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读《城南旧事》——《惠安馆》有感》
读《城南旧事》
——《惠安馆》有感
一个宁静的下午,一声蛙鸣,打破这静寂的境界,打破我的思绪万千的梦。我合上《惠安馆》,回快着这篇由林海音奶奶写的《城南旧事》,不禁感慨万千。
这篇文章写提林海音小时候,家住老北京,在她们这条胡同的最前面有一座惠安馆,里面有一个名叫秀贞的疯子,林海音常常和她玩,作者还有一个朋友,名叫妞妞,(林海音)因为一次发烧,听到了事情的大概,误打误撞,帮妞儿和秀贞团聚,可是不久后,秀贞母女俩,便被飞驰而来的火车撞死了。
读完,我感觉作者(小时候)天真、烂漫,完全不怕疯子秀贞。秀贞对思康的爱令人感动。妞儿不幸的命运令人可怜。
我多想去那时候的老北京!我要认真写完笔记,读完这本书,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我要看一看!
篇二:《《城南旧事》惠安馆 解读》
秀贞是《城南旧事》第一部分《惠安馆》中的女主人公,与一个在故事中并未直接露面的“思康”相恋并未婚生子,最终却遭遇恋人抛弃、私生女死去的双重打击,导致有些痴癫。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是可怜的、可悲的,而在文本内提供的语境中,她的存在,又是为人不齿、受人厌恶的。人们见了她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理她,她本是一个受害者,却无辜地忍受世人的唾弃。
《城南旧事》的构思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离我而去”。集子中的五个系列短篇,都采用“别恨”的情节,秀贞、妞儿、偷儿、兰姨娘、宋妈等一个个人物和“我”相遇相识,而后又一个个的“离我而去”。最后,连爸爸也离我而去。“别恨”的情节配以反复出现的“骊歌”:“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把感伤哀婉的离情别恨渲染得淋漓尽致。秀贞和妞儿惨死于火车轮下,为她们悲惨的短暂人生划了句号,秀贞死了,还被人误解。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知道她们的秘密”,而这一切连同“秘密”也永远成为过去,搬了家,一切都离我而去了。孩子们喜欢的宋妈走了,曾与我推心置腹的偷儿也被抓走了,再也没有了那草丛里的好朋友,最亲近的爸爸也消逝了。在这应该充满了欢乐的金色童年里,留下的却只有别离。“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而没有了影子了”。作家用淡雅的笔墨将这一个个的别离故事娓娓道来,表面上看似不见情感的波翻浪涌,实则更显哀婉含蓄,更具深沉的感伤。
这种感伤之情还不仅仅在于英子和周围人的相识而后别离,不仅仅在于周围人的离我而去,它还在于:童年离我而去!“我”不仅告别了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等人,“我”还告别了“我”——童年的我。这五个系列短篇是以英子的年龄增长为总的发展线索的。首篇《惠安馆传奇》英子六岁,末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十二岁,从英子入学前到小学毕业,也就是从一个人蒙昧初开,进入童年,到告别童年这一宝贵时光。
英子这一人物,不仅仅是一个“穿线人物”,不仅仅是结构的需要才出现的,且不说这一人物有极鲜明的个性,整部小说感伤哀婉的艺术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子“童年离我而去”造成的。她喜欢长大成人,又多么害怕多么不愿意告别童年,然而她终于告别了童年,过早地担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拿到小学毕业证书,爸爸去世了,“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对那“愚呆而神圣”的童年的回忆,品尝那一份告别童年的感伤,是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我”的童年永远离“我”而去了,童年的亲友也永远离“我”而去了,可那一份感伤之情却永驻心底,梦索魂牵,这才拿起笔来写小说。对此,作者有过明确的说明,她说:“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城南旧事》是一部毫无虚构完全纪实的作品,作者说她写的是以“童年为背景的故事”,免不了虚构;即使纯属纪实,也是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回头审视三十多年前的那一段生活,必然地注入了作者对那一段生活的思考。作者是如何思考的呢?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城南旧事》的第三层意蕴:宿命。
《城南旧事》叙述的是小英子所看到的成年人的悲剧故事,这些悲剧具有“古典悲剧”的特色:强调不可违抗的命运。显然,作者无意从社会角度去思考和解释这些悲剧的原因,作者的构思不在于写“社会”,社会作为作品的背景是淡淡的。这与作者的其它小说很不相同。应该说,末篇写爸爸早逝,英子告别童年,是最具有“社会性”的:爸爸因为“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但全篇仅此一句,无心的读者甚至不会注意到它。这么重要的内容,可以表现爱国主义、民族矛盾、正义感等等,却被轻轻带过了,它只是极淡的一点背景。推到作品中心位置的是父女的亲情,告别爸爸,告别童年,苍凉而忧伤。朝夕相处的爸爸,转眼间不见了,六年前答应出席毕业典礼的诺言已不能实现,命运的不可违!评论者不该把作家偶尔提到的只言片语、局部形象、个别细节提出来大加阐释,强调间接反映的内容,使之符合既定的观念、先验的结论,而对作家在作品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内容采取谈化虚化的研究方法,更不能把我们的结论强加于作者。《城南旧事》强调不可违抗的命运,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的。《驴打滚》中的宋妈,也是一个难逃厄运的形象。她因为进城、帮佣,儿子不明不白死了,女儿被丈夫悄悄卖了。作家显然是把这一悲剧归于宋妈的命运:“宋妈为什么嫁给黄板牙,这蠢驴!”作家没有也不可能从社会、阶级压迫等角度去思考宋妈的悲剧。作品中表达了对宋妈丈夫极度的厌恶,纯朴的宋妈因为嫁给了这样一个赌徒丈夫才落得如此结果,这是命运的不公。五个短篇中,最具悲剧特色的是《惠安馆传奇》秀贞与思康的婚姻悲剧也是一个“命运悲剧”。把它看成是由封建道德、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比较勉强,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度是这一悲剧的远因,处于背景的地位,处于中心位置的还是“命运”。他们俩一个是北平人,一个是惠安人,各有老母,一个是孝子,一个是孝女。思康虽然是北大学生,但极贫苦,住会馆还住的是“跨院堆煤的屋”,长班都常常忘了送水,两人的感情正是在贫苦的交往中产生的。小说一再借秀贞之口说出思康的深情、纯朴。思康被母亲扣下不准北上,不是因为封建等级、伦理观念,成年的儿子侍奉贫苦中的老母无法谴责。那里极穷,尽吃白薯,“能叫外头去的人吃出眼泪来。所以,他就舍不得让我这个北边人去吃那个苦头儿。”秀贞也没有把怀孕的事告诉思康,“千山万水,去一趟也不容易,我要是告诉他我有了,不也让他惦记着!你不知道他那情意有多深!”两个相怜相爱的有情人,彼此为对方着想,阴错阳差,使他们终未能结合,进而一步步衍化为毁灭性的悲剧,美好的性格反而成为悲剧的动因,只能归为“命运”!如果他们中有一个是自私的薄情的,也许结局又另当别论。小说将这一悲剧原因指向命运,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楚而严密的。
叙事主人公无意识地参与了悲剧情节的进程,促成悲剧高潮的到来,因而具有深沉的忏海意识,这是《城南旧事》悲剧故事的一个特色。上文已经说到,叙事主人公小英子不仅仅是一个穿线人物,不仅仅是结构上的需要才出现的。小英子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精灵,她拥有自己的秘密,又能窥视大人们的秘密,大人们却不知道她已窥视了秘密。八岁的年纪她已懂得了爸爸和兰姨娘的调情是对妈妈的伤害,不能明说,反受妈妈的斥责,委屈得伤心大哭,谁也不理解她哭的真正原因。为了拯救妈妈,她竟然促成了德先叔叔与兰姨娘的“好事”。虽然这一“好事”也许仅仅对英子妈妈是好事,他们也离“我”而去了,谁又能预料他们的命运呢?集子中有三个故事的发展是由英子推进,英子参与了故事的进程。她在似懂非懂的年龄,纯洁真诚的童稚行为却造成了别人的悲剧,伤害甚至毁灭了她所喜爱的人,也伤害了自己童年的心。英子善良地为疯女秀贞寻来了她的小桂子——妞儿,资助她们,让她们一起去寻找亲人,而这一对苦命人却因此惨死于
火车轮下;英子真诚地喜爱草丛中善良纯朴的偷儿,真诚地说出小铜佛的来历,却为便衣逮捕偷儿指点了路。真诚和善良促成了悲剧高潮的到来,这就是 “命运”!想摆脱厄运,反而掉进陷讲,纯真善良的品行,反而推进了悲剧的进程,正是在这一点上《城南旧事》和古典命运悲剧相通。
五个短篇中,叙事主人公参与了故事进程的三篇都写得浓墨重彩。尤其是《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这两篇,叙事主人公英子参与了悲剧进程的故事篇幅最长,感伤意味最浓。为什么?作家写这些故事时,真实与虚构已融为一体,作家和“英子”已合二而一。这样,故事中的英子受伤害的童年经验已融化作家的经验,英子的忏梅已注入作家的心底。成年的林海音已完全沉溺于小英子的情感。秀贞、妞儿惨死,英子大病一场;小偷被抓走,英子“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内疚、忏悔和委屈在童年英子的心底上烙下了伤痕。小说虽然是童年英子的视点,毕竟又是成年对童年的回忆,那种“是我促成了悲剧发生”的忏悔之情不可避免,因而伤感之情尤为浓烈。读这部小说时,你已经很难以区分“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作家在小说“序言”中也希望“读者们别问我哪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所缅怀的有那金色的纯真童年,也有愚呆的忏悔。
小说《城南旧事》的乡思、别恨、宿命三层意蕴共同构成了深沉含蓄、感伤哀婉的艺术氛围,产生了引人人胜的艺术魅力。乡思,摇荡着海外游子的心,也震撼了大陆同胞的骨肉之情;别恨,引发着人们普遍的离愁别恨、亲情、友情,以及对每一个人不可再现的金色、愚呆、神圣的童年的回味;宿命,则启示你对人的生存的思考,虽然你未必赞同“不可抗拒的宿命”,你也许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但你对种种偶然性造成的命运不也会感到深深的心灵颤动吗?小说在三个层面上都倾泻着如诉如泣的感伤之情,而这人生的三个生存内容,也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感伤之情。
作如此观,也许我们更能接近小说《城南旧事》的奥秘。当然,《城南旧事》的艺术价值绝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读出别的意蕴。
惠安馆传奇
[阅读指导]
本篇以叙事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写了两个苦命人的悲剧,一个是疯女秀贞,一个孤女妞儿。
叙事主人公“我”,也就是英子,蒙昧初开,又聪明伶俐,她目睹了这一对苦命人的悲剧。她拥有大人们不懂得的秘密,她以自己善良的愿望,想帮助这一对苦命人,却反而推动了悲剧的进程。
秀贞因情而疯,因爱而疯。她痴情地等待恋人的归来,痴情地寻找自己的女儿,她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与恋人思康都是深情、纯朴之人,两个相爱的人
都为对方着想,却使有情人未成眷属。他们之间若有一个是薄情之人,命运当另是一番结局。秀贞在悲壮地反抗着命运,却难逃厄运。
妞儿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小小年纪就在被打骂之中成为养父挣钱的工具。与英子在一起是她苦难童年唯一的欢乐,寻找到亲生父母是她埋在心中的梦想。秀贞与妞儿,这一对“母女”,似真似幻,她们却悲惨地丧生于火车轮下,结束了苦难的人生。
《惠安馆传奇》是《城南旧事》五个故事中悲剧意味最为浓厚的一篇。
(P9,2行起)描写得多么细致!早晨斜射的阳光中飞舞的尘埃。
(P10,9行起)很自然地交待了这是冬天。
(P10,16行起)方言与京腔差异中的趣味。
(P10,22行起)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
(P11,4行起)父女对话中自然地交待出故事的背景。
(P11,13行起)孩子与大人眼中不同的主人公。
(P11,23行起)第一次正面描写故事的主人公秀贞。
(P12,5行起)纯真的孩子与被认为疯子的秀贞目光相遇了。
(P12,11行起)天真与恐惧相伴,多么准确的心理描写!
(P12,21行起)大人以为她被吓着了,而她心里却是在惦念秀贞。 (P13,8行起)又一次写到惠安馆,却不展开和深入。
(P13,18行起)转而写井窝子,引入另一个小主人公妞儿。使上文的惠安馆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P14,2行起)英子的仗义,保护弱小的妞儿。
(P14,7行起)妞儿也是贫家女。
(P14,21行起)孩子与大人的评价眼光总是不一样。
(P14,24行起)用“我”来与妞儿作性格的比较。英子胆大,妞儿温和。 (P15,10行起)不经意地突然出现的疯子。出奇不意,才能引人入胜。 (P15,14行起)“两个泪坑儿”的描写,为后来的悲剧埋一个伏笔。 (P15,22行起)引出悲剧故事的一个原因。
(P16,6行起)秀贞妈妈的内心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被别人害怕而被别人喜欢。
(P16,16行起)大人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孩子心里藏着许多秘密。
(P17,1行起)秀贞陶醉在对她的孩子小桂子的爱之中。{城南旧事惠安馆收获体会100字左右}.
(P17,10行起)作家只白描了几个人的语言、细节,却活画出了各自的心理。
(P17,19行起)秀贞沉醉在自己的“胡说”中,英子却不知胡说中的悲剧。 (P18,6行起)聪明的英子也还不能明白悲剧的真相,可是她已经越来越接近它了。
(P18,15行起)孩子们总是在自己的娱乐中听到大人们的事。
(P18,22行起)从二人的对话中复原了秀贞的悲剧,叙事的视角是英子的。 (P19,11行起)这里又埋了一个伏笔。没明确交待小桂子的结局,也无法交待。
(P19,22行起)这样说明秀贞悲剧故事的真实性,而非传言。
(P20,4行起)都哈哈笑了,笑的都是对方不明真相,而接近真相的是女孩英子。
(P20,11行起)由一双新鞋,到“门槛踢烂了”,写出英子成了惠安馆的常客,成了疯子秀贞的好朋友。
(P21,2行起)童趣。
(P21,9行起)冬天过去了,春天快来了,秀贞一年四季都在她的梦里。 (P21,22行起)只有天真的英子对疯子秀贞寄予深切的同情,她因爱而疯,她的爱也是天真、纯洁的。
(P22,5行起)这个细节写活了作为疯子的秀贞行为的有违常理。 (P22,11行起)实写秀贞的瘦,隐含的是英子的同情。
(P22,17行起)生动的比喻,门响的刺耳,反衬出这里的寂静,死气沉沉。 (P23,2行起)秀贞年年月月在寂静中、在幻梦里等着她的恋人归来。 (P23,16行起)所谓疯子就是只会按自己的逻辑去想问题,在自己的逻辑中,并不疯。作家这一段文字把一个疯子的内心逻辑表现得很准确。
(P24,3行起)回到现实,她的逻辑又乱了,内心却是思康未走远,就要回来了。
(P25,16行起)爸爸表面很凶,内心却很慈善。
(P26,12行起)快乐而朦昧未开的童年。
(P26,18行起)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家庭。
(P27,13行起)童年的快乐是简单的,也是单纯的。
(P27,17行起)妞儿的童年,快乐也不彻底,这里交待出她内心的压力。 (P28,10行起)妞儿已经失去了单纯的童年快乐。
篇三:《城南旧事测试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错)订正:小时候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错){城南旧事惠安馆收获体会100字左右}.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错)订正:三个。珠珠 燕燕 弟弟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错)订正:5岁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B )
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 A、 B )(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 A、B、C、D )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林海音的代表作(A、B )
A 《 城南旧事》 B 《晓云》 C 《生命的风铃 》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 )
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 B )
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A )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 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 A )
A、儿童小说 B 、散文 C、诗歌
10、《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哪些场景( A、B、C、D)
A 学咀嚼 B议驼铃 C问行踪 D 剪驼毛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 A ).A坏人 B好人
12.秀贞口中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城南旧事惠安馆收获体会100字左右 城南旧事惠安馆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