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槟榔药用效果》
临床应用
1、治疗绦虫病
槟榔对猪肉绦虫,治愈率多在90%以上。但也有报告8例仅治愈4例(50%),认为与药质不良,制法不当有关。对短小绦虫的疗效,文献报告不一:报告的少数病例(1-6例)都获治愈;8例治愈6例(75%);32例的排虫率为37.5%,而大便虫卵的阴转率为82.8%。但亦有报告 14例仅治愈3例;治疗儿童8例次均属无效。对阔节裂头绦虫,报告虽均为个别病例,但均获治愈。对牛肉绦虫,疗效较差,治愈率一般在30-50%之间,如与南瓜子合并应用,则疗效可大大提高,治愈率达90-95%成以上;然亦有报告治疗23例,结果见虫头驱出者5例,驱出大部虫体(未见虫头驱出)者 14例,无效4例。实践证明:槟榔与南瓜子对绦虫均有使之瘫痪的作用,但槟榔主要作用于绦虫的头节和未成熟节片(即前段),南瓜子主要作用于中段与后段的孕卵节片,两者合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用法:一般采用煎剂口服。常用量为60-100g,但也有用至120g或更多的。有人认为:超出有效剂量范围之外的增加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煎剂的制备,一般是将槟榔切碎,先用热水300-500ml浸泡数小时,而后用温火煎成200ml左右,于清晨空腹时1次服下。服药前1日晚禁食或进少量流质饮食。服药后可视具体情况在半至2小时左右服硫酸镁20-30g。合并应用南瓜子的,则先服南瓜子粉80-125g,待半至2小时左右再服槟榔煎剂,而后再服硫酸镁。服药完毕至排虫时间由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治愈病例大多只服药1次,但亦有少数需服药2次或2次以上的。根据临床观察,新鲜槟榔较放置已久的效力大;槟榔煎煮前用水浸泡数小时,较即时煎者疗效高;服用泻剂较不服泻剂的效果佳;槟榔煎剂采用十二指肠管注人法较口服法效果好而副作用少。槟榔与南瓜子合并应用,不但对牛肉绦虫效果显着,而且对短小绦虫亦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及头昏、心慌,亦有引起呕血或肠阻塞者。经验认为,服药后保持安静,或煎剂冷服,或用2.5%明胶液滴定去除槟榔煎剂中的鞣酸,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外,槟榔与阿的平联合治疗牛肉绦虫可提高疗效;槟榔与南瓜子、石榴皮联合治疗猪肉绦虫、短小绦虫亦有较好效果。
2、治疗姜片虫病
治愈率自47.2-90%以上不等。一般服药后1-3小时即可排出虫体。最快者为15-40分钟。药物制备与用法大体与治疗绦虫病相同。除采用单味煎剂外,尚有配合乌梅、甘草使用的。如配合黑丑研末内服,其疗效优于单味煎剂。
3、治疗鞭虫病
槟榔切片或打碎,取100g,加水500ml浸渍12小时以上,再煎至100-200ml,分成2-3等份于清晨空腹时分次服下,以防呕吐。服药前1日先服硫酸镁20-30g,服药后经3小时不泻者可再服硫酸镁1次。也有主张服药前后不服泻剂的。服药1次无效者,5日后可再服1次。根据20例大便复查结果,其中转阴者占13例。另报告2例均治愈。
4、治疗蛲虫病
报告的少数病例(3例)均获治愈,而多数病例(71例儿童),治愈率仅占38%,且反应
较多;更有报告24例儿童治疗结果无1例治愈。用法:成人用3-4两;儿童5-7岁用25-30克。水煎清晨空腹1次服,3日后再服1次。
5、治疗钩虫病
报告的疗效很不一致。有效率一般在55%或以上,最高的达91%,低的为32%。认为槟榔煎剂对于四氯乙烯无效病例更有卓效。用槟榔子制备煎剂才能奏效,用槟榔片则无效。但也有不少报告指出,无论槟榔子或片、煎剂,对于驱除钩虫均无效果或效果极差。槟榔用量一般为100-125g。槟榔煎液加糖调味可防止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肝脏有实质病变,肝功能减退时不宜服用。
6、治疗蛔虫病
有效率为40-68%。大多数于服药后24小时内排虫。用法:以新鲜槟榔切片作煎剂,14岁以上用60-90g,10-13岁5Og,7-9岁40g。煎液可1次服完,或分3次于半小时内服完。据观察,1次服的效果较分次服者为佳,但易引起呕吐。服药后数小时服用硫酸镁 1剂,可提高疗效。
7、治疗青光眼
用槟榔片制成 1∶1滴眼液,每5分钟滴1次,共6次;随盾30分钟1次,共3次;以后按病情每2小时滴1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每日滴2-3次,每次1-2滴,以防复发。对急慢性青光眼有缩瞳、降眼压作用。控制眼压效果较毛果芸香碱为优,而缩瞳作用比毛果芸香碱维持时间短。刺激性较毛果芸香碱稍大,一般点药后均有轻度疼痛和结膜充血,几分钟后可完全消失。
品种考证
出自李当之《药录》
1、《南方草木状》: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调直亭亭,千万若一,森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派(脉)开破,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鬻其肤,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出林邑。
2、《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取好存坐稳、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内文如锦文者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
3、陶弘景:槟榔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4、《纲目》:大腹子出岭表、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子灰同食之,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又《云南记》云,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5、《本草新编》:槟榔,味辛、苦,气温,降,阴中阳也,无毒。入脾、胃、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若服之过多,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而戒食槟榔。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借炎蒸势氛,吞吐于山巅水溪,而山岚水瘴之气,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槟榔感天地至正之气,即生于两粤之间,原所以救两粤之人也。
药方选录{中药蕉摈榔功效}.
1、治寸白虫:槟榔二七枚.治下筛.水二升半 先煮其皮 取一升半 去滓纳末 频服 暖卧 虫出.出不尽 更合服 取瘥止.宿勿食 服之.(《千金要方》)
2、治小儿寸白虫久不愈:槟榔二枚(为末) 猪牙皂角三梃(烧) 苦楝子五枚(为末).上件药 同研为散.每服 空心煎苦楝根皮汤调下半钱.(《圣惠方》槟榔散)
3、治诸虫在脏 久不瘥者:槟榔半两(炮)为末.每服二钱 以葱、蜜煎汤调服一钱.(《圣惠方》)
4、治蛔虫攻痛:槟榔二两.酒二盏 煎一盏 匀二次服.(《食物本草》)
5、治食积满闷成痰涎呕吐:槟榔、半夏、砂仁、萝卜子、麦芽、干姜、白术各二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7、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槟榔二两,白术三两,麦芽二两,砂仁一两。俱炒燥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8、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伤寒总病论》槟榔散){中药蕉摈榔功效}.
9、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普济方》槟榔散。《纲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10、治干霍乱,上气冲急,欲闷绝,大小便不通:槟榔七枚。锉,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童子小便半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槟榔汤)
11、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芍药一两,当归五钱,大黄、黄芩、黄连、木香各一钱半,槟榔一钱。为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则止。(《素问病机保命集》导气汤)
12、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槟榔三钱,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第二篇:《槟榔的中药文化》
槟榔的中药文化
转载自胖哥槟榔 /
槟榔,一名宾门、仁频、洗瘴丹、螺果。陶隐居曰:“尖长大而有紫纹者曰槟,圆而矮者曰榔。出交州者,小而味甘;出广州者,大而味涩。”槟榔在六朝时就为人们崇尚,《南史》有“刘穆之以金盘盛槟榔,宴妻兄弟”之记述。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的种子。《南方草木状》载:“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铜,节如斑竹。下本不大,上枝不小。稠直亭亭,千万若一。深秀无柯,端顶有叶,叶似甘蕉,条泒开破。仰望如插丛蕉于竹桫;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实,实大如桃李,天生棘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味苦涩,剖其皮,煮其肤,坚如干枣,作鸡心状,破皮作锦纹者佳。”《晋·俞益期与韩康伯书》亦曰:“惟槟榔树最南游之可观,既非常木,且亦特异。余在交州时,度之,大者三围,高者九丈余。叶聚树端,房栖叶下,花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黍,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概。其中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伸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稠直亭亭,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寥郎,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但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海万里,弗遇长者之目,自令人深恨。”生动地描述了槟榔的植物形态。
《名医别录》谓:“槟榔生南海,气味苦辛温涩、无毒,消谷逐水除痰辟,杀三虫,伏尸,寸白。”中医临床上常用以治痢疾、绦虫病、胆道蛔虫、血吸虫病等。用槟榔制成溶液点眼,可治疗青光眼。五代医学家和文学家,对槟榔的药用价值推崇备至。宋·黄庭坚曾托人几觅槟榔:“蛮煤雨里红干树,逐水排痰肘后方,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宋·朱熹也赞其治疾杀虫之功。诗曰:“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药囊知有用,茗碗讵能同。蠲疾收殊效,修真录异功。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
粤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常杂以砂仁、豆蔻,贮荷包中,竟日细嚼,唇摇齿转,吐汁鲜红。邱浚赠五羊太守诗云:“阶下腥臊堆蚬子,口中脓血吐槟榔。”渔洋山人调程给事早朝诗曰:“趋朝问夜未渠央,听鼓应官有底忙。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端坐吃槟榔。”程为海南人,
故有此嗜好。朱熹也有《槟榔七绝五首戏简及之主簿》,其一曰“锦文缕切劝加餐,蜃炭扶留共一盘。食罢有时求不得,英雄邂逅亦饥寒”。梁·庾肩吾《槟榔启》曰:“无劳朱实,兼荔枝之五滋,能发红颜,类芙蓉之十酒。”{中药蕉摈榔功效}.
南方人咀嚼槟榔的风气,由来已久。之所以嗜嚼,是槟榔的功效使然。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醒顿解;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快然易消。又且赋性疏通而不泄气,禀味严正而更有余甘,有是德故有是功也。”{中药蕉摈榔功效}.
历代诗人吟咏槟榔的诗句甚多,如:唐·李白的“何如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宋·唐庚的“织贝流肌滑,槟榔入颊红”。元·张翥的“槟榔新善啖,一斛宿醒空”。宋·苏轼的、“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中药蕉摈榔功效}.
槟榔不仅是药物,也是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民间喜庆之礼物。每逢喜庆节日,相互赠送,尤以婚期吉庆,不给喜糖尚可以,不送槟榔就是失礼。接待客人,总以槟榔招待:一片新鲜槟榔,一片木香树叶,再抹上贝壳浆糊,请您放在口中细嚼,以示盛意。
最近有资料介绍,常吃槟榔可促使口腔癌增加。据化验,槟榔中含有的石灰和老藤中含的黄樟素具有高致癌作用,故槟榔不可常吃。
第三篇:《焦槟榔2010版药典》
焦槟榔
Jiaobinglang
ARECAE SEMEN TOSTUM
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 取槟榔片,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黄色。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cm,厚1~2cm。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焦黄色。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无色,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外胚乳细胞呈类方形、类多角形或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稍厚,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数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种皮石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或长条形,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偶见,直径8~16μm。
(2)照槟榔项下的(鉴别)(2)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 水分 不得过9.0%(附录IX H第一法)。{中药蕉摈榔功效}.
总灰分 不得过2.5%(附录Ⅸ K)。
【含量测定】 照槟榔(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槟榔碱(C8H13NO2)计算,不得少于0.10%。
【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同槟榔。
第四篇:《中草药方剂》
中草药方剂
一、六君子汤合平胃散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行气和胃。
组成: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陈皮6克 半夏5克 苍术12克 厚朴9克 炙甘草6克。加生姜3片大枣3枚。 水煎服。
二、益气通络代茶饮(也适用于糖尿病,养生堂专家讲座记录方) 西洋参6克 黄芪15克 枸杞子9克 三七1.5~3克。 使用:开水冲泡15分钟频饮
三、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治宜健脾益气,除湿消胖。
组方:党参15克 白术15克 茯苓30克 半夏9克 陈皮9克 炙甘草6克 泽泻12克 猪苓12克 桂枝6克 炒莱菔子15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水煎服。
四、脾肾两虚型肥胖,治宜温肾壮阳,健脾消胖。
组方;熟地20克 淮山药15克 山茱萸15克 肉桂9克 杜仲9克 枸杞子9克 菟丝子12克 鹿角胶12克 当归12克 茯苓15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车前子9克 党参15克。水煎服。
注;厚朴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
平陈汤
组成:摈榔75克,厚朴15克,酒军7.5克,青皮15克,苍术15克,半夏15克,云苓15克,枳壳15克,白芥子10克,焦楂15克。 用法:日服1剂,早晚各服1次,疗程1个月。 功效:主治脾虚湿盛型肥胖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药蕉摈榔功效 中药蕉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