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字数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读了《最后一分钟》我感到很气愤又很欣慰。

台湾从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在文中第二节我感受很深,那一段写的情感真挚,写出了人们热切盼望香港回归的心情。这一段中好多词语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与无比自豪的心情,也写出了人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

给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最后一段,这一小节写了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深情祝福。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归家归航。沐浴过世纪的风雨,一个信念伴随着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桑,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紫荆花以一瞬间的盛开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坚信香港明天必将更加辉煌,这颗东方之珠必将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金城关回民小学五年级:冯钰蓉

第二篇:《——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激动的心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

1997年7月1日,是个值得牢记的日子。因为那是万亿中国心凝聚的日子,因为那是个万民欢腾的日子——党在向人民群众慰藉:香港回归祖国了!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当大大的醒目的、鲜红的零字出现在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哪那一刻,密布于满天的乌云终于被驱散。寒冷的空气也被赶走,露出了晴朗的湛蓝天空和温暖的太阳,全中国的人民、华侨同胞们积聚心中已久的爱国情感和激动的波涛终于喷涌而出,欢呼声、礼炮声响彻云霄

中国人民在百年的噩梦中被崇高的爱国情意所唤醒,在虎门销烟里举起代表着胜利喜悦的五星红旗,我高兴,我兴奋,但回首这中国一百年来的屈辱史,却令人既愤怒又惋惜:从鸦片战争到圆明园的毁灭,从大屠杀遇难同胞到震惊世界的重庆大惨案,这些,不,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多让人惨不忍睹的事件都是中国屈辱史上仅仅的一小部分,但又无不讲述了中国所受的屈辱。

《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的激动、兴奋、无比喜悦的心情,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国家弱小,就要被人欺负,香港原本就是中国的土地,960平方千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们中国人民、政府却要经历千险万苦、付出沉重的代价,忍受着各种风吹雨打后才争夺回了这块宝贵的土地,细细分析,还是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拥兵自重,被迫签订了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

是啊,只有勿忘国耻,振兴 中华,才能不被别人欺侮。我们出生在21世纪,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中国这只金鸡腾飞的时刻,但如果我们不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谁还能保证香港、台湾、澳门不被他国占据,圆明园毁灭,英法联军空袭重庆、鸦片再卷入中国等各种悲剧在我国重演,中国人再被当作无力反抗的小羔羊而让人任意宰割?

现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炮火的吞噬,这些从哪儿来?这是从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许许多多革命烈士、英雄、壮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以及人人奉献精神换取的。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这是当初我入少先队

员时的呼号、承诺,这句口号——不,它已不再是一句呆板的口号,而是变成了我奋斗的目标,也同样是它,时时鞭策着我,激励着我,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少先队员,自豪地面对胸前用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

我们吸吮着今天甘甜的露珠,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一个近百年的屈辱。因为祖国百年的噩梦时刻地印在我们心中。我们知道,为了祖国,我们将更加努力!

第三篇:《读《最后一分钟》有感》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 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作者七八岁时写诗,父母对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给自己的影响。“我”在母亲的鼓励下和父亲的帮助下一值写作。最中“我”因为这两种的评价而在事业中获得了成功。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类似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试考了95分,我十分开心。我高高兴兴的回到家里,就马上告诉妈妈我考了95分,并给她看。妈妈看后马上说:“英英,你太棒了,你是妈妈的骄傲!”我听了以后更加高兴了,便迫不及待地给爸爸看,我想:爸爸一定会表扬我的。当爸爸回来后我便马上把试卷给爸爸看,可爸爸说的话却出乎了我的意料。他说:“你考了95分又如何,你看看这张试卷,有几题还是蒙对的,95分,可以的话就下次考个100分给我看看。”说完就扔下试卷,转身走去。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向前驶去。

第四篇:《读请珍惜每一分钟有感》

我在《潇湘晨报》上读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请珍惜每一分钟》,写的是一些人总是觉得浪费一分钟根本都无所谓:“哎,算了,他迟到了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没有关系的啦。”“你今天不是要去开会吗?都8:31了。”“迟到了一分钟,没有关系的……”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平时也多次出现了这种情况。假如我多花几分钟来检查期末考试试卷,也许就会发现试卷中一些微小的错误,取得更好的成绩;要是那天我能抓紧几分钟,也就不会错过到车站送别好朋友……

也许一分钟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分钟也是没有办法用任何的一切事物换来的啊!

一分钟,可以用来微笑,对他人,对自己,对生活微笑。

一分钟,可以用来欣赏美丽的花朵,感受湿润的草地,观赏清澈见底的流水。

一分钟,可以用来静静的倾听music,或者歌唱。

一分钟,可以紧紧的握住他人的手,赢得一个新的朋友。

一分钟可以用来鼓励一个人,一分钟足以让人选择重新生活。

是的,一分钟在时间的长河中是无比短暂的,但是朋友,难道我们最宝贵的生命不是由一个一个的一分钟组合起来的吗?所以,我想用朱自清的一句话来做结束语: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请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五篇:《《母亲的心》震撼了我》

读了乔平、张厚涵两位教授合译的前苏联名著,一本讲述列宁母亲的青少年读物《母亲的心》。流畅的语言,感人的情节,把我带入了“远去了的革命岁月”的回忆中。一颗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心深深地震撼了我。

合上书,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列宁的母亲是平凡的,她没有高深的阅历,但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不怕苦难,不畏强暴,她以滴血的心护育儿女,使他们懂得自强、诚实、勤奋、无畏,同情弱者,做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心和有益于社会的人。正是这伟大的"母亲的心"培育了伟大的列宁。从无私地抚育儿女这一点上说,母爱是普遍伟大的。但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的许多母亲关注更多的,往往是从“胎教”开始的“智育”,而对道德培养和精神锻造,却是朦胧的。于是,我有时会担心,会不会到将来的某一天,母亲们才遗憾地发现,她们当初对她们的宝贝,曾“欠”下了什么!读了《母亲的心》,又一次使我深信,能力结合社会责任心才能创造幸福。也只有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才有自身心灵的幸福。“母亲”的伟大正在于她为社会谋求幸福的心灵。列宁的时代,“革命的岁月”似乎已远去了,但《母亲的心》给我们的启示却永远不会远去!

我曾想过,都古稀之年了,干什么呀!这类书年青人想看吗?看完了书,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翻译和出版这本书是出于对下一代的高度的社会责任心!社会需要这样的好书。是的,社会责任心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像原子爆炸一样,是被别人的心碰撞以后迸发出来的的。唤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心,这就是《母亲的心》的威力!我相信,它会震撼愈来愈多的父母亲和青少年的心,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下一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350字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