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初中地理生物临近中会考周记600字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卷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初中生物地理会考》

生物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14.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1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17.用保鲜袋储藏新鲜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

18.受精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可能是(XX或XY)。

19.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

20.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

2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22.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3.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24.刷牙时牙龈常出血是患上了(坏血病),原因是缺(维生素C),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5.如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26.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27.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

28.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29.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30.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31.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

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

32.种子植物,(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33.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34.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因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5.与动物相比,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6.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37.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

动物和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结缔、肌肉、神经)。

3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细菌、真菌、蚯蚓)。

39.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完整的种子才能萌发。

40.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41.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43.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5.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46.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

4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能吞噬病菌的是(白细胞),能止血凝血的是(血小板)。

48.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9.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

用和(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50.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5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52.完成人体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

53.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语言中枢),因此人类能对(语言文字)产生条件反射。

54.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听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55.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56.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

57.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折后有修复功能的是(骨膜)。

58.控制父母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59.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

60.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61.食品衣物上长毛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

62.鱼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63.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属于(病原体),

正患病的人或动物都属于(传染源)。

6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呼吸作用不需要光,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6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

66.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67.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68.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彻底消化后,产物是(葡萄糖);

蛋白质被彻底分解后,产物是(氨基酸);脂肪被彻底分解后,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69.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它由(肝脏)产生。

70.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A型血的病人,应为他输入(A型血)。

地理

一、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历史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2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有无四季变化 D、人为随意划分

3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

A、形成盆地或丘陵 B、形成高大的山脉

C、形成裂谷或海洋 D、形成大的高原

5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广州11月1日的气温为15~21℃。15℃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早晨8时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 )

A、人体舒适度 B、紫外线指数 C、污染指数 D、霉变指数

7、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美洲 、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太平洋 D亚洲、北冰洋

8、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有: ( )

①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子墙厚、窗子比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房屋内温度变化

②夏季时,冷饮热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高

③寒冷的冬天,中国东北的农民喜欢呆在炕上聊天

④近两个月没下雨了,农田干裂,无法下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9“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10、右图,反映了哪个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经纬度位置(40°N,116°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12一个南极科考队员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各朝着:( )

A、一个方向 B、二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13每年北半球的12、1、2三个月是四季中的什么季?(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下列属于北温带和热带分界线的是:( )

A、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15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你知道吗?在这里,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如果你去观看升旗仪式,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

A、元旦 B、“三八”妇女节 C、“六一”儿童节 D、国庆节

16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17五一节之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往南移动 B北半球,往北移动

C南半球,往南移动 D南半球,往北移动

18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深为11034米,两者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

A、2186米 B、19882米 C、3152米 D、19852米

19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20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 D、尼罗河

21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

篇二:《初中生物地理会考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初中地理生物临近中会考周记600字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