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感动在细微处(一)
感动在细微处
象山实验小学 盛丹敏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在学生和文本对话时能使他们与语言文字共融,与作者情感共鸣。然而,对学生品行上的教育和养成也应该在落实规范细则的同时,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然后“发乎于情而止乎于礼”。由此,我就常常把感动收入囊中。
暮色笼罩,看看我身边擦得正起劲的值日生,我想表扬他们几句,可一时又找不到恰当的、有创意的激励性语言。蓦然间,语文教学中一经典案例涌上心头——有教师在《鸬鹚》一文的教学中,让孩子体验“一抹”到底“抹”出了什么?我如法炮制,也问他们拿着这一小小的布“抹”出了什么?孩子新奇地看着我,纷纷回答,有的说:抹出的是灰尘。有的说:抹出的是纸屑。有的说:抹出的是干净。此时此刻,我觉得学生似乎意犹未尽,于是追根刨底:“还能抹出什么来?”聪明的孩子兴奋地喊道:“抹出的是我们的勤劳。”“抹出的是我们的辛苦。”“抹出的是劳动的喜悦。”“抹出的是老师对工作的负责。”“怎么也有我的功劳?”我感动着。“老师,你不是天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吗?”我更激动了,原来我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受到学生的关注,让我深感“其身正,不令则行”的人格魅力。第二天,我一踏进教室门口,就发现许多学生拿着抹布又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之中。没过多久,墙更白了,窗更亮了,地面更洁净了,孩子和我都笑了。他们感慨:“原来让老师笑是那么的容易。” 又一节阅读课结束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排着井然有序的队伍陆续回教室。这时候,小盛同学(一位平时表现很一般的男孩)却把一条条椅子往课桌底下塞,做得那么认真、那么专著。看着他的这一举动,我感动着和他一起干。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笑着说:“管图书的老师太辛苦了,既要扫地,又要放凳子,要累坏的。”顿时,心中感动迭起,回到教室,把他的想法和做法“诏告天下”,一颗颗幼小的心和我一样被他的言行举止所感染,感慨“举手之劳带给人的方便”。于是,当小赖同学扭伤脚,行动不便时,男生们二话没说,把他小小的身子往背上一送,就驮着他直往音乐教室、电化教室跑,一节课也没落下。给予人快乐,同样也快乐着自己。
有几次,孩子们对几个中午的“绿豆烫”事件颇有异议,周记本上纷纷指责那些为抢一碗烫而“乱了阵脚”、伤了同学之间“和气”的不良表现。原来,此汤是他们的最爱,每逢有绿豆汤,孩子们都会一改平日的斯文样儿,蜂拥而上我声色俱厉地批评了好几次,情况并未好转。有一天,班长小周对我“献计献策”说:“老师,我有办法让同学们乖乖听话。舀汤时,我就规定遵守秩序的同学优先拿碗舀汤。不然,罚他排到最后,违规严重者剥夺喝汤权利。”我赞叹他的敏锐洞察力,又感动于他的“忧国忧民”,就大力支持他的这一“举措”,想不到他成功了,同学们顽固的“陋习”让他轻而易举地“改良”了。于是,我学会了偷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班级。久而久之,诸如此类的感动如清泉涌出,心灵深处的情感震憾时时撞击着我。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反思着,进步着。
班主任工作极其平凡,没有一鸣惊人,没有惊天动地,更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但我认为,能把身边每一件平凡的、细小的事做好就不再是微小的,因为细微中处处孕育着感动。为什么我的心里感动暗涌?因为我对学生爱得深沉。
感动在细微处(二)
感动在细微处
每当我放学回家时,都可以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窗边徘徊,定睛一看,哦!原来是我的外婆。
外婆年近花甲,头发已白了一半,可天天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十分劳累。我这个做外孙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时放学回家,天下着雨,外婆来到学校接我,每次都发现帮我撑伞时总往我这儿偏,不让我淋湿,但他自己的一条手臂却被淋湿了。我正想告诉外婆往她自己那里偏一点,可觉得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说不出话来。这是什么?
一次,早上出门时,外婆叫住我,塞给我一把伞,当时十分心急,随便说了句:“不用了。”顺便看了看窗外,阳光明媚,怎么可能下雨呢?我甩了下书包,冲出门外。到了放学时,天公不作美,刚才的好天气无影无踪,取之而来的是漫天的乌云。“哗啦”一声,一道闪电照亮了天空,之后便雷声滚滚,下起了倾盆大雨。看见同学们一个个被接走了,而我呢,怎么办?十分悔恨当初不听外婆的话。
天渐渐黑了,雨丝毫没小小的意思,依然我行我素。突然,从雨中,一个瘦弱的身躯渐渐近了,啊!是外婆!我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她还向我说对不起,我正想回答,可又有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又有什么东西簌簌从眼中夺眶而出?
原来是感动。是人们特有的表达方式,因为某个人做了件好事,另一个人得到帮助,而那被受帮助的人将会十分感动。外婆十分关心我,可以在危险时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也可以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外婆谢谢你!在你的关怀下使我茁壮成长。我会好好报答您,让您安度晚年!
陈佳伟
感动在细微处(三)
云南省第八届“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
感动在细微处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 *
自从全国上下掀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热潮以来,我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试图了解这位老人,去了解杨善洲是怎样的一个地委书记,是怎样的一个造林书记,又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人。
杨善洲,是我省原宝山地委书记。工作期间,杨善洲同志严格自律,勤政为民。退休之后,在大亮山上,凭借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热爱,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满腔热忱,22年如一日,硬把原本荒凉贫瘠的大亮山,变成了“汪洋”的林海。最后,他又把自己一手培育起来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他的一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人生,为我们完美诠释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先进一辈子”,而不是“先进一阵子”,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当人民的公仆,不是当人民的老爷。
学习杨善洲,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所打动。
1984年,杨善洲书记去龙陵县调研,结束时,同行的三人在县委食堂吃了顿便饭。秘书去结账,县委书记推辞说:“菜很简单,就不用付钱了。”
回保山路上,杨善洲突然问起吃饭是否结账,了解情况后,杨善洲对秘书严肃的说:“钱少,就不是钱了吗?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原则问题,是风气问题。”当即就命令秘书回去付账。秘书只好下车,拦了一辆公共汽车,回去结了共计6.5元的伙食费。
杨善洲在宝山担任地委副书记、书记期间,一直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都称呼他为“草帽书记”。有一次,杨善洲下乡,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
退休后,杨善洲老人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建林场。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就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一把熏黑了的烧水壶。白天,杨善洲带领大家植树造林,晚上,大家就围坐在火盆边一边烤火一边谈天。面对这样的生活,杨善洲乐在其中的说:“白天造林,晚上烤火,这也是一种很好生活方式嘛!”
朋友,也许你会觉得6.5毛钱是小事,对6.5毛钱的坚持实在是太固执了,没有大的意义。可以,你是否想过?新中国成立至今,有多少官员在金钱的面前倒下?当一个个贪腐分子前腐后继,当一次次贪腐的记录被不断刷新,你是否还会认为,一生都把6.5毛钱当大事的人不值得由衷的敬重呢?
也许,你会觉得当官就应该有点官样,不要穿得像个农民,否则会失去威信,会被老百姓看不起。可是,你想过吗?威信,不是靠穿出来的,老百姓在看你做什么,不是看你穿什么。恰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批领导,他们没有脱离广大劳动人民,他们站在人民中间,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才使得中国共产党90年来始终没有失掉民心哪!
杨善洲执意要给付的是很多人看来不起眼的一点小钱,但坚守的却是一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工作作风;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彰显的却是杨善洲艰苦朴素、勤政爱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大形象。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那
些手里握着一点点权利就要“用足用尽”中饱私囊,成天踱着官步、打着官腔在人民群众面前作威作福的所谓“人民的公仆”们显得是多么的渺小。
记得网上曾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七品芝麻官的夫人,与同事聊天时语出惊人:我家不买车,老公有公家配的专车,反正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用。专车,配给杨善洲,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自己老婆生病赶医院坐一下也要给油钱;配给某些官员,却成了“我家的”,成了可全家享用的“政府福利”。
面对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当今社会,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已经被淡薄、被遗忘,杨善洲精神无疑尤如一颗闪烁的新星,照亮了每一位共产党人;尤如一道崭新的航标,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方向。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充分展现了当代优秀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可贵的价值追求。为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政、干事、做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此刻,站在这个神圣的演讲台上,讲述着杨善洲老人的光荣事迹,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因为,我看见了一位巨人走过的足迹,我抚摸到了一位巨人炽热的心跳。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我将时刻以杨善洲为精神楷模,不断扶正我的心志,脚踏实地,光明磊落,走好我平凡的人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一直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不炫耀、不攀比;环境再变,理想不动摇;社会再变,灵魂不浮躁;诱惑再多,信念不变质,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挺直脊梁做一个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的当代教育人。
谢谢!
感动在细微处(四)
《感动在细微处》天气:小雨时间:5月2日下午地点:一中门口主要人物:外婆,我起因:我准备考试后去外婆家玩一天再回去,所以事先跟外婆联系好了,要她来接我.众里寻她千百度茫茫人海,可真谓人挤人呀!连动都不敢动生怕弄疼身边的同学.我用眼睛不断环视四周,寻寻是否有外婆的身影.哪里看得到啊,一排排人墙早已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挪着碎步,木偶般到了大门口,人海总算慢慢散开,小山丘似的各奔东西.我站在一旁四处张望着.真谓;众里寻她千百度”啊!天飘着小雨,大多都踏上了回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感动在细微处 爱在细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