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乡的庙会 家乡的庙会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小学作文:家乡的庙会》

家乡的庙会

今天一早,外面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我问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外面怎么这么热闹?”奶奶说:“今天是7月24日,也是农历6月24日,是菩萨的生日,全镇各村各组的群众自行组织正在出庙会呢!”

我缠着妈妈来到了公路上。公路旁的人可真不少,我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只见人们换上鲜艳的节日盛装,有的舞龙,有的跳舞,有的敲起锣,打起鼓……红绸带飞扬,那是大妈们跳起了秧歌舞;红艳艳的扇子在空中抖动,那是姑娘们的扇子舞;一尊尊佛像抬了出来,扛着的大叔们是如此的自豪,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家家户户门前摆出了香烛,供品,好不热闹。因为人们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愿菩萨保佑我们这方水土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1

第二篇:《家乡的庙会》

家乡的庙会

李宜中

我的家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村头有一座厝桥,四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空气特别清新。厝桥里供着许多佛像,天天香火不断。每年的春节,村民总会挑个好日子举行庙会,热闹一番。今年也不例外。 大年初三那天早上,我刚吃完早饭就听见外面传来震耳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我连忙跑出去看:啊,一支由村民自发组成的队伍正浩浩荡

荡的朝着我家的方向走

来。你看:他们各司其职,

有的人拿着幡,有的人拿

着小旗,有的人抬着佛像

在游街。每家每户的门前

都摆着贡品,大家都围在

门前迎接着这吉祥的来临。在一张张善良质朴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新年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鞭炮仍在不停地燃放着,热闹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气。

我和爸爸也跟着队伍的后面走,路上开始分糖果了,每人都分到了四颗。爸爸说:“四表示一年四季,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祝大家一年四季都甜甜蜜蜜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笑了,心想:虽然神仙不一定会来帮忙,但勤劳淳朴的叔叔伯伯的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们绕着村子转了一圈,佛像又被村民抬到了厝桥。热闹过后,就是一连好几天的

村戏。这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在戏院里听戏,演员们在台上依依呀呀地唱着,孩子们则是在戏台下追逐嬉戏,别提有多热闹了。 要是你觉得我的描述不够精彩,那你就来我这瞧一瞧,一定会让你流连往返的。

第三篇:《故乡的庙会》{家乡的庙会}.

{家乡的庙会}.

故乡的庙会{家乡的庙会}.

故乡的庙会{家乡的庙会}.

我的故乡鲁湾有一座庙,庙不大,有两三亩地。建筑也寥寥无几,有一座高高的砖砌香坛,还有一座古朴破旧的大殿。殿前竖着几块残碑断碣。尽管这座大殿简陋粗拙,却是鲁湾地标性的建筑。碑文上说它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在黄河水灾与兵燹战火中多次被毁灭。人们一次次在废墟上把它重建,供奉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希望这些神仙们能够护佑这一方水土和黎民百姓。

农历的四月初八在佛教日历上是佛诞节,是鲁湾庙会的日子。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纷来赶庙会,江湖艺人和商贩们也云集而来,热闹沸腾。戏台上演员们铿铿锵锵唱着豫剧,梆子、板胡、大锣等乐器的旋律散入云霄,响遏行云。跑江湖的艺人怪模怪样,在庙会的一个角落演着魔术杂技,被人围得密不透风,频频爆发出喝彩声。善男信女们在庙里祈福许愿,香坛上烧着一柱柱香,烟雾弥漫。

姥姥是个豫剧戏迷。她在距离鲁湾七八里的一座村庄居住。每当庙会的时候就来鲁湾看戏。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头毛脚的孩子,在戏台周围跑来跑去,看杂技,玩套圈游戏,买各种零食吃。这片天地对孩子们来说,是个乐园。戏曲将要煞场的时候,我爬到高高的戏台前张望,从黑压压的人群中望到姥姥坐的位置。戏曲结束后人潮涌动,纷纷走散。姥姥驼着背眯着眼睛四处望我,她知道我会来找她。我从拥挤的人群里挤到姥姥身边。我的突然出现总让她惊喜。我帮她搬起木凳子。她夸奖我眼神好,手脚伶俐,还总会在庙会的小摊子上给我买冰淇淋、棉花糖或豌豆糕吃。在回家的路上,她娓娓地给我讲舞台上的戏剧故事。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铡美案》《卖苗郎》《穆桂英挂帅》《卷席筒》等戏剧故事。

时光悄悄地流逝,世界万物似乎都在悄悄改变,很多时候让人分不清哪是戏剧,哪是人生。我长大后到城市里工作了。在办公桌的台历上我总会将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贴上红色的标签,恐怕把这个日子疏忽掉。这一天是故乡庙会的日子,不管我在哪里,总让我牵挂着。那一天我会给家人打电话,问一问姥姥是不是来赶庙会看戏了。有一次母亲说姥姥来了,但是身体大不如以前好,坐在戏台前不到一个小时就体力不支。是啊,姥姥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

姥姥八十七岁的时候被确诊为患了肺癌晚期,从此卧病在床,深受病魔缠绕。第二年鲁湾庙会的时候她对舅舅说想去看戏。舅舅就将棉被铺在三轮车上,然后让她躺在上面,蹬着三轮车带着她去看戏。这也是姥姥最后一次来鲁湾赶庙会看戏。第三年立春之后她便去世了。

每到暮春时节,我就会不厌其烦地去想故乡河畔的柳树是不是已经落絮了。布谷鸟是不是昼夜在村庄里啼叫。老家的屋檐上是不是已经栖满了燕子。麦田里的麦子是不是已经被太阳晒黄了,该收割了""到了鲁湾庙会的日子,我凝视着办公桌前的台历思潮澎湃。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庙会上玩的场景,想起了我的姥姥。想到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故乡的庙会了,我决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去看看。

我赶到家的时候已经黄昏。母亲说庙会上卖东西的、玩杂技的人都已经撤场,只剩下一场夜戏了。吃过晚饭我陪母亲去看夜戏。那天晚上看夜戏的人很少,孤零零的只剩下一座戏台,不再像二十多年前那样人山人海了。母亲说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不出家门便可以看到精彩的节目,再者村里的很多人已经到城市打工去了,所以庙会显得冷清了,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戏台上灯光闪烁,变换着生旦净末丑不同的角色。我也不知道演员们咿咿呀呀唱些什么。母亲说她不懂戏,根本看不懂戏,也听不懂戏,只是来看看。

在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望着我说我小的时候眼神很好,在戏台前黑压压的人群里能够找到姥姥。我望着眼前的戏台感伤不已,随口说:“时间过得真快,姥姥已经去世两年了。以后在人群里我再也找不到姥姥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也再找不到姥姥了。”我话音刚落,鼻子一酸就潸然泪下。母亲的眼泪也滚落了下来。

第四篇:《逛家乡庙会》

逛家乡庙会

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2016年,当然,在农村过新年最热闹的地方就要数庙会了。

过年期间,我们回到家乡——叶县。早就听说家乡庙会非常热闹。于是,吃过饭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让爸爸带我去逛庙会了。

我们刚走到庙会前,就听到一些敲锣打鼓的声音,顿时使我兴奋的情绪更加的强烈了。

不久,我和爸爸走到了戏台前,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演员唱的《杨宗保与穆桂英》出神入化;其他演员也非常投入,你看他们手舞足蹈,边在舞台上跑,边在嘴里喊着:哇——呀呀呀呀呀呀"" 哇!快看那儿,那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的雕像吗?刘备、关羽、张飞,看到他们的雕像,我迫不及待地跑去让爸爸拍下我与刘备、关羽、张飞的合影,只听咔嚓一声,一张完美的合影拍了下来。只见照片中严肃的刘备、充满笑容的关羽,满怀怒气的张飞,嘿嘿!还有快乐的我。看着这张照片,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三国演义”里的场景:只见刘备单手举着酒杯,关羽、张飞则双手举着酒杯,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好像在说:“咱们干了这杯酒!”

拍完照片,我们接着向前走,只见路的两旁卖小吃的、卖玩具的,一个挨着一个,远远看过去,简直一望无际;听着那一阵阵的叫卖声: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卖香喷喷的大肉包子啦""听着听着,这美食的引力,一下子把我吸了过去,嘴里还不时的嘟囔着:美食美食,我的最爱!最后,我从这些美食中百里挑一,不!万里挑一——麻辣

羊蹄。{家乡的庙会}.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品着香喷喷的美食味道,而且中国几千年来的庙会文化的味道更让人回味无穷!

逛家乡庙会

学校:雷锋小学 班级:四(1)班 指导老师:曲红

联系电话:13525373277

第五篇:《家乡的发展与历史》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家乡的庙会}.

应知:(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2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一步认识家乡,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第六篇:《庙会调查报告》

蒙东庙会与地方社会的调查报告

——以梵宗寺为例

政史系0904

200903510119

李艳鹏

指导老师:赵新平

提纲:

一、庙会的概况

二、庙会与自然环境

{家乡的庙会}.

三、庙会与人文社会环境

四、庙会与宗教生活

五、庙会与经济生活

六、庙会与乡风民俗

七、庙会与地方文化

序:此篇庙会的调查报告,是以内蒙古赤峰市的梵宗寺为例展开的。通过对家乡的庙会调查,我这不仅增加了人文素养也更认识了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东西,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多么的有精神价值,能够让我们把心沉下来好好的想些事情,能够以老一辈人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我想这就够了,见识很重要。

一、庙会的概括:

我们这的庙会一般称之为举庙会,举办的时间一般是在夏季干旱时或者冬季农的腊月年底,夏季办庙会是为了祈雨,而年底办庙会则是为了保佑在新的一年里种田能够风调雨顺,做事能够事事如意。{家乡的庙会}.

这里举办庙会,一般都是几个村子联合在一起共同合作。大约是以镇为单位,一个镇为一个活动单元,人数大约有三四百人。举办庙会家家户户都很热闹,因为这是带有一种祈求性质的祭祀活动。

庙会的分布主要是以扭秧歌,耍龙狮,和买卖东西为主。组织庙会的人物也是在一个村子里或者在这片地区有比较大的威望的人商量着办。因为这需要收拾地方进行祭拜还有摆上年货进行货物贸易。所以参加庙会的人依然会很多,来自周围的各个村子的村民,老人、大人、孩子。其中扭秧歌踩高跷赚来的钱有一小部分用来置办祭拜时的祭品,其余的归他们这支秧歌队,可以说这只秧歌队是一次庙会举办好与坏的关键。办好了庙会,人们会有很大的娱乐性还有不错的经济收入,所以本地的庙会很有典型性,这不仅是祭拜神灵赐予平安和福泰也是人们聚到一起沟通情感和赚些小钱的不错选择。

寺庙平时有僧人居住,僧人对庙的看管就像我们对自己家一样,一样的负责,是主人翁般的关系,平时的收入很大部分是政府给的工资,剩余的就是人们上香时买的东西和拜哪个神时所需的费用了。所以者的寺庙不是很小但也不是很庞大,很适中。如果在一个年头里夏天不是特别的干旱,夏天很少举办庙会,都会集中在冬季。人们冬季很闲,还有年底百神下界,人们秉持这一观念。

年底办一次庙会一般会在小年那天开始,办到腊月二十六。每天都要和尚撞钟,扭秧歌 踩高跷,烧上很多的香摆上祭品最后在进行买卖。

二、庙会与自然环境:

我们这的寺庙修建是在一个村子地势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放到大的地理环境里则是高原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正因为降水少且多风沙,才有举办庙会的必要性,庙会本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否具有破坏性,我感觉这无足轻重,这首先是一种人文价值的继承,其次才是一些环境问题,有问题并不大,燃香祭拜哪有不污染环境的呢。

三、庙会与人文社会环境:

举办庙会不是什么犯法的聚会,而是一种文化,政府不禁止,但也并不是投入到到少的钱财支持,任其自由。这样是邻着村的村民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没有什么战乱和不稳定性的因素出现,有也只是小摩擦,那都不是事儿。收入多,村民开心,才是庙会的成功之处。

四、庙会与宗教生活:

在庙会上祭拜的神灵有很多,关公、财神、文曲星君、菩萨等等,在祭拜时要分着祭,先祭主殿上的佛祖和菩萨,然后再祭拜侧殿里的各路神仙,理所当然人们会最尊敬的就是佛祖和菩萨,祈求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万事万顺,升官发财。而像财神、关公、文曲星君也要祭拜,他们也在保佑着一方黎民百姓,其在人们心目中的职责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神各有职。

在祭拜时所用的祭品有羊肉猪肉还有些家禽肉和水果,置办这些是组织者和寺庙里的和尚筹办,保佑人民福泰安康。

五、庙会与经济生活:

庙会期间散布在街道上的商铺非常的多。要像年底的话,春联、年画、各种零食,效益很不错,因为人们喜欢此时购物,物美价廉。就如零食,像小糖人、麻糖、棉花糖、油炸花生糖。把零食做成小孩子们喜欢的样子,我们小时候孙悟空、猪八戒等等这些非常畅销,而现在喜羊羊、懒洋洋、灰太狼等成为了主角,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乡的庙会 家乡的庙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