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保护母亲河作文4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保护母亲河调查报告》

“共谋科学发展,同创美好家园”保护母亲河实践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湿地保护实践调研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 马月

引言

母亲河,既是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条孕育华夏儿女灿烂文明的河流,母亲二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对于中国而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样的,对于黑龙江的儿女来说,乌裕尔河则是我们的母亲河。随着全国“共谋科学发展,同创美好家园”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开展,黑龙江人更是跟上时代步伐,科学发展,努力在“母亲河”流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国家生态工程建设。

对此,我利用暑假归乡期间,深入基层,来到黑龙江省富裕县乌裕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实践调研和学习,以进一步了解“保护母亲河”的意义所在,以能更进一步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科学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领导都高度重视乌裕尔河湿地的保护工作。前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尤其是在2006年3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为自然生态系统类,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2006年12月。经齐齐哈尔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黑龙江乌裕尔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按副处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编制19人,至此黑龙江乌裕河湿地的保护工作进入了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新局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切实加强对该保护区的指导,严格管理,高标建设,逐步增加资金的投入,协调好保护区的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保护区的科研与监测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实践考察内容

1、 实地考察前的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掌握

为了更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和调查前的知识储备,我上网并查找资料掌握了一些有关乌裕尔河的介绍。

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省内最大的内陆河。金代在乌裕尔河流域设置蒲峪路,称“蒲峪路河”。元代称“忽兰叶河”。《清一统志》称“呼雨哩”、“呼裕尔河”,又称“乌雨尔”、“瑚裕尔”、“乌羽尔”河等,均为女真语一音之转,“涝洼地”之意。乌裕尔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是嫩江左岸的较大无尾河流,流域面积23110平方公里。清朝称瑚裕尔河、乌羽尔河,满语“涝”的转音。建国后在有关资料和图籍中并用乌裕尔河和呼裕尔河。乌裕尔河自源地流向西北,至北安县城南折转向西南,经北安、克东、克山、拜泉、依安、富裕等6县,于富裕县雅州附近折而南流,尾阍逐渐消失在齐齐哈尔市以东、林甸县西北的大片苇甸、湿地之中,变成潜伏状的广阔沼泽地。它原为齐齐哈尔市境内、嫩江东部的一条支流,近一、二百年由于河口淤塞,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中国第二大内流河。全长587公里,

流域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上游属上溪性河流特征,有明显的河床,下游河水排泄不畅,失去河床,河水四溢,形成广阔无垠的沼泽—-著名的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乌裕尔河的主要支流有轱辘河、鸡爪河、闹龙河、鳌龙沟、润津河等。

乌裕尔河全程都是由东至西流向,自源地至依安为山丘区,坡度较缓,河谷宽约2公里,河道比降1.1‰。北安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40-180米,最大水深4.6-5.5米,最大流速每秒1.2-1.7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8米,最大水深0.3米,最大流速每秒0.5米。河流在依安以下进入广阔的平原区,河谷宽达10公里。依安水文站处,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680-4000米,最大水深2.4-3.8米,最大流速每秒1.5-1.7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1米,最大水深0.3米,最大流速每秒0.4米。乌裕尔河下游之尾部(滨洲铁路以北)为浩瀚的九道沟苇塘,无明显的河道,大小湖泡星罗棋布,地势低平,比降0.04‰,肉眼观察不到有水流的状态,上游来水在当年之内流不出本区。滨洲铁路以南多为闭流的湖泡区。本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相继修建了中部引嫩、北部引嫩及连环湖补水工程,开挖了由富裕县富海至连环湖长达64.9公里的输水干渠,打通苇道60公里,使滨洲铁路以北的来水比自然情况下稍快地流入连环湖,高水位时可通过连环湖控制工程不泄入嫩江。

富裕县于2000年1月申报了“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并于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乌裕尔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同时列入国家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本项目的可研报告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评审,上报国家财政部,项目即将实施。

乌裕尔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认证面积为64530.05公顷。这里除栖息着少量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丹项鹤、白头鹤、白鹅、大天鹅,还有大量栖息着的白额雁、针尾鸭(水鸭子、野鸭子)、雪兔和水鸟等。还有珍贵植物野大豆、黄芪、甘草等。

为加强乌裕尔河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县政府成立了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并将在龙安桥镇、富路镇和北引0号站建立三个保护区管理站,保护湿地丰富的物质资源,逐步恢复乌裕尔河流域的增湿、调湿、固碳、存贮热量等生态调节功能和野生动物息栖环境;防止和控制流入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的污染,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再生的开垦、筑坝、刹草、建房和乱捕滥猎等人为破坏活动。

2.实地考察内容的掌握

八月初,我来到黑龙江省富裕县乌裕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那里我听取了有关部门的介绍,对富裕县管辖范围内的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湿地有了具体的了解,并对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规划有了一定的掌握。

(一)湿地介绍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溏、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二)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黑龙江乌裕尔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部,东与依安县接壤,西靠齐嫩铁路,南以碾北公路为界,与国际重要湿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路相望。并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水资源地,是松嫩平原湿地的典型代表,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是丹顶鹤、白枕鹤等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是继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在松嫩北平原上又一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水禽的大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坐标东经124°10′—124°53′,北纬47°52′—48°20′。保护区总土地面积为64530.05公顷,其中湿地的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 。

2.地势地貌:

该地区地势为自东北向西南缓倾斜,海拔150-220米。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前高平原,地面波状起伏,宽沟于岗阜相间,中部为乌裕尔河,嫩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冲积平原,地面平坦,部分地区分布沙岗,自然堤及少数洼地,丘岗错落,河道溪流纵横,湖泊泡沼密布、大平小不平的低平原区河湖相冲积地貌为主的复杂的微地貌类型。

3.气候特征:

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3.5℃。年平均降水量为427.4毫米。年平均日照2742.8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489毫米。年平均风速3.7米/秒(3级),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

4.水质:

地表水质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特征明显,氮、磷严重超标。在污染物构成中,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物分别占93.14%、6.86%;重金属和非金属分别占0.01%、99.99%;无毒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分别占99.98%、0.02%。产生地表水污染,应进一步加强治理。据有关资料表明该地区的地下水已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5.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植物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初期生产者,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起着重大作用。在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内现已查明有维管束植物524种以上,隶属于70个科,256个属,在种子植物中含20种以上的科有8个,为菊科、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毛莨科、藜科等,含7-19种的科有10个,它们是百合科、唇型科、玄参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石竹科、紫草科、鸢尾科、报春花科、眼子菜科等,以上18个科所包含的植物总数约占保护区植物总数的70%左右,其余30%的植物种分别属于其它的52科,乌裕尔河植物种数占黑龙江省植物总数的70%以上。

6.植被类型:

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毗邻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地势平坦同扎龙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基本相同,包含草甸、草原、沼泽和水生植被四个植被类型。

7.经济植物类群:

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内的许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根据其特点与用途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药用植物类

经初步查明保护区内的药用植物有250种,接近保护区内的高等植物的50%,其中有许多松嫩平原特有的地道药材,常见的有:防风、细叶柴胡、问荆、两栖蓼、野大豆,千屈菜、睡菜、蒲公英、芦苇、菰、雨久花、萱草、驴蹄菜、狭叶香蒲、细叶百合、地榆、米口袋、知母、甘草、黄芪、桔梗、徐长卿、龙芽草等。这些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物种资源,必须加强保护。

(2)纤维和饲用植物类

经初步调查保护区内共有该类植物近200种。纤维植物常见的有狭叶香蒲、芦苇、小叶樟、灯心草、甜茅、荆三棱、菰、地榆、寻麻;饲用植物常见的有扁蓄、藜、委陵菜、野大豆、五脉山黎豆、蒲公英、羊草、星星草、野大麦、拂子矛等。

(3)淀粉、糖类植物

保护区内有该类植物约20余种,常见的有慈姑、地榆、睡莲、芦苇、知母、黄精、野可、野麦、轮叶沙参、菱、蓼等。

(4)蜜源植物

很多植物花可提供蜜源,此类植物在保护区内分布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毛水苏、驴蹄菜、千屈菜、地榆、蒲公英、地瓜苗、葶苈、益母草等。

(5)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是指植物某些器官中含有芳香油或油精的一类植物,也叫香料植物。此类植物在保护区内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颉草、艾蒿、苍术、泽兰、菖蒲、野簿荷、黄花蒿(香蒿等)。

(6)单宁植物

该类植物是指植物中含有的鞣质,能够从中提取单宁(栲胶)的植物。在保护区内有此类植物10余种,常见的有酸膜、分叉蓼、地榆、牻牛儿苗、委陵菜、千屈菜、龙牙草、两西蓼等。

(7)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通常是指植物的器官中含有较多的油脂的一类植物。保护区内分布约有20余种,常见的有独行莱、水杨梅、地榆、益母草、苍耳、野大豆、龙芽菜、桔梗、葶苈、地肤、芥菜、山黎豆等。

(8)食用植物

食用植物包括野菜和野果,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喜爱程度日益增加。保护区内约有该类植物30-40种,常见的有黄花菜、藜、问荆、蒲公英、慈姑、芥菜、独行菜、葶苈、菱角、车前等。

(9)其他经济植物

除以上经济植物以外,在保护区内还有飞燕草、桔梗、百合、毛莨、鸢尾、驴蹄草、等绿化和观赏植物;芦苇、浮萍、金鱼藻、水葱、星星草等环保植物;百合、沼委陵莱等色素植物。

(10)重点保护植物

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有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分别是:野大豆、黄芪、甘草。

8.动物资源:

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腹地,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经初步确定有脊椎动物365种,涵盖6纲,占黑龙江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3.3%。

(1)鸟类资源

根据调查结果及文献记载,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65种隶属17目48科,占黑龙江省鸟类种数356种的74.4%,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51种,占种数的56.98%,雀形目鸟类114种,占43.02%。

(2)两栖爬行类资源

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现有两栖类2目4科6种、占黑龙江省两栖类种数12种的50%,爬行类3目4科6种,占黑龙江省爬行类16种的37.5%

(3)鱼类资源

据近年调查和文献记载,乌裕尔河自然保护区的水域中,有鱼类52种,分别隶属于9科

35属。其中鲤科鱼27属38种,占鱼类总数的74.5%,为最多,鳅科有2属3种,鲿科2属2种,鲶科和七鳃鳗科1属2种;狗鱼科、熊科、鳢科、塘鳢科各1属1种。{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3.建设目标和任务

指导思想:{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的有关要求,在近期内以保护与恢复工程为重点,加强对自然湿地的保护管理,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初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规划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示范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当地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协调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远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充分考虑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确立主攻方向,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按需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吸收国内外湿地保护恢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生态技术在湿地保护中应用的原则。

——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原则,采取以国家投资为主,同时制定积极有效的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湿地保护公益事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工程的积极性。

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加强乌裕尔河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系统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使乌裕尔河湿地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宣传培训、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水平,科学解决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湿地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矛盾,引导保护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实现湿地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基本遏制人为因素导致的湿地质量下降趋势,最大限度地保护珍惜物种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使之免遭人为干扰和破坏。

(2)创造有利于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的栖息环境,做好野生种群的监测和抢救工作。

(3)加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的步伐,尽快形成较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及素质较高的保护管理队伍和科研队伍。

(4)加强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保护区各保护管理站的建设速度,使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做到目标明确,管理有力。

(5)积极开展科研监测工作,为有效的开展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6)力争三年后使乌裕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整个松嫩平

篇二:《保护母亲河的调研报告》

保护母亲河的调研报告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母亲二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所以,对黄河旅游区的开发,应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统一起来思考,尽可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只有如此,我们开封的黄河旅游区才能显示出个性并独具魅力。为什么黄河会水土流失呢?为什么黄河水质很差呢?为什么黄河上游会决堤呢?让我们一一去解决吧!

为什么黄河会水土流失呢?原来是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为什么黄河水质很差呢?原来是近十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之天然来水量偏少,黄河流域水质污染日益加重。

据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中心最新发布的《黄河流域近十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表明,近十年来,黄河流域水质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形势更为严峻。二00三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超三类水质标准(以下简称超标)河长达百分之七十八点六,与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六十八点八相比,有所上升。近十年间水质最差的年份为一九九七年及二00二年,其超标河长分别占百分之八十及百分之八十点

六。 与全流域水质情况相比,黄河干流污染发展趋势更为严重。二000年以后,水质急剧下降,至二00三年超标河长达百分之七十八点一。与一九九四年相比,

超标河长上升幅度已达百分之二十点七。目前,黄河干流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段,主要集中在石嘴山至乌达桥、三湖河口至喇嘛湾以及潼关至三门峡等河段。 从支流来看,历年来水质均很差,超标河长所占比例一直都高居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五之间。目前,污染严重的支流主要有湟水、汾河、涑水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其入黄河段水质几乎常年为劣五类(劣五类水已基本失去水体功能)。与干流相比,支流污染项目明显增多。 专家分析认为,造成黄河流域近十年水质污染逐渐加重的原因是,近年来流域生产和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大,而污染治理严重滞后,部分企业未实现达标排放,加之农业耕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每年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降水减少、水量偏枯,水体稀释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引起流域水质变差。

{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为什么黄河上游会决堤呢?原来是因为黄河,在中下游是地上河,黄河从上游到下游带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也就是第三阶梯处,地势平坦,所以泥沙沉积,河床年年升高,所以大堤几乎不管用了,就决堤了。

一条黄河,代表着所有中华人民的环保意识,更代表全世界的人民。我惟愿,黄河的治理,不仅给中华人民一个启示,更加给全世界的人民一个契机。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水资源!

剡山小学 五(5)班 赵晨宇

篇三:《保护母亲河 作文》

保护母亲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保护母亲河的调查报告作文399字 保护母亲河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