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建国大业 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

字数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字数作文】

建国大业 观后感(一)

建国大业观后感 ——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谓的历史片,一定是打了时代的标签,《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并顺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历史书上已经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突破的一个思想关卡,就是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用“国民党也是人”的全新观念替代了“国民党是吃人老虎”的陈腐思想。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峡那边的朋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会觉得宽慰的吧。

看过《建国大业》,你应该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风云诡谲,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怀回应纷至沓来的利剑,毫无计较本方的利害得失。从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作为中国旗帜的共产党屹立不摇,靠的是领导人的气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黄建新的任务基本上是在还原历史,他抛弃了明暗对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主席说的好:“民族资产阶级有种两面性,我们要把他们争取过来”所以这部片子的重心,并不是耍枪杆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气场、无穷无尽国民军的沮丧、隔岸观火的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这个江山并不是打来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换来的。

民心所向,意味着大多数人支持,《建国大业》在“数量”这个字眼上做的尤其漂亮,除了参与出演的人数创下了国产片记录,其他诸如布景、道具、服装也都刷新了历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都是独挡一面的好手,摆在一起都能开春节联欢晚会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离不开主旋律的号召力,它证明了我们党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绝然不是空话,譬如说《建国大业》省下了三四个亿的演员工资,大腕只拿饭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爱党爱国热情驱动,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释的理由了。当然有些猥琐舆论会批评这些演员摆姿态、唱高调、假热情、马屁精……我想说这话的人要不是心理阴暗,就是自由主义、资产阶级分子,如今社会开明世风日上,方才会放他们一马,要是换阶级斗争时代,估计早就拖出去枪毙掉了。

当然,“数量”是人心最有利的表达形式,蒋公能坐下来和伟大毛主席心平气和的谈判,就是因为咱有几十万条破枪,那时候还是“双十协定”,国共定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末了蒋公反悔开火,民主党派开始认清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并在情感上倒向了我党一方;国际友人也同样识趣,不管是杜鲁门、马歇尔、司徒雷登还是斯大林,都缓缓的开始对失落的蒋公说“不”。环境的颠覆更映衬了双方的多助寡助,毛主席身边团绕了无数赤胆忠肝的角色,有范伟扮演的厨子、黄晓明扮演的解放军,登高一呼开城牵马的傅作义,战功显赫无人能及的林副统帅……甚至在淮海战役之后,主席和周、刘、朱等几位统帅醉酒当歌,更是难能的洒脱和气魄。张国立扮演的蒋公虽然足够压场,能表现的却只是落寞惆怅,一个在风雨飘摇中守不住寸土的亡国之君,脱了军服坐在冰冷的石级上,胜败也早已一目了然,编剧不会忘了给

蒋公的痛处撒把盐,于是又安排了冯玉祥的灯笼会、蒋经国与孔家大少的互掐、以及蒋公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掰手腕,意在告诉我们国军内部早已不合,从而不动声色的反衬我方同志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片中战斗打响的篇幅不多,但是只要一出来就是人山人海,《大决战》曾经给的最宏大、最全面的视角,《建国大业》用一个全镜头就可以压倒这种气魄。西苑机场的阅兵式成就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毛主席气镇全局,俨然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同样是人头攒动,这个中学课本上描述过的场面讲的还是“数量”的意义:杀了李公朴,还有闻一多,杀了闻一多,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是永远杀不完的,所谓的前仆后继就是这个道理,闻一多死在明亮的灯光下,等于竖起了一个大大的丰碑。黄建新当然不是百分百的歌功颂德,至少他在片中安排了一个向毛人凤出卖主席寓所位置的奸细,后来一出现就被枪毙掉了,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也没有给与回避态度,譬如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就受到毛主席“肚子里吃下国军百万兵”的夸赞;对国民党高官的刻画,黄建新基本上是宽容化的,不过一旦转到毛人凤和特务分子,就总是阴险和奸诈,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至于蒋家父子被描写的有血有肉,可能是在照顾台湾同胞的情绪,不过就我目前看到的这个版本来说,去宝岛上映的概率应该是零。

比较揪心的是在两个多小时里讲完四年多的故事,实在是一件和抗战同样艰巨的任务,剧情赶得很紧,事件、会议、人物一个接一个,看着压根就不嫌烦,就是有点短了。如果能延长到十几个小时(指环王三部曲就这么干的)俺就更愿意看,而且乐的再多买两张票支持票房。片中会议贼多,压缩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戏份,就免不了走马观花的感觉,腕儿们在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本人都能当做标签,即使人物贼多,我们也压根没法认错。影片中对历史会议、历史人物,都用了字幕解释法,显得有点臃肿,不过为了普及中国人的历史知识,这些标注又有存在的必然性,我纳闷的是字幕还能讲历史,那些贴片广告是干啥用的呢?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片头贴上十几分钟的广告,实在是够我崩溃的,如果是宣传国产品牌我也认了,但是看来看去好些外国牌子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话说回来,《建国大业》的雄浑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在电影里,那就是气场。唐国强演毛主席、演帝王都好多年了,压住场自然不成问题,张国立也演过帝王,当然也不差,这二位爷摆在一起,估计谁都不敢再上镜头凑热闹。爱“飚戏”的孙红雷号称抢戏王,平日抢的人家主角惨白,这次跟二位爷打了个照面,就输的很惨,戏没抢到还换的贱相百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姜文这个戏精倒还是老辣,挺挺胸脯就抢了张国立不少风头,甚至是那位帝王专业户陈道明,在车里密谋的一场戏中也黯淡下来。冯小刚的气场是假的,陈凯歌却是真的,只可惜那版冯玉祥一脸贱相,狠狠的颠覆了人们对这位枭雄的崇高敬意,片中凯爷朝特务脚底开枪,命令他们不许搞暗的,耳边不自觉的又冒出当年那句话:“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

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革命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毛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毛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毛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毛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建国大业 观后感(二)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虽然离我们很遥远, 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带我们走进其中, 走近那个时代,让我们体会到建国道路是困难重重。国内外的势力全都压在共产党的肩上, 然而,这不仅没有使他们退却,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一致,突破重重阻挠,终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了。 《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 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 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 益。而已蒋公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一党治国,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漠 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 那么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而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利呢? 第一,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为得民心,二是因为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 来看,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 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 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 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 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 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惨重,代价太大,不能做 到对人的关爱胜过对地的关爱。毛泽东优先选择了对人的关爱,他的决策无疑是高明的。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各民主党派都采取了拉拢的政策。召开旧政协时,国民党承诺 和平、民主建国,但其自恃实力强大,很快撕毁《双十协定》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欲图消 灭共产党,把各民主党派当成花瓶一样作为民主的摆设。试想,在国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时,国民党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样也 有流血牺牲,国民党却妄想一党独大,遭致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抵抗。最后,共产 党人由于赢得了民心,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同样,在政治上也把各民主党派给争取过来, 与各民主党派一起在 1949 年 9 月 30 日以新政协的名义通电世界各主要国家, 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了。 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国民党在与共产党在对国家权力的争夺上, 国民党以一党私利为重,漠视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的以及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共产党则把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深得民心。 第二,国民党自身严重腐败。党政军皆然。而共产党自身清廉,团结一心,同仇敌忾, 全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击退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第三,国民党社会贫富悬殊极

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一贫如 洗,社会矛盾激化。而共产党与人民同甘共苦,大家有粥喝粥,有饭吃饭,走进群众,深入 民心。 第四, 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 当时全国经济片混乱。 蒋经国到上海戡乱整治,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国民党走向失败,而共产党则迈向成功。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 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 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责,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悲哀自己是个热血年轻人 却只能静静的坐在这里,观看着这一幕幕让人心酸,无奈的历史;自责自己身为新一代的年 轻人却没有实力,没有业绩,没有本事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和牺牲。寒窗苦读 十几年,终于也考上了大学。但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却是一片迷茫,找不到目标。 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作为祖国未来的继承人, 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我们向温室中的花朵 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新闻中经常出现某某学生因为受不了什么打击而自杀, 最近我们学 校附近的学校竟出现了“裸奔”事件。由此可见,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流传下来的精神 已经被时间冲刷殆尽了。最近,甲流更加肆虐,我们学校中被隔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我们 也失去了强劲的体魄。面对这些我们感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作为独立个体的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构成一个推动社会向前的原动 力。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其发展方向及其速度,相当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人的素质。小平 同志曾反复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谓“素质”,指的是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 平和文化素质,其归根结蒂是人的认识水平,即世界观的认识观点。青年在跨世纪的改革中 能否担当一个历史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激人奋进的世界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着的时代,必然要求主观认识不断着眼现实,开拓新思维。 创造新方式,提出新观点,占领新领域,以创新求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契机, 为我们世界观的改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寻找生长点提供了广阔“舞台”。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 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担负的“天下兴亡” 最直接、最沉重。责任,就在于我们要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需要青年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 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每一个学子都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正如种子无 法脱离土壤而凭空成长为参天大树, 青年也无法脱离社会而自行成才, 这是从古至今相同的 道理。志愿者精神,深层的内核就是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青年社会责任与自 身成长关系的一个示范: 没有心怀天下、 情系苍生的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有献身志愿服务的行 动,就谈不上爱国和报国;同样,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不能有效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牺牲奉献的精神,源于我们对社会进步和历史走向抱有的持久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自 我们日常不懈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有的青年学生和工作人员,缺乏一种“兴亡在抱”的社会关注兴趣,把自己封闭起来做学 问、干工作,结果成了社会中冷漠平庸的一员,不会给他人带来热量或任何利益;也有的青 年,仅凭一腔热情就冲上社会实践的第一线,急于参加志愿服务,却往往发现缺乏所需的知 识和技能而徒劳无功。 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 许多志愿救援者因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而 留下了遗憾。还有一些青年,把自身情况与志愿服务较好地结合起来,如南京的公务员汪学 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一方面服务了群众,密切了干 群关系;另一方面,从中了解了民情民意,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实现了一举 多得。弘扬志愿者精神,正是需要这种不失热情而又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将自身实际与志 愿服务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提高素质的基础上, 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而自己又能够胜任的服 务,从而实现服务热情与服务效果的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知识的当代青年,报效国家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而献身志愿服务、 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报国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胡锦涛同志的期望,就要志存高远并脚踏实 地,把志愿服务同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 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建国大业 观后感(三)

《建国大业》观后感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终于,这个神圣的日子到来了。《建国大业》这部鼓舞人心的影片在2011年5月10日晚在我们邕江大学图书馆门前放映了。

这部电影云集了一百七十多位大明星,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宋美龄到美国求援助落空、淮海战役、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历史重大事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出现。平素领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电影影像了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依旧前途未卜。中国怎么建国,是一个决定中华56个民族命运的大命题。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二日,中共毛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的邀请,为了更好更快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从延安飞往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毛主席在去谈判以后,一直努力与张澜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士密切协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和平谈判,使国共双方签订了关于避免内战、政治协商的《双十协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但蒋介石要实行了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撕毁了《双十协定》渐渐露出狰狞的嘴脸,要对中共边哄边打,想把中国共产党消灭掉为止。

蒋介石众叛亲离,引发了内战深渊,下令对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的血腥屠杀,让特务把活人装入口袋扔进河里,下令进攻中原、山东等地解放区,想在一个月内消灭共产党。接锺而来的战争冷血残酷,使人民生灵涂炭、苦不堪言。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以退为进,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取得了连连胜利。

看《建国大业》这部电影,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一种复杂隐喻的呼声;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五星红旗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英雄们爱国明天话语的建国状态;也有时候感动我的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易被人忽略的摄影场景;更有时候影片感动我的仿佛什么也不是,即使也仅仅是影片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

影片讲诉了李公朴为了民主公正,写写文章,说说话,在昆明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主周刊》社长闻一多,因为李公朴被暗杀而讨公道,在重庆校场口演讲,在回家的阴暗路上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为寻求光明,应中共邀请寻求民主共和而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他们善解人意,忧国忧民,多好的爱国者啊!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因为蒋介石在玩独角戏,是反动派的无耻,这是爱国者的光荣,正义是蒋介石杀不完的,真理永远存在。

精神是生命之柱,民族之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粮食犹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我的心田,给我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公朴、闻一多、冯玉祥他们靠的是民族的精神!他们用生命告诉我,民族不能没有精神!的确,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民族,若没有了精神,必将落后,必将受辱。现在,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有了一种发展、深化我们民族精神,发展我们21世纪的现代化生产力的信念,因为愚昧、落后往往与生产力水平低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使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崭新立于世界的东方,我要拿出建国大业时期为国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者的民族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为国家创造更快、更好、更先进的文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在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战争中,我看得特别的仔细。毛主席说:“20年前,中共为寻求和平,放下过武器,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为了实现和平,为了中国理想的未来,消灭战争灾难,只有将蒋介石强加给中共的战争予以反击。”在那时,有不少人说放弃延安,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受到重大挫折,身处延安、西柏坡战争前线的毛主席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说:“党和军队都是在挫折中走出来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要用一个延安来换取全中国的胜利,使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几十万条破旧的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军队美式装备的飞机加坦克、大炮,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原因。难怪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最后愿意接受和平改编,愿意为毛主席牵马执鞭。真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啊!这体现了毛主席多么的伟大啊!毛主席多么令我敬佩和崇拜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湾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此时又让我吟起!

我看到影片中影像了:从1947年7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惜抛头颅、洒鲜血,要用生命去解放一个黑暗国土之地,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争从解放区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宋美龄向美国求援助泡汤。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国民党蒋介石方面面临崩溃了,却要展开“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时间,想把长江当成朝鲜的三八线,要隔江而治,以便伺机反扑。国民党积极部署“千里江防”,企图以此来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国民党反动派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在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陈,横渡长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军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这都展现了战士券券的爱国之心,揭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无能,弘扬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与人民,“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精神。特别在解放上海时,我军打仗累了,没有骚扰老百姓,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胜利。这就是我们亲爱的人民解放军。

通过了这部电影,让我重温了历史,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曾走过的脚印。是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国民党虽然有美国大老板援助,但人心背离,国民党内部混乱、黑暗无比,将士情绪低落,经济困难,;反贪腐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建国大业 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