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贫困村村情分析 贫困村村情档案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贫困村 分析 报告》

XX乡XX村贫困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乡XX村位于AA县的南端、XX乡西部,距县城45公里,是2004

年由原XX乡XX村与BB村合并的大村。全村19个村民小组,1108户,4067人,其中贫困人口758户、3040人。耕地面积3435亩,其中水田2018亩、土1417亩。林地面积1810亩,其中森林850亩,退耕还林660亩。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21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交通、水利设施薄弱,耕种条件恶劣,经济作物单一;农村用电难、饮水难;学校教学环境较差,村民不能安居乐业、致富奔小康,相当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谋生,村集体经济不仅为零,村级债务高达31.5万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二、 贫困现状

1、贫困面宽人多。除场镇周边5个村民小组外,其他14个村民

小组特别贫困,占村民小组的74%。全村1108户,4067人,其中贫困人口758户、3040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

2、光棍特殊人口多。年满35周岁以上的光棍汉达104人,有低

保108人,残疾人105人,五保62人。

3、受教育程度低。户籍上的村民无一人有大学学历,高中文化

程度仅195人,仅占5%,初中文化程度有454人,占11%,小学文化程度有1540人,占38%,文盲有1157人,高达28%。

4、党员结构老化。共有党员115人,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86

人,占80%,30岁以下的党员5人,仅占4%。{贫困村村情分析}.

5、收入渠道单一。村民主要靠种田、养猪和外出务工维持生活,

人平纯收入不足1100元,养殖专业户仅4户。

6、居住条件差。低矮陈旧的老式砖房、木架房达90%,土墙房35间、危房户达386户。其中第九村民小组属地质灾害点、山体易滑地段,仅搬迁4户,由于群众经济困难,还有38户应搬未搬。

7、基础设施差。现有小二型病害水库(敞口堂屋水库)一座、山坪塘8口、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灌溉难,由于资金缺乏,原有渠道也多年失修。农电线路由于年久失修,出现老化现象,尚有10余户未通电。道路通行能力差,全村仅有1.2公里村道硬化,还有多个村民小组至今未通公路。

8、贫困村农业发展受阻。因山多坡陡、田土地块少、土壤土质薄、基础设施差,耕种极不方便,种植效益低,致使抛荒现象严重,整个农田抛荒的有90亩,整个旱土抛荒的有150亩。

三、贫困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XX村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山中树虽多,但价值低,利用少,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受到阻碍。由于土质差,出产率低,许多农田几近荒芜。

2、村民整体素质差。XX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农民眼光短浅,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落后,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农民存在惰性心理,不愿意花脑力、劳力来改变自身状况,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群众无特长,挣钱门路少,故很多村民仅处于温饱线上、离现实小康生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村组集体经济弱。XX村由于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村级集体每年要支付会议开支、困难补助、农业投入等只能“等靠要”。由于村级经济薄弱,给村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4、传统产业收入低。村民大都进行传统种养殖业,田里种水稻、

小麦,土里种玉米,坡上缺果树,圈里少家禽。风调雨顺仅能穿衣饱腹。如遇自然灾害,大多借粮度日。

{贫困村村情分析}.

四、脱贫对策及建议

1、洗脑激发群众热情。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解放群众思想才能改变现状。一是组织带领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参观本乡特困村梅子、以及三年来全县十一个特困村不等不靠,奋斗三年脱贫的成果。用身边的事带动本地的人。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教育作用,开阔眼界,增强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解决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三是在本村中培养典型,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先富带动后富,形成传帮带和你争我赶的良好局面。

2、夯基改变“双生”环境。着力改变生存环境,倾力改善生产环境。一是打通致富路。充分利用国家十二五开发和贫困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充分发动和调动群众积极性。力争硬化村主干道3.6公里,确保19个村民小组,组组通公路。建好院坝院落便民道。解决出行难。二是解决饮水难。针对地质钻探、煤层开采造成饮水难的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接通自来水,推进打井工程。搞好集中供水。力争社社院院有管道,家家户户有龙头。三是打造新风貌。以建设有规划、风貌有文化、环境优美化、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做好村民居民点规划。鼓励群众到居民点建房。居民点沼气建设使用达到100%,院坝硬化100%,户办工程100%,一池带五改达到100%,村民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达100%,突出推广太阳能。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地质灾害点建设的国土、民政方面的政策,实施好9组35户地质灾害点的迁居工程。争取支持,全力改造危房。让群众安居乐业。四是改造农用电。争取农网改造排危,实施户表工程,改造低压线路,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推进生活电器化。五是提升农业保障力。重点推进8组、15{贫困村村情分析}.

组所在小二型病害水库敞口堂屋水库的改造,安保堵漏扩容,增强水库的调节能力和农业灌溉能力。加快7.6公里环山堰的整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固本强化产业支撑。脱贫关健是产业。根据XX村的实际,产业发展上重点推进“三一五一三”。三即以场镇居民消费为重点,以2、3、4、5组为基地,发展300亩优质蔬菜,依靠良种良法,打好上市时间差,引导居民消费;一五即以青壮年劳力为资源,劳力输出1500名,抓好劳务开发;一即以16、17组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力争水果面积达到1000亩;三即以3000亩森林、退耕还林、四旁林为依托大力推进特色畜禽业发展。突出梅子黑山羊、林下鸡、黄牛的发展。畜禽收入占山区半山区的农民收入的60%。

4、党建保障工作推进。一是以农村“四讲教育”为主导,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新风尚,创建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二是以“创先争优”为主题,两发挥两促进,三是向培养,十个岗位,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营造奋发向上,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

搞好贫困村建设,干群有四盼:一盼政策到位,有利于贫困村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早出台到位;二盼项目到位,给项目调动群众建设的积极性;三盼人员到位,管理的、科技的、协调关系等各类专家实干家深入贫困村,教给群众点金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四盼资金到位,上级的、社会的各级各类资金为贫困村建设助力。

2012年7月8日

第二篇:《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牛辛庄村基本情况报告

安阳县北郭乡牛辛庄村地处乡政府东北,东临时新庄,南临吴辛庄村,西邻郭孟新庄,北临狄王庄村。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50户,人口1100人。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贯穿全境,村组道路6余条均为沙石路面。至今仍未走出贫困的境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贫困村村情分析}.

一、牛辛庄村地处北郭乡较北端,是乡偏远村,七咀八岔,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

二、牛辛庄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新培育的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扶持,未形成生产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甚至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更别谈发展经济。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出市出省的务工人员少,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发展路数广大村民不能亲身体会。{贫困村村情分析}.

三、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虽有土地等资源,但没形成规模,没有竞争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依托,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

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旱灾不保收。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牛辛庄村两委班子成员正在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寻求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通过学习和研究,因地理位臵原因,围绕“以农为主”的方针理念定下目标,希望通过努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

第三篇:《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地处白泽湖乡最北端,东临先锋村,南抵大枫社区张圩片,西邻观桥湖,北临破罡湖,三面环水。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0亩,水面面积850余亩,全村共有23个村民组,950户,人口3100人。唯一的公路——枫龙公路贯穿全境,村组道路10余条均为沙石路面。至今仍未走出贫困的境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龙华村地处白泽湖乡最北端,是乡偏远村,七咀八岔,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

二、龙华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新培育的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扶持,未形成生产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甚至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更别谈发展经济。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出市出省的务工人员少,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发展路数广大村民不能亲身体会。

三、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虽有土地、湖面等资源,但没形成规模,没有竞争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依托,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副

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旱灾不保收。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四、龙华村由原双龙、红庙两村合并,累计债务达80万元,村无集体企业,村两委成员9人,工资无着落,村工作无法正常运转。

龙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寻求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通过学习和研究,因地理位臵原因,围绕“以农为主”的方针龙华村理定以下几个目标,希望通过努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

第一,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加快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特色规模经济,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名优特产品,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力争两三年见成效。

第二,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展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重点培植支柱产业,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与农技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作物产后技术的研究开

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农作物的耕作改制,做好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栽培技术,以及畜禽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加快现有农产品储运、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彻底改变农产品重产前、产中,轻产后的状况,使农产品不但产后继续保持优质,而且还能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第四,要优化投资环境,积极“牵线搭桥”,引入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和个体参与农村经济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结构调整和项目实施,培育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篇:《某某镇某某村发展规划(村情分析报告)》

****镇****村发展规划

按照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主要任务是政策宣传,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和推广典型。

一、****村基本情况

****镇****村位于****镇政府****公里处,全村共有****个村民组,****户,****人,是纯****族村。全村总耕地面积****亩。2011年底,全村大牲畜存栏****头,羊存栏****只,羊出栏****只;粮食总产量****吨,农民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玉米,人均占有量****公斤,人均纯收入****元。

(一)基础设施现状

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建立。

1.该村已通自来水,人畜饮水方便;

2.村道尚未硬化完成,****公里的道路为土石路或者泥土路,各巷道也尚未硬化,为泥土路;

3.该村尚未修建村民建身广场,无任何健身设施;

4.村渠年久失修,急需修渠。

(二)经济发展现状

****村面积较大,人口多,村民生活条件较差,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农作物和劳务输出,养殖业发展滞后,没有

带来大的经济效益。{贫困村村情分析}.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村办公场所是****年修建,占地一亩,房屋有****间,分别有三间办公室,三间会议室(学习室、图书室)。全村共有农村党员****人,入党积极分子****名,社干部****人。村支部和村委会运转正常,村支书在村中威望较高,镇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对减轻农民负担、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各项惠农政策,大多数农户都表示满意和支持;该村没有宗教矛盾和信访苗头,社会稳定。

(四)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截止目前统计,全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户、****人,其中二类****户****人,三类****户****人,四类****户****人,纳入五保对象的有****户、****人。近2011年来实施“少生快富”项目户****户,危旧房改造项目****户。2011年,落实小额妇女担保贷款****户。

(五)基础教育现状

该村有一所六年制小学(****小学),占地****亩,****个教室****间房屋。现有学生****人,女****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教师有****人(男****人、女****人)。

二、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1.缺少耕地、资金和项目。多年来因人口增长迅速,大量占用耕地,目前全村实有耕地****亩,人均有耕地面积为****亩,耕地少,种植成本高,耕地收入少,成为该村群众致贫的重要原

因之一;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信用社给该村群众贷款的数量也十分有限,缺资金成为制约该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多大效益,劳务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且又少。

2.文化教育落后,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多年来因种种原因,一些家庭难以承受子女的教育负担,导致接受文化水平低,文化水平低,影响就业和发展。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据统计,本村近****劳动力为小学文化或者是半文盲,文化素质状况较差,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有很大差距。

3.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本村道路主干道和巷道尚未硬化,为泥土路或砂石路,群众出行受到影响;尽管户户通了自来水,但村民饮水全部为地下水,没有经过处理,群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4.群众主观脱贫意识差。由于该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对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现有的种养产业大多管理粗放,生产力低,生产条件落后,农产品品种品质不优,生产成本较高,难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部分群众还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国家的扶贫救济思想严重。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1.道路建设方面。村道尚未硬化,群众出行较难,尤其是雨

{贫困村村情分析}.

雪天气,道路泞泥不堪,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2.农田水利方面。村渠年久失修,急需修渠。

(二)产业结构不平衡,收入单一

1.农业生产方面。本村在农业生产单一,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亩,无法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收入有限。

2.养殖业方面。羊存栏量小、养殖方法落后、饲草利用率低,成本高,导致养殖效益不明显,收入不高。

3.劳务方面。本村劳务收入成为群众收入主渠道,本村有农村劳动力有****人,其中男****人、女****人;但大部分人员缺乏技能,在外务工技术含量低,收入有限。{贫困村村情分析}.

(三)群众居住条件差。

1.住房方面。截止目前,全村共实施危房改造户****多户,尚有近****户群众住房未得到解决,尤其是****户特困户,房屋年久失修,无法居住,现有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支持下,无力筹集自筹部分资金,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居住环境方面。村民居住环境较差,柴草秸秆乱堆乱放,没有专门的垃圾扔到场所,垃圾随意扔到,村民缺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四、今后脱贫致富计划

经过调研,看到了当前群众生产生活中所面临诸多困难,也看到了群众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鼓舞下的那种潜在的动力和脱贫致富的巨大信心。谋划好村脱贫致富的思路和途径,使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但要脱贫、要致富不是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的事,既要考虑该村的村情民情,更要一步一步地逐个破解制约该村发展的难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有针对性、有计划地从村级组织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造、农民素质提升和社会管理创新这五个方面组织实施,实现本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达到小康生活目标。

(一)村级组织建设方面

1.村级班子建设。2011年,通过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已经上任,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虽然已经明确在心,但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要注意团结问题。一是要注意同上一级部门搞好团结,村两委成员一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上级布臵下来的工作要按时、按点、按要求完成,不拖拉时间,不找客观原因,对上级需要向下级传达的通知要求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上传下达;二是要注意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两者都是村里的“顶梁柱”,日常工作要做到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情况,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两委会之间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坚决执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一契约”制度;三是要注意村两委会同村民、同群众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是经村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村民放心的致富带头人,是为村民服务的,在群众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首先处理群众的问题,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贫困村村情分析 贫困村村情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