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论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歌词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论雅俗共赏

荷塘月色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荷塘月色

一、概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一

1.阅读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2.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3.根据下面的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帮助理解课文。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4.回忆在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示范,精讲少许,旨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并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第二课时,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背诵第四、五、六段。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须准备:文学常识、需揣摩的语句的字幕。

六、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检查预习,导人新课。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散文独树一格,引人注目,“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初中学过他的《背影》、《春》。

这节课学习朱先生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书文题)

二、请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简单交流,明确: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迸方向,心情苦闷彷惶,思想矛盾复杂。《荷塘月色》正是作者当时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真切委婉的写照,作者以优美动人的笔调为荷塘月色笼上朦胧的色彩。

三、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学生回答,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讨论,明确: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3.问: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交流: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提示方法: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是难点,教师适当讲析。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五、体察文中景物描写的感情色彩。

1.概括文中所写景物。

学生讨论,明确:去荷塘途中的景(曲径、树、月光);荷塘边凝望的景(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思接千载采莲景。

2.分析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分析第二段,教师示范方法。

1)筛选出描摹景物的关键词语:“幽僻”、“寂寞”、“蓊蓊郁郁”、“阴森森”,筛选出关键句子:“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品味:“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一层淡淡的愁云。

学生独立分析后面的景物描写,讨论交流,教师可在难点处适当点拨,如:

灌木的黑影会引起惊恐、不快之感;没精打采的路灯光会引起萎靡疲倦之感;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而会增加人的落寞孤寂感,这些都会引起作者感情的逐步变化。

最后明确: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掣,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

六、总结文中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问:通过上述分析看出:作者喜悦与忧愁(板书)相伴,那么这种感情是浓是淡呢?

学生发言,明确:

从文章的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板书)。

2.学生归纳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板书)

“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获得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超脱不得。

七、配乐,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精美传神的词句。

八、分类汇总学生找出的词句。

1.比喻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7)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1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通感句

1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动词

14)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15)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16)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17)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8)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5.叠词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

缕缕静静薄薄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隐隐约约轻轻

九、揣摩体味,尽情陶醉于作者生花妙笔勾画的“满贮诗意”的境界中,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在每类中,教师可以一句、一词为例,示范讲析,点拨方法,其余由学生完成。

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它们的妙处,

一要结合语境,二要展开想象,融人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

1)句写荷叶之美,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然起舞婆婆婀娜的丰姿。

学生分析2)——3),以下供参考:

2)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特点:晶莹可掬的光华;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地闪光;纤尘不染的丽质。

3)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

4)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

5)写出叶与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

6)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

7)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8)以灯光衬月色的朦胧迷人。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加点词板书)

拟人句9)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用这两个词巧妙地形容了荷花的妍媚多姿。

学生分析10)、11),以下供参考:

10)写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

11)流水无声却似有深情。

小结: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加点词板书)

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请看书后练习二的解释。

12)写荷香,由嗅觉向听觉转移,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幽雅淡远,启发人们从舒缓飘渺的歌声中去体会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使难以描摹的感觉具体化了。

学生分析13),以下供参考:

13)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树影明暗揉合,透着内在和谐,将其化为跳动、悠扬的旋律,使意境更温馨、幽雅。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加点词板书)

理解用词的精当可以在语境中品味,也可以用替换比较的方法。

14)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用“拍”、“哼”,真切地再现了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作用“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学生分析15)一一18)教师可提示替换的词语,以下供参考:

15)“泻”若换成“照”,是月光射在荷花上的意思,和“流水”的比喻不协调,而“泻”字写月光流水般地由上而下一大片地流到整个荷塘的叶和花上,富于动感。

16)与“升”比较,“升”仅是由低往高移动,而“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17)“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18)与“映”比较,“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表述一般;“画”赋予主动意识,与“倩影”搭配得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小结:使用动词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加点词板书)

叠词数量较多,每位同学任选两个简略分析。学生发言后,点拨一二,进行小结:

叠词的运用更具特色,像“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加点词板书)

十、试背诵第四、五、六段,深入体会文章朴素典雅、精练优美的语言。

七、教学评价设计

70教师

素质能熟练运用语言组织教学,语言运用得体、规范2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调控能力强2

教态亲切自然;教师有较强的感染力2

教学

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4

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等的培养4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3

课堂设计有层次,能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难度适合学生水平,可操作性强。(具体教师教案)5

程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创设民主、平等、积极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好不同的角色6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独特的情感体验6

能不断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6

教学方法恰当有效,活动形式有趣、多样,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6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疏密适度,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5

能有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5

教学效果与

特色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身心愉悦6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学实效高6

教学在某个方面有独到之处2

30自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全过程,思维活跃,活动时情绪高涨10

合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乐于与同学合作,乐于帮助并懂得寻求帮助10

探究善于思考,勇于进行语言实践,能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10

八、帮助和总结

总结课文,启迪思维,迁移运用。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夕阳中、秋雨中的某处景物,投入真情实感,仿照朱先生遣词用语的特点,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篇二】论雅俗共赏

《红楼梦》导读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选修)

这一题目的难度极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乃至《金瓶梅》的客观面貌,是可以三言五语勾勒出大体轮廓来的,《红楼梦》则不能。面对这一由生活细事构成的庞然大物,有点无处入手的感觉。为读解方便,暂且从四个角度入手,对这件天衣无缝、浑然

一体的艺术品作一入门提示。

  1、读前五回,领会其纲领性位置。

  《红楼梦》的前五回,特别是第一、二、五回,具有某种“自序”性质。在这五回书中,

作家从不同侧面,借不同的象征手法,以不同的口吻,不厌其烦地反复申明自己的创作主

旨,从而,为后人留下了理解作家、阐释文本、解开《红梦梦》之谜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此书不幸中的万幸,是读者评家走出误读的重要依傍。从这种意义上说.前五回(而不是“第四回”或“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全书

长长的序幕。

  第一回,序中之序。宣告作家“为什么写”“写

些什么”一类全局性意图。甄士隐的故事是一种总象征,把三种悲剧(男人的,女孩子的,家族的)都包孕进去,还把整个人生苦闷与世道变幻都提炼出来(见《好了歌注》)。“还泪”传说与石头的故事,为爱情悲剧与异样孩子的悲剧做了铺垫。

第二回,由虚写进入实写的开始,即虚写一个贵族实体。借助两个局外人的对话,对贾府这个百年望族进行冷峻客观、高屋建瓴而又脚踏实地的粗线条评说。再次宣布,这部大书的兴奋点是要为一个“死而不僵”的大家族作传,为一群出类拔萃的女子作传,为一个毁誉不一的异样少年作传。

  第三回,进入实写。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登场,有画像,有论赞。再次强调,这部大书要为一个囫囵不解的的不肖子弟作传。以还泪说为标志的爱情悲剧由此回拉开序幕。此外,还借女主人公的新鲜目光,为贾府上下人等画像(对冷子兴演说的一种补充)。

  第四回,继续实写,又一女主角登场。以金玉缘为标志的婚姻悲剧由此开始。此外,借薛蟠的劣迹与贾雨村的判案交代贾府的社会网络,即三种悲剧主人公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首次提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联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巨大命题(可惜,现存各版本中均未充分体现)。

第五回,又转入虚写,是第一回意境、氛围与情绪的延伸,表现形式是梦,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太虚幻境象征与现实人生相对应的、自然环境极清幽、人文环境相对宽松却又带有神秘色彩的世外桃园,此其一。太虚幻境又是一个预测与把握女人(主要是少女少妇命运的中枢机构,《红楼梦》里将要出现的一系列年轻女子大都可以在“薄命司”中找到她们的档案,“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等等,分别载有她们未来人生走向的预言,此其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全部经历,透露了以下信息:贾宝玉是一冥顽不化的不肖子弟,他对宁荣二公委托警幻仙子对他所做的花样翻新的教导,呆若木鸡;与贾宝玉有着这样或那样关连的少女少妇们,都不拥有好的命运,一部《红楼梦》其实主要是各个层次上的“十二钗”们的挽歌;贾宝玉赖以生存的家族和阶层,也已“运终数尽,不可挽回”,在仙女们演奏的“红楼十二支曲”的序曲与尾声中,在宁荣二公与警幻仙子的对话中,已明白无误地透露了这一点。要之,前五回的艺术使命有三:反复提示创作主旨;反复提示重要人物;反复提示文本走向。

  熟读六大事件

  六大事件,即把握住牵动全局的大关节与总脊梁。几桩突然出现、具有整体价值的喜庆、灾变或亦喜亦悲、不喜不悲的大事件,在全书开端、发展、逆转、终结、尾声中,发挥着牵动全局、震撼全局、影响全局的艺术功能。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曹雪芹最善于利用大事大波的绝妙环境,让人物在相互吸引、相互比较、相互冲撞中,挥洒自如又事半功倍地完成着性格。而每一个大事大波自身,又从比较紧张比较饱和的程度上再现了生活的节奏感、层次感以及盘根错节、难以化解的矛盾。从而,人物的复合性,生活的复杂性,得到

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表现。一是秦可卿之死。一个晚辈媳妇的死,让宁荣二府,上下左右,至亲好友,皇亲国戚一齐动作起来。极写宁府之铺张,暗含“造衅开端首罪宁”诗意。贾珍、王熙凤、贾宝玉等性格得到精致的皴染。二是元贵妃省亲。从降旨封妃,到恩准省亲,到

修建大观园,到省亲过程中的仪仗、排场,矫情与真情的曝光。极写荣府之奢靡。客观上为小儿女准备了一块相对封闭也相对清纯的活动天地。贾宝玉、贾政、贾琏、王熙凤、贾元春等性格得到不同程度的皴染。三是贾宝玉挨打。父子矛盾,兄弟矛盾,嫡庶矛盾,母子矛盾,荣府与忠顺王府之间的矛盾,层层剥出。极写贾府教子无方与后继无人。贾宝玉、贾政、王夫人、贾母、贾环、李纨、林黛玉、薛宝钗、花袭人等性格,得到程度不同的皴染。四是贾探春理家。表面看来,极写大观园管理弊端及改善管理、开源节流之成效;实乃借内当家易人之机会,集中笔力,暴露贾府主仆之间、嫡庶之间、“内仆”与“外仆”之间的深层冲突,以及王熙风进退维谷、骑虎难下的困境;而中心意图,则在于让贾探春、薛宝钗与李纨、平儿等人“小试其才”,略展鸿图,以证明即使在家政管理方面,“闺阁中”也“历历有人”,岂止于

舞文弄墨而已。五是抄捡大观园。极写荣府后院起火。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姑嫂之间的矛盾公然爆发;成年女仆与少年女仆之间的积怨亦假主人之手得到宣泄;一场大家族自杀自灭的剧以五个丫头的被摧残而终结。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贾探春、贾惜春、尤氏、绣桔、司棋、晴雯、入画、芳官等性格得到进一步皴染或一次性完成。六是查抄宁荣二府。这是在续书中完成的,是续书中最精彩的场面之一。是家族弊端的外化,是贾府与外界冲突的激化,,是宁荣二公所说的“运终数尽”的最大征兆与最后转折。贾母性格在这一事件中得到高品位的皴染。

  3、熟读具有纵向观照使命的三组故事。

即刘姥姥三进荣府、四大生日(宝钗、宝玉、凤姐、贾母)、三次丧事(秦可卿、贾敬、贾母)等情节链。每一串相似相异的故事情节都酿造着首尾呼应的联想效果。如:刘姥姥一进荣府,只见到凤姐,极写荣府之气派与刘姥姥之惶恐。二进荣府,见到了贾母,极写荣府之奢华与刘姥姥之练达。三进荣府,见到了衰败,极写荣府的无助与刘姥姥的义举。三进三出,贾府兴衰脉络与人变异历历在目。刘姥姥、王熙凤、贾母、贾宝玉、鸳鸯、袭人、平儿、妙玉等性格,都得到立体化的皴染。

  4、熟读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悲剧。即辨析“木石盟”与“金玉缘”在结构全书中不可取代的主线作用。《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至少存在五种以上的见解。如宝黛爱情悲剧说,宝黛钗婚恋悲剧说,贾府衰亡史说,王熙凤理家史说,贾宝玉性格史说,爱情悲剧与家族衰亡双重主线说等。我们赞同第二种见解,或第二、第五两说之融汇,即:以主要人物的爱情婚姻纠葛为为明线,以主要人物的性格史或命运史为暗线。通常情况下,一部大书总要构思一个趣味性、悬念性强而又易于被读者把握的故事,去承担穿针引线的使命。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正是最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能力、最便于串联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有论者认为,把主线理解为一个婚恋故事,会影响对全书恢弘丰厚内容的总体察,这是一种误会。顾名思义,主线不等于主题。主线的功能主要是穿梭一般把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顺理成章地构架在一起。选择婚恋故事做主线,完全能够承担起表现宏伟主题的艺术使命。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故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主线”位置不容置疑。其一,从创作角度看,这条线索具有舒卷自如的特点。三位当事人的特殊身分,使三人故事与全书各种重要矛盾冲突之间,与各种重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无论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延伸,它都可以机动灵活,大开大阖,时隐时现,虚实相生,游刃有余地勾连出各类角色,推拉出各种

场面,并帮助角色与场景自然转换与不断滚动。此其一。其二,从欣赏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具有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对大多数读者说来,爱情婚姻故事是最易把握也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儿,其他重要线索(如理家史,性格史,衰亡史等)都不具有如此广泛的可接受性,换言之,不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较强艺术鉴赏力的读者,是万万领悟不到的。其三,从改编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又是最具有稳定感与可移植性的。各种门类的改编实践已经说

明,哪怕最粗疏、最胆大的改编者、移植者,只要其作品以《红楼梦》命名,就不可能将三人故事砍掉。反之,倘出现一部抽掉三人故事却还以《红楼梦》命名的影剧,那倒是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了。要之宝黛钗婚恋悲剧是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至于暗线。可以给生活体验、艺术趣味不同的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不过,就多数情况论,在这一类大作品中,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往往构成那条潜在的、深层次的暗线。

暗线。

宝黛钗婚恋悲剧解

  值得注意的《红楼梦》曲(前三首)(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一〔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二〔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注: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梁鸿)为人赁舂(舂米),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三〔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金玉缘”与“木石盟”一、“金玉缘”与“木石盟”

金玉缘:通灵宝玉宝钗金锁(正面)(两面八字)莫失莫忘、不离不弃;仙寿恒昌、芳龄永继

木石盟(“还泪”的传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绛珠仙子)、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之惠,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第一回)

通灵宝玉的来历:“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第一回)

小结:

绛珠草——绛珠仙子——林黛玉神瑛侍者——贾宝玉石头——通灵宝玉

  二、钗黛合一的形象设计

  钗黛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第五回)注:停机德:东汉乐羊子远出求学,中道而归,其妻以停下织机割断经线为喻,劝其不要半途而废,以期求取功名。见《后汉书·列女传》。咏絮才:晋人谢道韫,聪明有才辩,某天大雪,韫叔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韫堂兄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赞赏不已。见《世说新语·言语》。太虚幻境之“兼美”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之成云雨之事的女子,“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字可卿”。

  三、钗、黛之考量

  钗、黛二人都是作家笔下至为赞赏的人物,在形貌美、才能美、性格美等方面构成双峰并峙、两水分流的互补关系,共同体现着作家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全方位探求。形貌之美:林黛玉:“风流袅娜”、薛宝钗:“鲜艳妩媚”,在秦可卿身上,两种美得到合一,故曰“兼美”。却把“艳冠群芳”四字给予了薛宝钗,并补之“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评语。才能之美:林黛玉:独擅诗才、薛宝钗:不仅能诗,而且博学,不仅长于舞文弄墨,而且善于持家理财。在才能方面,领袖群钗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性格之美:黛玉:任情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38回,黛玉《问菊》诗)美在能较多地保存了童心,较少使用人格面具。宝钗:宽和美清代“贬薛派”代表人物涂瀛也不得不承认:“宝钗静慎安祥,从容大雅,望之如春”,各色人物,“皆在所容”。美在能更多地体谅他人。

  林黛玉的任情美林黛玉禀性中确有一股清标之气,一种“无曲学以阿世”(《汉书·辕固传》),“濯清泉以自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童心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38回,黛玉《问菊》诗)林黛王恋情中又确有一种清纯之气。她对贾宝玉的苦恋是无条件的。她不在乎所爱男人的升沉荣辱,她甚至不苛求对方是否完美,她是那种不论毁誉成败都会义无反顾地追随所爱男人的好女人。林黛玉的诗魂中还确有一种清奇之气。不仅诗作清奇,诗论清奇,其调教出来的徒弟竟也清奇。时至今日,林诗的许多名句仍如凄风残月,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林黛玉的性格弱点:林黛玉并不是人格标本。在表现其禀性清标的同时,也写出了她“气高”、“量褊”、“口舌伤人”“不善处世”等性格弱点。在表现其恋情清纯的同时,也写出了她的畸形与病态心理,以及贾母关于“老冤家”“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牢骚、忧虑与苦闷,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恰恰因为林黛玉是个多有性格弱点的人,才成为中外文学史上最动人的悲剧主人公之一。

  薛宝钗的宽和美薛宝钗的宽和美清代“贬薛派”代表人物涂瀛也不得不承认:“宝钗静慎安祥,从容大雅,望之如春”,各色人物,“皆在所容”。下面,对薛宝钗在与长辈相处、与“对手”相处、与“小人”相处,与“刁徒”相处中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性格魅力,做出提示。在与长辈相处中,宝钗是《红楼梦》中唯一真正领悟并实践了孔孟提出的两种孝道之“正价值”的人物。一方面,她具有“悦亲”的行为惯性,这是无功利色彩的爱心与有教养少女行为规范的统一。另一方面,她又并非一味地“阿意曲从”,在处理带有原则分歧的观念冲突中,她有时也算得上一个“诤子”。如,面对偏袒儿子执意报复(柳湘莲)的糊涂老娘,薛宝钗以其惯有的宽厚豁达善良明智,冷静果决地进行了有力谏阻,从而,警醒了薛姨妈,制止了不义的报复行动,并产生了化敌为友的远距离效果。与林黛玉相处,是薛宝钗人际关系中的一大难题。作为品格端方的女孩,如何应付来自好人的唇枪舌剑的中伤?最首要最根本的法宝:“浑然不觉”,一种博大恢弘的自然与人文品格;其次是必要的退避与礼让,“有容德乃大,修德获福”(《尚书》);其三是肝胆相照的胸襟与气量。如“兰言解疑癖”故事中表现的善良动机与坦诚态度等便是力证。小人(即自轻自贱,无事生非,飞短流长,

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的可怜虫们),最难以相处。与这种人物交往,需要较高层次

的宽和与善良。如对待赵姨娘与贾环,由于格调气质的距离,她对他们采取了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态度,但在具体交往中,却能做到不歧视,不排斥,体谅包容,一视同仁。如第20回中一视同仁地带贾环玩耍,第67回中一视同仁馈赠贾环礼物等。这种胸襟气度,与王熙凤对赵姨娘的卑视,贾宝玉贾环的疏淡,贾探春对赵姨娘与贾环的冷峻,特别是与那些心比天高的小丫头们对贾环的厌恶与鄙弃派头比较起来,更显得难能可贵。任何较大群体中,难免出现个把刁徒,即不受起码道德约束的泼皮牛二式的人物,如夏金桂。才貌双绝的香菱被夏金桂折磨得死去活来。薛蝌被欺凌得尴尬不堪。薛宝钗的精神状态就健全得多。面对夏金桂旷日持久的骚扰,她竟能安闲自若,居高临下,如入无人之境,充分体现了一个豁达女孩在被迫抵抗、被迫还击时的镇定与弘毅。宽容而又不失刚正,忍让而又不失尊严,进退适度,绵里藏针,恰到好处。薛宝钗受到非议的性格侧面:作家对这一形象的设计,与其他同龄少女有某种不同。其要点是:作家把她塑造成一个“超我”型的女孩,一个失去了许多童心的“有教养少女”。其一,人生价值观比较正统。她对贾宝玉的规劝、讽谏与期待,均是传统型的,并因此遭到贾宝玉的疏离与诮(qiào)谤;她对林黛玉所进行的肝胆相照的谈话,也是以恪守妇德为出发点的,并取得了使对方口服、“暗服”的说教效果。.其二,在为人处世方面,她是比较圆熟的。第8回:“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在至少七八种场合中,如元春猜灯谜(第22回),论金钏死由(第32回),诋芸红隐私,施金蝉脱壳(第27回),责宝琴诗题、谑黛玉婚事以及对尤三姐之死的过分寡情(第67回),对绿蜡之辨的过分热衷(第17—–18回)等,均体现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明哲自保、进退矩步的处事原则比黛湘探琴诸女孩多了一些矫情。其三,在情感问题上,以理抑情的样板。在与贾宝玉的关系中,薛宝钗最初也曾两小无猜、顺乎自然地亲近过贾宝玉(见第8、20、21、26、28、33、36回),但这种纯净而天然的情感很快被她自己扼杀了。这种扼杀又是以她特有的自我超越的形式完成的。她坦荡地认同了二玉的深情,并理性地退出了三人的漩涡。然后,便是对人工撮合婚姻的无奈承受。然后,便是自甘寂寞的凄凉收场。在这场婚姻悲剧的酿造过程中,薛宝钗无疑是有责任的,她的责任并不在于对所谓“宝二奶奶”地位的眷恋或向往,她的毛病在于太过分委屈了自己,她犯了一个“小事不糊涂而大事糊涂”的错误。

小结:在人际关系中,任情,率性,清标,是一种美,美在能较多地保存童心;而律己,安祥,宽和,也是一种美,美在能更多地体谅他人。这两种不同格调的美,连同它们全部的可敬与可悲,似乎都揉和到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中去了。钗、黛二人在性格上构成了以反衬为表象的正衬与互补。宝玉在爱情选择上,显然超越了以“才”与“貌”为重要标准的“才子佳人”模式。

四、钗、黛婚恋观比较(参照

人物——杜丽娘、崔莺莺)

爱情意识的自觉

杜丽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崔莺莺:“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了至诚种!”

林黛玉:“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薛宝钗:“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jiǎ)贮琼浆。莫言绮縠(hú)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夫贵妻荣”的思想

杜丽娘:“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崔莺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薛宝钗:屡屡伺机规箴宝玉,期望其能改弦易辙,成为蟾宫之客。

林黛玉:从不说“这些混账话”。(宝玉语)

小结:四位女性均具有爱情意识的自觉,但伴不伴随夫贵妻荣的思想却决定了黛玉有似于崔莺莺,而与宝钗、杜丽娘大相径的婚姻观。

贾宝玉的选择(间色法:史湘云)

  宝玉最初与黛玉、宝钗、湘云之间的微妙关系“心里有妹妹,但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又“连忙就走”。

  钗、黛、湘云之间的比较

  论风姿,一个袅娜风流,公认有种病态美;一个鲜艳妩媚,公认有种健康美;一个灵秀洒脱,公认有种天真美:都具备“倾国倾城貌”。论才学,一个夺魁“菊花诗”;一个讽和““螃蟹咏”,誉称绝唱;一个韵和“海棠诗”,压倒群芳:都是锦心绣口。论门第,一个是侯门之后;一个是皇商之家;一个是侯府之女:与贾府都是门当户对。论亲缘,都是宝玉的表亲,结成婚姻皆是“亲上加亲”。

  提问:谁最有资格成为宝玉的婚姻对象?三人都有资格成为宝玉的婚姻对象。其中尤以湘云为最,因为唯有她:既有应谶“金玉姻缘”之说的金麒麟,又有与宝玉自小“耳鬓厮磨”的感情,二者兼备。宝玉钟情黛玉,疏离宝钗、湘云的原因:宝钗总“见机劝导”宝玉去“立身扬名”,自不必说;湘云一到贾府,就要宝玉改掉调弄脂儿粉儿等“不长进的毛病”,去讲谈些“仕途经济”。“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宝玉语)这与黛纵容宝玉“调脂弄粉”,从不以“仕途

经济”相劝,是何等鲜明的对照!作者以“间色法”描写了史湘云的介入,把黛玉、宝钗、湘云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予以刻划,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宝黛之间的知己之爱。正是人生观的差异,使宝玉在与宝钗婚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钗、黛的影子人物——袭人、晴雯。宝玉最初与袭人最为亲近(第六回:初试云雨情)宝玉挨打后,支走袭人,派晴雯给黛玉送帕子。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宝玉探病。晴雯死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

  六、贾府家长们的态度

  王夫人的态度:不喜晴雯,想到她眉眼有些像林妹妹。贾母的态度:像爱宝玉一样爱黛玉。如第5回:“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也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又如,除夕夜放炮竹,贾母将黛玉搂在怀中,王夫人将宝玉搂在怀中。贾母为什么不选黛玉而选宝钗?贾府贵而不富,薛府富而不贵,需要政治联姻。贾府儿孙后继无人,唯宝玉略可望成,宝钗

能规箴他走仕途经济道路,且有理家才能。黛玉多病,日食燕窝。

  七、结论及余论七、结论及余论

1、宝黛钗的婚恋悲剧,木石盟与金玉缘,系结构全书的主线。“木石盟”指宝玉与黛玉的恋爱悲剧。宝玉前世为赤瑕宫的神瑛侍者。黛玉前世为绛珠草,得神瑛侍者甘露之惠,修成绛珠仙子。“还泪”之说,宝玉所佩通灵宝玉系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化而成。“金玉缘”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宝玉有通灵宝玉,上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有金锁,上刻“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2、钗黛在形貌美、才能美、性格美方面构成互补。钗、黛都是作家笔下至为赞赏的人物,

在形貌美、才能美、性格美,均构成双峰并峙、两水分流的互补关系,共同体现着作家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全方位探求。然而钗、黛并非完人,她们的出现说明中国小说家审视与表现女人的视角有了大的拓展与质的转换:女人已不再是男人某种政治行为或传宗接代的工具

(如《三国演义》)已不再是男人成功路上的灾星与祸水(如《水浒传》)已不再是男人皮肤滥淫的性对象(如《金瓶梅》)已不再是男人水月镜花般的精神补偿(如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红楼梦》的女人们已构成瑕瑜互见、斑烂多彩的“人”的世界。《红楼梦》对女人的观照甚至已超越了女性问题圈。它将穿着女装的人性美、人情美及其与生俱来或后天形成的种种缺憾一并揭示给人们看,从而激起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诸如性格与命运、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自身价值与社会责任及其相互关系的种种思考。

  3、宝黛之爱——知己之爱3、宝黛之爱——知己之爱。超越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超越了注重“才”、“貌”与“功名富贵”的才子佳人模式,升华为知己之爱

主要性格读解

读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性格。

(一)讨论:贾宝玉形象(略)

  探讨贾宝玉的生命质量,须从三个影响最大的方面入手:

一是价值观,即如何做男人的;

一是妇女观,即如何待女人的;

一是婚恋观,即如何选择终身伴侣的。

讨论:林黛玉形象

  林黛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0年来,人们对林黛玉的欣赏是多义的流变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教养不同年纪甚至不同心态的读者的阐释,各有各的兴奋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多角度多层面观照林黛玉性格的浩瀚著述中,以50年代后期出现的“双重叛逆”说,

影响最为深远(何其芳《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其要点是说,贾宝玉与林黛玉不仅是“恋爱上的叛逆者”,而且是“一对叛逆者的恋爱”。此说一出,响应者此起彼应,因而忽略了林黛玉在价值取向、人际关系、情恋方式等主要方面,与贾宝玉之间存在的那个不大不小的距离。

  首先是价值取向上的距离。尽管林黛玉从不曾劝贾宝玉去走什么仕途经济学问之路,尽管她对他的“无事忙”与“富贵闲人”生存状态不问不闻听之任之,尽管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林黛玉带给贾宝玉一种宽松自如的空气,林黛玉毕竟算不上什么封建叛逆者。

  第二,与宝玉相比较,黛玉还拥有浓重的等级观念。无论贾宝玉在行动上多么滞后而且软弱无力,他毕竟有一系列无视门第无视贵贱的弥足珍贵的言谈行止。林黛玉则不然,她自知地守护着侯门少女的尊严。她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是自然禀性与等级意识的双重产物。由此,才导致了小丫头们对她的疏离与畏远,才引发了她与湘云、宝玉之间因“龄官扮相”问题而掀起的轩然大波(第22回,宝钗生日),才出现了将刘姥姥称作“母蝗虫”的冷酷的幽默。要之,黛玉的“目无下尘”,绝不仅仅是对人品档次的取舍,它包含了对贵族、平民、贱民之别的超常敏感与热心。

第三,在日常行止中,林黛玉也表现出维护传统女德规范的自觉性,并由此不时流露出胶柱鼓瑟、矫揉造作的那一面。

  最后,在婚恋过程中,林黛玉的传统负荷比以往文学中任何一个著名性格都要保守与沉重从而,又与“叛逆者”本义拉开了距离。无怪乎清人许叶芬感叹说:“欲近而反疏,欲亲而反戚,胸鬲间物不能掬以示人”,“死黛玉者黛玉也”。(《红楼梦辨》,一粟《红楼梦卷》第一册)

  林黛玉永恒价值的还原考察:其一,作为社会人典型,她是永恒的任情美的集大成者;其二,作为艺术形象,她又是永恒的悲剧美的集大成者。

  林黛玉的悲剧美:

  林黛玉的永恒价值,又与其浓郁的悲剧气韵紧紧连在一起。她集中了许多不幸,成为中国文学中寻常可见的感伤主义悲剧精神的大荟萃大发扬者。她给读者以迄今为止的最大限度的悲剧美的满足。令人惊异的是,作家在设计这一性格时,竟然出现了神话学、民俗学、病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奇迹。

  首先,林黛玉的悲剧气韵是与生俱来。由绛珠仙草脱胎而来的林姑娘,注定要以毕生眼泪还给那位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来的贾宝玉。这一设计,为林黛玉悲剧性格注入了浓浓的

天赋色彩。其次,林黛玉的悲剧气韵,因病弱之躯与不治之症而得到强化。初入贾府的当天,作家先后11处提醒读者,这个小小女孩其实是一个很难疗救的病孩,早在3岁那年,神秘的癞头和尚已经预言她的病恐怕“一生也不能好的了”,除非永远不见外姓亲朋。看来,林姑娘的夭折已属不可避免。第三,林黛玉的悲剧气韵还因多愁善感而增重。她是一“心较比干多一窍”而又“懒与人共”的极敏感极封闭型,展示着抑郁质少年共有的心理轨迹。第四,其悲剧气韵又因少失怙(hù)恃、客居荣府而增重。尽管,少失怙恃不是或不一定是林黛玉悲剧气韵的主导诱因,但缺少父母之爱的贫困感总在骚扰着她,并与病弱之躯、抑郁之性互为因果并相互激化着。第五,其悲剧气韵又因那一份特深沉特扭曲的情爱而增重。

前期,其痛苦来自小儿女的感情纠葛;后期,其痛苦来自“无人作主”的惶恐和

“恐不久长”的哀叹。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自虐形式表示其自尊,复又以虐人形式表示其其痴情的病态性格并获得了生生不灭的悲剧效应。第六,其悲剧气韵又因其诗才横溢而深入人

心。她的名篇名句无不夸张地传达了她的不幸意绪,从而给200年来的读者以强有力的刺

激并留下无尽的联想与再创造空间。最后,其悲剧气韵还因其早夭而获得了无以复加的永恒。林黛玉的不幸夭折,使“历史的必然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得以最后完成。林黛玉是一名实相符的悲剧美的集大成者。

柏可

【篇三】论雅俗共赏

论雅俗共赏1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二B段语文组 编号

论《雅俗共赏》 (一)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二、了解作者丰富的积累、理性的认识。

三、提高学生筛选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学习难点】 :

核了解作者对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独特的认识。 审

【学习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名片

华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彦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陈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人

写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编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

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

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

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

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

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

名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姓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

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一天,吴晗请朱自清

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

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

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

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

班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

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

研究上都有实绩。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2、题目解说 “雅俗共赏“指文化高的和文化低的都能欣赏。前面加一个”论“字,点名了文体。

1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二B段语文组 编号 文化的雅和俗不是个人自封的,而是在文化竞争中产生的。文化在竞争中也会有优胜劣汰太,故而雅和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以“论雅俗共赏”为题,结合社会外因与文化内因的发展,阐述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既有知识性,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 背景资料

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白话文虽然在短短几个月内取代了文言文,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地市新文学语言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建构工程,其任务非短期内完成,。当时的作家使用的白话:一半是半文半白的白话二是所谓欧化的白话,缺少语言的灵魂,不够生动,没有个性,又不特近日常生活。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A级)

垮( )台 蜕( )变 陈寅恪( ) 李翊( ) ....

柳耆( )卿 两橛( ) 诲( )盗 寒碜( ) ....论雅俗共赏

二、整体把握课文,筛选有效信息(B级)

1.找出标志社会发展的词语。

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

3.找出每部作品、每种文体出现的时代及特点的句子。

三、研读填表

请整理你筛选出的信息,填写课后练习一的表。

四、当堂检测

(一)、填空(A级)

1.朱自清先生是现代著名———、诗人、———、民主战士。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万字。主要有诗文集———,散文集———、————、《你我》和《伦敦杂记》等。

2.补出下列诗句的空缺,并写出作者。

———————-,疑义相与析。(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广泛深入,导向正确,光怪陆离,极大地拓展和增强了上海世....

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二B段语文组 编号

B.老张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红段子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并将主旋律以喜逐颜开....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能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

D.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文字的操控,写得极是幽默机智,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但在让人笑的同时又禁不住心头一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全景展示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结束统

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

B.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

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C.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实际情况很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力的结果,也是学

生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原因。

D.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播,经久不衰,至今仍不

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择本。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表格内容。论雅俗共赏

看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雅俗之争。

【拓展阅读】

金庸武侠入选中学课本没必要大惊小怪

2007年7月的北京课改,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节选了金庸的《雪山飞狐》,一时舆论大哗。与此相对应的是,鲁迅、朱自清等现代名作家的作品渐渐淡出年轻一代的视野。两相对照,不少人对中国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担其忧。作为一名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每天跟初、高中语文课本打交道,再熟悉不过了。我觉得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其实,教材中的内容每年都在变化、修订,不过是外行人看不出变化来罢了。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多元化的时代,知识信息远比课本上提供的丰富得多,不是一本课本就能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量的。铺天盖地的青春文学,早恋、早熟现象在这些书中也比比皆是,比武侠小说选入课本这样的小事大得多,不过好像也没酿出什么乱子,没什么能挡住这些“藏在书包中的玫瑰”的悄然绽放。况且即便绽放了又怎么样?连房祖名的《早熟》这样的电影都在大陆到处放映了,还有什么不适宜中学生看的?所以我才大胆假设,张爱玲的作品和民国时期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有朝一日选进课本也很正常。当然,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尤其是后一种。张爱玲的小品文或许有一天会选进课本也说不定,因为确实写得不错,篇幅短小,简洁明了,很适宜选入课本讲解,教学起来也好操作。我们不能因为她曾经和汉奸有过瓜葛、写过一些政治敏感的题材就把她一笔抹杀。

其实,金庸武侠选入读本也不是现在才发生的事,早在2005年,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读本就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节选“燕云十八骑,奔腾如虎风烟举”片段,排在第五课,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当年就曾舆论大哗。这很正常,报纸杂志总要找点刺激眼球的东西出来才行,连纸箱制作包子的假新闻都能策划出来,还有什么干不出来,不要小看了中国媒体的想象力。 我的一位大学教授文学的老师,是研究金庸武侠的专家,曾有研究金庸作品专著《一 3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导学案 高二B段语文组 编号 个人的江湖》和170万字的《金庸武侠辞典》问世。大学读书期间,我或多或少受了一点他的影响。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比如儒家的入世救国思想、道家的清净归隐思想以及佛家的顿悟和慈悲情怀,这些都是很重要很值得继承弘扬的东西。郭靖、乔峰、洪七公、令狐冲、石破天等人物形象,放在现代文学人物长廊中也并不逊色。记得当年看《侠客行》,我曾经如金庸先生一样,因为看到石清、闵柔夫妇在庙中祝祷,为他们的爱子慈心感动得流下泪来。

再看一下相关的其他资料,比如鲁迅的作品,《一件小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费尔泼赖应该缓行》已渐渐退出语文课本。沈阳市的新课本在删去鲁迅的《祝福》、《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后,换而选用了鲁迅的《铸剑》、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等。我是鲁迅的铁杆粉丝,关于鲁迅的作品有不下20种。正是鲁迅这位“大先生”把杂文提高到了艺术品的高度,至今读来依然如昨,感觉并不特别过时。但毕竟时代不同了,让现在的中学生理解《一件小事》中的“我”因为看到车夫撞倒一个老女人后的行动而“感觉到自己灵魂中的小来”,“催我改悔,催我自新”,恐怕是很难的事情,毕竟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韩石山曾在近作《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一书中对中学课本入选鲁迅作品过多有精彩的论述,我就不在此赘言了。总之一句话:保持适度原则。

同理,由于时代关系,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诗人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片断),周立波的《分马》,60年代新闻报道的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作品淡出中学课本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经典的例子就是冰心的《小橘灯》不再选入中学课本。据冰心老人晚年回忆说,此文原是因建国后某年国庆时节报纸约稿而写的一篇应景式的“国庆感怀”式的文字,你让学生理解“我们大家都会好起来的”、“我对着山那边笑了”等微言大义,现在的学生能理解吗?

据网上说,2007年7月北京课改,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第一次入选高中教材。选择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讲法,传统的是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后又是另外一种。2006年7月,辽宁版高中新课本中,多了一些我们熟悉但是却很少在课本中看到的名字和文章,比如海子的《麦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这说明中学课本改革是大势所趋。变化是为了更好,披沙拣金,才能淘洗出精品。说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第一次入选高中教材其实并不确切,人教版语文以前读本上就选过,但我总觉得,这篇选择得并不太恰当。这篇余华早期的实验性作品,在手法上是有点与众不同,但作为教材精品总觉得还谈不上,把一个实验性文本(学习西方现代派卡夫卡)当作经典来讲,有点不靠谱。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这篇作品学生能理解吗?也许我小看了现在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无独有偶,打开电脑,看到《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讨论“君子小人”的文章,起因是今年6月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建议将《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在全国引发出一场《出师表》去与留的讨论。又是中学教材。唉。各位哥们,这是怎么了?非要和中学语文课本过不去?

口水归口水,吵架归吵架,好在,每一个时代的学生,总有属于他们自己喜欢读值得读的作品,这就够了。

4

【篇四】论雅俗共赏

20论雅俗共赏1

★★★★★

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

论雅俗共赏(一)

班级: 姓名: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张守勇 编号:20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筛选整合信息。 2、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学习重点】

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学习方法】

1、快速阅读 2、准确筛选 3、规范整合

【预习指导】

1、自主搜集朱自清先生资料,组内交流。

2、梳理基础知识,并积累。 3、“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

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你会豁然开朗。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会有所收获。请认真阅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意。

【预习检测】

1、常识填空

朱自清先生,原名 ,字 ,号 。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拘一格,请根据提示写出他的作品:有诗一般的 《________》 ,有画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 ,有白描式的《________》 等 。 2、请写出文中重要词语,并积累: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文以“ ”为分水岭,梳理了不同阶段“ ”的历史发展线索,对“ ”这一论题作了旁征博引的论述。

【筛选信息】

依据以下提示,在原文中标画: 1、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

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

3、找出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 4、找出每部作品、每种文体出现的时代及特点头句子。

【整合信息】

1、整合筛选出的信息 ,填写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2、再读课文,思考表格内容。

【探究交流】

以上填写表格的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日清过关”达标训练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蜕.变(duì) 陈寅恪.(ɡè) 寒碜.(chen) B.一语破的.(dì) 柳耆.卿(qí) 两橛.(jué) C.有同嗜.焉(shì) 譬.如(pì) 颐.和园(yí) D.奴婢.(bì) 鞭笞.(chī) 衣钵.(bō) 2.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赏奇析疑 寒渗 笔记 出奇制胜 B.一语破的 蜂拥而上 悔淫 出奇不意 C.人之常情 买账 凑合 持之一恒 D.迫不及待 词谱 倒退 披沙拣金

分数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5.将下面一段话中葛晓音教授的观点以“中学语文课本”为开头进行整合重组,保留最基本的信息,不得改变原意。(5分)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般民众喜欢,一些高层次学者对作品的评价也很高。金庸作品入选语文课本,能促进教材的多元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作为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变得越来越丰富。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中学语文课本

【拓展思考】

读下面一段新闻采访,思考白庚胜先生的认识与朱自清先生认识的异同。

新浪观察:关于“二人转风波”的争论,大多集中在“雅俗”二字上,在您眼中,什么是雅,什么又是俗?雅和俗谁说了算数?

白庚胜:关于文艺的“雅”和“俗”,我们中国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古代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说,现在又有“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之说。所谓“阳春白雪”和“精英文化”被认为是雅的,所谓的“下里巴人”和“民

间文化”被认为是比较俗的。其实民间文化和精英文化里面,都有优秀的和糟粕的东西。所以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主要由人民来选择,由生活来选择。生活在不断的淘汰很多不应该存在的文化,又在产生新的文化,所以新的文化和旧的文化里,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里,都有优秀的东西,也有不健康的东西。所以人民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我们就应该弘扬什么样的艺术。但是人民是个很泛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在民间文化里去扶持具有优秀性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的人和团体,来对民间文艺做一些相对的导引。一个是按文学艺术本身的规律在走,一个是按生活的逻辑本来的选择,还要有民间艺术的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到民间活动当中去,对一些导向性的引导我们不能放弃。

新浪观察:您说这种引导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引导?

白庚胜:很多民间文艺进入到城市,有的没有意识形态性,只有艺术性,比如泥人、剪纸。但是二人转有情节,有思想内容,这样有意识形态性的作品,它跟我们主流文化是融合的关系,还是对抗的关系,这个问题就会更突出。我们尽量的还是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宣传健康的、让人们高尚的、纯洁的,有力于我们道德的东西为主。一家三代坐在那儿看“黄色”的东西,毕竟这个“饭”还吃不下。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性开放、性自由,开放得无度,自由得无度,很多东西违反了中华民族传统。所以民间的一些黄的、过分的东西需要引导,但不是用强制的方式。而是我们从民间艺术团体中选择“雅”的人、“雅”的团体、“雅”的节目,进行宣传和扶持,本身就起到了对次的、不健康的节目的抵制作用。并不是说我们下个文件说这个节目不能演,那个团不行。对文艺问题要有文艺的特殊的方法:自由的、民主的、讨论的和引导的方式去做。这几年,我们党的文艺政策非常成功,不是用强迫的、行政命令的取消的方式,是在讨论和引导当中来使我们的民间文艺和我们的主流文化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起来。 ……

新浪观察:那么大家都在讨论的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个“大雅之堂”,您觉得央视的晚会称得上吗?

白庚胜:雅不到哪里去,无非是广告多,投资多,名人多,我们民间文化势力弱,农民的东西嘛。民间文艺不仅应该登大雅之堂,而且完全可以登大雅之堂。京剧就是从民间的戏曲开始的,还有相声、曲艺全是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不只是二人转,二人转也不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个“坏”的作品。二人转里面好的作品多得很,歌颂人民生产生活的作品很多,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尊重这些艺术家,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规范和引导这些艺术家。问题出在这里面。

【篇五】论雅俗共赏

高中语文 第1课 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寒碜( ) ②陈寅恪( ) ...

③一语破的( ) ④有同嗜焉( ) ..

⑤譬如( ) .

2.辨形组词

概 ①慨

蜂 ③峰 蜕 ②脱 辨 ④辩

3.词语释义

①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蜕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寒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④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谈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气盛言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两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蜂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迁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诲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不但 · 不单 “不但”通用于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不单”多用于口头语体。“不单”还有一个意思:不止。“不但”没有这个意思。

例句:

①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________不爱,并且嫌恶它。

②组织一个体育锻炼队,这________是我一个人的意见。

(2)功夫 · 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例句:

①这幅画________很深。

②我现在没闲________和你说这些事。

(3)经心 · 精心

“经”是“用、通过”的意思,“经心”是动宾式合成词,是“在意、注意、留心、用心”的意思。“经心”的侧重点是是否用心。“精”是“细”的意思,“精心”是偏正式合成词,是“细心、特别用心”的意思。它经常用在动词前面起修饰作用。例如:精心治疗、精心培育、精心护理。“精心”的侧重点是用心的程度、细心的程度。

例句:

①你做事总是这样不________。

②这个礼物是我花了一天时间________制作给你的。

一、整体感知

1.总结出文章中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谈谈这样组材的好处。

2.通读全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二、深层探究

1.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2.为什么说雅俗共赏的趋势是从唐传奇开始的?

3.在讨论“雅俗共赏”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区别。“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三、技法迁移

引、析、评统一

[文本回顾] 这篇文学评论在写法上是先引述材料,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加以评论,三者有机统一。

[技法点拨] 文学评论是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文学评论常采取引述、分析、评价结合的方法。引述,是指对作品的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分析,是指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解剖、说明、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对作品成败、优劣及其意义的看法,是分析得到的结论。

引述与分析、评价的关系,实际上是议论中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引述要为分析、评价服务,是分析、评价的前提和依据;分析、评价建立在引述的基础之上,对引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分析与评价的关系,是论证同论点(或结论)的关系,分析是为评价服务的,评价是分析的结果。

文学评论结构方式和基本写法,仍然是论据、论证与论点的选择安排和确定问题,即引述、分析和评价如何结合统一的问题。

初学文学评论,应当从引述、分析、评价如何处理、结合入手。

[技法运用] 运用上述技法的特点,针对下列诗歌,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评论。

听张立本女吟

论雅俗共赏

无名氏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蜕变(duì) 陈寅恪(ɡè) 寒碜(chen) ...B.一语破的(dì) 柳耆卿(qí) 两橛(jué) ...

C.有同嗜焉(shì) 譬如(pì) 颐和园(yí) ...

D.奴婢(bì) 鞭笞(chī) 衣钵(bō) ...

2.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赏奇析疑 寒渗 笔记 出奇制胜

B.一语破的 蜂拥而上 悔淫 出奇不意

C.人之常情 买账 凑合 持之一恒

D.迫不及待 词谱 倒退 披沙拣金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这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的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5.第一段提到的“传奇”指的是什么?试举出两篇代表性的作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传奇为什么能称得上雅俗共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中的“黄山谷”“梅圣俞”各指哪一位诗人?苏门“四学士”指哪些人?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中“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你能列举一首明白如话的宋诗吗?并体味它的语言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梁实秋

李白句:“燕山雪花大如席。”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道,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寸。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灾。雨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缓缓而下,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

但雪虐风号之际,饥寒交迫,就许一口气上不来,焉有闲情逸致去细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晋王子猷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然想起远在剡的朋友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假如没有那一场大雪,他固然不会发此奇兴,假如他自己粥不继,他也不会风雅到夜乘小船去一遭。至于谢安石一门风雅,寒雪之日与儿女吟诗,更是富贵人家事。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我年轻时候听说从前有烹雪论茗的故事,一时好奇,便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我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我再检视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矾打的必要!空气污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车坏,时值大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乃就路边草棚买食,主人飨我以挂面,我大喜过望。但是煮面无水,主人取洗脸盆,舀路旁积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虽说饥者易为食,这样的清汤挂面也不是顶容易下咽的。从此我对于雪,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苏武饥吞毡渴饮雪,那另当别论。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绳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

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我们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就看上天的脸色,“天上同云,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语所说“瑞雪兆丰年”,即今冬积雪,明年将丰之谓。不必“天大雪,至于牛目”,盈尺就可成为足够的宿泽。我自己也有过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来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茁壮,花团锦簇。我当时觉得比堆雪人更有意义。

据说有一位枭雄吟过一首咏雪的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出门一啊喝,天下大一统。”俗话说“官大好吟诗”,何况一位枭雄在夤缘际会踌躇满志的时候?这首诗不是没有一点巧思,只是趣味粗犷得可笑,这大概和出身与气质有关。我们这位枭雄的咏雪,应该算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诗。

9.阅读文章二、三段,回答问题。(6分)

(1)文章第二段写几位古人与雪有关的逸事意在表现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写出了雪的什么特点?作者想借此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指出第四段画线部分的描写顺序和修辞手法。(4分)

答:(1)描写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六】论雅俗共赏

【备课参考】高二语文2016年秋语文版必修五作业:1.1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单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

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1.朱自清在论述“雅俗共赏”的心理基础时,提出了他所理解的欣赏条件,从文中找出这“条件”的所指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品必须雅俗兼顾,雅方要降低一些,因为雅化越深,共赏的人就越少;俗方要提高一些,做到“俗不伤雅”,而不是“俗不可耐”。

2.作者列举王充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列举王充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人们并不反对雅和俗能够并存。

3.在朱自清看来,为什么《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论雅俗共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这两部作品均符合“雅俗共赏”的条件,《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这些东西俗人同情,雅人也乐于接受。

4.选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的变革、人们的身份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促使了人们的文学欣赏观念的变化。

二、语言运用

5.将下面一段话中葛晓音教授的观点以“中学语文课本”为开头进行整合重组,使其变成一个单句,保留最基本的信息,不得改变原意。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般民众喜欢,一些高层次学者对作品的评价也很高。金庸作品入选语文课本,能促进教材的多元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作为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变得越来越丰富。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中学语文课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雅俗共赏、文笔不错的金庸作品选入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等改进举措,展现了教材的多元化(或:使教材越来越丰富),可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原创)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改写下列语句,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而不失原意。

(1)人人应有奉献精神。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实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往往不一样长短。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就是要作相似联想,在自然万物中寻找有着类似特点的事物。如有着“奉献精神”的事物有蜡烛、春蚕、粉笔、老黄牛等,表达“人的实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往往不一样长短”则可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应突出精神生命。

答案:(示例)(1)每个人都应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蜕变(duì) 李翊(yì) 寒碜(chen) ...

B.迁就(qiān) 柳耆卿(qí) 两橛(jué) ...

C.有同嗜焉(shì) 譬如(pì) 颐和园(yí) ...

D.奴婢(bì) 鞭笞(chī) 衣钵(bō) ...

解析:选A。“蜕”读“tuì”。

2.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赏奇析疑 寒碜 笔记 出奇治胜

B.一语破的 蜂拥 悔淫 出奇不意

C.人之常情 买账 凑合 持之一恒

D.迫不及待 词谱 倒退 披沙拣金

解析:选D。A项,治—制。B项,悔—诲,奇—其。C项,一—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解析:选A。“坏习惯”与“不很好”间形成了因果关系,所以排除“虽然”。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用于抽象事物。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用于具体事物。表现:表示出来。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思想、感情、态度等。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物)详尽而深入。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结合语境进行选择,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美国海军联合台风预警中心测定,“海燕”登陆菲律宾时最大风速达每小时379公里,可能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

B.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C.在印度、日本等国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探讨的中心问题。

D.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还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

解析:选A。B.“本着”和“以……为原则”杂糅,应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C.“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应是“提高""地位”“增强""影响力”。D.语序不当,“利用权力”移至“向企业”前。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鹰的飞翔

[丹麦]彭托皮丹

这是关于一只年轻的鹰的故事。它还是黄嘴雏鹰的时候,被带到教区牧师的家里。在那儿,好心的人悉心照料它,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一样,小鹰在嘎嘎叫的鸭子、咯咯叫的母鸡和咩咩叫的绵羊中间长大。人们给它起了个平民的名字叫克劳斯。

它通常在靠近猪圈的一处旧篱笆上歇息,坐在那儿等着女佣。只要老多萝茜一出现,它就会一下子蹿到路面上,摇摇晃晃地、以背麻袋赛跑似的滑稽步伐走向装满的食槽。这种步伐是苍穹之王在地面行走时所特有的。

然而有一天,当新鲜的南风吹来了春天,鹰像从前一样,栖息在篱笆上,沮丧地做着梦,突然一阵懵懂的对自由的渴望令它张开翅膀飞翔,这回它不像通常那样掉在地上,而是一下子升到了空中。一开始它还小心试探着。终于,伴随着一声快乐、野性的尖叫,它扶摇直上,在高高的天上盘旋了一圈。一下子,它明白了做一只鹰意味着什么。

村庄、森林和被阳光照耀的湖泊从它下面经过。鹰向着苍穹越飞越高,飘然陶醉于广阔的地平线和自己翅膀的力量。

突然它停了下来,周围浩大的虚空令它害怕,它落在一处可以歇息的地方。在它的头上矗立着层层岩石,陡峭光秃的石墙上没有一处可用来避风。西方,太阳正置身于猩红的晚霞之中,这预示着风暴与暗夜。

当傍晚的薄雾笼罩了河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袭上了这只高贵的鸟儿心头。沮丧之余,它看到一群牛伴着尖叫声走在回圈的路上,前面就是人类舒适的住所。它收紧翅膀,把喙深深插进胸前的羽毛中,孤零零地立在沉默、荒凉的岩石上。

突然头顶上传来振翅飞翔的声音,一只白喙的雌鹰正在它和傍晚红色的天宇之间盘旋。 年轻的鹰在原地待了一会儿,伸着脖子考虑着这番奇怪的景象,但它的犹豫立刻便烟消云散了。在健壮的两翼有力的拍击下,它冲向高空,一会儿便接近了它的同伴。于是开始了一场群山之上野性的追逐。雌鹰总是在前面高飞,克劳斯尽力赶上,尽管它更沉重而且气喘吁吁。

雌鹰是不是永远也不会停下来?它想着,它快筋疲力尽了,翅膀感到又累又重。

雌鹰飞得越来越高,离深红色的山峰越来越远,呼唤着,诱惑着它跟随。它们来到一片广漠的石头荒野,凌乱的巨石相互颓倾在一起。猛然间它们面前的视野敞开了,流动的云端上,如幻景般,绵延着常年积雪的诡秘地域,那里从未被众生污染,是鹰与寂静的家园。白昼的最后一抹光线似乎在皑皑的白雪上歇息安睡了。它的后面,暗蓝的天幕升起,满是宁静的星星。

【篇七】论雅俗共赏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 学案:第1课 论雅俗共赏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学习重点

1.记:积累文中的字词;了解文艺评论文体的特征,学习文艺评论的思维和写作手法。

2.读:分析探究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国雅俗文化对促进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整合文中关于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过程。

3.写:运用本文评述结合的写作方法,完成片段写作。

4.练:掌握例证的方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论雅俗共赏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而又不失清新活泼,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温暖,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主要著作:《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论雅俗共赏》是1948年出版的一本杂文集。作者站在“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或者说是接近于人民的立场,阐释了文学艺术应走的道路和发展趋势,书中各篇论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说话的。这些文章,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古今融汇,观点新颖,有独到的见解,是朱自清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将《论雅俗共赏》一文放在该书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

2.文学知识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定的论证过程。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①陈寅恪(yínkè) ..

④蜕变(tuì) .

⑦譬如(pì) .

(2)多音字

给ɡōnɡ供.①供 供奉ɡònɡ.②同嗜(shì) .⑤两橛(jué) .⑧诲淫(huìyín) ..③柳耆卿(qíqīnɡ) .. ⑥佼佼(jiǎo) . 宗chán禅.②禅 封禅shàn.

参差cī.

点儿chà ③差差.错chā差.

参差cēn.

加cān 参.shēn人参.

(3)辨形组词 ④参

蜕蜕变蜂蜂拥辨辨别① ② ③ 脱摆脱峰峰峦辩辩论

藉狼藉④ 籍书籍碜寒碜⑤ 惨凄惨诲诲盗⑥ 晦晦涩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①寒尘:今写作“寒碜”“寒伧”。本文中是丢脸、不体面的意思。 ②虚妄:荒诞无稽。 ③分水岭: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④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⑤参差错落:交错纷杂,不整齐。 ⑥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2)近义词辨析

①凝结·凝聚

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聚: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积聚。

例:a.印尼上海江浙同乡会银会组织为了进一步凝聚乡亲们彼此间情谊,加强团结,互助友爱,于12月4日中午12时,在椰城海港餐厅举行每月聚餐一次的联欢会。

b.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凝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代建设者、管理者的辛勤汗水,广大公众和无私捐赠文物藏品者的关心和奉献。

②公然·公开

前者指公开地,毫无顾忌地(贬义);后者指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跟“秘密”相对)。 例:两公司公然采取了互相干扰或拒绝服务等方式,并以媒体公开软件自动弹窗等方式将双方冲突扩大化并突出且频繁地展现给广大用户,妨碍广大用户的电脑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引发广大用户不必要的迷惑乃至焦虑。

③功效·工效

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效率。

例:a.由于蛇种的不同,其疗效各有差异,但它们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均具有良好功效。

b济效益显著。

四、速读感知课文

1.在课本上标注有关社会发展的词语,概括“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的句子,完成表格。

答:

答案 (1)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2)“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3)“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4)要达到雅与俗“共赏”,贯彻“文艺是为大众”的原则,雅士需要理会或迁就“俗”的趣味,而俗士也需要学习,享受,蜕变。

(5)《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

一、重点突破

1.文章主要谈论“雅俗共赏”,为何以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句开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主要讨论“雅俗共赏”的发展过程,开篇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题目“论雅俗共赏”,二是引出下文对“雅俗共赏”的讨论。

2.文章的第二段把“安史之乱”当作我们社会变迁的一个分水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雅”“俗”问题在《诗经》中已有体现,但朱自清没有从先秦文学下笔,而是巧妙

地截取了唐以后的文学发展史。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自此以后“士”和“民”的社会等级逐渐模糊,为“雅”与“俗”的自然融合提供了条件。作者如此截取,足以阐述“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流变。作者在论述唐宋两代时,也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意识地偏重于其代表性文体所体现出的“雅”“俗”流变,做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唐,作者述其“语录”“笔记”“传奇”;宋,述其诗、词、曲、平话、章回小说、皮黄戏等,进而阐述“雅俗共赏”历来其实是以“雅”为主,“雅”“俗”有宾主之分的重要观点。

3.唐代以前及以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唐代以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雅人的专利,俗人是无法欣赏文学作品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以前门第等级制度严格,“士”“民”界限森严并且固定不变,俗人受教育的条件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再加上文学采用“雅”的样式,各种文学样式离普通百姓较远,以致造成了“赏奇析疑”这一雅人的专利。唐代以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出现了“雅俗共赏”的趋势。唐代“安史之乱”后,门第垮台,“士”“民”分界弱化,文学内容及样式不断发展变化以贴近民众,所以出现了“雅俗共赏”的文学演变趋势。

4.为什么说“"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雅俗共赏”的追求实为两种文艺的相互妥协、相互效仿,慢慢地走到一条道路上。雅士需要迁就俗士的趣味,可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当然,就这个说法本身来看,它由雅士们提出,是雅方处于主动地位的宽宏大量,因此要伴随着“以雅为主”“俗不伤雅”的条件限定,“雅俗共赏”最终是以雅为主的。

5.“"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这句话放在文章的末尾,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这个新时代,出现了新一轮雅俗之别。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民化为方向,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学,仍然属于“阳春白雪”一类。“雅”“俗”彼此之间有距离,甚至有隔膜,缺少共同语言。对立导向交融,新一轮文化融合开始进行,“雅俗共赏”“通俗化”及“大众化”号召就是这种客观趋势的话语表现。作者希望看到在新时代里完成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雅俗结合的事业。

二、疑点探究

【篇八】论雅俗共赏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1.1 论雅俗共赏课后知能检测 语文版必修5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1.1 论雅俗共赏同步测试 语

文版必修

5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凝(níng)结 蜕(tuì)变 趋(qū)势 奠(diàn) 定 ....

B.耆(qí)卿 .迁(qiān)就 水浒(hǔ) 嗜(shì)好 ...

C.譬(pì)如 诲(huì)淫 欧(ōu)化 绅(shēn)士 ....

D.两橛(jué) 究(jiū)竟 粗(cū)俗 诡(wēi)怪 ....

【解析】 诡,读guǐ。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欣赏 析疑 胯台 大概 B.清楚 逐渐 摆脱 趋势

C.禅宗 著述 灵怪 强调 D.演变 宫调 迁就 稍微

【解析】 胯—垮。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昨天是美国篮球队“梦十”首秀,全世界媒体蜂拥而上,篮球场300个座位远远不够,....

比赛还没开始,一个空位都不剩,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B.电话采访热狗的时候,他并不如想象中目空一切,反倒一本正经表扬鸟叔是“很成熟....

的国际化艺人”,形容将与他同天登台的崔健是“我很尊重的前辈”。

C.笑星潘长江在《我爱我的祖国》农乐舞表演中的出奇制胜,让专业舞者也竖起大拇指,....

成为该场最给力的嘉宾。

D.如果说每个省委书记都能像卢展工一样与民同吃,与民同乐,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与民打成一片,相信民众的疾苦会得到领导重视。 ....

【解析】 A项,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可改为“蜂拥而至”。B项,一本正经: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形容态度严肃庄重,有时也带讽刺意味。C项,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D项,打成一片: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答案】 A

论雅俗共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5个来自国家海洋局海监执法船船员岗位无人报考的原因是因为职位本身要求的条件比较严格而造成的。

B.麻将运动不仅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而且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文化内涵丰富,涉及众多人类智慧。

C.一个人即便拥有较为体面的收入,但是如果缺乏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一旦遭遇自己或家人罹患大病等变故,经济上就很容易被拖垮。

D.当代艺术家身处正在经历千载难逢的历史巨变、熔铸了几代人的梦想、蕴含着无限生机的时代,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历史厚度和深刻内涵。

【解析】 A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是”或“造成的”。B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倒置。D项,成分残缺。后句缺主语“这个时代”。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__________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论雅俗共赏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 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解析】 首先是“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紧承原文第一句,然后②⑤结合紧密,③与⑥结合紧密,且⑥列举了语言的作用,接①较为连贯。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阅读《论雅俗共赏》中的“‘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到“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了”,回答问题。

6.下列对“‘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B.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中可见“雅”“俗”的宾主之分。

C.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

D.宋诗的好处在于“做诗如说话”,指出诗从此也走向了“雅俗共赏”的道路。

【解析】 原文说的是宋代的诗歌因为接受了通俗、鲜活的内容及语言,开始由唐诗的“雅”走向自身的“雅俗共赏”,不是选项中说的诗歌也走向了“雅俗共赏”的道路。

【答案】 D

7.“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以通过分析、概括文段中的相关内容得到答案:注重分析词曲开始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音乐所占的重要性等。

【答案】 因为词曲起于俗间,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本无关轻重,尽管后来雅士们也曾将那些文辞雅化,但因音乐性太重,雅化也就无法最终完成,因此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

8.“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黄戏等”体现了“雅”“俗”之间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以分析语句中提到的这些文学样式出现的年代以及社会状况体现的意义,分析“雅”“俗”的特点以及“共赏”的特点等。

【答案】 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这些文学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被不断的雅化,但由于其自身特点雅化未最终完成,因此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深受欢迎,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

★9.(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3题)作者对“雅”“俗”之间的关系持怎样的观点?请结合文章简要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雅俗”的关系,是文章论证的主体,不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论题,即文章要讨论“雅俗”的问题,这不是文章的观点;要找到文章的观点,就要分析每一个段落,找到每一个段落表达的意思、申明的观点以及用来论证观点的事例、事理。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作者对“雅俗”的观点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论点的。

【答案】 文章剖析了上层社会的“雅”和下层社会的“俗”之间相互调和又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一针见血地指出“‘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可以见出这种宾主之分”。提出了“‘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这样一些鞭辟入里的见解。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朱自清先生

冯 至

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

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

【解析】 C项,“乡愿”指的是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畏友”指的是自己所敬畏的朋友。D项,文中画线句子主要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答案】 CD

11.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亮明观点,然后分析这样结尾在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

【答案】 不可以。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用《雪朝》收束全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论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