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大国工匠精神
青州一中高三语文阅读材料之大国工匠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就是中国工匠。所谓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人。工匠的特质是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艺,制造的产品通过双手的升华,塑造着“工匠精神”。在这里,介绍八位中国工匠。
1. 胡双钱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整整35年。35个春夏岁月里,他加工过的数十万飞机零件,从未出现过一个次品。
在C919首架数百万个零部件的大飞机上,有80%是我国第一次设计生产的,钳工胡双钱打磨着大飞机上的一个个精密零件,所有工作都靠手工完成。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在加工定位圈时,由于零件的直径小,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径更小,而孔径深度尺寸又较长,孔径的公差要求高,通常加工完孔径的内圆尺寸后,内径无法进行打表测量,也没有专用量具。胡双钱反复琢磨,找出了一种测量内壁尺寸的方法:用块规加上标准的圆柱销进行辅助测量,通过一次次打表测量,直到符合图纸的加工要求。
胡双钱不仅要按工作计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胡双钱再一次临危受命。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胡双钱艺高人胆大,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用了一个多小时,打出36个孔。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
胡双钱像一个有些过时的“老古董”,他的抽屉里装满了和他同一个年代的老式工具。“只要中国制造的大飞机翱翔在蓝天,我愿一生做个工匠。”胡双钱仰望着蓝天这样说。 “工匠精神”是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精神。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胡双钱,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大国工匠”。35年,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没出现过一个次品,这令太多人震惊。要做好一件事,不难;要做好一天的工作,也不难。但是,要在35年间,不出差错,做好每一件事,却是难上加难。人生道理归纳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领会并身体力行,却很艰难很可贵。“大国工匠”胡双钱为蓝天梦甚而为中国梦诠释了最敬业的“工匠精神。
2.高凤林 火箭总装厂的一名焊工。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
极致:焊点宽0.16毫米,管壁厚0.33毫米。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专注:为避免失误 练习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他的专注来自刚入行时的勤学苦练,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
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不均匀了。从姿势到呼吸,高凤林从学徒起就接受到最严苛的训练。带上焊接面罩,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动作,但是对高凤林来说,却是进入到一种状态。 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 坚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 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3.顾秋亮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1公斤,是深海中1个指甲大小的面积上要承受的水压。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载人潜水器身上所有密封面的装配精度,必须控制到几丝,这样才能确保潜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
“蛟龙号”的载人球是在俄罗斯定制的,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用精密仪器来控制这么小的间隔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因此,安装载人舱玻璃,也是组装载人潜水器里最精细的活儿。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
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干的活儿,顾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
顾秋亮说,10厘米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厘米,为了这个,他锉了15、16块方铁,锉刀都用断了几十把。
一遍遍地锉钢板,一遍遍地动脑筋琢磨,渐渐的顾秋亮手里的活儿有了灵性,做的工件全部免检,“两丝”的名号也渐渐被叫响了。
目前在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有两个,组装工作都是由顾师傅牵头。4500米载人潜水器或许是他组装的最后一台潜水器,载人舱的玻璃装好了,他还是那么精细,那么专注,反复确认它的安全性。
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要一辈子信任很难。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
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 宁允展,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
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
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
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
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按照国际标准,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过去的十多年,宁允展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
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宁允展的同事说,宁允展的绝活也正在这里,他可以像绣花一样,把切口表面这些隐约的竖线,织成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0.1毫米的时候,国内大概有十几个人能干。到了0.05毫米,别人都干不了了,目前就只有他能干”。
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
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没有想到的是,2006年,他会被万里挑一,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他说,自己对管理不感兴趣,感觉还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比较拿手。
宁允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5.孟剑锋 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錾(zàn)刻是指在金、银、铜等金属上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的工艺,在我国有近3000年历史。在2015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
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而它就出自錾刻工艺师孟剑锋之手。 孟剑锋手里拿的叫錾子,敲击不同的錾子,就会在金属上留下不同的花纹,因此,要錾刻一个精美的图案,第一步要开好錾子。
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一个像是草藤编织,有着粗糙质感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让人不由得想去摸一下。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
开好錾子仅仅完成了制作国礼的第一步,最难的是,在这个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有无数条细密的经纬线相互交错,在光的折射下才形成了图案,而这需要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下手时要稳准狠,同时又要特别留神,不能錾透了。上百万次錾刻,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追求极致,这是孟剑锋给自己提的标准,为了做出支撑果盘的这4个中国结,孟剑锋的右手曾经起了厚厚一层茧子。
用银丝手工编织中国结,所有的技师想都没敢想,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孟剑锋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孟剑锋錾刻的工艺品上有四个托儿,工艺标准并没有规定它们必须是手工加工。但孟剑锋认为,既然号称纯手工,就不能有一寸地方不是手工。即便为此要多费气力,他也依然坚持亲手打磨。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6.张冬伟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送液化天然气。在世界民用造船领域,建造一艘LNG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LNG船。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LNG船的内胆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3.5米,走路可能只需要4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
殷瓦钢是一种耐超低温的钢材,薄如纸张,极易生锈,最薄的地方用手摸一下,24小时后就会锈穿。所以在焊接中,不能有一颗汗珠,一个手印,这就要求工人在焊接时,不仅手上准,更要心里稳,焊工们的任何情绪的波动,都有可能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殷瓦)钢板最薄的地方只有0.7毫米,跟一张牛皮纸一样薄,后面就是一个木箱子。规范如果用得不好的话,很有可能里面的木箱子就着火了,烧这个焊缝就是像在木头上玩火一样。”张冬伟如是说。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张冬伟:每当试航的时候,(LNG船)缓缓驶向这个大海的时候,感觉挺自豪的。手艺这个活,不是像电脑打字一样白纸黑字你放在这儿永远会有。手艺这个东西是掌握在手里的,是要脑筋和手并用的,你热爱它了,你喜欢它了你才会用心去学它,你才会追求它这个内在的东西。
7. 周东红 著名国画家李可染曾说过,“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而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周东红就是一名捞纸工,国内不少著名的书画家都点名要他做的宣纸。
所谓“捞纸”,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但是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周东红说,这叫“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双手要摆到水面上,不要动,像绳子一样吊着,然后整个手抬起来45度角,抬得齐肩那么高。要从正中间下水,用双手舀水往前走大概十五公分左右深度。这上下一两,指的是做成的每刀宣纸的重量不能超过上下一两的误差,也就是说做成的每张宣纸的重量的误差不能超过1克。周东红说,“这三十年来,我捞的每一刀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这就是我的手艺。”
周东红说,他不知道什么叫工匠精神,但他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勤学苦练。也正是带着这个念头,30多年来,经周东红捞的近千万张纸,没有一张不合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东红在传统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让他不仅体会着劳动的快乐,也增添了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
8.管延安 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茫茫大海中央修建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长度、规模、施工工艺都是我国首次尝试,因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师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钳工管延安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要避让空中航线和海面货轮,大桥两头是桥面,中间用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连接。考虑到地质条件和生态保护,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挖掘作业,而是用33节水泥沉管在海底一一对接而成。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近八万吨,相当于八万辆小轿车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可以说是海底绣花。海底隧道完全封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对接时只能依赖事先安装好的各种操作设备。
管延安所安装的设备中有一种叫截止阀,沉管对接时,它的作用是控制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隧道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如果是普通设备,只需要牢固稳定就行了,但在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一毫米。这样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只能凭借手感来操作。凭着手上的感觉,就能判断一毫米的间隙,从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到现在,经管延安的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管延安的技术不仅超越了当时挑中他的师傅,连两名大学生都成了他的徒弟。
别看管延安现在这么牛,刚刚到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当钳工时,满怀信心的他,就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打击。第一次安装设备,干过二十年钳工的他轻车熟路,半个小时完成,没想到,模拟调试时,设备漏水了。所幸只是测试,问题又很快解决,没有造成太大损失,但上百名工友几天的活儿白干了,一切必须从头再来。这一次失败,让管师傅认识到,港珠澳大桥的活儿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技术必须要更加精益求精。他索性把宿舍搬到设备仓库附近,从早到晚地练习。
要找到最佳感觉,需要耐心,更需要时间,平时半个小时就能安好的设备,在这里需要四五个小时。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干活的时候,管师傅很少戴手套。
管师傅工作的隧道内不透风,闷热潮湿,他每天要在这里工作近十个小时。管延安:我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是这个执着,我认准的事,我需要把它完完好好地干好,必须把它圆满地干好,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会走到底。
管延安只有初中文化,却成为安装海底隧道对接设备的第一人,甚至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都成为了他的徒弟。能成就这一切,是管延安对技工这个职业的尊重,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编后语】每个大工程背后,离不开这些技工人才,他们是颗闪光的螺丝钉,是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人才。这些大国工匠们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人生追求,执著、坚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如果把所有这些特质凝聚成一个词,那就是“匠心”。有匠心,就一定能实现心中梦想;有匠心,就一定能锻造“中国品质”;有匠心,“中国制造”就一定能飞得更高。
【篇二】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工匠精神”高考作文素材整理
“工匠精神”话题作文素材
一、释义: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二、内涵: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1]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2]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三、现实意义——“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农业生产:工匠精神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它是一种精致化生产的要求,它对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从种植开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证安全,还有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6]
工匠精神企业发展: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企业家通过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从创新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有了敬业精神,企业家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中的不竭动力,才能够把创新当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产品、企业拥有竞争力。第三,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经济处于低谷时,其他人也许选择退出,唯有企业家不会退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四、“考工记”:“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在中国,工匠古已有之。
现存成书年代(战国初期)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将社会组成概略分为六种: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与妇功,所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将卓越的能工巧匠视作具有“济世”之能的“圣人”。他们能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对中国传统工匠给予这样的描述:“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在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修身齐家平天下主流价值之外,对能工者、善工者的勇敢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
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 匚部》注解中说:匠,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又曰:百工皆称工。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被中国的工匠们视作毕生的追求。除了庖丁,《庄子》塑造了大批匠人巧者的形象。《达生》篇里的承蜩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粘蝉若拾;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道法自然,合于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
五、关于工匠的成语:
【鸠工庀材】:庀:pǐ,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良工巧匠】: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山有木工则度之】:度:图谋。山上有树木,工匠才能量材使用。比喻人有了德才,然后才有可能被人重用。
【审曲面势】:指工匠做器物,要仔细察看曲直,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材料。也指察看地势。 著历史上名的工匠:
欧冶子、干将、莫邪:铁匠,铸剑师
商高: 公元前1100年前后的西周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勾股定理,比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早500多年。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丁缓: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曾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类似于今的空调。
魏伯阳: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上虞县)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东汉时代的炼丹家(炼丹即冶炼),被后人尊称为“万古丹经王”。积多年实践经验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
戴逵: 东晋时著名的石刻雕塑家。为人谦和,技法高超,传说洛阳龙门大佛像为其所雕。
裴秀魏晋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中国优秀的地图学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在实践中创立的“制图六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理论。
綦毋怀文:(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后世称之为“灌钢法”或“团钢法”。这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刘焯: 信都昌亭(今河北省冀县)人,隋代科学家。刘焯把一生的研究成果都写进了《皇极历》这一部历书中,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桥梁专家)。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专家,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蒯祥:天安门的设计者,人称“蒯鲁班”。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1420年,承天门(即天安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
丁谓—— 一举三得
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於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祥符年间,宫中失火。丁晋公奉命修缮被烧毁的宫室,但是取土很远是个困难,丁晋公就命令工匠在大街上挖土。没过几日,大街就成了深沟。丁晋公命令工匠将汴河河水引进沟中,再用很多竹排和船将修缮宫室要用的材料顺着沟中的水运进宫中。宫殿修完后,再将被烧毁的器材和多出来建筑材料填进挖出来得深沟里,重新将街道填出来了。这一举做了三件事,节省下来的钱超过了亿万。
延伸阅读:为啥中国丢了工匠精神,日本却没有?
“工匠精神”,这个带着古早味的词语,被写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有手艺人的特质——耐心,缓慢,坚持,少量。 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
的东西。
中国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过。中国游客去日本爆买,目光早已从电饭锅马桶盖等流水线产品,转向了手艺人一刀一锤一丝一线打造出的手工业品。有次的厨刀,南部铁器的急须(茶壶),甚至一把剪刀,一个便当盒也要从日本带回来。
为什么日本没有丢失工匠精神?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说:“我认为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一.工匠精神就是用手到达极致
要了解日本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下面这些细节看起。
1.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工匠达人》中,二十位工匠各怀绝技,但他们制作的器物,诸如沙漏、日式饭桶、鲤鱼旗、南部扫帚、印章、木屐、剪刀、棒球手套等,都是生活中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不是特殊的美术品。
(日本和菓子讲究“五感”艺术:以眼睛欣赏和菓子的美感及美味,和菓子的香气,舌头的触感、手拿和果子、切和果子时的手感,品尝和菓子的美味,品尝和果子时所发出的声音)
2.柳宗悦在《日本手工艺》中记载了他游历日本时,在宇都宫看到的木漏斗制作过程——木漏斗是装酒或酱油用的,用木材制作是因为木材不会像金属那样改变食物的味道,因此,正规的酒店都用木漏斗。就是这样一个廉价的木漏斗,在制出原型后需要用四年时间晾干,待木质稳定后才能做进一步加工。日本TBS电视台的“未来遗产”节目,曾介绍过南部扫帚的做法。匠人高仓德三郎自己种植扫帚草,每年收获的扫帚草在经过脱粒、干燥后,再由高仓德三郎从中甄选出合格的材料。他制作的扫帚多达60余种,其中部分高级扫帚需要花去三年的时间。
(日本国宝童子切安纲,由平安时代居住在伯奢国的著名工匠安纲打造,传说初代主人为源赖光,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3.日本刀的特点就是在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凭借工匠的技艺和经验,打造出品质超乎想象的产品。在没有现代炼钢技术的情况下,锻造师锻打经过精选的“玉钢”(海绵铁)坯子调整碳的分量和分布,这个过程既决定了刀的硬度和韧性,也会形成波浪、扭结、树轮等不同的纹理,这些纹理被称为“地肌”,有独一无二的装饰效果。此外,刀身美妙的弯曲弧度并不是敲打出来的,而是来自热处理过程。
4.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中,神去村的伐木工通过不断修剪旁枝,才得到树干笔直,没有疤结,年轮均匀分布的苍天大树,所以神去村砍下的每颗木材在交易市场都能卖出最高的价钱。然而种树是一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收获的事情,这一代伐木工亲手呵护的树木,往往要在百年后才能被子孙砍下,树长得好不好,到他们死后才能看出来。但没有一个伐木工因此懈怠,他们就像百年前的先辈一样,考虑的不只是此时此地此身,而是子孙后代的未来。 以手工方式生产实用器物,以恭敬诚恳的心态对待职业和劳动,以端正的态度严格遵守各项工艺要求,实现器物的超凡性能,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厌其精、不辞劳苦。这就是工匠精神。
二.阶层固化的环境下,职人靠工匠精神获得人生尊严
手艺人阶层的出现使得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发展。在日本,手艺人被称为“职人”。
日本“职人”阶层形成于江户时代。战国末期,日本的城市只有领主居住的地方才有“城”(城堡),领主住城内,武士和市民住城下(町)。人口集中于都市之后,为满足上流社会的需要,日本的手艺人阶层逐渐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与商人混居在一起,并称“町人”。现
代日本的许多都市都是由那时的“城下町”发展而来的,不少还保留了町名,如衣橱町、桶屋町、丝屋町、木工町等等。
江户时代,社会阶层相对固定下来了,“职人”成为手工艺者的一个固定称谓,这个阶层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规则和风俗习惯。
在手艺人阶层中,地位最高的是刀匠。这是由日本的尚武风俗决定的。尤其在镰仓幕府依赖武士维持统治的政治体制确立以后,对刀剑的崇尚使得造刀剑的风气极为强烈。传说后鸟羽天皇曾招募名匠设立“御番锻”制度,并亲自参与打造。日本历史上都把制造刀、剑看做是工艺中最有技术含量的职业,刀匠甚至有被封为大名称号的。刀匠以下地位较高,同时数量也众多的是木匠(大工,主要做木建筑),其他还有织工、漆工、陶工、金工等。
日本手艺人阶层的出现促成了工匠精神的萌发。一种说法是,江户时代,手艺人身份都是世袭的,阶层的固化使每个阶层的人安于现状,以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此外,日本手艺人在当时并不受重视,他们暗含一股较劲心理,寄希望于以技艺震撼对方,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
日本人有很多非常适合手工业、制造业的民族性。比如他们有一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极致化的本能。日企中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如果花一个小时能够做完这件事,那么花两个小时做得更好吧。
三.一个顶尖职人背后,是技艺和态度的双重修炼
好作品的背后总是有感情、道德甚至宗教的存在。“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对寿司的理解充满了哲学的意味——那是精确到秒的艺术,握寿司的生命有如樱花般短暂。要用最好的食材,在最佳的时间内,用最精准的技巧,做出来了,让客人最享受地吃掉,才不辜负寿司职人的心意。
日本职人善体物性,顺应自然,这也是日本工艺产品健康、自然之美的根基。日本各地盛产种类丰富的木材,有柔软的桐、杉、松、樱,也有坚硬的榉、栗、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日本人发展了对木材的嗜好。直木纹、木板纹,品质被分得很细,在其他地方不会有对木材之分类如此用心的国民。据描述传统木屋匠作的文献中记载,树木应当在特定时节砍伐,并且把它的生长状态记录下来,制作房子的时候尽量按照原来的状况布置。比如山坡阳面的树木用来制作房子的阳面,背面使用背阴面的木材,具体的朝向也尽量遵从原状,这样会使整个房子的状况与树木天然的状态达到和谐。
日本职人阶层都有着崇尚苦修的传统,要求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职业,日求精进。纪录片《寿司之神》描绘了日本顶尖职人的技艺修炼之路。在成为一名寿司职人之前,学徒首先要学会为客人拧毛巾,毛巾很烫,一开始会烫伤手,但没学会拧毛巾,就不能碰鱼;然后,要学会用刀和料理鱼;再十年之后,才可以学习煎蛋。
职人在造物中的全身心投入,还包括用生命为品质负责。幸田露伴的小说《五重塔》中反映了日本职人以身殉职的极端职业责任心。五重木塔在落成仪式的前夕遇到前所未有的大风暴,负责造塔的木匠十兵卫在暴风雨中怀揣六分凿登上塔顶,打算一旦塔被损坏就自杀以身殉塔。
四.现代化大工业中,日本职人依然大放光彩
传统工艺领域培育器物的精湛手艺和虔诚态度,在日本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得到了传承。在材料、化工、精密机械、精密测量仪表仪器等行业。日本中小企业显出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些企业的员工大多只有几人到几十人,但却各自拥有身怀绝技的技术工匠,善于以无法模拟的精密技术与独特手工技术,把各类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和做深。
【篇三】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工匠精神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匠人志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之术 用的方法,创造价值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工匠精神
田东江
不久前写过一篇《工匠》,现在想说说工匠精神。假以时日,会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释义。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意
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
周密《癸辛杂识》云:“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往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工匠精神每令我们叹为观止,还有一种更要肃然起敬。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点显然不是要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中国制造”亟待“工匠精神”
耿银平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刍议“工匠精神”
春之呢喃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热词——“工匠精神”,其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总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
“工匠精神”,百度百科中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说白了,
“工匠精神”
其实就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责任,一种爱岗敬业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执着,“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傻子”精神,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生产大国,我们任何一个年代都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这样,我们很多的工业产品才不至于需要进口,才能让“中国制造”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说出来大家也许不会相信,至今中国圆珠笔中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高铁、大飞机我们都能造得出,圆珠笔芯竟然还不能生产!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国人干任何事都讲究赚钱,谁会愿意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来做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其实,中国很多精密机床、精密仪器都依赖进口。近年来出现了“桥塌塌”、“楼歪歪”事件,恐怕也是因为国人的浮躁,这种浮躁表现在一味追求GDP增长,或只顾眼前利益,或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却忽略产品的质量。
其实,中国历来不缺“工匠精神”,像赵州桥、京杭大运河、故宫这么闻名于世的建造物,也不缺“工匠”,像鲁班、梁思成等。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工匠精神”。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来了木匠、篾匠做生活、生产工具,那时手工做出来的木椅子里,没有一颗钉,都是用的榫,且坚固耐用。篾制用品没有一点毛刺,不用担心手被篾刺戳破。匠师闲暇之余,为了逗我玩,还做出一些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小物件给我,让我惊讶他那双粗糙的手居然能“变”出如此精美的物品来。
“工匠精神”本来只是一个行业、一家企业、一种职业应该树立的标杆、应该遵循的准则,可如今,一个国家全民呼吁“工匠精神”,可见,这种精神已经匮乏到了何种程度!当今一些企业与个人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事实上,不仅企业发扬了“工匠精神”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头军,全社会都需要“工匠精神”。愿我们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这种热爱胜过对金钱的喜爱,把自己所做的事做好做细做精,让“工匠精神”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深植根基,方有工匠精神
戴志勇
自李克强总理在向本次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提“工匠精神”,从德国制造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从瑞士手表到中国航天,可圈可点的案例分析与文化自省,已经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舆论场上流行了一轮。
前些日,李总理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制造强国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终极目标。工匠精神的因与终极目标,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时代,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我们希望厂家制造的一口锅,从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于一百多年前建造,还是那么通畅。
由此,很多生命记忆得到活生生的传承,卓越之“物”里饱含着人的专注与深情,传达给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对天地间的各种产品,我们不是弃之如敝履,而是当做值得爱惜的果实。人与物之间,才会告别粗鄙,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篇四】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山东致公教育-大国工匠素材汇集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
1、“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管壁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通过3万多次精密焊接,把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精准牢固地焊接在喷管管壁上,焊缝细只有头发丝般,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精准、卓越)
2、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为避免失误,常常练习十分钟不眨眼;动作不对,呼吸太重,焊缝就会不均匀,他刻苦练习,全神贯注。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过硬的本领保证了几十年的零失误。(勤奋、专注、严谨、基本功)
3、高凤林技艺高超,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但高凤林最后还是拒绝了。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热爱、坚守、尊严、自豪)
顾秋亮(无锡市中船重工702所高级技师)
1、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 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
2、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干的活儿。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
3、别看现在的顾秋亮这么牛,当初学徒时,没少挨师傅的骂,用最笨的办法练习基本功。 10公分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公分,就是5毫米,为了这个,他锉了15、16块方铁,锉刀都用断了几十把。
4、刚参加“蛟龙号”项目时,“顾两丝”名气大,他原来所在的实验室一直希望他回去,收入能多一半,这对于他这个单职工、女儿上学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顾秋亮也有小小的动心。但最让他坚守下来的是“蛟龙号”第一次海上试验时,潜水员托付生命的信任。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1、航空工业要的就是精细活,大飞机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级,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三分之一。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2、运-10因为多种原因最终下马,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冷了下来。当时,厂门口停满了上海各种工业技术企业招聘员工的专车,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三倍工资的高薪,但是胡双钱拒绝了。
一段话概括
1.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工匠精神”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总理如此看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真不知道。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内涵 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 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制造土壤 当“工业4.0”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时,一波接一波学习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热潮不息。有人却想着,有了工业4.0,我是不是就可以偷懒了?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指出,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罗民说。
二,锻炼技术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工匠制造出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大国工匠》:寻找缺失的工匠精神
□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必须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也买不来的工匠满足感
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旅。
一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大国工匠》节目负责人姜秋镝就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挖掘出来”。
此前,大国工匠在岳群心中,更多的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能的群体,但拍摄完成之后,她却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让我佩服。”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给她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岳群记得,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当然,制作团队也没有忘记从事传统工艺的工匠们。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岳群告诉记者。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岳群说,这也许就是孟剑锋们的工匠精神所在。
“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
当然,也会有人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整个节目制作下来,姜秋镝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LNG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能出现一个漏点。
【篇五】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大国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之“来龙”与“去脉”
2016年04月01日 09:23:38 来源: 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今年全国“两会”以后,“工匠精神”这个词语开始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尤其在教育界,业内人士纷纷呼唤,“中国制造”需要一大批大国工匠来实现,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
可从逻辑上来说,当我们谈及“工匠精神”,首先得先谈工匠,然后才能论及工匠精神。
工匠,在我们60后的眼中,其实已是一个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形象了。我们曾经对工匠熟悉极了,他们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门口的雨伞修补匠,或者说住在家隔壁,供职于国营工厂的老师傅""可现在,要问年轻人,你们认识工匠吗? 少有人会肯定回答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不在于工匠是否存在,而是对工匠时代人们所从事职业的道德呼唤。要培养工匠精神,也许我们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张轮
手艺人,可以无;但是工匠精神,必须有
今年假期我去海边走走,听到一位渔民抱怨,现在年轻人会捕鱼的越来越少,后辈们都上大学、去大城市谋生了;到山间徒步,偶遇兜售小核桃的山民,他告诉我,现在会上树打小核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40岁以下会打小核桃的人没几个,原来采摘小核桃也成了一门绝技;后来陪了一位老外到成都宽窄巷子看杂耍表演,主持人说,现在会“晃板”(一个杂技节目) 的年轻人很少,已经没有家长会让小孩子从小学习这般武艺了。
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小时候马路上巷子里敲敲打打、补盆镶碗、磨刀铲剪子的手艺人,也都成了尘封的记忆,偶尔被中年人用作回忆叙事的素材。很多儿时的能工巧匠,现在只能在旅游景点看到,成为了展示的“艺术”。
传统的手艺人,是不是会绝迹?小时候我们佩服崇拜至极的那些手艺,是否会成为历史?
答案无论是或否,大概都可接受。所谓手艺,顾名思义,就是需要靠双手完成的技艺,也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的需求之下所需要的特殊技艺。手艺随着历史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出现或者消亡,都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一门手艺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枯燥而且重复的训练、有的还需要天赋,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现在,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批量的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机器人可以快速而且低成本地取代人类几千年以来所从事的手工劳动。有朝一日,机器人或许可以取代一切人类“手艺”类的工作。如果机器人取代工匠,也不必大惊小怪。
虽然工匠的工作可以被机器人取代,但是“工匠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美生活、推动社会
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备,这是不可能被器物的表现所超越或代替的。“工匠精神”蕴含的不仅仅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内涵释义,也不仅仅是追求卓越的教育和训练的外延,它是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最具价值的文明财富。今天,“工匠精神”被提及,绝不是回首对传统工匠技艺的回忆,而是对未来人们所从事的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近些年,从日用消费品到汽车、机器等大宗商品,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百年老店、名牌手袋皮包、瑞士手表、德国汽车等,一直被消费者津津乐道。就连我们厨房里煎炒烹炸的不锈钢锅,很多家庭主妇也要提及“双立人”或者“WMF”等品牌。不夸张地说,这些品牌的价值,不仅仅是功能、设计、材质这些字眼可以概括的,而是凝聚着匠人们的苦心积虑、百折不挠、世代传承、精益求精。
记得瑞士军刀曾经有一段时间放在我国一个闻名遐迩的小商品产销地区生产,后来由于一些可以预想到的原因,影响了口碑,引起瑞士政府的注意,立即被喊停。此后,瑞士军刀被规定必须在瑞士本土生产。产地的差别,不是做刀的钢材的差别,也不是气候的差别,而是做刀的“人”的区别———是训练有素、一丝不苟、一辈子专注于一项手艺,将自己手上的“活儿”看作是自己的声誉和生命的“匠人”,和草台班子、多产快销、偷工减料、片面强调产值和利润的“打工者”的区别。
实现“工业4.0”,硬件软件规范标准都可以引进,唯独“工匠精神”引进不了
谈工匠精神,不得不提如今的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培训体系闻名全球。在德国,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分流,一部分进入“工匠”系列的培养路径,即进入职业教育通道,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挑选自己所喜爱的技能进行学习。当然,职业学校和大学之间也有通道,孩子们日后想上大学还可以继续深造。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已经网络化、社会化。做红酒、做奶酪、做火腿、修水管、修汽车、修电脑,各行各业都可以在它的职业教育TAFE体系里找到。也许你会问,这不是在培养工匠吗,谈何“精神”? 确实,从个体上看,这都是在培养工匠,但从宏观上看,培养的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大学,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办学比比皆是,历史上曾经的一些行业技校、企业技校也硕果仅存,大街上遍地的硕士博士,但是找一个修电机的技师却很难。以前马路上还能看见的泥工、水工、电工的牌子,现在也面临绝迹,即使有,大部分也都是中老年的打工者。还有一例,我国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尤其上海,工人多、产量大。但是很多情况下还需要邀请来自北欧国家的高等级技师。
在我国教育界和产业界,现在一谈到“工业4.0”,很多专家会报出一连串的关键词。但是,软件、硬件、技术、规范、标准""诸如此类,我们都可以引进、都可以向德国学习,可唯独德国制造业“匠人”的那种精神、态度和工作作风是我们难以通过“引进”解决的。
所以,要把“工业4.0”从概念变为现实,就需要倡导“工匠精神”,在教育中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发展经济,除了“互联网+”,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工匠精神+”,或者叫“+工匠精神”。如果说“互联网+”代表的是搭载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后者则是搭载一种精益求精的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体系性构建
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善始善终、坚韧不拔、一丝不苟和一种对卓越和完美的崇高追求。
“匠”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平庸板滞”之意,我们各行各业,需要的正是那种坚恒与执着的“板滞”。教授、教师曾自嘲自己是“教书匠”。但是现在,这已是一种敬畏,有多少教授还可以自豪地称自己“教书匠”? 很多教育从业者,匠人精神已荡然无存。
从集体、企业或者行业来说,工匠精神,是品牌的塑造和核心价值的建立。工匠精神,是所有愿意买你企业东西、愿意花钱在你企业身上的消费者的体验。同样四个轮子上面加两排沙发,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德国汽车? 难道可以用“崇洋媚外”一言以蔽之?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用“工匠精神”去提升产品的价值,而自愿贱卖产品? 事实上,价格低廉极易带来过度消费,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工匠精神,不仅仅带来优质的产品,还带来资源的节约。稍作拓展,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力资源成本也一样,给年薪三十万元的“工匠型雇员”,其价值远远大于三位年薪10万元的平庸雇员。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附加值,而且是非线性的效果提升,绝非简单地加加减减。这,就是德国汽车、瑞士军刀、法国香水价格高,但是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原因。
不追求浮华、不追求同质化、踏踏实实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办企业、办教育都需要的质朴的思维模式。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对这样的图景司空见怪:全体中小学生大学生,目标只有一个:分数;大部分家长,追求的目标也无二:高考。全部大学,都喊同一个口号:争创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但是,在大学的出口,我们却发现,有不少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后却就业难。
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又找不到人,原因无外乎,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出问题了,称之为“结构性矛盾”。目前的教育困境是:家长们和学生们不是走投无路,而是只有一条路,面临没有选择的苦恼。孩子们全部被赶到一个笼子里进行雷同的圈养。爱动手的孩子不适合做题考试,但是,他们可能是电机爱好者、是机械组装的爱好者,是电脑制作的爱好者,为什么不去做一个优秀的“工匠”呢? 很多家长想这样做,但是,遇到的困境是:这样的学校没有,这样的老师也没有。
在瑞士,连邮局里面盖邮戳等邮政服务都有专门的训练;在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有专门的训练飞机机务人员的技工学校。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航空业市场之一的国家,有几所学校有航空机务人员的训练? 发达国家,一架飞机落地,有17个人会上去忙前忙后,进行各种检查和操作。而我们国家,据说每架飞机只有9人;人口老龄化、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保姆这个职业已经得到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极少看到保姆这样的专业。笔者曾经在英国的小城巴斯,走访过一个保姆学校,看了以后才知道,具有“工匠精神”的保姆,不仅仅是职业培训,更是对人类生命和人类生活的尊重。
我国高等教育“工匠精神”培养处于囧境之中
我们的大学生,都是“高考”这一途径的竞争胜利者,他们进行了十几年近乎白热化的考试竞争和残酷的题海训练,他们有极高的智力和毅力,他们是时代的“宠儿”,但是,他
们知识再多,可“手不巧”,从大学的入口上说,培养具有匠人精神的工程师,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再从工程师教育上来看,如果我们希望把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或者大姑娘精雕细刻成“卓越工程师”,起码,应该让他们具有“工程师气质”,而这个“工程师气质”,课堂教学是一部分,课堂之外的企业或车间里教学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孰重孰轻,不言而喻。但如今,无论是研究型或者是应用型大学,实践环节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习,几乎都不处于主流或者次主流地位。举个例子,给学生上电机课程,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宁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用幻灯片去讲解,也很少把学生带到车间里去在电动机旁边拆拆装装。于是诞生了一个笑话,一个电机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连起码的三项电机的接线也接不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实践教学的课时能够占到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来自实践一线的工程师授课占总授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学生们在车间或者企业的时间能够占到总学制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三个三分之一”培养出的人,哪怕不是“卓越工程师”,也会是“合格工程师”。欲培养现代意义的“工匠”,大学即使做不到三个“三分之一”,工程教育的地位也亟待提升。
本来,应用型大学应该在倡导“匠人精神”的氛围上有更多作为,而现实是,很少有学校能静下心来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的大学校园很热闹,有热衷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热衷学英文出国的、有热衷做题考研改变命运的、有热衷社会活动增强能力的""掩卷深思,我们有没有营造脚踏实地做好“工匠”的教育,哪怕是营造一点氛围?“螺丝钉”精神,这个字眼距离我们很遥远。大学里,投入很多精力去教学生们去创业、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忽视根本的“脚踏实地”的精神,也许得不偿失。我们需要大学生们有“做老板”的理想和抱负,也要有“做工匠”的情怀和态度。
从师资队伍上说,我们现在大学里的教授们、或者海外引进的人才们,大多是校门到校门,有企业经验的人甚少,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以后的工科教职的晋升条款中有“企业经验”这一条呢? 哪怕是短暂的实习也可以。在我们现在大学校园中,称呼老师,有称呼“老板”的,也有称呼“老大”的,但是很少听到“师傅”的,工匠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师徒”文化的衬托,“教书匠”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拿到文凭之后就去上班,毋庸置疑,他们一下子肯定“上不了手”,而企业里招人一定要“工作经验”———这个悖论有无解决办法? 博士毕业以后有“博士后”这个过程去衔接“读书”和“工作”之间不和谐的尴尬,那么,我们能不能有“学士后”这个阶段解决大学本科教育和企业用人之间的矛盾呢? 在笔者看来,可以腾出两年时间,制定特殊政策和特殊训练过程给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让他们充分接触社会实践和企业实际的同时,又能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称之为“学士后”阶段。“学士后”既能解决“本科毕业理论不联系实际的尴尬窘境”,也能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选提供“人才库”和“蓄水池”。
最后,谈及“工匠精神”的营造,不得不提的就是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我们大学教育的“专业”必须是在一定的“专业目录”框架下进行专业申办和学生培养,但现在很多大学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专业设置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专业与专业之间交叉少、专业从形式到内容的变更很难。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新生事物的出现犹如“雨后春笋”,社会、经济、行业的发展对用工的需求是以社会的贴合度为标准的,即企业需要的
工程师或者工匠,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需求。但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企业能够挑选的对象是“专业目录”框架下培养出来的“温室花朵”。新型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快”,也是多种技术融合、多项技能的结晶,但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院、专业之间的壁垒,所以,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是机械、电子、力学的跨学科而成就的。这个“跨”何时能变成浑然一体,是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成败的关键,也是目前突出的矛盾之一。
社会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而我们的大学,哪怕是冠有工程应用型名称的大学,不用“工匠精神”去培养工匠,而是试图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和领军人物。殊不知,瑞士,既有军刀、手表的匠人,也有赫尔佐格 (北京鸟巢的设计者)这样的大师,不矛盾。
供给侧改革,先从匠人培养做起,从匠人精神的培养做起吧。(作者为同济大学教授)
【篇六】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大国工匠1
大国工匠素材运用段落示例
1、周东红 (1)寂寞、坚守
伍尔芙说:“岁月波光粼粼,赐予爱与生命,唯有生活不能被他人代替,只会有寂寞相随。”诚然,人生在世寂寞不离。但无边的寂寞终究挡不住坚守的步伐,耐得住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样可以开出明艳的花朵。
一昂首,只有空旷寂寥的房顶;一低头,只有一方浅浅的水槽。手抬纸帘45度,浸入水中15公分深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便是周东红的工作。朝随初阳,夜伴星光,身披雨雪风霜,寂寞枯燥的岗位,周东红却从未离去,或许在他的心中,捞纸是他的追求,无关平凡伟大;捞纸是他的责任,无关寂寞繁华。
捞纸之路寂寞满布,周东红仍旧可以踏出一路繁花,灼灼其华。三十多年,他默默无闻,追求极致,终用专注坚守让平凡而寂寞的岗位开出一路耀眼的花朵。 刘含笑 (2)重复、追求极致
有人说:“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了一天,重复了365次。”诚然,反复的枯燥无味的,是无聊无趣的,但有时只有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才可创造出平凡中的奇迹,淬炼出不平凡的精品,铸造一个极致的传奇。一万多道工序,抬手45度,每天一千多次,重复三十年,看似枯燥乏味,单调简单的工作,周东红却把它做得完美至极,他让宣纸成为艺术品,把自己打磨成一丝不苟的匠人,终绽放为宣纸制造业里一朵惊艳的墨花。真正有意义的重复,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在一次次的反复中日日有新,从而迈向新的台阶,让能力和技艺得到升华,让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 刘文璐
(3)坚持、信念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罗曼·罗兰如是说。诚如所言,不论做任何事都应坚定信念,执着前行。周东红,一位捞纸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这一坚持,便是三十年。三十年中,他不畏严寒,每天坚持下水捞纸,只
为锻炼捞纸时的手感。工作环境的单调以及每天高频率地重复同一动作,支撑他的是那份坚定的信念,那份将宣纸制作到极致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生只为一件事而坚持?繁花落尽,回首人生,他会为当初的那份坚守而微微一笑。刘君 (4)热爱、执着
内心有热爱,即便是单调、乏味的事情也可以收获幸福和快乐。“捞纸大师”周东红便是如此。30多年来,他每天重复上千次相同的动作,如此单调、机械的工作却使老周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捞纸这一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执着。制作宣纸虽然已有1500年的历史,但现在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周东红认定了这门技艺,并努力传承和延续着制作宣纸的手艺。因为热爱,他捞每一张纸都融入了感情,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如一;因为执着,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他手中捞出的纸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宣纸成为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回首过往他无悔于过去的选择,回首过往内心充满了崇高的责任感。心有热爱,无愧于己,无愧于自己的追求与付出。 陆美辰 2、孟剑锋 (1)坚守
浮生若梦,有多少人未曾坚守那流传千古的文化,被卷入世俗的洪流。然而仍有人与传统文化携手,选择坚守那冷清寂寞、古韵流芳的领域,一生无悔。曾经的他,废寝忘食,感受传统錾刻的韵味,学习传统錾刻的精髓;现在的他,日复一日,精雕细琢,用近30把亲手制作的錾子錾刻出作为国礼的纯银丝巾。身为传统錾刻工艺师的孟剑锋,从业二十年,变的是技艺,不变的是坚守,二十年的坚守,上百万次的錾刻,化为一条丝巾,银光闪闪,闪出传统文化的久远光辉,照亮大国工匠的坚守之心。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若不是孟剑锋选择坚守,又怎会在无人问津的领域錾刻出令人震撼的艺术品?又怎会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中
1
国传统文化的美丽? 张璐
(2)专注
有言道:“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匠心,意即专注之心。从事传统工艺的人尤其需要恒久的专注之心,否则是无法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完美的。去年的APEC会议上,赠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中有一件纯银錾刻的丝巾,让许多人难辨真假。这份国礼,出自我国錾刻艺术师孟剑锋之手。为了让“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析悦目,孟剑锋在0.6毫米厚的银片上,经天纬地,用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完成了这件让世人惊叹的艺术品。唯专注,才会让上百万次的錾刻,无一疏漏;唯专注,他才会一次次超越自己,锻造完美。
李宗盛在广告片《致匠心》中说:“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岁月。”可以说,正是孟剑锋心中的专注,让他对得起錾刻中溜走的光阴,让他有缘成为国礼大师。 夏翔
(3)追求极致
乔布斯说:“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的。”追求极致,意味着对自己严格要求,意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味着千仞危峰更进一寻,在不断的追求中超越自我,锻造完美。正是带着这份追求极致之心,我国錾刻艺术师孟剑锋完成了“和美”纯银丝巾的錾刻。錾刻是我国一项有近30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工匠可以用不同形状的錾子在金、银、铜等金属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为完成这件国礼的錾刻,为分别錾刻出纯银丝巾的光感和下面果盘的粗糙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之后在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进行了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就连支持果盘的四个中国结本可以用机械铸造,但因会在银丝上留下极小的砂眼,他也要求全部手工完成。去年的APEC会议上,这件寓意“和美”的纯银丝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令外国人啧啧称奇。
孟剑锋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他说:“赏心悦目这东西,所以说要把它做到极致,如果说做得不好,那干脆就不要做工艺美术行业了。”正因这份追求极致之心,他手上起
了一层又一层大泡也无怨无悔;正是因这份追求极致之心,他站到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峰顶。 张子敏、吴岳恒 3、胡双钱
(1)大爱、理想
大爱是苏武被流放牧羊至霜染鬓角,也不背弃国家的信念;大爱是周恩来的“吾心虽瘦,心肥天下”的鞠躬尽瘁;大爱也是罗阳为国家大业的无私奉献。有些人因为有大爱滋润着他们的心灵,纵是生活困苦,却活得充实、快乐。胡双钱,我国商业大飞机制造的首席钳工,也是这样一位心有大爱的人。私营企业的老板为他开了三倍的高薪,但他拒绝了。因为在他注视着我国第一架民航飞机升空后,他就知道他的一生只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而战;在大飞机制造的九年里,只要有需要,他一定会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决不离开;年近退休,他想为中国大飞机再多干十年、二十年,为民航事业再多做贡献,因为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他的理想。胡双钱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代大国工匠的大爱——为集体、为国家耗尽一生心血无怨无悔。他的大爱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的坚守让我们明白了身为中华儿女要永远心系祖国,心怀大爱。 罗云馨 (2)奉献
爱因斯坦说得好:“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奉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索取什么。”甘于奉献的人,辛劳中亦觉满足,平凡中更见伟大。作为中国商业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已在车间的角落里坚守了35个年头,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航空工业。面对私企的诱人高薪,他不为利动,断然拒绝;面对紧急的生产任务,他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在老胡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贡献。正是在默默奉献中,他体会着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也收获了社会的认可,成就了“大国工匠”的殊荣。 李朔方 4、顾秋亮 (1)追求极致
且不说毕加索潜心倾注,追求极致,创造出“有血痕无墨痕”的传世名作,“蛟龙号”钳工顾秋亮亦是一个追求极致助推
“蛟龙”入海的完美主义者。“蛟龙”号的装备密封精度需达到“丝”级,顾秋亮用断几十把锉刀,锉掉十五六块方块,将10公分的方块锉到0.5公分,只为追求“丝”级的极致,
邵逸夫曾说:“一件事情做不到十全十美,我绝不会放松。”倘若顾秋亮甘于平庸,放弃对极致的追求,又怎么能将精度控制在几丝内,助力“蛟龙”入海?正是他追求极致,才为“蛟龙”深潜到七千米提供了技术保障,令国人欢腾、世界惊叹,他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倪浩 (2)积累、坚守
《逍遥游》有言:“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欲成大事者,必先苦心积累,蓄势于弦,方能发矢必中,欣享成功。“蛟龙”钳工顾秋亮,匠心筑梦,锉刀用断几十把只为练习基本功,双手磨平了纹路只为积累组装经验,从不缺席一场海试只为提升攻关技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43年的积累与坚守,成就了顾秋亮“两丝”盛名,使其以“国宝级”技工的姿态助力“蛟龙”探海,见证中国走向深蓝。若得利箭出,必先弓满月,没有量的积累,又何来质的飞跃? 徐皓琦 5、管延安 (1)坚持
“坚持”二字自古便为世人所称道,但真正做到之人却少之又少。因为它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哪怕数次失败也能一往如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也要用不怕受伤的脚一步步迈过去。港珠澳大桥首席钳工管延安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在密不透风、闷热潮湿的隧道里一呆就是近十个小时;工作失误,设备漏水,上百名工友干了几天的工作化为乌有,从头再来""面对如此重压的工作,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下来,如此,他已经做了五年,成功对接16节海底隧道,且还需要再做两三年,才能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施工。现在管延安已成为我国从事深海管道对接的第一人。若不是一股坚持不懈精神的支撑,他如何在极其闷热潮湿的海底管道环境中完成如同海底绣花般的零间隙对接?又如何成为一名让全国人
2
民齐点赞的优秀工匠?世间万事亦是如此,唯有坚持,才可创造奇迹。 李金珠 邵雪晴 (2)平凡、专注执着
轰轰烈烈、成就一番大事固然令人艳羡,可有时我们又常常慨叹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是啊,平凡普通似乎是大多数人绕不开的宿命。其实人生本就平凡,大可不必为此烦恼,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执着不放弃,就可以把事情做得精致动人,创造不平凡的生命律动。深海钳工管延安工作简单,只是安装阀门拧螺丝,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为了有更多时间练习,他把宿舍搬到设备仓库附近;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他索性摘下手套,直接摸索螺丝的纹路。耐心、专注,他一颗心扑到工作上,“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正是因为专注执着,他才能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零间隙对接任务,成为我国从事深海管道对接的第一人,让原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庞雨 6、张冬伟
(1)追求卓越、立志
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立足高远,追求卓越,方能打造极致完美。张冬伟,我国首批掌握殷瓦钢技术的16个工人之一。他在跟随师父学习时,就立志超过师父;他对自己焊接的焊缝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打造绣花般均匀完美的焊缝。因为内心的追求,他不惧怕超强电弧光对眼睛的强烈刺激,七八个小时寸步不离地观察师父如何焊接。对卓越的追求化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在他学习时激励着他,懈怠时鞭策着他,使他成功时不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如今他苦练技艺考得合格证书,连外国考官都竖起大拇指。
追求卓越,展现大国工匠之风采;
立足高远,助力东方巨龙之腾飞。 崔新惠 (2)热爱
泰戈尔曾言:“种子向往春天便成了花。”如砾石下的种子般,为自己心中炽热的爱火而奋斗打拼,纵是戈壁荒漠,亦可捧出一
片浅碧轻红色。
做己所爱,爱己所做,胸怀热爱,即使身处无人肯涉足的荒原,也能踱出一片疆野。怀着对殷瓦焊接满腔的热爱,张冬伟不顾苦累潜心投入到焊接学习中,他追求极致,渴望锻造绣花般精致的焊缝。千锤百炼之后,他终于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取得非凡业绩:他成为同批学生中第一个考取合格证书的人,其娴熟的焊接技术连外国考官也为之惊叹。而今,他继续将这份热爱投入到对下一代焊工的培养中。
热爱是张冬伟对殷瓦焊接一生的坚守和矢志不渝,因为热爱,他执着追求焊接内在的灵魂,阐释浮躁时代的工匠精神。 蔺孟 7、宁允展
(1)踏实、积累、坚守
守一道工序,成就中国高铁最高时速; 研一方水墨,绘出中国最美国际名片。
宁允展,中国高铁首席研磨师,被同行称为高铁“定位臂”研磨的“鼻祖”,他所负责的高铁研磨工序,留给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而他,就在这细如发丝的空间里施展着自己的绝技。如此精湛的技艺,完全源于他踏踏实实坚守生产一线24年的经验积累。如今644列高速动车飞速奔驰8.8亿公里,京沪高铁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如果将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那么宁允展研磨下的定位臂,就是他起跑助力的脚踝,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经验积累,不就是保障高铁安全高速运行的坚固防线吗?
宁允展曾说:“做出完美的产品,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才能磨练人的耐力,打造完美技术,助力中国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李金洛 (2)坚守、拒绝诱惑
当今社会浮躁浅薄之风盛行,不少人只要浮名不要实干,殊不知,投机取巧之人往往难成大事,只有那些心无旁骛、踏
实肯干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被誉为高铁“定位臂”研磨的“鼻祖”的宁允展,曾因高超娴熟的技术被提拔为班长,他本可以进入管理阶层,告别脏乱的车间,但他拒绝了。为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磨上,为了把自己的技术打磨得更加完美,他24年坚守在打磨车间,不为利诱,不为名动。十年磨一剑,他在0.05毫米的舞台上施展着绝技,他赋予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承载几十吨重量的能力。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是对他专注而执着的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可。 陈妍 (3)热爱、专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些人中途黯然退场,有些人却能十年如一日保持热情和专注,在单调乏味的领域做出卓然不凡的业绩,收获人生的精彩。同样在努力,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因为努力的动力来自内心对梦想简单执着、不计回报的追求。正如中国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小时候与身为铁匠的父亲一起打磨家具,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打磨这门手艺。在此后的二十四年里,他满怀热忱、坚守生产一线,不分上下班练习,练就了在细如发丝的研磨空间中打造完美的绝技。因为热爱,宁允展汲取所见所学中的每一丝养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为专注,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终于成为该领域的打磨“鼻祖”,为中国高铁的高速运行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肖延方 8、高凤林
(1)细致、严谨
用细致织就船帆,扬帆远航,方能横济沧海;用严谨搭起天梯,登梯入云,方能攀宫折桂。 对于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来说,0.16毫米不仅是焊点的宽度,更是他追求细致的精度;0.33毫米不仅是管壁的厚度,更是他秉持严谨的态度。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为把发动机上的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焊接起来,高凤林需要进行三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若没有细致严谨的态度,如何完成这高难度的工作?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
3
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恰如麦当劳创始人所言:“想要出色,就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尽善尽美。”零失误、无瑕疵,高凤林用细致严谨成就了大国工匠之名;精焊接、细操作,高凤林用劳动者的双手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神话。 肖一丹 (2)坚守
不去追问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够执着、能坚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用他35年的执着,创造了无数的不可能;用他35年的坚守,见证了中国走向航天强国的辉煌历程。35年来,他几乎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35年里他在高温下持续操作,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35年里他95%的时间给工作和学习,只有5%的时间给家人;35年里,他一次次拒绝别人的高薪聘请""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赵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