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作文】
篇一:《物理作文《放大镜中的奥秘》》
《我与物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放大镜中的奥秘》
“物理”这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这个我们从初识到深入探究的学科,有着无数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下面让我讲述一下我和他的亲密接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发现家里有一个放大镜,我用它去看小蚂蚁,我发现玻璃镜后面小蚂蚁变大了,很好玩。后来我逐渐发现放大镜还能聚焦太阳光点着纸张,爸爸告诉我这是凸透镜(放大镜)成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找来一把1米多的尺子、一支蜡烛和一个放大镜。把尺子放到桌子上顶到墙上放好,开始了观察。
首先,我把蜡烛点燃,把灯关闭,然后把放大镜离蜡烛很近,透过放大镜去看点燃的蜡烛,结果我看到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又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发现这个像在蜡烛的后面位置上比蜡烛大多了,从放大镜侧面看去,后面却没有那个放大正立的蜡烛像。只能看见点燃的蜡烛,原来这个像是个虚像呀!
而后我又开始了增加放大镜与蜡烛的距离,到向放大镜里面看不到正立放大像为止,这时在墙上有了蜡烛的像,我调整了它们的距离,让放大镜离墙远些,让蜡烛离放大镜近点,终于在墙上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它自己反射的光,这才是实像呀!
然后,我又开始继续缩小放大镜到墙的距离,让蜡烛远离放大镜,这时我想能否让像的大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呢?经过我不断的试验,最终发现当像到放大镜距离和蜡烛到放大镜距离相等时,像与蜡烛的大小才相等。
后来,我再增加蜡烛到放大镜的距离,发现倒立清楚的缩小蜡烛像离放大镜更近了。
我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理实验吧!这就是我与物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1数1
TA30 王文昊
篇二:《放大镜的秘密》{放大镜点火作文}.
放大镜的秘密
河北省唐山市鹤翔实验小学四(1)班 刘思远
人人都知道,放大镜是用来放大的。可是,我发现了放大镜的另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嘛,暂时需要保密。看了我们发现这个秘密的过程,你就会知道了。
秘密发现地点——南湖公园
今天, 阳关明媚,万里无云,这样的好天气不去南湖转转,真实太可惜了。我和妈妈收拾好了东西,便向南湖“进军”。
秘密人物——–放大镜{放大镜点火作文}.
“我只要拿一个放大镜,就能烤着树叶,烤死蚂蚁…….”,听,妈妈的吹牛大话又开始广播了!一路到南湖, 最少也需要一个小时,她一直在说这事!出门时,还坚持要带上一个放大镜。我可是不想带的,本来就没有用,还增加包的重量,可是妈妈还是带了。
秘密发现者——-我和妈妈
铺上餐布,我们拿出了许多好吃的:有蛋糕、瓜子、桔子…….然后,妈妈拿出了放大镜。我不相信地说:“就一个放大镜,有那么神奇么,我就不相信它能把树叶点着!”“一切皆有可能嘛!不信你等着瞧!”我赶紧去找了一篇略黄的树叶,放在地上,准备打击一下妈妈的“嚣张气焰”。妈妈拿起了放大镜,对着阳光,把放大镜的影子对着树叶,慢慢地转动放大镜。只见影子中间有一个很亮的点,妈妈把这个点对准了树叶。
过了一会儿,树叶越变越黄,后来有点发黑,最后居然冒起了青烟,被烤着了。“太不可思议了,一个小小的放大镜竟然可以将树叶点燃。”我非常纳闷。妈妈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放大镜是用玻璃做的凸透镜,太阳光经过玻璃后要产生折射,这些光线折射后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所以才可以把树叶铐着,实际上都是太阳的能量。
利用秘密玩游戏者——-我
烤了几片树叶之后,就觉得没意思了。我灵机一动,把我们带来的蛋糕也拿来烤。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吃着热乎乎的蛋糕,真是舒服啊!
真希望能有一个特大号的放大镜 ,能为我们大家冬天取暖,那时就不用安装暖气了,该节省多少能源啊。
篇三:《有趣的放大镜》
有趣的放大镜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活动准备:12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若干树叶,放大的物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看一看、猜一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
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放大镜点火作文}.
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 ,说说看,你发现了什
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
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4、"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
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三、小朋友幼儿实验,老师指导。让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和叶脉,交流自己的
发现。
四、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篇四:《有趣的放大镜》
有趣的放大镜
五年级学员 邓恩泽
放大镜是一种很平凡的东西,主要用处就是看书时举着它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字体。不过,它也能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
八岁时,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放大镜能聚焦阳光,并产生极高的温度,甚至可以点燃纸张等易燃物品。我迫不及待地找来放大镜,想做一下这个实验,可偏偏老天不给面子,那天一点阳光都没有。
不过还好,终于让我盼来了阳光明媚的那一天。我选中了中午12点半,那是阳光最为强烈的时候。我拿着放大镜开始做实验了。我先把一张卫生纸铺在地上,把放大镜的一面对准射过来的光线,然后,不断调整放大镜的角度,使阳光慢慢地聚焦在一点上,再小心翼翼地把放大镜的光点移动到卫生纸上。很快,卫生纸上就有了黄色的斑点,随着时间的一点一点消失,那纸真的闪出一点小小的火花,随后便猛烈地燃烧起来。{放大镜点火作文}.
点燃了卫生纸,我又想到,能不能用它点燃更如的纸板呢?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找来一张纸板,把光点移了上去。
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那个白色的光点,好久,它还没有任何的变化,我的眼睛不由得酸疼起来。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一个黑色的小斑点形成了,黑点慢慢地扩大,成为更大的黑点。纸板竟被点着了。那时的快乐可想而知。
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了,明白了放大镜的原理,但我仍喜欢用放大镜做实验,因为,这个小小的放大镜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
篇五:《巧用“放大镜”,发现写作密码》
巧用“放大镜”,发现写作密码
——浅谈习作中“细节描写”的实施策略{放大镜点火作文}.
【摘要】在写作中加强对细节描写的关注,可以让学生对事件和人物的印象更加深刻;对细节的关注,让我们对事件和人物的感受更加真切。作文中细节描写,可以让作文变得独特、生动、真实,可以让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更好的沟通和交织。本文将从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两个大的方面浅谈写作中细节描写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作文 细节描写 实施策略
每次一要写作文,小学生就会皱起眉头头疼不已,因为他们总感作文中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他们的作文大多是概括性的叙述,或者有的变成了“流水账”,细节描写成为了作文的“瓶颈”。小学各年段对习作都有字数的规定,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作文仍粗枝大叶,一百字左右的作文非常普遍。作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描写在习作中很少,普遍学生甚至不知道怎样进行细节描写。为了达到作文字数的要求,学生往往东挪西凑,让文章结构混乱,其效果却是画蛇添足。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的要求要恰当的细节描写来体现。如果说作文的主体是一棵大树,细节就是枝叶。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绿”,贾岛反复琢磨的“推敲”二字正是生动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传神,细节描写起到了窥斑见豹的效果。细微之处方显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细节呢?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写好细节。
1、阅读课例,将精彩片段反复品读、赏析,随机模仿写作片段。
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中的课例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学生接触到的最多、最直接的阅读材料。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去解读、品味、领悟、熏陶,注重思维的过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因此提高阅读质量至关重要。选择课例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感受细节描写的精妙传神,及时把握阅读成功的契机,将课例中的语言通过阅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随机模仿写作。
例如:阅读写景状物的课例,可采用学习描写方法,想象课文意境,积累好词佳句,模仿写作的方法进行指导。
写景状物类的课例是作者经过推敲、锤炼而成的,语言文字流光溢彩,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导得当,学生容易融入其意境中。教学这类型的课例,我主要采用了挑选精彩片段——教师范读——想象画面——自由朗读——品读欣赏——表情朗读——实地观察——模仿写作的方法指导阅读和细节描写。
例如,在教授《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们不约而同的喜欢上了课文的5—7自然段。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听我在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范读。当我读完以后,让学生就自己的想象进行交流,共同确定了朗读的基调。我再次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这一次他们读得深情、动容,在他们的脸上,出现了沉醉之意,此时很多学生都能背诵了。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我挑选了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音乐声中融情融景地背诵,其余的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想
象此时自己就站在黄果树瀑布的某个地方,看到了很多很多这次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超越了课本的内容,有的说看见了一泻千里、气势恢宏的瀑布已映入眼帘;有的说听见了瀑布水击落在石头上的声音学生们的脸上闪烁着兴奋、智慧的光。他们认为文中的一些字词用得特别精妙,如:喧嚣、浮游、灌等等。这样的细节描写将黄果树瀑布的状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正好雨后初晴,我抓住这一契机,马上提问:“观察今天我们周围的环境,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用一两个词语说说。”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由组长带领,离开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学生们的感觉各不相同,有的说“新鲜”,有的说“灿烂”,有的说“透亮”“明洁”接着让他们仿照课文,把自己看到的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景物用一段话写下来,可以用上课文里的词句,学生们雀跃不已。他们写出来的片段五彩纷呈,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例如一个以 “灿烂”为主题的学生在片段中写道:被雨水滋润过的世界,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和谐,云儿是那么团结。嘀嗒!你看!那枝叶间一颗调皮的雨水落到了我的脸上,凉凉的,流到嘴里,伴着灿烂的阳光是那么的香甜甜,闭上双眼,只有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香我发现学生已能将课例中细节描写融入到自己的习作中,这不正是读写结合的魅力所在吗?
2、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细节描写素材,进行模仿写作。
阅读不仅是课堂行为,也是课外延伸。课外阅读的范围更广,获得的知识也更丰富。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这就是说广泛的涉猎课外书籍,对学生来说,裨益良多。因此我向学生提供了一些阅读书籍,如《中华成语故事》、《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伊索寓言故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昆虫记》、《长征故事》、《老残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少年闰土》、《冰心散文集》、《冰心诗歌》、《简·爱》、《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鲁滨逊漂流记》、《家》、《萌芽》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专门用来摘抄和仿写的积累本,边阅读边摘抄好词佳句,并能背下来;摘抄细节描写的片段,圈画出其中精妙的字、词、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后面仿写一段。课外阅读的时间我一般都安排在课余,每天的家庭作业中都有读一个故事或一篇作文范文并积累。学生的积累本上不仅积累书本上的,也积累了自己的成果。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援人以渔,终生受用。阅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既能提高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正是一举两得。
二、在作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有效指导细节描写。
1、选好典型细节,把细节写细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典型的细节描写,更能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使人们感觉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一名学生的作文题目是《勇气》,大致的内容是:刚转入新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缺乏自信,缺少勇气,连上课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怕老师说自己笨,怕同学会笑话自己。觉得生活很迷茫。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叫了几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可他们都回答不上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举起了手。回答完后,老师竟然给予了肯定,同学也给了自己掌声,自己很高兴。这个同学他只是空泛地写自己举手回答问题经过了强烈的思想斗争,而没
有对自己当时是怎样进行思想斗争的紧张心里进行描写。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细节描写法来写自己起来回答问题时老师如何的不满与同学发出怎样的嘲笑,这样就更能体现出他当时的紧张心理。还有,当老师给予他肯定,同学也给了他掌声时,他是那样写的“我心里高兴极了,老师,谢谢您让我找回了信心与勇气。”心里高兴,怎么个高兴法呢?他没有进行描绘。这时候就应该将老师表扬的话及自己高兴的心理进行描写。这样才能生动形象,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2、调动各种感官,把细节写真
真实是细节描写的基础。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一定要尊重客观生活实际,也不能凭空想象。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故事,而是细节。
例如:同样写《我的同桌》,有人这样写:
(1)她有一双柳叶眉,柳叶眉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这样写:他那双智慧的眼睛从没停止过思考,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小小年纪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浅浅的几道弯了,那永不变的发型和他倔强的竖着的留海是他独特的象征…
很显然例2的描写比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皱纹以及发型等外貌,细微而无声地把一个人爱思考、沉静、倔强的性格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鲜明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可见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锤炼。文能达意,文从字顺是真,知多识广,文情并茂是美,学生习作以文真笔实为底线,以言深意远为追求。虽一样的“真实”,却蕴藏着不同的韵味,这韵味难道不是学生习作时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美感,难道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予人审美的享受吗?
3、巧用修辞手法,把细节写活{放大镜点火作文}.
在对细节进行描写时,可巧妙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在指导学生写作写人文章时,出示这样一个片断: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姆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让学生读两遍,再去联想画面。有的同学这样描述到:一个衣着简朴而慈祥的妈妈浮入脑际。她的手是那样粗糙,充满了沧桑与勤劳,她轻轻地托着荔枝,想吃又不愿一口吃下,因为她知道这是包含儿子那份拳拳爱母之心。一个血肉丰满、鲜活的人物悄然站在我们面前,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又如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母亲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可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误,无疑会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4、变换不同角度,把细节写饱
对同一细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来考虑。
如: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上例是从母亲的眼神这一角度来写的,我们还可以变换角度,从“我”的角度来写: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5、精心锤炼词语,把细节写深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描写细节,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避免了繁琐和冗长,让人一见难忘。如在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人物时,举一个肖像描写的例子:女孩小米长得很是俊俏,她的脸蛋总是红扑扑的,好像落日时分,天边绯红的晚霞。她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含着水,像两湾清澈的湖泊。而她的头发呢,浓密、乌黑,总能让人想到秋天里月光下黑得发亮的树林。小米是爷爷的希望,老人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了她的身上。这些细致具体的描述,一位可爱的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精炼的词语、深深的打动了班级的学生,原他们每每遇到写人文章时总是能细致的刻画。
“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这可能是许多学生对作文态度的真实写照,作为教师,其实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他们就能善于把握好细节,让每个细节成为自己表情达意的钥匙,他们的作文也就会变得独特、生动、真实,也能深入人心,充满活力了。
【参考文献】
[ 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 2 ]金感芳,新课程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案例【M】宁波:宁波教育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 3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 4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