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从那一刻开始 从那一刻开始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字数作文】

从那一刻开始(一)

文题分析:“从那一刻开始”,按字面透露的信息分析,一般属于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那一刻”必须为后面“开始”的意蕴伏笔,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等事件和人物,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描述好“那一刻”的场面和情景是成功的前提,将“那一刻”描写具体、形象和生动,加以不遗余力的渲染,这就为后文的“开始”作了必要的铺垫,才能使“开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当然,这“开始”最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启示、启发,或者是某种行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豁然开朗、焕然一新。“开始”应该是“那一刻”的照应,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内涵,突出和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

从那一刻开始

骄阳似火,连空气仿佛都呈黏稠状,知了也只剩下懒散的尾音。坐在三轮车上,我任天气控制我的心情,内心一片烦躁。

百无聊赖的我仔细打量着前面的三轮车夫,这是一个中年汉子,长袖的军服绿到偏黑,厚重的裤子高高卷起,脚上拖着一双旧拖鞋,每踏一下,随之发出“吱呀”的一声,脚后跟晒得发白,但皱痕处仍旧藏污纳垢,一条大峡谷似的裂痕一直蜿蜒到深处,血丝隐约可见,暗旧的手把见证了这辆车的年迈,本该挂车牌的地方却挂着一个破旧的筐,里面放着几个空瓶子。听这个车夫唱着不知名的小曲——使人无法理解的方言,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心情。

难道是今天赚了足够的钱,让你如此开心?

“谢谢!”“客气什么!”我递出钱。看着他打开了钱包,零星的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别无他物。

从他打开钱包的那一刻开始,我诧异了。他的快乐很简单,是因为快乐而快乐。

快乐不是一个复杂的形成吗?不是风雨后才有的彩虹吗?从那一刻开始,我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因为结局早已注定,何不快乐地面对?哭闹无济于事,我们就笑着迎接,快乐的原因只是因为快乐,什么“金榜题名”,什么“洞房花烛”,只是快乐的复杂说法,只是给快乐的一个限制的格局,“人”一旦被格局,便成了“囚 ”,又何来的快乐而言?

从那一刻起,简单,便是快乐。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于复杂处藏。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人一复杂就痛苦,但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放下你对物质的执着,相信简单才是快乐。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因为快乐,所以快乐,那么从这一刻起,请你也相信,快乐因为简单而快乐!

从那一刻开始

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有无数个起点,却没有最终的目的地。分分秒秒中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懂得。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你的人生有了改变,有了不一样的路线

六月的夏蝉不住鸣叫,惹乱了我烦躁的思绪。正值酷暑炎夏,又逢上期末考试紧张的复习。我的心情就像一团杂乱的毛绒,越是想理顺,越是乱糟糟,身心早已异常疲惫。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个周末拉着我去散心。

来到一风景区,已是正午。太阳炫耀似的高高挂起自己,恶毒地想要把岩石烤成松软的面包。络绎不绝的人们拥着人造的假景观喧闹着,叫喊着,为我心中徒增几丝烦躁。“走吧!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爸爸神秘地冲我眨眨眼睛,拉起我的手,远离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满是疑惑,好奇的我已随爸爸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条幽深小径,不同于外面的炎热喧嚣,这里更像是一个绿意包裹的世界。高大挺拔的松柏似一把深绿色的油纸伞,为我们带来清凉。路边果树上结着红彤彤圆圆的野果,正甜甜地绽着笑脸。柔软的青苔悄悄爬上岩石,为坚毅的岩石增添几丝顽皮。我的心中像是被这里凉爽、湿润的空气浸着,感到舒适,安逸。不禁露出了这几天的第一个微笑。这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它将炎热、喧嚣拒之门外,留下了一片寂静、清新 一条细细的泉水从我身边流过,挑了水旁的一块岩石坐下,望着泉水婀娜多姿的身影,聆听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响。这时,爸爸拿出一个矿泉水瓶,走到小溪旁,俯下身子接了一瓶泉水,递给我说:“尝尝看!很好喝的!”我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这里得水干不干净?能不能直接喝?万一喝完拉肚子怎么办?但在爸爸的目光注视下,我怀疑地接过水,小心翼翼地移到嘴边,抿了一小口。顿时,一股沁人心脾得幽香溢满我的口腔,甘甜的如玉露般的泉水行云流水般划过我的喉咙,似乎直达我的内心。这泉水实在是太喝好了!它似乎有种魔力,能将我的烦躁抚平,留下了一份淡然,宁静。我连忙对爸爸说:“要不是你,我也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尝不到这么甘甜的泉水。”爸爸看到我的反应,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幽境。只要你善于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学有所成,快乐地学习。”我恍然大悟,一直让我烦心的事情豁然开朗。不只是学习,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

从那一刻开始,我懂得了,人生的旅途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美景,不要一味地赶路而忽视它们的美丽。走近它们,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从那一刻开始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从那一刻开始(二)

从那一刻开始

从听到那句话开始,我的头脑又开始变得清醒,又开始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又开始努力刻苦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临期末考只剩一个星期,周围的人都在拼命的冲刺,我却没有受到这种氛围的渲染,依旧只是随便翻翻书,时间差不多了就去睡觉。如果没有听到那句话,我也许会一直漫无目的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那天吃完晚饭,我像平时一样在阳台上边散步,边看着被人家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优哉游哉,丝毫没有临考的感觉。弟弟已经开始学习。他边写作业边玩弄着橡皮擦,心不在焉,妈妈从他后面走来,他却全然不知。我赶紧回到房间。避免让妈妈也顺便唠叨我几句。

“写作业这么不认真,不错一大堆才怪。”我幸灾乐祸的听着。妈妈接着说:“你就不能向你姐学习学习,你看她学习多努力。”我一愣,乐不起来了。窗外吹进一阵风,窗外飞过几只叽叽喳喳叫着的小鸟,他们都是来嘲笑我的吧? 这么久了,我一直以为妈妈懒得说我,我也懒得去跟她解释什么。原来,那是她对我的信任。接下去她再怎么说弟弟,我已经没心思去听了。心中有一股力量,促使我伸手拿了一本书。从听到那句话开始,我又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来了,一直到很久。

妈妈信任了没资格让她信任的我,这使我很吃惊,也开始对自己有几分痛恨;但不仅如此,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妈妈信任我,所以,我又开始认真做每一件事,认真过每一天,真正变得能让妈妈信任。

从那一刻开始(三)

从那一刻开始

一条路,一片天,一个人,一瞬间。

那天,和妈妈一起去店里吃牛排。因为顾客很多,我们只能坐在楼梯旁边——那个离厨房最近的位置,服务员们更是用跑代走,颇有难度地端着盘子穿梭于顾客间。在嘈杂的人声中,有一种声音显得犹为突出,它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冲进我的耳朵,那便是“呀下”,几乎每一个服务员在上下楼梯时都会发出这一种奇怪的吆喝声。出于天生的好奇,我便努力试着去辨析它,我认真地观察着每一个服务员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

这时,一个服务员端着盘子出来了。在他走到楼梯口的那一瞬间,我又听到了那种声音,只是这次我终于听清了他说的是“请让一下”。那声音如暖阳般,有一种淡淡的温暖。又如一曲劳动号子,是凝汇力量的源泉,但并没有哪个顾客主动给他让路。在我的目光回到那个服务员身上时,心不禁震颤了一下,雪白的衬衫外套一件帅气的马甲,通红的脸蛋,笑起来像一朵热情的花,额头的汗水,自然成了清晨最晶莹的露珠。

这时,一个人忽然从楼上跑了下来,一边走一边埋头打电话。“砰”,两人撞了个满怀。服务员手中的那盘鲜炒牛肉顿时脱离了地心引力,毫不留情地砸落在地上,发出了一声巨响。肉汁飞溅,洇湿了那个人的白衣服,显得特别刺眼。服务员愣了一下,似乎想要蹲下来收拾那个盘子,又似乎有点犹豫。那个人狠狠地瞪了服务员一眼,刚想说什么,服务员先开了口:“对不起,真对不起,要不你告诉我这件衣服多少钱,我赔给你……”那个服务员原本就不高大的身躯显得更加瘦小了。他有点哽咽,或许是害怕,或许是担心,那一件衣服可能会要了他整个月的工资。这时,一个貌似是总管的人赶了过来,向顾客陪了理道了歉,那个顾客才带着一脸不满离开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受。那个服务员其实并不需要赔偿什么,因为责任并不完全在他。可是他承担了,善良地将一切的不对承担了下来,以一种小人物独有的宽容对待那些不愿承认错误的人。

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善良不分等级,它以它最高贵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也因为有它,世界才会如花般绽放。

从那一刻开始,我试着关注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人世间的真善美。

点评:本文的场景和人物描写非常细致、真切,貌似平淡的语气却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感情。“善良不分等级,它以它最高贵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主题的升华让人颇受启发。 从那一刻开始(6)

鲜花的美丽,是因为它得到了阳光的爱;小树的茁壮,是因为它得到了雨露的爱;我

们的健康成长,是因为在生命的每一天里,得到了母亲博大的爱

有一首歌叫做《母亲》,可是现实中的母爱是那么浓,即便是用数百首的歌,又怎能表达出它的伟大呢?

每当回忆我的过去,我总是太关注自己,太在乎自己,却没有看到母亲一直在我的背后默默地关心我、抚育我:她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为我买最新的参考书,为我熬苦得呛人的中药可是这么多年,我又何曾为她做过什么?我没有为她做过一顿饭,没有为她洗过一件衣服,我不知道她的生日,我甚至都没有为她倒过一杯水

那一次,一个五月明媚的春光里,我突然得到了母亲因肿瘤要做手术的消息,而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要等到手术后才能知道。知道消息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母爱正行走在悬崖上,随时会掉下去,我的心也悬空了

等我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去往手术室了。手术室在医院的十九楼,早上八点正是人流高峰,电梯里的人一直是满员,于是我从楼梯一口气爬到了十九楼,等我到了十九楼,手术室的门紧闭着,手术已经开始了。一道并不厚重的门,在那一刻却承载了太多的思念与无助。

手术做了差不多四个小时,而在我那是胜似四个世纪的煎熬,在那段时间里,我倚在墙上,想了很多很多

我在想母亲为我熬中药时,为了达到最好的药效,她不时看表,容不得自己有丝毫的时间误差;我在想母亲每晚陪着我做作业,有一次做完习题,我才发现母亲已经倚在床头睡着了

回想起母亲的好,回想起母亲的爱,我惭愧自己的回报少之又少。从小到大,母亲的每一个微笑是她对我的鼓励,每一顿可口的早餐是她为精心的付出可十几年来,我只知道接受,从来没有想到过母爱的辛劳的付出

从那一刻开始,我懂得了只有接受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只会接受的人是懦弱无能的。

我去了花店,我要让母亲看到最艳丽的玫瑰。从此,我要用自己的心来感恩,用自己的爱来回报这是我该付出的!

点评:

“那一刻”是关键词。“一刻”,时间极短。因此,所记之事必须是某个特殊时段里发生的。

从阅卷情况看,很多考生并未真正抓住“那一刻”去写。

首先没有抓住“那一刻”,而是极写开始之后发生的事情,偏离了题意。如有位考生写“从一刻开始,我爱上了阅读”,接下来本应写哪一刻是如何爱上阅读的。但是,他却条分缕析地写起了阅读的“好处”。

其次是笔下的“那一刻”时间很长,有些甚至时间都不明确。如有位考生写到奶奶送苹果给我进考场,鼓励我考试考好。然后集中笔墨写奶奶平时如何疼爱我,但是现在奶奶已经离去。结尾写道:“从那一刻开始,我深切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爱。”在这里,“那一刻”是宽泛的。

真正能够紧紧抓住“那一刻”,为“那一刻”的感人细节做铺垫的文章并不多。这次写母爱、父爱的文章很多,但真正抓住“那一刻”的典型情景去表现的不多。有两位考生给我印象比较深,一位是写母爱的,文章主要抓住了几个典型细节,几个特别的瞬间去表现,凌晨两点为我盖被子,自己生病了却依然坚持早上为我冲牛奶;一位考生写父爱,父亲在工地做搬运工,工作非常辛苦,我每天骑车上学,车子很破,父亲下班后已经很累很累了,但仍然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修车。具体的时刻,具体的情景,“我”被感动了。

同样写亲情,取材不一样,效果绝然不同。如有位考生写到一次因为午睡,妈妈忘了叫醒自己,上学要迟到了,临上学跟妈妈吵了一架。下午第三节课后,临时加了一节课,我把手机调至振动。下课时,我打开手机,40分钟,8个电话,4个短信。文章详细列举了来电时间和短信内容,反复的手法将母亲的急切心情推向了极至。“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那一刻是瞬时的,是有情景的,是有铺垫的,中心的表达也就水到渠成。

另外两篇文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原因除了取材新,还有立意深。一篇写的是自己一次陪奶奶庙里拜佛,看到拜佛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村东的青年阿东,村西的老奶奶杨婆,西装革履者,时髦女士,文章极力写了他们拜佛时的虔诚,描写极其形象传神。最后,作者发问:那一刻,我想问,难道中国人真的失去自信力了吗?前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描写,都是为了最后振聋发聩的一问。

还有一篇可惜我无法将它全文摘录下来,是我四天来碰到的最好文章,我给了最高的59分。文章先写自己因为看恐怖片怕黑,尤其怕黑夜走路。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行走在黑夜里,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月亮、星星。作者极力描写了看星星时的情景,文章写道:“是的,从抬头的那一刻开始,我爱上了黑夜。当光线剥开层层黑夜时,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再次降临啊!”“我站在那,傻傻地站在那。笑自己真蠢,怎么能天天无视那夜景呢?怎么能因为被恐吓而对黑夜产生厌恶呢?”文章的构思严谨而自然,文字干净、洗练,是难得的上乘之作。没有打满分是因为夜景的描写还不够集中和出采。

从那一刻开始(四)

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想像空间

今年温州市中考作文《从那一刻开始》,这是一篇感悟式的命题作文。从题

目看,为了便于审题,文章可分为“那一刻”和“开始”这两个部分进行构思:

“那一刻”是文章的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记叙和描写出“那一刻”的人,或事,或物的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通过视、听、触、嗅、味等五觉的生动形象描绘,或通过意识流、蒙太奇的手法,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或插叙,或补叙,或引经据典,或通过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那一刻”写得具体、细腻、丰腴、深刻,有起伏,有梯度,有广度,有长度,有强度,有高度,有深度,且把其中的“理”深深地蕴藏在人、事、物等之中,形成人、事、物、理、情、意的高度有机融合,为下文写“开始”部分蓄势、铺垫,使文章显得有血有肉、合情合理、言之有物。

一篇文章的质量优劣高下,要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方面去衡量,即看形式(文字、句法、结构、体式等)与内容(意蕴、情趣、境界等)的有机整合的程度,文贵意在言外。如果说“那一刻”是“形而下”,那么“开始”则是“形而上”, 是虚写,是写意,是文章的“道”。“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有机整合,就是文与道、实写与虚写和谐统一,即虚实相生。虚实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绝不是作者个人的想当然、贴标签,这就是文以载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道理。如果仅仅写“那一刻”,而没有写出“那一刻”“开始”以后的这个“道”,文章则会显得苍白无力、无精打采。文无载道,就等于文无灵魂、文无精神、文无气韵、文无生命,因此,好文章常常是形神兼备、文道合一。

“那一刻”是写形,是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画龙的过程,要画出其首、身、尾。“开始”是关键点、转折点,也是衔接点,它是传神、点睛的突破口,是考生瞬间的体察与感悟,是“道”的升华与深化。所以,“开始”是对“那一刻”过程的体验、认识、领会、感悟、教育和启迪。从表达方式上看,要通过议论、抒情来完成,写出自己对“那一刻”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

总之,从“那一刻”到“开始”的过程,就是从演绎到归纳、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惟有这样写,文章才会神采靓丽,有深度。

■点评人:滨江中学 高振千

今年的作文题目《从那一刻开始》,基本上沿袭了温州市前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类型,但一改过去十来年作文题目给一大段“材料”、“话题”、“提示语”的方式,统统省略,就一个作文题目及要求,显得清爽、简洁。

我喜欢这样的命题作文,更喜欢没有“提示语”的作文命题。我总觉得那些所谓的中考“话题作文”在盲目跟风高考,使初中生将作文写得不伦不类,糟蹋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况且近几年来高考的命题作文也越来越多,也可以视之为学生作文一种回归的趋势。

十几年前,中考作文命题老师都喜欢用“提示语”告诫考生,如:本题目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等等,仿佛不牵着,考生就不会写了,有一种画蛇添足的味道。实际上,有些“提示语”往往误导考生,有的甚至主题先行,束缚了考生的作文思维。

初看这题目《从那一刻开始》,还以为是半命题作文,总感觉这题目只说了一半,下面还需要“如何如何”的半句话。不过,正是少了这半句话,才给考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想像空间,让所有的考生容易入手,也比较容易发挥。同时,摆脱局限,点面照顾,公平合理。至于能否脱颖而出,那就看考生组织内容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了。

“从那一刻开始”,按字面透露的信息分析,虽然体裁不限,但一般属于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那一刻”必须为后面“开始”的意蕴伏笔,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等事件和人物,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描述好“那一刻”的场面和情景是成功的前提,将“那一刻”描写具体、形象和生动,加以不遗余力的渲染,这就为后文的“开始”作了必要的铺垫,才能使“开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当然,这“开始”最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启示、启发,或者是某种行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豁然开朗、焕然一新。“开始”应该是“那一刻”的照应,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内涵,突出和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如果“那一刻”缺乏踏踏实实描述,那“开始”只能给人牵强附会和空洞生硬的印象。在作文基本功都差不多的水平面,这“开始”就显示出作者的认知水平和独创能力。

《从那一刻开始》

■瑞安市滨江中学八(2)班 金可桢

一条路。一片天。一个人。一瞬间。

那天,和妈妈一起去店里吃牛排。因为顾客很多,我们只能坐在楼梯旁边——那个离厨房最近的位置,服务员们更是用跑代走,颇有难度地端着盘子穿梭于顾客间。在嘈杂的人声中,有一种声音显得犹为突出,它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冲进我的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从那一刻开始 从那一刻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