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回族春节
理论上来说,回族人是不过汉族的春节的。然而在一些杂居地区,汉族人居多,回族人则入乡随俗,但回族平时的禁忌在春节也是不能丢掉的。回族其实也有很独特的春节习俗,我作为一名回族妈咪,自然熟知各种春节习俗,这里列举一二。
大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而且大年三十晚上,每户回族家庭都会在院子里点上至少三支香,一直坚持到十二点,不许灭,也不许关大门,听老人说,是为了让家里故去的老人回家过年,看看这红红火火的一家团圆。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开斋节”。但是,回族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习俗欢度春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 回族爱清洁,特别看重水,以水为净(清真寺里最著名的蓝色就是光明和水的象征)。回族喜欢戴洁白的小帽,春节前夕,先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各类衣物、帐、单、帘都要过一遍水,自身则或“冲头”,或沐浴,七窍都要过水;临街的大门既不贴对子,也不粘福字,而是把门楣上的“读哇”牌子擦拭一新。
回族只吃反刍的动物,又必是阿訇屠宰才算“活的”(只有鱼之类是由真主事先宰好的)。因此,春节前夕就忙坏了阿訇,家家户户宰鸡宰羊,村子里还要宰牛分给各户。肉要保存在背阴处的大缸里,
家家都煮一大锅羊杂、羊骨头,处处洋溢着过节的气氛。
回族喜爱油炸食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先得炸“油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挨家送,图个吉利,但凡送给汉族朋友就得把“油香”裂个小口。春节油炸的种类就更多了:油香、馓子、麻花、盘馇、萨麻撒(一种带馅的油炸食品)应有尽有,烘托着浓烈的民族喜庆氛围。 我就最爱吃妈妈做的炸耦合,当然中间夹的是牛肉馅的。 初一这一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小女孩子抹着红脸蛋,没见点歌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跑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一点的未出阁的女孩子头上扎着一块红纱巾,把脸也都蒙住,只露出两个大眼睛,羞涩的一眨一眨。已经出阁的女孩子就只在头上戴着纱巾,不蒙脸。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但是回族人拜年,孩子是不能给老人们磕头的。
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初二是出嫁的闺女们回门的日子,姑爷们都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看老丈人,中午一起吃了饭,在回家。
初三初四初五就是去七大姑八大姨家送礼和聚会的日子,过年这几天,回族人,大都在家,除了吃就剩下玩了,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第二篇:《家乡过年习俗》
家乡过年习俗
贴春联 贴春联是家乡过春节时的一个重要的习俗。意义:一是增加新年的喜庆气氛、一是祈求来年有个好用运程。
贴“福”字 春节时,许多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放鞭炮 “爆竹声声辞旧岁”,每到春节,人们都喜欢燃放鞭炮,以此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每年腊月三十日,从半夜时分开始,鞭炮之声便此起彼伏,兴奋的人们早早地起了床,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时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吃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之时,一年的辛苦都会因这顿年夜饭而得到补偿,一年的企盼都会因这顿年夜饭而得以实现。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正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一大心愿。
在年夜饭餐桌上的“鱼”。“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喜庆有余”。有的地方,年夜饭流行吃饺子,因为它的形状像金元宝;有的地方流行吃长面,喻示长寿;有的地方流行吃馄饨,象征一个好的开端。(“馄饨”与“混沌’同音)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
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春节,家乡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第三篇:《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
于奇
春节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张灯结彩,绚丽缤纷,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我们东北的春节是在农历的三十就开始了。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家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垢东西除掉,迎接新一年好运的来临。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去买年货,买红灯笼,买春联,买过年需要的各种物品。
在三十晚上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大家围着满桌子的菜肴其乐融融,兴高采烈的看春节晚会。午夜12点敲响新年的钟声,人们开始半夜吃饺子。而且,在大年三十要一晚上不睡。大年初一早上吃完早饭后,就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而且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还要说一些祝福语。每年的春节都很热闹。
我爱家乡的春节习俗。
我爱过年的欢乐气氛,也喜欢合家团圆,快乐幸福的节日气息。这就是春节带给人们的美好象征。我爱过春节,更赞叹春节的美好习俗。
我爱下象棋
孙桥雷
我爱下棋,更加爱下象棋。
我原来是一个不懂冷静,说话不经大脑,做事不想后果的“淘气包”因为一件事,让我学会冷静和耐心。
这是一个星期天,我写完作业,我正准备去看电视,爷爷说:“没电了”这小小的三个字让我非常失落。让我气恼,我拿起拳套对着沙袋一通拳打脚踢。
接着,爷爷又说:“孩子,别这样,这都是你爸妈给惯出来的坏脾气,来,上我这儿来,我教你下象棋。”
“我才不学呢,一点用也没有。”我不耐烦地说。
“来吧!它会让你的性格有所改变。”爷爷说。
“好吧!”我答应了爷爷。{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这句话的后面我还有一句暗语——“谁让你是长辈,不然我才不要下什么破棋呢!”
就这样,我带着两面派的心情跟爷爷学了起来。
在学的过程中,爷爷没有告诉我一点小秘诀,而是告诉我象棋的意义所在。
渐渐地我的两面派心情没了,而是想继续下象棋了。于是,我继续学。几天后,我就想真枪实弹的杀一盘。爷爷听了我这个想法没有拒绝。我跟爷爷下起了第一盘棋,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了走炮,爷爷也走了炮,我步步谨慎,爷爷一逼再逼,最后爷爷用双重炮赢了我。
虽然我输给了爷爷,但是这局棋让我学会了做事要用耐心。 我爱象棋,我更象棋的意义所在。{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让我感动的哈尔威船长
孙桥雷
一个的的确确的英雄,不是他的外表,不是他的地位,而是他为百姓做的贡献有多大、、、、、、
上四年级的时候,学习了让我们忘不了的一篇课文——《哈尔威船长》。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船长,然而,当遇到危险时,他却是最有领导能力的那一个,他更是为人民贡献最大的一个!
让我们再来回想一遍哈尔威船长救人的经过:船快要沉底了,大家匆匆忙忙的要逃生,而哈尔威船长用最快的时间站上指挥台,然后让大家排好队:妇女,老人,孩子在前面,男人在后面,最后,排队走出船舱。当船就要下沉时,大家已经全部走出船舱了,而只有哈尔威船长,已经来不及走出去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指挥台上结束了
真正的英雄是不怕牺牲;真正的英雄是不半途而废;真正的英雄是舍己为人!
第四篇:《家乡的春节习俗》
家乡春节的习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
2.感受春节亲人团聚的幸福,感受家庭和谐,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
二、教学重点:
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难点: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传说、习俗。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家乡有关春节的习俗。有关春节传说的视频、图片,各种与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磁带。
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收集春节的风俗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各地有关春节的习俗。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谈一谈春节是怎么过的,都做了些什么。 交流收集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2.导入。
过年时的热闹和快乐,过年时的亲人相聚,过年时的爆竹声声……让我们难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年,再一次感受浓浓的节日文化。 (课件出示过年的红火场面)板书:春节
二、畅谈春节,感受气氛
1. 通过回忆春节时的欢乐情景及课前查阅、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春节的了解。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场景、图片、视频等)
(1) 春节简介(见补充材料)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过年的由来与传说。(见补充材料)
熬年守岁( 观看动画 年的故事)
(3)你了解的当地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掸扬尘、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倒贴福字、点蜡烛、点香火、置天地桌、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等。
(4)你了解的当地过年的食俗有哪些?
吃年夜饭、吃年糕、包饺子、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生菜、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
(5)过年期间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对人们有什么要求?
2.小组交流:你家里是怎么过年的?如何庆祝的?向同学描述一下过年时的欢乐情景。
3.畅想:现在过年的习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这些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等。)
三、拓展延伸,交流感受
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不同的地方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春节。你知道哪些地方的春节与我们这里的春节有不同的习俗?
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可直接让学生交流自己所在家乡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这是学生最熟悉、最乐意交流的话题。
四、实践活动 收集描写春节的诗词。
补充材料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习俗、食俗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
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年的来历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叫年。那么,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为了躲避年,每年腊月三十那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赶着鸡鸭,躲进深山,等第二天再回来。
有一年除夕,乡亲们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拐杖,精神矍烁,气宇不凡。他来到村东头老婆婆家。好心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赶紧和大伙儿一直上山躲避年。白胡子老头儿摆摆手,说:我不怕‘年’。你让我在这儿住一夜,我一定会把它撵走的。没有办法,老婆婆只好留下他,自己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耀武扬威地闯进了村子。它走到老婆婆家时,发现门板上贴着大红纸,屋里所有的灯都亮着。它害怕得浑身战栗起来。突然,院子里传来劈劈啪啪的响声,吓得它一连退了好几步。这时,大门开了,白胡子老头儿穿着一身红袍,哈哈大笑着走了出来。年大惊失色,仓皇逃跑了。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来时,发现村子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一起拥进了老婆婆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头儿用了什么法术,把年赶跑了。老头儿笑了笑说:我也没用什么法术。我只是知道,‘年’这东西,最怕红色、亮光和响声,所以我在门上贴了大红纸,在屋里点上红蜡烛,身穿大红袍,在它来的时候放鞭炮,这样‘年’就吓跑了。明年你们用同样的办法,就会把它赶跑的。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整夜不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最后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 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元宵节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
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我的家乡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水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过大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守岁、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 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五篇:《家乡春节的习俗》
家乡春节的习俗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第五小学 二(3)班 高佳怡
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临了,我跟着爸爸妈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老家。
家乡的年味可重啦!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各种年货,火红的春联把村庄装点的格外喜气。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在家里窜来窜去,忙前忙后。春节必不可少的当然是饺子了,大大的饺子像一只只小船躺在桌子上,看着爸爸熟练的把饺皮包成一个个漂亮的饺子,我忍不住央求爸爸,让我也试一试。爸爸同意了,他先教我包饺子的要领。他说:“包饺子最重要的是把饺皮捏紧了,不能让馅跑出来。”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回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出一个像丑小鸭一样的饺子,不过爸爸还是表扬了我,听着爸爸的表扬,我的干劲更足了。看着自己包的的一个个丑饺子,我忍不住笑了。不好看并不代表不好吃,瞧,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一个个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吃一口就更香了。吃完了饺子,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的好吃的可多了,有饮料、兔子肉、火锅等等,当让更少不了我们一家人甜甜的笑脸。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看烟火、放烟火,可开心了。看完烟火我们回到房间看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里有许多精彩的节目,看着看着,我就睡着了,爸爸把我轻轻地抱到床上,我睡得可香了,今天真开心啊!
在我的家乡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就是拜年。新年的第二天,我的哥哥、姐姐、大娘、大伯、姑姑都来了,我们一家人一起互相拜年,你一句祝福语,我一句吉祥话,热闹极了。拜完年后,我们一起看家乡的风景,体验家乡的风俗。现在,我才知道,我的家乡原来那么美!当然,春节还有一个大大的收获,那就是压岁钱,今年我拿到了好多压岁钱,我要用它们来买书、橡皮、铅笔、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