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中等收入陷阱十大特征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论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对策》

论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对策

【摘要】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44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是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持续发展平稳地过度到高收入国家行列?本文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 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 问题 措施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是由世界银行于2006年首次提出并使用,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世界银行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案例国家时,主要将目光集中在拉美、东亚、中东这三个地区。拉美是中等收入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其33个经济体中,中等收入就高达28个。 截至2011年,拉美地区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平均滞留时间37年,其中智利40年,乌拉圭38年、墨西哥37年,巴西36年,哥伦比亚32年。可见这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经过了长期的停滞徘徊期。

二、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指出,到“十一五”结束时,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和比较,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中国是会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国家一样长期停滞在这个阶段,还是能够像韩国、日本等国家一样通过可持续发展很快度过这个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呢?

笔者认为中国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将来数十年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来自国际方面的压力。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可以称霸世界。”在这一信条推动下,美国开始将

其称霸的重心转向亚太。中国的快速发展很自然地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提防,美国不断地采取措施打压中国以减小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美国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欲使中国陷入强大的国际压力中从而减少其国际影响力,美国还不断地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中国的继续发展会受到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压力。

另外,印度等国家在劳动力资源,科技发展等方面也与中国形成有力竞争。印度是第二大人口大国,在廉价的劳动力等方面跟中国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并且还将竞争下去。另外,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印度却建立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了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如此注重科技的发展,在将来必定会与中国形成激烈的竞争。此外,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印度往往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扶持以此来抗衡中国。所以,中国跟印度的竞争不可避免,中国必须韬光养晦才能在与印度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而且,周边热点将是影响中国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印边界领土争议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这些“热点”中的某些问题被国际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使中国的发展未来受到“热点”影响的势头可能有增无减。

如果没有健康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也受到来自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的压力。{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也由于经济的过度增长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现状。

第一、贫富差距问题进一步扩大

日本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3以下,而我们中国的基尼系数却达到了0.5,贫富分化问题严重。有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有1000万人民币流动资产的家庭有54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0.1%。他们的总财富多达2.68万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G D P的44%。同年,中国人均G D P虽然达到了4600美元,但是,全国60%的人的平均收入却达不到1200美元,还是处于贫困或温饱的状态。贫富差距

的拉大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环境资源问题严重

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和4%的森林资源养活了全世界的22%的人口,资源已经很匮乏。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我国是制造大国,有这一称号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来获得的。许多企业都是通过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来维持生存的。中国的能耗占世界能耗总量从2000年的不到8%,提高到2010年的20.6%。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不到10%,上升到2010年的26%。2010年,中国人均G D 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人均排放量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中国这样的发展方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第三、国内投资环境恶化

中国最近几年的发展很明显的房地产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带来的却是一股“炒”的风潮,不仅炒房,连蒜啊豆啊都炒。出现了浮躁情绪,专心搞实业的人减少了都跑出投机了,因为来钱快,形成了一股不务实的风气,使得中国的明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国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发展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营企业仗着强大的背景很容易就圈到钱,不需很努力就能够生存下来。而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等等问题,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第四、社会问题产生的信任危机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消息的传递速度和传递范围有了很大的提升,微博的发展更是加快了消息的传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民主的平台,人们参与整个社会进程,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也都很快的暴露出来。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陷入危机,723动车事故又把铁道部推到人们的视线前,上海地铁追尾又让人们对相关部门进行了谴责和批评。越来越多的事情得以曝光,如果不能够有效处理,将会使国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失望,也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可避免。

三、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虽然中等收入陷阱不可避免,但还是可以通过努力来缩短停滞期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第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了三辆马车,即投资,出口和消费。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二次探底的风险,一些发达国家也在中国出口问题上设置障碍,使得中国不能够再主要依赖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将视角转向国内,依靠内需,即要将重点放在投资和消费上来。美国等西方国家,藏富于民,把民众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日本也很重视增加民众的收入尤其是农民的收入,1960年还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些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成功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缩小分配差距不仅可以促进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国内消费的增长,优化经济发展结构。

第二、鼓励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中国一直以来依赖者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中国却是出于产业链的下游,一部iphone卖300美元中国只能分4美元;售价9.99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工厂只赚0.35美元。另外,据耐克称,2010年每一百双耐克鞋就有37双越南制造,2双印尼制造,6双泰国和印度制造,只有34双是中国制造。可见现在中国连这种廉价制造优势都在不断减退,所以中国应该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依靠创新,凭借技术取胜。而且,中国正进入老年化时代,劳动力成本也开始不断上升,而且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作出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创新发展科技。

第三、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家个方面的贡献占了很大的成分,中小企业也往往比央企和国企更具灵活性,更能够发挥创新精神。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得很完善,国家还存在“歧视”,央企和国企所拥有的资源比中小企业多的多,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天不足,抑制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合理配置资源,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不是让央企国企独占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第四、做好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

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只有当有法可依并且执行到位,并做好监督奖惩工作才能够使经济实现良性发展。中国的模仿复制能力超强,因而会出现很多“山寨”,自己研发创新会花费大量的成本,还不如搭个顺风车抄袭下别人的,这就说明了中国人的专利权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这种现状使得中国很难出一些像谷歌,苹果等具有创新精神的伟大公司。此外,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和检验上也需要做大量工作。地沟油,瘦肉精等问题屡见不鲜,人们都感慨不知什么产品是真正能够让人放心的。而且,经济发展也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其实,这些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的,国家或许并不缺少在这些方面的法律,但是很多都没能够落实到位。要想尽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国家必须下定决心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GDP的增长,关注经济的发展,更要关注CPI的增长,关注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使经济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就拿住房来说,生活在大中城市里的异地人明显感觉到住房压力,奋斗数十年才能买的起房。政府该加大对保障房的投入,解决多数人的住房问题。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未来的竞争不是在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在于劳动力的质量,注重教育才能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时代劳动者,才能有高质量的创新。政府还要进一步地加强医疗改革,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需要在关乎民生的各个方面加强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而且能够使老百姓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消费,促使中国能够以国内消费为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匡贤明.“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式特征和规避[J].南方日报,2010,(04)

[2]周学.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03)

[3]刘伟.穿越中等收入陷阱[N].人民日报,2011,05(13)

篇二:《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研究》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研究 提 要 |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看法,对目前学术界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归纳,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是一般规律的表现;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别国家案例,不是每个国家的必经之路。本文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突出表现为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耗尽,从而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表现为一种社会现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打破现有制度固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 ‘中等收入陷阱' 特征与争议 论文代写

中国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middle incometrap) 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2010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400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 年 12 月 13 日发布的《产业竞争力蓝皮书》中称,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正像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例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陆续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直到2007 年,这 些 国

家 仍 然 徘 徊 在 人 均 GDP3000 ~ 5000 美元的发展阶段。‘中等收入陷阱'似乎替代‘拉美化',成为对拉丁美洲发展道路的最新解读,至今在这些国家仍见不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希望。东南亚一些国家目前也面临一些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这使部分研究机构和学者相信,拉美发展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010 年,随着中国人均 GDP 超过 4000美元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担忧,我国对于‘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学者们对于中国是否可能陷入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担心和讨论,使得这一论题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关于这一问题的学术观点做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和定义

在国际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跨国机构率先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研究。世界银行在 2006 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将‘中等收入陷阱'引入发展经济学的分析中,指的是一国在中等收入阶段因经济、政治、社会、战略、政策等多种因素使其发展水平处于长期停滞徘徊的均衡状态。在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高级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巴特看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指各国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对于他们向高收入攀升是不够的。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实际驾驭得了出现的复杂的技术、社会和政治挑战'。

此后,世界银行在 2007 年发表的题为《东亚复兴: 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以前的高增长率。以生产要素积累为基础的战略可能会导致持续恶化的结果,由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在几十年中,它们仍未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国家和中东是最好的例证'。

2010 年,世界银行发表的题为《有力的复苏,增加的风险》的研究报告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一步阐述为,‘全球金融危机使东亚中等收入国家必须通过转变过度密集的中间产业发展来加快结构调整,成为高收入国家。但这将是不容易的。几十年来,拉美和中东一些经济体相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它们力图通过大规模和低成本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中,它们至今不能提升其价值链'。

大野健一( Kenichi Ohno) 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给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从图 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但是大野健一认为,不是所有国家的产业升级都会如此完美,许多国家由于在阶段 0 时接受的 FDI 太少而停滞在此阶段,有的国家例如现在的越南,甚至在进入阶段 1 之后很难进入阶段 2。而有的国家,如泰国和马来西亚由于无法提升其人力资本,就无法突破无形的‘玻璃天花板',从而徘徊在阶段 2 向阶段 3 的过渡中。拉美国家虽然在 20 世纪就达到了较高的收入,但是现在仍然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这种现

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大野健一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仅仅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并且仅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给出定义和理解。 在我国,随着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行了阐释。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角度,郑秉文教授提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之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人均 GDP 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却很少有国家能够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他们或是陷入增长与回落的循环之中,或是较长期处于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在中等收入阶段,有些国家和地区长期滞留在下中等收入阶段,有些国家和地区则较快走出下中等收入阶段,但却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不前。'这一认识与世界银行的学者的看法大致相同。

张平和王宏淼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发展中经济体从‘起飞'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尤其是中高或中等偏上收入区间以后,会面临比之前更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挑战,这些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就可能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如同一个人落入‘陷阱'而难以自拔,无法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他们认为,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从改变经济增长机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角度,王一鸣认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

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 1万美元。' 从社会现象角度,曾峥认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产业升级艰难以及金融体系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社会矛盾频出,从而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马岩提出: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使各国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 1 万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时期。'同时,周学在其《经济大循环理论》一书中,也采用了这一概念。

二、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与争议

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学者们的看法见仁见智。2010 年 7 月《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 50 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和金融体系脆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将‘中等收入陷阱'的特点概括为五个

篇三:《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基本定义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主要特征{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特征比较

比较分析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特征,对总结国际经验有重要意义。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马来西亚和阿根廷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可分析其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社会发展、对外依赖等方面的差异性。

第一,经济增长稳定性差别很大。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这一特征在拉美国家尤其突出。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例,在1963年至2008年的45年间,阿根廷有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负增长,马来西亚有5年负增长,而韩国仅有2年负增长。在这45年中,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4%,马来西亚为4.0%,而韩国为6.3%。1963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42美元,已达到了当时的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而韩国当时仅为142美元,是典型的低收入国家。但到45年后的2008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到8236美元,仍为中高收入国家水平,马来西亚则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而韩国则达到了 19115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别。 从 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韩国 2003年达到2.64%,高居世界第 7位,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0.69%和0.41%,世界排名均在40名以后。从研发人才来看,2006年,韩国每千人中的研发人员达到 4.8人,而马来西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只有0.42和1.1人,韩国分别是后者的11.4倍和4.4倍。从劳动力素质看,韩国2007年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为35%,而马来西亚、阿根廷分别为 20.3%和29.5%,韩国也有明显优势。

第三,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是 中等收入陷阱十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