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就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谈对高考命题的认识及迎考复习的建议(教师中心稿)
面对高考试题的思虑
——就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谈对高考命题的认识及迎考复习的建议
山东董宝礼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与前几年的高考试题相比,在试卷的结构和考查的内容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从总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主要表现在考查内容上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的考查也由原来的单一选择性试题一改为主观简答题;文言文的考查也将原来的单一选择题改变为主、客观交错考查的形式,将文言语句的翻译列入第Ⅱ卷中;同时,今年又恢复了对名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由9分变为6分、文言文阅读由18分变为20分,增加了4分的名句名一个登山者,在途中遇到了暴风雪,如不尽快找到避风港,随时都有被冻死的危险。也就是说,一个活动着的,奋力跋涉的的登山者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可见当时当地的气候多么险恶,而一个被封在大雪里“硬梆梆”的“快要冻死的人”在他“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才“脱下手套,给那人按摩”,倒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谁都知道,对于一个快被“冻僵”的人,即使被发现后迅速地抢救,恐怕也难逃劫难,何况他是在发现之后又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又是用按摩的抢救方式,竟然能把那人救活,这是奇迹,是童话,还是愿望?在笔者看来,肯定不是事实,我想命题者可能为了遵循高考命题材料“陌生化”的特点而临时编写的这段故事,其中只考虑到了命题本身的需要,而忽略了它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假如今年的高考作文不是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是较为传统且“古老”一点的根据材料写感想,一定会有不少考生“傻眼”,好在话题作文要求宽泛,不至于造成大的不良后果。
三、对2003年高考语文迎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对于2002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及笔者这些年来对高考走向、命题思路、考试说明、高考规律的分析理解,就2003年高考复习备考复习,提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进一步指导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材料都与现实生活、生命、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加强,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已是大势所趋,高考这根“指挥棒”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去年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仍将如此。因而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听广播、看新闻、读报刊已是势在必行。建议语文教师也应不断地对学生开设时政教育课,帮助学生从报考杂志上选取有典型意义和实际意义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词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乃至作文都有好处。
2、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情怀。随着“以德治国”策略的实施,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已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而作为实施这种教育的最主要阵地的学校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教育。看2002年的高考试题,在这些方面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建议语文教师不仅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人格感染学生,更应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经常性的选择一些较好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这些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最好能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此有关的话题为主的演讲活动、辩论活动或作文练习,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3、知识复习仍应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夯实基础,务求实效。
就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涉及教材的内容又明显增多,部分试题涉及的是课文中出现的原句,这种命题思路与高考命题的“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是一致的,这种思路在近一两的高考中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高考复习中“丢弃课本,畅游题海”的做法是与高考命题思路相违背的,是不可取的,注重教材,夯实基础,有层次有计划地拓展延伸当是近几年高考应考复习的正确思路。
4、避难就易,博采广收。
山东一位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曾提出语文教学“少讲,少练,少考;多读,多写,多背”的教学原则,不仅适用于平常的语文教学,在笔者看来,此原则用在高考迎考复习中也是非常实用的。就当前的高考语文试题里哀江,试题难度降低,阅读量相对增加,纯知识性的题目相对会越来越少,盲目地一味的训练大量习题,不但于事无补,相反会把学生导入钻研偏、难、怪题的误区,从而大大降低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语文学科应当赋予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因此说,高考语文的应试复习,还是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这两个领域中,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和高考的“根”。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必要的训练是要有的,但切不可像部分学科那样一味地做题、训练、检测、模拟。
5、研究考纲、分析考题,领会精神,把握动向。
对于考纲、考题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向来有不少文章谈及过,这里不再赘述。我的建议是:根据2002年的高考试题,我意以为,2003年的高考有些试题形式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是有关知识的考查可能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像第3小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不会再出现,要么改换成词语运用,以辨析选择同义词、近义词的形式出现,要么恢复今年高考不该删除的语言衔接题。二是文言文对于虚词的考查要减少题量,而加大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力度。三是名篇名句的背诵要向课外拓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点难度。四是古代诗歌的鉴赏不会像今年一样只要求回答一个方面的问题。五是作文的材料有可能会考虑是否选取现成的材料,文本本身仍然以考查学生对于道德、情操、情感或生命等话题的理解与思考。
【篇二】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会考复习—文言虚词(网友来稿)
yanzi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作者邮箱: gaoyanax@163.com
【篇三】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虚词题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题复习
主讲人:冯少欢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18个常见虚词的考查方式;
2、学会根据语法、语境准确辨析虚词用法含义; 3、能在句子翻译中准确体现虚词含义。
教学重难点
准确落实句子翻译中的虚词含义,进而带动翻译能力的提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PPT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言虚词相关知识梳理。
1、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和叹词。 2、连词:连接词、词组、分句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词。如而、且、则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式、目的、涉及或比较的对象以及动作的施事者。如于、以、被等。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情态、语气的词。如乃、则等。 助词:附着在词、词组、句子后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如乎、之、者。 3、18个常见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4、文言虚词的特点:
(1)一词多类。比如“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
(2)一类多义。比如“以”,做介词,就有“用”、“凭借”、“按照”、“把”等不同意思。 5、虚词:新课标高考卷没有单设选择题,放在句子翻译题和断句题中考查。
6、注意事项: ①重视课本,系统积累 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意义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巧妙记忆。 ②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有的虚词兼有实词义,如“因”“之”“与”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③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虚词的掌握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 二、讲与练(文言文虚词7大推断技法) ㈠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又如2014年浙江卷中的“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一句,根据句意“欧阳君对我说过亲朋故旧的情分”,就可确定“于”是介词,译为“对”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
1
A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使工以药淬之
B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㈡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者”“也”“乃”表示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示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曰:非然也 ..B其一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知弗若欤 ..
C惟弈秋之为听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D思援弓缴而射之 且秦强而赵弱 ..
㈢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场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还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这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然负其经济之略 其孰能讥之乎 ..C基则学于黄榦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D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㈣语法切入法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副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奉而献之厉王 天下之刖者多矣 ..
B而刖其左足 使人问其故 ..
C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
D王以和为诳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
㈤词性界定法
2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羽尝为流矢所中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然后此患乃除耳 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
C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视之,形若土狗 ..
㈥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形似。由此可以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B孝敬忠信之事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C所以贵虚无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㈦代入检验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 ..
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3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
【篇四】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篇五】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复习教案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修饰限制(如副词);称代(代词);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唯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2.见参考书。
3.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即可作为虚词用也可作为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呗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而】。本文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词,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师说》。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把健壮而上破之。《鸿门宴》。
4)表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呼(《祭十二郎文》)。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篇六】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超完整高中文言文虚词练习_复习教案(1)
2
3
4
5
【篇七】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寿县二中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句式
【考点提示】
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在高考中很少直接命题来考查文言句式,但在文言翻译、文言断句中往往涉及,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混淆点。
【真题回放】
1、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2009全国高考浙江卷)
此题涉及到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的知识。“人之所有”的后面,省略了“书画”,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惟恐其不吾予也”的正确语序应为“惟恐其不予吾也”。全句翻译为: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全国高考山东卷)
此题涉及到被动句的知识。“常不见听信”中的“见”表被动。全句翻译为:申甫屡次把他的谋略陈述给各位公卿,却常常不被听从信任。
3、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全国高考江苏卷)
此题涉及到省略句、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的知识。正确的语序应为“以(其)嫁时之衣殓,吾贫甚矣可知也”。全句翻译为: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放人棺材,我太贫穷,就可以知道了。
【内容详解】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讨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以上两句是判断句吗?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倒装句式
倒装句式也称变式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等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②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韩愈《师说》)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③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④沛公安在? (司马迁《鸿门宴》)
⑤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韩愈《祭十二郎文》)
3、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⑥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①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②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③惟兄嫂是依 (韩愈《祭十二郎文》)
5.“相”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译为“我”、“你”或“他(她)”。例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6.“见”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解释为“我”。例如: ①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孔雀东南飞》))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 宾语前置小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二)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北)南”即“战(于)河(北)南”,应理解为“于河(北)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 得双石于潭上。 (苏轼《石钟山记》)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o静女》)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⑧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⑨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李朝威《柳毅传》)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这种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以下四种句式:
⑴、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鸿门宴》)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楚人有涉江者。 (《吕氏春秋.察今》)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⑤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轼《赤壁赋》)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司马迁《苏武传》)
⑵、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屈原《离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刘勰《文心雕龙》)
⑶、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篇八】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2017年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 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着眼于应用与理解,对文章整体阅读有着一定的帮助,在翻译中会有适当的体现。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理解。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
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综上所述,在辨别虚词含义及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如《史记》《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 险以远,则至者少。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间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 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 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四、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
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五、重点文言虚词用法例释补充:
本学案是对一轮复习资料虚词用法的补充,请仔细对照。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用作疑问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见一轮复习资料。
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中文言虚词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