所拓展了。

本版发表的优秀记叙文,多有一个好的、小小的“口子”,如第三篇写“农民工乘绿皮车”。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写“农民工”,写“农民工子女”的相当多,但往往笼统地从大而空的“面”上下手,说他们如何辛苦,如何纯朴,如何高尚,如何无助,等等,读来大同小异。这一篇“绿皮火车”就不同了,它透过小小的“绿皮火车”的窗口,看到了农民工心底的“忧”和心底的“爱”,生动而又鲜活,单一而又杂多。诚可谓一枚小小的银针,刺到了最灵通、最敏感的“穴位”上,令生活的“大象”全身发麻,全身注电!黑格尔希望文艺家能用“小虫”去追赶、甚至超越生活的“大象”,道理就在这里。高考生固然不是“作家”,无须提这么高的要求,但学会从一个小小的“口子”打进去,继而扩大战果,挖掘、开拓,还是颇有必要的。

——何永康

下附满分作文一篇:

忧与爱

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恍然大悟般,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人们面对着宇宙的捉弄、灾难,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 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小家伙很快藏到浓绿万枝中。一阵微风吹过,将一朵栀子花吹到我的鼻下,白色的蝶儿在花上歇了片刻,歇到我的肩膀上。此刻,花、蝶、我融为一体,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是我此刻最大荣光。

人生天地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过分相信个人与思想的力量,生命的天平竟然慢慢倾斜。人类只有学会对万事万物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才会对精神的藩篱成功突围,获得一种最真实的感动。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慈悲”一词,便是人间至道。同样,设身处地去担忧别人的生存状态,并毫不吝啬地施以平等之爱,获得的将是生命的尊重与敬仰;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则是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感谢一只意外爬上我书页的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简评】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文中,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妙在刻画入微、精思入微、体察入微,遂使文章生发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爱的哲学”的灵光。由于注目于“最玄学的天空”,所以,最卑微的生灵也“关忧”“关爱”,也成为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切。(骆冬青)

作文要有好由头

作文要有好由头,要写文章的人对此问题重要性,都很清楚,只是怎样才算好由头,如何去找好由头,又让很多人迷茫不已。牵扯出来的又有若干小问题,对此笔者有一点粗浅思考,现写出来,作引玉之用。

由头是什么

作文要有好由头,那么“由头”是什么?“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头”。“由头”是引发议论的一个话题,但非正题,为议论性文体所用。这里的议论性文体,不只是规范性的议论文,也包括议论性散文、杂文等。作文要有好由头,言说“由头”,其文体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向了议论性文体。所以,作文要有好由头,基本是针对议论性文体而言,是议论性文章写作要有好由头。

怎样才算好由头

好文章要有“吉祥三宝”——“凤头”、“猪肚”、“豹尾”。好的“由头”即是“凤头”,有神来一笔之味。好“由头”里有生命的机趣、生活的沉想、智慧的火光。它是思想的瞬间写意,是智者的诗意顿悟。

好“由头”不单用于行文开头以引正题,亦可用于行文中间与结尾以过渡与回转。在行文论证中不时回指“由头”,能使文章起承转合自然严巧,又使内容深沉严肃而不失灵动活泼。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开头、中间、结尾纡回流走。何永康教授如是说——

以“由头”开篇,“由头”必须精彩:一要令人眼睛一亮,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经济、最漂亮的文字叙述最有用的信息。以“由头”开篇,要对“由头”进行分析,找准一个“小”、“深”、“新”的角度,以此立论,布局全文;忌讳就事论事,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放得开”——有所发散,有所生发,文末还应“收得拢”。

好的议论性文体,都有一个好由头,比如鲁迅先生代表性杂文,基本都有一个精彩“由头”,如《春末闲谈》,开篇交代一个特定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以故乡盛夏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为“由头”铺展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

的“治之之道”,于闲话漫笔之中,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手段及其失败作了辛辣讽刺。这个“细腰蜂”由头不只飞在开头,也穿行在文中各处,使得文章摇曳生姿。

再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两篇满分作文,由头选得也相当好。一篇以赴考途中不经意看到的小餐馆招牌“风沙渡”为由头,联系现实人生,阐述拒绝平庸、不做平庸之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篇满分作文是以“评述自己在“用微博”方面拒绝平庸之举”为由头,用苏东坡、林纾等人拒绝平庸的典型事例阐明“要拒绝平庸,就要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以发自内心真情和思考来踏出自己的路”的事理。文章起笔不凡,切入巧妙。此二文成功与“风沙渡”“用微博”等“由头”选得好不无关系。

好“由头”在哪里

好的“由头”从生活中来。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谁都能看到,感受到。我们要学会捕捉这些生活中的精彩由头。要捕捉到精彩由头,就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也要乐于观察,勤于思考。

好的“由头”也可从阅读中来。做一个有心人,在阅读中搜集一些有内涵的趣闻轶事,常常能够提炼出好的“由头”来。比如苏格拉底的“打雷之后必会倾盆大雨”、季羡林“为陌生大学生照看行李”的趣闻,就是相当有内涵的,可以做为由头来论述“肚量”“胸怀”“修养”“容忍”“淡定”“超脱”“平易”等等命题。

一旦有了好“由头”,后面的行文议论,便容易触类旁通、有所拓展了。

提取细枝末节为“由头”

人事物象的场景总体上说是庸碌琐碎芜杂的,而所有的精华又都藏于庸碌琐碎芜杂中,就如居里夫人所提炼出的一克镭,那种惊世的光芒原只深藏于小山一样的沥青残渣中。虽庸碌无常却又不时闪现。我们要做的,便是从庸碌琐细芜杂中提炼那有着镭一样特质的细枝末节,来呈示真实、亲切、自然的生命内蕴。比如严冬坚守于枝头的孤叶,那一份执着,那一份顽强,无须多言,自能无数次触动有心人无限温柔的心弦。

捡拾启人深思的物象为“由头”

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着人生哲理。比如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比如小雾般稳停半空的蜂虫,寂寞如空屋的蝉蜕,压弯草叶轰然坠地的晨露,荒凉小径边的断石残碑,灿烂照耀坎坷的落日,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以此作为“由头”,可以直入物象的本质,让人顿生的生命震颤。请看苏州实验中学黄兆辉同学考场作文《乐取于人以为善》“由头”——“雨后的空气只是借得草木的几缕芬芳,便让你嗅得一身清凉。夜空的明月只是借得太阳的几束光芒,便让万物镀上一层清辉。”扣住题旨,直陈寓意,一语惊醒梦中人。

择取牵动人心的社会热点为“由头”

如果能从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切入,往往能使全篇充满生气。官员腐败问题,政府作风问题,国际反华问题,领土主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房价平抑问题,物价平抑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都在牵动社会人心,都是我们应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择取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由头”,能显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也能显示“任侠傲使气”豪迈作风,使文章言语有力,气势沛然,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比如苏州实验中学吴丹青的《分寸》一文,开篇以社会热点人物、体育明星“林书豪”瞬间成名为由头,顺势展开与深入,层层论述与批驳,颇有见地。

撷选经典的片断为“由头”

经典一般都积淀着民族特质、人生哲理、生命态度。能成为经典,都要经受时间的淘洗,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世人皆知,有代表性,有深刻意蕴。

我们写议论文,事实论据越典型就越有力,做到经典就更有力。能选择经典的人事物象的某一点为“由头”切入,角度合适,立论就能新奇,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苏州实验中学周缘同学的考场作文《分寸》的“由头”——“庄子曾假托孔子之口说过,‘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把握‘化与不化’的分寸,是我们处事的哲学。”这样的“由头”对于作者的立论起到了水到渠成的铺垫效果。

引述美丽的神话传说为“由头”

这种方法开头特点是,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主旨。20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愚公移山吃官司》,以“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为由头,有古典气息,又有现代元素,让人赞叹。愚公移山而成被告――出人意料,而种种罪状又感觉在情理之中。再如2006年辽宁满分作文《肩膀》这样写——“当盘古用肩膀扛起蓝天时,他肩负的责任是他用生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女娲用肩膀担起五色石时,她肩负起了的责任。她用美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大禹一次次用肩膀担起泥沙时,他肩负的责任他用无私成就肩负的责任。”以三个神话为由头从三个侧面阐释用什么来成就责任,紧扣“肩膀”,强调为个人、集体、民族、国家,要敢于担负责任的主题。古老的神话传说巧妙地化作由头,非常切合题意。

落笔于耳目一新的“广而告之”为“由头”

苏大附中学生顾艳的考场作文《分寸》以与友人驻足品赏情趣别致的旗袍店为“由头”,你看旗袍店那“广而告之”前半章——“拈花于布色,浅笑裁剪成衣裳,不仅仅是衣

裳,还有摇曳在目光中的自信。”再看“广而告之”后半章——“营业时间: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特殊天气、特殊心情除外。”这样的旗袍店经营的旗袍已经升华是一种惬意,是一种闲适,是一种自在,也是一种温厚。作者由这样的“广而告之”辞,引发出“真实与虚无”、“突破与依附”、“此岸与彼岸”之间对人生“纯美的”诗性“空间”的分寸把握。

由头还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归纳,不断总结,在借鉴模仿中反复实践,在熟能生巧中创出新意,提升我们的高考作文水平。

【篇五】高考作文由头

20 精巧由头:让文章更具冲击力

精巧由头:让文章更具冲击力(配合“传统”讲评材料,共11页)

清初大戏剧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代唐彪也说:“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佳作。”精彩的开头,往往迅速赢得读者的青睐和好感。开头方式有种种,其中以“由头”开篇,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老师说:“在你无法把‘常理’说出‘新意’的情势下,巧妙地、恰当地运用‘由头’,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诀窍’。”《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就明确提出:“议论文写作能运用一个独特的由头,进行层层深入的品评,语言智慧、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它能迅速攥住读者眼球,激发阅读的期待与兴趣。

何为“由头”?“由”者,源也;“头”者,始也。“由头”其实就是展开叙述或发起议论的“话头儿”,它就要求写作者精心构思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开头,由此引出叙述或引发议论。

一、“由头”的种类

㈠“由头”可以是启人深思的客观事物、自然现象

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着人生哲理。以此作为“由头”,可以更为直观、生动。如优秀作文《让生命之舟轻载前行》的开头:

印度南部马哈尔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工具捕捉猴子:一个固定安装的盒子里装有猴子爱吃的核桃,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猴子的前爪伸进去,但抓住核桃后就抽不出来了。猴子常常中计,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接着作者分析为什么猴子不放下核桃逃命,联想到人类有时也犯同样的错误,再将猴子与人类进行比较,突出人类的贪欲更甚,最后总结主旨:“人生之舟必须轻载。”

㈡“由头”可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

如果能从当前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切入,往往能使全篇充满生气。请看江苏太仓市高级中学周麟芳同学所写的《由大师的“远去”说起》的开头:

前不久,相声界大师级人物马季先生悄然离世。几天后,各大媒体纷纷刊登有关马季先生的文章。这时人们才知道,2006年是马季先生生涯的第五十个年头,逝世前不久他还获得了相声艺术的“终身成就奖”。人们也才真正认识到,离开我们的,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文章从当时的一个热点事件——相声大师马季先生逝世谈起,通过回忆先生生前对相声界人才流失现状的担忧,引出有关“郭德纲现象”的看法。主体部分着重从两个方面具体说明为什么“郭德纲们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就此点展开说理,避免了泛泛而论。

可惜的是,这种时评体的文章鲜有出现在高考中。而这种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体现作者洞察力和思辨性的文体应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高考作文由头

㈢“由头”可以是文艺经典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

古今中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艺经典。这些经典经受了时间的淘洗,往往积淀着民族特质、人生哲理。如果能从经典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写起,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就能理论新奇,使读者叹佩不已。如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的开头: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有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这是何永康老师所欣赏的一个“由头”,他说:“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及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得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

从文艺经典写来,贵在“避熟就生”,不走寻常路,需用创新思维来挖掘经典中的“另类”价值。

㈣“由头”可以是富有内涵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这种开头的特点是,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主旨。如优秀作文《过犹不及》一文的开头:

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有一则寓言:一个叫杰米扬的人做汤鲜美无比,受到了客人好评。一次,他又用拿手好汤招待客人。在他的力劝下,客人把汤直灌到嗓子眼。可这位杰米扬先生还是无休止地劝客人再喝一盆,客人吓得只好逃走。

从“杰米扬的汤”这个寓言写起,作者再分析杰米扬的过错——过度,然后举例论证“过犹不及”。普通的道理,由于有了寓言作为“由头”,就显得生动具体,富有说服力。

㈤“由头”可以是有冲击感的一个镜头、一幅画面

一个有冲击感的镜头、画面,往往能激起强烈的情感,引起深刻的思考。如2009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问题》的开头:

有这样一则广告:画上有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一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旁白说:“提取优质原乳……”画面转到厚重的灰白世界,在流水生产线上,一罐罐铁盒生产出来,旁白说:“无菌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管理,上千道检测程序……”画面转向先进设备,最后转为一个个母亲幸福的笑脸,旁白说:“××牌婴幼儿奶粉,国家免检产品,妈妈们最好的选择!”

作者抓取了电视上常见的广告画面,然后很自然地引出观点:“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问题。”再围绕“国家免检”展开分析,立意深刻,引人警醒,足见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思辨力。

二、“由头”的运用

㈠“由头”选择有讲究

选择什么材料作为“由头”,是很有讲究的,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去斟酌确定:该例是否能与题目发生关系并能引出一个独特、深刻的观点?该例是否能深入到社会、文化、人性、人生等层面?作者是否熟悉该例并占有较丰富的相关材料?如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如今,拆迁之战已烽火遍地。上海的被拆迁户女主人潘蓉拿燃烧瓶和拆迁队对峙;四川唐福珍面对强拆,在屋顶自焚。

材料二:虽然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会议在争议中结束,只达成了一些无约束力的协议,但气候变化问题,却不容我们回避。

材料三:去年以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从“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到“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再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 材料一的指向性比较明确,以此为“由头”要分析出新意来颇不容易。材料二虽然可以深入到人与自然的层面来分析,但材料的指向性比较单一,不利于议论的深化。材料三具有作为“由头”的潜质,如果作者具有丰富的相关材料,可以将其定位为“由头”。 ㈡“由头”述引有学问

“由头”的转述、入题,大有学问,应该注意三点:由头的叙述必须精练;由头的叙述必须紧扣议题;由头后的入题句要明确议论的方向、区域。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关注》一文比较好的“由头”: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一位高三班主任为学生的高考,而不顾女儿多次提出的“头痛”“眼睛酸”的症状,最终使女儿患上炎症,双目失明;而他所带的班级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那位老师因此获得了“全国十佳教师”的称号。这位教师的“大义灭亲”确实令人震撼,但我更觉心痛,孩子与班级本不该是矛盾的对立面,他却逼着自己做出了两难的抉择:关注一个,放弃一个。

㈢“由头”生发有技巧

文章主体部分如何就“由头”展开分析是有技巧可循的:善于就由头展开联想,可以朝相似或相反的方向去联想;善于对由头进行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能就由头说开去,也要能收回来。要紧扣由头分析,结尾可以呼应由头,体现结构的严谨。如某同学《关注》一文的由头是:

前不久,歌手陈琳跳楼自杀身亡,死因基本明朗:为爱情所伤。一个鲜活的生命过早凋零,叹息之余,不禁思考:生命中难道没有比爱情更值得关注的东西?

主体部分分四个层次展开论述:看重爱情,重情重义,自然可贵;但过多地关注爱情,会忽略比爱情更有价值的东西;只关注人生某段道路的坎坷,往往会忽略前方美好的风景;爱情世界的暂时冰冷,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永久冰冻,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请关注生活的美好。

第一个层次是承接议题,第二、三两个层次是分析陈琳一味关注爱情所带来的不好的结果,第四个层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当说,主体部分都是紧扣由头生发议论,层次清晰。

以“由头”开篇,“由头”必须精彩:一要令人眼睛一亮,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经济、最漂亮的文字叙述最有用的信息。以“由头”开篇,要对“由头”进行分析,找准一个“小”“深”“新”的角度,以此立论,布局全文。忌讳就事论事,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放得开”——有所发散,有所生发,文末还应“收得拢”。

当然,由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广泛阅读和细心体悟。要积累丰富的“由头”素材,需要作者平时关注时事热点,多读报刊杂志,多读经典名著,用心感悟,勤于思考,做好读书笔记。

佳作领航

阿甘在跑

高考作文由头

吴 非

《阿甘正传》那种电影,常看常新。我不知道是否有美国人把它作为人生辞典。有一回大家非要请我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我在谈到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时,举例说不能做阿甘那种“领跑的人”,我说阿甘是幸运的,但是如果一所学校以培养阿甘为己任,那将是不幸的。后来有人认为我的言论有辱阿甘。我于是庆幸阿甘是文学人物,否则我就倒霉了。中国人的生活逻辑决定了他们不能做阿甘。聪明人喜欢说“呆人有呆福”,但是谁也不肯去做地道的呆人。难道不是吗?可是美国人偏偏选择这样一个“呆人”来解说美国精神和美国社会,以我们这样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想象的。高考作文由头

然而阿甘在美国是不是真有那样的好运气,我不敢想。我们这边也讲文明,关爱残疾人,可是假如遇上阿甘那样的同志,我们至多也只是把他送到街道福利工厂,让他从事简单劳动,给他一口饭吃,有一份零用钱;逢年过节,街道或是区里来个把领导,和他握握手(未必肯和他们合影),夸奖他能自食其力,对新闻界介绍一下政府如何克服困难安置残疾人,体现优越性云云。

岂知在美国那种地方阿甘被当作正常人,他的智商虽然不高,却有过人之技,那就是跑。体育竞赛的跑,阿甘好像并不擅长;他的智商也决定了他没有沽名钓誉的念头。上帝像是很公平,给了他一双神奇的腿,却不给他一副超人的脑袋,不让他去当政客。阿甘不会炒作自己,但是他的每一件事几乎都值得炒作一下,这在无事可炒的记者看来,是多么可惜呀!

阿甘最早的跑是为了逃避伤害,在逃避中他发现自己能跑。阿甘也喜欢跑,他跑个不停是因为没有事做。在传媒的拨弄下,越来越多的人追随阿甘跑了起来。阿甘作为领跑的人,并没有想到要对追随者负责,当然以他的智商,他也不需要对追随者负什么责。他根本不关心后面跟了些什么人物,他也不思想后面的人跟着他跑是为了什么。有那么一天,阿甘忽然不想跑了,他停了下来,所有的人也停了下来,他们惊疑地问掉头往回走的阿甘:“我们怎么办?”阿甘不知道,径直走了。留下了一大群只知道跑,而不知道目标与目的的傻瓜面面相觑。

我认为其中大有深意。阿甘从来没有让别人跟着他跑,因而他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只能让那些“紧跟”者自己负责。在我们中国,即使你没有号召,但是你客观上没有对群众负责,一样是要受到公众谴责的。可是吃苦头的毕竟是那些跟着他瞎跑的人!怪谁呢?别说你的腿长在你身上,你的脑袋也还长在你脖子上啊!如果你的智商只有75,跟在别人后面乱跑了好几年,倒又罢了;如果你跟在一个智商只有75的人后面胡乱跑上好多年,却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没命地跑,那才滑稽呢!

多动脑筋,别乱跑。

【点评】 这是一篇见识高远、思想深刻的杂文。作者由阿甘的跑谈起,分析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剖析阿甘跑的动机。再从阿甘的领跑谈到“紧跟”者的乱跑,最后提出观点“多动脑筋,别乱跑”这样的立论,不啻是一记警棍,令国人深思和反省。

论驴子的能量

朱 正

《百喻經》里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師父要徒弟到市里去請一位做瓦器的工匠,徒弟到瓦匠家,瓦匠正在啼哭。原來,他幾年辛苦制成的瓦器,正要送到市場去叫賣,卻叫一頭驢子在頃刻之間打得稀爛。徒弟想:瓦匠幾年做成的,驢子只消片刻即可毀掉,本領比這瓦匠要大多了。于是連忙買下這驢子去向師父復命。師父說:你真蠢。這驢只會破壞,即使一百年,也做不成一件瓦器呀!

這徒弟也真夠蠢了。中等智力水平的人都知道,破壞一件事物比成就一件事物要容易得多。像要建一座水壩,一座橋梁,得要多少工人費多少时日,假如要破壞它呢,只需幾個工兵花幾分鐘時間就行了。要是拿五十年前兩顆原子彈里的核材料去發電,那電力絕對不夠建成像廣島、長崎這樣的大城市,可因為做的是炸彈,這兩個城市頃刻之間就被夷為平地了。要制作瓦器,驢子是一百年也做不出一個來,而打破壇壇罐罐呢,驢子可是輕而易舉勝任愉快了。一個人如果愿意當瓦匠,也許不過是中才﹔如果他愿意當驢子,他的能量立刻增加十倍。說十倍,用的系數怕還小了,也許應該說百倍、千倍、萬倍。

驢子的能量比瓦匠大得多,這一類事例常常可以遇到。比方說吧,某個出版社想出一部什么書,有一位仁兄自命是這一學科的權威人士,以為必定會恭請他去主編,至少也得恭送一個顧問之類的榮銜,白拿一筆顧問費。不料別人看他不像他自己看的那樣重要,并不以為他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他等了好久不見有人上門敦請。于是因失望而懊惱,因懊惱而憤怒:得叫你們知道我的厲害。就取出為主編書稿而准備的紙筆,寫起小報告來。力言此書萬不可出,出了就會誘發地震,如此等等。就這樣,把自己的能量大大發揮了一番,果然讓人看到了他的厲害:此書出不成了。

就這家出版社來說,當然是小看了人的報复。誰要你低估這位仁兄的能量呢?只看到在編書這件事情上他沒有多大的用處,不去請他,卻沒有想到他在阻礙出書這一方面具有足夠的能量,這就不能不說是大大的失算了。換句話說,就是只看到了他如果當瓦匠的能量,而沒有看到他如果去當驢子的能量。“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話,通常是用來貶斥那些往往把事情弄糟的人,其實貶詞亦可褒用,也可以把它寫在頒發給驢子的獎狀上:雖說不能做成什么事,破壞一件事卻還是綽綽有余的。

懂得相等的能量在做瓦匠和做驢子時候起的作用大不相同,是有助于糾正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的。比如評價某一個人的才能,不僅要從他當瓦匠這個角度去設想,還要從他當驢子這個角度去設想,庶幾減少一些節外生枝的麻煩。

就驢子這一方面說,也不宜把事情做得太過。要是弄得瓦匠傷了心,橫了心,他就會想:“我何必辛辛苦苦的當瓦匠呢,我為什么不去當驢子呢?”到了許多瓦匠都改行去當驢子的時候,不要多久,就不再有許多壇壇罐罐可供打破了,驢子豈不要無所事事了麼?

【点评】 文章如果要直接批评那种“自己不干也不让别人好好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将会索然无味。而因为有了驴子和瓦匠这个故事做由头,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被巧妙地“对号入座”。读了这样的文章,你会赞叹、佩服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

【篇六】高考作文由头

用“由头”写议论文

用“由头”写议论文

教学目标:

1、什么是由头。

2、体会用“由头”写议论文的好处。

3、怎样用“由头”写议论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怎么办呢?要让比较稚嫩的同学生立论独到、语出惊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习一些“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说不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有些考生很会动脑筋,他们在寻常大道理之前引了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顿时全文皆有生气了。请看一篇高考顶尖之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个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

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点评:初读此文,我们就十分感叹: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杂文中称为“由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的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有些大手笔还是可以说出点名堂来的,但高中学生办不到)。

看来,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前些年流行一种说法:领导也是服务。这很对,很亲和,领导有义

务为被领导者们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领导交给他们的任务,并乐于继续在领导人的领导下做事。

但在《红楼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情况,另外一种人情事理,就是服务,特别是周到的、垄断型的服务有可能变成干预、管理和领导。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袭人。她是宝玉的首要服务总管,她尽心尽力地

服侍宝玉;而宝玉与其他的奴婢也已经习惯了她的服务与总管,她一天不在,宝玉房里就陷入无序状态,就处处不得劲,乃至于就出乱子。而袭人的服务意识特强,并且从特强的服务意识发展到了管理意识、干预意识,干脆说变成了使命感。无所不在的服务使你离不了她,她就有权过问你的事情,帮助你进行选择,在助你排忧解难的同时使你走上一定的方向。

服务本身也有一个选择问题—服务是由活人进行的,而活人是有选

择机会的。服务有一个方向问题—劲往哪里使,情往哪里用,撺掇什么、

常规什么、应付什么、冷淡什么乃至干脆怠慢什么的问题。这是奴仆的选择,尤其是袭人这样的懂道理、有“原则”、一心当候补主子的“上层奴隶”的选择,虽然通常奴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没有什么选择。

历史上服务者变成了干预者直至管理者的事例不少,例如许多朝代的宦官,像刘瑾、魏忠贤、李莲英等。卑贱如宦官者,却因了他们能为皇帝贴身服务而成为宠臣弄臣,乃至掌握了大权,最后连皇帝都受他们指使,能不慎哉!

点评:

罗西:用力过度

朋友从美国回来,天天有人请客吃大餐,轮到我请他的时候,他由衷地赞美:“今天吃的最清淡,最安静,最舒服!”他发现,国内的很多同胞胃口很重,声音很高,动作很大……换句话说,就是处处“用力过猛”,如果太惜墨太温和,就很容易沉寂而无人知晓与理会,当今这个热闹的世界,最怕冷场。

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朱军,想对某访谈嘉宾表达十二分敬意与友善,字斟句酌地把对方父亲尊为“家父”,仿佛很书面、典雅,但是显然用错了词,贻笑大方,是“用力过猛”的主持版典型案例。有次陪同事去见某重要大客户,他也是用力过度,太在乎、太重视这样的面见,结果,一开口便是:“刘先生你好,请问你贵姓?”

大女儿今年初中毕业,翻了她带回来的学友录,发现90后生人的名字都特别拗口,很多字冷僻到丧心病狂地步,连我这么有文化的都不会读,我就担心,电脑怎么拼写识读,如“菀”“鄢”这样的字随处可见……有了一个孩子后,做父母恨不得他(她)一出来就可以万人瞩目,一“名”惊人,过目不忘,还要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与诸多伟大寄托与深远寓意,结果把孩子的名字堆砌成一个古董,沉重不堪、晦涩难懂。还是用力过度,结果弄巧成拙。

小时候写字用力过猛,铅笔芯总是断,老师教诲说“轻一点”,可是轻了,总觉得字体孱弱,分寸很难把握。后来谈恋爱,知道追女孩也不可以穷追猛打,可情急攻心,反而吃不到热豆腐……之前,号称中国导演界“两大巨头”的张艺谋与陈凯歌,在同一年暗地较劲,都要拍出最有分量的里程碑的作品,结果陈凯歌在《无极》里“用力过猛”,扑了个空,闪了老腰;而老谋子似乎更淡定从容,他拍了很抒情温暖的《千里走单骑》,反而赢得了观众。酒,没有酿好,就成了“陈”醋;而张艺谋的一杯清茶,仿佛简单,却意味深长。

日本的一位餐饮业巨擎总结的成功之道是:在其连锁店中提供给顾客的,永远是17厘米厚的汉堡、40度的可乐。据他的研究人员发现,

这是令客人感觉最佳的“适度口感”。当然,也可以选择把汉堡做成20厘米厚,把可乐加热到100度——但它们并不意味着最佳口感。

在浮躁的当下名利世界,我们很容易“焦虑与焦急”,殚精竭虑,争先恐后,斩钉截铁,破釜沉舟,鞠躬尽瘁……这些耳熟能详的好词好句,带动多少人的“激情与豪情”,波澜壮阔之后,是落寞的海滩,是没有彼岸的绝境,因为用力过猛,因为没有后路……

我们似乎太激动了,而忘记感动,“激动”比“感动”用力;只挑战凌厉的闪电,而看不到绚丽的彩虹。与其做绝对的荆棘,不如做相对带刺而芳菲的玫瑰,后者更温润感人;大象从不羡慕好斗的恐龙,“无常”比“吉祥”用力,大象却吉祥微笑到最后……

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刚好才是真好!适度是美,何尝不是人生大智慧?

点评:

萧让:鲁迅退隐了,他笔下的人物复活了!

近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使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鲁迅终于退隐了。那些鲁迅笔下遭到攻击、痛斥、讥讽、鞭挞的人物终于可以戴上面具混迹江湖了,毕竟鲁迅的光环,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孔乙己们复活了:仅仅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必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干部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尖刻的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他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他做个被世人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他岂能容忍?!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蜂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象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闰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富二代飞车撞人”、“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退隐,是因为当今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假如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房地产开发商巧取豪夺”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后怕,所幸尖酸刻薄的鲁迅早已谢世了。

时代变迁,需要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这也许是和谐进步需求的另类形态吧!

点评:

【篇七】高考作文由头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

龙源期刊网 .cn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

作者:唐惠忠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3年第11期

“由头”,通常的解释是“可作为借口的事”;于写文章而言,就是写作的话头、引子。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但不可能整篇文字都是道理,一般来说其构思需要一个由头,进而或深或浅地谈开去。用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说,就是议论文要写得机智一些,要着力选好一个巧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头”,以使作文具备潇洒、泼辣等特点。

一、“由头”的类别

1.“由头”可以是启人深思的客观事物、自然现象

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人生哲理,以此为“由头”,可以使文意更加直观而有味。比如时文《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的开头:

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接着作者分析“与这种落沙婆的小鸟相比,现在的妈妈们要幸福得多了……然而这没有痛苦的分娩难免会留下一些遗憾”,并联想到“我认识一个中年男子”,“他是一名音乐老师”,这位老师在弱智的儿子“快乐成长着身体的日子里”,“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有人说他曾号啕大哭过无数回,可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起升起”,指出“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最后引述古希腊诗人“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的名言,归结出“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的主旨。全文用辩证眼光分析事理、审视人生,启发我们在苦难的生活中一定要坚强地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2.“由头”可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

从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事件、一种潮流切入正题,往往可使全篇富于鲜活的时代气息与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请看时评《行善者最宝贵的品质》一文的开头:

英国人托尼,在西安创办“黄河慈善厨房”,2005年以来帮助了不少流浪者。他的善行媒体曾多次报道,从西安的《华商报》到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我都读过;最近在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上又读到《托尼和黄河慈善厨房》。每次都很感动,这次忍不住要说说自己的感想。

【篇八】高考作文由头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

议论文要有好“由头”

“由头”,通常的解释是“可作为借口的事”;于写文章而言,就是写作的话头、引子。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但不可能整篇文字都是道理,一般来说其构思需要一个由头,进而或深或浅地谈开去。用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说,就是议论文要写得机智一些,要着力选好一个巧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头”,以使作文具备潇洒、泼辣等特点。

一、“由头”的类别

1.“由头”可以是启人深思的客观事物、自然现象

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人生哲理,以此为“由头”,可以使文意更加直观而有味。比如时文《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的开头:

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只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接着作者分析“与这种落沙婆的小鸟相比,现在的妈妈们要幸福得多了然而这没有痛苦的分娩难免会留下一些遗憾”,并联想到“我认识一个中年男子”,“他是一名音乐老师”,这位老师在弱智的儿子“快乐成长着身体的日子里”,“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有人说他曾号啕大哭过无数回,可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起升起”,指出“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最后引述古希腊诗人“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的名言,归结出“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的主旨。全文用辩证眼光分析事理、审视人生,启发我们在苦难的生活中一定要坚强地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2.“由头”可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

从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事件、一种潮流切入正题,往往可使全篇富于鲜活的时代气息与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请看时评《行善者最宝贵的品质》一文的开头:

英国人托尼,在西安创办“黄河慈善厨房”,2005年以来帮助了不少流浪者。他的善行媒体曾多次报道,从西安的《华商报》到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我都读过;最近在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上又读到《托尼和黄河慈善厨房》。每次都很感动,这次忍不住要说说自己的感想。

主体部分,作者先作否定——“最令我感动的不是托尼的人生选择”“不是他的慷慨无私”,顺势推导出“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的善良,即发自内心地对每个人的尊重,真诚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选择”这一观点,为全篇分析说理确立了“主脑”。围绕中心论点,文章既展示托尼感人的言行,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普通人的生活常识”两个角度阐释了尊重他人人格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还深刻剖析了“托尼的态度在中国当下显得那么难能可贵”的原因所在。全文逐层深入,行文中始终凸显着理性思维与人文情怀。

3.“由头”可以是文艺经典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

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文艺经典数不胜数。这些经典经受住时间的淘洗,往往积淀着民族特质、生活智慧。如果从经典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写起,截取独特的角度,容易

使笔下文章立论新奇,赢得读者的赞叹。如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是如此开篇的: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这是何永康教授激赏的一个“由头”。他说:“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却没有深究,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同学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得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从文艺经典写来,贵在“避熟就生”,需要不走寻常路,用创新思维挖掘经典的“另类”价值。

4.“由头”可以是深含内蕴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此种“由头”的特点是,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主题。比如时文《外重者内拙》的开头部分:

夏王让神箭手后羿对着一块大小一平方尺、红心直径只有一寸的靶子射箭,并对他说:“你来射这个靶心,射中了,就赏给你万金;射不中,就剥夺你的千里之邑。”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呼吸十分急促,就这样开弓射箭。第一箭,没中;再射第二箭,又没中。

夏王问保傅弥仁:“后羿这个人平常射箭,百发百中;可是给他约定了一个赏罚条件,就射不中了,这是为什么呢?”保傅弥仁回答:“像后羿这种情况,是因为患得患失情绪成了他的灾害,万金厚赏成了他的祸患。如果人们能够无所畏惧,把厚赏重罚完全置之度外,那么普天下的人,个个都能成为善射的能手而无愧于后羿了。”

作者从寓言“后羿大失水准”入题,再分析“首先令人想到体育竞技活动。有经验的教练员、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多善于减轻压力,关键时刻不去想什么金牌、房子汽车等奖励”,又进一步拓展到“文化学术界与体育竞技相去较远,但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是更复杂,因为使文化工作者‘患得患失’的不仅仅是金牌奖品”(以曹禺创作为例),最终得出了“只要丧失独立思考,或一脑子功利目的,其创作都会偏离创作的规律,哪怕是头顶桂冠、奖牌满胸,也未必就真的登上文化学术的高峰”的结论。相对普通的道理,由于有了寓言故事作为“由头”,就具体可感且极具说服力了。

5.“由头”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个镜头、一幅画面 有冲击感的一个镜头、一幅画面,往往能激起强烈的情感,引发深刻的思考。请看时文《清空心灵的邮箱》的开头:

1988年10月27日,一艘秘鲁潜水艇突然与一艘日本渔船相撞沉没,艇长和6名士兵当即随着潜水艇一起沉到海底。秘鲁海军曾派出一艘潜水艇前往救援,但束手无策。危急关头,被困在艇内的水兵们想出了一个危险的自救办法,即从逃生管道中把人当鱼雷一样射出去。在弹出之前,艇长告诉大家必须呼出自己肺内的所有空气,否则人的肺在上升途中会像气球一样爆开。逃生过程中,水兵们忍受着压力急剧变化带来的极大痛苦,在尖叫声中被弹出水面,除一人出现脑出血外,其余的人均安然脱险。

作者抓取了“水兵们在尖叫声中被弹出水面”这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顺理成章得出“清空身体,拯救了这帮士兵的生命”;然后围绕“心就像是一个邮箱,要定期地进行清空,否则会影响你思考的速度,禁锢你飞翔的羽翼”展开剖析。文中正反对比,精于引用,巧设比喻(如用“碗是空的,才可以盛饭;杯子是空的,才可以装水;笛子是空的,所以能吹出曲子”来比“心是空的,才可以接受知识,感受生活”),而且叙例中融入了深情。

二、“由头”的运用

1.“由头”选择有讲究

选取什么样的材料作为“由头”,是很有讲究的。大体说来,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斟酌、选定:(1)该例是否能与作文题挂钩,并引出一个独特、深刻的观点?(2)该例是否能深入到社会、文化、人性、人生等层面?(3)作者是否熟悉该例,并占有较丰富的相关材料?

比如有位同学写“我选择向你致敬”,作文由头如下:

几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让我感慨良多的文章。说的是瑞典首都著名的“街头一景”,一位目光呆滞的老人每天凌晨都会准时来到街头做“立正,稍息”的动作,态度认真,表情肃穆,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后来作者在与社区警察的一次聚餐中得知,那位老人原来是皇家骑兵队的一员,在一次演习中,马儿受惊,为了保护在场的其他人,他死死地拽住缰绳,被马拖了三百多米醒来后,他忘记了一切,唯一没有忘记的是“为国王守街”。面对着这样一位执著的老人,任何人都不能不肃然起敬。

该同学起笔举了瑞典首都著名的“街头一景”的例子,由此引出本文的议题——我要选择向你(失去意识后却仍在为国王守街的老人)致敬。这个由头不要说一般学生见所未见,恐怕连老师也绝少有闻,此可谓“新”也;同时,一个人敢于为自己的职责冒险,本已让人钦佩不已,然而他的意识已经死去,其精神却因放不下职责而不愿死去,这就更为罕见,此可谓“奇”也。有如此“新”而“奇”的由头开篇,怎能不把阅卷者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呢?

又如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如今,拆迁之战已烽火遍地:上海的被拆迁户女主人潘蓉拿燃烧瓶和拆迁队对峙;四川唐福珍面对强拆,在屋顶自焚。

材料二:虽然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会议在争议中结束,只达成了一些无约束力的协议,但气候变化问题却不容我们回避。

材料三:近年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从“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到“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再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 假如要完成作文题“我忧我思”,材料一的指向性比较明确,以此为“由头”而要分析出新意颇不容易。材料二虽然可以深入到“人与自然”的层面作阐释,但材料的指向性比较单一,不利于议论的深化。材料三具有作为“由头”的潜质,如果作者储备有相关的丰富材料,不妨将其定为“由头”。

2.“由头”述引有学问

“由头”的转述、引申,大有学问。至少应注意三点:(1)由头的叙述需精练;(2)由头的叙述需紧扣论题;(3)由头后的入题句要明确议论的方向、区域。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就是评议“厚道”这个话题比较好的“由头”:

埋头搞经济30年,暴利终于把人变成了鬼。现在人心好像已经不是肉长的,人都不厚道了。有一阵,我皮肤生了一点小疾,特意先拜托朋友找医生,我自己再赠书签名,尽管谨慎如此,最后无非被虚假热情一番,给我开出的还是万元大处方。我学医出身,一看处方就明白,实实痛心:如今怎么连老医生做人都不厚道了呢?更有意思的是,后来老医生还很委屈,人家还认为是你不厚道!你明知道医生只有开大处方才可以多得钱,还不让医生赚一点?

厚道究竟什么意思?纠结了。人人都知道厚道是美德,然而厚道这种美德发生了理解与指向的歧义。原本是个人的品性,变成了对他人的要求,无怪乎如今人人都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够厚道。

高考作文由头

3.“由头”生发有技巧

文章主体部分如何就“由头”展开分析,是有技巧有循的:(1)善于就由头展开联想,可以朝相似或相反的方向去联想;(2)善于对由头进行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3)能就由头说开去,也要能收得回来(结尾处可呼应由头,体现结构的严谨)。

比如2013年上海卷有篇高分佳作《哪些是更重要的事》,其由头是:

我是一个爱狗之人,十分痛恨那些虐杀狗并以此牟取利益的人。所以,我致力于动物保护,尽自己之力去拯救、爱护那些可爱的狗狗们。然而,当我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组织的信息时,却偶然发现了这么一条评论:为什么都想着去救狗,世上那么多贫困无助的人为何不去救?这不免引发了我的沉思。高考作文由头

文章主体部分围绕“保护狗狗是我认为重要的事,可是救助那些生活悲惨的人们又像是更重要的事。那么,如何在其中取舍和平衡,便是我们一直应该思考的事”,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

①先做好自己手头的重要之事,才能进一步做更重要的事;

②然而,没有对“更重要的事”的前瞻与期待也是不可取的。

第一个层次先从反面作联想(“这就好比一名小职员,若他成天思考着要干一番大事业,而没心思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那等待他的不会是升职,反而是‘炒鱿鱼’”),再举正例吕蒙加以论证;第二个层次先说“那名职员若是没有伟大的目标,那他一生便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职员”,然后结合“乔布斯对百事可乐最年轻的总裁斯卡利的告诫”进行阐释。不难看出,正文部分是顺着由头生发议论的——作者着力探寻“重要”和“更重要”两者的关系,而不只是顺着作文供料的意思,大谈特谈“更重要的事”。篇末处则又回归由头,用“爱狗与爱人是并存的。我依旧会致力于动物保护事业,而当我有更多的财力和经验后,我会试着同时去做些‘更重要的事’”收束全文,使“我们应当注重眼前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再去瞻望那些看似更重要的事”的观点令人信服。短短一个小时内完成的文章思路清晰、合理,身边小事与古今中外的事例交相辉映,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思维素质和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以“由头”开篇,“由头”必须精彩——一要令人眼前一亮,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经济、漂亮的文字叙述最有用的信息。此外,用“由头”开篇,还要对“由头”加以分析,找准一个“小”“深”“新”的角度,由此立论,布局全篇;文章主体部分应“放得开”(有所发散,忌就事论事),文末则应“收得拢”。

腹有雅量气自华

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的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仍清澈见底。偶有桀骜不驯的一次,人们为它加固堤坝后,它就继续温顺地滋润农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种直视错误的大气魄,是一种虚心聆听的大胸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花开的彼岸,亦可安然走过黑夜里的山路。

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自芳华。

金銮大殿上,群臣惶恐,惧怕天威。她读完骆宾王将她骂得狗血喷头的《讨武檄文》后,莞尔一笑,大赞此人才华出众。臣子们面面相觑,她却责备宰相不能早日发现这一人才。这是何等的雅量啊!面对批评和指责,作为天子的她不仅不愠,反而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如玫瑰般铿锵的她从不为自己歌功颂德,而为自己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她深知,无字,方能不朽;无言,胜过万言!

雅量,让一代女皇托起日月当空。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而雅量却如同那幽谷芝兰,香飘千年,至今仍在。 坚净斋里,他挥毫泼墨,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有着博大精深、无所不容的学问,也有着隽秀洒脱、卓尔不群的书法。可即使如此,他仍常常虚心请教于人,每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时,他便欣然如一个得到礼物的孩童。这便是雅量。对待不足敢于直视,胸怀就如天宽地广。 雅量,让一代大家山高水长。

高考作文由头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泱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面对。于是,有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以年华为桨,涉万里河疆。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帜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更点亮中华大地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直视错误,虚心改正,不计过往,意气风发,铿锵前行,只因为—— 腹有雅量气自华!

文章开篇以眼前河流的雅量为由头,运用了“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手法,进而由物及人,古今联通,将武则天、启功以及铁凝、莫言等人直视错误的气魄、胸襟融入一篇之中,读来信息密集,材料丰富;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论述“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主体部分层层深入,过渡自然,结构紧凑。此外,题目“腹有雅量气自华”很有特色,它化自“腹有诗书气自华”,令人耳目一新,又使文章主旨(“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自芳华”)极为鲜明。行文表达也见功底,整散句组接,长短句结合,诗一般的语言凝练流畅,像“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花开的彼岸,亦可安然走过黑夜里的山路”等段落,读来朗朗上口。

【篇九】高考作文由头

姜友华 作文要有好由头

作文要有好由头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姜友华

作文要有好由头,要写文章的人对此问题重要性,都很清楚,只是怎样才算好由头,如何去找好由头,又让很多人迷茫不已。牵扯出来的又有若干小问题,对此笔者有一点粗浅思考,现写出来,作引玉之用。高考作文由头

由头是什么

作文要有好由头,那么“由头”是什么?“由头”就是由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一个“话头”。“由头”是引发议论的一个话题,但非正题,为议论性文体所用。这里的议论性文体,不只是规范性的议论文,也包括议论性散文、杂文等。作文要有好由头,言说“由头”,其文体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向了议论性文体。所以,作文要有好由头,基本是针对议论性文体而言,是议论性文章写作要有好由头。

怎样才算好由头

好文章要有“吉祥三宝”——“凤头”、“猪肚”、“豹尾”。好的“由头”即是“凤头”,有神来一笔之味。好“由头”里有生命的机趣、生活的沉想、智慧的火光。它是思想的瞬间写意,是智者的诗意顿悟。

好“由头”不单用于行文开头以引正题,亦可用于行文中间与结尾以过渡与回转。在行文论证中不时回指“由头”,能使文章起承转合自然严巧,又使内容深沉严肃而不失灵动活泼。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开头、中间、结尾纡回流走。何永康教授如是说——

以“由头”开篇,“由头”必须精彩:一要令人眼睛一亮,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经济、最漂亮的文字叙述最有用的信息。以“由头”开篇,要对“由头”进行分析,找准一个“小”、“深”、“新”的角度,以此立论,布局全文;忌讳就事论事,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放得开”——有所发散,有所生发,文末还应“收得拢”。

好的议论性文体,都有一个好由头,比如鲁迅先生代表性杂文,基本都有一个精彩“由头”,如《春末闲谈》,开篇交代一个特定时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以故乡盛夏细腰蜂捕捉青虫的“闲趣”为“由头”铺展开,闲谈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联想到“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尽力施行的“各种麻痹术”,再联系现实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于闲话漫笔之中,对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手段及其失败作了辛辣讽刺。这个“细腰蜂”由头不只飞在开头,也穿行在文中各处,使得文章摇曳生姿。

再如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两篇满分作文,由头选得也相当好。一篇以赴考途中不经意看到的小餐馆招牌“风沙渡”为由头,联系现实人生,阐述拒绝平庸、不做平庸之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篇满分作文是以“评述自己在“用微博”方面拒绝平庸之举”为由头,用苏东坡、林纾等人拒绝平庸的典型事例阐明“要拒绝平庸,就要不甘于平凡,不沦于庸常,以发自内心真情和思考来踏出自己的路”的事理。文章起笔不凡,切入巧妙。此二文成功与“风沙渡”“用微博”等“由头”选得好不无关系。

好“由头”在哪里

好的“由头”从生活中来。鲁迅《春末闲谈》里的“细腰蜂”,《拒绝平庸》里的“风沙渡”“写微博”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谁都能看到,感受到。我们要学会捕捉这些生活中的精彩由头。要捕捉到精彩由头,就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也要乐于观察,勤于思考。

好的“由头”也可从阅读中来。做一个有心人,在阅读中搜集一些有内涵的趣闻轶事,常常能够提炼出好的“由头”来。比如苏格拉底的“打雷之后必会倾盆大雨”、季羡林“为陌生大学生照看行李”的趣闻,就是相当有内涵的,可以做为由头来论述“肚量”“胸怀”“修养”“容忍”“淡定”“超脱”“平易”等等命题。

一旦有了好“由头”,后面的行文议论,便容易触类旁通、有所拓展了。

提取细枝末节为“由头”

人事物象的场景总体上说是庸碌琐碎芜杂的,而所有的精华又都藏于庸碌琐碎芜杂中,就如居里夫人所提炼出的一克镭,那种惊世的光芒原只深藏于小山一样的沥青残渣中。虽庸碌无常却又不时闪现。我们要做的,便是从庸碌琐细芜杂中提炼那有着镭一样特质的细枝末节,来呈示真实、亲切、自然的生命内蕴。比如严冬坚守于枝头的孤叶,那一份执着,那一份顽强,无须多言,自能无数次触动有心人无限温柔的心弦。

捡拾启人深思的物象为“由头”

客观事物、自然现象中常常隐含着人生哲理。比如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比如小雾般稳停半空的蜂虫,寂寞如空屋的蝉蜕,压弯草叶轰然坠地的晨露,荒凉小径边的断石残碑,灿烂照耀坎坷的落日,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以此作为“由头”,可以直入物象的本质,让人顿生的生命震颤。请看苏州实验中学黄兆辉同学考场作文《乐取于人以为善》“由头”——“雨后的空气只是借得草木的几缕芬芳,便让你嗅得一身清凉。夜空的明月只是借得太阳的几束光芒,便让万物镀上一层清辉。”扣住题旨,直陈寓意,一语惊醒梦中人。

择取牵动人心的社会热点为“由头”

如果能从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一种潮流切入,往往能使全篇充满生气。官员腐败问题,政府作风问题,国际反华问题,领土主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房价平抑问题,物价平抑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都在牵动社会人心,都是我们应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择取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为“由头”,能显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也能显示“任侠傲使气”豪迈作风,使文章言语有力,气势沛然,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比如苏州实验中学吴丹青的《分寸》一文,开篇以社会热点人物、体育明星“林书豪”瞬间成名为由头,顺势展开与深入,层层论述与批驳,颇有见地。

撷选经典的片断为“由头”

经典一般都积淀着民族特质、人生哲理、生命态度。能成为经典,都要经受时间的淘洗,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世人皆知,有代表性,有深刻意蕴。

我们写议论文,事实论据越典型就越有力,做到经典就更有力。能选择经典的人事物象的某一点为“由头”切入,角度合适,立论就能新奇,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苏州实验中学周缘同学的考场作文《分寸》的“由头”——“庄子曾假托孔子之口

说过,‘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把握‘化与不化’的分寸,是我们处事的哲学。”这样的“由头”对于作者的立论起到了水到渠成的铺垫效果。

引述美丽的神话传说为“由头”

这种方法开头特点是,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主旨。20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愚公移山吃官司》,以“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为由头,有古典气息,又有现代元素,让人赞叹。愚公移山而成被告――出人意料,而种种罪状又感觉在情理之中。再如2006年辽宁满分作文《肩膀》这样写——“当盘古用肩膀扛起蓝天时,他肩负的责任是他用生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女娲用肩膀担起五色石时,她肩负起了的责任。她用美丽成就肩负的责任。当大禹一次次用肩膀担起泥沙时,他肩负的责任他用无私成就肩负的责任。”以三个神话为由头从三个侧面阐释用什么来成就责任,紧扣“肩膀”,强调为个人、集体、民族、国家,要敢于担负责任的主题。古老的神话传说巧妙地化作由头,非常切合题意。

落笔于耳目一新的“广而告之”为“由头”

苏大附中学生顾艳的考场作文《分寸》以与友人驻足品赏情趣别致的旗袍店为“由头”,你看旗袍店那“广而告之”前半章——“拈花于布色,浅笑裁剪成衣裳,不仅仅是衣裳,还有摇曳在目光中的自信。”再看“广而告之”后半章——“营业时间: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特殊天气、特殊心情除外。”这样的旗袍店经营的旗袍已经升华是一种惬意,是一种闲适,是一种自在,也是一种温厚。作者由这样的“广而告之”辞,引发出“真实与虚无”、“突破与依附”、“此岸与彼岸”之间对人生“纯美的”诗性“空间”的分寸把握。

由头还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归纳,不断总结,在借鉴模仿中反复实践,在熟能生巧中创出新意,提升我们的高考作文水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考作文由头 作文由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