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潍坊到合肥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2015年合肥学院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第二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安徽考生高于二本线20分可冲合肥学院

安徽考生高于二本线20分可冲合肥学院

核心提示:合肥学院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去年文科线高二本28分,理科高35分。今年分数线要等考生填写志愿后才能出来。根据往年情况,文理科高于20分可以冲一下。

合肥学院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去年文科线高二本28分,理科高35分。今年分数线要等考生填写志愿后才能出来。根据往年情况,文理科高于20分可以冲一下。

此外今年合肥学院首开中外合作班,如果考生分数超过二本线20分以上不多,想保稳,经济条件也不错,可以报考中外合作班。(记者:钟虹)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gl.baidu.com1

【第三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学分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细则)

附件1:

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实施细则

注:1、其它项目上述细则没有包括在内的,具体认定情况由教务处决定;

2、此细则同时作为教师第二课堂工作量认定依据,工作量认定时学分可累计。

附件2:

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申请表

备 注:1、“活动类型”写明: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 2、申请表一式二份,一份交审批单位,一份留申报单位存档。

【第四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合肥学院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 验 报 告

专业名称 网络工程 课程名称 TCP/IP协议 项目名称 TCP/UDP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2014.1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TCP:

1) 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的重传机制 UDP:

1) 掌握UDP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UD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3) 理解UDP协议的优缺点 2、实验环境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TCP:

2) TCP连接的建立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应答信号写为ACK。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 3) TCP连接的释放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附加标记的报文段)。 4) TCP重传机制

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5) 实验流程概述

① 在机房调试好需做的拓扑结构

② 根据拓扑结构,配置小组成员各自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管 ③ 根据课件中的具体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UDP:

1) UDP报文格式

每个UDP报文称为一个用户数据报(User Datagram)。用户数据报分为两个部分:UDP首部和UDP数据区。

2) UDP单播与广播

在UDP单播通讯模式下,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 从一台服务端传送出的数据包只能由一个客户端接收。 众所周知,UDP协议是不可靠的,数据包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重复、没有按照发送顺序到达, 而且作为UDP数据包,其大小还受限于数据包的最大上限。

在UDP广播通讯模式下,一个单独的数据包拷贝发送给网络上所有主机。 当不能明确具体的服务器,而又要求该服务时,UDP广播提供了传输不区分种类的消息的便捷方式。在

多数情况下UDP广播仅仅作为本地网络通信形式。受限的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该地址用于主机配置过程中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此时,主机可能还不知道它所在网络的网络掩码,甚至连它的IP地址也不知道。在任何情况下,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受限广播地址的数据报,这样的数据报仅出现在本地网络中。 已知网络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可以算得指向主机所在子网的广播。 子网广播地址 = (主机IP) “或” (子网掩码取反)。

3) UDP校验和的计算

3、实验具体步骤及结果

TCP: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1. 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 2. 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进入TCP连接视图。在“服务器信息/IP地址”中填入主

机C的IP地址;使用“端口扫描”获取主机C的TCP端口列表,在“服务器信息/端口”中填入主机C的一个TCP端口(大于1024);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 3.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4.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 segment size”字段,它

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maximum segment size=1460

5.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 6.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7. 结合步骤3、5所填的表,理解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四次握手的释放连接过程,

理解序号、确认号等字段在TCP可靠连接中所起的作用。

练习二:利用仿真编辑器编辑并发送TCP数据包

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设置过滤条件(提取http协议)。

2) 主机A上启动仿真编辑器,在界面初始状态下,程序会自动新建一个单帧,可以利用仿

真编辑器打开时默认的以太网帧进行编辑。

3) 填写该帧的以太网协议首部,其中: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

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服务器的MAC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IP协议)。 4) 填写IP协议头信息,其中:

高层协议类型:6(上层协议为TCP)。 总长度:40(IP首部+TCP首部)。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服务器的IP地址(172.16.0.10)。 其它字段任意。

应用前面学到的知识计算IP首部校验和。 5) 填写TCP协议信息,其中:

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源端口:任意大于1024的数,不要使用下拉列表中的端口。 目的端口:80(HTTP协议)。

序列号:选择一个序号ISN(假设1942589885),以后的数据都按照这个来填。 确认号:0。

首部长度和标志位:5002(即长度20字节,标志SYN=1)。 窗口大小:任意。 紧急指针:0。

使用协议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方法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方法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TC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将设置完成的数据帧复制2份;修改第二帧的TCP 层的“首部长度和标志”位为5010(即标志位ACK=1),TCP层的“序号”为1942589885+1。

【第五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合肥学院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 验 报 告

专业名称 网络工程

课程名称 TCP/IP协议

项目名称 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2014.12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 掌握邮件服务的工作原理

2) 掌握SMTP、POP3、IMAP的工作过程

3) 了解SMTP、POP3、IMAP协议的命令和使用方法

2、实验环境

拓扑结构

此实验一个人完成,C主机既是源主机又是目的主机。

C的IP地址:172.16.0.158

网关和DNS:172.16.0.254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服务器的IP地址:172.16.0.254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之间的邮件传输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

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第一阶段:电子邮件从用户代理进入本地服务器。邮件并不是直接传送到远程服务器的,因为远程服务器不能保证始终可用。所以,邮件在发送前会一直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中。用户代理使用SMTP客户端软件,而本地服务器使用SMTP服务器软件。

第二阶段:电子邮件由本地服务器中继传递。在这一阶段,远程服务器作为SMTP服务器,而本地服务器作为SMTP客户端。电子邮件分发给远程服务器,而不是远程用户代理。

原因是SMTP报文必须由始至终处于运行状态的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必须不间断运行的原因是由于邮件可能随时到达。然而,人们经常在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关闭计算机,所以,通常情况下,组织机构会分派一台计算机作为邮件服务器,运行SMTP服务器程序。电子邮件由这台邮件服务器接收,存储在用户的邮箱中,便于以后检索。

第三阶段:远程用户代理使用邮件访问协议,如POP3或者IMAP来访问邮箱并获取邮件。

2.实验流程概述

1)在机房调试好需做的拓扑结构

2)根据拓扑结构,配置小组成员各自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管

3)根据课件中的具体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3.实验具体步骤与实验结果

每台仿真编辑器上都安装有outlook express软件,学生可以进行账号的配置并利用其进行收发邮件的操作。实验室建立了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并提供IP地址、用户帐号、密码和域名。邮件服务器域名为JServer.NetLab。

将主机A和B作为第一组,主机C和D作为第二组,主机E和F作为第三组。

用户名和密码的分配规则:groupx_y,其中x表示组别索引,y表示角色索引。即每个实验组按照编号索引使用group1_作为用户名和密码的前缀,实验组内的小组在前缀基础上使用1-3的数字作为后缀。例如:实验组1的第1小组(主机A和主机B)使用group1_1作为用户名和密码,实验组2的第2小组使用group1_2作为用户名和密码,以此类推。 练习一:使用Outlook发送电子邮件

步骤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SMTP协议)。

步骤2:主机A打开邮件工具:Outlook Express并设置一个邮件帐号,邮件接收服务器为POP3,编辑并发送一个电子邮件。

步骤3:察看主机B捕获的数据,保存会话命令(方法:会话交互视图\单击右键\保存会话命令菜单,保存为Smtp.txt)。

(1)SMTP使用的TCP端口是_____。

(2)找出传输用户帐号及密码的数据包,能不能看到用户密码?

(3)结合Smtp.txt的SMTP传输过程,填写下表。

(4)找到传输邮件内容的第一个报文,即包含很多Header Field字段的Smtp报文:a.邮件的内容首部包括一些关键信息,如From、Subject、To等,请分析邮件首部格式。b.分析在邮件的首部字段中有关MIME的信息。

给自己发送一个邮件

使用协议分析器,提取过滤信息为SMTP获取报文

【第六篇】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合肥学院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实验报告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 验 报 告

专业名称 网络工程

课程名称 TCP/IP协议

项目名称 网际协议IP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2014.11.14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1、实验目的:

(1) 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2) 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 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4) 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 理解IP分片过程

2、实验环境(标明拓扑结构、源主机、目的主机的IP地址及MAC地址)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1)IP报文格式:

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IP数据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2)IP分片:

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以太网通常是1500字节。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3)路由表:

大部分网络层设备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它由许多条项目组成。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路由表按如下顺序匹配:直接交付->特定主机交付->特定网络交付->默认交付

(4)路由选择过程:

路由选择模块从IP处理模块接收到IP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按照前面介绍的“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匹配路由表项的方法是将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的“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该项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于,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2、实验流程概述

(1)编辑并发送IP数据包

(2)对于一些特殊IP地址的报文编辑及发送

(3)IP数据包分片的报文发送

3、实验具体步骤及结果

练习一:编辑并发送IP数据包

1)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说明】先使用仿真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仿真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答:IP的首部校验和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

2)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4)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的字段有“生存空间”和“首部校验和”。

原因:主机B 为路由器,数据包每经过一路由器“生存时间”字段的值会减1并重新计算校验和。

5)将第2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6)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主机B对应于172.16.1.1的接口可以捕获到主机A发送的报文。主机B对应于 172.16.0.1的接口和主机E并不能捕获到主机A发送的报文。

原因:当“生存时间”字段的值减到0时,路由器将该报文因为报文丢弃不转发。

练习二:特殊的IP地址

1、直接广播地址。

主机A编辑IP数据报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潍坊学院和合肥学院谁分高 潍坊到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