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非洲重点知识》

非洲

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17W一51E),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37N,35S)。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整个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和缓,断层地貌广布,平均海拔750m 非洲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且起伏较小,被称为高原大陆。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

(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 1000米以上,比北非略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地形:

1、类型

高原为主的“高原大陆”——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为非洲最高)、南非高原)山脉(阿特拉斯山、德拉肯斯山); 盆地(刚果盆地等); 平原(尼罗河谷地与三角洲)

2、概况

A.非洲素有“高原大陆”之称,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

B. 非洲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西北部主要是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主要是得德拉肯斯山脉。

C.赤道附近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有常年不化的积雪,赤道雪峰成为非洲著名的旅游景观)。

D. 非洲东南部的高原海拔大部分为1,000—1500米。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海拔大部分在 500米以下。

E.中部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原是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F. 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东到红海之滨,面积77多万平方公里。

G.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①主要海湾: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亚丁湾

②主要半岛: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的半岛)、西奈半岛

③主要岛屿:马达加斯加(非洲最大的岛屿)。

④主要尖角:好望角、厄加勒斯角

边缘海:巴伦支海【不冻港】、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平湾、地中海、爱琴海、黑海、里海、亚里亚德海、波的尼亚湾、亚速海

海峡:丹麦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

两大特殊地形区:

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大裂谷带)

位置(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沿途地貌(悬崖峭壁;多火山;谷底连串的湖泊)

范围:它南起赞比西河的河口,向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原、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裂谷长6000多公里,宽50—80公里。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火山、地震频繁,谷地湖泊成串,形状狭长,有的深1,400多米,附近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就位于裂谷带上。

成因:地壳运动,板块张裂陷落而成

东非大裂谷是个断层陷落带,它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东非裂谷带现在仍是地壳很不稳定的地带,火山、地震很多。根据海底扩张一板块构造学说,东非大裂谷还将进一步向两侧扩张,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的红海,几亿年后会变成浩瀚的海洋。

影响 导致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内流湖因地壳上升,而后受刚果河侵蚀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三、气候分布、特点、成因

(1)“热带大陆”——大部在南北回归线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气温高。

(2)“干燥大陆”——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在各洲中面积最大,降水总体较少。

(3)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纬度相当;

B地形比较单一,高原地形为主,起伏和缓;

C海岸线平直,使气候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小

热带雨林: 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马达加斯加东侧

【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加上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非洲大陆中南部大部;马达加斯加西侧

【成因特点】全年高温;干湿交替(北半球6—10月湿季;11—次年5月干季。南半球相反) 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 (夏道低压;冬信风)

热带草原气候从北、东、南三面围绕着热带雨林气候区,是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 北部撒哈拉沙漠;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南部西侧沿海

【成因特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南北两端北部地中海沿岸

【成因特点】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夏炎热干燥;冬温各多雨 西风与副高交替控制

高山气候: 东非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高山

【成因特点】气温与降水随海拔增而变化 海拔高

THEN 【几种气候的特殊分布分析】

热带雨林:

①马达加斯加东——暖湿的东南信风;地势高处于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②几内亚湾沿岸——赤道低压的影响;暖湿的西南风;地势高处于西南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撒哈拉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原因:

①大气环流: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或来自大陆的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温高,相对湿度很小,地处低纬,蒸发强;

③海岸线平直且北部陆地宽,受副高控制面积广,受海洋影响小;

④高原地形起伏小,干旱气候变化小;

⑤洋流:西部沿岸的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伸到西部沿海。

东非高原赤道穿过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不能形成热带雨林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东侧是热带草原、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

①西侧热沙——副高影响;干燥的东南信风;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②东侧热草——暖湿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作用。

【科普:非洲的哈马丹风】

非洲几内亚湾沿岸气候炎热多雨,但每到冬半年,大约从10月、11 月到下半年3月、4月期间,这里会刮来一种像火一样干热的风,这就是哈马丹风。 【影响】风吹来时,风力强劲,一路带来大量的干燥尘埃,悬浮在空间可达1500米以上高度。这些尘埃遮天蔽日,致使能见度极差,有时降到10米以内,大大影响交通运输,迫使飞机停航。这种风每次一般持续2~5天,刮了几十个小时之后,狂风会源源不断地把撒哈拉沙漠的红色细沙夹带着吹来,在空中形成无数旋转着的六七百米高的沙柱,形成高不见顶的“土墙”,使天空红蒙蒙一片。待红色细沙沉降下来,本来绿色的大地被抹上了一层红色,屋顶、树木及其他植物的叶片上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色尘埃,使得这里成了一片红色世界。更可怕的是,几内亚湾沿岸本来是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这里的人、动植物都适应了这种环境。但哈马丹风的到来,带来了极端干燥的空气,使本区的空气相对湿度急剧下降,持续久了还会发生干旱,大地干裂成龟背状;放在桌上的面包由于水分的蒸发很快变成了面包渣;木质箱子由于木材失去水分而纷纷散架;甚至人也逃

脱不了灾难,因为人们长期适应了潮湿的环境,一下子难以适应干热天气,极端干燥的空气使人的皮肤干燥裂口,难怪人们把它称为可怕的“魔风”。

【成因】 形成哈马丹风的源地是炎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心,每年北半球冬季,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之一,从而在这里形成了性质干热的热带大陆气团。此时从几内亚湾北岸中部至南部非洲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这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这种气流就是哈马丹风。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使得形成的哈马丹风风力很大,大风暴把久居在沙漠里的红色尘埃扬起来,随着干燥的空气一并带到了几内亚湾沿岸。

河湖湖泊

河流:

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

尼罗河

①发源于东非高原,由流经热带草区的白尼罗河(东非高原)和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支流相会,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世界最长河流。③汛期:6—10月(正值热带草原气的湿季,雨水补给多)。 【特征】

尼罗河入海口盐度:夏低冬高

地中海入海口盐度:夏高冬低

原因: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蒸发量大)

①上游:水流湍急;

②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水量丰富,河宽水深,利于航运。

界流程最长的河流。它的上源出自东非高原多雨的群山之中,自南向北,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的上源有两条:一条是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白尼罗河,另一条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 高原的青尼罗河。这两条河流在苏丹中部会合。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水量的变化不一样。白尼罗河的上游临近终年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河水全年的水量变化很小。青尼罗河的河水来自湿季多雨、干季少雨的热带草原地区,水量变化很大。湿季青尼罗河水量增大,使尼罗河下游河道容纳不下,溢出河岸,造成泛滥。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两岸和三角洲淤积了肥沃的土壤。

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10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枣椰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

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三河都发源于热带的多雨地区,穿过高原、山地;迂回曲折,分别流入周围海洋。它们在流经不同地形或软硬不同的岩层时,形成许多急流瀑布。

赞比西河上游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驰名世界,维多利亚瀑布水流从122米高处倾泻下来,形成一 幅宽约1800米的巨大水帘,奔腾澎湃,水花飞溅,呈现一片白茫茫的水雾,景色十分壮观。“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居民的语言中就是“水烟”的意思。

在急流和瀑布上,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非洲水力资源的蕴藏占世界总藏量的20%以上。

刚果河

①干流两次穿过赤道;

②水文特征(水量大;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

③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降水丰,水量大;流地地形起伏大落差大) 水系特点:向心状;

水文特征:水位高、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喊杀两肖、无结冰期、富水能; 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上游流经刚果盆地边缘、落差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流量大;下游深切西部山地形成串珠状峡谷,水能丰富

刚果河(扎伊尔河)在流经刚果盆地时,从两岸汇集许多支流。

上游虽然有些河段多急流瀑布,但仍可断续通航。

中游落差很小;水流缓慢,河宽水深,有利于航行。

下游切穿西部高地,落差很大,形成一系列瀑布,不能通航。但因落差大和流量大使水能蕰藏量特别丰富,正在筹建超大型水电站。 扎伊尔河(刚果河)水量很大,平均每秒钟有3.9万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因而河口以外60公里范围内的大西洋海域都是淡水(盐度特别低)。

尼日尔河

尼日河从上游到中游流量减小,从中游到下游流量增大

原因:上游到中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逐渐减小,用水量增多;中游到下游,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增大

湖泊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共同点——外流湖(淡水湖);构造湖(板块运动,地壳断裂陷落而成)

五、社会经济

(一)居民与国家:

1、北非——阿拉伯民族,白种人,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故乡“黑非洲”。

2、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3、南非是发达国,其余均为发展中国。

(二)、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半成品)为主的“单一产品经济”(殖民统治的结果) 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可可、咖啡、油棕、枣椰、香蕉)

【经济特点】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经济发展南北差距较大:

篇二:《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设计 福建省建瓯二中 赖少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②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看气候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③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④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过程与方法: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

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非洲热带大陆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及一些非地带性气候区的主要形成原因。

教学策略与手段:

①充分利用影视素材,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

③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1

课前准备:

教师: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非洲地形图以及非洲气候图,收集有关非洲资源的图片资料。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启发示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一段关于非洲的视频,引入非洲学习。

一、地理位置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

1.地理位置

出示“非洲政区图”,利用学过的知识描述区域位置特征,让学生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方面分析)

经度:17°W──51°E之间,20°E通过非洲中部;纬度:35°S──37°N之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 关于非洲的资料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