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家乡的古迹 我家乡的古迹乐山大佛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我家乡名胜古迹》

我家乡名胜古迹—青龙古镇

青龙古镇位于山西省阳曲县与尖草坪区相邻的侯村乡,该村紧傍208国道、北同蒲铁路和大运高速公路,交通极为便利。全村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户数500户,人口1400人。

青龙古镇文化源远:青龙古镇原名青蒿嘴,(一种中药材—蒿子,因四季常青,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王绳中(出生于乾隆八年),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 “百万绳中”匾额一块和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一面,示意满汉一家,从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镇。王家成为当地官宦云集(三——五品官员多达130多位)商铺遍布全国各地的官商富贾, 发迹后的王家便在家乡依其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

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

总体布局。形成一条活

灵活现的巨龙,成为历史上北方的闻名重镇。

我家乡名胜古迹—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

为太原市文物

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

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

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篇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家乡的名胜古迹》教案设计

青海省化隆县第二小学 韩赛梅 教学要求;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夏琼寺”“单斗寺”(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激情。

2、拓展了解家乡其他名胜古迹。(展示课件如像马步芳公馆等等)

教学重点;了解“夏琼寺”“单斗寺”悠久的历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师导入谈话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化隆县自编乡土教材试用版中的一篇课文,这本教材反映的是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饮食风俗等等,你们喜欢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第六课《家乡的名胜古迹》。”

(2)(出示课件)“夏琼寺”其寺也称“夏群寺”“夏仲寺”因为位于化隆县查普乡南端一座山颠之上,前面滔滔黄河奔腾,后面巍巍群山簇拥,整个寺院依山势而建,气势不凡,从南到北大概有一公里长,主要建筑在南临黄河的凤首上面。因此处山形如展翅欲飞的大鹏,故取名“夏琼”(藏语意为鹏鸟)。佛寺就建在“鹏鸟”的左肩部,寓有乘风凌空,飘然仙去之意。夏琼寺曾是佛教格鲁派的始祖宗客巴拜师学经的地方,故被人们称为格鲁派之源。夏琼寺由此而名扬四海。夏琼寺建于1349年。距今有6

百年的历史。为青海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自建寺以来,该寺以戒律严格,名僧辈出闻名藏区。如七世达赖经师阿旺却丹,八世达赖的经师,九世达赖的经师等等都出自夏琼寺。所以夏琼寺在佛教界影响颇大。在广大信教群众心目中威信很高。

对于这样的一座古老寺庙中央政府一直很重视,1788年清高宗乾隆皇帝向夏琼寺赠了一紫匾,用汉藏蒙满四种文字写着“法净寺”三个大字,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并每年拨专款供养夏琼寺,故它成为安多地区格鲁派祖寺,大寺。

现在,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95公里,总面积为27完平方米,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

下面老师再为大家介绍家乡的另一处名胜古迹丹斗寺(出示课件)

单斗寺始建于10世纪中期,位于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是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青海地区颇负盛名。{我家乡的古迹}.

“丹斗”系藏语“居留”之意,此处以藏传历史掌故命名。寺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于悬崖凹处,上依千仞叠崖,下临百丈深涧。山借寺饰,颇为壮观。

单斗寺的建筑有阿吉塔修行殿

篇三:《我家乡的名胜古迹》

我家乡的名胜古迹

————夹山寺

夹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南8公里处,由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境内的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等景点组成,总面积3平方公里,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融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风景旅游区。1993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全国20家森林公园示范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此前,夹山寺曾于1959、1983年先后2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闯王陵于199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夹山于1998年被湖南省旅游局评为’97湖南省最佳景区(点)。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始建于公元870元(唐咸通11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至明未清初,大顺帝闯王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住持30年。夹山寺鼎盛时期,其规模宏大,有九殿一宫,后屡经兵荒马乱数度兴废,现已修复六殿一宫。夹山寺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说法之所,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此住持说法评唱的《碧岩录》,被誉为天下“禅门第一书”,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

篇四:《我爱家乡的名胜古迹》

我爱家乡的名胜古迹

我的家乡坐落在恩施市西北角,,那里没有汽笛车鸣,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那里只有巍峨雄伟的大山,只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只有勤劳朴素善良的土家儿女。我爱我的家乡——沐抚。

极目远眺,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独笋岩,仿佛能工巧匠的作品,鬼斧神工;那一座座险峻的绝壁,仿佛被刀劈成矗立在沐抚盆四周;那巍峨雄伟的群山之中,处处开满了野花,百花争艳,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映衬着碧绿的草坪,蔚蓝的天空,仿佛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当你还沉醉在这山的奇、险、峻之时,一条幽深的大峡谷便呈现在你的眼底,它宛如一条飞舞巨龙奔腾不止。峡谷两岸古树参天,古藤缠绕着古树,仿佛婴儿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馨;瀑布飞流直下汹涌澎湃,宛如一片珍珠做成的帘衣,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抚摸着峡谷,仿佛母亲抚摸着孩子,是那样的慈祥。峡谷两岸绝壁上的钟乳石,怪石嶙峋,如钟、如狮、如虎、如龙、如凤——,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无数土家儿女。瞧!碧绿的茶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农家少女,他们唱着原生态的民歌,哼着小调,采摘着嫩嫩茶叶。草坪上的儿童你追我赶,放着美丽的风筝。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在天空中飞翔。人们享受着无比的快乐。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山的奇、险、峻;我爱家乡水的清、甜、纯;我爱家乡人的真、善、美。

篇五:《家乡的名胜古迹》

我的家乡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扼赣、浙、闽、皖四省之要冲,向东对接长三角,向南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游,既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腹地,又是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地,也是实现上饶在江西东部崛起的桥头堡。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区域内拥有俊美秀绝的绿色自然风光,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遗址,丰富多彩的古色文化遗存。其中最有名的有:陆羽泉、东岳庙、奎文塔和五桂塔、信江书院、上饶集中营旧址等。

下面我介绍几个我喜欢的名胜古迹。

上饶集中营: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上饶集中营几乎无人不知,一是因为它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产物;二是受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上饶集中营》以及90年代中期的八集电视连续剧《上饶集中营》的广泛影响。闻名全国的上饶集中营是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将士以及东南诸省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的人间地狱。

陆羽泉:陆羽泉位于上饶市区茶山寺内。唐建中四年,51虽的一代茶圣陆羽泉隐居于此,在寺旁筑山舍,环居种茶,凿石引泉,世人称为陆羽泉。

东岳庙:东岳庙坐落在南郊的琅琊山中,周围群山环抱,苍松叠翠,景色优美。该庙为东岳行祠,俗称东岳庙、东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信州书院坐落在上饶市区信州南岸的黄金山麓,是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她曾经名为曲江书院、钟灵讲院、紫阳书院,近两百年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为信江书院。

我爱家乡的名胜古迹,我爱我的家乡。

篇六:《亲近家乡名胜古迹》

亲近家乡名胜古迹

实施学校: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

学生年级:七年级

指导教师:武金林

课题由来

“家乡”是一个十分亲切、温馨的字眼,而家乡的名胜古迹及自然风光又集中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同时也反映了家乡的历史风貌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就我们峰峰矿区来说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名胜与美丽的传说。如:南北响堂寺石窟、磁州窑、风月关、常乐寺、老爷山摩崖石刻等国家级、省级名胜古迹,真可为数不胜数。驴年马月的传说、人参娃娃的故事、龙洞珠泉等美丽的传说久传民间。可平时在和学生们聊天及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后才得知,他们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甚少,真可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别说了解其文史背景及文化底蕴了。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有多种形式,而利用家乡有历史意义的遗迹、名胜古迹、旧址进行形象直观的人格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情感;提高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这远比刻板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就拿重建“竹林寺”来说,它的重建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地方历史及地方文化的重视。“上竹林有寺无僧,下竹林无影无踪。”多么神奇的传说,前人留下的那些无价之宝——名胜古迹啊!现存在的是多少人用智慧甚至生命将它们保护下来,不存在的只有遗址的(竹林寺、常乐寺、柳泉寺),人们的心情又是何等的悲伤、又何尝不在滴血?为了弘扬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在活动中去体会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古代艺术的珍贵及人类智慧的结晶,找到保护名胜古迹的途径,在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在参观、考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由此想到了此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名胜古迹的建造艺术、文化背景、石窟、石刻风格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人类祖先的智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抒发学生对家乡丰厚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从古老文化和艺术中体现人类的智慧和知识的重要性,树立“立志笃学,协作创新”的信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为家乡的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我家乡的古迹}.

3、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和自觉的保护家乡名胜古迹的自觉行动。 活动实施的过程{我家乡的古迹}.

一、活动准备

1、课题的确立

上课后用多媒体投出一组同学们较熟悉的家乡名胜古迹景点的图片,如:南、北响堂寺石窟、风月关、玉皇阁、老爷山摩崖石刻、磁州窑。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几张图片你们认识吗?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又能想到什么呢?(提示同学们要好好想想、用心去看)。并让学生充分的发言,由此从中去发现同学们谈到的“亮点”,并将同学们所提到的有关名胜古迹的问题,归结出共同点。例如:保护古迹啊?发展旅游业啊?弘扬家乡文化啊?等,而后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以“亲近家乡名胜古迹”的形式让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课题。

2、组织形式

(1)要求同学们自主的探究和了解,主动的调查或考察。以小组活动为主,同学们可自由结成7—8人的活动小组。(为了活动方便,以居住较近的区域同学组成小组,小组结成后,由小组长报与老师)

(2)教师提前为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并撰写活动方案、安全预案等。

(3)教师与学生代表提前与响堂寺石窟、风月关、磁州窑及各景点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便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3、制定活动计划

(1)组织学生讨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目的。提出活动要求,提醒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准备相关实践所需材料、标志帽等。

(2)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活动计划。

以下是一个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虽有不足,但体现了学生的活动设想、组织能力;

《活动方案》

4、活动资料准备

活动前,为使活动充实,指导教师要提出活动要求(这是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必须),让学生查找和各小组所确立的课题的相关资料,如:要做响堂寺石窟方面课题的小组就要查阅有关响堂寺石窟方面的资料,始建于那个朝代,建造风格,与其它地区的石窟相比有什么不同和优势,等。其它课题小组活动亦如此。

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再参观、考察和实践体验,感悟会更加深刻,理解会更加透彻。

二、活动开展

1、实地考察

(1)各小组利用课余、节假日就近实地考察各名胜景点,遗址,了解其具体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如:图片,照片,绘画,景点文字介绍等。{我家乡的古迹}.

(2)到景点后要向工作人员介绍到景点的目的,并请学生作自我及校情介绍(要求学生礼貌自然地将学校的六十年校史,向工作人员做详细介绍,要自然流露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如:活动中有的小组组长这样介绍:叔叔、阿姨您们好?我们是十三中学的学生,今天同学们你们这里做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比如当义务讲解员,给景点搞搞卫生,当一名小记者采访一下游客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祖先们过去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由于活动之前已经与景点联系好了,同学们的要求当然得到了满足,活动会进行得很顺利。)

(3)请景点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景点基本情况,并进行自由问答。然后在景点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参观、考察。

当工作人员简单介绍完毕后,有的学生忍不住会问到:

A、叔叔或阿姨,景点的周边环境情况如何?对景点是否造成不利影响?参观的人多吗?

B、咱们的景点收费也不高,甚至对学生还免费,工作人员的工资怎么解决呢?

C、来这里参观的多是些什么人呢?游客有污,损,丢,扔等不良行为吗?

D、对景点文物的保护采取了那些措施?等等;

当得知景点管理上的不容易及维修不易的情况后,学生们的小脸变得凝注多了(当时情景),不过在得知工作人员们如此敬业、默默地在为后人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时,学生们不由得佩服地点着头说:“我们知道了,景点能到现在这个样子都凝聚着您们的心血,所以我们也想尽我们学生的一点力量,帮助咱们宣传一下,您看行吗?”(由于事先与景点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很到位,学生自然而然的也就产生愿意为景点做份贡献的想法。)

{我家乡的古迹}.

此时,组长要帮助同学从自己在活动前搜集到的资料及参观、考察时得到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整理出景点的大概内容,使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更容易。准备体验时所用。

2、身临其境 实践体验{我家乡的古迹}.

当学生分角色进行实践体验时,组长要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其中,学生张其自己编写的讲解内容是:“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美丽的峰峰来旅游。我为您讲解的是响堂寺石窟的基本概况:它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西南部。它最初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现在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两寺相距15公里,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

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寺石窟是怎么来的呢?

北齐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两个都城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在他来往于晋阳和邺城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现在,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原因,佛寺也不是原来的建筑了,有的甚至只留下了荒凉的遗址,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却保留了下来,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可以说,响堂石窟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

3、活动成果展示

(1)当参观、考察结束后,先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自己活动中了解、掌握到的材料,然后将全组的资料根据小组活动的课题筛选汇总,整理出在全班展示的成果。并推选出在全班交流的代表。

(2)当以上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后让各组代表自我编导全班交流程序,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请学生一起来分享快乐与成功,找到努力方向:(学生的收获)

展示1:摩崖石刻 艺术瑰宝

‘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小组,

汇报者:高欣丽

同学们大家好,峰峰是我们美丽的故乡,她像春天的甘露,孕育着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峰峰人。那么,作为一个峰峰公民,你对我们故乡的名胜古迹有多少了解呢?下面由我代表我们‘探访驴年马月的传说'小组全体成员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小组在活动中考察、采访、查阅、汇总后的成果。

老爷山摩崖石刻。位于南响堂寺隔河南岸,元宝山下。始建于唐末。石刻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长约20米,上下交错,开龛两排,共7个佛龛,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态各异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题材。与南响堂寺、无梁阁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天然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爷山摩崖石刻还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呢!

篇七:《我家乡——鲁山的历史名胜古迹》

中原历史名胜古迹鉴赏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10级2班

姓名:鲁二伟

学号:201001010124

指导教师:郭海东

2013年06月05

日{我家乡的古迹}.

我家乡的历史名胜古迹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家乡——鲁山县所存的历史名胜古迹的介绍,使大家对鲁山县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本文使鲁山县的历史名胜古迹让更多的人知道,进而使人们去了解、认识并喜欢这座处在山区的古老县城,为鲁山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为鲁山的繁荣贡献力量。

{我家乡的古迹}.

关键字:鲁山县 历史名胜古迹 元次山碑 文庙 冶铁遗址 佛泉寺 琴台

{我家乡的古迹}.

我的家乡鲁山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西部,伏牛山东麓,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北依洛阳、南临南阳、东接平顶山。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全县东西长92千米,南北宽44千米,总面积2432平方千米,总人口87万人。有多处历史古迹。现进行一一介绍。

一、元次山碑 元次山碑,又名容州都督元结碑,全称《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碑原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元结墓前,现位于鲁山县鲁山一高校园内,外有明代修建之碑亭为其遮挡风雨。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全文以寸半见方的楷书写就,字迹浑厚雄健,遒劲秀拔,气势磅礴,充溢着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是颜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拓片曾于1972年赴日本展出。该碑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元次山碑作为唐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元结,字次山,出生于河南鲁山县。唐代文学家。曾任道州刺史,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中丞,本管经略使。元结碑为青石雕刻而成,碑额缺失。碑身为长方体,高1.9米,宽0.95,厚0.28米,右下角残缺。碑文四面环刻,也称四面碑,正背两面各17行,两侧4行,行字数33—35不等,全文1383字。首行题: 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元君表墓铭并序”。记述了元结的世系、生平事迹及死葬年月,多处表达了颜真卿对元结的敬慕之情。碑文已收入《颜鲁公论文集》。目前碑文大部分完好,缺203字。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中期的书法大师。他承袭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传统,吸收了唐初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书法家的艺术精华,在楷书和行书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后人之所以把颜体作为学习的书体,主要是他突破了前人的规范,在笔法、结构、布局、墨法等方面,超尘脱俗,独树一帜,创造出出类拔萃的独特风格。元结碑的书法特点、字体结构为横细竖粗,多用圆笔,转笔不折而转,字多用弧形,左右的竖画,粗重外弓,向内回抱,上密下粗,蚕头燕尾,独具风格的颜体已经形成。元结碑文是颜书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作品之一,向来被视为临习颜书之范本。 碑文全篇气势贯通,纵横飞动,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二、鲁山文庙

鲁山文庙位于鲁山县城第一高中院内,建国前后均为学校所借用。

鲁山文庙创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年),金元以来多次重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的《鲁山县重修孔子庙记》,元至正四年(1344年)的《鲁山县加修宣圣庙记》明天顺三年(1459年)《儒学重修夫子庙碑》、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鲁山县儒学文庙记》,以及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雍正八年(1730年)的重修碑均记了重修事宜。庙内现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1999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明间宽4.5米,次间宽3.9米,梢间与尽间均宽3.8米,总面阔28.11米,总进深11.12米。单檐歇山顶,通高9.74米。灰瓦屋面,绿色琉璃瓦剪边,屋面中间用绿色琉璃瓦作菱形图案。前檐明、次间装格扇门,梢、尽间作格子窗。梁架采用抬梁式,自上而下依次用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前后

单步梁。斗拱为五踩重昂重拱计心造,明间平身科施二攒,其它各间平身科均施一攒。

崇圣祠在大成殿之北约26米,面阔七间28米,进深7.55米,单檐硬山建筑,灰瓦覆面,绿色琉璃瓦剪边。斗拱结构为五踩重昂重拱计心造昂雕作上卷龙尾状,平身科各间均施一攒。

庙内另存明清修庙碑8通,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清乾隆年间刻立的创建崇圣祠碑,高

4.41米,宽1.2米。这些石碑是研究鲁山文庙的重要资料。

三、望城岗冶铁遗址

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鲁山县城西南望城岗村后土岗上,东起严家岗,西至贺楼村南,南至望城岗村。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遗址灰层最厚处达6米以上。地表散存着大量的矿石粉、青石、木炭、砂子、炉渣等,器物残范、炉底等冶铁、铸铁遗物随处可见。1963年6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部及偏西部位,发现有成排和单一约一间房基大小的烧结炉底。其红烧土层层层重叠。农民在耕作中不断发现冶铁遗迹,路沟边崖曾露出半个小高炉结构,直径2.3米,炉壁由带砂质的耐火砖砌成。还发现大量的铲范、镢范、犁铧范等铸造遗物,另有泥范、铁范等。其中有带“阳一”铭文的铧范。

2000年11月至2001年元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揭露面积2000多平方米,发现完整宋代烧瓦窑一座,汉代完整窑二座,汉代水井五座,汉代冶铁高炉一座。还发现一条长40米、宽2米、深3米的人工水渠,冶铁风管、铁叉、铁犁铧等大量遗物。整个遗址年限是从西汉中期到期东汉末期200多年间从未中断过冶铁。这座汉代冶铁高炉目前占有四项全国第一:一是国内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最特别的椭圆高炉。二是出铁口与出9渣口分开,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自然河流作动力向高炉内鼓风,可节省大量劳力。四是首次发现了填料的工作台,这种填料工作台科学、合理、以前从未发现。

四、佛泉寺 佛泉寺位于河南鲁山上汤境内,紧临311国道,西靠国家名胜石人山风景区,东临昭平湖水上公园,南依秘洞山庄,是河南省伏牛山游客集散地,天朗温泉旅游线的轴心。景区占地11700亩,呈四景三区四最的黄金分布,规模宏大,青山绿水,灵韵秀色,庄严祥和。景区内高152米的卢舍那佛金身肃立,法相庄严。佛泉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其前为沙河碧水,左为神鳄戏水,右为犀牛望月,后为玉枕仙山。龙首峰铜铸“吉祥钟”重116吨,工艺精湛、绵音悠长。通天河风光绮旎,山清水秀。玄天一足、天然温泉、河流飞瀑更为这块古朴的土地增添几多神秘、几多风采。“金佛山金佛佛光恒明,佛泉寺涌佛泉泉润山川。”

佛泉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一说玄宗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贞观初年,唐太宗夜做一梦,见佛祖立于中州之玉枕山下,为婆娑汤池众生遍洒甘露,为之一震,知佛祖点化,即依梦境画图,命人于中原大地寻觅。自鲁山县城西行过下汤,进中汤,寻至乱汤(上汤),见之地形与图相符,喜出望外。寺前沙河南岸终年有温泉喷出,水质优良,水温适宜,富含矿物质,善治百病,人称“佛泉”。河北山势轩昂,紫气冲天,即于山前寻穴建寺。寺由泉而得名。佛泉寺建于唐代,盛于唐宋,后屡遭兴衰,多次修葺。明万历年间,佛泉寺有僧众200多人,信徒遍及中国,香火盛,人气旺,是方圆其它寺院所不及。风雨沧桑,佛泉寺后被毁成一片废墟。1999年,佛泉寺又得以恢

复。现在新建成的佛泉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附属建筑有方丈室、斋善堂和监院。藏经阁和接引殿正准备修建。山门正中上方挂一匾额,上写“佛泉寺”3字,系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山门前是宽阔的停车场。拾阶而上,走进山门,各殿转转,各殿都是香火缭绕,善男信女在这里顶礼膜拜,尽显虔诚。寺院很整洁,雄伟的殿宇,新塑的神像,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五、古琴台 鲁山县城中心区有条古老的街市叫琴台街,琴台街因唐朝开元年间鲁山县令元德秀所修琴台而得名。

据记载,鲁山琴台,高达15.6米,顶部46平方米,建有坐北向南雕梁画栋、飞角挑檐的琴室五间。檐下四根红漆木柱,柱体飞龙升腾,气势雄伟。台下南侧造有八角休息亭,亭内透花木刻,图案为二龙戏珠。再旁边是五米见方的池塘,五色金鱼游摆,亭池相映成趣。后被定为“鲁山八景”之一,名曰“琴台善政”(纪念元德秀在鲁山的为政之道)。只可惜,1923年,当地一股土匪把琴台的房子扒了,当柴火烧了。更可惜的是,1950年,琴台被毁,建了剧院,从那时候,琴台就剩下一个大堆了。

武汉伯牙琴台、苏州西施琴台、成都司马相如琴台、鲁山元德秀琴台并列为中国四大琴台。

元德秀(公元695-754),字紫芝,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他是后魏昭成皇帝孙常山王遵的后裔,鲜卑族,原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始易姓为元。父亲是延州刺史。开元二十一(公元733)年登进士第,任邢州(今河北邢台)南和县尉,因施政有名升为龙武军录事参军,后因车祸伤足辞去军职,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调任鲁山县令,三年期满后到陆浑隐居,后病逝于河南陆浑山中。他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为政清廉,誉满天下,名重当时。深得人们尊敬和爱戴,被世人称为鲁山大夫、元鲁山,被鲁山人民称为元青天、元神仙,并在县城为其筑琴台共贺,史称“琴台善政”。他去世后,被其门人和学生谥曰文行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华为他撰写《元鲁山墓碣铭(并序)》,文学家元结为他撰写《元鲁山墓表》,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散文家、雕刻家李阳冰雕刻,被称为“四绝碑”。其事迹历史多有记载,民间广为流传。自唐以后不少历史名人和文人骚客赋诗作文,予以歌颂。

任鲁山县令期间他常常于公务闲暇之余在衙门口弹琴给百姓听,过往百姓常常驻足围观聆听。由于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平易近人,和谒可亲,百姓们都愿和他交心,诉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家乡的古迹 我家乡的古迹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