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江门侨乡文化》
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
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
【简述】 江门五邑与潮汕、闽南地区并称全国三大侨乡。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约有386万多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约232万多人;港澳台同胞约155万多人。全市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除港、澳、台地区)。其中分布亚洲有50多万人,占全市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总数22.98%;美洲有150多万人,占总数68%;欧洲有7.7多万人,占总数3.52%;大洋洲有7.4多万人,占总数3.38%;非洲有1.8多万人,占总数0.9%;其他地区有2.8多万人,占总数1.22%。
全市旅外乡亲在世界各地组织起来的华侨、港澳台社团共775个。其中国外647个,香港111个,澳门13个,台湾4个。这些社团组织分布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委内瑞拉、澳门、新加坡。
【捐资办公益事业】 是年全市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2.37亿港元。修建学校67间(次),医院14间(次),敬老院4间(次),托儿所1间,修建影剧院、图书馆12间(次),修建大、小桥梁34座,道路55.5公里。
【投资办实业】 全市通过侨务部门参与招商引资达9798万美元、人民币2.76亿元。招商引进项目共74个。其中蓬江区引进项目58个,投资总额达9798万美元;新会区引进项目16个,投资总额人民币2.76亿元。
【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 市各级侨务部门加强与侨资企业联系与沟通,了解侨资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侨资企业的情况,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为侨商在江门投资进行跟踪服务,协助处理市活斯环保纸袋有限公司的内部纠纷、喜运来酒店温泉水资源纠纷、潮连钻石花园土地问题,切实维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江门年鉴2009 )
江门侨乡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近年来,江门市以多种形式开发侨乡文化资源,研究、弘扬侨乡文化和精神,让侨乡文化代代相传,并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使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华人始终关注并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同时促进了侨乡的经济建设及和谐侨乡的构建。
(一)侨乡文化建设转化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侨乡文化建设得到了江门侨乡民众的支持,也得到了江门五邑300多万海外侨胞的认同。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时,有些侨胞数十年没有回国,但在开展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互相加强了联系沟通。侨胞们回乡“寻根”及办理碉楼托管手续,亲眼目睹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更加激发了其爱国爱乡的热情。
(二)侨乡文化建设加快了江门经济的发展。侨乡文化建设如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侨乡华人嘉年华及对侨乡文化的宣传推广等活动,提高了侨乡的知名度,扩大了侨乡的影响力,彰显了侨乡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提升了侨乡的形象,在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加快了江门经济的发展。江门现有侨资企业3000多家,投资总额109.5亿美元。侨资企业占全市总税收约1/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1/3,占全市出口贸易总额约2/3,安排就业人员30多万人。可以说,五邑华侨华人是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也为侨乡经济建设注入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内涵。
(三)侨乡文化建设,延续了侨乡文脉,传承了侨乡文明,为构建和谐侨乡,实现侨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多年来,江门五邑华侨华人为侨乡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渠道,给侨乡带来先进的理念、丰富的信息、广泛的关系,有力促进了侨乡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推动了侨乡与世界的接轨融合,促进了侨乡的对外开放。江门侨乡也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吸纳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了侨乡文化汇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侨乡文化体现出来的兼收并蓄精神、包容品格和开放意识,使侨乡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好地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充分学习与借鉴一切有利于构建和谐侨乡的有益经验,吸收一切有利于侨乡科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接纳四面八方有利于侨乡建设的人才,形成开放、和谐的社会基础。
启示
(一)江门侨乡文化必须吸收、发扬华侨文化中的优秀养分。江门侨乡文化建设要加强侨乡文化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老一辈的华侨身上,最能感动人也最有特色的精神特质就是创业精神,在异国他乡、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艰苦奋斗,发奋创业。我们要让这种华侨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引领我们的侨乡文化,点燃侨乡人民创业的激情。另一方面,要加大侨乡文化的乡土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辈都认识、认同侨乡文化,让侨乡文化成为他们思想的基石和引以为傲的特质。
(二)实施“留根”工程,增强华侨华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华侨华人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和社团新力量是今后对外侨务工作的重点。用侨乡文化作为纽带,积极实施“留根”工程,做好第三代、第四代华侨的工作,开展各种寻根活动和联谊活动,促进他们来江门观光考察,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可依托五邑大学,向全国侨联申办“对外华语教学点”,邀请华裔子弟回来学习祖国文化。积极做好以侨引智工作,可考虑成立留学回国人员管理机构或在海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联络处,并建立新华侨华人“海外人才资料库”和“投资项目库”。文化是维系故土与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应借鉴潮汕和泉州两地做法,依托江门市政协、江门市文化局、五邑大学等机构,成立政府或民间的五邑华侨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挖掘整理侨乡丰富的历史文化,加快华侨博物馆的建设,把五邑华侨的家族史、外迁史、发展史等串成链,展示给海内外江门人,以文化的认同增强华侨华人的归属感。注重挖掘、保护和开发建设梁启超故居、立园、陈少白故居、碉楼等具有历史意义或象征意义的文物景点和重点侨房、宗祠等,利用侨乡人文优势,包装好旅游寻根线路,大力发展旅游业,挖掘、开发好江门五邑的传统民间文艺,通过海外社团到海外演出,以文化的交流,带动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三)江门侨乡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依靠文化品牌作支撑。侨乡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实施品牌战略,以突出“侨味”,体现侨乡特色为突破口,打造“侨味”文化品牌,形成侨乡文化建设亮点,推动侨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这无疑是非常正确也是必须坚持的一个方针。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侨乡文化是源,是根,是本,其他的都是流,是枝,是末,没有侨乡文化就没有侨乡的其他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相关新闻报道中,应全面理解侨乡文化,准确把握侨乡文化,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真正的“侨味”文化品牌。(来源:)
“中国第一侨乡”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约占20%,美洲地区的约占70%。
华侨爱国爱乡,到目前为止,为家乡捐资捐物达60亿港币,回乡投资达100亿美元。 独特的华侨历史,形成了绚丽的侨乡文化。从建筑、饮食、服饰、风俗习惯,随处可见中西交融的痕迹。
旅居委内瑞拉的20万华侨中,有八成在恩平。首位旅委的恩平人祖籍沙湖松巷村。清末,由于清政府无能,民不聊生,一位来自沙湖松巷村的人听说委内瑞拉的生存条件好,于是,千里迢迢到委国谋生。
此后,恩平人便一批又一批地通过香港、关岛、擅香山等地取道到委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这些恩平人虽然生活在委国,但依然乡音不改,孩子出生后,老一辈教给他们的第一种言语总是地地道道的“恩平话”。
生活在异国他乡,对来自祖国和家乡的信息都十分渴望。然而,由于委国长期没有华文报纸,旅委华侨获得来自祖国和家乡的信息渠道不是很多。1998年,原恩平人大副主任吴景退休后移民委国,同旅委陈咏隆、方有彬、甄景柱、余贤毅等商量,办一份华文报纸,他亲自出任社长,2001年名为《委华报》的华文报纸在委国发行。
在委国,与《委华报》竟相绽放的《委国侨报》也是恩平籍华侨郑洪山等主办。两份华报的创办,弘扬了中华文化,解决了十几万华侨的“精神饥渴”,而且也成为联络情谊、沟通乡情的扭带。
160多年来,在委内瑞拉这个南美小国,恩平人凭着一份勤劳,从种地,洗衣等苦差事做起,逐步涉足餐馆、杂货店、进口贸易以至厂矿企业等领域,成了当地经济发展一支生力军。
在这群恩平人中,有一位被华侨尊称为“茂叔”的工商巨子。“茂叔”名叫冯雪茂,祖籍恩平牛江镇,1946年申请移民到委国。初到委国时,茂叔从打工干起,由于他工作勤奋,老板对他比较赏识。1952年,有了一定积蓄的他投资在加拉架斯开办了一间小餐馆。到1956年,茂叔由经营餐馆转向经营杂货,并开始进军房地产,兴办工厂等。现在茂叔的生意除了商业、工业外还涉足房地产、银行、报纸、电视台等创业,仅豪华超市、百货店就达10多家。由于他在当地的突出贡献,从1977年至1995年,他先后获委国总统颁发的三级“弗朗西斯·德朱芝达”勋章、二级“弗朗西斯·德朱芝达”勋章、“阿拉氏曼萨樱花”勋章、二级“劳动功勋”奖章,是旅委华侨的骄傲。
还有一位华侨叫做岑鹏,人们称他“鹏叔”。鹏叔出生于江洲太平里村,上世纪50年代从内地到香港,从香港只身到委国加拉架斯谋生。起初打工,后来做杂货生意,从零售到批发,生意越做越红火,加拉架斯的许多侨商和一些零售商都是他的档口进货的。他有一套经营贸易生意经验,而且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受到委国华侨的称赞。岑鹏已故,其子岑文锐继承父业,继续拓展他的贸易王国。(来源:江洲侨刊)
篇二:《侨乡文化论文》
[键入公司名称]
侨乡文化论文
广东五邑侨乡规划与建筑文化
摘要:讲述华侨将西方建筑文化与广东五邑本地建筑文化融和,规划布局了一系列具有岭南区域特色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骑楼、碉楼等,具体说明侨乡文化是一种时代先进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种文化,弘扬这种精神。
关键词:中西文化融合;规划制度;建筑风格;五邑侨乡。
广东潭江流域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5县市,史称五邑,以华侨众多、人文昌盛,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盛誉。五邑华侨虽身居异地,心却在家乡。他们通过很多途径,保持与本乡联系,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华侨将西方文化的精华保留学习下来,再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两种文化特质的侨乡文化。我很欣赏这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华侨文化,尤其是华侨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我觉得侨乡文化是中西文化的激烈、广泛的碰撞交融,这与华侨自身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实际上就是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在华侨身上碰撞的体现。这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它的历史文化地位和作用。我们都知道,华侨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不仅具有文化内涵,历史内涵,也富有技术内涵。它在建筑方面不仅考虑到我们现在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有时也会忽略的地理位置,周围构造等,而且还会在建筑上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我觉得我们应该传承下来,作为一种借鉴和参考,并不断发扬出去。{写介绍侨乡文化的信}.
一、广东五邑侨乡的历史地理背景
五邑侨乡位处珠江三角洲西南方,此地虽莅临山地丘陵,但潭江流量大,水网稠密,常有水患,淹没田园庐舍,居民不得不上高地躲避。宋代以后,大量岭外人口迁来,并采取聚族而居方式。1885年—-1867年间粤西含五邑地区持续10多年土客械斗,大量人口外逃,导致百业凋零,盗匪乘机而起,弄得五邑地区鸡犬不宁。各村自保联防,成为预防匪患一种有效手段,碉楼也由此应运而生。民初,继广州之后,五邑地区拆除城垣,开辟马路,兴起城市建设高潮。在这种背景下,华侨首先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建筑形式引入城市建设中,从而揭开中西规划和建筑文化在五邑侨乡融合的历史篇章。
二、侨乡的经济发展与华侨建筑
海外移民与家乡有浓厚乡。侨乡海外移民的动机最初都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回来改变家乡的环境,改变亲人的生活境遇;挣钱以后回乡娶媳妇、建房、买地,是所有海外乡亲的共同心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叶归根"意识,更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观念和行为。绝大多数华侨不断地从自己少得可怜的劳动报酬中抠出来的血汗钱汇回家乡,以此拉紧了他们与家乡的联系,家乡亲人的生活同时逐渐增加了对海外游子的依赖,家庭、村落、墟镇点点滴滴的变化都打上了华侨们的烙印。五邑籍华侨华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都在居住国立稳了脚根,在北美的华侨华人普遍都过上了衣食不愁的富足生活,小有积蓄;一些拥有产业的移民,生活更为殷实。这些华侨常常把自己的积蓄投资在自己的家乡上,尤其是到最后,在家乡统一规划建筑,定居于此。
三、城镇规划布局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侨乡建筑是最充分地反映了中外文化交融在五邑侨乡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建房是所有华侨的一大追求,全国各个侨乡在清末民初都出现了一个房屋建设的
高潮。有意思的是,五邑侨乡的乡土建筑完全有别于其它侨乡。最大的区别是,其它侨乡的房屋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当地传统的建筑样式,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极浓。 近世西风东渐,西方城市规划布局制度建设包含了五邑侨乡。五邑圩镇乡落时也把西方城镇规划制度融入其中。在巷道用地和其他公共附属设施布局上,实行统一划分宅基地,统一规定建筑物占地面积,统一安排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统一规范民居建筑式样和附属建筑,统一种植风景树种等,这与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零乱的传统的乡镇布局形制有很大区别。最典型事例如开平塘口、赤坎等镇村落,呈梳式格局,主要巷道纵横相交,纵巷道宽约115m,横巷道宽019m,将房屋分隔,利于防火,祠堂、水井、畜栏、厕所、粪池等公共建筑分布在村子两头或防护林中,形成功能分区明显、布局井然有序、环境优雅、安全舒适方格网状平面结构。
这些新规划兴建村落,加上西洋建筑风貌,文化景观独具一格,卓然屹立于五邑大地,故被戏称为“加拿大村”、“南洋村”等。五邑华侨凭借他们在西方生活所保留的印象、以及领略的一些风景画、明信片、相片之类的具有特色的东西,将这种规划布局移植于家乡。如著名开平塘口“立园”作为一组由中西风格别墅和小花园构成的建筑群,其景点设计参考《红楼梦》中对大观园景致描写,其周围运河或围墙类似中国古城垣,园中雷峰塔、打虎鞭等建筑又不乏中国传统风水韵味。更典型的如开平蚬岗和百合区某村落,布局为方格网状,但村落选址,村前后有近乎半圆形风水塘,或小山,种植风水林,塘前布置晒坪,村落一般坐北朝南,既符合广东气候特点,夏纳凉风,冬避北风,又与中国“南尊北卑”建筑思想相一致。在这些乡镇中西城镇规划布局和建筑文化达到完美整合。
四、总结
广东五邑侨乡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过程。最直观的是城镇规划布局、骑楼与碉楼建筑等。它们充分展示五邑华侨在吸收西方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上表现的大胆的文化创新,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机结合的智慧。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经受了时间考验,现已被认为是适应历史地理环境,调适人地关系达到和谐共存一种良好方式。五邑侨乡文化是丰富的。它不仅以一般文化形态常见的非物质形式,即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积淀在五邑人的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一种支配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以大量的物质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成为散落在五邑大地的碉楼、村落、洋楼、园林、教堂、宗祠、街区。我觉得就像北京的故宫一样,这些建筑不应该被荒废,我们不仅仅要把这些建筑物完整的保存下来,更要把这种精神文化传承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这些建筑物封闭起来,而是把这些建筑物开放出来,让人住进来。一栋建筑物,如果没有人住,不管保护多久它都会倒塌;相反的,这些建筑物要是有人住进来,那么他就会有灵气,才会永久的保留下来。
五、以下这些是我很喜欢的侨乡建筑图片:
纵观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涵养让我折服。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43.
2、郑德华.台山侨乡成因及其剖析,见台山文史,第4辑,1987.[4] 宣统开平县乡土志,户口{写介绍侨乡文化的信}.
3、林琳.广东地域建筑———骑楼的空间差异研究[D]. 广州:中山大学,2001:75.
4、李玉祥.老房子开平碉楼与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
5、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1990:23
篇三:《侨乡文化侧重于传统》
侨乡文化侧重于传统
辩一陈词:谢谢主席,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的慷慨陈词,首先,我们再次来明确一下辩题当中的关键词:何为侨乡文化?侨乡文化作为侨乡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承继等特点。传承呢,指的是传递和承接。而并不是简单的以物言物,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继承,我们传承的是一种精髓,历史不能忘却,传承是继承方式的前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是时代主流,经济上升,物质生活水平大大上升,然而人才流失,民族信心缺乏,凝聚力下降,文化流失使人断层现象严重。众所周知,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当然对文化的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但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不是独立共生的,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是社会实现的必要性。今天,我方之所以认为侨乡文化传承相比于文化创新更重要,原因在于,在当今社会文化日益严重的现状下,文化传承对于促进文化可持续性发展保持其独特性和多样性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前提,这是因为我们对文化传承缺乏认知和重视,导致文化的生存环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严重冲击,使得文化特色正在消失,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严重缺乏,文化传承迫在眉睫。所以,我方认为侨乡文化传承相比于文化创新更重要。谢谢。
辩四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们简单整理下我方是怎样论述侨乡文化传承更为重要的。首先我方考虑到当今时代的一个现状,我们开始无意识地越来越忽视文化传承,摒弃优良传统文化,相反却过于重视文化创新。从而导致文化传承迫切性的突显。因此我方从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来展开论述,为什么文化传承更为重要。 好,接下来,回归比赛。对方辩友最严重的问题是忽视了文化传承的一个意义所在。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承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文化5000千年的历史能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传承!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我们中国,就是因为我们祖祖辈辈对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 当我们传统文化渐渐地被外来文化所替代时,当我们只记得圣诞节而忘记了春节,当别人问我们:‘你是哪个国家的?'我们只会说:‘sorry,i don’t Chinese.这样我们很有可能即将成为第四个灭亡的文化古国。所以我方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加重要。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中国人,请务必传承好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所以,我方认为侨乡文化更应该侧重于传统。
攻辩小结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而传承,分为'传'与'承'两个方面,'承并不只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所扬弃.我们今天立足于侨乡文化这个大环境来探讨,我们的对象也应该是侨乡文化,文化是流变的,在文化的发展中,传承与创新可谓都是举足
轻重.而哪一者,更能解决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呢?针对文化创新速度过快,而文化传承延滞的现状,我方认为,文化的传承比创新更重要.
辩二辩三资料
1.文化创新应该是基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文化也需要以后传承。
2.文化传承是文化核心发展基本保障,中国对传统文化地传承应注重由于时代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形式。
3.传承不是照单全收,不是一点变通都不可以。我们所说的传承并不是照单全收的,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4.中国创新不够,就是因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