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简介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
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奇——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建筑特色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
悬空寺景观(一)
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悬挂在大同市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以西为正,寺门向南开。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
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远望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县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篇二:《山西简介》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 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古遗址,号称“地上文物中国第一”。传说中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临汾有尧庙、尧陵,沁水有舜王坪,河津的龙门则是夏禹治水的所在,又叫禹门口。山西处于中纬度地区。山西境内由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着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山西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温差较大;夏季降水集中,春秋时间短。
人口3410万人(据2008年底省统计局的抽样统计)。其中,城镇的人口为1493.75万人,占总人口的44.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98.83万人,占总人口的55.97%; 男性为1735.34万人,占总人口的51.15%;女性为1657.24万人,占总人口的48.85%;全省共有家庭户993.21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37人。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太原概要{山西悬空寺500字}.
太原市(英语:Taiyuan 拼音:Tàiyuán Shì)。中文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太原的名字用其它五种语言表示分别是(俄语:
Тайюань,日语:タイユェン,朝鲜语:,印度语:,阿拉伯语: )。
山西省政府位于杏花岭区。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太原市政府位于杏花岭区。市委书记申维辰,市长张兵生。
355.31万(2007年末)。包括未落户常住人口6.77万人。在太原市总人口中,男性183.40万人,女性172.1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8(以女性为100)。按居住地域分,城镇人口为281.89万人,占总人口的81.5%,男性比女性多5万余人。
1985年4月15日,太原市徽正式诞生,是新中国的第一枚市徽。太原市徽图案内容为双塔、“并”字、煤层和火焰,象征太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和四化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太原(Tàiyuán)是山西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历史名城之
一。现在,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简称国际煤炭博览会)从2007年起,每年定期在太原举行。2008年世界自行车BMX(小轮车)锦标赛和女子摔跤世界杯在太原举行,山西国际面食节、晋商文化艺术周等文化活动也定期在太原举行。
大同概要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21万,市区非农业人口112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称。 大同是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是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 (属于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战的疆场。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东经 112 ° 15′~114 ° 15′ ,北纬 39 ° 00′~40 ° 30′ ,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省忻州市,总人口321万(2007年),市区非农业人口112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凤凰城”之称。
朔州概要
朔州(Shuòzhōu)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是全国新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一座正在崛起的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朔州市土地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达500亿吨,境内有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露天煤炭企业——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年产原煤可达5000万吨,有华北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神头第一、第二发电厂。朔州市交通便利,邮电通讯发达,运煤专线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怀仁机场通航京、沪。全市实现电话联网和长途运输邮字化,市话交换程控化。朔州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西汉诗人班婕妤,三国名将张辽,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东阁大学士王家屏,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曹汝谦,归侨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抗美援朝特级战斗英雄王福,诸多叱咤风云的古今人物,共同构筑了朔州璀璨的历史星空,代代英杰辈出。丰厚的文化蕴藏成就了众多的历史景观,境内有现存世界最高、最古老的应县木塔,有全国罕见的以减柱艺术筑就的朔城区崇福寺,二者均为典型的辽金建筑,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朔州地理显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战场甚多,有北击匈奴的杀虎口,杨家将浴血抗辽的“金沙滩”,戍边屯军的广武古城堡,掩埋汉代屯军将士遗骸的汉墓群和象征华夏文明的内外长城。众多的古迹文物与周边的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雁门关、旧石器时代的峙峪人遗址、佛教胜地五台山、天池、万年冰洞、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等编织成了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朔州市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原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先后合资、合作兴办的企业普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阳泉概要
阳泉是山西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素有“煤铁之乡”的称誉。
阳泉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截止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130.9万,其中城镇人口73.9万,乡村人口60万。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23号。邮编:045000。行政区划代码:140300。区号:0353。拼音:Yangquan Shi。阳泉位于中国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面积4452平方千米。人口2006年底约130万(中国阳泉网数据)。
矿藏主要有无烟煤、铝矾土、硫铁矿、石灰石、耐火粘土、铁矿石、大理石、石膏、石棉、石英、云母、长石、硅石、花岗石、蛭石、水晶等,还有镍、铬、锑、铜、钠、磷等稀有元素,阳泉人形象地以黑、白、黄矿为豪(黑煤,白铝矾土,黄硫铁矿)。名胜古迹有娘子关、关帝庙、烈女祠、百团大战纪念碑、清凉寺、摩岩石、蒲台阁、梁家寨温泉、藏山等。
1900年前是一片名为沙江口的荒滩。1903年石太铁路通车后,采矿业随之兴起,1936年形成了3万余人的小镇,属平定县。1947年建市。1983年平定县、盂县归辖于阳泉市。阳泉市区有泉五处,终年涌漾,泽润一方,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阳泉市历史悠久,地处“三晋要冲”,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赵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
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1905年,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批采掘、冶炼企业相继成立,使阳泉站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随后,以阳泉站为中心,聚集行商坐贾,逐步成为山西东部地区和连结晋冀两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正式建制为阳泉市。
长治概要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接晋中市,东与河北省、河南省交界,南与晋城市毗邻。总面积13864平方千米。总人口316万人(2003年)。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唯一)。
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英雄中路,邮编:046000。代码:140400。区号:0355。拼音:Changzhi Shi。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50'–37°08',东经113°01'–113°40'。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
长治市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和城区、郊区及潞城市。全市共有146个乡镇,3507个行政村。
长治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8.6–10.5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7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6摄氐度。号称“无扇之城”。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战国韩国设上党郡,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上党郡为开国全国36郡之一。 唐初为潞州治(唐明皇李隆基年轻时曾任潞州府别驾)。 明设隆德府,设长治县。
1945年由长治县分出设市,同年国共内战的上党战役在此爆发。 194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区最早设市的城市。 后与晋城市同属晋东南行政专署。 1985年实行市管县制。 1989年晋东南行署撤销建制,分出长治市与晋城市,长治分管11区、县。 吕日周调任长治市委书记,带领长治“拆墙透绿”,长治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十大魅力城市”等国家级荣誉
晋城概要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门户。太焦、侯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山西悬空寺500字}.{山西悬空寺500字}.
高速、二广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晋城市是全国花鸦动画之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
1.42亩。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33万人(其(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2007年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112.02万人,占总人口的50.38%;女性为1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2%,性别比为101.55。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区。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鸣凤班”及后来的高平“三乐意”(俗称东宅戏)、“万亿班”都属此派,晋城的鸣凤班稳居魁首,后来高平的三乐意、万亿班都曾称雄一时。它的特点是比较稳重委婉,抒情性强。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在全国独树一帜。
晋城动画城位于山西南部,全名是花鸦影视动画*中国城。属于中国规模最大的三维动画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同时花鸦动画城还是旅游风景区。
布老虎、剪纸、刺绣、砖雕、面塑等。还有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如:阳城生铁冶铸技艺、阳城焙面娃娃、大阳手工制针业等等。
忻州概要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东隔太行山与河北省接壤,西隔黄河与内蒙、陕西为邻。总面积25180平方千米。总人口295万人(2003年)。
忻州市有“晋北锁钥”之称。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位于山西省北中部,辖忻府区、原平市和定襄、五台、代县、繁峙、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一区十三个县,185个乡镇,4971个行政村,总面积25472平方公里。2007年底总人口306.9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02.7万,农业人口204.2万。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境内山地较多,其中平原0.27万平方公里,约占10.5%,丘陵0.92万平方公里,约占36%,山地1.36万平方公里,约占53.5%。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
忻州交通十分便利。京原、北同蒲铁路干线纵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地处大运线(108线山西段)中轴,具有承南接北,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
篇三:《山西文化旅游资源》
一、山西历史文化概况
山西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经过五千年历史的见证,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构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首先介绍一下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山西就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主要以芮城西侯度文和丁村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