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门与路立意 门与路永远相连立意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门与路立意

中考作文复习训练提纲第五到八讲(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审题”与“拟题”、文章修改、稳定发挥,注意“四美”)

第五讲: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训练目的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

记叙,所用材料是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有时还包括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场所;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说明,所用材料是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及事理;目的是使读者明了这些事物的特征(包括性质、状态、功能等等)

议论,所用材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目的是使读者相信作者观点的正确。

抒情,所用材料是作者的感情;目的是使读者产生共呜。文章不能单独使用一种表达方式。而要经常借助其他的表达方式来丰富或加深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显得绚丽多彩,对读者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注意:

1:要用得自然。兼用的表达方式之于主要表达方式,如同枝叶之于树干,都是自然的从它上面生长出来的,不能为兼用而兼用。

2:要用得灵活。主要的表达方式跟其他表达方式的结合是要有灵活性,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要根据内容要求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该叙述时娓娓道来,该写人时细致描绘,该抒情时发自肺腑,该议论时发人深省。

3:要用得巧妙。所谓巧妙,就妙在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的意图上。这种情况在抒情文中比较常见,因为作者的感情不能靠用“喜”、“怒”、“哀”、“乐”一类字眼来表示,还必须借助于对人、事、物的表述,才能把这样的感情具体化,这就意味着记叙、说明、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都能在抒情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在读者这一面,每到这些地方往往觉得作者是在谈天说地,读得津津有味,却不知在情绪上早已受到感染,待到读完全文,才醒悟到原来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各种表达方式的交错使用。叙事写人饱含激情,字里行间流露深情,写景状物注入真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议中有叙,叙中有议,夹叙夹议。力求用得自然、灵活、巧妙,给文章增加一点光彩。

三:作文提示

作文题目:我向往2008年

提示: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一年,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将在中国北京召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你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你心目中朝思暮想的奥运会,也可以假想你作为一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工作者或其他后勤人员参与这场奥运会,你将怎样开展工作的,要写出个性特征或独特的风采。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最少写700字。

2:题目:我们班

提示:写班集体,可写的事很多,要先想想这个班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写法上要选好角度,从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特别的事件入手,展示这个集体的特点。要有生动而又令人回味的细节,表现出你对这个班集体的感情。写800字左右。

【例文】难忘的深情

初三是分手的季节。当我即将告别班级的时候,望着一张张熟悉的脸,眼眶不禁湿润了。忘不了三年同窗的点点滴滴,忘不了最后毕业那一天。

哟,大脸猫,你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吗?你一进教室,沉闷的气氛全没了,只有你爽朗的笑声在飘荡。相识的,不相识的,都能和你聊起来。初中三年,无论什么时候你总是一张笑脸,大家都叫你“大脸猫”。可今天怎么泪眼汪汪的呢?

最可亲,也最可爱的班长,你的能力确实不差,组织了数不清的班会、联欢会,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你的学习很好,我们全班哪位同学没有得到过你的鼓舞!你辅导我们时讲得那样透彻,那样生动。可今天,伶俐的口齿怎么变得迟钝了呢?

小百灵,再为我们唱一曲吧,你的歌声从来都十分欢快。记得吗?我们参加了好多次学校的歌咏比赛,每次都拿了名次,其中你的功劳最大。为了纠正我们的音调错误,你反复唱给我们听,那百灵般清脆的声音都唱哑了。可今天你的歌声怎么这样伤感?

你们这帮男子汉,怎么和以前一点也不一样呢?上次开校运会,你们暗暗发誓,成绩上未能替班级争光,运动会可不能亚于别的同学。你们奋力拼搏,我们呐喊助威,最后获得了年级总分第一名。你们欢呼了,你们雀跃了。可今天,你们那股男子汉气概哪里去了呢?

我们最敬最爱的班主任,在临别时,您叫我们不要难过,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欢呼,欢呼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更懂事更成熟了。可您说这话时,眼里分明闪着泪花!您对学习好的和差的同学都一样地爱。那次班上一个最调皮的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不慎被玻璃划伤,您不顾自己体弱,背他上车去医院。等他缝完伤口,已是晚上八点多钟,您把他送回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敬爱的班主任,您说过“我们应告别昨天,走向明天,让我们互相祝福吧!”

是啊,昨天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走向幸福的明天。我们击掌相约,再过20年,母校再相聚。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

祝福您,尊敬的老师!

【简评】本文用第二人称,如叙家常,向读者介绍了作者的班集体,在特定的时间——初三分手的季节.所展示的团结友爱,力争向上,尊师爱生的精神。作者选取了爽朗乐观的“大脸猫”,聪明能干的班长,歌声优美的小百灵,替班级争光的男子汉,最敬最爱的班主任……这些典型人物,描绘班集体的全貌,通过生动感人的细节,表现师生之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得感人。

第六讲再说“审题”与“拟题”

例1: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山那样既有长处、也有缺点的同学,请你以《我最了解他(她)》为题,把他(她)写出来。”

要求:1:要适当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2:不少于800字。

由于审题不周密,可能出现的跑题情况:严重跑题——写父母、老师;基本跑题——只写优点,未写缺点;一般跑题——没写出“了解”(与我的关系);“马大哈”式的跑题——没有抒情和议论、没有用第三人称写。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拿到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伸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题。

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要注意开题目规定先搞清,没规定要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和环境。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例文:一片落叶

秋风飒飒,秋叶悬挂在树枝上索索发抖,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就在这时,一阵更大的风刮过来,有几片叶子支持不住了,在树上挣扎了几下,便颤微微地从空中飘落到地上,躺在那儿不动了。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令人惬意的响声。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正当我出神地望着这些落叶的时候,爸爸从后面走了上来。也许是见我盯着落叶,便说:“你看,这些叶子大多数是背面朝着天的。”我不由地再一次把目光移向落叶,果然,绝大多数的落叶都是面朝地,背朝天,成为一个小小的拱形。

这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继续往前走去,发现不论哪儿都是这样,而我以前却未曾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却不急于回答,反而问我:“你们学校初一已经上过植物课了吧。叶的结构难道没有讲过吗?”我点点头表示已经学过。

爸爸又说:“难怪你的《植物》学得那么差。”说着,他指着一片落叶比划道:“树叶的面与背的构造是不同的。叶面表皮下的细胞结构紧,而叶背的细胞排列得比较疏松。这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树叶‘背’、‘面’不同的比重,在树叶飘落的时候,自然是结构紧而重的一面先落地了。”

听了这段话,我才想起老师上课时讲的栅栏细胞与海绵细胞,我越发佩服爸爸了。我问他:“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呢?”他笑了笑说:“谁像你只看见树叶掉下来,却不看它掉下来之后的样子呢!”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爸爸说得不错,我不仅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而且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所蕴含的道理!

《我和爸爸在一起》——(不新颖、内容反映不明朗)《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不生动、缺少文采)《一件小事》——(空泛、“题”“文”扣得不严)……而《一片落叶》既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显得生动、新颖、有文采,醒目而不俗,能够吸引读者往下读。

拟定题目的要求:一要贴切,恰如其分,做到“题不跑文”;二要简洁概括;三要通俗易懂;四要清新不俗;五要富有吸引力,令人难忘。要做到这些,开始作文的时候,应该练习一文章修改

一:训练目的:

文章写成以后,应该多看几遍,修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文章不厌百回改”,许多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历来写文章的人大都有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鲁迅先生就是这个方面的典范。我们写文章也要字斟句酌,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修改文章要兼顾“意”和“言”:“意”,就是意思、内容;“言”,就是文辞、语言。

从“意”来看,要修改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考虑意思是否正确;另一种是随手写出,不考虑内容的层次;再一种是不讲究分寸,不考虑说话的效果。

从“言”来看,要改正错别字,病句和“辞不达意”的毛病。“意”和“言”二者要吻合起来,达到没有分界的地步,并尽可能地减少疏漏。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既要注意原稿的意思是否清晰、妥当,又要看它的语言是否用得准确。发现文章中失误的办法是读和听,可以自读自听,也可以请别人读给自己听。——后一种效果尤其显著。

如何修改作文:

1:把词语运用不妥的地方改正过来。在文句中出现的词语毛病,情况往往很复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选择恰当的词语加以修改。有的增添,有的删除,有的改动,有的调整,一切都要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力求表达得准确。明白。如把容易产生歧义的改准确,把笼统的改具体,把累赘的改简洁,把晦涩的改明晰,把花哨的改朴实,把冷僻的改通俗,把残缺的改完整等等。

2:推敲词语,把语言表达得更生动,感人,增强表达效果。它是对作文的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讲究修辞。修辞包括谴词造句时修辞方法的选择,作文提示

作文题目:谈谈我们班

写作提示:这个题目比较宽泛,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总写我的写作中遇到哪些困难和困惑,取得哪些经验和教训,有哪些突破和成就,写出原因和解决方法或今后努力方向;也可以集中地写某一点,某一乐趣

提示:生活中到处都有乐趣,学习中也有乐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人,其乐趣又往往不同,家庭和学校里的乐趣也不相同,但不管写什么乐趣,都要注意写得有意义,写出高尚的情操,而不要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写乐趣,可以谈论乐趣,可以记有趣的事,也可以借题发挥,抒写热爱生活的感情。也要求有初稿和修改稿,写800字左右。

【例文】霞姐(原稿)

清晨,带着她独特的清新与娇媚,飘然来到这一片宁静的世界中。天边涌起一团红色的霞云,太阳也宠爱地用巧手为它镶上一道金边。那霞云里显得更加娇美、鲜艳,仿佛少女羞红的脸庞。渐渐地那红霞朦胧了,而一少女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了。大院中,她是我最喜欢的人,和我姐姐年龄一般大。可姐姐总不愿和我在一起,说什么“没有共同语言”却不同。我去找她,她总给我讲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向我介绍一些优秀书籍。每次我都从她那里得到不少收益。

也许是她叫“霞”的缘故,她非常喜爱云霞。每当彩霞满天时,她的眼里便充满了喜悦。她曾对我说:“那彩霞,象征着两代人。那晚霞,好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正努力为人类发出最后一点光和热;而那朝霞则是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旺盛的活力。”每当这时我总是想,霞姐,你多像那朝霞,那样美丽而鲜艳,每天伴着太阳升起,拥有那火一样的生命。

霞姐最心爱的衣服便是那条红裙子,平时总穿在身上。为此,院里的老人总爱会叨:“大姑娘家,打扮得花哩唿哨的,干嘛?”“哎哟哟,整天大红大绿的。”对此我很生气,可霞姐却说:“唉,别埋怨了,人的审美观不一样。我喜欢这裙子火一般的颜色,它象征着热烈的青春活力,穿上它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只是他们不理解,不过你猜我最欣赏的格言是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瞧,这就是我的霞姐。

三伏的下午是酷暑难当的,知了也不耐烦地鸣叫着,像是要唤来点凉风。我和霞姐兴致勃勃地准备去游泳。刚走到四楼,便听到一个小女孩的鸣咽声夹杂着哗哗的流水声。下到三楼,才看见王奶奶的孙女小倩坐在门旁哭,腮边还挂着几颗泪珠,眼底充满了惊慌。

“小倩,怎么了?”霞姐温和地问。

“水管堵了,水从浴盆里溢出来,屋里全是水。小倩抽泣着。看着小倩害怕的样子,我不禁想:“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你总说霞姐娇艳,这回是报应。“彬彬,帮一下忙。”霞姐递给我一把笤帚,自己也拿起了一个水盆,然后走到了浴盆前。霞姐麻利地淘着,可污水却不见少。霞姐仔细一看,原来漏水孔还在涌着污水,只一会就溢了出来,还溅在霞姐美丽的裙子上。她似乎并不在意,费力地用手指去捅漏水孔。霞姐的身子不停地往下探,红裙子的裙摆浸在污水中,尽管那红色已经被玷污了,我却更觉得它红得像火、像霞。当霞姐倒掉最后一盆水,擦干额上的汗水时,已是晚霞满天,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给房间蒙上一层金纱,依稀勾勒出霞姐红色的身影,那么美。渐渐地,霞姐身影模糊了,而一片艳丽的彩霞飘浮在我眼前。

霞姐(修改稿)

清晨,带着她独特的清新与娇媚,飘然来到了这一片宁静的世界。天边涌起一团红色霞云,太阳也宠爱地为她镶上一道金边,那霞云显得更加娇美、鲜艳,仿佛少女羞红的脸庞。渐渐地那霞云变得朦胧了,而一个少女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是她,霞姐!

(第一段:原文没有明确少女是谁。修改稿加上“是她,霞姐”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且将她与云霞自然联系起来,其象征意义也有了最初的展现)

大院中,她是我最喜欢的人,年龄和我的姐姐一般大,可姐姐总不愿和我在一起,说什么“没有共同语言”,霞姐却不同,我去找她,每次都会得到不少收益。

[第二段,原文中介绍的“她总给我讲一些历史名人,向我介绍一些优秀书籍,与后面的叙事没有直接关系,而“每次我都从她那里得到不少收益”的内涵已完全将此包容进去了。修改中作者把前两句删去,使文章显得更简洁,也为后文的记叙作了一个总的提示]

许是因为她叫霞的缘故,她非常喜爱云霞,每当彩霞满天的时候,她的眼里便充满了喜悦。她曾对我说:“那彩霞象征着两代人,晚霞,好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正努力为人类发出最后一缕光和热;而那朝霞则是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旺盛的活力。每当这时,我总想: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

[三段,作者主要借霞姐的语言,说明她爱霞的原因。原稿在结尾处直接赞美霞姐像朝霞一般的活力,而前面的文字还体现不出这层意思。修改稿中,改为“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一个问句所包含的内在感情远胜于直接的赞美,它给人的联想更丰富]

霞姐最心爱的衣服便是那条红裙子,平时总穿着。为此,院里的老人总爱唠叨:“大姑娘家,打扮得花哩唿哨,干嘛呢?”我常替霞姐不平,可霞姐却说:“这有什么?人的审美观不同。我喜欢这裙子火一般的颜色,她象征着热烈的青春活力,穿上它会感到精神振奋。瞧,这就是我的霞姐。

[第四段,对院里老人不满言论的描写做了改动。将“对这我很生气”改成“我很替霞姐不平”,这样,使文意表达得更准确。霞姐的反映还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的,修改稿有了几处改动。“唉,别埋怨了”改为“这有什么呢”,“穿上它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改为“穿上它会觉得精神振奋”;而且删掉了后一句。修改后人物的语言更简洁,个性也更突出,这一改动,使青年人那种泼辣、洒脱和自信的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伏天的下午酷暑难当,人们都躲在屋里,知了却在兴高采烈地叫着。我和霞姐拎着游泳衣正准备去游泳,刚走到四楼,便听见一个小女孩的呜咽声,夹杂着哗哗的流水声。下到三楼,原来是王奶奶的引女小倩在哭,浑身浸湿。“小倩,怎么了?“水管堵了,奶奶又不在家,水都流出来了”看着浴盆里不断溢出的污水,我得意地对霞姐说:“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王老太太那么说你!这回,活该!”

霞姐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把游泳衣往我手里一塞,抄起水盆麻利地淘起水来。

“霞姐,你不去游泳了?”

她却只回答了我一个微笑,一个朝霞般美丽的微笑,我不由得也拿起了水盆。

[第五段改动最大。第一处是把“知了也不耐烦地鸣叫着,像是要唤来点凉风”,改作“知了却在兴高采烈地叫着”,感觉和情绪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对酷暑带来的游泳乐趣的喜悦,下句的“兴致勃勃”也就不必说了。第二处是对小倩的描写,原文只写了神情,改后删去了重复的意思,增加了外貌特点:“浑身浸湿”,照应了前后文描写的漏水事实。第三处删去了“温和地问”,并将小情的回答做了修改,简化了语言,又将小倩的惊慌无措做了更形象的描绘。第四处删去了“看着小倩害怕的样子”,改为“看着浴盆里不断渗出的污水”,这有助于证明事实;同时,“让王老太太那么说你!这回,活该!”的改动,把原文中的指代不明修正了,使“我”的得意之情也得到了更明确的表现。第五处是对霞姐的行动描写,略去了不必要的交待,突出她的毫不犹豫和像朝霞般的美丽微笑。至此霞的喻意已很自然、鲜明了]

终于把浴盆里的污水掏净了,收拾完,已是晚霞满天。“霞姐,你的裙子!”望着那湿漉漉而且变得肮脏不堪的红裙子,我不禁惊叫起来。

“哟,都变成大抹布了,哈哈……不过这也不错,看看这块污迹像什么?像不像满天云霞下的褐色山峰?啊,这湿漉漉的裙子穿起来还真凉快呢!”

霞姐,你真行!

[第六段以“霞姐,你的裙子!”再次提及红裙,引出霞姐的语言描写,这是原文中没有的。前两年事的记叙都刻画了人物的语言,这样改动,结构显得更整齐;内容则更多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一句“霞姐,你真行!”与前面的“霞姐,你就是这样爱霞的吗?”和“瞧,这就是我的霞姐!”相联系,清楚地显示出“我”对霞姐认识、理解的过程]

天边的晚霞渐渐消褪了,明天早晨会有一片更美的朝霞。望着霞姐的身影,望着那飘动的大红裙子,我觉得眼前的一切渐渐模糊了,慢慢地,幻化出一片艳丽、纯美的朝霞。

[最后一段也作了一些改动,由实到虚,将霞姐的身影“幻化成一片艳丽、纯美的朝霞”,扣题,点明中心。比原文意境加深了,而且更好地呼应了开头。]

第八讲:稳定发挥,注意“四美”

考场作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和紧张的气氛下成文的,这就要求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面对考场作文题,多数考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按照要求作文,然而却鲜见上乘之作。怎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立意美

一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文章的品位,使平板的行文变得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在确保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前提下,还要讲究文采。要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准确自如地使用各种词语反映客观事物。如,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见到了说话人,听到了他的说话声。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简而情深。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就是简练传神、神情毕现的典型之笔。其次,同学们还要恰当地选用各种修辞方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选用对偶句可使文章整齐典雅;选用排比句可使文章气势磅礴;选用拟人句可使语句真切形象;选用比喻句可使语言生动易懂……。

三:头尾美

开头、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等级评定。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考场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四:文面美

文面,犹如人的脸面。引人注目,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文章得到“心理印象分”。可以想象,在众多的试卷中,书写格式规范、标点正确、字迹端正且文体优美、卷面清晰整洁、没有或少有错别字的文章会给评卷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且难以辨认、错别字太多、书写格式不规范,就会使评卷老师产生厌恶感,从而从严扣分。因此,规范的书写是考场作文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飞扬

【篇二】门与路立意

2014年浙江卷优秀作文

2014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浙江卷)

【作文真题】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文题简析】

“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就是说可以讲述自己的或身边的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这些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容易忽略的是“综合上述材料”这六个字。“上述材料”共两段话,第一段讲“门”和“路”的关系,既可以理解为实指的,也可以理解为喻指的,但都可以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仅就这个材料,那真是有些人所说的海阔天空什么都可以写。但问题是材料中还有第二段话,只能理解为喻指的,它把外延缩到“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之间的关系上,而试题要求“综合上述材料”,那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写关于“门”和“路”的人生哲理思考就行了。

第一句中““门与路永远相连”是开宗明义,点明两者不可分割;然后分说思辨关系,“终点”与“起点”、“挡住你的脚步”与“走向世界”是对立的统一。“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第二句是具体列举,以”大学的门“和”大学的路”为例,采用了以大缩小或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论证,很有哲理性。这里的难点是“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这个比喻句增添了审题难度,如果把“门”解读“理想、目标、希望、事业”等,你要入门,除了一路上要克服种种困难险阻,勇往直前,还必须要有“通行证”才行。我们可以顺材料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审题立意方向(仅供参考)

1. 把“门”理解为“成功与辉煌”,“路”理解为“人生之路”,“通行证”理解为“学习、探索、创造”。写在人生之路上行走,既要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又要开拓创新,才能“入门”。如“佩戴通行证,拥抱辉煌”。

2. 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求学之路上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迈向终点。如“终点在于起点;起点之后在于坚持”。

3.行走在事业之路上,有的脚印“很浅”,有的“很深”,无论浅和深,只要走,便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但是并不是所有走路的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获得打开大门的喜悦,因此要正视没有入门所带来的难堪、伤心,有勇气再找入门之路。如“无怨无悔,曾经徘徊在大门口”。

【优秀作文】(5篇)

我的路 我的门

陈越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他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和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些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练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启门一瞬观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而这世上本也没有门,纵横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现了门。世间万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万千门户隔绝两地。人在世间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门。

门是终结,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终点。经过那扇门,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个或圆或缺的句点,是世界之极的天涯。

门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点。打开那扇门,便是展开了一世生、一世梦,便又是一世浮生若梦。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巅的极光。

门是关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门前是已知的世界,门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而已知给人以温暖的怀抱,但于此同时,已知让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未知却是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门视为起点,有的人把门视为终结,行止自在人心。

门是选择,交错纵横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样的门,每扇门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进入还是退后?是大道还是小径?是青山绿水还是高楼大厦?门后有着不同的诱惑,也有着不同的艰难,万千的门户代表着万千的选择,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选择一直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摊开或是握紧,有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

门是因果,当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注定着另一扇门的关合。门前是一段完结了的果,门后是一段等待开启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结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缘起缘灭,正如同门的开合,了却一段宿旧缘,重启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终点,是因为你踏上了起点而产生的,无始便无终,而无门便无路。

门是轮回。人间循环往复的旅程,在门的开闭间不断的重启,不断的前行。门是终结、亦是起源,像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场洪水,终结了一段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世界的起源。万物都是在环形的跑道上赛跑,起跑的的那条白线,同样也是终点的那条红绸,不断的追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样子。打开一扇门,就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轮回。 我不知门为何物,因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绝路亦是希望,是终结亦是起源。它是关卡,是选择,是冥冥中的因果,是无限循环的轮回。人生弹指间,启门一瞬观。看到的是红尘世间,是若梦浮生。门后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唯有在开启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门,只因门本就是路。

门与路

“门”与“路”二个字,小学一年级就已经认识了。渐渐长大一些后,发现很多时候“门”与“路”常常被大人连着一起用,常常会听到“谁谁的门路广”、“没门路路难走”等等之类的话,于是渐渐地知道了“门”与“路”的第二种解释。有时候会悲于自己是大人们常说的没“门路”的那种,直到有一天发现一位有“门路”的同学载倒在了一位能人手上。

慢慢地我体会到,通往门的路有二种走法:一种是在别人的搀扶下稳稳当当走进门;一种是靠自己的努力摸打滚爬冲门而进。如果有可能,多数人会选择前者而轻松进门,如果有可能我也会选择前者。但前者的门总是向少数人敞开,而我必然也只是后者中大多数人中的一个。有的人在通往希望之门的路上停下了,因为路太长了,始终望不到大门在何方;有的人折回了,为免受风雨的洗礼而宁愿呆在出发前的那个大门里;还有一些人在通往下一个门的路上倒下了再也站不起来了。我现在就是那个在路上独自前行的人。我的下一个门就是我的大学之门。我在路上并不孤单,路上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追逐他们的梦想之门,他们是我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竞争者。到时会有很多人会被挡在门外,很多人又会从那扇门走到另一扇门。我不停地在思索怎么样的人会被挡在门外,怎么样的人能进去,而我又是怎么样的人。大门里面容纳不下那么多的人,我的通行证在哪里?课本上的知识很多人都会,唯有与众不同才能拔得头筹。如何与众不同?创新,唯有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如何创新?得先学好基础知识,开动我的大脑。边走,边学,边思考。我在路上,门在路的尽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通我的“门路”。

贝多芬没有因为耳聋而放弃他的音乐之路;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的疾病而中断他的科学研究之路;张海迪也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在路上郁郁寡欢;还有媒体上看到的那个手臂残缺而坚持高考的同学,他比我更加艰难的行进在路上。

渐渐地我还发现,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的门与路,纵横交错,伸向远方。所以当一

扇门向你说“没门”的时候,你并不用气馁,只要你鼓足勇气必然会找到另一扇门为你慢慢开启的门。不管是大门还是小门,不管里面的风景如何,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的向前行进,前方总有一扇门为你开启。渐渐地我又发现,门与路其实是一个无底洞,门非终点,路无尽头,何处停歇,完全取于个人的意志与能力。

在路上

昨日,在闸门口的河岸,一批游子,在傍晚的云雾中,系缆下船。今日,在闸门口的河岸,又一批游子,在晨曦的微光中,解缆扬帆。明年的今天,我们也将系缆换船。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系缆解缆的路上。

昨天,在实验楼报告厅,我们把口号喊得豪情万丈,喊得嗓子发疼,但是发现,疼痛的感觉,真好。明年的今天,在班级毕业晚会现场,我们把离别宣言吼得震天响,我们或喜或悲,或高兴,或流泪,都必将重新开始我们自己的人生。后年的日子,我是徜徉在著名的大学校园,还是坐在高复的教室里百炼成钢?

门是终点,同时又是起点。一道道门,成就了人生最美的递进曲线。这递进曲线,就是路,绵长蜿蜒。它是前方的召唤,引领我们走向心驰神往的梦想。

人总有离家的欲望。徐志摩,想做会飞的鸟,飞到了英国,飞离了张幼仪,飞向了林徽音,飞起了新月派的《沙扬娜拉》。曹文轩,追求一条解读文学之路。从散文到小说,从古典小说到外国小说,他开启了一扇《小说门》。我们可以通过这扇门,窥看艺术的灵魂,借以净化自己的心魂。

脚下遇槛,怎么办?李安的《喜宴》推开了好莱坞的大门。门里和门外,世界全然不同。然而,进了好莱坞的这扇门,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他经历了春华,亦经历了秋霜,《与魔鬼共骑》遭遇了滑铁卢。李安,追求安定的李安,该如何经过这个门槛?正如纪伯伦所说:今天最痛苦的事情,往往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阻碍我们前进的,是门槛,更是检验我们是否勇敢的通行证。

能否跨过门槛,跨过怎样的门槛,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跨进大学之门,跨进怎样的大学,也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进大学之门,你是否有面对嘲讽的勇气,可以顶着压力,无怨无悔!进入大学之门后,你是否依然可以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可以甘于寂寞,奋力前行!

在路上,你自信或自卑,你是坚持或是放弃,便影响了你是在哪个岸——过哪道门——驶往哪个地方。文章劈腿后,马伊琍说“爱情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每次成功都像是与爱人携手走进婚姻之门,而每次抵达又像是新的人生面纱才真正撩开,且行且珍惜吧!人生之路,到底要坚持还是放弃,只有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少年时,我们憧憬前方的门。中年后,我们平静地走在路上。少年时,我们总有解缆的欲望,中年后,我们总有系缆归家的愿望。家,总是最温暖的港湾;土,总是最合适的归宿。

余光中,总在诉说着难以言说的《乡愁》,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他的心灵一直在回乡的路上。沈从文,他的《边城》,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那里的水总是不紧不慢地流着,那里的人总是不快不慢地走着。真好。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

我们永远在路上,无论面对什么,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推开门,走下去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来无数学者向往。然而,有的人却被困于“大楼”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沿着书香花径一路走成了大师。

现如今,许多人却不愿再走下去了。有人戏称,大学即是中国学生的解放路口了,上了大学便万事大吉。果真如此?真是推开了那扇门,便如同僧人得道了么?我不知道,我正在通往那扇门的路上,我不知道……

可我知道,钱钟书的大学之路让他成了大师。这个诗书满腹才情万丈的年轻人在其余科目成绩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因其出色的文学修养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他推开那扇古色古香的门,迈着轻快而又稳健的步子往通幽曲径上走去,走出了《围城》,走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大师。他的妻子杨绛女士在丈夫和女儿均不在世时,将她们三人所有的稿费均捐给了清华大学。捐赠仪式上,这位高贵的女学者深深鞠躬说道:“感谢清华大学给我们这个机会。”这又是怎样一番感悟!一个大学者对大学的热爱,或许不仅是因为一个大学的优秀,而是因为在这个优秀的大学里,他让自己成为了更优秀的人。他在这扇门后面走出了一个豪情满腔的自己,走出了他想要的生活。

这一扇门,连着一条辛苦的路,他们如此亲密地连接在一起。我策马来到它面前,推开门,你说我会走下去么?

是的,我会!因为张晓风说过:“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砥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这一扇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

【专家点评】

从题目来看,“推开门”直接紧扣材料中的“门”,而“走下去”则暗合了“路”,整个题目就与作文材料紧密联系起来了。开头即化用诗句,用抒情的笔调表达自己追求大学的愿望。接着引用名言,指出“大学”的实质,并且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指出进了大学的门不等于彻底解放了,只有像钱钟书先生那样努力,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最后又恰到好处的引用名言,再次紧扣材料,点明“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末段以众多知名学者为例,指出只

【篇三】门与路立意

2014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

浙江卷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制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专家解析

一、命题传承

浙江省2011年是命题作文“我的时间”,但是限制很明显——“他人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2012年是材料作文,采用网民对材料的议论引出作文的主题——“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2013年是采用一种有别于其他省市高考作文的新形式—— 围绕统一话题下多则材料的呈现,综合起来看这三段话,中心意思是要让考生思考现实中“童心早泯”的问题。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的命制方式沿袭了前几年的老璐,综合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作文。

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山两段材料构成。前一段材料,是在抽象意义上讨论门与路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为后文讨论“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的材料做铺垫,同时也议论了门与路的辩证关系。后一段材料把讨论落实到了“大学的”这个定语上。前一段以人生的“门与 路”为着眼点,提供考生一个较为广阔的构思空间;后一段以大学的“门与路”为思考点,要求考生以此为具体内容,展现自己对如何进大学之门和如何走大学之路的思考和想象。 从命题方式上来看,这种命题的导向非常鲜明,即引导考生走出书斋,关注时代要求,思考现实人生,学会自主开启人牛之门,走好人生之路;引导考生以自身的“所感所思”来演绎话题,文中有“我”,抒写胸襟。不仅具有现实性和直观性,更具有深刻性和影响性。

二、试题特点

首先是审题要求较严格。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必须将两段综合起来思考,如果单就其中某一句话展开立意,也许会合乎材料的某一方面的含义,但从总体上来看就有可能偏题。这两段话的关键处是很鲜明的,即需要考生抓住三个关键词:门、路和大学。所以,把上述三个关键词都写入了作文(当然可以有所偏重,但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词),就可进人审题立意上的一类卷。而如果仅仅只是写“门与路”,则有可能偏题。

其次,试题的限制把握比较好。假如材料只保留第一段,写作自由度会大大增加,但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考生无从人手;其二是给套作、宿构甚至抄袭大开方便之门,宿构,套作是浙江命题近年来极为反对的。而增加了第二段,对审题的限制就有所增加。

再有,今年作文特别提出要“明确文体”。浙江省以往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2013年开始修改为“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这个变化意味着今后的作文必须要有规范的文体意识,议论文就是议论文,记叙文就是记叙文,不能文体不分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从这一点来看,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开始回归写作的本质——文章就要有文章的样子。

另外,从所给的材料来看,浙江省考题延续以往的风格,关注现实生活,探讨社会问题,规避诗意人文。

三、写作构思

1.论述“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之间的关系。

从怎样进入理想人学的门,怎样走好大学的路(掌握怎样的通行证,留下怎样的脚印)这些角度立意。

2.抒写“我”心中的“大学的门与路”。

从正在叩响大学之门的高中生的角度出发,抒写心中的“大学的门和路”。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应该对“大学的门和路”有所想象,有所规划,有所企盼,有所展望。

3.具体的“门与路”及抽象的“门与路”。

可以由抒写生活中的具体的“门与路”到抒写怎样跨人大学之门以及如何走好大学之路。

4.选择一扇门。走好一条路。

从小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怎样跨入一所理想的夫学之门。“我”应该小把选择的期待错看成终点,这样才能摊开理想的大门,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5.人生路,一扇门。

他人如何选择人生路,怎样推开那扇门,由此想到自己该怎样走好人生路,该如何推开理想中的大学的那扇门。

6.对“大学的门与路”的憧憬和展望。

抒写自己进人大学以后“学习、探索、创新”的行为和精神.亦可抒写自己对未来的眺望、设计、规划等。

专家寄语

门与路立意

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延续前两年的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不是很大,考生只要抓住所给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门、路和大学”展开想象,表达观点、抒写情怀、写人叙事均可。但以下几类作文可能会导致得分不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审题出现偏差。如文中没有把三个关键词写全,或流连于对门与路的哲学探讨,或是一头沉入对大学生活的想象,或是只写门与路。审题出现偏差的作文,得分很难高上去。这就需要强化审题意识。强化审题就是要把认真诚实在考场上写作文的考生与作伪作弊的考生区分开来,以保证所给分数的合理性。当然,审题不是评价一篇作文的唯一标准。

2.宿构得分肯定很低。此类作文虽然在字面上也与“门与路”沾边,但作文的主要篇幅并非写“门与路”,所表现的主题更不是。这类作文宿构的痕迹很明显,如写梦想,写信念,把以前写过的作文直接用到现在这个题目上来,显得很牵强。这样的宿构作文是浙江省阅卷组强烈反对的。

3.严厉打击套话作文。典型的套话作文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用几段事先准备好的名人的生平材料,只有平面的叙述,而缺乏深入的挖掘。如果作文题不是“门与路”,换成其他的作文试题,只是把头尾改一下,就直接用上去。这类作文是严厉打击的对象。

4.只注重语言的华美、形式的创新、结构上的层次分明,但文章的思想内容苍白,缺乏深刻的分析,这一类作文也是不受欢迎的。

标杆样卷

吾将上下而求索

◎浙江一考生

“昨天”已经落幕,春花已落枝,但带来的不是对“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惋惜,因为夏叶已经绽满枝头,一树一树的碧绿在摇曳,十八年前种下的树苗已经挺拔参天,一如今日放下过去,转身拥抱今天的我们。

我无数次地想着自己的未来规划,在那些未知的辽阔草原上,有一个我从未体验过的全新世界。大学的门,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垒新起点,门后有草长莺飞也有冰天雪地,有光风霁月也有淤泥堆积,但也难以阻挡我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与向往。门与路立意

而今,十八年光阴如梭而过,我已一步步到了这扇门前,身后是昨天走过的路,身前是被门阻隔的未知的路。倚在门前,回望昨天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一路磕磕碰碰。路,从来不平坦,过去如此,将来的艰辛程度也只会加剧。但我不害怕,因为脚下的路越是泥泞坎坷,留下的足迹会更加深刻坚定。正如日本作家星野志夫所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竭尽全力地度过冬天,忍受风雪的严寒,那么他也难以感受到来自春天的巨大幸福。”都说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沿途会看到很多风景,遇见很多拥有新奇观点的人,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左有右,人生之路的滋味就含在其中。

曾经一度是那样惧怕高考,然而当我此刻坐在考场中,当初的怯懦巳不复存在,从容与喜悦如泉流如牧歌一样流淌心间。是啊,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与我一样的感叹,过去数千个日日夜夜仿佛是为了这一天。人生之路还有许多这样的障碍,他们看似巨石,但走远了才明白,原来当初以为难以逾越的天堑深壑,也不过是上天为我们安置的一座座小土丘。

前方的道路依然艰难而漫长:求学之路上的深邃与徘徊,成人之路上的迷惘与挣扎,融人社会后的抉择与困苦……年轻的我们要学的还很多。所以请大步迈向前方吧。正如简偵所言:“人生便如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要抗拒风雨,因为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不要沉溺于安逸,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大学的门,请尽全力去推开,就像李白那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学的路,请尽全力去闯荡去探索,就像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门后还有门,路后还有路。“不必为了一朵花而驻足停留,因为路上还有其他花儿为你开放。”站在未知与已知的桥上,面对过去与未来的道路合龙,请铭记乾隆帝在两百年前挥毫写就的一句:“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

专组句评:首先,此支写得很朴实,写的都是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因其真实鲜活同时又不乏理性,从而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文章始终紧紧围绕观点行文,币蔓不枝,有始有终。文章语言干净,不拖泥带水、不铺张华丽,又有较深刻的内涵。

仿写点:紧扣中心真诚朴实

◎浙江一考生

儿时离家不远便是座大学.虽算不上一流名校,却也是儿时自己最爱去的地方,我喜欢高高地扬起头看小门上那几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字,然后在嘴角蹦出“哇”的感慨,百看不厌,也喜欢站在校门正中与它合影,看着自己小小的身子被大大的校门所包容,内心舒畅不已,恨不能快快长大。那时自己有着初生牛犊般的可爱,对着母亲大喊:“我一定会踏人哈佛的校门!”想来也感到有趣。

儿时的那扇门对我来说是神圣的、是高大的、是庄严的,让我在童年的路上欢快叉自信地跑着,渴望成长。

中学时,我转了学.于是开始了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的岁月,也终于能与梦寐以求的大学身处同一城市,我常在周末的午后骑着单车,远远看着那个大门,虽没有像小时候如此崇拜,却是我心中最强烈的向往。仍记得一次因考试失利又来到这儿,却正值大学毕业季,当看到

成群身着毕业学士服的学姐学长在校门前留念的时候,我流泪了,似乎觉得离它越来越远.但又在眼泪中看到了几年后同样身着毕业服的自己,因为心下明白:为了你,我定当全力以赴。

如今的那扇门对我来说是向往,是渴望,也是志在必得的坚定,它让我们漫漫而寂寥的学习生活中不失本心、步伐稳健而有力。

时间一晃而逝,一瞬间自己已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只是此时少了一丝紧张、一丝忧虑,多了一份对过往人生的惆帐。现在的自己就站在一条路的终点,一扇门的门前,就好比一场球赛就差那临门一脚。只是那扇门终究是未知,有人说那足解脱,而我却相信那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回首十几年的人生路,有扇门一直伴随左右,它之于我就好比向日葵静默伫立迎来朝日喷薄,蝴蝶蹁跹起舞迎来一树花开,夜莺婉转啼鸣只为花好月圆。它无所谓终点,也无所谓终极目标,只是人活在世上必须要有几扇门,令你以最美的姿态敲开它,告诉未来:“我已准备好了!”怀揣一份期待,于是生命凝成一个永恒的姿态,坚定、不屈、自信,门前是过往的坚定,门后是未来的自信。

专组句评:该文始终扣住主题“大学的门与路”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绪,写出“我”的独特感受,真实生动,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写出情感的同时,又展示了理性的生活态度,能让读者看到90后的理性风采。

仿写点:感受真实 详略得当

03样卷 一类交中★★★★★

门与路

◎浙江一考生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先生曾如是表达他对路的理解,而我却斗胆以为路不是被人们踩出来的。

路是为了通往门。

寒窗苦读数十载,为了什么?没错,不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嘛!古时人们称之为科举,咱们现在叫它高考。这一路与各种题目厮杀,我们终于过五关斩六将站在这最后的战场。高考就是一条通往社会的路,它将指引你通向真正精彩的人生之门。

门一直为路开着。

我们面前的门目前只有一道,那就是大学。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已知的是你已一路走来,如今鼓足勇气,从容面对;未知的是今后面临更多艰巨的挑战。所以,别再羡慕苍天为一些人开了一扇又一扇窗,要清楚我们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道大门敞开着。

为胜利之门铺成功之蹄。

门与路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既是路的终点又是路的起点,诚然,门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终止,另一端新的冒险在等待着我们亲自去开启。关键在于怎么过这段路,是走着、跑着还是爬着?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这取决于面对困难的态度。别以为马五光用网络搞营销就可以整出个点子商务;别以为乔布斯啃口苹果就能创造他的“苹果”帝国;别以为马化腾光靠复制就造就了如今的腾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通过胜利之门时那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多少人一脸贴在冷冰冰的铁门上……这些巨头们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更不是所谓的人品爆发,而是结结实实地踏在路上的那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条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铺起来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曾经这样看待人生道路。我们通往未来的遭路亦是如此,我宁可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也不愿盲目地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倘

若不努力,我材恐将铺路用……

所以,我认为路一直就存在,每一条路都通往一扇门,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想必听到这里,鲁迅先生可能大为震怒,不过不要紧,一旦我认为我的路是对的,我就会如他所说的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愿我们所有的考生,走踏实之路,敲开胜利之门。

专组句评:文章能辩证地分析“门与路”的关系,分别用“路是为了通往门”、“门一直为路开着”、“为胜利之门铺成功之路”三个分论点来论证“门与路”的紧密联系,在论述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现实中的论据,并能恰当分析论证。

仿写点:思路清晰分析全面

优秀作文

我的路我的门

◎浙江一考生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

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着,我就要高考了。”我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时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时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后,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邀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争食,去向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接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山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 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炼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名师句评: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撷取“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极俭省地写出“我”所走过的人生之路以及对即将推开大学之门的展望。行文真切自然,描写详略得当,细节生动逼真,又发人深省。语言流畅典雅,情感真挚动人。

◇仿写点:流畅典雅真挚动人

【篇四】门与路立意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点评2015浙江高考作文

一、考察思辨,立意明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出意料还是考察思辨类型的题目,二元思辨似乎已经成为如今话题作文的主流形式。在命题形式上看,如今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规避单一话题角度,越来越喜欢从二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

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灵活多变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未来几届考生对于这样的形式一定要重视。想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一定要正视现实,看清趋势:如今的语文考试拼的的实打实的实力。谁要是在偷工减料上枉费心力,高考会还以最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的同学要迅速调整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拒绝生搬硬套的模式。

今年的浙江作文题目,体现了浙江卷一贯的求新求变,稳中有变的特点,堪称是花样迭出。今年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并不在思辨,所以立意的角度很明确。“文如其人,或者文不如其人”,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其一,要么写“文章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志趣”,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和去年的“门与路”,首重思辨是不同的,去年的题目立意可谓千变万化,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故而考生不太容易出现立意的问题。

二、从比拼思路到比拼底蕴

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不在思辨,那么重点在于什么呢?

今年的“文章与人品”和去年的“门与路”相比,如果说去年是比拼思路,那么今年就是比拼底蕴。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考生在立意上不会存在太严重的问题。虽然立意明确,但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素材的要求上,难度倍增,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而且考生要明确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一言以蔽之,今年比拼的是底蕴,就是要和老师“秀文化”。

笔者认为,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全国作文题的倾向于防止套作,要求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真情实感(或者说真实水平)。如果在立意上过分限制,考题势必会走向极端(偏、难、怪题盛行)。人为设置的障碍也不利于考生发挥,立意或者说想法灵活多变,无法用一个尺子去衡量,所以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不如考察考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见多方能识广。既然不能走万里路,至少要看万卷书。这是未来的趋势,

从强调传统文化,到语文考试重要性的逐步提高。未来的语文绝对不是“没什么好学的,最后大家分数都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在高中的起点埋下一生的隐患。

三、文体限制

今年的题目要求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并同时要求:“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文体,但是今年的题目并不适合写成散文或者是记叙文,最适合写成议论文。这也是这两年浙江卷的倾向,议论文文体在整体上占优势。当然,浙江卷本着求新求变的思路,未来也可能会在文体上大胆突破。从今年阅读继续考察小说可知,文体倾向性的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极有可能会出现像“忧与爱”这样,特别适合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

四、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千变万化高考作文题,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最根本的莫过于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写作功底的夯实。这两年的作文题目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考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不管怎样的立意和理解,都要求考生们有严密清晰的思辨和扎实深厚的功底,浙江卷一直比较重视的文学底蕴和文字的美感,也会在思辨的过程中,成为文章制胜的关键。

操作篇:

一、关于立意

今年浙江卷的立意明确,不在立意上过分为难考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常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题目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应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文如其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见其人品、志向、情趣。

或者同意第二个材料中所给出的立意: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並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二、关于素材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个衡量阅读量的题目,那些平时有积累,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较容易写出文情俱佳,内容充实的作文,反之写文章时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的作文题,可供采用的例子非常多,比拼的就是学生的阅读量。首先,如果储备丰富,那么最好避开大家都写的素材。储备不够丰富,那么就要要在思路上下功夫。大家都写的素材,我角度新颖;大家都用的例子,我观点奇崛。

我们讲过的沈从文、史铁生、三毛、张爱玲、摩西奶奶、柴田丰、村上春树、顾城、伊丽莎白毕肖普、木心、余秀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等素材,今年都能完美的写进作文,正面的文如其人的例子:柴田丰作品乐观积极,正像她孩童一般的心境。三毛的作品灵性自由,无牵无挂,不受拘束,正像他的人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向人们昭示了他坦然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追问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反面的例子,比如顾城,比如歌德,比如郭沫若。

笔者这里要稍微强调一下人物素材的美化,美化的方式用很多种,根据今年的题目,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是“秀文化”,也就是,引用作家作品来进行美化。

例如写张爱玲:“文如其人,不论是《倾城之恋》中那一恋倾城的悲歌,还是《半生缘》里那一场水

月镜花的痴心,不论是《花凋》、《流言》还是《小团圆》,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她作品如同她的人,精致,市俗,哀伤,苍凉,但是美到极致。她是旧上海的一抹月影,满盛着苍凉的底色,倾诉着人生无尽的波折流转。张爱玲,一个众人眼里的传奇,一道时代转身的苍凉背影,一抹时光拂过的岁月迟暮,一缕昔人独憔悴的美丽芳魂” 例如写沈从文:

“每当想起心中的《边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那是沈从文笔下如水流远的湘西,那是沈从文笔下烟波微茫茶洞小城。那是一个如风般飘渺飞逝的梦。”直接引用边城的段落,既显得有文化感,又显示出考生积累丰富,但是我们都知道,课上我们就记住了这么一个语段。

或者用画面法。顾名思义,画面法就是先展现画面。孩子们可以从画面入手,将读者引入作者的作品当中去,让作品直接说话。其实事例也可以这样展开:

夕阳如血的撒哈拉沙漠,天际是一轮红日,远处是隐隐驼铃,黄沙漫卷的沙海中,一个清瘦的身影,像风中舞动的百合徐徐向我们走来。那是三毛,从她的书页中走来,从《撒哈拉的故事》走来,从《梦里花落知多少》走来,一个诗意灵动的女子,她手捧滚烫的黄沙,成就了那最美的乡愁,一个人万水千山走遍,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找到了人生的道路

三、关于结构布局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架构问题。关于很多老师强调过的:反复压中心词、首段引材料出论点、注意字迹等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知道孩子们都可以做到,但笔者希望孩子们在结构上处理合理的分段外,可以做到漂亮的首尾呼应,这在判卷老师看来是代表着你思维的一个闭合性,完整性,是极容易加分的。那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第一段可以插入一个艺术化处理,也就是插入一个情景。关系型的题目不容易引入意象,所以我们选用课上讲过的情景法,我给孩子们写过各种情景,只需要把作品和作家引入情景即可,比如星空,星夜,月下,然后在结尾点出即可做到首尾呼应。例如:“朦胧的月色,轻纱漫卷,轻轻的拂过窗前,灯下展纸,那些动人的句子像泉水,像细雨,像眼前的月色,悄然入怀,看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仿佛”,孩子们在叙述完情景之最好直接阐述主题。然后在结尾再次呼应提及,“月光下,我看到那些作家从书页中走出来,向我微笑,向我倾诉,我我读着他们的作品,就像和他们在月夜谈心文如其人,真的没错”

因为时间关系,仓促行文,难免错漏,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

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门与路立意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篇五】门与路立意

2014各地高考作文题及审题立意

2014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汇编

一、(2014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 000元,老王仍欠下4 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春是易逝的,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但是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是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六、(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里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门与路立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

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

八、(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九、(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题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十、(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十一、(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十二、(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曰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门与路立意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十三、(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门与路立意

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十四、(2014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十五、(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十六、(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十七、(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待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上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十八、(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2014全国卷Ⅰ)

【立意点】①习惯规则与创新发展;②遵守规则;③规则是用来打破的;④在竞争中合作双赢;⑤规则下的灵活变通

既不能对“规则”全然否定,又不能一概肯定,要区别对待,需要考生仔细斟酌,拿捏到位。

二、(2014全国卷Ⅱ)

【立意点】①规则与法治;②尊重天性;③爱的方式;④文明旅游;⑤教育方式

1.紧扣材料,书写素养。很显然,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动物园的规则,考生可以写,遵守道德规范,做文明的旅游人。

2.遵守规则,规范行为。这道题目背后隐含了一个规则的问题。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可以写“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联想到当前的“反腐”大潮,腐败者的实质是在破坏社会的大规则——法律。

3.联系教育,充分联想。这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喂食物,就会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写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4.关注两端,充分审题。材料中出现的要素有两个,即游人和自然保护区,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综合考虑来把握。

5.展开想象,童话书写。考生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立意,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这样会让作文更有新意。

三、(2014全国大纲卷)

【立意点】①诚挚信任、互敬互助;②感恩、回报;③爱心、责任、担当;④友善、和谐、诚信;⑤正能量

四、(2014安徽卷)

【立意点】①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②变通与坚守;③规则与创新

五、(2014江苏卷)

【立意点】①价值;②历史;③时间;④信念

从“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角度立意:年龄概念上的青春虽然逝去了,但精神意义上的青春是永远不会逝去的;

从“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角度立意:年轻人有朝气,只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就永远不会老去;

从反面立意,年轻人的阅历不够丰富,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未免显得天真;

门与路立意

从“这种想法是天真的”的角度立意:没有什么会像大自然一样不朽,认为“青春不朽”的这种想法是天真的,青春总会消逝,人总要老去,仅有信念是不够的,要面对现实,再深一步理解,即不去相信不朽,而是珍惜人生的每一个季节;

从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青春是不朽的,这是一种信念,即使有人认为这种想法太天真,但只要信念存于心中,时间的概念就没有了。“老去”是时间层面的概念,“不朽”是精神层面的概念,时间可以流逝,精神永远不朽。

六、(2014山东卷)

【立意点】①相由心生;②心态;③角度

七、(2014江西卷)

【立意点】①探究性学习

八、(2014湖南卷)

【立意点】①追求、成功;②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③坚持信念成就梦想;④守望铸就成功;⑤谋事在人;⑥环境并非成败的决定因素;⑦守望的力量;⑧坚持,只为了绽放;⑨梦想的火种;⑩心中的图腾;梦的那一边;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九、湖北卷

【立意点】①人生要自己独立思考、选择,不能偏信尽信他人之言;②风景哪边都好;③知足常乐,知足也是一种处事态度,是乐观向上的,同样也传达了一种正能量;④美的体验;⑤最美的风景

十、浙江卷

【立意点】①起点与终点;②挑战与转机;③路,它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而门,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④门,是一个前行的栖息站,有门的路,永远不累;⑤门,它代表一种契机与转机,也代表一种挑战,门是可以推开,可以进入的,但是,门背后的世界永远是未知的 十一、福建卷

【立意点】①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②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③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④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⑤险境并非绝境;⑥寻找出路,离开险境;⑦路在心中;⑧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⑨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⑩空谷幽幽、静静观赏

十二、广东卷

【立意点】①文化传承与现代化;②高科技与当代社会;③照相技术的进步对记忆的留存的利弊

十三、天津卷

【立意点】①书本知识与实际能力和创造性培养;②知识储存与情感体验的关系;③知识的获取与学习过程的体验;④知识共享与个性缺失;⑤反思科技发展的利弊;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十四、上海卷

【立意点】①自由、限制、选择;②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受限制和自己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十五、北京卷

【立意点】①文化传承与现代化;②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扬弃;③对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的思考

十六、四川卷

【立意点】①从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方面来理解,就是说人要先建立起这“一撇一捺”,自己站立起来后,才可能去征服这个世界,学生可立足自身,然后再谈大局,谈历史、谈文化、谈我们的民族;②个人成长,精神独立;③传递拼搏、奋斗的正能量;④担当能力,自立精神;⑤一个国家、民族要实现繁荣昌盛的梦想,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文化和传统,有社会价值观,以民为本,为人民负责;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特点,有自己的文化,才能立于世界。“中国梦”

“站起来”就是指“成长起来”,精神上树立起来,要敢于担当,有责任心;勇于担当,有责任行为。“站起来后”也可以理解为行动起来,去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即或是梦想。

十七、重庆卷

【立意点】①碎的是玻璃,不碎的是责任;②关爱与责任;③善良与宽容;④尽职与原则;⑤生态与环保;⑥将关爱化作言行,将责任注入品质

十八、辽宁卷

【立意点】①科技与环境;②生活的变化;③赞美现代文明的进步和辉煌,赞美现代科技带给当代生活的丰富色彩以及便利;④谈自然状态的美,侧重表达怀古之幽情,看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雾霾和环境污染,让人格外怀想曾经的往昔;⑤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辩论分析,霓虹闪耀是一种美,星汉灿烂也是一种美,前者是现代美、科技美、智慧美、创造美、都市美,是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后者是自然美、古朴美、原始美、田园美、山野美。各有利弊,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保持同步才是最好;⑥发展与保护;⑦星火与灯火;⑧远逝

【篇六】门与路立意

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路在脚下,门在前方

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路在脚下,门在前方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 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 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义的创作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展示:

路在脚下,门在前方

从那微阖的门缝里,我窥到了春风十里,山花烂漫。于是我开了

门,踏着脚下泥泞的路,怀着谦卑而又自信的心,像朝圣者一般,无畏地为敲响未来的门前行。

路漫漫,用坚毅和踏实印下充实的脚印。徐霞客用半生的时间,在山川险滩留下足迹,打开了自己的门。他的脚印如此之深,填满苦痛辛酸,却有如此坚实。正如英国诗人弥尔顿所言:“通往真实记录,即严酷又艰险”。那茫茫的未知的前路,不只属于我们的门会在何时何地打开,但我们必须向张杰在我的世纪中,所说的那样,怀着希望

播种,用尽全力耕耘,秋实,无论如何都不会后悔。正如我此刻怀着希望眺望大学用尽全力追逐,以使自己绝不后悔。

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曾说:“命运女神很少陪伴人走到门口。”因此,即使长路漫漫,也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夯实它,而非虚浮地走过,或是祈求虚幻的神灵偶像的帮助。因为人生之路绵延无尽头,难以再回返。这时踏实的奋斗显得尤为重要,路在你脚下,前方是未知的黑暗和潜伏的危险,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沉下心来探索,将每一步深深印入泥土,不会因狂风的吹拂,而倒伏。大学之路,除了追求,更有探索,足下生莲,莲根入地十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门遥遥,用决心开门,用信心敲门。食指在经历文革创伤后毅然写下“相信未来”,日本作家柴田丰99岁发表处女作《别灰心》,探险家斯文.赫定勇敢而坚毅的地进入凶险的罗布泊,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敢开门和敲门呢?

《圣经》里说:敲吧!门终究会开的。成杰思汗敲响了王朝霸国的门,率领铁骑打通伊犁河谷,翻越阿尔泰山,西征花剌子模,直到欧洲。孙中山敲响了中华复兴的门,领导革命运动发轫于檀香山,毕生为之奋斗至终。美国诗人弗罗斯彻曾说:最好的出路永远是朝前走完全程,用决心开门,然后无畏地向着未知的前方的门走去。如果门挡住了未来,那么敲响它吧!而且坚信,它会打开,向你展示其后的万丈红霞和金莲灿灿。

门与路永远相连。如果路上印满了你的踏实的脚印。浸满了奋斗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门与路立意 门与路永远相连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