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西藏布达拉宫介绍》
西藏布达拉宫介绍
红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它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依据此山山势蜿蜒修建,直至山顶。
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缘起于公元七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之规模。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主楼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曰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此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帐,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七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内供奉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就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俨然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篇二:《1 布达拉宫概述》
1 布达拉宫概述
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米,大小房间二千余间。布达拉宫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内部主要由达赖喇嘛宫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布达拉宫白宫顶层为达赖喇嘛宫殿,分东、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处,书房,经堂等,又有议政、会客等场所。布达拉宫内拥有包括达赖喇嘛灵塔殿在内的各类佛殿38个,还有规定拥有175名僧人的殊胜僧院一个,主要从事达赖喇嘛的佛事活动。过去西藏噶厦政权的重要职能机构也都设在布达拉宫,宫内的东西大殿曾是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场所。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巨大宝库,宫内珍藏的各类历史文物和工艺品数量繁多。据初步统计,现有玉器,瓷器、银器、铜器、绸缎、服饰、唐卡共7万余件,经书6万余函卷。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雪域高原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布达拉宫,这座雄伟的宫殿都不失壮丽巍峨的气势。然而,“布达拉宫老了”,已在布达拉宫工作了15年之久的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布达拉宫大多数建筑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少数建筑甚至有1300年的历史”,“不过在中央政府的关心下,国家两次下拨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之前,我们对布达拉宫进行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涉及项目最多的一次大的维修工程,‘大手术’正使‘这位老人返老还童’,老当益壮”。
2 布达拉宫开发与保护现状
布达拉宫是进藏游客首选的必游景点。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的开通运营使进藏旅客数量激增,也对布达拉宫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给布达拉宫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据统计,进入今年旅游旺季以来,参观游客最多的日接待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
同时,布达拉宫属于土木石结构的高层建筑,已经历了1300多年的人为和自然的损害,就像一位高龄老人一样,原本硬朗的身躯已变得比较脆弱。布达拉宫过去几年内接待旅游者和香客50多万人次,日均约1500人次,按参观宫殿全景需要3小时,人均重量60公斤计算,主体建筑在同一时间内需承受约45吨以上的重量。如此大的重量对于高115米、土木石结构的13层建筑来说,不但会造成椽子木下垂或开裂、折断,墙体下沉或松动等,而且对地基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继1989年至1994年,国家投资5300万元对布达拉宫进行第一期抢险加固维修后,2002年起实施了投资1亿7千多万元的以基础地巩固加固为主的第二期维修(目前还在进行中)。总投资达到1.79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是目前正在进行当中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投资最多,维修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借二期维修之机,布达拉宫管理处较为全面的勘察了整体建筑的险情,加大了基础地垄的险情勘察检测和维修加固工作的力度。
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随着近年来参观者的与日俱增,考虑到布达拉宫的承载能力有限,为保护布达拉宫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管理处从2003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布达拉宫"减负"。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西藏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提供资源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布达拉宫管理处实施了门票预定制、分散进宫人流、延长开放时间、限定导游团讲解时间、加大门票查验力度等措施,将人数限制从原来的每天接待1300-1500人增加到限制的2300人,同时,通过提高门票的价格来控制游客数量,并且是实行夏季和冬季票价浮动制,通过涨价限制旺季,运用跌价鼓励淡季。据权威部门透露,这是西藏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经过多次协商,并根据已经进入尾声的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形成的实际承重能力而制定的。{介绍布达拉宫600}.
此外,去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语音导游"是布达拉宫管理处为分散游客采取的又一项"减负"措施。
布宫管理处从苏州共引进了120台"语音导游"
。据强巴格桑处长介绍,引
进"语音导游"不仅能较为全面地向游客介绍布达拉宫,方便了游客,同时也分散了游客,避免在同一佛殿内拥挤的状况,提高了游客参观的质量。
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得过去数千名游客蜂拥而上、过度集中的状况,变成让游客有序、分散地进入宫殿游览,既减轻了古老建筑物承载的压力,又保证了游客的参观质量,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展示西藏优秀民族文化,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物资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
3 布达拉宫大遗产保护探讨
布达拉宫在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相关者的权益要求,但对于布达拉宫来说,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许多方面还需要修正和创新。
3.1树立利益相关者管理理念{介绍布达拉宫600}.
世界文化遗产使命的扩张使得其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不断扩大,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满足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要求并合乎伦理地对待其他利益相关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世界文化遗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念。
3.2扩大保护范围,实现从点到面的保护为目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注重对其周边环境的保。许多国际性文件中都曾提到这一观点,如《关于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第24条:“古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由时间和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和谐极为重要,通常不应受到干扰和毁坏,不应允许破坏其周围环境而孤立该古迹”。在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这一观点也得到落实,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不再局限于单体的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本身.而是扩大到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从点的保护扩大到历史地段的保护。也就是说,从文化遗产单体保护演进到其对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综合性保护。有关部门应制定遗产管理的长远发展目标,将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城市发展计划,重视其整体环境。
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应改变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委员会和大昭寺管理委员会等三个单位的独立关系,建立新的遗产管理机
篇三:《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
一、前言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
二、文化遗产概念
公约规定文化遗产为“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1、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2、有充足的法律依据;
3、历史比较久远;
4、现状保护较好。
四、入选的六条标准{介绍布达拉宫600}.
条件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介绍布达拉宫600}.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五、布达拉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分析
红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它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依据此山山势蜿蜒修建,直至山顶。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也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1994年12月,布达拉宫以世界文化遗产“入选六条标准”中的1、4、6三条标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遗产价值主要表现如下: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1)、悠久历史,恢弘的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是当时西藏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而建,它建筑之宏伟体现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共一千间房,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后来,这座古老的宫堡大部分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成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2)、坚固的结构、华丽的造型;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地基直接埋入岩层。高墙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以此提高墙体抗震能力。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并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地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
(3)、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宗教艺术的宝库;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宫中各座殿堂中还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大型铜制坛城,以及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因此,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
2、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1)、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使整座宫寺建筑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
(2)、藏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伟大成就: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其金属冶炼、壁画、彩画、木雕 等各方面均闻名于世,它的各部分装饰设计、装饰风格、装饰(雕刻、壁画、彩画等)艺术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印、尼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准。
(3)、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建筑相结合的经典例证: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3、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1)、保持了历史原状
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比如:白宫的周围是五世达赖时期仿早期宫堡形式重建的厦经却、结布却、宇经却、丹玛却等坚固森严的圆堡建筑。
(2)、重大的历史和宗教意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长期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同时也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此外,还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
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班禅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而且布达拉宫的雕塑艺术融合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等佛教艺术技法,是汉、印、尼、藏文化艺术的大融合。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介绍布达拉宫600}.
六、总结
布达拉宫成功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它自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宗教等价值外,很重要的是藏民族能将自身的文化类型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把民族信仰体系中的“信”成功转化成了“行”,这才是藏民族的伟大之处,也是它出名之处。这座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巨库,是世界宫堡建筑艺术之最,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藏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造和吸收新的文化才有了当今这一宏伟的世界建筑,我们有必要将这一优秀文化展现给世界,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布达拉宫!
篇四:《布达拉宫游记》
布达拉宫游记{介绍布达拉宫600}.
经过一夜一天的火车旅程,我们一行十七人,八月十六日晚上十点四十到达拉萨,出火车站步行到接站的中巴车旁,用了近二十分钟。到了住宿的“国圣酒店”,安排好房间就已是近十二点了。 八月十七日上午九点,按头天导游李小伙子(自我介绍姓李,后来知道其名字叫李俊,四川人;高个瘦长脸,由于人长的黑,自己让旅客戏称其为“黑导”)约定的时间出酒店,先到茶马古道品茶、购茶。有雪茶、西藏极绿等等。大伙在讲茶小姐的介绍下品尝了六种不同茶叶,又买了各种各样的茶叶。然后去就餐,大概十二点半到了布达拉宫,参观照相,来到布宫入口是十二点四十分,约定的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最近是旅游旺季,参观布宫要提前预约,否则是难以进入布宫参观的。
李俊导游,给我们介绍,一时半会是听不明白的。下面,是我从收集来的介绍布达拉宫的资料,附在这里让我和可以看到朋友们熟悉和了解。
一、 布达拉宫简情: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
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