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2015高三议论文1200字》
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高三议论文 : 重视民族文化。欢迎阅读。
近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最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高考语文由150分增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比重增加,意味着国学教育将备受重视。这不仅仅是高考各科成绩的变动,更是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的体现,是中国人走向自信的体现。
如今,不重视民族文化的事件屡屡曝光。小到游客们在文化古迹上随便刻字,大到省市打着修缮壁画的旗号肆意涂改原作。这是由于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将外来文化神圣化,由此可见,现今社会需要提高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而提高语文成绩比例正好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提高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单单是为了保护遗迹,更可以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从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神,《论语》《孟子》《诗经》各个都是经典,通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利于自身文学修养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实力。鲁迅从小通读文化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提升自身文学修养。用文学铸成的唇枪舌剑成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而这样的鲁迅也让国人的文字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让国人在国际社会中更加自信。毛泽东青年时终日浸泡在书籍的海洋之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华夏民族的智慧,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学素养,成就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这样的毛泽东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国人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立足之地。由此观之,为了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需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高考改革便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能使国人更加自信,更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更加自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已经占据了各国竞争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现今各大强国之间拼的不仅仅是军事的强大,还有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为了是中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需防止文化入侵。为此中国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自身文化修养,增强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由此观之,为此需要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从娃娃抓起便是最好的办法。高考是指挥棒,它指引着国人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国人便会从小将文化内化于心、不断发酵,将民族精神领悟至心,从而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的目的。
高考改革意味着教育偏重的方向。提高语文成绩所占比例意味着教育将偏重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灌输。这次改革是高考成绩的变动,是文化教育重视的体现,是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的体现,更是国人走向自信的体现。
第二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2016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1
7月7月至12日,我们全家随旅游团去日本旅游,感受颇深。
这次日本旅游,先后到了东京、横滨、箱根(富士山)、名古屋、京都和大阪等地。导游是一位持日本绿卡的北京人。据导游解释,还不舍得中国国籍。不愿换日本国籍。
这次日本旅游,除了物价水平较高让人不舒服外,其他感受都比较好。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
衣:除了少数人衣冠不整外,多数人衣冠端正。在东京,看到大多数日本人穿着职业装,在街上来回。让人感到,文明社会的感觉。和服是有钱人穿的服装。我只是在东京银座大街上,看到2位小姑娘穿着和服,还看到一位男士穿着和服。
食:在日本,到处可以喝到饮用水,据说,从1975年就开始了饮用水的改造。如此说来,饮用水方面,我们至少落后20多年。日本的食品比较清淡,而且比较卫生,比较安全。这与我们国家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住:据说,日本的住房制度比较健全,基本做到了人人有房住。房价也不是很高,这与我们的现状又形成了对比。有钱人住的是别墅,就是庭院。每个庭院都装饰的很美,都是精心布置的。一般人住的是公寓。
行:日本基本靠发达的地铁和新干线。公路比较狭窄,而且井然有序,高速公路上,很少有人超车,很少看到你追我赶的现象。日本基本上,乘坐的都是日本国产车。
几点感受:
一、日本非常清洁。一方面是海洋性气候,灰尘少。不比我国经常有沙尘暴。另一方面,日本人非常勤劳。
二、日本人非常专业,做事都到极致。如带放大镜的指甲钳,带电筒的掏耳朵器具,还有带热水冲洗的马桶。
三、日本人服务非常专业。这次去东京迪斯尼海洋,感受颇深。几分钟的游戏,服务员都走持续般地解说,然后职业性地微笑。然后职业性地迎接和告别。不仅迪斯尼如此,连乡下的小饭店也如此。据说,有一次,客户吃饭后离开饭店,服务员挥手告别,谁知遇到堵车,服务员竞挥手告别了十几分钟。不容易啊1
三、日本人小政府,大社会非常明显。6天的旅游,基本上没有看到政府机构。哪像我们这里,最高,最气派的建筑是政府部门。还有,新闻中很少出现官员现象,不比我们,新闻中出现最多的是官员的报道。
四、日本比较将诚信。购物,不用讨价还价,这样减少了很多社会成本。多了很多的诚信。
几点思考:
一、日本是一个处于地震带上的国家。据说,富士山一旦爆发,本州岛将一分为二。我想,日本人的危机感肯定很强。
二、日本的男人天生是工作的机器。每天在单位工作,回家后西装一脱就看电视或上网。但是退休以后,男人就成了家里的累赘,什么都不会干,压力从女儿那里转移到男人这里。因此,很多男人退休后,又干起活,比如开车,开出租车;还有干一些公益活动。
三、日本的好产品留下自用,其他的才给他国人用。
四、日本是一个比较排外的国家。6天,居然没有看到一份英文报纸,也没有看到一个英文台。电视里,国际新闻也很少。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2
在日本国内,这次去北海道 三天,是跟日本旅行团旅游。一路上体会甚多,虽然不懂语言,但看到的日本人民的整体国民素质,遵守秩序,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1、时间观念强。旅行三天的时间,中间多次分合,自由活动,但指定时间,没有人迟到。
2、自觉保护环境。一路上,车内环境干净、卫生,没有垃圾,自己吃过的包装纸,喝过的矿泉水瓶,都自己拿下车。
3、无人在车内打电话,没有手机铃声。
4、没有人在车内大声说话,特别安静,除了导游有时介绍景点。
5、车内禁止吸烟,会吸烟的人特别自觉,三天来没有一个人在车上吸烟,车内空气比较好。
6、游客都很听导游的安排,自觉遵守纪律,都按照指定的位子去坐,没有人乱坐别人的位置。
7、旅行社和导游尽职尽责,一路上导游认真介绍应参观的景点,并按照日程规定的项目,一丝不苟逐项参观,不推销旅游产品。
以上只是短短的三天,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自感受到体会,我们真要好好学习人家好的作风和习惯,特别是我们到国外旅游,更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把不良习气克服掉,让外国人也要学习学习我们的讲究卫生、热情待人、团结友爱的好传统。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3
日本的街道、公路干净、整洁,我只有在刚到日本离开飞机场走向停车场时在路上看到一个烟头,在此后的六天里再也没有见到一个烟头或者一张废纸;即使在一家将关闭的大型百货商场里日本员工个个都工作顺从、办事认真、严肃,如果中国的商场快要关闭,中国员工大多爱理不理。遇到的日本人都很谦逊 很有礼貌,个个看上去彬彬有礼。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养老金制度:日本从1961年开始建立了基础养老金(即国民年金)制度,20岁以上60岁以下、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加入。日本从此实行了;全民都有养老金”,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等每月需缴纳1.33万日元,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则分别加入包含国民年金在内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缴纳金额为收入的17.5%,由职工和雇主各负担一半。退休金统一从60岁开始领取,2000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厚生年金保险法》、《国民年金法》等七部有关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法案,通过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龄等手段开源,通过提高厚生养老金的给付年龄等手段节流(2016年至2025年,逐步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每个人每个月退休金如果缴费年限相同,不管是公务员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基本相同,特别指出的是日本平均死亡年龄女性为88岁,男性为81岁。
而中国对退休人员实行退休双轨制,普通工人和公务员退休工资要相差3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平均死亡年龄74岁左右(即比日本等西方国家寿命短10年左右)却也要学西方国家延长到65岁。
据统计在美国,3%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公务员排在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
日本只要天气晴朗都是蓝天白云,山上都郁郁葱葱长满树木,原来日本不砍伐本国树木,却大量从中国等国进口,所以日本基本不会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也没有沙尘暴;日本不杀本国熊和乌鸦等野生动物,却以科学考察为名在全世界大肆捕杀鲸鱼;日本非常重视本国的环保建设,却把因地震而引发的大量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以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而著称,如茶道,箭道等等,日本人礼仪超群,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所以外人实际无法了解日本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美国人对此精心研究,尤其以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位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作品《菊与刀》最为著名。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非常守纪律,但也不很顺从。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
社会思想史学者白井聪在《永续败战论》当中指出由于战后日本持续;否认战败,所以非得无止境地坚守对美国的从属地位不可,只要坚守对美从属,就可以持续不承认战败”。这也就是,安倍政权不断高喊;找回强大的日本”的同时, 却又非得强调;日美同盟”无可取代的根本原因。战后以来,持续否认对中国的败战,同时忘却美国的实质占领,如果根据作家立花隆的说法,现在的日本大学生甚至不知道日本和美国打过仗,也不知道哪一边输,哪一边赢。日本右翼更是把日本承认战败说成是自虐史观,把对东南亚和中国的侵略说成是消灭白人殖民地解放亚洲国家,同样中国央视记者近日在东京街头询问日本学生知不知道日本的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均回答不太清楚。
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所以日本的个体在集团内部会极端地自控,或者可以说是近似变态地自控,把自己最好地融入集体,不管这个集体是在奴役自己还是在奴役他国。同时,这也造就了这个国家的内部会很稳定的特性。美国人在控制日本过程中正是充分地利用了这点。美国智库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明确指出远东不能出现统一集权国家,如果中国强大必须扶植日本,利用日本对付中国(钓鱼岛和琉球就是美国在这一战略下制造出来的);如果日本强大必须扶植中国,利用中国对付日本。美国这一战略与英国对德国和法国的战略如出一辙:法国强大则扶植德国,利用德国对付法国,如拿破仑时代;德国强大则扶植法国,利用法国对付德国,如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对于在美国次贷危机时快速崛起,美国就利用日本的右翼和钓鱼岛来加深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立,利用美日同盟给日本打气来对付中国,甚至在必要时全面武装日本。对于美国来说,在战略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这已成为美国既定的战略方针。迄今为止,无论是整个日本国家的右倾化还是修改和平宪法,无论是钓鱼岛争端还是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一切战略筹谋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美国遏制中国、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如安倍刚刚上台就想在日本没有同意加入TPP情况下就访问美国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以种种理由拒绝,直到日本愿意加入TPP谈判后才同意安倍访美。
安倍上台后通过日元贬值来增加日本出口,形成日本经济复苏的现象,实际上;安倍经济学”的成功是建立在日本能够让日元对美元进行大幅度的贬值却没有受到美国的阻止和打压这一点上的,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安倍政府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是根本无法出台的,如同日本对钓鱼岛国有化没有美国的同意,日本是不会堂而皇之地把中国钓鱼岛国有化。而安倍政府之所以能够从美国的手里获得这一武器,很明显因为日本加入TPP以及日本愿意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来遏制中国这两个前提,实际上;安倍经济学”是解决不了日本所面临的关键性的问题的,安倍政权才要从政治军事领域下手来为其转嫁经济金融危机开辟道路:即(1)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2)把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废除专守防卫的防务体制(3)最终目的修改和平宪法,从而重新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正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说:安倍的目的欲摆脱战后体制。安倍一方面表示,中日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给日中关系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日本与中国举行高峰会谈的大门一直敞开着等等;但实际举动则恰恰相反,如日本公布2016年《防卫白皮书》,抨击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已威胁到日本领海与领空安全。白皮书指责中国企图霸占钓鱼台,具有控制南海航行自由的野心,并把中国海监船巡航钓岛之举喻为入侵领海与挑衅动作;在国际上以所谓共同价值观为名把打扮自己爱好和平的形象,不断向西方及东南亚等国家诉说自己受到了中国的;武力胁迫”,强调中国的壮大将威胁到西方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诬称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会威胁海上国际航线的安全。同时,日本又把自己打扮成对抗中国代言人,让这些国家相信,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可以制衡中国;对内则借钓鱼岛问题再次激化中日矛盾,强化安倍敢于挑战中国的形象,从而博取更多选民的支持。
了解日本需从神道教谈起。日本的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主要产生于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日本国民从古至今一直信奉的是本土的神道教,神道教是一种最原始,最落后,最愚昧,最简单的自然崇拜,神道教属于多神教范畴。首先神道教有个非常奇怪的特点,崇拜的神特别特别的多,所谓的;神”有几千万种,不管什么人,什么物都可以成为神,成为大众祭拜的对象。其次;神道教崇拜的;对象”没有好坏之分;不论好人坏人死后都可以成神,其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的。神没有任何的选择性;蜈蚣,臭虫,蟑螂,蚊虫,毒蝎,杀人犯,蛇,狼等所有的阴暗卑劣之物都可以成为神,在大众心目中的这些神,没有良和莠,没有美和丑,没有正义与邪恶,没有仁义与残暴,没有人和魔鬼,没有善良与狠毒,一切可以不加区分,不甄别,不选择,因此坏人,坏物也统统可以成为神。成为神道教所祭拜的对象。神道教是日本人思想,文化的来源和基础,是日本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行动指南。神道教的泛滥,大家耳熟能详,最臭名昭著的是祭拜二战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国神道教国家道场,是日本人所谓的精神象征。因此靖国神社成为滋养日本人罪恶的最大土壤和温床。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思想就是皇国思想和神道教结合下的变态产物,形成了日本人疯狂扩张的国家战略文化。把对外扩张和侵略,占有他国作为最大的利益实现手段,当作崇高的目标,这是一种扭曲的国家战略文化,已经渗透进日本人的思想之中,一直延续至今,日本人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为军国主义招魂等等罪恶行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根原所在了。
第三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2013高考新材料作文“文化的传统与创新”讲评》
“文化的传统与创新”新材料作文讲评
原创者:湛江第21中学 符春盈
一、题目——
2012年,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
而此前第37届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这组照片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你是如何看待“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的?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二、素材——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籍作家实现零的突破》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籍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莫言终于摘取了这一桂冠。诺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位中国作协副主席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他本人则‘狂喜并惶恐'着。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共产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与潍坊:潍坊是创作富矿 创作忘不了故乡》
‘高密是我写作的源泉,故乡的方言土语是我的母语,我虽然已离开故乡20多年了,在北京买了房子,户口也迁到北京,但对我来说,北京只是一个客店,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精神上,我始终还是个潍坊人。我从来没有把北京当作自己文学写作的背景。'莫言对记者说。
莫言说,尽管身边很多作家写作的舞台背景在变换,但他始终把故乡当作自己的文学地理符号。莫言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故乡就像一个‘黑洞’,是流动的也是开放的,能把所有的物质吸引进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在世界各地游走时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会在写作中潜移默化地移植到故乡高密的版图上。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作家的‘同化’能力,将别的地方甚至外国人身上的事都同化到一个文学背景中来。'谈到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蛙》时,莫言感慨地说:‘我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忘不了高密东北乡,一个作家可以离开故乡,但他的内心和精神永远跟故乡拴在一起。'
《惊艳造型让中国美反客为主,谁说这棋不漂亮?》周亚雯
其实准确点说,这实在算不得‘比基尼京剧'。充其量是比基尼小姐们顶着中国戏曲的头面装扮出场。京剧的文化底蕴深了去了,岂是几个造型装饰就能代表的?而且典型的包头贴片造型并不只是京剧独有,很多戏种里面都有这种造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包头贴片是中国造型界的传统装扮,放在世界造型界里说,它就是个中国元素。
而比基尼泳装诞生于法国,甚至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服装界最伟大的‘发明'。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创办于1965年的美国好莱坞。可以说,比基尼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文化。随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到2005年这项美丽赛事终于登陆中国。
即便如此,比基尼的传统造型并没有得到很大的突破,传达的依然是西方文化中的审美观。
终于在去年,组委会开始重视在其他相关方面加入中国元素,例如采用了手工绣花比基尼和具有中国传统戏剧特征的头饰,以及以昆曲作为选手表演的背景音乐。但这些悄悄加入的中国元素相对隐秘,而且和以视觉冲击力极强著称的比基尼相比,不免显得势单力薄,光芒完全被掩盖下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成了衬托比基尼的绿叶,只是让比基尼锦上添花,并没有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
当在今年的第37界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身着比基尼们的参赛者们,均以中国‘古典美人'的扮相出场,惊艳四座。这一结合了中西,贯穿了古今的‘出位'造型,极具视觉冲击力,引来众人的目光。笔者认为,正是这样的‘出位',才能有如此‘惊艳'的创新。组委会成功的将世人集中在比基尼上的眼球吸引到了明丽耀眼的贴片头饰上,中国美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国之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各国都暗地较劲,相当重视本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37界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上,组委会的大胆创新,借助比基尼的冲击力传递出中国美,实在称得上是一招妙棋。在文化传播中,让中国美在西方文化赛事中反客为主,谁敢说这步棋走得不漂亮?
《“比基尼京剧”不是创新是亵渎》(何勇海)
近日,一组国际比基尼小姐身着性感比基尼、戴着京剧头饰、进行含有京剧元素的比基尼秀的照片,在网上被广泛转发。有网友称其糟蹋国粹,也有人认为是创新。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有关人士回应称,此举旨在向世界传递东方美感,绝没糟蹋国粹京剧的想法。(《成都晚报》9月25日)
京剧头饰很美,比基尼很诱人,姑且将这种‘混搭'了比基尼的京剧,称作‘比基尼京剧'。从网络留言来看,绝大多数网友的批评是猛烈而辛辣的,批其哗众取宠者有之,批其挑逗观众感官者亦有之,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艺术最失败的传承和创新,国粹被糟蹋得令人无法接受',有人甚至直言‘性感外露的比基尼与含蓄内敛的戏曲是水火不容的,而‘比基尼京剧’只有三围,没有文化,谈何弘扬国粹'。
在笔者看来,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面临如此责难,完全是咎由自取。 应该承认,包括京剧在内的一些传统艺术如今日渐式微,确实需要创新,使之枯木逢春。但如何创新却是个严肃命题,再怎么创新,都应以保护和传承为主旨,以尊重传统艺术为前提,都不能丢弃‘传统'二字,而将其扭曲或恶搞得面目全非。
具体而言,京剧与比基尼,完全代表着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中西文化,好比一个是古代大家闺秀,一个是现代‘三点式'女郎。京剧之美,美在极富表现力的唱功和婉约的内涵,美在那种古典的优雅、思想的矜持、文化的深邃;而比基尼,如果说它也很美,也只是美在女性半遮半露、性感妖艳的曼妙身型。可比基尼肤浅低俗的外在美,怎可与京剧的古典美、文化美、思想美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二者相互冲突。
当京剧‘混搭'了比基尼,这样的创新就颇有些不伦不类。中西文化可以交流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也可以相互渗透,但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恶搞。否则,性感妖艳的比基尼与流传千年的国粹,不仅碰撞不出时尚的火花,反而会让人觉得,此举不过是借助京剧的‘文化外衣'来达到‘另类诱惑',颇有点卖弄风骚、让京剧成为‘情色闹剧'之嫌。从这个角度说,就有点糟蹋国粹的味道
了。试问,这场国际比基尼小姐比赛中的那些中外模特,又有几人懂得京剧的真谛?
说穿了,某些人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让艳光四射的比基尼女郎演绎国粹京剧,其醉翁之意,并不在于弘扬中华文化,而是借京剧外壳赚取眼球,达到不同凡响的商业炒作效果,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对这类为了赤裸裸的经济利益,而不尊重甚至是糟蹋传统文化的赛事,有关部门应该责令其整改并处罚,至少应向传统艺术的坚定拥趸道歉,以使其对传统文化多一些敬意和爱护。
三、优秀范文
【记叙文类】
1.《文化》 王凯松
夕阳的余晖从天上洒落下来,洒落在这片已经历沧桑的古老城区,在夜幕来临之前,这由岁月沉积而成的城区还在挣扎着发出微弱光芒。只是,在老城区之外的新区,那无数的灯光似乎要将夜空照亮,而老城区,也似乎要被这新生的灯光吞噬。
秋风吹来,老树随着风摇曳,它的枯枝无力的垂了下来,那曾经挂满绿叶的树枝,早已掉光最后一片叶子。一双同样沧桑的手,轻轻地抚着老树的树干。她,在老树下,又一次眺望残日。浓浓的忧愁铺在了她的脸上,她轻轻的叹息,无限的忧愁带着他的回忆,又出现在她面前。
仿佛看到,一个身影舞动着,在一郁郁葱葱的大树旁边。那时,还年轻,在戏台上的她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云髻峨峨,眉不描而黛,肤无敷凝脂,颦笑举止极幽妩之长;身段袅娜,似弱柳扶风,如牡丹临水,尽生万种风情。她轻启丹
第四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议论文深刻(师)》
缘事析理 深刻作文
作文要想拿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做足文章。就发展等级而言,必须抓住四个关键词:深刻、丰富、文采与创新,这是高考“衡文”的标准,也是我们“练考”所追求的目标。
一、文章的深刻的具体表现:
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殊现象与必然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行文中以问引论,追根求源,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揭示出来。
焦点问题联系起来。所持观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二、 高考作文怎样做到“深刻”?文化入侵议论文
1.全方位扫描和多方面分析,找准切入角度。运用发散思维,以写作对象为中心,四面八方“胡思乱想”,以觅求更新的信息。即从某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或一个现象出发,想到其他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得出某个结论。运用发散思维扫描时,可以通过联想,或从其本身、相关、相近、相反等角度,或从其外形、成因、关系、功用、意义、象征、等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分析,找出立意深刻的最佳角度。
2.“多方面分析”,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多部位地分析写作对象。对不同事物,可以根据分析对象的实际情况,选用以下分析角度 :
正面、反面、侧面等方位角度;过去、现在、未来等时间角度;本地、外地、中国、外国等地域角度;内部与外部,全部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哲学角度;国家、集体、个人等利害关系角度;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等认识角度;肯定、否定的辩证角度;立场、观点、方法、态度等世界观角度。
三、具体方法
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有的是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例如从一个人的变化,一个家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的变化。有的是看到事物的苗头,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
【例文感知】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七年。
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例,画出体现以小见大的句子
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故宫开了七年,许多人对此已见怪不怪。但央视著名英语主播芮成钢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对中国文化是种糟蹋。在西方人的普遍观念中,星巴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影视作品中也经常拿“遍地都是星巴克”、“星巴克开到白宫”等语言自我开涮。而把星巴克开在故宫里面,则代表着这种西方俗文化成为世界对中国紫禁城记忆感受的一部分,对故宫是种视觉污染,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也是种糟蹋。即便不是俗文化,而是把小提琴等高雅文化放到故宫里,也破坏了纯粹的中国文化,这是一种全球化的变异。
芮成钢语:难道北京烤鸭也可以把分店开进白宫,狗不理包子也能上国会山吗?
2. 比较鉴别 “比较鉴别”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们正是看到了事物的差别,从它们的不同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而才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比较”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情况。“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
【例文感知】区分比较类别
(1)食人鲳入侵。食人鲳是亚马逊河中一种凶猛的鱼类,被引入我国内陆河流后,食人鲳疯狂地捕食其他鱼种,导致其他鱼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在许多中国人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腐朽过时的东西,由此可以想到,如果任由外来文化肆虐,对传统文化是不小的冲击,后果十分严重。(横比)
(2)秘鲁国家动物园里,一只重点保护的美洲虎生活在一座占地1500英亩的虎园里,它成天躺在装有空调
的虎房里,除了吃就是睡。可是自从工作人员把三只豹放进虎园后,它再也没有回过虎房,不是站在山顶长啸,就是冲下山来去草地上游荡。它开始自己捕猎,不再象以前一样只吃管理人员给的肉,身体变得强壮了,行动也颇为灵活了。引入竞争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外来文化的进入对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纵比)
3.探究因果 事物的发展结果都会以某种现象表现出来。如果面对这种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出它产生的原因,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只有探究到事物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办法。
前一二十年外来文化在我国就没有如此风行,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文化的交流势不可挡。 ——文化入侵
【练习巩固】续写一段文字,深入阐述事物的内涵。
要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
绝对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劝学》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积少成多,才能形成丰厚的学识。而要积少成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绝对做不成的。
4.由表及里 指任何事物都有其表象一面和本质属性一面,我们看待它们,就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探究和把握它的本质。通过披文入里的分析,把握现象的本质,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由美可分外在美和内在美,后者是深化的方向。比如分论点可设为——
(1)美可以是一种天生丽质;[列举各种自然美貌]
(2)美更是一种自信风度;[体现各种生命风貌]
(3)美更应是奉献精神!(将观点深化到某个精神品质的程度)
【练习巩固】 世人都知西施美,“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她舍身取义,以国为重,误了青春,牺牲爱情;到了吴国,不负众望,迷得吴王朝政大乱,并多次掩护了越国东山再起的行动。功成之后却随范蠡双双隐去。留下美名千古传诵——“若论破吴第一功,黄金只合铸西施。”她不愧为一代美女,美得真,美得善,内外统一,美得实。
又如《后退也是一种前进》——后退是一种暂时的避让,以便实现更好的前进;如史迁的忍辱。
后退是一种曲线的前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成功;如红军的长征。
后退更是一种强力的蓄势,以便摧枯拉朽的突进,如拳击,苏秦的三年苦读。
5.由点到面 事物是由个体组成群体,由小群体构成大群体的。我们看待问题,要有意识将视野放大,由一人一物一现象联想到逐层加大的群体。如常见的个人——集体——国家民族——人类——地球所有生命
【例文感知】
转折
1的转折,滋养了悠久的中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画出了一条壮丽的折线。
2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的生命之河,想到了在四通八达的水系中航行的人的生命之舟。
3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这是鲁迅人生航程中最自觉的一次转折。如果他按赴日时既定的航向做一名医生,完全可以避开“围剿”与通缉的狂风恶浪,驶进平静的小河。但面对饥寒交迫的同胞,他毅然调头,驶向了民族解放的激流。鲁迅人生的这一转折,使中华民族生色,让反动势力胆寒。
4
5我又想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邓稼先与杨振宁一同从西南联大赴美留学,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
得了过人的成绩。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积贫积弱,邓稼先毅然驾起生命的小舟调转船头,越过太平洋,驶回了祖国的怀抱。他钻进大山,隐姓埋名,搞起了中国的核弹。如果没有这一次转折,也许诺贝尔奖的得奖名单上会多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但我们的祖国将在核武大国的淫威下遭受更多的屈辱。
6
7 我还想到了前苏联的氢弹之父萨哈罗夫。他本可以在科研的航道里把勋章挂满胸膛,享尽荣华富贵。但为
了人类、为了真理,他毅然调转了生命之舟的航向,冲向了反抗专制的政治旋涡。他毅然上书苏联当局,要求终止军备竞赛和核试验,并向那些因“自由言论”而被关进集中营的作家伸出了援手。于是,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当局将他流放到偏远的高尔基市,克格勃像苍蝇一样聚集在他的门外。为了人民的自由他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为
了人类减少战争的苦难,他自己承受了苦难。为此他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对萨哈罗夫 人生转折的最好的评价。
9 伟大的转折,成就了伟大的生命。透过这些转折激起的水花,我看到的是良知与责任感;看到的是追求真理的执著与坚贞。我更在这些伟大而有力的转折中看到了一种伟大的“柔软”,那就是对祖国和人类的挚爱。正因如此,生命显出了他的高贵;正因如此,人类的航船才搏浪而不覆,历尽艰险而终将向前。
10 今天,我们自己生命的小舟也已起锚,让我们透过这些伟大的转折,去参悟生命,参悟历史,在人生的河流中划出壮丽的航线。
【小结】议论文深刻成文模式
六定式(点— 正—反 —深——联——结)
点:通过材料或简述,点出观点; 正:正面举例并分析;
反:反面举例并分析; 深:深入论述,体现层次和深刻;
联:联系当前生活实际,体现针对性和现实性; 结:总结观点,照应题目、话题或开头。
【例文感知】
勿以一叶障目
1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情障浮沉的我们,有时总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2以情障目,不见泰山!(由现象点明观点)
3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4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而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之目为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所铸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反面事例,列而有析)
5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生,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洒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的枷锁,又怎样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正面事例,反问得势)
6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过多的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深化主旨,联系自身)
7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以情障目。(总结全文,注重照应)
【练习巩固】具体引导:以话题“位置”为例,列提纲——
点(观点)——只有定准位置,才能做好事。
正(正例析)——司马迁、霍金、朱镕基;
反(反例析)——唐玄宗、陈希同;
深(深化观点)——如何站好位,责任最重要
联(联系现实)——定好中学生/青年人之位
结(总结照应)
第五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议论文作业》
谈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关于“摆事实,讲道理”的教学策略 在议论文写作之前,学生总得对什么样的文章是议论文,议 论文包含的要素是什么有个认识才可,明白 议论文包括论点、论 据、论证三部分,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三个部分。就好比学生在苍茫的草原上我们给他指明方向, 又好比让学生明白钢笔是文具不是蔬菜一样,让学生对议论文与 其他文体的区别有了认识才好去写作。这些就需要我们在议论文 的阅读教学中予以渗透、整理,如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要素的具 体分类和要求等,有了这些概念和理论的支持,学生就能找到写 作议论文的大方向了。
写好一篇议论文比读懂一篇议论文难。这是因为读文章是一 个汲取别人的成果的过程,需要的仅仅是接收、消化、理解;况 且,接受多与少虽因人而不同,差别甚至会很大,但确是每有所 读,必有所获。而写文章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某种思维的过程和结 果,表达自己还没有构成的东西。欲使笔下的东西不仅自己懂得 的,而且要别人也看得懂就大不容易了。而在写作中,议论文又 尤难于记叙文。这是因为议论文不以时间或空间为序,不以人、 物、景、事为叙写的主要内容,而以抽象思维为脉络,表达事理 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难于直观,笔下难于写实。要写好一篇议 论文,首先要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在 认识上产生飞跃,做到:心里明白某一道理,然后又要笔下写清 这一过程和结果。这就绝非易事了。对于中学生而言,初中就要 求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必须写”和“不会写”的矛盾越来越大。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
明,初中生不大会说理,不会将自己的意见很 好地表述并让别人接受,也就是不懂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议论文阅读教学促议论文写作是一
个好的指引。
议论文讲求思辨性,一般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明确思路来表达个人的观点态度。议论文实际上提供了思维训练的载体,
关键是要教会学生议论的技巧、说理的技能,并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来培养思辨能力,学习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类型优秀文章,只 有充分掌握了各种议论文行文格式之后,学生才能在心里形成议论文的雏形,能写出一
篇文章,这是第一步。之后,我会通过案例、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只
有在思考辨析、辩论活动中才能形成。教学中我们应开展多种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
力。在课例中,教师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小组讨论,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争辩中,
自己的观点越辩越清晰,说法也越辩越严密。听的同学也能在别人的启发,理清自己的思路,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和锻炼。 在学习议论文的初期,可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设计“谈 谈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活动形式,谈的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又感到困惑的
问题,比如“该不该穿校服”,“上学能带手机吗”,“课间十分钟能踢足球吗”等等,让学生
自由发表意见。通过一活动,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论点是什么”,解决了议论文的入门难题
民。
议论文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设计“找材料,请别人提观点”,
“找观点,请别人提佐证”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探讨问题、议事论理的能力。组织问
题讨论活动,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问题的办法和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可有双人学习、小组活动、专题活动、报告和讨论等练
习形式,与合作、动手和专题学习信息系统相结合,促进各科教学之间的沟通和整合。 浅谈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议论文的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三个部分。而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所以要想使议论文的阅
读教学一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议论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议论文三要
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的种类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见
的知识,才能对议论文体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和讹认知。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大
帮助。
其次、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品析所学范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一般
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
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
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
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
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
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一线
的同仁们的重视。
第三、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还
加强阅读借鉴。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
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
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
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
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当然,提高自身写作技巧的同时,对议论文
的阅读教学也是一种促进,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在议论文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优秀议论文,加强模仿。以一篇最典
型的文章,吴晗的《谈骨气》为例 :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 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论部分 :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 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
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 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 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 事迹,
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 这些话,
虽然在两千多年 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
之间,有 “另一个故事”“ 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个
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 论部分解答 “是什麽”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麽(又骨
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麽办”的问题。 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
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例紧 紧地扣在论点上,
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 初学写议论文, 可学习
模
仿这个结构。 本文选的事例很典型。从不同角度选取了三个事例:包容了中华民族从古
到今的 不同历 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文官到
现代知识分子。三个事例所表现 的英 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时又骨气的”之一
中心论点。 所以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你再写论文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模仿选材,
模仿构思,模仿写作技巧等。 最后、我们的议论文教学与写作要想有机地进行结合,还要鼓励老师和学生们走入生活,
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进行历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
的深刻启示。我们的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
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议论文阅读水平提高,才能使自己的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要多开动脑子,多结合实际,走入生活;多和学生一起阅
读议论文,品析议论文,借鉴技巧,勤练笔。如果能长期坚持,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定
能开出耀眼奇葩。篇二:小议论文 作业的重要性 议论文 马天祺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意思就是学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我认为它不仅仅
是能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对我之前学的内容做很高效的巩固,所以可见作业对于我们学生
学习的重要性了。 首先、一天的学习内容很多,每个老师会给学生灌输不一类的知识,课上的时间有限,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吸收掉所有的知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只能靠单元
的考试来衡量这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程度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业是最好的方式来验
证今天的知识是否听懂,用来更好的达到第二天的课程要求。 其次,我认为保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非常好,作业是让我每天放学之后沉下来学习的非
常好的辅助资料。在学校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回到了家就扔下书包该吃吃该玩儿玩儿,更
多的也只能是忘记得更多;有科学家证明,人学习100个单词,在一个小时内就会忘掉20%
的词汇,过一天50%就会忘记,而我们就要不断的复习来达到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作业就是这一记忆曲线的克星。 第三,通过作业可以反馈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如果没有作业,可能考试的次数就会越
来越多了。比起占用课堂用来学习新得知识的时间,我们还不如回到家中去完成作业。 写作业不是为了写而去写,而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学习才去写;但我们一定要发动脑筋
不能死做。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
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
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
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而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业真
正的功效。篇三:(生用) 作业:议论文专项练习 作业:议论文专项训练
一.填空
1.议论文三要素: 、 和 。
2.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可分为: 和 。
3.从议论文的结构看,议论文可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4.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 、 和 等。
二.阅读
(一)阅读选文,完成1–5题。(20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 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 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
起到
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 歌总集《诗 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
容之
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
达三
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
拒绝文化入侵议论文
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
似莲
花,出淤泥而 不染。这种人格,经 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
永
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
这种
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
文学
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他们千百年来之
所以
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
他们
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 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
物与
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 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
就
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
志则
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
肯定
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
基础
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
生息、 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
众,
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
族
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
份地
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文化入侵议论文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5.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
补~
据:(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6–9题。(13分) 自信与成功
星一光
(1)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历来倡导做人要谦虚和低调,但求成功,不事张扬。有个“尧 让天下于许由”的典故,尧认为自己治理国家不行,要把王位让于有德行的许由。许由
说,
你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却让我来做现成的天子,我不干。两人推来让去,便展现了古
代君
子的高风亮节。不仅如此,许由还以此为耻,跑到登封箕山小溪里将耳朵洗了又洗""
每每 读到这里,我都感到这里谦虚得实在有些肉麻了。
(2)谦虚固然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利进步,但过分谦虚反而显得不自信,甚至会 束缚一个人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自信则恰恰相反,它能让人化缺点为优点,自信可以让
懦弱
的人变得勇敢:自信可以让犹豫的人变得果断;自信可以让迟钝的人变得机敏。但凡富
有宏
大志向、怀揣远大抱负而做出卓越成就的人,大多是很自信的。纵观古今中外,一个不
争的
事实是,自信可以促使人成功。
(3)大诗人屈原的自信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仙李白的自信是“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文韬武略的汉武帝胸怀大志,自信十足,不愧为一代政治家、战略家,开创了汉武 盛世。
(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便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自信。于喧闹的集市中读书, 显示了他对自控力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显示了他对人生的自信。
(6)贝多芬是狂傲的自信,他不但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第六篇 文化入侵议论文
《2016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集锦》
2016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集锦(分类整理)
关于目标、信念
名言:1、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拉丁美洲谚语
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要明确目标)
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唐僧取经:10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627年,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普渡苍生,唐朝和尚玄奘走上了去印度取经的道路。一路上餐风宿露,饥寒交迫,历尽磨难,于公元643年春,回到长安。16年的艰难跋涉,玄奘带来了佛经74部,又用19年的时间,翻译出经卷1300多卷。同时,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地理著作《大唐西域记》。
唐僧对信念的追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吴承恩。他据此写下了我国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为求取真经普渡众生,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也可用在“读经典”、“克服困难”、“毅力”、“脚印”:在大漠、在沙滩、在藻泽,在泥泞的小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一行行、深深浅浅、迂回曲折,伸向远方)
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计(惜)残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精卫填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有一个女儿叫女娲,有一次,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被海浪吞没。女娲死后变成了一只小鸟,叫“精卫”。“精卫”为了不让后人有和自己一样惨痛的经历,于是每天从发鸠山上衔来小石子、树枝,发誓要填平东海。(正面理解:人要有信念。虽然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是它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者为实现目标、信念而不懈努力。反面理解:理想、信念、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实际。)
鉴真东渡:唐代高僧鉴真,为了到日本传扬佛法,56岁时带弟子、工匠百余人从扬州东渡,一连四次都没有成功。60岁时,他第5次出海,不幸遇到风浪,无淡水,无粮食,又迷失方向漂到海南岛。鉴真本人因病双目失明,几经周折又回到扬州。5年后,鉴真毅然再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奈良修建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弘扬佛教文化,传播中日友谊。(理想、意志、毅力、克服困难)
愚公移山: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愚公率领全家子孙每天挖山不止,相信终有一天,会搬走挡在门前的大山的:毛泽东以此激励中国人民要有这样的精神来推翻压在我们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我们真的做到了。(反过来,也可以用在要学会“变通”上。你想,是搬山容易呢还是搬家容易呢?打破常规,开拓思路,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牛顿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我要周游世界:1818年一个夏天的晚上,九岁的达尔文对他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奥秘,将来我要周游世界。为此他一直在作准备,在希鲁兹伯里学校,校长斥责他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终于搭上了“贝格尔”战舰,开始了环球生物考察,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物种起源》就是他这次环球之行的结晶。
孔子目睹春秋大乱,决心为恢复西周礼治而奋斗。为此,他周游列国,但始终未能如愿。刘备的理想是“攘锄奸凶,兴复汉室”,但一个王朝的兴衰,有其复杂的缘由,他最终只能饮恨白帝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他奋斗一生,终成为共和国伟业的缔造者之一。电磁学之父法拉第说: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牛顿晚年的愿望是用科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可惜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分析:这是一组关于人生理想的材料,这些名人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好似一艘远航在大海上的巨轮缺乏罗盘。由是得出论题:人生须树立远大的理想。 孔子、刘备以及晚年的牛顿,他们为理想奋斗不止,但均未能如愿,周恩来、法拉第的理想却实现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顺应了人民的意愿、历史的必然及科学的规律。由是得出结论:应树立正确的理想。
关于勇气
名言:1、懦夫未死之前,已死过数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亚
2、没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廉颇蔺相如: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将“以颈血溅大王矣”,这无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廉颇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声张,后来写信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这同样是一种勇气,是诚实带来的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是面对不可预测结局的勇气;科学探索是人类战胜未来的勇气。勇气能最大限度地让生命焕发光彩。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勇气吗?
勇气可以表现在各种地方。讲真话需要勇气;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能振作精神屡败屡战,需要勇气;技不如人,要向人讨教,要迎头赶上,同样需要勇气;面对案头堆积如山的案卷,埋头苦读,奋笔疾书,这还是一种勇气""//面对外族入侵,有志之士投笔从戎;面对SARS病毒,白衣战士奋不顾身;面对大雪、严寒、洪水、歹徒,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各个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每个人都有让勇气焕发光彩的时候。战胜私欲、战胜自我,你就会变得更高尚,更强大。(后面几则事例可用在以“爱”为题的文章中)
勇气是一个人内心精神、品质丰满、高尚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灵魂空虚的人是不具备“勇气”的。他们可能会争强斗勇,但那是匹夫逞能,那严格地说,不能叫勇。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上,是没有他们一席之地的。
面对小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困难绕道走,在需要挺身而出的地方不敢讲真话,这样的人和事在现实社会中是屡见不鲜的。
敢于面对失败
项羽刚愎自用,自己断送了霸业,却推说天不助我;周瑜年轻英俊,事业有成,却斗不过诸葛亮,于是埋怨老天:既生瑜,何生亮?梁元帝治国无能,却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读书过多上,一把火烧尽了国库藏书。
挫折: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关于毅力
名言:1、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和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间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车尔尼雪夫斯基
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3、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茨威格
4、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斯大林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目的地是美好的,那里 “面对大海,春暖花开”,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但达到目的的道路却是艰难的,那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蛇蟒出没,暗流汹涌。要从道上经过,护身符只有一个,那就是“毅力”。
张学良戒毒: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公子的张学良年纪轻轻就染上了毒瘾。在日本入侵东三省、国难当头的时候,少帅深受刺激,伏枕大哭,决心奋起救国,并决定首先从戒毒开始。1933年3月,他把自己关在房内戒毒,把手枪放在床边,“无论我怎样痛苦叫喊,你们谁也不准给我打针,谁要胆敢走近我的床头,就一枪把他打死。”张学良成功了。
议论:这是凤凰涅槃以后的重生,是要经受烈火的考验的。这期间的每一分每一秒,要是没有坚强的毅力在顽强的抵抗,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成功的背后是毅力: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常坐的座位底下留下了清晰
的脚印;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翻遍悬崖,尝尽百草;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时20年,随贝葛尔号在大海上颠簸航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去完成对生命起源的真正的探索""(适用“时间与不朽”、“人生需要恒心”“忍受成功前的寂寞”)
议论: 恐惧、害怕,崎岖、艰难,厌倦、懈怠,困惑、迷茫,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矢志不渝,这里有什么?一分信念和热爱,再加上九十九分的毅力和勇气。文化入侵议论文
关于坚持
名言:1、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英】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中国】
3、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日本】
4、成语:铁杵成针、滴水穿石
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
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做事要有长性,要坚持到底。小山羊种菜,先种菠菜,菠菜没有长成就不耐烦了,改种萝卜;萝卜刚长出两片叶子,又改种其它""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
杰克·伦敦 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在广袤的荒原上。他没有食物,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老人与海》 海明威 :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老人于海》硬汉子精神,与自然、与命运作斗争,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倒。
议论:春种夏实秋收冬藏,自然界的孕育有一个过程;同样的,在生活中,要想成就某一件事情,同样需要过程,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没有耐性,急功近利,不是导致失败,就是造成隐患。最终都会自食苦果。喂人工饲料、打生长素的鸡是卖不出好价钱的。任何事情的达成都需要等待,等待需要坚持。
坚持是意志与挫败之间的对抗,尤其在对抗性强的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就是坚持到底的一方。《群鸟学艺》,所有的鸟都向凤凰学搭窝,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小燕子,因此,只有“燕窝”成了品牌。
关于责任
名言:1、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
列姆昌德
2、坚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认识自己的生活职责。——列夫·托尔斯泰
3、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
4、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英】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英】
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美】
80年后的一封信:20世纪末,武汉市中心6层的景明大楼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函,信函提示这幢大楼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提请注意。落款为这幢大楼当年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封来函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责任。责任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因距离的遥远而消蚀,不因生物体的代谢而作废。对这家设计事务所来说,责任就是生命,责任就是品牌,责任就是信念,责任就是一座山,沉重而又崇高。
同样的事例,也可以从古人身上找到。南京的明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不动,巍然如山。只要你仔细去看,每一块城砖上都刻着烧制者的姓名。在当时,这也许只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手段;在如今看来,这是一种何等的责任意识。城砖上的那个人早已作古,但刻有他们姓名的砖与明城墙同在。站在这城墙底下,默诵着这些姓名,会让人肃然起敬。有责任的人是崇高而伟大的。
责任有大有小之分。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承载着民族存亡发展的重大使命;也许你没有栋梁之材,但也绝不能放弃属于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
如今社会上,新名词、新事物、新作派层出不穷,什么“月光族”啦,“啃老族”啦,“丁克族”啦,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对人生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负责,对家庭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得着前人的养育,也应该给后人以庇荫。把责任落到实处,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代,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关于宽容
名言:1、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这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比尔·盖茨
2、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3、 有时宽容引起得到的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勤学苦练
王羲之临池: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草圣”,据说他每天练习书法,练完后就在屋前的池塘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被洗黑了。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很为后人赏识,“临池”之说就源于此。
韦编三绝
孔子是春秋时的儒学创始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学问泰斗。《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到了晚年开始攻读《易》,而该书是一部艰深的上古之作。孔子废寝忘食地勤读,一遍不懂就两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语“韦编三绝”就源于此。通过苦读,孔子不但读懂了《易》,而且还写了十篇读后札记,是为《十翼》,后人将其与《易》合编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易经》。
过程与结果
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 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物尽其用
一只有裂缝的瓦缸,它盛不了水,但也不必泄气,用它种花却是比完美的缸要合适得多。
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选择
鲁迅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选择弃医从文,以疗救国民的灵魂;钱伟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包括良好的科研设施,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谭嗣同在封建势力作垂死挣扎、变革屡次失败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留在国内,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民的振奋。
反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一句名言,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几百年来,他一直是舞台上的反面角色。
生活中处处有选择。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是热情走上前去还是绕道而行?看见老人上车是主动让坐还是装作不看见
选择的结果是与人生的目标、境界紧密相连的。拥有高目标、大境界的人,他的选择首先着眼与民族的利益,人类的前途,而置个人的得失于不顾;而眼界狭小的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私利,整天蝇营狗苟,活不出大气魄,大境界,活得琐碎,活得疲惫。
风的遐想:
风无处不在。你看不见它的姿态,却能感受它的存在。
风无处不在。古老的文明间有它匆匆飘拂的剪影,迁客骚人将它的姿态化作方正的汉字留于笔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又或是“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些个风儿。代表着春日,代表着生命。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雄心壮志,拥有伟大的目标及信心之人的风。“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而这又是一种淡泊之风,她吹散了名利。
站在风口,深呼吸,任风卷过你每寸肌肤,每根发丝,涌入你的心灵。学习、工作的劳累与烦恼,就让他们随风去吧。生活不再受形式的局限,无论如微风一样送来清爽,还是像暴风一样张狂,这都是风的个性,都是生活的多姿的体现。 我爱风,我爱在风中遐想。
风,是无形的,但无数文人骚客将它灌入自己的情感,自此,风便有了血,有了魂。“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一定是一位温柔的母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风又像是师长;“春风又绿江南岸”""
谦卑——伟大
达·芬奇讲过这样一则寓言:山顶的岩石上有一小撮白雪。这撮白雪想:其他的雪都在我下面,我怎么能高高在上呢?而况太阳一出来,我离开了众人的庇护,不消一顿饭工夫立刻就会融化。我应该躲到更适合卑微的我停留的地方去。于是,这撮白雪就从岩石顶上自动滚落下来,一直滚到山脚。但它却越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