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草书莫道桑榆晚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他身患七八种疾病,左眼近乎失明,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和病魔抗争。他临近退休年龄,却一如既往,勇挑重担,一年办案近400起。他就是山东省烟台市法官协会会员、海阳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59岁的老法官姜琪洲。 在姜琪洲身上,从来都充满着工作的激情,以致于有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忘记了他的年龄。而事实上,姜琪洲已经59岁,离退休仅仅只有一年了。 “现在我们法院的办案压力这么大,而有资格的法官又如此少,我多办一件,其他人就能少办一件,老百姓就能少一份等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刚刚过去的2014年,姜琪洲办结了381起案件,比2013年整整多了55件,另外还有80多起案件因为没有送达当事人,姜琪洲并没有报结。实在,是姜琪洲的另一个性格标签。正是凭着这股实实在在、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凭着对审判事业、对人民司法的满腔热情,28年来,姜琪洲一直奋战在审判工作第一线,为维护群众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牺牲,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赢得了人民给予的荣誉: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他被烟台市中级法院授予“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烟台市法官协会会员。2015年,他又被授予“海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然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走进姜琪洲的办公室,一摞摞的案卷堆满了他的办公桌和书柜,紧挨着案卷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药瓶,这些,都是姜琪洲的工作必需品。原来,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腰椎增生、胆囊炎、胃炎、前列腺结石、痛风、白内障等疾病,每天都要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身体的各项指标。更难以忍受的是,他的左眼视力仅有0.025,已近乎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患有白内障,不停地流眼泪,每天要带着老花镜才可以看清东西。医生再三告诫他,右眼不能过度疲劳,更确切地说,他压根就不能再从事审判工作。面对为之奋斗了二十多的审判工作岗位,姜琪洲的心中难以割舍。他没有放弃,甘做“苦行僧”,有时一天要开十几个庭,甚至,要经常流着眼泪写判决书……

从海阳法院的法官们那里得知,姜琪洲家里有一个老物件,大名鼎鼎。耐不住记者的软磨硬泡,姜法官答应领记者去家里看看。

姜琪洲的家在一栋八十年代的老居民楼内,这里位于海阳市繁华市区的一条小巷,与几十米外高耸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进入姜琪洲的家,记者也愣住了,这是一个仅仅60多平方的陈旧住宅,中间的走道,狭长而逼仄,转个身都得相互让一让。就是这样一套老房子,还是姜琪洲法官的妻子单位所分,难怪姜琪洲的妻子抱怨说,一辈子没和老姜沾过光。

在姜琪洲的家里,我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那个老物件:一台87年的老电视机,控制键的外盖已经损坏,用一块透明胶带粘着。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记者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法官的家。每当有人问起姜琪洲,为什么不买新房,他说:“不是不想住新楼,而是实在承受不起买房的压力。”作为法官,由于天天接触案件,自然熟悉当事人和案件情况。利益面前,有的人便把法官作为公关对象,通

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拉拢腐蚀,争取法官为其介绍案子,并从中进行斡旋。面对这些,姜琪洲铁面无私,不为所动。二十多年来,他没有利用职权为他人介绍一起案子,没办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正的含义。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突然发现,在那台87年电视机的上方,赫然挂着一幅合影照片。那是2012年4月,烟台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尹佐海来海阳法院调研时,与海阳法院法官的集体合影,那一天,姜琪洲身着笔挺的法官服,笑得特别灿烂。这张照片的两边还用两朵向日葵进行了装饰。

那一刻,记者仿佛明白了,在姜琪洲的心中,法官这个称呼始终是最高的荣誉,就像那金黄的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的方向盛开!

第二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材机社区第二楼栋支部书记孟昭君同志先进事迹

当晨光微醺,旭日东升之际,十几个两鬓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材机小区的广场上随着舒缓的音乐一招一式的打太极拳,领头的是一位身材高大、儒雅潇洒的长者,他就是材机社区第二楼栋的党支部书记孟昭君。

居民心目中的主席

孟老先生今年68岁,退休前曾担任过材机厂的工会主席。从事多年工会工作的孟老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为人谦和、务实而富有责任心。虽然退休多年,却还关心着材机小区居民的疾苦,谁家因下岗生活困难、谁家因大病致贫、谁家夫妇失和都少不了孟老奔走、反映、调解帮助。因此,居民们仍亲切地称他“孟主席”。2003年在材机社区成立之初,孟老主动来社区,帮助初来乍到还摸不着头脑的社区干部尽快熟悉社区情况;他帮助社区策划开展活动;他利用自己能写会画的特长,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社区板报的编办工作,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8年来,坚持收集政策、科普、法律、养生、卫生、治安等方面的内容,不断丰富黑板报内容,并根据时势要求和群众需求分别创办了普法教育、健康教育、国内外大事、廉政文化及治安提示播报等栏目,内容贴近社区工作实际,又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引导了社区群众的生活,还积极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谦谦君子儒雅学者

孟老谦虚好学,爱好广泛。他能双手各执一笔同时书写一手不同的、飘逸的行草书法;曾先后获得2005年、2006年度市民政举办的民间艺术节的书法二等奖;孟老还喜好武术,他的太极拳、太极剑也打的出神入化。在他的组织引导下,小区的退休老人们自发组织了剑拳武术队,每天早晨坚持锻炼,既强健了体质,也使老人们退休找到了新的乐趣。孟老还喜欢吟诗作赋,在2007年社区举办的庆重阳老年联谊会上,他现场吟诗一首,抒发情感,打动了很多人,现场掌声不断、喝彩声声。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武术的浸润,孟老个性沉稳、遇事不乱且极有主见,很有谦谦古君子之风,深得周围群众的信任。大家有事都喜欢找孟老出主意帮忙,对于邻里的求助,小到帮人写春联,大到帮别人解决生活困难,孟老总是有求必应,一诺千金。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睦邻大使

由于材机厂是个破产企业,因此,孟老的退休工资很低。孟老的爱人没一直没工作,他本人还患有心脏病。至今,老夫妇俩还住在一套50平米的旧楼里,家庭生活也不宽裕。平时,夫妇俩生活很节俭,但一遇到邻里生活困难或哪里发生灾情,孟老总是带头献爱心。2005年,社区退休老人马义高患病重,孟老二话没说,带头捐了50元;也由于他的乐善好施,2005年社区邻居节活动中被居民们评为“睦邻大使”。今年汶川地震后,孟老第一时间来到社区捐了50元,他心情沉重地说“帮助灾区人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是我的力量太有限了,我只能尽力多呼吁,发动社区党员群众也来捐款,相信众人

拾柴火焰高,希望灾区人民能挺的过来。”在他的带动下,短短几天时间,小区居民捐款就达7000余元,钱虽不多,但这在下岗失业人员、退休闲散弱势人员聚集的材机小区来说,却是多么的不易,凝聚了多少人的真情厚意!

最美不过夕阳红

也有人说:“退休了,不呆在家里含饴弄孙,在外面奔奔波波的图了个什么?”孟老只是微微一笑,他说:“如今,党的政策这么好,做为受党多年教育的老党员,人虽退休了,心却不能退休,还是要起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孟老带动老党员参加支部学习;开展组织生活活动;老党员们都喜欢听孟老的话,喜欢凝聚在他的周围,在他的带动下,社区楼栋支部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游黄河公园诗歌朗诵会、庆七一红色歌曲传唱会、迎奥运庆新春联谊会、……

他的出色表现,也被居民们看在眼里,2007、2009年“七一”,孟老被推荐为优秀党员,受到金星镇党委的表彰。

孟老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也愿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区为居民多做一点事。”

孟老以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以他热火的激情激发了小区一群群老党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行列,成为材机社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谁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第三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新华办康乐社区“鸿雁千禧”演出队简介

俗话说:“人活着就活个精气神儿。”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健身热潮在中老年人群中悄然兴起。简单易学、民间文化浓厚的大秧歌渐渐成为中老年人健身的主要方式。在新华办事处就活跃着这样一支和谐、欢乐、健康的艺术社团———新华街道康乐社区“鸿雁千禧”社团。社团成立于2008年,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小小队伍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欢,为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每天早晚7:00到8:30在千禧苑小区东门口都能看到这支队伍,社团成立以来她们每天都在广场准时组织活动,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团队活动.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很多欢乐,拉近了居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了进一步提高秧歌队舞蹈水平,她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交流方式,凭着这股韧劲和热情,社团越练越出色,越演越成功。

目前队伍由刚刚成立的20人增加到80多人,除正常活动外,还参加市、区两级各种大型活动。并获得了2004年文明健康行一等奖、2006年迎国庆全市职工秧歌健身操比赛优秀奖、2008年海勃湾区体验退休职工迎盛会文艺汇演三等奖以及2009年全市宣传文化先进奖。2011年、2012年度荣获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级优秀社团称号。

2012年4月份,为企业开业义演;5月份为老年公寓义演;为金裕市场开业义演;参加区文化局举办的舞蹈大赛;滨河办事处的红歌比赛;市十六届文化艺术节比赛。6月份,为东方红幼儿园义演。7月份,慰问军分区。8月在人民广场举办了“海勃湾区第十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舞大赛”。我社区的“鸿雁千禧”秧歌队在海勃湾区参赛的23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充分展示了康乐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在大赛中表演了《爱上乌海,爱上你》,获得市级社会管理创新演出二等奖,市级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区级广场舞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现在的社团集秧歌、舞蹈、演唱于一身,向着多元化发展。

“和谐、欢乐、健康”是他们的活动宗旨,他们就是要把和谐的春风吹到四面八方。为共创和谐示范社区而努力,用欢歌笑晤诠释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第四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有位老先生受邀来到朝阳中学,为业余党校的广大团员作报告。尽管先生已年过古稀,头发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步伐坚定。报告者先生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的从人生观、世界观谈到了理想和信念的问题,赢得了全场热烈持久的掌声,在座的无一不为先生铿锵有力的言语所震撼。报告结束,望着先生离去的背影,我心中的感动不禁涌上胸口,“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用理想和信念撑起了一片天”不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有一种势头,穿越了漫长的时空,越发显得珍贵;有一种坚持,经历了岁月的打磨,越发震憾人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这样一种人,认定目标以后,就会势头一生去追求。头发花白、衣着朴素、淡泊名利的李兹老人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只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掷地有声的话语,“离休并非是事业的终点”是他离休时的人生格言。他曾是中国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一名战士,一位有着非凡人格魅力的好校长,一名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一位满载荣誉却总说自己平凡的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早年他因脑动脉血管严重硬化而提前退休,但病情刚稍有好转便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积极参加教育青少年和帮困助学的活动。20多年来,他除担任市老干部报告团报告员外,还兼任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曾到近百所大中小学校、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作以“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长征精神代代传”为题目的革命传统报告近500场次,听众达21000余人次。他和报告团的同志坚持做到“不收钱、不受礼、不吃请”,只讲奉献、不图报酬;只发挥余热、不图

丝毫名利,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离休多年来,他没有懈怠职责,而是兢兢业业全心意地为党奉献着生命,散发着余热。离休多年来,他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不求名利默默地为社会做着有益的事,用他那金子般的心,播撒着爱的火种。如果说为党奉献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李老先生的职责所在;那么为帮困助学奔走余生,大公无私救助贫困学子便是先生的爱心归属。李老先生如此穷极一生,谱出的无疑是他多年来奉献爱心的主旋律,以及那些敲响在事业之外的乐章。

我们不会忘记,那张曾震撼全国的“大眼睛姑娘”的照片。小姑娘那双充满求知欲望的大眼睛,赤裸裸的勾画出全国贫困家庭的小朋友们的共同心声。也正是这张照片掀起了人们捐资助学的爱心热潮。

1996年的一天,李老师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回家向妈妈要25元书本费,妈妈含泪答应了。可第二天早上,孩子等到的却是妈妈冰冷的尸体。原来,无钱付书本费的母亲觉得愧对孩子而自杀了。这个真实的悲剧,深深地震憾了李老师,一连几天,他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个可怜孩子无助的眼神。当时,李老师的工资并不高,他跟老伴商量后,便将省吃俭用的800元钱寄给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对口资助河北和山西的两名贫困学生,从那以后他先后资助过近20名贫困学生。在他的倡议和参与下,20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200多人步入大学校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考进西南政法大学的廖向麟,曾是朝阳中学初三年级品学兼优

的学生。父亲早逝,母亲残疾,一家人长期靠吃低保度日,母子俩更是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低矮潮湿的小屋里生活。李老师得知实情后,连夜给一些老朋友打了电话,直到廖向麟的帮扶对子落实后才放心地睡下。

受助学生彭涛拿着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向李老师辞行。见彭涛没有手表不方便,李老师就取下自己的手表为他戴上。戴着留有李老师体温的手表,彭涛感动得热泪盈眶。每年回上海看病,李老师都要到上海交大看望彭涛,还清彭涛到他姐姐家做客吃饭,临走前还会给他一两百元钱作为生活费。

在李兹老师的关爱下,毕业于西南师大附中的张奔在电话里激动而又苦恼的告诉李老师,他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不敢告诉父母,因为9000元的入学费用,父母肯定会愁苦万分。放下电话,李老师焦急万分,第二天一早,便领着张奔到以前帮扶他的红帆鞋业公司和朝阳派出所“化缘”,得到了两家单位的无私援助。随后,李老师还动员了张奔母校师生募捐,自己也向捐助箱投进了300元钱。张奔顺利地走进了向往以久的北京大学。

在李兹老师的退休生涯中,不知演绎了多少这样的爱心故事。唯为爱心无尽,希望才能永恒。倘若没有李兹老师的殷切帮助,孩子们或许也只能像“大眼睛姑娘”那样,无法开启自己通往知识道路的大门,默然的将一腔苦怨沉埋心底,断掉自己飘渺无望的求学生涯。眼看着一朵朵祖国的花蕊,未等完全绽放就要如此凋谢,李老师尽自身最大的努力解救,挽回。孩子们伤痕累累的心,被李老师仁慈广博的爱抚平;孩子们破灭无望的梦,也被李老师无私奉献

的心重圆。

李老师,您伸出的虽然只是一双援手,放飞的却是孩子们的梦想;您撒下的也许只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人性的高尚。“感恩诚信,回报社会”,这是李兹老师与受助学生进行书信交流时的殷切希望。“毕业后要接李爷爷的班,把第一月的工资捐助给贫困学生”。这是受助学生张奔的郑重承诺。

十年寒窗终有果,寒门骄子终报国。李老师的助学活动,使很多受助学生感恩于社会,他们自强自立。今年已有17位曾得到李老师帮扶的大学生毕业,9名学生攻读研究生,5名学生直接参加工作。这5名学生已汇款5200元,分别帮助母校的9位贫困生。他们在与李老师的来信中说:“感谢李爷爷的无私帮助,我们会用真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传递,让爱心之火永恒”。涓涓暖流滋润着渴望读书的贫困学生的心灵,拳拳爱心汇聚着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从几十年前的飞扬青春到如今的银发飘飘,不变的,是李兹老师对贫困学生始终如一的关爱,是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对自己人生信仰的矢志不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作为重庆市老干部报告团的一员,李兹老师本着无偿服务的宗旨,坚持“不用车、不吃饭、不收礼”的原则,深入学校、机关、工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先后作报告500多场次,使14万学生和干部职工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贫困学子的梦想,李兹老师殚思竭虑、发挥余热,让人不得不由衷感叹:最美不过夕阳红!在十几年离休生涯中,他不求名利、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

己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最不平凡的感人乐章。

每每谈及李兹老师的种种事迹,脑海中便浮现出老师头发花白却硬朗干练,年过古稀却步伐矫健的背影。相信他大公无私默默地奉献出最后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绽放出最大光亮的精神,无论处于何地身在何处,为人民服务为党效力都矢志不渝的忠情都将长存我们心怀。

第五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作者:杜懿玲 程 晨 程书香

来源:《荣誉杂志》2010年第08期

陈卓仪女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士,她十年如一日走在服务社群的道路上,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通过推广强身健体的活动实现人们益寿延年的生活目标。她关心长者,关注青少年,为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她创办尖沙咀共融协会、倡办勤敏好学优秀奖,她常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周边的人,为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美好社会而发光发热。

【人物简介】

【陈卓仪女士,广东汕头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香港,在一家轮船公司工作。现担任世界六通拳永远名誉会董、国际妇女会名誉会长、尖沙咀共融协会创会主席、勤敏好学优秀奖倡办人、山林阁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九龙西潮人联会成员、西九龙狮子会总务等社会公职。】 每天早晨6点半钟,陈卓仪女士都会准时出现在九龙公园,每天这里都聚满着老少,他们在公园里做运动,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等等,热闹非常。人们以此锻炼身体,以此联络友谊,长者们更是喜欢以公园为舞台,在这里锻炼身体、开心度过每一天,实现益寿延年的生活目标。

在九龙公园的一隅,陈卓仪女士都会走上台去,领着街坊老少做一种运动——六通拳。多年来,人们都喜欢由她在台上带领,其它年轻人和长者在下面做,看到有些人动作不够规范或有错误的地方,她就会细心给他们加以纠正。服务大众多年,她十年如一日,开心服务,开心付出,收获更多的仍是开心和快乐。

益寿延年,全在一心

和陈卓仪女士的交谈很亲切自然,她开朗乐观、健谈,一点也看不出她年过七旬的年龄。其实,她健康的身体来源于拥有良好的心态,更来源于长年的锻炼和运动。陈卓仪女士用她的身体力行诠释了生命之树常青在于运动的亘古真理。

陈卓仪女士是广东潮汕人,早在1957年来到香港。来港之后,她在一家轮船公司工作,一直做到退休。从轮船公司退下来之后,为了充实生活,丰盛人生,她走上了与众同乐,与居民街坊一起强身健体的服务之路,并且把服务的对象、范围越拓越宽,期望构建一个老有所寄托,幼有所扶持的健康和谐社区,让人们团结友爱、互助,创造一个阳光、活力、青春的美好家园。

本着全心全意服务大众的诚意。陈卓仪女士先后加入了多个社团组织。她笑着说:“我五十多岁就退休了,从前既要工作又要生育儿女,没有时间也比较辛苦,现在儿女们都长大了,各自有自己的事业,我也有充足的时间服务大众。”看着儿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追求奋斗,没有家庭负担的陈卓仪女士欣慰地说:“孩子们都是专业人士,儿子在天文台任职高级科学主任,另有儿子任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银行和电脑工作,小女儿也成长为一名律师,先生也很支持我,每天和长者一起做运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生活很充实开心。”她如是说。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陈卓仪女士全情投入到社团服务工作,当了多年的义工,为街坊居民做了不少实事,也赢得人们的好评和称赞。现时的她,担任着多项社团职务,她是世界六通拳永远名誉会董、国际妇女会名誉会长、尖沙咀共融协会创会主席、勤敏好学优秀奖倡办人、山林阁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九龙西潮人联会及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成员。

世界六通拳总会作为健身组织,自一九八六年成立至今二十四年,秉承造福社群、将健康送给社会、缔造和谐的宗旨,热心服务市民,不论寒暑风雨,二十多年来会员每天早上在全港各大场地免费传授六通拳健身方法,深受社会各界称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相关作文 草书莫道桑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