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与自然科幻小说800 最短的科幻小说800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人与自然》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

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你以此为触发点,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除诗歌以外,不少于800字。

话题分析

面对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立即会想到环保问题,于是一开篇就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环保问题。诚然,环保是人类要与自然处理好关系的关键环节,但也不是说这个题目只有这样一种写法。从题目来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样: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只要写作者开阔思路,就会发现这个题目之中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写这个题目值得担心的还是宽泛、空洞问题,许多人提起这个话题总喜欢空发议论,写不具体。

不必拘泥于议论文一种表达形式。写动物故事、科幻小说乃至寓言、童话,都会翻出新意。

佳作示范

吉林 于天远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20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1000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厘米厚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正是为了避免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

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人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巨大的代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对着一座空旷的小山尖叫“蠢材”,小山毫不客气地回敬“蠢材”。而当他对小山呼唤“我爱你”时,小山也告诉他“我爱你”。

的确,世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着人类是怎样“善”待他们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们从地球身上无情残酷地榨取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气混浊了""再看看地球给我们的“回声”吧。地球将让我们生存在一个灰蒙蒙的、肮脏的环境中,来作为对人类的报复。

早在人类刚刚进化到世界上时,人类和自然保持着友好的相安无事的合作关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报以人类最友好的微笑。

随着人类发展的车轮加速滚动,人类开始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有能力并且有权利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钱,这一最为诱人的利饵,人们把一双双的脏手指向自然。鸟语花香的森林被夷为了荒芜沙漠;珍奇活泼的野生动物成了人们嘴边的燕窝、猴脑。随之,自然开始报复:一群群的老鼠冲向城镇,撕咬着婴儿的脚趾;一群群的白蚁卷入非洲的农庄,留下的只是一具具农夫的白骨。何等让人痛心的“回声”啊! 随着大工业的加速迅起,大量污气废气的排放,人们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尘,已无健康可言。而森林的消失,导致了水土流失,气温升高。1998年夏,洪水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摧毁了无数人的家,不仅仅是中国,南美、非洲、世界各个角落都深受“厄尔尼诺”之苦!

珍爱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已是时不我待的了。

地球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朋友被我们亲手摧残得满目疮痍时,这是什么感受?当我们不得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经过千百遍过滤的水,这是什么感受?当一个孩子指着爸爸说“爸爸的头顶像荒芜的沙漠”、指着妈妈说“妈妈的头发像乌黑的小河”时,这又是什么感受?人类和地球息息相关,我们有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如果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还地球健康,那么当耳边残忍的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简评

文以意为主,意当存高远。意,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作者视野开阔,关心人生,关注地球,由“回声”现象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指出人类若将进步建立在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提出了人类应“善”待自然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作者由今及古,又由古及今,目光由中国到非洲、南美、世界各地,内容丰富而取舍精当,过渡自然而文笔流畅。高远之间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

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20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1000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厘米厚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正是为了避免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人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巨大的代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名言警句】

{人与自然科幻小说800}.

1、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水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公益广告)

2、“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卢梭

【运用思路】

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地球只有一个,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

家园。

【精彩素材1】

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

环境污染也使人类自食了苦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造成重大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得心脏病、肺病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的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及思维紊乱。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严重污染,5911造成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至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的鱼虾,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病 ,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至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8、日本的爱知粮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 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素材点拨】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是人类自食其果,如果还不能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将来世界的情形将 不堪设想。人们将使人类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适用话题】“

“环境”,“环保”,“代价”,“绿色的呼唤”,“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

【精彩素材2】

地球一天的污染账

地球上城市居民约有70%(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

每天至少有800人因此过早死亡。

每天有1.5万人死于饮用污染的水,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工业、各种喷雾罐、冰箱、空调机等每天把1500多吨氯氟烃排入大气层

每天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为5600万吨,“温室效应”与此有关。

每天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16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

每天有14万辆新汽车驶上公路,各国400多座核电站产生26吨核废料, 还有1.2万桶石油泻入海洋。

【素材点拨】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类的命运可想而知。

【适用话题】

“生存”,“为了人类”,“拯救地球”,“还地球以绿色”,“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精彩素材3】

保护臭氧层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要求 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里昂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资的排放,并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1985年,由20多个国家发起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50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资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决定,敦促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里昂。

【素材点拨】

保护臭氧层,事关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每个公民也应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适用话题】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责任”,“合作”。

【精彩素材4】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

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素材点拨】

每一种动物都 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权利。

【适用话题】

“生命”,“珍惜动物的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精彩素材5】

古老的环保故事

有这样一则古老的故事:古时候,在我国江南某地有一个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个出差的任务,是到当时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骑着一匹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还有一丝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着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劳减轻了不少。这口井为南来北往的人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个小官吏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离开旅馆时,顺手便把马吃剩下的残草败根倒在了水井里。过了一个月左右,小官吏从京城办完事回来,又来到这家旅馆。他赶到这里时,天已完全黑了,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从水井里打水上来喝。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够呛,喝起水来如同牛饮一样,结果喝进去一根草秆。草秆卡在小官吏的喉咙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会儿,小官吏就一命呜呼了。而这草秆正是他前次来的时候,倒在水井里的。古人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训,便告诫后人说:“千年井,不反唾。”这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弄脏水源的意思。原来,我国古人早就懂得了保护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素材点拨】

古人尚且懂得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今人更应如此。破坏环境的后果,必然如那位自私自利的小官吏一样。

【适用话题】

“环保”,“教训”,“保护环境,功在千秋”。

“人与自然”类话题作文导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与自然科幻小说800 最短的科幻小说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