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永州洪水2017 2017永州东安洪水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第一篇 永州洪水2017
《2017届永州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正式版》

2017届永州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

命题:罗贯周 审题:蒋争宇

时间:90分钟 总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是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 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 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 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 B.ATP、DNA、RNA

C.淀粉、淀粉酶、糖原 D.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②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③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 ④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零项

4.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 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5.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三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链多五个氧原子

C.该多肽链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D.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四个多肽

6.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有些脂质可以参与血液中糖类的运输

B.有些脂质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重要成分

C. 有些脂质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D.有些脂质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7.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甲到乙,乙到丙全过程

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

D.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但是能参与核糖核酸的组成

8.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脂质

B.核酸中的五碳糖由5个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C.腺嘌呤核苷(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高温会使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9.下图所示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通过体液运输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

B.上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

C.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

D.图乙可表示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10.图a、图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的模式图,图b中的①~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

B.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③

C.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⑤内溶液浓度有关

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11.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C.特殊囊泡——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

D.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

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5层膜结构

12.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D.rRNA(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

13. 取一段长5 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 cm

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

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 min后葱茎形状记录

如右图乙。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A.a、b、c、d B.b、d、c、a

C.a、c、d、b D.b、a、c、d

1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C.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15.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表示蔗糖在b的作用下水解的过程

B.图甲中物质b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时会永久失活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其对应的温度是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其对应的酶浓度是曲线①>曲线②>曲线③

16.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说明此酶无专一性永州洪水2017

C.酶1的活性受到产物B浓度的调节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永州洪水2017

17.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

c>b>a

18.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B.本实验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C.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

D.如果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181819.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O的O2的空气中,正

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 ( )

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 B. 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C.碳化合物和水 D. 三碳化合物和水

2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衰老细胞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

C.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或产生了甲胎蛋白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

D.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21.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关于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22.将等量且足量的花生种子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就表中数据来看,贮藏花生应将O2浓度控制在5%

B.同等质量的花生比小麦在有氧呼吸条件下产CO2少

C.花生种子细胞在O2浓度为0%一3%只进行无氧呼吸,在3%-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D.在O2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开始受到抑制

23.下图为细胞周期的一种表示方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中(a/b)比值大的为实验材料

B.经过c阶段后细胞中的DNA,染色体数都会加倍

C.图中b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图中c→d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时间为19.3 h

24.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25.如右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能进行①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④过程既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C.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遗传物质改变

D.①一④过程的发生都与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基因表达有关

26.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6号和7号所生的女儿不会患该遗传病

C.1号和4号肯定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D.若3号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4

15353227.用含N、S、P的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中

15321532A.少数噬菌体含有N、P B.大多数噬菌体含有N、P

323535C.DNA含有P,蛋白质中含有S D.全部含有S

28.下列四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第二篇 永州洪水2017
《永州市2017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

第三篇 永州洪水2017
《湖南省永州市2017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湖南省永州市2017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比较美学的视野看,“意境说”被视为一种现代的发现。这意味着,“意境说”是中西审美主义“视界融合”的产物。

中国审美主义的基本构架来自西方,但它毕竟蕴涵着重要的民族特质。这是因为,当时的美学家虽然都以西方美学为现成的知识背景,但他们最高审美境界却植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而且,他们都到魏晋这个痛苦而又自由,并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去寻找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朱光潜以陶渊明为人格理想的写照,把自己的人格在生活中涵养成“完美的诗”,然后才焕发而为艺术。宗白华的审美理想则为“晋人风度”,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但无可否认,他们的审美主义又存在着明显分殊。朱光潜重“想象”的飞升,而宗白华却重于“情”,更重情感的解放;朱光潜推崇“静穆”的风格,宗白华则倾向动与静、空灵与充实的统一。具体而言,朱光潜赞美陶渊明情感生活“极端的和谐静穆”,这种静穆渗透着儒家的庄严和达观。而宗白华的审美理想却倾向于以静为始,动中取静,“静”须具备生命的活力,因而要表现出节奏和韵律、活跃和动感。这就将其美学与道家的自由体验相通,同儒家生生之德相衔,加之禅境的汇注,从而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实际上,华夏古典美学的动感源于儒家的“生生”,静态源于道家的“虚静”。朱光潜反而只取儒家“节动”的一面,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相反,宗白华却“感于物而动”,走向情感的抒发和生命的至动,这主要是通过用“动”激活道家美学而实现的。

艺术境界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在朱光潜看来,文学到最高境界必定都是诗,诗的境界是艺术之境的巅峰。他从诗出发,操作西方美学话语,来剖析意象构成和境界性质。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契合,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深浅成正比例。直觉是起点,而意象含着见者的创造。宗白华认为,艺术是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终极意义的拷问。这种境界不仅是生命论意义上的,同时也是审美主义的,生命与审美是相互转化的。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浓缩着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朱光潜和宗白华以他们审美主义的理念,对意境作出“以西释中”或“中西合璧”的阐发,从而反映出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的特征。朱光潜的贡献就在于:从尼采酒神、日神分立出发,把诗的境界理解为情趣与意象、情与景的统一。宗白华的贡献在于“动”态地诠释意境,认定艺术意境不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动感的“境界层深的创构”,是境界层层升华的过程。意境的特质就在于心灵深度的感动。而唯艺术独有的“意境”,才能将主体的心灵升华到至美的极境。

(选自刘悦笛《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说”是中西审美主义“视界融合”的产物,却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B.朱光潜和宗白华都倚重艺术化的理想人格,追求心灵的情态自由与自然的契合贯通。

C.魏晋是一个痛苦、自由而又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名士风度多为后世美学大家所崇尚。

D.在审美趣味上,朱光潜推崇“静穆”的风格,而宗白华却注重“情感”的解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华夏古典美学的动感主要源于儒家的“生生”,静态主要源于道家的“虚静”。

B.在朱光潜看来,文学到最高境界必定都是诗,而诗的境界是艺术之境的巅峰。

C.在宗白华看来,意境不仅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动感的境界层深的创构。

D.意境是将主体的心灵升华到至美的极境,它的特质就在于它能引起心灵深度的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的“诗境论”赞美陶渊明情感生活“极端的和谐静穆”,这种静穆渗透着儒家的庄严和达观。

B. 宗白华的“意境说”倾向于以静为始,动中取静,这种“感于物而动”与道家的自由体验相通,也与儒家的生生之德兼容。

C. 朱光潜和宗白华以他们审美主义的理念,对意境作出“以西释中”和“中西合璧”的阐发,反映出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的特征。

D. 朱光潜与宗白华的“意境说”皆因包孕了中国古典审美的基因,而最终成为了现代中国意境理论的两种“范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黻至南安,尽取濂、洛诸子之书,摘其精切之语,辑成《濂洛论语》十卷。

及大全贬,黻还太学。未几,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荥诬劾黄之纯,二公罢出,黻又率诸生上书言:比年朋邪记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乃今软媚者全身,鲠直者去国。一之纯去,若未害也,臣恐道路以目,欲言辄沮,而公论之脉自此绝矣。

又谏游幸疏曰:天下无道,人主以逸乐而忘忧勤。陛下春秋尚少,作而不法,后嗣何观?大凡人主不能无过,脱有过言过行,宰执、侍从当言之,给舍、台谏当言之。今陛下未为不知道,未为不受人言,宰执惧有所专而不敢奏,给舍、台谏惧有所忤而不敢言,更如此者数年,将何以为国?故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

会丁父忧去位,服除,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建济民庄,以济士民之急,资贡士春官之费,备郡庠耆老缓急之需。又请建慈湖书院。八年,召还,拜刑部侍郎,升监察御史,累官至吏、工部尚书,兼修玉牒,兼侍读。十年,丁母忧。

德佑元年,江上溃师。丞相陈宜中起复黻为端明殿学士,不起。及贾似道、韩震死,宜中谋拥二王由温州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将逊相位。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选自《宋史·刘黻传》有删节)

①玉牒:中国历代皇帝族谱称为玉牒。

②二王:指临安陷落时,陈宜中拥立益王赵瘴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禹为副元帅。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永州洪水2017

B.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C.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D.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B.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C.春秋,指年龄,“春秋尚少”与“富于春秋”,都是指年纪尚少,年轻。

D.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丧一年,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黻率领太学同舍上书抨击丁大全,得罪了执政者,被遣送南安军安置。临走前,刘黻回家向母亲告别,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相反对他的忠勇行为大加勉励。

B.刘黻在任内曾经修建济民庄,用来救济士民的急困,资助贡士的考试费用,以及预备郡学中那些老先生们的急需之用,并且请求修建慈湖书院。

C.刘黻为人忠直敢言,他的那些忠鲠之言,不仅触犯了当时的权贵,而且得罪了皇上,因此每次上书都不被采纳,相反遭到了压抑和排挤,仕途一直不顺。

D.刘黻生长在南宋末危难之秋,对国家、对君王一片赤诚,在国都陷落之时,毅然奔赴国难,最后病死在上任途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5分)

②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乃今软媚者全身,鲠直者去国。(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8.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对全诗有什么作用?(5分)

9.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 , ”两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落笔,抒发人生飘零孤寂之感。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阐述了“学生可以赶上甚至超过老师” 的理由。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自然界莺燕的活动来传递早春讯息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白 发

王 东

虽然已经立了春,但是张诚感觉冬天的冷依然弥散在空气里,十根手指和脚趾冻得隐隐发痛。一股北风挤进虚掩的门,从衣领处钻入身体,张诚不禁打了个寒战。

去村里串串门,走动走动也许会暖和点,张诚心想。可是去谁家呢?赵刚、刘晓燕他们几个前天就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们说初八就得上班呢。二娃和磊子他们几个昨天也去了深圳。今天一大早,又有好几拨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前走过,或者去广州,或者去北京,或者去成都。这些年轻人一走,好像把年也带走了,家家户户都很冷清。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按照以前的风俗,最起码也要过了初八,这年才算完啊。可是今天才是初六呢,咋就感觉年就过完了呢?张诚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无意识地朝门外望了望。这时,张诚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乍一看,像一层白茫茫的霜。

“我去挖会儿地。”父亲从猪圈里扛了把锄头出门,对抱着一捆柴火准备进厨房的母亲说。张诚走了出来,说:“爸,这大过年的,挖啥地啊?”父亲说:“唉,现在过不过年和平时有啥两样呢?再说,闲在家里冷呢,干活还热乎些。”张诚心想,是啊,现在过年和平时真没啥两样,于是也找了把锄头,说:“我也去挖会儿地。”

父亲看了张诚一眼,说:“你在家歇着吧。”张诚说:“闲在家里冷呢。”父亲不再说话,张诚便跟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走得很慢,张诚也走得很慢。这次,张诚将父亲头上的白发看得清清楚楚。近看,白发就是白发,其实并不像霜,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银丝,父亲头上的白发灰白灰白的,远一点看,倒有点像白茫茫的雾。张诚又想起年前,自己和梅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家门口时,老远就看到正弓着身子颤巍巍地往家里挑水的父亲那灰白的头。那白头,随着水桶和枯瘦身体的摇晃而跟着一摇一晃的。

父亲挖了一会儿地,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腰腿又痛了,便将锄头杵在地埂上,掏出烟来,递给张诚一支,自己点了一支。张诚接过烟,也将锄头杵在地埂上,点上烟。

父亲说:“张华他们今天也出门了。”

张诚说:“我看到了。”

父亲问:“你们什么时候走?”

永州洪水2017

张诚迟疑了一下,说:“还没有决定呢。”

父亲说:“梅芳不是说你们车票已经买好了么?”

张诚顿了顿,说:“我想让梅芳一个人出去,我留在家里。”

父亲深深吸了两口烟,说:“梅芳一个人出去,天高地远,你能放心呀?再说,两个人出去,总能多挣一点。” 张诚不说话,也深深吸了两口烟,烟雾在风里飘散。

父亲说:“你留在家里又能做啥呢?种庄稼?这点庄稼也种不出啥来。”

张诚说:“可以做点小生意啥的。”

父亲说:“那你准备做啥生意呢?”

张诚说:“还没想好。”

砰!远处传来一起鞭炮响,然后又恢复了寂静。

好一阵,父亲说:“家里人都没有几个,生意也不好做呢,我看还不如出去打工。”

张诚说:“可是家里……你和妈怎么办?都这么大岁数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和你妈还能行,我们总比张华爹妈强些吧?你不用为我们担心。”

张诚不说话,又一口一口狠狠地吸着烟。

父亲又说:“毛娃后年就要上高中了,燕子明年也要上初中,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俩孩子都争气,听老师说,毛娃和燕子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唉,我不想看俩孩子以后又走你的老路啊。我到现在都后悔,要是当初憋一口气,砸锅卖铁都让你读书,你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父亲的话戳中了张诚的痛处,这也是张诚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一阵山风吹来,张诚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张诚说:“一停下来就冷得很,都立春了,这天怎么这么冷呢?”说完,张诚又拿起锄头挖起地来。

父亲说:“是啊,一停下来就冷。”

张诚和父亲一连挖了两天地,便将家里的地挖完了。

初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张诚和梅芳便又背起包,踏上了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路。

走了好远,张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山里的雾很大,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张诚心想,那会不会是父亲头上的白发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永州洪水2017

A.小说开头细腻地描写张诚对立春后寒冷的感觉,多次提到陆陆续续离家的年轻人,意在渲染乡村春节后的冷清与荒凉,表现人物因即将离家无法言说的内心凄凉,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张本。

B.小说所写的乡村,作者没有点出村名,也没有点明其地理位置,但从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它是中国当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C.张诚明明买好了车票,却跟父亲说想让自己留在家里,这正是他矛盾心理的表现:他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学业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撇下年老的双亲。

D.小说中的父亲勤劳、善良、隐忍,是老一代农民的缩影,他们固守土地,辛勤耕种,却始终摆脱不了贫穷,所以,他们抗拒寒冷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劳动。

E.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辅以肖像、动作、心理与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

(2)小说以“白发”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立春了,这天怎么还这么冷”,“一停下来就冷”,小说反复写立春后天气的寒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是留还是走,张诚心有纠结。小说最后写张诚在父亲的劝慰下,选择和妻子继续 外出打工,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小说结局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带血的莎魂

邹汉明

一九四四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艰难。

白墙黑瓦、碧波荡漾的水城嘉兴。

贫病交煎,专心一志,致力译事的朱生豪突然卧病。意识到这一次的病情非同往常,朱生豪趁着尚有一点余力,勉强坐到冰冷的书桌旁,从容地为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了《译者自序》。

一九一二年,朱生豪出生在园子边上一间破旧的老屋。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生机。朱生豪出生这天,南门的小盲子说正是文昌日,男孩的八字里有文昌星坐命,读书可以成大器的。

转眼,朱生豪四岁,到了入书塾开蒙的年龄。果然,这孩子聪慧异常,是个读书种子。

几年之后,朱生豪梅弯小学毕业,成了人人羡慕的小“状元”。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生意失败,全家顿时陷入贫穷的境地。朱生豪不得不寄养在姑

妈家。幸亏母亲暗中留有一笔专款,朱生豪得以顺利地升入秀州中学。

秀州中学原是教会学校。校长窦维斯,美国人,亲自教朱生豪英语。讲得一口标准英语的窦校长,强烈地吸引了朱生豪亲近美丽的英文。窦校长器重朱生豪,常常让读得很漂亮的朱生豪朗读课文。升入高中后,朱生豪的课本里多了一本《莎氏乐府本事》。他还选学了《哈姆雷特》和《裘里斯·恺撒》的片段。小小少年,开始接触英国大文豪的作品了。

第四篇 永州洪水2017
《湖南省永州市2017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永州市2017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刘小忠(永州一中) 叶国嫒(双牌二中) 陈常华(新田一中)

审题人:吴春来(市教科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永州洪水2017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比较美学的视野看,“意境说”被视为一种现代的发现。这意味着,“意境说”是中西审美主义“视界融合”的产物。

中国审美主义的基本构架来自西方,但它毕竟蕴涵着重要的民族特质。这是因为,当时的美学家虽然都以西方美学为现成的知识背景,但他们最高审美境界却植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而且,他们都到魏晋这个痛苦而又自由,并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去寻找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朱光潜以陶渊明为人格理想的写照,把自己的人格在生活中涵养成“完美的诗”,然后才焕发而为艺术。宗白华的审美理想则为“晋人风度”,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但无可否认,他们的审美主义又存在着明显分殊。朱光潜重“想象”的飞升,而宗白华却重于“情”,更重情感的解放;朱光潜推崇“静穆”的风格,宗白华则倾向动与静、空灵与充实的统一。具体而言,朱光潜赞美陶渊明情感生活“极端的和谐静穆”,这种静穆渗透着儒家的庄严和达观。而宗白华的审美理想却倾向于以静为始,动中取静,“静”须具备生命的活力,因而要表现出节奏和韵律、活跃和动感。这就将其美学与道家的自由体验相通,同儒家生生之德相衔,加之禅境的汇注,从而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实际上,华夏古典美学的动感源于儒家的“生生”,静态源于道家的“虚静”。朱光潜反而只取儒家“节动”的一面,所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相反,宗白华却“感于物而动”,走向情感的抒发和生命的至动,这主要是通过用“动”激活道家美学而实现的。

艺术境界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在朱光潜看来,文学到最高境界必定都是诗,诗的境界是艺术之境的巅峰。他从诗出发,操作西方美学话语,来剖析意象构成和境界性质。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契合,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深浅成正比例。直觉是起点,而意象含着见者的创造。宗白华认为,艺术是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终极意义的拷问。这种境界不仅是生命论意义上的,同时也是审美主义的,生命与审美是相互转化的。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浓缩着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朱光潜和宗白华以他们审美主义的理念,对意境作出“以西释中”或“中西合璧”的阐发,从而反映出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的特征。朱光潜的贡献就在于:从尼采酒神、日神分立出发,把诗的境界理解为情趣与意象、情与景的统一。宗白华的贡献在于“动”态地诠释意境,认定艺术意境不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动感的“境界层深的创构”,是境界层层升华的过程。意境的特质就在于心灵深度的感动。而唯艺术独有的“意境”,才能将主体的心灵升华到至美的极境。

(选自刘悦笛《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永州洪水2017

A.“意境说”是中西审美主义“视界融合”的产物,却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B.朱光潜和宗白华都倚重艺术化的理想人格,追求心灵的情态自由与自然的契合贯通。

C.魏晋是一个痛苦、自由而又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名士风度多为后世美学大家所崇尚。

D.在审美趣味上,朱光潜推崇“静穆”的风格,而宗白华却注重“情感”的解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华夏古典美学的动感主要源于儒家的“生生”,静态主要源于道家的“虚静”。

B.在朱光潜看来,文学到最高境界必定都是诗,而诗的境界是艺术之境的巅峰。

C.在宗白华看来,意境不仅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动感的境界层深的创构。

D.意境是将主体的心灵升华到至美的极境,它的特质就在于它能引起心灵深度的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的“诗境论”赞美陶渊明情感生活“极端的和谐静穆”,这种静穆渗透着儒家的庄严和达观。

B. 宗白华的“意境说”倾向于以静为始,动中取静,这种“感于物而动”与道家的自由体验相通,也与儒家的生生之德兼容。

C. 朱光潜和宗白华以他们审美主义的理念,对意境作出“以西释中”和“中西合璧”的阐发,反映出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的特征。

D. 朱光潜与宗白华的“意境说”皆因包孕了中国古典审美的基因,而最终成为了现代中国意境理论的两种“范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黻至南安,尽取濂、洛诸子之书,摘其精切之语,辑成《濂洛论语》十卷。

及大全贬,黻还太学。未几,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言蔡荥诬劾黄之纯,二公罢出,黻又率诸生上书言:比年朋邪记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乃今软媚者全身,鲠直者去国。一之纯去,若未害也,臣恐道路以目,欲言辄沮,而公论之脉自此绝矣。

又谏游幸疏曰:天下无道,人主以逸乐而忘忧勤。陛下春秋尚少,作而不法,后嗣何观?大凡人主不能无过,脱有过言过行,宰执、侍从当言之,给舍、台谏当言之。今陛下未为不知道,未为不受人言,宰执惧有所专而不敢奏,给舍、台谏惧有所忤而不敢言,更如此者数年,将何以为国?故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

会丁父忧去位,服除,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建济民庄,以济士民之急,资贡士春官之费,备郡庠耆老缓急之需。又请建慈湖书院。八年,召还,拜刑部侍郎,升监察御史,累官至吏、工部尚书,兼修玉牒,兼侍读。十年,丁母忧。

德佑元年,江上溃师。丞相陈宜中起复黻为端明殿学士,不起。及贾似道、韩震死,宜中谋拥二王由温州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将逊相位。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选自《宋史o刘黻传》有删节)

①玉牒:中国历代皇帝族谱称为玉牒。

②二王:指临安陷落时,陈宜中拥立益王赵瘴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禹为副元帅。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B.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C.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D.于是黻托宗祀于母弟成伯/遂起/及罗浮/以疾卒其配/林氏举家蹈海/未几海上/事亦瓦解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B.伏阙,即拜伏于宫阙下。多指臣下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C.春秋,指年龄,“春秋尚少”与“富于春秋”,都是指年纪尚少,年轻。

D.服除,即脱去孝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穿大功服的亲族服 丧一年,穿小功服的亲族服丧五个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黻率领太学同舍上书抨击丁大全,得罪了执政者,被遣送南安军安置。临走前,刘黻回家向母亲告别,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相反对他的忠勇行为大加勉励。

B.刘黻在任内曾经修建济民庄,用来救济士民的急困,资助贡士的考试费用,以及预 备郡学中那些老先生们的急需之用,并且请求修建慈湖书院。

C.刘黻为人忠直敢言,他的那些忠鲠之言,不仅触犯了当时的权贵,而且得罪了皇 上,因此每次上书都不被采纳,相反遭到了压抑和排挤,仕途一直不顺。

D.刘黻生长在南宋末危难之秋,对国家、对君王一片赤诚,在国都陷落之时,毅然奔赴国难,最后病死在上任途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5分)

译文:

②幸而之纯两疏,差强人意。乃今软媚者全身,鲠直者去国。(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8.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对全诗有什么作用?(5分)

9.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 , ”两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落笔,抒发人生飘零孤寂之感。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阐述了

“学生可以赶上甚至超过老师” 的理由。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自然界莺燕的活动来传递早春讯息的诗句是 “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白 发

王 东

虽然已经立了春,但是张诚感觉冬天的冷依然弥散在空气里,十根手指和脚趾冻得隐隐发痛。一股北风挤进虚掩的门,从衣领处钻入身体,张诚不禁打了个寒战。

去村里串串门,走动走动也许会暖和点,张诚心想。可是去谁家呢?赵刚、刘晓燕他们几个前天就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们说初八就得上班呢。二娃和磊子他们几个昨天也去了深圳。今天一大早,又有好几拨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前走过,或者去广州,或者去北京,或者去成都。这些年轻人一走,好像把年也带走了,家家户户都很冷清。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按照以前的风俗,最起码也要过了初八,这年才算完啊。可是今天才是初六呢,咋就感觉年就过完了呢?张诚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无意识地朝门外望了望。这时,张诚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乍一看,像一层白茫茫的霜。

“我去挖会儿地。”父亲从猪圈里扛了把锄头出门,对抱着一捆柴火准备进厨房的母亲说。张诚走了出来,说:“爸,这大过年的,挖啥地啊?”父亲说:“唉,现在过不过年和平时有啥两样呢?再说,闲在家里冷呢,干活还热乎些。”张诚心想,是啊,现在过年和平时真没啥两样,于是也找了把锄头,说:“我也去挖会儿地。”

父亲看了张诚一眼,说:“你在家歇着吧。”张诚说:“闲在家里冷呢。”父亲不再说话,张诚便跟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走得很慢,张诚也走得很慢。这次,张诚将父亲头上的白发看得清清楚楚。近看,白发就是白发,其实并不像霜,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银丝,父亲头上的白发灰白灰白的,远一点看,倒有点像白茫茫的雾。张诚又想起年前,自己和梅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家门口时,老远就看到正弓着身子颤巍巍地往家里挑水的父亲那灰白的头。那白头,随着水桶和枯瘦身体的摇晃而跟着一摇一晃的。

父亲挖了一会儿地,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腰腿又痛了,便将锄头杵在地埂上,掏出烟来,递给张诚一支,自己点了一支。张诚接过烟,也将锄头杵在地埂上,点上烟。

父亲说:“张华他们今天也出门了。”

张诚说:“我看到了。”

父亲问:“你们什么时候走?”

张诚迟疑了一下,说:“还没有决定呢。”

父亲说:“梅芳不是说你们车票已经买好了么?”

张诚顿了顿,说:“我想让梅芳一个人出去,我留在家里。”

父亲深深吸了两口烟,说:“梅芳一个人出去,天高地远,你能放心呀?再说,两个人出去,总能多挣一点。”

张诚不说话,也深深吸了两口烟,烟雾在风里飘散。

父亲说:“你留在家里又能做啥呢?种庄稼?这点庄稼也种不出啥来。”

张诚说:“可以做点小生意啥的。”

父亲说:“那你准备做啥生意呢?”

张诚说:“还没想好。”

砰!远处传来一起鞭炮响,然后又恢复了寂静。

好一阵,父亲说:“家里人都没有几个,生意也不好做呢,我看还不如出去打工。” 张诚说:“可是家里""你和妈怎么办?都这么大岁数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和你妈还能行,我们总比张华爹妈强些吧?你不用为我们担心。”

张诚不说话,又一口一口狠狠地吸着烟。

父亲又说:“毛娃后年就要上高中了,燕子明年也要上初中,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俩孩子都争气,听老师说,毛娃和燕子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唉,我不想看俩孩子以后又走你的老路啊。我到现在都后悔,要是当初憋一口气,砸锅卖铁都让你读书,你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父亲的话戳中了张诚的痛处,这也是张诚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一阵山风吹来,张诚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张诚说:“一停下来就冷得很,都立春了,这天怎么这么冷呢?”说完,张诚又拿起锄头挖起地来。

父亲说:“是啊,一停下来就冷。”

张诚和父亲一连挖了两天地,便将家里的地挖完了。

初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张诚和梅芳便又背起包,踏上了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路。 走了好远,张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山里的雾很大,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张诚心想,那会不会是父亲头上的白发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细腻地描写张诚对立春后寒冷的感觉,多次提到陆陆续续离家的年轻人,意在渲染乡村春节后的冷清与荒凉,表现人物因即将离家无法言说的内心凄凉,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张本。

B.小说所写的乡村,作者没有点出村名,也没有点明其地理位置,但从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它是中国当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C.张诚明明买好了车票,却跟父亲说想让自己留在家里,这正是他矛盾心理的表现:他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学业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撇下年老的双亲。

D.小说中的父亲勤劳、善良、隐忍,是老一代农民的缩影,他们固守土地,辛勤耕种,却始终摆脱不了贫穷,所以,他们抗拒寒冷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劳动。

E.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辅以肖像、动作、心理与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

(2)小说以“白发”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永州洪水2017 2017永州东安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