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教学设计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2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上学期学过一《庄子》。

师:在《庄子》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记载着这样的个人物:

鲁有兀者王骀(tái),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闉(yīnqí)跂支离无脣(chún)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

(兀者:断足之人;闉跂支离无脣:曲足、驼背、无唇之人;脰:颈项;肩肩:瘦小的样子。)

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我们猜猜看,他们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出来的呢?

生:虚构的。

师: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柳宗元笔下的一位驼背种树人郭橐驼。

请每一位同学出声读一遍文章,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字请你举手向我示意。(学生自由读文章约4分钟。)

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遍文章。(约3分钟)

这位郭橐驼和《庄子》中的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郭橐驼的身体也是残疾畸形的,也有过人的本领:树种得好,而且还懂政治。

师:郭橐驼的为人怎么样?

生:他是个驼背,乡里人给他取外号“驼”,他不仅不生气,还说“甚善,名我固当”,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驼”。可见他很豁达、乐观,这种自信也许正暗示着他也许是个“世外高人”。

师:很好,橐驼的为人确实是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橐驼种树种得极好,我把它概括为:天下奇绝。请一同学来读一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们来找一找“绝”在哪里?

生:“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无论是把树作为观赏的豪富人还是卖果子为生的人都争着雇佣他,可见他的技术很全面。

生:“或移徙,无不活”,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驼种的树移植了还能活,这也是他奇特之处。

生:“硕茂,早实以蕃”,他种的树枝繁叶茂,结果早且多,说明他种的树质量高,品质优。

生:“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别人怎么都模仿不如他,这是他的独门本领。

师:看来,郭橐驼种树有“四绝”:一绝——技术全面;二绝——树挪能活;三绝——树品质优;四绝——独门本领。

郭橐驼不仅树种得如此之好,而且还懂得为政之道,他是如何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的?

生:他先将自己植树和他植者植树进行对比,然后再将将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两者加以比较的。

师:请同学们将找一找写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的句子,并用笔划出来。请全体女同学读一读他植者植树的表现,请全体男同学读一读官吏为政的表现。

谁来说说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

生:他植者植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的表现有:“旦暮来而呼”,“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并且还“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师:如此植树和治民,结果如何?

生:他植者的结果是勤虑害树,官吏治民的结果是繁政扰民。他们的共同点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勤劳反而坏事。

师:文章最后,问者说:“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你认为养树术和养人术分别是什么?

生:养树术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养人术应该是“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师:如果我把故事中的两句话:“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抽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从种树到为政之道作者用了类比的方法,两者表现相似结果才相似。如果抽掉了这两句就不能推出勤虑害树这个结果,那么接就不能推出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繁政扰民”这个理了。文章主旨的出现就会显得很突兀。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由此我们知道,写一我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种树郭橐驼传》,说明这是一我认为是虚构的,因为只知道他的绰号而不知其真名,种树的水平好得太神奇了,更何况一个普通种树之人居然懂得治民之法,有点违背常理。

生:我也认为是虚构的,它不像一从形式上看,它确实是一

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设事明理”是寓言最根本的特点,为了明理所设之事既可是真实的,又可是虚构的。本文中,既可能是柳宗元为了表明对繁政扰民的痛恨而虚构了一个橐驼的故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个驼背的种树人而引发作者写这样一“橐驼所种之树不需几年就能长10米,且一年四季都能结果”,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虽是虚构,但也要符合事理,太夸张,不合事理,故事就站不住脚了,那么后面的理也就站不住脚了。

师:我们写文章,为了要表明一个道理,也可以学习设事明理的写法,所设之事既可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像前面《庄子》里的两个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也没关系,只要这故事要合情合理;并且这故事和所要表达的道理相似,写好它们的相似点。

这亦真亦幻的郭橐驼能将植树之道移之官理,我们同学们能否将所领悟到的写作方法移之写作实践呢?请大家做一个小练习。请根据由事到理要写好相似性的方法,给散文《一棵核桃树》加一个结尾的句子。(印发讲义《一棵核桃树》,学生看文章、写句子。)

一棵核桃树刘燕敏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了,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老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爷爷给儿子纠正。

  被我们叫了3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爷爷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10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它要我知道,。

(写好后交流。)

生:看一个事物,不能被它各式各样的表象所蒙蔽,要看它的本质。

生:也许有的人一直生活在角落里,但只要拿出自己的果实,大家照样会懂得你的价值。

师:两位同学的结尾都很契合这个故事,都符合我们今天讲的相似性的原则,尤其是第二位同学的结尾已非常接近作者的原文。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的结尾:“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今天我们通过对《种树郭橐驼传》这一由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好导入。

晋朝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朝大诗人李白爱酒,杜甫有诗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唐朝的柳宗元爱树,他不仅爱种树,更能从种树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

“读——准确地读”;“说——理解地说”;“写——感悟地写”。(幻灯出示)

三、读——准确地读:

1、听读课文。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要求:仔细听,认真看,心里读。(朗读完成后,教师指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句读。

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整齐自信。

4、熟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对照翻译,边读边翻译给自己听。教师巡视答疑。

5、教师检查:

①学会结合语境,用文言积累和语法常识推断语意:(幻灯出示)

示例:1、遂而鸡豚(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2、名我固当

3、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②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做到准确、通顺。(提醒学生注意倒装句式)(幻灯出示)

1、故不我若也。

2、吾又何能为哉?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四、说——理解地说:

1、说“发现”的话:

你发现郭橐驼有哪些过人之处呢?请你用“我眼中的郭橐驼是一个的人…”进行评价。(讨论后发言)

教师总结:郭橐驼是一个既平凡又不普通的人。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其貌不扬,职业低贱,但他“种树”却很有一套,他种树讲究的是“顺木之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个道理不仅用在了种树上,更把它用在了为官“治民”中,为官治民讲究的是“顺民之意”。“种树”和“治民”在郭橐驼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2、说“关键”的话:

怎样才是顺民之天呢?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交待正确的“养人”之术。请用“为官治民应该这样……”,补充出这句关键的话。(先齐读第四段,后说话。)

教师总结:为官治民就应该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给百姓自由的空间安排生产,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柳宗元把“治民”的大道理融在了“种树”这样的小事中写来,显示了他极强的文学功力。

教师补充:孙犁对柳宗元文章这种写法的评价(幻灯出示)

他(柳宗元)的文章都写得很短,却包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不是凭空设想,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得来。……他还能把自然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政治思想、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就是说,他能用自然规律、生活规律,表达他对政治、对社会的见解和理想。使天人互通,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

——《谈柳宗元》

五、写——感悟地写:

“文章合为时而著”,但我们现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是很有借鉴意义。请看漫画《爱与碍》,这幅漫画让你想到什么?请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写下你的感想。

(幻灯出示漫画,学生当堂写作,交流,教师评点。)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就要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阅读,来审视,读出我们现代人的感觉。“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汲取古人的智慧结晶。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实录

安吉县高级中学蒋红卫

教学目的: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读写互动,学习寓言的写作。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提问引导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对象: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110班(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普通班学生)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指导:对照注释读通课文;能熟读成诵;找出字、词、句、文意等方面的疑难之处,准备好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

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好语言关。这

1病偻,隆然伏行。(病:名次活用作动词,患病)

2故乡人号之驼。(号:名作动,起外号)

3名我固当。(名:名作动,给……起名)

4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作动,结果子;蕃:形作动,多结果)

5其筑欲密。(筑:名作动,捣土)

6其莳也若子。(子:名作动,对待孩子)

7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作动,抓破)

8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名作动,管理,统治)

9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使动用法,使…早结果;使…多结果)

1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动用法,使…繁多)

1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动用法,使…繁衍生息)

三、引导学生提问

师:在预习中,大家对这我觉得本文的题目好像有点特殊。

师:“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们平时读的传记,一般都是“某某人传”,而这这个问题问得好。(转向大家)大家平时读到过的传记,通常都是给怎样的人作传?

生(纷纷答):给名人、伟人作传。

师(插问):记录他们的什么情况?

生:记录他们的生平,至少记录他们的某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师(追问):那么这“传主”是郭橐驼,是一个驼背,没有名字,“郭橐驼”只是他的外号。

生3(补充):作者并没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只是记录了他的一种“种树”技艺。

(听过几位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总结。)

师: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在朗读古文时,句读的准确停顿非常重要。你只有准确地判断出句中的停顿,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看看以下句子该怎样停顿。

(投影):

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

(教师先指名朗读,让学生暴露断句时的问题,教师指正。)

师:断句时要注意句中的虚词,如②、③、④句中的“也”、“而”、“以”等词,它们是句中语气停顿的标志性词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如第②句“既/然矣”不能读作“既然/矣”;要看清词与词之间的界线,如“争/迎取/养”不能读作“争迎/取养”。

(学生齐读以上4句话)

五、朗读感知课文,抓住关键问题,从最强信息切入对课文的阅读。

(一)指导学生解读郭橐驼的“种树经”。

师:郭橐驼种树有他的绝技,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本“种树经”(板书“种树经”)。

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种树经”的?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

(此时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就举手提问;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提问。学生自读课文毕。)

师:大家找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请大家齐声读出相关的语句。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师:大家觉得这段话中最关键的语句是什么?

生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师:还有吗?

生5:“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师:这两句话连起来,正好能组成一句假设复句。大家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教师投影这句话)

师:这句话最关键的词有哪些?

(学生纷纷说出“顺”、“天”、“性”等词,教师顺势板书“顺天性”。)

师(追问):什么叫“顺天性”?你能结合郭橐驼的“种树经”说说它的含义吗?

(说明:此环节意在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铺垫。)

生6:比如种树的时候,要适应树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长规律,才能使树木长得茂盛,使它早结果多结果。“顺天性”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再问一句:“顺其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生(纷纷答):不是。

师:何以见得?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再次细读“种树经”。)

生7:郭橐驼在种树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文中“其莳也若子”说明了这一点;种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养”说明了这一点。

师:是啊,顺其自然并不表示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人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手时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大家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起来阅读一下。

(说明:此教学环境意在指导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句及文意。)

(此时学生活动:大部分同学能准确地将相互对比的语句对照起来阅读。)

(投影:明确学生的阅读结果。)

郭橐驼的“种树经”对比他植者的种树法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

既然已,勿动勿虑,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木之性日以离矣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说明:这是引导学生领悟寓言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对“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含义有真切的心理体验,求得一种“心领神会”的体验效果。体验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在认识过程上要体现一种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师:他值者种树与郭橐驼种树的区别是显而易见。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

生(纷纷答):他们都想把树种好。

师:对。其实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欲望”。(教师板书这两个关键词),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生8: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

师(追问):那么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

师:方法是从思想中来。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我再问一句:什么叫“思想”?

生:……

师:我查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想”这个词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那么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

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师:说得对。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板书“理智”“规律”两个关键词。)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请大家结合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来谈谈,思维越开阔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此时学生活动:纷纷互相讨论,气氛热烈,兴致很高。讨论毕,踊跃举手发表看法。)

(以下是对学生所发表见解的摘要汇总)

①有学生联系到“教育培养子女”问题。学生对眼下盛行于大学中的“父母陪读”现象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利大于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②有学生联系到最近暴发的“印度海啸”现象,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能理智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对沿海地区进行过度开发利用,比如搞建筑、开发旅游项目等活动,破坏了沿海的红树林和近海的珊瑚礁,致使海岸线上失去许多对海浪袭击具有阻挡作用的天然屏障,所以海啸造成的灾难特别巨大。

③有学生联系到“大跃进”现象,认为当时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七年赶上英国,十年超过美国”等口号是很荒谬的,虽然当时人们改造旧中国的热情值得赞赏,但做法却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④有学生联系到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不能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妄图搞独裁,结果被人民战争所打败。

教师(小结):所谓“小寓言大智慧”(板书之),寓言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读同一则寓言,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同学们刚才从“种树经”中获得的启示都有独特的理解,很好。

当年柳宗元写这则寓言时,或许没有我们现在想得这么多,他给郭橐驼作传,介绍他的“种树经”的意图是什么?请找出相关的段落。

生(齐答):最后两段。(学生齐读这两段。)

师(问):这两段中有一个词正好与前文的“种树经”形成对应关系,大家能否把这个关键词找出来?

生9:“官理”。

生10:“养人术”。(教师赞许,板书之。)

师(追问):大家怎么理解“养人术”的含义?

生11:“养人术”就是治理百姓的方法。

师:那么应该写成“治民术”了,可作者为什么用“养”呢?

生12:我觉得柳宗元说的“养人术”是指“休养生息”的意思。

师:说得好。那么“休养生息”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能否根据文意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休养生息”就是官吏在治理百姓时能顺应百姓生活生产的自然规律,让他们自主地安排生活和生产,并能解除过重的捐税,使他们自由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

师: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提出“休养生息”的主张?谁能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来谈一谈?

生13:柳宗元是唐朝人。

师: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生活在哪个时代?

生(语塞):……

师(补充):柳宗元主要生活在中唐时代,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可是在郭橐驼的描述中,当时的官吏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齐声读出):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一下官吏们的所作所为?

生14:名为“爱民”,实为“繁政扰民”。

师:对,“繁政扰民”这个词用得好。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批评时政的文字吗?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背诵出初中读过的《捕蛇者说》中的一段话。)

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师:大家再来仔细研读这两句话,品味一下语言中的意味。

(投影,学生齐读)

仔细体味下列句子中所蕴含的意味:

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中柳宗元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15:第一句中的“好、烦、若、而”这些词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揭开了这些官吏们伪善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打着“爱民”的旗号,实际上干的都是“扰民、害民”的勾当。

生16:我说说第二句。这句话中用了“又何以……耶”的反问句式,语气特别强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官吏们的“扰民”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师:说得很好。以后大家读文言文时,请不要忽视品味虚词,它们有时在表达情感时会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课堂开始时得提问,作为小结。)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而且介绍的是他的一种“种树”的技艺,现在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生17:我觉得这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高考优秀作文·寓言故事类”(包括《最美丽的鸟》、《上帝的回答》、《“诚信”漂流记》、《百元钞票的自述》等五

师:同学们看过这些优秀作文后,有怎样的评价?

生18:这些作文在文体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体裁,比较新颖。

生19:故事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很有趣味。

生20:作者所构思的故事都有比较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其实作者就是把要阐述的道理用一个故事来表现了,感觉比读议论文要生动有趣些。

师:是啊!应该说寓言是一种不错的文体,值得借鉴模仿。现在高考作文要求“文体自选”,大家多练习一种文体,就意味着多一条写作的路子。

那么写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样写“寓言”?

1、编故事:可以是虚拟的,动物故事或生活小事;叙事要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寻味的“理趣”;

3、“事”与“理”之间一定要有隐喻、象征的关系。

师:今天老师布置给大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希望大家课后多阅读一些古代经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的《三戒》、刘基《郁离子》中的一些名【探究性学习】(摘要)

读寓言,明事理,学创作

一、学习寓言,要注意从作品记述的故事和描写的形象人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点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理解寓意。说说以下这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

柳宗元寓言:《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罴说》、《蝜蝂传》

刘基寓言:《卖柑者言》、《工之侨献琴》等

二、学习构思寓言故事:

认真阅读古代的经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创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写作技巧;根据提供的话题,尝试构思寓言。

话题:①心存善念②懂得感恩③利己与利人

【教后感言】

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太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法了:先指导学生朗读,尔后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译,尔后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尔后学生背诵课文,尔后……老师累了,学生烦了,兴趣没了。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这样教?是不是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可以抛弃其他的重要文化信息?

把语言学习的重担交给学生吧,因为每那是字里行间闪烁的人生智慧、作者的悲喜交加、行文构思的苦心孤诣……这些都是一种“大文化”,是潜藏在语言背后更鲜活的宝物。难道一篇文章的千古流传不是靠这些而是靠“通假”“词性活用”“宾语前置”?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些宝物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买椟还珠”的故事,不可忘记。

把学生唤醒!

把文章唤醒!

【篇二】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二、课前积累

  《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三、走近作者

  1、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

二、整体感知:

(一)请二位同学分别朗读第1、2、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

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

注释—顾:回头。漫: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斫:用斧头砍。听:任意。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失容:面容变色。虽然:虽是这样。质:对象、目标。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简析: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

注释—引:拉开弓。盈贯:拉足弓弦。措:安放。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适:往。沓:合。象人:木偶人。履:踩踏。若:你。逡巡:退却。揖:拱手行礼、请。进之,让他走向前。踵:脚后跟,也泛指脚。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又神人、真人。挥斥:纵放、意气奔放。八极:八方。恂:通瞬。恂目,眨眼,眼睛转动。殆,危险。

译文: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简析: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课堂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复习提问。

二、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

儵:倏的异体字。相与:共同。谋:计议、商议。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外物》

期年:周年。已而:旋即、不久。錎,通陷。鬐,通鳍。侔:齐等。惮dá赫,威震。若:此。离:剖开。腊xī:干肉—做成干肉。已:通以。没有谁吃不饱这鱼的。厌:饱食、满足。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辁:形容浅薄、小。讽说:传说。揭:高举。累:指纶,钓鱼竿上的丝线。趣,通趋,趋向、奔向。鲵鲋:小鱼。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贤达的地位来说也差的太远了。小说:指偏颇琐屑的言论。干:求。达:显贵。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经于世,指管理世事。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悟。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

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5、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通隘)巷,困窘织屦(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槁项黄馘(xù脸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列御寇》

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窘迫到自己编织麻鞋,脖颈干瘪瘦得像干柴棒,脸色腊黄,这是我不擅长的;一下子使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的国君觉悟,而自己就有上百辆车子随从,这是我擅长的啊。”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

文中把那种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讽刺和嘲笑。如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乘”讽刺为是“舔痔”而得来的,并且说:“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这样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功得机巧”,最终会导致“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地》)。

6、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邑:封地。金:古代货币单位。作色:变色,发怒。来:语助词。你是干什么的呢?波臣:水官。岂: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也许”。且:将要。西江:蜀江。我是去了我平日相处的水,我没有安身的地方。然,犹“乃”。乃:竟然。肆:市场、店铺。

庄周家里很穷,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我就要收租税了,等我收到以后,借给您三百斤,好吗?”庄周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里,半路上听到有人喊救命,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辙里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您为什么这样喊呢?’它答道:‘我是东海神的臣子,今天不幸陷落在这干车辙里,您可有一斗半升的水救救我吗?’我说:‘好,我正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上来营救你,好吗?’鲫鱼气愤地变了脸色说:‘我失掉了赖以生活的水,已经没法生存,我只求你给我一斗半升的水就能活命,你却说这么多废话。如果等你把西江水引来,我早就没命了,你还不如到干鱼摊上找我呢?

7、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都城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五、教师总结课文。

六、作业:写一篇周记,从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篇三】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项羽之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自读,概括故事情节。

2、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2、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品评项羽这一与众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塑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形象,评价其性格。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教学难点评价项羽性格。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渲染气氛。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二、《项羽之死》的主人公当然是项羽,我们写人物,当然要把人物放到一定的事件或场景中去。所谓场景,首先要有“场”,也可理解为具体的地点,然后再有对这个场的事件情景的描述。

提问:这在垓下,

2项羽面临的处境怎样?――四面楚歌。

3在四面楚歌的背景中,司马迁用了几个动词来写项羽的反应?

惊——起——饮——歌——泣

4这些动作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个?

5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

一曲“虞兮之歌”唱出了项主对虞姬的难舍之情,唱出了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6说到“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历史上好像还有许多,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和《三国》中猛张飞。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泣字。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泣数行下”在《汉书》中是”泣下数行”,虽然只是略微改动,文学效果却大不如《史记》.因为,”泣下数行”只是一般概述,如同一个远景镜头,”泣数行下”则是变远景镜头为特写镜头,更能表现项羽之泪乃英雄之泪,更好地渲染这里的悲壮气氛.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盖世英雄,竟然落到战无计,妃难保,只能以泪诀别的地步,作者写出了盖世英雄的侠骨衷肠,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情景啊!

史公细描“歌”与“泪”,把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力透纸背,惊天地,泣鬼神。

清代吴见思说:“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四面楚歌声中――-项羽悲歌慷慨。

场景二:东城快战。

1、诵读: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言外之意是什么?

亡我可以,但不是我的罪过。

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都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

可见其:自信,自负。

面对失败仍是如此豪气干云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

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3、细节,对比。

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

问:运用那些细节?怎样进行对比?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孰为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

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把陷入汉军重重包围中的项羽描写成一尊凛然不可冒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的猛虎。溃围、斩将、刈旗如囊中取物,尽显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所向无敌的勇猛之威。

突围后,一句“何如”,更是写尽了项羽得意自负,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

“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

场景三乌江自刎

1、(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项羽当时并不是无路可走,但是他为什么拒绝过江东呢?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里重点的词语是“何面目”,可见项羽,重面子,知耻。

籍独不愧于心乎?”

  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

最要面子的最后选择—-

关于他的这次行为,李清照如此评价。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一个“不肯”,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便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使人肃然起敬。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问:在生死关头的选择最见一个人的本质,性格与气度。如果是刘邦面临这样的机会会如何选择?他是否会过河?为什么?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

这就是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而慷慨悲歌,自刎乌江,而知耻重义,唱出了一曲英雄末路的血性柔肠和豪侠意气。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四.拓展延伸:《项羽本纪》的有关情节:

钜鹿之战: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 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悲怆

我们来看文章的出处――项羽本纪。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后世许多史家对此篇归入“本纪”颇有微词,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便曾云:“项羽八千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为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为八百余人,百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第一册)

“羽之神勇,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本纪’,宜降为‘世家’。”

在班固的《汉书》中更是把陈胜项籍放在一起合称《陈胜项籍传》

问:你认为就项羽的一生而言,应该把他归入“本纪”还是“世家”?他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败将?

易中天对项羽的评价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夏玉

【篇四】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丁梅荣)

9、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孔德学区高一语文 丁梅荣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克服畏难情绪;

2、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孟子思想及散文艺术特色

三、课型 讲读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他的《孟子两章》中的《得道才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与本文基本一致。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想让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和孟子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方法是通过与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而获得。

第一课时

一、设臵情境,导入新课 2分钟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简介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仁政(略) 3分钟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悟 3分钟

1、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2、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孟子是否作了直接回答?

四、引导学生“读读–译译–论论”

㈠课前完成: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略) 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梳理作者的思路,领会高明的论辨艺术。

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吗?

2、“何也?”以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问中包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理?

3、他之所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或“他认为民应多”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对他的疑问作了直接的回答吗?

5、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寓指什么?

6、是啊,梁惠王不但谈不上尽心,还可以说有“虐政”现象,哪一段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惠王发问之后就指出来?

7、从“五十步笑百步”到最后提示仁政,你能认识到孟子论辨艺术有哪些高明之处吗?我们如何借鉴学习?

五、布臵作业:背诵课文;重点赏析5、6段,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

2、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一、忆旧导新 2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引导学生“悟王道,品语言”

㈠比较阅读

师引:大家知道,孟子师承孔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说的另一继大成者。我们也曾学习了会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许多名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 (1)德不孤,必有邻。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巧言令色,鲜仁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今天,我们再读两则 (3分钟)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师引:这两则论语与本文的哪两段内容是相同的?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仁政——王道

师引:从语言、句式上来讲,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风格有何不同?你们觉得哪种表达更好?(或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概括简约—-具体详尽

㈡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

师引:对于这种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偶句、顶真句,我们应该如何去读?语速是快是慢?语调是升是降?语势是强是弱?大家先自由诵读,读出荡漾激情,读出磅礴气势。

5分钟 1、学生自由读(有哪些句子不懂划出来)

2分钟 2、男女生比读

2分钟 3、个人读

1分钟 4、师范读

㈢拓展延伸,新旧融合

师引:刚才我们以声传情,以读促悟,进一步理解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品味了他气势如泻,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其实,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不少文章,早已拜读过他的这种以大量的排偶句增强气势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回头诵读,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吧。

师提示,学生齐声诵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使用这种句式的艺术效果: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而不如人和也(师生相互点评)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不战,战必胜矣。(师生相互点评)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师生相互点评)

3、《鱼我所欲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分乏者德我而为之。(师生相互点评)

4、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师生相互点评) ㈣感动古人,颁奖授词

(3分钟)师引:上学期,我们曾为时传祥,屈原所感动,也为他们写过颁奖词。我还深刻地记得一位同学精彩的片段: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在生命的尽头美丽》超越时空,拂去世俗的尘埃,看见汨罗江上空绝世的腾空一跃,我看见屈子氤氲于空气中的悲壮与愤怒。“举世浑浊我独清”,既然这个污浊的世界上只有邪恶与虚伪,那留着还有什么用。既然知音难觅,屈辱而虚伪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既然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行尸走肉般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

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也以一段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比段,为孟子也写一段颁奖词吧!

(5分钟)学生活动——撰写颁奖词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三、教师致“颁奖辞”并总结全文

他,有“闻过则喜”的谦逊;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他,有“舍生取义”的凛然;他,不会“同流合污”;他便是在塑造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舍生取义”、善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儒家的又一“集大成者”——“亚圣”孟子。他心怀黎民、以民为本的思想精髓,他善用比喻、循偱善诱的高明论辩艺术,他善用排偶句式而形成的气势磅礴、情感充沛的语言,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学习和借鉴。

四、布臵作业

【篇五】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要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2、 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梁惠王的形象,“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孟子表达民本思想的名句导入。

二、以读促悟

1、 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1—4段。

明确:想要朗读得生动,有角色感,需要把握角色性格及心理

2、 梁惠王的形象分析

明确:梁惠王——治下饿殍遍野却自我感觉良好,自私又自负

3、 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及孟子形象

明确:虽然梁惠王移民移粟,但这小恩小惠与邻国国君相比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有智慧,胸有成竹

4、 诵读指导:

明确:读出梁惠王的轻浮自负及孟子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三、明王道,解仁政

1、 总结孟子给出的“使民增多”的具体措施

2、 小组探究: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的区别

明确:王道之始只是保民温饱,是生存底线;而王道之成还需让百姓吃好穿暖,接受教育

3、 总结儒家的王道思想

明确:保民——富民——教民

虽然王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却是“以民为本”。

PPT介绍当时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4、 自由朗读5—7段,想象孟子谈及王道主张时的神态及语气

明确:自信、期待的神态,慷慨激昂的语调(语速应适当加快,情绪应饱满、自信)

四、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圣人虽已逝,千载有余声。虽然孟子早已不在,但他的思想却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请大家联系现实,看看孟子的思想能给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孟子启示我们"")

结语: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忧黎民的长者,一位浩气长存的智者。虽然孟子的主张在当时被忽略被遗忘,虽然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实现孟子当初的理想,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一直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这个美好的愿望可以在我们手中、在你们手中实现。

教学反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语录体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因此我以读为线设计了此次教学。课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教师示范朗读、个别朗读、齐读等,通过读的方式串联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

【篇六】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精品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克服畏难情绪;

2、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孟子思想及散文艺术特色

三、课型 讲读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

主张。在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他的《孟子两章》中的《得道才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与本文基本一致。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想让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和孟子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方法是通过与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而获得。

第一课时

一、设臵情境,导入新课 2分钟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简介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仁政(略) 3分钟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悟 3分钟

1、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2、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孟子是否作了直接回答?

四、引导学生“读读–译译–论论”

㈠课前完成: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略) 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梳理作者的思路,领会高明的论辨艺术。

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吗?

2、“何也?”以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问中包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理?

3、他之所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或“他认为民应多”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对他的疑问作了直接的回答吗?

5、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寓指什么?

6、是啊,梁惠王不但谈不上尽心,还可以说有“虐政”现象,哪一段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惠王发问之后就指出来?

7、从“五十步笑百步”到最后提示仁政,你能认识到孟子论辨艺术有哪些高明之处吗?我们如何借鉴学习?

五、布臵作业:背诵课文;重点赏析5、6段,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

2、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一、忆旧导新 2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引导学生“悟王道,品语言”

㈠比较阅读

师引:大家知道,孟子师承孔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说的另一继大成者。我们也曾学习了会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许多名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 (1)德不孤,必有邻。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巧言令色,鲜仁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今天,我们再读两则 (3分钟)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师引:这两则论语与本文的哪两段内容是相同的?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仁政——王道

师引:从语言、句式上来讲,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风格有何不同?你们觉得哪种表达更好?(或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概括简约—-具体详尽

㈡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

师引:对于这种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偶句、顶真句,我们应该如何去读?语速是快是慢?语调是升是降?语势是强是弱?大家先自由诵读,读出荡漾激情,读出磅礴气势。

5分钟 1、学生自由读(有哪些句子不懂划出来)

2分钟 2、男女生比读

2分钟 3、个人读

1分钟 4、师范读

㈢拓展延伸,新旧融合

师引:刚才我们以声传情,以读促悟,进一步理解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品味了他气势如泻,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其实,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不少文章,早已拜读过他的这种以大量的排偶句增强气势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回头诵读,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吧。

师提示,学生齐声诵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使用这种句式的艺术效果: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而不如人和也(师生相互点评)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不战,战必胜矣。(师生相互点评)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师生相互点评)

3、《鱼我所欲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分乏者德我而为之。(师生相互点评)

4、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师生相互点评) ㈣感动古人,颁奖授词

(3分钟)师引:上学期,我们曾为时传祥,屈原所感动,也为他们写过颁奖词。我还深刻地记得一位同学精彩的片段:

《在生命的尽头美丽》超越时空,拂去世俗的尘埃,看见汨罗江上空绝世的腾空一跃,我看见屈子氤氲于空气中的悲壮与愤怒。“举世浑浊我独清”,既然这个污浊的世界上只有邪恶与虚伪,那留着还有什么用。既然知音难觅,屈辱而虚伪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既然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行尸走肉般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

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也以一段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比段,为孟子也写一段颁奖词吧!

(5分钟)学生活动——撰写颁奖词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三、教师致“颁奖辞”并总结全文

他,有“闻过则喜”的谦逊;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他,有“舍生取义”的凛然;他,不会“同流合污”;他便是在塑造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舍生取义”、善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儒家的又一“集大成者”——“亚圣”孟子。他心怀黎民、以民为本的思想精髓,他善用比喻、循偱善诱的高明论辩艺术,他善用排偶句式而形成的气势磅礴、情感充沛的语言,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学习和借鉴。

四、布臵作业

请你学习孟子的劝说艺术(善用比喻;使用排比句段),也写一篇劝说论文,劝劝那些捕杀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人“放下屠刀”。

【篇七】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讲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易读错字音】

好hào战:喜好征战。

数罟cùgǔ:密网。

弃甲曳y^a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

洿wū池:池塘。

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

孝悌tì: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庠xiáng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莩piǎo:饿死的人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àng,为王,称霸)

不可胜(shēng)食也:(胜,旧读shēng,意为尽。做“胜利”讲的时候,读“shèng”)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语法知识】

1、 一词多义:

·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3、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

【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

【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 :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

树:一般“树”是树木(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一般“食”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吃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5、常用虚词

·然

① 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 助词,""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① 连词,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

② 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①介词,用、拿、把请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篇八】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讲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易读错字音】

好hào战:喜好征战。

数罟cùgǔ:密网。

弃甲曳y^a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

洿wū池:池塘。

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

孝悌tì: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庠xiáng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莩piǎo:饿死的人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yì,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wàng,为王,称霸)

不可胜(shēng)食也:(胜,旧读shēng,意为尽。做“胜利”讲的时候,读“shèng”)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语法知识】

1、 一词多义:

·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3、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14)【填】然鼓之。

【填】:(古意:拟声词。今译:填充,…)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 :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

树:一般“树”是树木(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一般“食”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吃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5、常用虚词

·然

① 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 助词,""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① 连词,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

② 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①介词,用、拿、把请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篇九】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32中高中语文《第9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三)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较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了解关于孟子的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二)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出示重点词语,理清背诵思路。 (1)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3)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4)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三)研习第2、3、4段

1、学生分角色朗读2、3、4段。 2、出示重点词语,理清背诵思路。

(1)提问:孟子是怎么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3)提问:孟子如何评价梁惠王的政绩,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适当作朗读指导。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文言知识,注重词句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5、6段

1、女生齐读第5段,男生齐读第6段

(1)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5)学生齐读5、6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6)总结孟子的“仁政七条”

(二)研习第7段 1、学生齐读第7段

2、出示重点词语,理清背诵思路

(1)提问: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2)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 ...

三、总结全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四、讨论探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