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就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谈对高考命题的认识及迎考复习的建议(教师中心稿)

面对高考试题的思虑

——就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谈对高考命题的认识及迎考复习的建议

山东董宝礼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与前几年的高考试题相比,在试卷的结构和考查的内容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从总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主要表现在考查内容上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的考查也由原来的单一选择性试题一改为主观简答题;文言文的考查也将原来的单一选择题改变为主、客观交错考查的形式,将文言语句的翻译列入第Ⅱ卷中;同时,今年又恢复了对名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由9分变为6分、文言文阅读由18分变为20分,增加了4分的名句名一个登山者,在途中遇到了暴风雪,如不尽快找到避风港,随时都有被冻死的危险。也就是说,一个活动着的,奋力跋涉的的登山者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可见当时当地的气候多么险恶,而一个被封在大雪里“硬梆梆”的“快要冻死的人”在他“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才“脱下手套,给那人按摩”,倒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谁都知道,对于一个快被“冻僵”的人,即使被发现后迅速地抢救,恐怕也难逃劫难,何况他是在发现之后又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又是用按摩的抢救方式,竟然能把那人救活,这是奇迹,是童话,还是愿望?在笔者看来,肯定不是事实,我想命题者可能为了遵循高考命题材料“陌生化”的特点而临时编写的这段故事,其中只考虑到了命题本身的需要,而忽略了它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假如今年的高考作文不是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是较为传统且“古老”一点的根据材料写感想,一定会有不少考生“傻眼”,好在话题作文要求宽泛,不至于造成大的不良后果。

三、对2003年高考语文迎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对于2002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及笔者这些年来对高考走向、命题思路、考试说明、高考规律的分析理解,就2003年高考复习备考复习,提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进一步指导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材料都与现实生活、生命、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加强,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已是大势所趋,高考这根“指挥棒”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去年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仍将如此。因而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听广播、看新闻、读报刊已是势在必行。建议语文教师也应不断地对学生开设时政教育课,帮助学生从报考杂志上选取有典型意义和实际意义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词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乃至作文都有好处。

2、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情怀。随着“以德治国”策略的实施,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已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而作为实施这种教育的最主要阵地的学校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教育。看2002年的高考试题,在这些方面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建议语文教师不仅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人格感染学生,更应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经常性的选择一些较好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这些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最好能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此有关的话题为主的演讲活动、辩论活动或作文练习,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3、知识复习仍应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夯实基础,务求实效。

就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涉及教材的内容又明显增多,部分试题涉及的是课文中出现的原句,这种命题思路与高考命题的“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是一致的,这种思路在近一两的高考中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高考复习中“丢弃课本,畅游题海”的做法是与高考命题思路相违背的,是不可取的,注重教材,夯实基础,有层次有计划地拓展延伸当是近几年高考应考复习的正确思路。

4、避难就易,博采广收。

山东一位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曾提出语文教学“少讲,少练,少考;多读,多写,多背”的教学原则,不仅适用于平常的语文教学,在笔者看来,此原则用在高考迎考复习中也是非常实用的。就当前的高考语文试题里哀江,试题难度降低,阅读量相对增加,纯知识性的题目相对会越来越少,盲目地一味的训练大量习题,不但于事无补,相反会把学生导入钻研偏、难、怪题的误区,从而大大降低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语文学科应当赋予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因此说,高考语文的应试复习,还是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这两个领域中,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和高考的“根”。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必要的训练是要有的,但切不可像部分学科那样一味地做题、训练、检测、模拟。

5、研究考纲、分析考题,领会精神,把握动向。

对于考纲、考题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向来有不少文章谈及过,这里不再赘述。我的建议是:根据2002年的高考试题,我意以为,2003年的高考有些试题形式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是有关知识的考查可能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像第3小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不会再出现,要么改换成词语运用,以辨析选择同义词、近义词的形式出现,要么恢复今年高考不该删除的语言衔接题。二是文言文对于虚词的考查要减少题量,而加大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力度。三是名篇名句的背诵要向课外拓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点难度。四是古代诗歌的鉴赏不会像今年一样只要求回答一个方面的问题。五是作文的材料有可能会考虑是否选取现成的材料,文本本身仍然以考查学生对于道德、情操、情感或生命等话题的理解与思考。

【篇二】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会考复习—文言虚词(网友来稿)

yanzi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作者邮箱: gaoyanax@163.com

【篇三】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虚词题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题复习

主讲人:冯少欢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18个常见虚词的考查方式;

2、学会根据语法、语境准确辨析虚词用法含义; 3、能在句子翻译中准确体现虚词含义。

教学重难点

准确落实句子翻译中的虚词含义,进而带动翻译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PPT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言虚词相关知识梳理。

1、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和叹词。 2、连词: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词。如而、且、则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涉及或比较的对象以及动作的施事者。如于、以、被等。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情态、语气的词。如乃、则等。 助词:附着在词、词组、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如乎、之、者。 3、18个常见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4、文言虚词的特点:

(1)一词多类。比如“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

(2)一类多义。比如“以”,做介词,就有“用”、“凭借”、“按照”、“把”等不同意思。 5、虚词:新课标高考卷没有单设选择题,放在句子翻译题和断句题中考查。

6、注意事项: ①重视课本,系统积累 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意义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巧妙记忆。 ②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有的虚词兼有实词义,如“因”“之”“与”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③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虚词的掌握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 二、讲与练(文言文虚词7大推断技法) ㈠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又如2014年浙江卷中的“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一句,根据句意“欧阳君对我说过亲朋故旧的情分”,就可确定“于”是介词,译为“对”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1

A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使工以药淬之

B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㈡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表示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示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曰:非然也 ..B其一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知弗若欤 ..

C惟弈秋之为听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D思援弓缴而射之 且秦强而赵弱 ..

㈢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场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还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然负其经济之略 其孰能讥之乎 ..C基则学于黄榦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D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㈣语法切入法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奉而献之厉王 天下之刖者多矣 ..

B而刖其左足 使人问其故 ..

C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

D王以和为诳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

㈤词性界定法

2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羽尝为流矢所中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然后此患乃除耳 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

C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视之,形若土狗 ..

㈥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形似。由此可以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B孝敬忠信之事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C所以贵虚无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㈦代入检验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3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

【篇四】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文言虚词的用法》

2014届无为二中高考语文复习核按钮专题: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目标 :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教学方法:

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制作相应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回顾最近三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关于高考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分别是这些:2011年考查的虚词有“之”“以”“因”“乃”四个虚词;2012年考查的虚词有“以”“则”“于”“为”四个虚词;2013年考查的虚词有“因”“而”“乃”“所”四个虚词。大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近三年安徽高考文言虚词都是我们常见的十八个虚词中,因此掌握常见的十八个虚词很有必要性。

【考点透析】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

二,讲练结合(当堂练习):

打开|《核按钮》课本,完成相应的虚词部分。

三,布置作业:

(1) 预习后面关于从词性的角度归纳其他的虚词。 (2) 完成所发的讲义练习。

本课小结:今天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暂且就文言虚词总结这么多,现在回顾一下,我们的今天上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文言文中常见的十八个虚词从词性的角度进行归类,学习了并去掌握了这些虚词在代词和助词方面的运用。希望同学们回去多去整理归纳这些虚词用法。

【篇五】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篇六】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强烈推荐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第一课时

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教学要点提示:实词的用法和含义是高考的常考题,复习重点是一词多义和通假字。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教学内容: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

1.战则请从 [跟随] .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攻伐] .

3.范增数目项王 [眼睛] .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换取] .

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

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

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 无物以相.

之)、“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

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

“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 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

词的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

“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

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

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

7.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

第二课时 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复习要点:

1. 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弱化。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7.名称说法改变。 教学内容:

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 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第三课时 文言句式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 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 为予群从所得。

④ 恐为操所先。

⑤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

也。”

(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1.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4.何由知吾可也?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6.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 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2.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6.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7.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8.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四课时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一. 名词作状语

【篇七】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2015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教案)

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虚词(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学习内容】理解“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指出下列句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可译为“又”。 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4.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表示承接关系,不译。

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不译。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示因果关系, 8.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表示目的关系。

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通“尔”,用作代词,译为"你的"。 10.军惊而坏都舍。(《察今》)通“如”:好像,如同。 【何】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用作疑问代词,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作定语,译为"什么"。

4.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通“呵”,喝问。

第 1 页 【乎】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而况国乎?(《鸿门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5.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 【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才”。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译为"竟(然)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译为"只""仅"等。 5.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是""就是"等。 【其】

1.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用作副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 “还是”。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揣测语气,相当于 “或许”、“大概”。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且】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用作连词,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让步关系,尚且,还。 4.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将要。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暂且,姑且。 【若】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

2.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共 2 页

【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处所,地方。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1.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到 2.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由于

3.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对,对于。 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被。 【为】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 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以为,认为。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判断词,是。 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表被动。

5.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6.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对,向。 【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2.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哪里,怎么。 3.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相当于“之”。 【以】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拿,用。 2.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5.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因】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介词,依照,根据。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依靠,凭借。 3.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趁着,趁此。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通过,经由。 【于】

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比 【与】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介词。和,跟,同。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给。 5.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赞许,同意。 【则】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原来是" 。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之】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之:我)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代词,这,此。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独。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第 2 页 共 2 页

【篇八】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七 文言虚词 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七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学习重点

掌握而、何、乎、乃、其、且等十八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学习难点

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3月5日 总节次19

一、“考纲”解读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1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

(14)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1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1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1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18)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而:(11)-(17)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18)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1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1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1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1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

(17)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 ..

(1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 ..

(19)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

何:(11)-(13)疑问代词。其中(1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1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1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14)(15)疑问副词。其中(14)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15)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16)-(18)【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19)【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 )

⑤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 )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 )

⑧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

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

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 乎:①-⑤语气助词: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③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⑥-⑧介词,分别相当于“于” “对”“ 比”;可作词尾,⑨⑩译为“""的样子”“""地”。

4、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1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1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

(1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16)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

乃:(11)-(14)副词。其中(1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1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1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1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15)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16)【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5、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1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1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1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1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1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20)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

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

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

其:(11)-(15)代词。其中(1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

的”“它的”包括复数)。

(1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

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不能

加“的”。

(1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1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16)-(19)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

搭配。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

(20)⑴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⑵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6、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1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1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14)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15)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1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且:(11)-(14)连词。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15)(16)副词。相当于“将”“ 将要”“ 暂且”“ 姑且”

三、合作探究

1、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并列关系 2、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假设关系 4、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5、连词,转折关系 6、连词,递进关系 7、连词,修饰关系 8、不久,一会儿 9、连词,承接关系 10、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

2、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疑问副词,可译为“多么” 5、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6、可译为“凭什么” 7、可译为“怎么样”

3、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4、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

(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代词,可译为“其中” 4、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代词,可译为“他的” 7、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11、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四、课堂作业

1、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乎】

五、作业:归纳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3月9日 总节次20

一、课前朗读

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二、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1)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13)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14)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参考答案:(11)动词。像,好像。

(12)(13)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14)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1)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

(12)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1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14)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参考答案:(11)(12)助词。其中(1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

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1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13)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14)(15)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2)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1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1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16)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17)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

(18)何辞为?(《鸿门宴》)( )

参考答案:(11)-(13)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11)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12)以为。(13)判断词,是。

(14)-(17)介词。其中(14)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5)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16)对,向。(17)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18)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11)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12)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1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14)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1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参考答案:(11)(12)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1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14)(15)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 表疑问,“哪里”、“怎么”。

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指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