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描写诸葛亮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诸葛亮

你一定看过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吧!这本书里面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智勇双全的关羽,有力大如牛的张飞,有武功强的刘备,有老当益壮的黄忠""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身着白衣,手持羽扇,有股神仙的气概。他一生有着许多辉煌的事迹,就那他跟鲁肃借船向曹操草船借箭这个例子来说吧。一次,周瑜和诸葛亮在商议公事,周瑜想为难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他却满口答应,又立了军令状。第二天,诸葛亮借了船,预料第三天江上会有雾,并安排了船旁插一千个草人,挂上青布幔子。第三天时,诸葛亮请鲁肃过来,下令把船用长绳连在一起,向曹操水寨进发,擂起鼓来,鲁肃顿时吓了一跳,觉得有兵来袭。雾很浓,连对面都看不清,曹操听了鼓声,以为有敌人埋伏,便调来二万弓弩手朝江中放箭,箭全射在了船上,等穿的一边都射满了,诸葛亮有把船调过来继续受箭,直到稻草人身上全射满箭。

等雾快散了,诸葛亮又叫船上的军士高喊“谢丞相箭!”曹操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派兵追击,还没出寨,诸葛亮的船早已乘风远去了。曹操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诸葛亮载箭跑了。鲁肃把这件事告诉了周瑜,他也只得承认自己不如诸葛亮,暂时打消了杀诸葛亮的念头。

“智取汉中”“火烧赤壁”等许多战役,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因此我十分敬佩诸葛亮。他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

篇二:《诸葛亮作文》

诸葛亮作文

诸葛亮作文(一){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也十分佩服他。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发现敌将的弱点,攻其不备。他根据自然现象,巧用大雾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范例。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计”,吓退了追赶蜀兵的魏军。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子装粮草,把舌头一扭就会走动或停止。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身在茅庐”以知“三分天下”,使刘备能有安身之处。他的“联吴攻魏”的策略,使蜀兵节节胜利。他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刘备在“三顾茅庐”时,听到农夫唱的歌词,就是诸葛亮写的。可惜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作文(二)

他一个风度翩翩,博学才智的人。他手拿玉扇,面如白玉。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谁说自古英雄只是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用于献身的人?诸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不像关羽和张飞一样与敌人决一死战,但是他的足智多谋不得不令人为之赞叹。在“草船借箭”中,他就为人们上演了一场好戏,>故事中周瑜本想利用峻厉庄的办法置诸葛亮于死地。但诸葛亮巧妙的利用天气和曹操的心理智取到了十万多只箭,这样一来不但会掉了周瑜的美梦,还把曹操气得捶胸顿足,真是两全其美。从这个故事中体现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不仅是以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个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更是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平时不去留心的观察钻研思考,他就不会这样料事如神,哪能在“草船借箭”中既算准了人,又算准了地,更算准了人。他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由此我想到只有博学的人才会有过人的才智。难怪刘备屈尊三顾茅庐来请他做军师。

诸葛亮不但料事如神,还有勇有谋。在家喻户晓的空城计中,诸葛亮面对十五万大军临危不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依然镇定自若。难道它就不怕司马懿破计攻城吗?不是的,他也怕,但他又一次用心理学看透了司马懿的多疑与胆怯,使蜀军转危为安。而司马懿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又中了诸葛亮的计。假设当时诸葛亮也慌乱了手脚,那么敌军就会攻进城来,这样一来,诸葛亮辅佐的驻军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我想也许只有像他一样的人,才敢想并用之妙计。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以智慧与勇敢的化身。

诸葛亮作文(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错,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暑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了这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巨作。

《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粗豪爽直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其中诸葛亮最受人们的尊敬,在许多读者心目中,他几乎就是一个完人。

他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于分析敌人的弱点,用适当的计谋对付敌人。比如反间计、空城计、调虎离山计等等。

但是这个世界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觉得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刘备时期的勇将,可是他们这些勇将之后,蜀国几乎未出现过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有句话最能说明问题:“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致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一把白胡子的赵云只能披甲上阵。可惜骑马打仗既要讲技术,又要比力气,人老气衰,怎是敌人的对手?这说明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的疏忽。 另外,我还觉得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一天到晚为事物所累,结果“亲理细事,终日流汗”。记得书本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情:司马懿曾委派使者去“>慰问”,顺便打探孔明的生活情况,结果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劳心伤神,饭量一天天减少,便抚掌大笑。诸葛亮则整天为国事所虑,又气又累,他自认为他的心情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他的忧虑是别人不能分担的,因而积劳成疾,最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多令人遗憾啊!

篇三:《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他常常协助使自己的国家打了胜仗,是一个出色而又尽心尽力的军师。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岁就活活的累死了。这个名副其实的无能阿斗皇帝,还把人害死了,真是不应该呀!

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文/黄昊翔

我从小爱看《三国演义》,在小学的时候,就常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啃,似懂非懂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最着名、最杰出的历史小说,他向我们展示了精彩壮阔的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还是心胸狭窄的周瑜、英勇善战的关羽、赵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都已深深印在我心中。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欣赏的一个人物,他的一生鞠躬尽,死而后已,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以木偶智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一个个故事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虽然他知道周瑜妒忌他,想用造十万支箭陷害他,可他顾全大局,豁达大度,不愿意在大敌当前时与周瑜闹翻,而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他预测三天内必有大雾,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更深知曹操多疑,料定他不敢轻易出兵。诸葛亮安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一字儿摆开”,是为了受箭的面积大、数量多;让军士“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提示曹军射箭方向;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增加受箭面积,使船身保持平衡,又能使回程顺风顺水,巧妙地利用草船“借”来十万多支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能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书,每阅读一次,我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让我收益匪浅。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我书柜里的书数不胜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看了一点便觉得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读到曹操时我便有感于怀。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弄得民不聊生,最后使得农民爆发了起义,朝廷知道后立即下了征兵书,刘备看到自己的国家已成这样不仅唉声叹气,然后遇到了张飞和关羽,他们还结义成兄第,刘备还为了国家大事三请诸葛亮。在赤壁大战打败了曹操,这才使天下分成三国。最终都被晋同一了。

篇四:《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画地淋漓尽致,使我不得掩卷长思…..

先来谈谈曹操,大多数人认为他很奸诈,也有人总结了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了他做事周到的特点。“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曹操也有优秀的一面,他求贤若渴,看重人才,无贵贱之分,打破了当时书香门第、贵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规矩。{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与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刘备,在现在的社会上,人们都打趣的说刘备是“哭来的江山”,刘备胆小,当年他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可把刘备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备讲仁义,爱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关羽、张飞、赵云都在他帐下听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今……”这就是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了赤壁之战的战火纷飞,也为三国鼎立定下了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操也差点在赤壁之战中丢了

性命。

一个国君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帝国需要一个辅佐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大臣,这就是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记、草船借箭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识”可不行,还需要有“胆”,就像赵云,几乎百战百胜,无战不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时也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了刘。虽说一代天骄是成吉思汗,但子龙也可以做了。

我们世纪少年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子龙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奸绝、智绝。恰恰,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了这本,《三国演义》,我获益匪浅。

篇五:《《三国演义》读后感之4 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后感——说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篇幅最多、场面出现最多的人物当属诸葛亮了。他不仅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千百年来,他不仅深受世人喜爱,更为文人墨客所推崇,在许多人的心中,他几乎就是个完人。

诸葛亮从《三国演义》中他一出场,就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然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计取荆州,巧夺南郡,三气周瑜,助刘备取西川,定汉中,确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托孤后,面对蜀国的千疮百孔,他东联吴国,渡泸水,擒孟获,六出祁山,最终命陨五丈原。在历次战役中,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步战、马战、陆战、水站样样精通,还创造性地设计制造了连弩箭、木牛流马等工具,为蜀国的建立与巩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看完《三国演义》,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觉得需要思考:一是不顾自身实力,穷兵黩武,弄得国力衰弱。三国鼎立之后,蜀国地域和人口不足魏国的七分之一,但他不顾客观现实,在强敌环伺、更无奇谋计策的情况下,为争虚名,不休养生息,连年征战,六出祁山,徒打消耗战,最后反而是蜀国最先灭亡。二是他对蜀国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够。当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帮名将去世后,蜀国再无大将了,只能“廖化当先锋”,在这点上蜀国远不如魏、吴两国人才辈出, 1{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不知他是否有压抑贤良的可能;三是作为一名统帅,他没有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与职责,不愿放手让下属展开工作,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他亲自过问,整天忙碌,只能徒耗精力,命殒五丈原。以至他去世之后,蜀国不仅国力空虚,更是人才匮乏,最终导致了亡国。

2 enjoypjj 2014

篇六:《诸葛亮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诸葛亮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诸葛珪、诸葛子贵,为泰山郡丞,早年亡故;诸葛亮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诸葛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故家定居于襄阳,后来诸葛玄死后,诸葛瑾去了孙权处,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卧龙冈(今河南省南阳市西郊卧龙岗),诸葛亮自称“卧龙先生”。后来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扶佐刘备成就了霸业。

(1)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

孔明招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之民三千人,正朝夕教演阵法。忽报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孔明传令:命关羽引一千军去博望坡左豫山埋伏军马,等敌军到,放过休敌;待粮草辎重到时,看到南面火起,纵兵焚其粮草。张飞引一千军去博望坡右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向博望坡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又命赵云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刘备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云长问:“我等皆出迎敌,军师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有剑印在此,违令者斩!”又告诉玄德: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坡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兵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又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却说曹仁、李典正中孔明之计,被刘备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后人有诗赞孔明: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⑵火烧新野(第二仗)

曹仁、李典吃了败仗,回报曹操。曹操大怒,起兵五十万攻打新野。孔明与刘备说,今曹兵大败,必不甘心,定要引大军前来,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坡了。孔明传令:云长引一千军去白河上流头埋伏。遏住白河之水,至来日三更后,听的下流人喊马嘶,放水淹之,再顺水杀将来接应。又命张飞,引一千军去博陵渡口埋伏,曹兵被淹,必从此逃难,可便乘势杀来接应。又命赵云,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先在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只留东门放走。孔明分拔已定,乃与玄德登高了望,只候捷书。结果曹兵中埋伏。随后刘备尽迁新野百姓逃往樊城。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作文600字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