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为民多奉献为党添光彩
—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李仟绩事迹材料
李仟绩,男,1952年3月出生,汉族,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12月起任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李仟绩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该同志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镇上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镇领导谈起李仟绩,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老百姓提起李仟绩,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李仟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自从李仟绩担任绣惠镇茂李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原来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
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阂,心里顺了,工作起来积极性也高了,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思想,积极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2005年,他筹资8000元对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巩固和扩大了党员教育活动场所。他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领导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期望,一定要当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为全村造富。”这是李仟绩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镇党委做依托,党员群众做后盾,他从廉洁自律做起,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乡亲们放心和信任。在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村财务始终坚持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就这样,他上任不到半年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的带领下,茂李村改变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项工作开展起来群众积极拥护,各项指标名列全镇前茅,连续多次被授于“先进村党支部”称号。
“共产党员要时刻想着群众利益,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给我的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李仟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李仟
绩常说:“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李仟绩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改工程。整修道路、自来水管网改造、电路改网等,关系到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李仟绩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投资45万元,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一支3人的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在修街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让群众放心,在争取党员和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李仟绩实行了村民自治,集体补贴的办法,由各条街上的住户自己选出代表,自行组织修街,按照平方数再由村集体进料统一补贴,群众自发出义务工。这一做法大大节省了资金,保证了质量,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大大缓解沉重的医疗费。为此,经两委会研究,由村集体为全村1376口人垫付了合作医疗费用,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鉴于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在李仟绩同志的带领下,投资12万元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在村内重挖自来水管道,重修自来水保障设施,对保障吃水用的深水泵进行了维护,使全村不再看着自来水龙头挑水喝了,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也进一步保证了群众的吃水安全。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李仟绩多方筹措资金18万元,规划建设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村文体广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在广场的凉亭里下几盘棋,在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身体,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如今的茂李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李仟绩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李仟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村里李庶言家,因家庭贫困,无钱修房,得知这一情况,李仟绩马上拿出500元钱,帮其修好了房屋。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村里有位名叫李玉先的孤寡老人,衣食无着,李仟绩隔三差五给老人送吃送穿,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管村里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李仟绩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让孩子修完学业。这样的事举不胜举。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挑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去年3月初,绣江路拆迁改造拉开序幕。茂李村有30多户要搬迁,占全镇整个拆迁任务的的30%。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对搬迁群众不理解,他和其他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有的户要跑上十多趟。由于工作强度大,拆迁10多天后,他就发烧、出虚汗,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重感冒。医生说要住院治疗。他想:现在拆迁工作到了关键时期,自己一走,一定会影响到工作。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在家输液,白天照常工作,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拆迁户,一些拆迁户感动地说:“我们不看别的,就凭你这种精神,我们也要签字拆迁。”就这样,30多户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
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李仟绩都恪守着“奉献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人生格言,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懈奋斗。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上任之初,他的思想压力很大。围绕着如何才能把茂李村的工作开展的更好,他先后到一批老干部、老党员家中进行交谈,了解当前村中的实情。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运转。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开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扇大门,金钥匙便是办企业,上项目。可是办工厂,一缺资金,二少门路,三缺人才,怎么办?面对这种形势,与两委干部经过反复权衡,认真分析了村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优势和出路:村子紧靠镇驻地,毗邻绣江路,交通便利,物流畅通,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二是有一定数量的闲置多年的非耕地,便于为企业上马提供场地;三是村民素有务工传统。为此他首先发动群众,围绕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多方招商,为防止出现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好企业的正当经营权,李仟绩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到企业吃拿卡要。李仟绩坚持以身作则,不做“榨油机”,甘当“助推器”,并提出了“墙内的事情企业干,墙外的事情我们办”的口号,真正让企业感到来得放心,干得舒心。对新落户的企业,积极主动地靠上做好工作,为其办理各种手续,协调各方关系,提供周到服务,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对出现问题和困难的企业,帮助他们找出路,想点子,上项目,跑资金,千方百计帮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完善工业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村里先后投资10万余元,对园区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的出行条件,极大的激发了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先后有10家企业落户茂李村,固定资产投入达到850万元,招用茂李村企业职工132余人,实现年销售额320万元,利税达到48万
篇二:《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为党 为村 为民
甘做****发展的引路人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男,****年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年参加工作,曾获*****县先进个人、********、“头雁”书记等荣誉称号。2000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多年的基层工作中,该同志认真学习扎根实践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强化两委班子作风建设是拉班子带队伍的能手,为民解忧解难解困是群众喜欢的贴心人,服务招商引资发展大局是**发展的引路人。
一、捧着书本看,扎根实践干,以表率之先引领全村风尚 该同志深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这句话的深刻涵义。一是学习理论。平时该同志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是积极参加镇党委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二是扎根实践。实践出真知。多年来,该同志十分注重向政府领导学,学习他们善于把握大局的谋略、勤政爱民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品格;向同事们学,学习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向基层干部学,学习他们密切联系群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二、甘为民谋利,一心为发展,以实干之先营造全村氛围 任职以来,该同志一直把****村的发展和民生福祉记在心
上。按照“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项目、一流收入”的全村总体发展原则,带领全村积极发展、积极建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是坚持打造发展硬件。提出全村“破解梗阻、项目铺路、发展致富”的思路,经过几年努力,筹资****余万元,盖起了二层村政府办公楼,开发居民住宅楼***平方米,为村民修建休闲广场***平方米,灯光篮球场一个,购置村民健身器材21件,修建水泥路边沟***米,铺建水泥路面***平方米,安装路灯***盏。同时偿还外债***万元,村民陈欠***万元。劳动之余、闲暇之余,村广场人群熙熙攘攘,健身的健身、打球的打球、跳舞的跳舞,一派欢乐、幸福、和谐的景象。二是坚持招商引资强项目。在积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坚持走强招商引资,安排就业之路。经过二年的招商引资不但加速了新农村建设,也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村解决劳动力400多人(这些就业工人其中有三百多人签订长期合同,不但可以按月拿工资,而且享受三险和养老待遇),****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投资1.3亿元的宝清县大成煤业顺利在此落户。实现上缴税额50%交给七星泡镇和****村,为****村发展建设提供了经济资金来源和就业岗位;宝清县龙杰饲料厂在此建厂,实现收纯利润的百分之五,为村里增加了可观的收入增加了资金支持;成功招进洪成砖业大型免烧砖厂,同时,大型酿酒厂、米类加工厂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厂先后在****村落地投产。三是坚持为民谋福祉。党员发展28人,积极分子38人。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040元,同比增长20%。全村新农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路面硬化、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实现全覆盖。几年来,****村在宝清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领导下,在全村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破解各种发展瓶颈,以人为本谋福祉,以村为基搞建设,举全村之力、集全村之智,实现了全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2011年被县政府授予“先进村”、“头雁”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另外,该同志个人出资捐助贫困大学生王志伟顺利完成了学业。
三、强化党支部,夯实党组织,以风气之先引领全村和谐 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促团结。该同志十分注重与班子成员的团结,遇事与大家多沟通、多协商,召开支委会、村两委联席会、党员大会,在研究讨论后才作出决定。现在,村两委班子是团结的班子,是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班子,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二是抓培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学习《村民委员组织法》、《土地承包法》、《“三资”委托代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律责任意识。三是强基础。在转变村两委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要求村两委干部做到进村入户常走访、广纳群言查不足,切合实际定措施,真心实意抓整改,从而真正培养、锻炼一支适应农村工作形势、整体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
篇三:《先进村党支部三十里铺村党支部典型事迹材料》
先进村党支部三十里铺村党支部
典型事迹材料
(2011年1月12日)
三十里铺村位于安定镇政府西南1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24户879人,其中党员23名,有耕地面积3780亩。多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致力于发展村级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逐渐使该村成为全镇的先进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养殖示范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组织,多次被授予“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也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他们是这样做的:
首先就是加强班子建设,通过不断学习增强班子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
支部班子建设直接关乎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近年来由于注重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在支部书记李世林的带领下恪尽职守,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领头雁”。由于注重平时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该村 “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换届选举中连续八届获得了连任,成为全镇远近闻名的“和谐村”,这是全镇乃至全县都是少有{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的。
在班子建设工作中,党支部重点抓了理论学习,不论是去年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今年的创先争优,总是把学习放在首要位臵。只有学习搞好了,其它工作才能搞好,所以该村特别注重搞好班子队伍、党员,甚至部分群众的学习教育工作。由支部书记亲自带头学,规定各参学学员无特别重要的事绝不充许请假,必须参加学习会议,而且实行各学员论授课制,谁讲的不好,或是谁的学习笔记记写的不好,就要重新补课,直到好了为止。
通过学习,不仅使党员群众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使每名村级党员干部拥有1至2门致富技术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同时,将有能力的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群体组织起来,建立包抓责任制,为每人划分了工作片,具体负责本工作片内群众思想上教育、产业上帮扶的工作,按季度制定详细目标任务,实行“一周一报告、半月一考评、一月一通报”的工作制度,使他们逐渐树立发展意识,祛除“等、靠、要、阻”等不良现象,最终建立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到该村来。{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其次就是要多办实事好事,改善村上的基础设施条件。 “群众是水,干部是鱼,有水无鱼是一潭死水,有鱼无水是条死鱼”。该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投资环境得到好转后,他们就想方设法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一
是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程。涉及全村全部168户775孔窑洞。其中挽窑沿花栏775孔,涂窑面775孔,整治院落168户,新建双瓮漏斗式无公害厕所19座,新建“三位一体”式沼气池50座,硬化主侧巷道3条310米,铺设排污排水管道150米,堰畔120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卫生意识、健康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水塔1座,铺设引水管道1.6万米,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难问题;修补党员活动阵地1处;柏油硬化了刘家湾至吴家圪堵段道路和“三老”路,其中新修大桥2座、涵洞1个,堰畔500多米;完成了集市改造120米的堰畔工程,做好了新建104间二层门面房的前期规划;三是建成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累计培训党员干部95人次;投资2万余元建成“农家书屋”,其中配备档案柜5个,配备各类图书2000余本;投资1.2万,开通了“农信通”,拓宽了农民索取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当前,村支部一班人正在以争创文明新村为契机,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的扶持,改造集市,建垃圾池、垃圾箱等,力争把三十里铺村建成一个高标准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就是坚定发展产业的信念,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
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村党支部一班人敢为人先,探索科技致富的新路子。2007年,县上和
镇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养殖业的优惠政策,以书记李世林为首的村党支部看中了三十里铺村有传统养猪这一优势,毅然决定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先后组织有养猪积极性的群众到宜川县、史家畔乡赵雪红养猪厂和本镇廖公桥村张宏养猪场现场参观,学习他们先进的养猪技术,引导群众发展标准化养猪。回来后,他们就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1万元,建成高标准猪棚15个,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再为13户养猪大户共奖励资金10.5万元。同时,全面推广“品种良种化、圈舍建设科学化、饲草饲料配合化、防疫治病程序化、畜产品无害化”的标准化养殖技术,使养猪业在该村迅速壮大起来。当年全村发展养猪专业户97户,其中发展百头以上大户12户,50头以上大户15户,20头以上大户40户,5头以上30户。存栏猪2200头,出栏2000头,实现牧业产值280万元,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接近3000元。养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龙头产业,三十里铺村也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
在成功发展养殖业的同时,村党支部还注重发展洋芋、玉米种植和运输等配套型产业。通过农信通、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教育农民不断学习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地膜洋芋、垄沟洋芋,地膜玉米等科学种植模式,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作业率。今年全村种植洋芋1400多亩,品种主要以克新一号为主,并配有一定浇灌设施;种
植玉米700多亩。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该村收入大大增加,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9070元,是全镇的2位还多。
总之,三十里铺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目标,以班子建设着手,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结合本村实际,带领全村群众正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篇四:《2012年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塔贝营子村位于水泉乡东北部,共有5个党小组,42名党员,下辖5个自然组,1132人。该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得群众和社会好评。
一、基层基础建设
1、招商引资方面。引资金上项目,我村村原本是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典型的贫困村,在支部领导下,支村两委为了改变这种一贫如洗的现象,支部书记本人利用各种关系,联系各界朋友和外界的社会关系,积极引资,先后有三个飞龙、远和聚基、国运等多个企业在我村安家落户,为我村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壮大了我村集体经济,同时安排就业200多人,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2、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在集体经济稍有好转的时候,村上硬件设施严重落后,已摆在支部面前,支部书记用一句朴实的话表示了他带领支村两委成员做事的决心,“做事就会有困难,不做事那就无所谓了”。支部克服重重困难,在集体经济薄弱,村上落户企业正在筹建中的困难情况下,支村两委成员充分发挥各自力量,到处筹集资金,修建起高标准、现代化小学,配备图书室,为我村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