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吐鲁番的古诗 吐鲁番天气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描写新疆的诗歌诗句》

描写新疆的诗歌诗句

新疆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

新疆是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

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新疆山川壮丽,瀚海无垠,

新疆古迹遍地,民族众多,

新疆民俗奇异,充满活力。

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

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国最低洼地,

既有一泄千里的河流、万顷碧波的草原,

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境,

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

保存完好的原始动植物种群,

更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新疆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神奇独特,

著名的景区有高山湖泊—天山天池、

人间仙境—喀纳斯、

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

空中草原—那拉提、

地质奇观—可可托海等。

在5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的,

南、北、中三条干线上,

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古文化遗址、

古墓群、千佛洞等人文景观。

这里的交河故城、楼兰遗址、

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

新疆,占我国总面积六分之一,

这片七彩的土地,

是国内外游客渴望一游的秘境,

这不仅因为她以歌舞之乡、瓜果之乡、

宝石之乡、地毯之乡的美誉全国;

也不仅因为她地处亚欧腹心,

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所,

古迹遍地,文物众多,

“地下博物馆”的盛名誉满天下;

而且还因为她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

乌孜别克、锡伯、蒙古等众多民族丰富多彩、

千姿百态的奇风异俗。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

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

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

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

额尔齐斯河、等20 多条。

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

田园阡陌,颇有“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

新疆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

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新疆四周高山环绕,河湖众多,

汇聚了丰富的山地降雨和冰川融水,

滋润着一片片草原及绿洲,

具有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貌,

观赏性极强。苍翠无边的雪松云杉,

晶莹的冰川,碧澄的湖泊,

浩翰的戈壁沙海,辽阔的草原,

及各种珍稀动植物组成了各种类型的,

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奇观。【描写新疆的诗歌诗句】描写新疆的诗歌诗句。

历史上新疆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

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

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

惠远古城,一座新疆的历史名城,

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历经岁月变迁,风雨飘摇,{关于吐鲁番的古诗}.

如今走进惠远古城,走进将军府,

依然被那份庄重、素雅的历史氛围而倾倒。

赛里木湖的清晨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

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

湖中群山环绕,天水相映;

隆冬季节赛里木湖瑞雪飞舞,

银装素裹,雪涌水凝,

葱萃的苍松与洁白的雪被交相辉映,

构成一派北国林海雪原的壮阔景色;

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

篇二:《地理古诗词》

一、古诗与气候知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快行冷锋或寒潮

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对流雨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岭南地区暖锋锋面雨

5、“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6、“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有可能是台风

7、“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

8、“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9、“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

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

1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

12、“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

13、“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

14、“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

15、“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

1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1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19、“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

20、“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华北地区春旱,春天仍在冷气团的控制下,人们对春雨的渴求和珍爱

21、“孔明隆冬借东风,火烧曹阵在赤壁”——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东南风

22、“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

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

2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唐.张敬忠)《边词》—–节律美之纬度地带性

2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甘肃玉门关处已经“无能为力”了。体现了节律美之经度地带性

2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垂直气候差异,体现了节律美之垂直地带性。

2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脉垂直气候差异

二、地貌知识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流水侵蚀下切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四川崎岖险峻的地形和交通闭塞的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山地地貌

4、斜阳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俗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唐.皇甫松)——-河流冲积或沉积地貌

5、“仰望山接天,俯看江成线。”——横断山区高山、峡谷相间纵列分布

6、“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云贵高原险要复杂的地形和冬季准静止锋影响下的暖湿的气候

7、“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骑新民。”,“远看成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雪山连绵,矿藏丰富,虽然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8、“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院院地下藏,窖洞土中生。”——黄土高原建在地下的窖洞。

9、“上山到云间,下山到河边。”——藏南谷地

10、“百里草原遍热泉,千里热湖映雪山。蓝天万里高飞雁,浩茫热气弥宇间”——西藏地热资源

11、“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贺兰山以西盆地,开口风力强劲地段的戈壁滩砾石层景观)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南丘陵地形

13、“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生光阴路上忙”——-云贵高原地区崎岖的地形和过去交通的困难。

14、“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唐.岑参)—–诗人甘愿冒大忌,情不自禁的连续用了四个“火”字,突出“火洲”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之地,七月份月均温达33℃,极值曾为49.6℃。

15、“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为我国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水热同期,土壤肥沃

16、“天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南方酸红壤遇雨散成泥浆,天旱则成硬板状。

1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岩为沉积岩,除了是制水泥和石灰的原料外,还能发现生物的化石。

18、“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火山喷发带来火山岩

1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岷山位于秦岭以南,出现“千里雪”的景观是海拨高,获地面辐射少。

20、“断层一条线,有水在里面”——地下水常沿断层线出露地表。

21、“水滴石穿”、“沧海桑田”——前句表流水侵蚀,后句表地壳物质在不断运动,上升运动可使“沧海”变成“桑田”,下降运动也可使“桑田”变成“沧海”。

22、“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

2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为了适应风大环境而头重脚轻,随风摇摆,不易折断。而山间则气候恶劣、土壤坚硬,故而竹笋嘴尖皮厚易于钻出地表。

24、“天崩地裂寻常事,水滴石穿更无言” ——地理事物的力量美

25、“溪间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地理事物的文化美

三、水文知识和天体运动知识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瀑布蕴藏巨大水能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三峡磅礴的气势和巨大的水能资源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刘禹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绝岸愁倾覆,

轻舟故溯洄”(清.施润章)——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的磅礴气势,观潮时间和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昼夜更替、万川归海的自然规律

5、“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南宋.谢枋得)——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

6、“天时人事日相崔,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纯科学结论

7、“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四季变化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赤道周长约为四万千米,得出一日自转的线速。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时空美!

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抓住“月落夜半”四字,得出为上弦月

1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唐.朱淑真)——-“无夜”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月相当为满月(望)。

1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月黑”为无月光之夜,月相当为“新月”前后。然此诗略有矛盾(月黑怎见雁飞,大雪季节怎有大雁?)。

12、“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夜静”指半夜人静之时,此时月出应为“下弦月”。

1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四、人文地理知识

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篙去烧畲”(刘禹锡)——烧山种地、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2、“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之涣)——放火烧草,骑马射猎破坏草原生态的无知行为

3、“谁知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群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树立生态道德,爱护生灵。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水土保持

5、“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反映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布差别

6、;郡城南下不通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吐鲁番的古诗 吐鲁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