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黄庭坚散文研究》
黄庭坚散文研究
【摘要】:“元祐文章,世称苏黄。”黄庭坚的散文创作,生前就享有声誉,流传甚广。本文为首次对黄庭坚散文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对黄庭坚近2900篇散文编年的基础上,将其创作分为游学期、下僚期、馆阁期和贬谪期。游学期为嘉祐五年至元丰二年(1060-1079),黄庭坚散文创作起点较高,直抒胸臆,挥洒自如,但有仿效的痕迹。下僚期为元丰三年至元丰八年(1080-1085),黄庭坚沉沦下僚。散文理念的形成,个人风格的追求,标志着散文创作的自觉。馆阁期为元祐元年至绍圣元年(1086-1094),黄庭坚和苏门盟主苏轼,以及同门汇聚京师,创作富于激情,散文数量首次超出同期的诗歌,呈现奇崛顿挫的艺术特色。贬谪期为绍圣二年至崇宁四年(1095-1105),黄庭坚受到党争的牵连,被贬荒凉之地,散文创作达到了鼎盛。黄庭坚对人生和散文创作的真谛领悟深刻,为文无意而意至,语言质朴,蕴藉有味,形成了平淡、老成的创作风格。黄庭坚的散文理论自成体系。《答洪驹父书》三首为黄庭坚散文理论的代表作,丰富了北宋的散文理论。黄庭坚把“治心养性”当作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注重自我修养,塑造理想的人格,将外在的伦理规范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其次,黄庭坚强调师古独创,学习文学大家的优秀作品,特色鲜明,自成一家。第三,黄庭坚讲究作文,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之说,强调自作语,务去陈言。黄庭坚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重视散文创作的艺术表现技巧。黄庭坚的散文创作具有蕴藉有味
的艺术特征,倡导散文的本以新意,强调以理为主,将经术、议论和性理融为一体,言理不言道。在散文创作中有意于奇,立意谋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等有不同凡响之处。黄庭坚散文创作必谨布置,终始关键,曲折致意。强调创作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的结合,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黄庭坚工于语辞,注重散文的声韵之美,善于运用比喻、对仗、比拟等艺术手法,给人以审美的趣味和愉悦。黄庭坚在辞赋、序跋、杂记、书简、碑志、铭文和字说创作中有突出的成就,成为北宋后期散文创作的优秀成果,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关键词】:黄庭坚散文分期理论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