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关于杂技的作文6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关于杂技表演的作文600字》

关于杂技表演的作文600字 精彩的杂技表演 今天下午,我们在体育馆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 镜头一:厨房杂耍 厨房杂耍?是在厨房里玩杂技吗?不会吧!看了这个题目,你是不是会这么想呢?如果这么想,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吧!节目一开始,就上特技,一个厨师打扮的男演员手拿3个球上了台,只见他“唰”地一声把球全部抛向空中,然后接一个抛一个。球像一个听话的小娃娃,排着三角形的队伍跳着舞,灵活地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真厉害!第二个也不逊色,和第一个不一样的是,他拿的是三把炒菜用的铲子,“哗哗哗”笨重的铲子像可爱的小女孩一样上下翻飞,看得真过瘾!第三个人最厉害,他竟然用一根细小的竹竿挑起了一个大盘子,摇动竹竿让盘子在空中不停地自转,三个、四个、五个,在支新盘子的同时还要不时地跑到前面去摇动前面的竹竿,让前面竹竿上的盘子急速转动不掉下来,看着他盘前跑后,不停地支盘、摇动,同学们都帮捏一把汗。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一连支起了十一个盘子,这么多盘子同时在空中像蝴蝶一样飞舞,真是太棒了! 镜头二:跳圈 跳圈是个压轴戏,还真的很给力呢!随着音乐响起,十几个男演员上台了,两个女演员用一大一小两个圆形圈架起了一个8字形的两环物体。表演开始了,男演员一个一个地跳了过去,他们各有各的跳法,有人像海豚一样从大圈里跃了过去,有人像兔子一样从小圈里蹦了出来,还有人像羚羊一样从大圈里跨了出来光这样还不够,他们还越过了三环、四环,当他们跃过四环时,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杂技演员台下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他们今天能站在台上表演这些高难度的动作,一定是经历过许多次痛苦了历练的。想到这里,一阵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篇二:《看杂技》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九句口诀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的乘法口诀都是5句。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实际意义,掌握编制5的口诀的方法,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征,给学生自己探索乘法口诀的时间和空间。

课时1 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9 教学内容:信息窗1 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挂图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三、口诀的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观看自行车表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课后反思:

篇三:《看杂技》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5乘法口诀的探索与记忆,运用口诀解决问题。其中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材新颖。

本单元以数学儿歌的形式出现,除了题材新颖外,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儿歌,有意识地倡导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也是素材的潜在价值。

2、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编排口诀。

本单元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首先,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因为生活中我们数数一般是两个两个数或五个五个数,5的加法是孩子们最容易算出数来的,也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 3、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乘法编制口诀的难度。

4、练习编排与口诀相呼应,出现了数学儿歌的习题形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应用

教学措施:

1.口诀的编制要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教学时,每句口诀的编制都要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如“三五十五”一句建立在解决“五个小丑几个球”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同时每句口诀的编制都要与乘法的意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要离开乘法意义单纯编制口诀,要使解决问题、乘法计算、编制口诀有机地融为一体。

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

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单元,理解意义很重要。借助情境图通过数与动手摆学具等直观学习手段,有助于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直观教学,尤其是3、4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利用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编儿歌—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5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在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时可适当地加大探索空间。

4.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

{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学生对硬编口诀不感兴趣,但对儿歌却很喜欢。所以,编制儿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很投入。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的儿歌编制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儿歌的特点记忆编制口诀所需的数据,为编制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

5.评价方式要多样。

学生刚开始学习口诀,教师要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考查学生口诀的掌握情况,如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渐提高熟练程度。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 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加减运算、学具袋

学生预习:观察每个信息窗的情境图,找到里面的数学信息,并能初步的提出和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信息窗一————2课时

信息窗二————1课时

信息窗三————2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信息窗一观看自行车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信息窗1,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补充儿歌来编制口诀。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尝试编制5的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情境图、小黑板 学生:学具袋

学生预习:观察信息窗一找到数学信息并能提出相应得数学问题

教法设计:讲授法、谈话法、观察演示法

学法设计: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前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欣赏了魔术表演,从今天开始,我们再来欣赏杂技表演。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个人?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一共有多少个绿灯笼?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怎样接着数下去?{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师:现在让我们先来接着编儿歌。(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学生活动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师:谁愿意跟全班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编的儿歌 ?

师:小朋友们编得很好。我们可以借助儿歌编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生自己试着编。

师:把你编的口诀跟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师:怎么样能很快地记住口诀?{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师: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来记忆,看谁记得最快。

师: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活动二

师:刚才我们根据儿歌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你能根据儿歌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活动。

师: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编的。

全班交流。

师: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列式计算,并说出是应用哪一句口诀。

师: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活动三

1、“自主练习”第3题是看口诀说算式。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

诀可写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练习时,教师除了让学生独立的写出得数外,还注意引导学生交流“用的哪句口诀进行的计算?”。

3、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学生可能用3×5=15,15+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5+5+6=21等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说清每种算法的思路,有道理的给予肯定。)

4、第8题是一道综合运用的题目。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口诀计算。

{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活动四: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五:限时作业:五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看杂技—-自行车表演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3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数灯笼

教学内容:课本P14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进一步巩固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数灯笼:

①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②同桌二人比赛,。

③推选男女代表参加比赛

2、练一练第3题:看口诀说算式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一练的第6题:在⊙里填上><或=

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互评。

二、拓展练习

1、练一练的第7题:估一估,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朵花?

①看图,说说图意。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小组内互相交流想法与做法。

在这里展示可能出现的算式:

3×5=15,15+6=21

5+5+5+8=21

4×5=20 20+1=21 使孩子的思路哥哥清晰。

④集体交流,说清每种算法的思路。

2、练一练的第8题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代换的思想。

三、限时作业: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后反思:

信息窗2: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背诵5的乘法口诀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看杂技表演,今天老师就继续带大家去欣赏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了解情景图中信息:

活动一

1、小组内交流2的乘法口诀(小研究一.1)

2、班内展示

根据儿歌编2的乘法口诀

篇四:《精彩的杂技作文350字》

在美好的春光里,森林里的花红了,草绿了……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可爱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地跑出来看大象精彩的杂技表演。 大象的鼻子上顶着一架梯子,梯子上面有一只顽皮的猴子正在做着惊险的动作。大象在下面既担心又害怕,它们累得满头大汗。小老鼠看见大象和小猴这么辛苦,就拉来一大车西瓜与大家共同分享。大象灵机一动想:我可以吸西瓜分给大家啊!只见它吸起一个又一个西瓜分给了所有的观众。 小老鼠见大象这样乐于助人,就大步流星跑回西瓜地特意选了几个又圆又大的西瓜送给大象和小猴。大家吃过西瓜像吃了蜜糖一样甜!今天小动物不但看了精彩的杂技表演,还吃上了清甜可口的大西瓜!真是太高兴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看杂技的作文600 关于杂技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