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改写赠汪伦32字 赠汪伦改写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改写赠汪伦32字(一)

改写《赠汪伦》

实验小学 六(5)班 曾子恒

诗仙李白曾写过一首诗《赠汪伦》,人们对李白在泾县的游历是说法不一,泾县本地的传说是这样的……

话说李白是个酒鬼,而且是位驴友,喜好游山玩水,不然,他作不出诗来。李白这次来到敬亭山,把整个山头玩了个遍,还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然后就来到泾县游玩。泾县有个名叫汪伦的酒家,他用桃花潭水酿酒,酿出的酒味道香醇。因此,他开了一家酒馆。汪伦早闻李白大名,听说李白来到了泾县,就把李白请到家中共同饮酒对诗。李白喝了酒,诗性大发,把诗句对得天衣无缝,汪伦一听,忙叫道:“好诗,真是好诗啊!”李白说:“兄台过奖啦!”说完,一同开怀大笑。不过最后,两人都喝得烂醉如泥。汪伦每天都陪李白游山玩水,饮酒对诗,两人是玩得不亦乐乎,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可这儿究竟不是李白的家呀,终于有一天,李白决定回家了。李白对汪伦说:“承蒙兄台的厚爱与这些天的照顾,我已离家不少时日,当回去了。”“兄台不再多留些天吗?”汪伦问,“谢汪兄,家中尚有妻小要照顾。”汪伦见留不住他,非常遗憾。汪伦出门散步,乡亲们见他如此愁眉苦脸,便去询问,汪伦说出了原由,乡亲们就决定第二天同去送李白。第二天清早李白就要出发了,但没有见到汪伦来送,很奇怪。这时,岸上响起了踏步声与歌声,原来大家都来送他了。

李白感动得热泪盈眶,即兴吟出了那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32字(二)

《赠汪伦》改写600字

《赠汪伦》改写

春天到了,桃花潭边风光旖旎,桃花盛开,温暖的阳光像水一样通过汪家小楼的窗子洒在地上,从桃花潭到上游的玉屏山沿途全是桃花,映得水红红的。 早晨,李白穿着一件叶绿色的衣服,走到潭边看着那渔夫在捕鱼。那儿桃花盛开,美不胜收,李白被迷住了,直到主人汪伦说:“李兄吃早饭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只见汪伦给了李白一杯桃花酒,李白先抿了抿然后一饮而尽,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这酒真香啊,还有股淡淡的桃花香呢!

李白笑着说:“这真是景好、酒好、人好也!”“爱喝您就多喝点,别客气!”汪伦真诚地说道。等李白饭后,汪伦说:“李兄,有人给你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哦!让我看看。”李白说,“这是豆腐豆腐杜甫发来的,原来今日一向严勤的杜兄也来开玩笑!”李白大笑着说,“杜甫说明日带我去黄山游玩,看来今日必走也!”

这一天一大早,李白收拾好行李,想不辞而别。过了一会儿李白到了桃花潭边,此时万籁俱静,碧清的桃花潭也平静如镜。正准备上船走的,可刚刚上船就听到远方传来歌声,接着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李白踮着脚望去,那个穿白衣服的人不是汪伦吗?再仔细一看,后面还跟着一群乡亲呢!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李白面前双手抱拳说:“我汪伦特地来送李兄!”李白也握住了汪伦的手说:“汪弟是否想跟李白一起去黄山游玩?”汪伦没有回答,接着汪伦一行人唱起:“长亭外,古道边”李白潸然泪下,扭头说:“开船!” 汪伦回到家打开电脑,发现邮箱里有一个李白发的邮件,他打开一看是《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汪伦看了不禁感叹:“李兄真是诗中豪杰啊!”

精彩点评:冠廷笔下的《赠汪伦》别有一番情味,以旖旎的风光开头,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便映入眼帘,小作者通过对原诗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将文章写得如诗如画,画中有情,诗中有味!两人说话时的情态可以进一步想象,结尾两段可不可以自己独创一下表达?你行的!

改写赠汪伦32字(三)

改写《赠汪伦》800字

改写《赠汪伦》

唐天宝十四年的一天清晨,小鸟唱着动听的歌。突然,大诗人李白被闹钟惊醒了,他戴好斗篷,穿好白衫,来到楼下,向桃花潭边走去。大诗人李白从茂密的大山中穿了出来,只见那风光旖旎的桃花潭,那水清澈见底,风平浪静。从桃花潭一直往上走就到了玉屏山,沿途长满了粉红的桃花。现在是三月仲春,桃花盛开,万紫千红,将潭水映得一片火红。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在水上的花瓣四处飘荡,一股清香弥漫在山中。

吃早餐了,汪伦特地为李白准备了两个包子、一碟小菜和一瓶白酒。

李白抿了一小口酒,顿时脸通红了,“好酒,好酒啊!汪伦兄你也来试一口吧!”李白拿起酒,打算让汪伦也喝一口。

“不了。”汪伦把酒轻轻地推给了李白,“李白兄,您愿陪同我去游玩桃花潭?”

“好,没问题!”李白毫不犹豫地说。

之后,两人一起来到了桃花潭。李白拿起手中的酒,边饮边开始欣赏这美丽的桃花潭,嘴里还不时念道:“观潭景,沐潭水,饮潭酒,此桃花潭三乐也!”汪伦就趁着这美景,向李白讨教起诗来

不知不觉间,已到傍晚,“李白兄,我们去万家酒楼吧!”汪伦看着李白。 “好,正好我也饿了!”李白摸着肚子说道。

过了一会儿,他们到了酒楼,喝起酒,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忽然,汪伦站了起来念道:“床前明月光好诗,好诗呀!李白兄真是大诗人啊!” “没什么。”李白笑道。突然,李白倒在了椅子上,原来李白喝醉了。汪伦把李白背到了床前,帮李白盖好被子。

第二天,李白打开电脑,突然蹦出了一个电子邮件:

小白:你快回来吧,我想你了!溜溜

“溜溜是谁呀?”李白迷惑不解地说,“溜溜溜溜咦?这不是我姐姐的外号吗?呵呵,这个姐姐!

在一个早晨,李白趁汪伦不注意,走了。因为他不想让汪伦伤心。

李白在路上走着,突然后面有一个声音:“李白兄“

李白回过头,双手抱拳说:“你愿和我一起回故乡吗?

汪伦没有回答,只是向船夫招了招手。船缓缓地开动了

“长亭外,古道边”望着岸上的乡亲们和桃花潭,李白似乎在想什么 汪伦回到家打开电脑发现李白发来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看了,自言自语道:“李兄真是大诗人啊!哦,不对!应该是诗中豪杰啊!有缘再会了!”

精彩点评:传说汪伦因李白“爱酒好游”而“骗”其到家乡留下一段千古佳话,而今诗钰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还原和想象两人相见相处相离别的情景,汪伦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和朋友之谊尽在字里行间,特别是李白喝醉了,汪伦背他回房、为他盖被的情节设计得很细腻!后面两段可以有自己的想象哦!

改写赠汪伦32字(四)

在唐朝的泾县,住着一个叫汪伦的人。他非常仰慕“诗仙”李白的才华,很想邀请李白到他的家乡来做客。

于是,他托人捎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喜欢桃花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封信后,非常兴奋,立刻便准备马车前往泾县。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李白看到“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会异常兴奋呢?这是因为李白不但喜欢游山玩水,更喜欢饮酒作诗。这么美丽又有许多酒的地方,李白怎能不想去呢? 两人一见面,李白便迫不及待地拉住汪伦,问:“汪伦兄,我早就饿了,那个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呢?快带我去赏景饮酒吧!”汪伦听后,大笑起来,这让李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李白疑惑的表情,汪伦说:“李兄,你太急了!十里桃花是我们这儿有一个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是因为这里酒店的老板姓万。”李白听后一愣,继而一边大笑,一边拍着汪伦的肩说:“不错啊,老兄,把我都耍了一把!”两人一见如故。

接下来的日子,汪伦带着李白尽情地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每天都开开心心地过着如神仙般的生活,这正是李白所向往的生活。一天,家中捎来一封信,告诉李白家中有急事。面对热情好客的汪伦,李白不好开口说要走,只好在临走前的夜里给汪伦留下一张纸条,说明他回家的原因。

第二天的清早,李白踏上了回家的小船。他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看还在睡梦中的泾县,刚准备让船夫开船,岸上忽然响起了一阵踏步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沦!汪伦笑着说:“李白兄,要走也不早和我说,我们这儿有一个送客习俗,每一位客人走时,全村村民都要踏步唱歌,欢送客人。”李白听后很感动。正当这时,船夫说:“客官,时候不早,该起程了。”李白回头不舍地抹了抹眼泪,大声地对汪伦说:“再会啊,汪兄!”汪伦一边挥手一边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船离岸越来越远,李白思绪万千,为汪伦写下了一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改写赠汪伦32字(五)

改写《赠汪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李白的《赠汪伦》改写成现代文。

2、 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

二、教学过程:

(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

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

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为他爱饮酒爱游玩而被人“骗”了一次才写出来的,知道是哪首诗吗?

3、欣赏《赠汪伦》,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4、欣赏了这首诗,聆听了这美丽的传说,你想说点什么吗?能带着这种感受诵读这首诗吗?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诗情。

(二)、设身处地,想象体验

1、“李白乘舟将欲行”

(1)教师引导: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安徽泾县,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桃花渡口,桃花灼灼,诗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离开这里了。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可能会说到的景物有小草、桃花、潭水、鱼儿、青山等。教师通过比较学生的语言,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具体些、生动些。教师相机点拨提升:看到这些,诗人触景生情,那拂堤杨柳仿佛在喃喃自语、依依不舍。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眼里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啊!能说说吗?

(3)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

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赏月——李白对月亮极偏爱,写了许多有关月的美妙诗句,如《静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到这一情境中,汪伦吟诵这些诗句并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游玩、下棋、垂钓、吟诗、登山

2、“忽闻岸上踏歌声”

(1)这时,船夫催诗人李白上船,李白会怎么说、怎么做?

(2)汪伦不见了李白,心情怎样?会怎么做?此时此刻,你就是汪伦,会唱些什么呢?能写几句歌词吗?请你用脚踏着节拍,唱一唱,唱出汪伦那盛情的挽留和美好的祝福吧!

(3)听着这动人的歌声,李白激动万分,不能自已。他跳下船头,快步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汪伦的手……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4)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送别诗句。(出示送别诗句)在这分别的时刻,李白和汪伦也会有这样的心情吧?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汪伦,会怎么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上了船,船渐渐地远去了,泪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诗——师生齐声吟诵《赠汪伦》。

三、激发表达,改写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桃花潭边,一起经历那情深意切的送别场景,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感人的一幕写下来吧!

2、今天,我们就来改写《赠汪伦》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以哪个角度来写,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等。

3、你打算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题目?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4、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让这深厚的友情在我们的笔尖流淌、倾泄。有信心吗?

5、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李白《赠汪伦》诗歌鉴赏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据说汪伦的后代把这首诗视为传家之宝,保存自今。

改写赠汪伦32字(六)

——改写古诗《赠汪伦》

习作题目:改写古诗《赠汪伦》

设计思考: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改写不但要忠实于原诗的内容,还要展开丰富想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具体描写和适当补充,以生动地再现原诗的“景”,表达原诗的“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为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根据《赠汪伦》这首古诗的内容,想像诗人所看到的初春美景,并透过诗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要抓住“桃花盛开”、“歌声”和“河堤杨柳”来描绘春天的迷人风光;要抓住送别的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他们的生活情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像,不能夸大其辞去描写那些与诗的内容毫无关系的东西。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原诗一样,自然地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表达得要真切恰当。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古诗《赠汪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说出对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感受。

2、根据古诗《赠汪伦》的内容展开丰富想像,按要求改写一篇记叙文。

3、激发读古诗、学古诗的兴趣,提高赏析古诗的能力,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㈠、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

2、师: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为他爱饮酒爱游玩而被人“骗”了一次才写出来的,知道是哪首诗吗?

3、欣赏《赠汪伦》的配乐动画,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4、师:欣赏了这感人的场面,聆听了这美丽的传说,你想说点什么吗?能带着这种感受诵读这首诗吗?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诗情。

5、师:古人喜欢写诗,我们喜欢写文章。如果把古人写的诗歌改写成一篇现在的文章,一定是会很开心的事儿。而要想写的好,首先必须设身处地,想象体验一下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

①、“李白乘舟将欲行”

(1)播放《赠汪伦》配乐动画,并让画面定格。教师引导: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安徽泾县,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桃花渡口,桃花灼灼,诗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离开这里了。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可能会说到的景物有小草、桃花、潭水、鱼儿、青山等。教师通过比较学生的语言,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具体些、生动些。教师相机点拨提升:看到这些,诗人触景生

情,那拂堤杨柳仿佛在喃喃自语、依依不舍。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眼里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啊!能说说吗?

(3)播放“饮酒赏月”的动画,教师深情诉说: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

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赏月——李白对月亮极偏爱,写了许多有关月的美妙诗句,如《静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到这一情境中,汪伦吟诵这些诗句并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游玩、下棋、垂钓、吟诗、登山……

②、“忽闻岸上踏歌声”

(1)这时,船夫催诗人李白上船,李白会怎么说、怎么做?

(2)汪伦不见了李白,心情怎样?会怎么做?此时此刻,你就是汪伦,会唱些什么呢?能写几句歌词吗?请你用脚踏着节拍,唱一唱,唱出汪伦那盛情的挽留和美好的祝福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改写赠汪伦32字 赠汪伦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