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吆喝,400字 吆喝作文4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黑心店主作文400字》

黑心店主作文400字

黑心店主作文400字 黑心店主是谁?当然是我——席妮亚!

我的店名为席妮亚的店,大家看到我的店都躲得远远的,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店好似百货商店,卖的的东西有很多,有围巾,有毛巾,有肥皂,有方便面,也有笔,本子""不过价格高的吓死人,而且我家的店的天平是少称的,因为什么?当然是为了赚多多的钱!

在我开店的432752天后,我在店里等顾客,还在门口吆喝,可迟迟不见有人来,就在我要回家时。来了一位顾客,他穿着黑衣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我要买你的毛巾,围巾,肥皂。”“奥,应该要65元吧。”我回答。“嗯。”那位黑衣人把钱交给了我,我十分惊讶,他竟然把钱交给了我,这么贵呀。但之后,我的货品慢慢越来越少,而且我挣的钱也越来越少,到最后我破产了!

后来,大家揭晓了谜底,是市长扮成黑衣人,并把我的天平“偷偷”改成多称的,在经常来我这买东西,买的东西多了,我挣的钱就会少,到最后,我当然会破产了。而我也因为黑心被关到监狱里啦。

小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当黑心店主,后果可是很惨的哦!

篇二:《吆喝8》

教学目标 1.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北京叫卖口头艺术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周围的艺术文化。 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3.培养学生对口头广告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是以地方语言“京白”来写的,和现代汉语有些差异,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是重点之一。 2.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悟。 3.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创造有新意的口头广告。 课前准备 学生 课前对课文要有充分的预习,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及作者的生平。 教师 一部反映北京二三十年代时期生活情景的VCD电影片段(其中包括叫卖吆喝声),以此作为导入课文的材料,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注意里面的小商贩是如何叫卖自己的货物的?他们的吆喝声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用多媒体投影仪器播放VCD,播放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大致回答的是两个特点:声音清脆响亮或吸引人,仿佛在唱歌似的;叫卖的内容合乎自己货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影片中叫卖声的特点对学生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吆喝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听见了,其实在当时,它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文章《吆喝》,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感受这种艺术! (教师简介萧乾的生平,主要介绍他是北京人和其在京求学、居住的阶段)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默读,自我思索) a..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 多而且杂, 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b.课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安排结构的,脉络清晰。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导的方法,导的艺术,把问题留给学生解决,及时总结,切勿包办) 2.问题研讨、质疑: a.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后落实情感目标)要点: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b.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要点: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 c.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用?要点:里面的句子、词语是解释前面的方言或起补充说明的,如:“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这里是解释;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这里是补充说明,方便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赏析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此句 2.“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地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拓展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到市场或街道、商店等收集有特点的吆喝并记录下来,每一条要注明卖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2.课后自己编一页《吆喝集》。 3.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

篇三:《《吆喝》导学案》

《吆喝》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词的读音、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2.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2.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法指导】: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萧乾,原名萧炳乾(1910-1999),他的笔名为塔塔木林、佟荔。生于北京。萧乾先生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曾是世界二战期间唯一战地记者。曾出版400多万字中文著作和多种英文著作,并翻译多种英文著作。他一生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译著诗剧《培尔·金特》获1986年挪威王国政府国家勋章,散文集《北京城杂忆》获中国首届散文奖,《倘若我是日本人》获1996年雪津杯杂文征文一等奖,《抗老哲学》获1998年杂文一等奖。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

学习本文,感受文中流利而俏皮的京白,和70年前的老北京的色、香、味,所带给我们感官上的愉悦,品味生活中浓郁的情趣,体会作者对生活的追忆与怀想。

字词预习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编号:yw-12-03- 003 班级: 学生姓名: 页数:1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了解作者: 原名 蒙古族 家 , 家。祖籍黑龙江,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1933年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开始发表小说。1935年大学毕业后,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大公报》编文艺副刊兼任记者。1939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剑桥大学当研究生,1944年以中国记者身分随英美联军采访欧洲战场实况。1946年后,在上海、香港从事编辑和教学工作。80年代后期起,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萧乾早期写小说,著有短篇集《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等,被视为京派新进作家。从1935年采写《鲁西流民图》等作品开始,逐渐转向散文特写,出版过《小树叶》、《见闻》、《南德的暮秋》、《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等专集,主要作品收入《萧乾散文特写选》。他的特写富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文学性,以朴素简洁著称。还翻译过《好兵帅克》、《里柯克小品选》、《尤利西斯》等外国文学作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 钹 招徕 铁铉 饽荠 秫秸秆 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囿于: 隔阂: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 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至 段), 第二部分(第 至 段), 第三部分(第 至 段),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1.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3.讨论解决。

a、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b、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c、 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五、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提示: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六、迁移拓展

萧乾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纷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倾听各种声音,然后以说明文的形式介绍你所看见的或者是听到的各种声音。

【当堂测评】:

一、字词的读音:

囿 钹 招徕 铁铉 饽荠 秫秸秆 二、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编号:yw-12-03- 003 班级: 学生姓名: 页数:2

囿于: 隔阂:

三、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 、介绍了

【归纳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布置作业】:熟读复数课文 完成《导与学》练习题 【板书设计】

《吆喝》萧乾 结构 三部分

语言 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 主题 愉悦和怀想

【学习反思】:

篇四:《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在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捕青蛙。他网中的青蛙在凄凉呼叫,好象在说:“快来救救我啊!”它的眼神流露出万般的忧伤和无奈。我站在那儿,一阵莫名其妙的悲伤涌在心头,痛心极了。

青蛙头上有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一张又宽又大的嘴巴,舌头很长,身体的背上是绿色带有深色条纹,腹部是白色,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见有蹼。

青蛙是捉虫能手,青蛙主要吃蝗虫,苍蝇,灯蛾,菜花虫,天牛,百脚虫……青蛙捉害虫全靠它又长又宽的舌头,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有许多黏液,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它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吃掉,青蛙一天能吃三百多只害虫,一年能吃40万害虫。

青蛙是保护农田的功臣,我们都要爱护它。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今天,我心里可开心了,因为我抓到了一只可爱的大青蛙呢。

我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把青蛙放在了一个玻璃容器里,放上水以后,我仔细观察大青蛙,它穿着一身绿加黑的迷彩服,肚皮鼓鼓的,白白的,四条好看的腿,后面的两条腿比前面的两条腿长,我不时的用树枝逗它完,它后腿一蹬,跳来跳去,很害怕,很着急。它不时对着我“呱呱”的叫,好像在说:放了我吧”。

正在这时,广播里播放要保护益虫,保护青蛙等内容。我听到了以后,赶紧查了查《十万个为什么》,才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我知道自已犯了一个错误,对着青蛙说:“对不起了,我做错了。”青蛙对着又呱呱叫了几声,好像在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急忙拿着玻璃容器带着青蛙跑到河边把青蛙给放了。

回到家后,我心里特别开心。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我发现有些人把青蛙捉去,拿到市场去卖,使好多青蛙死于非命,因此我感到非常痛心。

青蛙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它不仅吃飞蛾,蝗虫蚂蚱等对农田有害的虫子。还吃蚊子,苍蝇等青蛙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里。青蛙每天要吃掉60多只害虫。它到农民的田里吃害虫,减少了农药的散播量。它又称“庄稼守护神”。

让我们一起保护“庄稼守护神”青蛙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我经常看见有人会在餐厅里吃青蛙,这让我很痛心。

青蛙,也叫田鸡。这是因为好多人都经常吃它们的缘故吧。可是你们知道吗,一只青蛙一天少则能吃五六十只害虫,多则能吃两百只害虫。七个月能吃一万五千只害虫!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如果养一只青蛙,就能减少用农药0.5毫克,给大自然增添一片绿地,给人类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可能有同学会问:“少喷农药和人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我会告诉你:“农药残留在庄稼上,虽然能杀死害虫,但是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虽然0.5毫克这个剂量微不足道,但是因为积少成多,所以如果青蛙有很多很多,这个节约的剂量就很多了。

保护青蛙,大家快行动起来吧!虽然青蛙营养丰富,但是人吃多了,容易得寄生虫病,吃青蛙不仅不能健康,而且,还是害庄稼害自己的坏事。

{吆喝,400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星期六早上 ,我陪妈妈到菜场买菜,早上菜场真热闹,人来人往;还有卖菜人的吆喝声;我和妈妈边看边走;我想吃鱼;妈妈就带我到鱼摊走去,这里人也不少;就在妈妈选鱼时;我发现有人在卖青蛙;看到那些青蛙被困在网袋里;我感到非常心痛。 青蛙可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农民伯伯称它们是

庄稼的保护神。它的舌头很长,可以迅速吃掉很多害虫,有苍蝇,蚊子,小飞蛾,小青虫,黄虫等。一只青蛙一天可以吃掉五十到一两百只蚊子,或七百到一千只害虫那,这是多模大的功劳呀,它也可以在水里吃害虫呦,让我们保护青蛙。 请不要捉庄稼的保护神 ————-青蛙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400字

星期天我出去玩时,看到家门口的小巷里有人卖青蛙,青蛙的惨叫声一直传到我耳边。这些拿青蛙卖钱的人,使许多的青蛙都死于非命,这使我感到非常痛心。

青蛙被农民称为“农田卫士”,是我们忠实的好伙伴。青蛙跳得非常高,捕食害虫也很厉害,真有点儿像“卫士”!青蛙主要吃稻螟、稻蜢、蝗虫、苍蝇、灯蛾、菜花虫、天牛、百脚虫……,青蛙找到虫子时,将又长又宽还带有黏液的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一下子就把小虫粘住了。当青蛙将舌头折回嘴里时,害虫就会被青蛙吞吃掉。一只青蛙一天大约吃300只害虫,这们计算,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吃15万只害虫。对于“农田卫士”这个称号,青蛙真是当之无愧!

民谚说:“蛙满塘,谷满仓;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是呀!现在青蛙对农作物那么重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那么的大,听,那“呱呱”“呱呱”的蛙鸣声,怎能不令人想起那秋天五谷丰登的欢乐丰收景象呢!

因此,我希望那些见利忘义的捕蛙者能够爱惜青蛙,保护青蛙,让更多的青蛙陪伴人类吧!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500字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狗,因为狗很有灵性,且对主人很忠心。我听妈妈说以前在乡下,她曾养过一只狗,那是只土狗,它的名字叫阿狗。阿狗在一个月大时,来到了妈妈家,洗澡吃饭都由妈妈照顾它,所以他们之间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每天阿狗都会在半路等着放学的妈妈一道回家,假日时也都跟着妈妈一起爬山,一起游泳,一起玩耍,他们俩总是形影不离。

但就在妈妈初中毕业那年,因为求学的问题,跟着奶奶搬到城市,公寓房子不适合养狗,所以阿狗只好留在老家和尚未退休的爷爷一起生活。听邻居说阿狗每天都无精打釆的趴在家门口,拿东西给它也不吃,只有在爷爷下班后,才恢复生龙活虎的姿态,跟前跟后,我想它大概是害怕爷爷也会不要它。妈妈他们放假的时候,常常回去看它,当阿狗看到妈妈时总是跳来跳去,兴奋的像个孩子似的。

有一次舅舅听爷爷说阿狗食欲不掁、精神不佳,特地返回乡下看它,就在舅舅回城里时,阿狗可能是想跟舅舅一起走,尾随舅舅,不幸被车子撞死在公路上,虽然并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但听到这一段故事,心里也觉得非常难过。

真希望能养一只狗,妈妈答应等我有能力照顾狗狗时,她会让我养,到时我一定会是一位称职的狗妈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500字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到一家药店买药。因为买药的人很多,我就蹲在药店门口外的一块草地上等妈妈出来。无意中,我发现一只小蚂蚁在搬一块苹果渣。只见它十分吃力地从后面推苹果渣,可是它怎么推也推不动,它又转到前面去推,可那一块苹果依然纹丝不动,小蚂蚁见无计可施,只好调头了。

我看见小蚂蚁走了,也准备离开了。可是我刚走出几步又回来了,心想:那只小蚂蚁还会回来吗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吆喝,400字 吆喝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