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水浒传人物赏析1》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鲁智深
这是一个我非长喜欢的人物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展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鲁智深的一生行状,不吃斋,不念佛,虽为出家人,却古道热肠,扶仗正义,嫉恶如仇,可亲可爱,令人神往。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且说后世为花和尚之评价“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确实,称鲁智深真菩提不为过,只不过这个“真菩提”看起来凶了那么一点点,但也仅是看起来…… 一
个五大三粗的和尚,背后还有纹身,不说见,想一想便端的吓人。但恰是人不可貌相的绝佳体现。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仗义疏财,好抱打不平的个性。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彰显了这个人物另一个可爱之处,那就是 不受礼教所束,按说出了家做了和尚,便应该守清规戒律,好生参禅,可是鲁达他不,他不参禅不说,甚至连清规戒律也不守,做了和尚照旧下山讨酒吃肉,在鲁达看来,大概做和尚和做提辖区别仅仅是一头乌发和几点结疤而已罢。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
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真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嫉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武松
为报兄仇斗杀西门庆后被知县减刑发配孟州,除掉了恶霸蒋门神和贪官张都监。一个“义”贯穿始终,在此时达到了高潮。为了一件与己毫不相干的事情,武松不仅挺身而出,还陷入了张都监的阴谋陷阱差点丢了性命。除了作品要延续武松这个人物性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武松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在他的眼里,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这些恶霸污吏比那只老虎还可恨。真是“苛政猛于虎”啊!
武松打虎是一系列精彩故事即所谓“武十回”中的第一个。通过他在景阳冈与老虎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这位草泽英雄便初露头角,使他在卷入尖锐激烈的矛盾之前就在读者面前显出了英雄本色。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他送税银出差时,武大郎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在去县衙告状不准的情况下,借谢邻请酒取得真实口供,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断配孟州。这段时期的武松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的英武刚强却永远刻在读者的脑海里。
在孟州,武松帮对他有恩的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因而得罪了蒋门神,蒋门神的后台张都监、张团练设计将他当贼捉了。这时的武松虽然也很勇猛。 但血的教训让他走向成熟,怨怒之情化作了惊心动魄的反抗行为,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了现实的社会,他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在反抗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武松勇敢坚定,是义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
了弟兄们的心!”后来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右臂,他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武松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被生活改变了自己,作者抓住了这一点,才更深入地塑造了武松的光辉形象。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
他从东京归来后,发现其兄武大郎已死,他从潘金莲的答话中理出了调查的线索,于是顺藤摸瓜,从何九叔那里取得了物证,从郓哥口里问明了奸情,得知武大郎确系恶霸西门庆和潘金莲所害。按照他那嫉恶如仇的侠士性格,这杀兄之仇岂能慢慢来。但他却一反常态,循规蹈矩地按照封建法律办事。他满以为人证物证俱在,自己又得县太爷赏识,到县里告状,一定可以伸冤雪恨。谁知县官及衙役们都接受了西门庆的贿赂,狼狈为奸,告状不准,反要他休听外人挑拨,“不可一时造次”,还斥责武松“不省得法度,”说什么“但凡人命之事,需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这明明是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可是武松还认识不清。既然官府不问,他就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按自己的办法来为哥哥复仇,借此来获得封建官府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他杀死了潘金莲及西门庆,居然提着两颗人头到衙门投案自首。这投案自首的行动,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作敢为,不愿连累他人的“侠士”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他遵循封建道德,尊重封建法律秩序,又甘当顺民的性格。最后他被脊杖四十,刺配孟州,他还认为“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对官府与豪强勾结毫无抱怨之意。
刺配孟州之后,牢中的十多个囚犯出于好心,向他诉说了管营﹑差拔们的狠毒,他们对发配来的囚犯,如无人情相送,稍有不逊,便拉进土牢里用“盆吊”﹑“土布袋”等办法害人致死,自己又亲眼目睹一批囚犯,六月炎天在日头里担水﹑劈柴﹑做杂工受罚之事。身为都头的武松对管营﹑差拔们都是些残忍的酷吏,应是知道的。为了酬报施恩父子免打一百杀威棒及优礼款待之恩,他那知恩必报的所谓江湖义气又在做崇。他看人不分阶级,视事不究是非,被施恩父子利用,还乐意充当他们的打手,深怕施恩父子信不过,又以举天王堂前石墩来卖弄自己的武艺。当施恩装模作样,好像有口难言时,武松反而迫不及待训斥施恩,又是赌咒发誓:“你要教人干事,不要这等儿女相!恁地不是干事的人了!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若是有些谄佞的,非为人也!”就是这样,施恩父子还不放心,最后以与武松结拜兄弟,彻底完成了对武松的收买。而武松面对施恩父子对他的吹捧已昏昏然,与施恩结拜兄弟,更使他喜欢得大醉而回。报恩!报恩!武松再也按纳不住这种想法了,“巴不得天明”就去打蒋门神。终于为施恩父子夺回了快活林,帮施恩父子重霸了孟州道。为此武松也很得意,还说自己“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其实这不明道德的人,蒋门神虽是,施恩父子亦不例外。蒋门神与施恩父子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强豪与酷吏间的斗争,他们是一路货色,武松并未认识这一点。如果蒋门神也能像施恩父子那样待武松,武松未必会打蒋门神了。武松敢打“倚势豪强”的蒋门神,有一定的侠士气概,但他那被人利用,充当打手反不觉悟,引以自豪,也实在可悲。
打了蒋门神,也正是暴露了武松的弱点:武松这样的人,在横暴无理的恶势力面前,不愧是敢于两助插刀﹑不胃生死的英雄;但在花言巧语,优待﹑赞许和抬举之时,他那个人恩怨﹑甘当顺民的飘飘然情绪,往往使他上当受骗,被人利用,充当 子手们的帮凶。蒋门神被打了,但是这场斗争并未结束。蒋门神的后台张团练不出面,张都监却出马请武松。初次见面,又是夸武松“大丈夫,男子汉,英雄无敌,敢与人同死同生”,又是要武松“做亲随贴已人”,又是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张都监的这些小恩小惠,又蒙住了武松的眼睛。武松的官瘾又上来了,报恩思想又发作了。自从跟随了张都监,他是“寸步不离,又没工夫去快活林与施恩说话”。可见,为了死心塌地为张都监效力,他连朋友都不顾了。中秋节张都监家“闹贼,我如何不去救获。”因此,提起哨棒献忠心,结果中计被擒,直到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他才知道自己又上当了。
武松不仅是一个英雄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观念,这种观念在武松形象上得到了验证和暗示。他和广大的市井细民一样,市井细民身上有的他都有,他有的在市井细民身上也会这样那样地表现出来,武松的性格既为人们所熟悉,也为人们所仰慕,为人们所喜爱。
宋江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晁盖
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吴用
字学究,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人称黑旋风。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卢俊义被吴用诓走之后,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贾氏勾搭成奸,霸占了卢的家财,又将燕青赶走。卢俊义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发卢俊义私通梁山、题藏头反诗之事。卢俊义被下狱,李买通了董超、薛霸,要他们二人杀了卢俊义。当董、薛正要下手之际,燕青赶来将二人射死。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节上东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师师。燕青吹得一口好箫,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宋徽宗,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后,燕青预感长此不会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
林冲
外号豹子头,东京人。生性鲠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
篇二:《水浒传人物赏析》
内容摘要: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林冲是一百零八位水浒英雄中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他原本有幸福的家庭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但还是上了梁山。其原因除却当时的社会因素外,还与其善良、精细又矛盾的多元化性格有很大关联。本文将围绕林冲多元化的性格特点来展开论题,探究林冲形象
关键词:《水浒传》;林冲;善良;精细;矛盾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约一百万字,生动刻画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因为不同原因聚义梁山与朝廷抗衡,后被朝廷招安的故事。在征讨方腊等的战争中,义军伤亡严重,所剩27人也被朝廷暗害,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水浒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人物刻画尤为突出,一百零八将个性鲜明。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但在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林冲,他不似宋江那么贯弄权术、也不似武松和李逵般残忍。
在《水浒传》中,林冲是在第七回出场的,他绰号“豹子头”,有着粗豪的外表。作者借鲁智深的眼睛描写他: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零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持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的非凡,使的好器械!”。(第六回){水浒传人物赏析}.
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的粗豪形象,和《三国演义》中“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张飞形象很相似。《水浒传》第四十八回诗赞中以张飞比林冲:“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頻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虽然林冲有着张飞般粗豪的外表,但内里却和张飞有很大区别,他粗豪的外表下藏着有别于大多数梁山英雄的心性和襟抱,有着和大多数梁山英雄颇不一样的人格特征。这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释。
1、善良
众所周知,林冲是因为美貌的妻子被高衙内看上,遭陷害而入狱,又在狱中及发配路上屡遭迫害,忍无可忍杀了陆虞侯一干人上了梁山。为何林冲杀了人还要说他善良呢?{水浒传人物赏析}.
在林冲得知陆谦设计骗林妻到陆家而高衙内却在那里后,小说做了这样的描写:
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将娘子下楼;出得门外看时,邻舍两边都闭了门。女使锦儿接着,三个人一处归家去了。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也不见了;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第六回)
林冲虽然很生气但他并没有滥杀无辜,只是将陆家砸了个稀烂,还在陆家等了一晚就归去了。和梁山众多英雄的残忍手法相比,真是大相径庭。如杨雄,发现其妻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通奸后,愤然与石秀一起将其引至翠屏山,将潘巧云衣服剥光,绑在树上,“一道从心窝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杨雄又将这妇人七事件分开了,却将头面衣服都栓在包裹里了。”(第四十五回)如卢俊义,被吴用设计“东南方异地一千里之外”的梁山泊走了一趟,仅才“四个多月”,待其归来,妻子贾氏竟与家中李都管“做了一路”。后来梁山义军攻打北京,捉了李固与贾氏,忠义堂前,“李固绑在左边将军柱上,贾氏绑在右边将军柱上。宋江道:‘休问这厮罪恶,请员外自行发落。’卢俊义得令,手拿短刀,自下堂来,大骂泼妇贼奴,就将二人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上堂拜谢众人。”(第六十二回)
再如武松,回家得知武大的死讯,查清事实后杀死奸夫淫妇;在孟州狱中帮助施恩重覇孟州,“醉打蒋门神”,上演了第三十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杀了张都监、蒋门神: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楼来。夫人问道:“楼上怎地大惊小怪?”武松抢到房前。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是谁?”武松的刀早飞起,劈面门剁着,倒在房前声唤。武松按住,将去割头,刀切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时,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头来!”便抽身去厨房下拿取朴刀,丢了缺刀,翻身再入楼下来。只见灯明下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的,把灯照见夫人被杀在地下,方才叫得一声“苦也!”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走出中堂,把闩拴了前门,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地下。(第三十回)
在《水浒传》中,类似这样的场面很多。以上的梁山英雄杀人虽各有原因,但手法未免残忍;更有甚者开店,卖人肉,杀害无辜手段令人发指。而林冲虽也杀了陆虞侯一干人,但并未伤害无辜,从这一点来说,林冲是善良的。
另外,林冲还有一颗扶危济困的侠义心肠。在“水浒”英雄中,大多也有狭义心肠,但大多性情粗暴,言语不和,便要杀人。如李逵,武松等。林冲却不是这样,他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在东京任八十万教头时,林冲替酒保李小二脱免官司“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市,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面送官司 。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免脱,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第九回)
小说这段文字说明被救助者李小二只是一名普通酒保,社会地位低,也不是什么江湖好汉,与林冲不属于同一阶层,且关系一般。李小二坏事之后,“得林冲主张陪话”。林冲主动帮助李小二,但并没有像其他梁山好汉用暴力手段解决矛盾,而是又陪话又出钱,可以看出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不摆官架子。对于平民老百姓,林冲能这般相助,可见他宅心仁厚,善良令人敬仰。
2、心思细腻
在《水浒传》英雄中,心思细腻非林冲莫属。这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一节体现的淋漓尽致:
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那两间草厅己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第九回)
林冲看护草料场,当时正是严冬,刮着北风,林冲怕引起火灾,故又折回来灭火。“搬”“探”“摸”体现出这个大汉的细心。后在庙里歇息,又将大石块挪靠着门,以防野兽的袭击。
林冲的精细还体现在对杀人工具的选择上。解腕尖刀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陆谦邀林冲在樊楼喝酒却骗林妻说林冲在陆家喝醉,林妻到陆家发现上当被高衙内调戏,“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不见回家,林冲自归”;第二次,待到李小二告诉他可能有人要加害自己时“林冲听后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可见林冲并不像武松、李逵等人那样,杀人不择武器。
林冲在待人接物上也精细周全,而其出发点也常是舍我利他的。在火烧草料场、杀死陆谦等人后,林冲投奔柴进庄上,听说沧州府到处捉拿自己“如坐针毡”便要辞别柴进:
俟候柴进回庄,林冲便说道:“非是大官人不留小弟,怎奈官司追捕甚紧,排家搜捉,倘或寻到大官人庄上时,须负累大官人不好。既蒙大官人仗义疏财,求借林冲些小盘缠,投奔他处栖身。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第十回)
林冲担心会牵连柴大官人,又怕柴进为难,故主动向柴进提出想离开的想法和打算,求借盘缠,“非是大官人不留小弟”,极能体现林冲的精细品质。后来,在第十八回,晁盖、吴用等七人到梁山泊入伙,林冲谈起柴进举荐自己上山入伙的经过,这样说:“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冲,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不想今日去住无门”其中又有“非他不留林冲”之言。金圣叹在此六字下批道:“此六字令我读之骇然。盖写林冲,便活写出林冲来,写林冲精细,便活写出林冲精细来。何以言之?夫上文吴用文中,乃说柴进肯荐林冲上山也,林冲却忽然想到:‘他说柴大官人荐我上山,或者疑到柴进不肯留我在家耶?’说时迟那时快,便急道一句‘非他不肯留林冲’六个字千伶百俐,一似草枯鷹疾相似。妙哉!妙哉!盖自非此句,侧写来已几乎不是林冲也。”这是一段很细致、也很深刻的分析。一句话,并无什么特色,但从林冲口中说出,却极富个性色彩,它将林冲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谨慎周全个性刻画的入木三分。
再如林冲在柴大官人庄上遇上洪教头,虽然武艺在其之上,但思虑再三: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我若一棒打翻了他,柴大官人面上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第八回)在了解到柴大官人的意思后,才答应比武,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让柴进满意,同样体现出他处处为人着想,考虑细致周到的个性。
3、对妻子不负责任
《水浒传》中大都是些打打杀杀的铁汉英雄,在极少的爱情描写中,林冲夫妻之间的感情就更为珍贵。可是我认为林冲其实是对妻子不负责任的。有些人说林冲在得知妻子被人调戏时的表现是很在乎妻子。当时,“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其中,“急跳过墙缺、奔、抢”都表现出林冲似乎很关心妻子,但是细想却不然。在封建的男权社会女子也可以看做是私人财产,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太可能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私人财产,何况林冲是堂堂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自己的妻子都被人调戏,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颜面何在?所以他急忙赶了过去。本来要狠狠教训那人一顿,但发现是高衙内先“手软了”,在心理上就矮了一截,在权力面前他屈从了。磨难是考验爱情坚贞的良方,高衙内的出现打乱了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林冲最终还是很不负责任的抛弃了妻子,最终使林妻走上了不归路。且看林冲是怎样做的:
“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无有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官司,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第七回)
“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无有半点相争。”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这已是不孝;“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
林冲此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保护不了妻子,落到如此下场,试问谁人有此能耐,前车之鉴,又有谁敢惹高衙内?在得知自己发配沧州,不去想如何保护妻子,而是一纸休书,将妻子今后的命运彻底推出了自己的责任范围,把妻子推向了火坑。果然,高衙内在林冲走后就逼婚,张氏无力反抗,只好自挂房梁,以死明志。
我看林冲休妻的真实目的是,怕自己发配沧州后,高衙内等人为其事要害自己,又怕张氏给自己戴“绿帽子”,干脆一纸休书将自己推得干干净净。他这样做好不自私,对妻子未免有太狠了;所以,我认为,林冲是一个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人。
4、欺软怕硬
在《水浒传》中,水浒英雄们面对不公,多愤然拔刀,对他人如此,对发生在自己身上
的恩怨更是如此,可以说,快意恩仇是他们普遍的行事方式。
林冲与其他梁山英雄一样,与陌路弱小,敢于拔刀相助;但他对待自己的恩怨,却不是如此,而是隐忍,表现出欺软怕硬的另一面。
面对妻子被人调戏,林冲很生气,但当发现那人是上司之子高衙内,便“先自软了”。当鲁智深过来要帮忙时,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适才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第六回)因为是上司之子,林冲怕得罪了高太尉,自己以后在官场不好混,所以放过了高衙内。但鲁智深却与林冲截然不同,“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劝了,权且饶他。”(第六回)几句话将林冲委曲求全与鲁智深的火爆性格特点区分开来。
第二次,林冲发现陆谦欺骗自己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去寻陆虞候。将陆家砸了个稀巴烂。陆虞候躲在太尉府内不敢回家。林冲连着等了三日,未见陆谦。高衙内第一次调戏是“不晓得她是林冲的娘子”可以原谅。高衙内第二次调戏他妻子时,他的“好朋友”陆谦参与进来,林冲把对高衙内的愤怒与对陆谦的愤怒一并发泄到陆谦身上。高衙内他不敢惹,可对付陆谦他却可以无所顾忌。
在发配沧州时,董超、薛覇对林冲百般折磨:
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第七回)
两公人如此对待林冲,林冲却“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裹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小心伺候巴结;在野猪林遭到陷害,险些毙命,鲁智深前来解救,要杀害两人时林冲还为其开脱,“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第七回)
在沧州大牢,差拨不见林冲给钱,变了脸,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一席话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而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总赖看顾。’”(第八回)作为囚犯,林冲处于被管制的地位,故对上巴结委曲求全。
再看看林冲对寻常一般人的态度。在快到达沧州歇息时,林冲与两个公人在酒店坐了半个时辰,不见酒保来过问。林冲等得不耐烦,便把桌子敲着说出这样话来:“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着!我须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 还有,在杀死陆谦一干人后,林冲来到一间草屋,向那人讨酒吃,不给就“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当时,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客们都动弹不动,被林冲赶打一顿,也都走了。林冲道:“都走了!老爷快活吃酒!”(第九回)
林冲对官差或是官营差拨都是一再忍让屈从,还是应了他那句“不怕官,就怕管”;但是,对于弱者,林冲却不会忍耐,甚至大打出手。从这些都可看出林冲性格中欺软怕硬的另一面。
5、林冲——矛盾的形象塑造
纵观《水浒传》,林冲不能不说是塑造得较为细腻,曲折的人物形象,但同时林冲又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极精细又粗心。
无论对人还是做事,小说一再刻画林冲精细的一面。但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林冲却显得很粗心。如:在林冲遭遇高衙内一再调戏妻子后,没过多久,有一天,他和鲁智深到阅武坊巷口,看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鲁智深往前走。那大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第二天已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第六回)林冲买刀时没有认真思考,为何那大汉一直追在自己后面还用话激自己,到底居心何在。次日,高太尉怎么就得知了此事,还要去看刀,是不是其中有什么阴谋,这些就是他的疏忽了。且在去往高府的路上又有许多蹊跷:一、那承局很面生,林冲也注意到了;二、林冲发现是“白虎堂”,打算要走时,恰巧高太尉进来,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苦苦争辩,说是两个承局奉命叫自己来看宝刀。而高太尉说未见着什么承局,并借此诬陷林冲寓意刺杀自己,命令左右把林冲拿下。
从此番情景来看,必是高太尉设的陷阱。其一,为何自己进高府就没一人盘问;其二,当自己发现是“白虎堂”打算要走时,太尉偏巧就进来了,逮个正着;其三,高太尉既然说没有两个承局,林冲怎么就能进到高府;毕竟,高府又不是平常地方,如不是高府人根本就进不来;和前一天买刀的事相连,是高太尉陷害无疑。从种种迹象来看,林冲如此精细的人都没发现这是高太尉设的陷阱,可见他的疏忽和大意。
这是林冲自身矛盾的一方面。其次,是从他人口中传递出来的。林冲在沧州,碰见了旧相识李小二。李小二发现有京城来的人要害林冲,踌躇是否应该告诉林冲。当时他对妻子说“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第九回)但在整部书中并没有在哪一节提过,林冲爱杀人;就连上梁山要交“投名状”时都显出了他的不忍和无可奈何。还有,林冲与鲁智深交情深厚,感人至深;在发配沧州的路上也是得鲁智深相救,一路护送才没被杀害。但在第五十七回“众虎同心归水泊”一节却形同陌路。
从以上几点来看,小说中林冲形象刻画前后逻辑不一致,从而表露出拼凑痕迹。
综合多方面来看,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独特而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既有与众梁山好汉一样侠义的一面,也有着妥协屈从的另一面;他既精细有时却又疏忽大意;他总是处处替别人考虑周全,对妻子却又如此消极无助,从而显得薄情寡义;他与鲁智深情谊深厚,再次见面却表现出陌生感,一点儿不像是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是众人中唯一拥有和谐幸福家庭的人,但同时又变做他不幸的起因。这些都显示出了小说对林冲形象塑造的矛盾性;林冲的悲剧既是当时社会的逼迫同是也是他多元化性格发展的结果。
篇三:《水浒传人物评价》
鲁智深:原名鲁达,宋渭州经略使种师中帐下提辖官,生得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因三拳打死镇关西,为避祸出走,后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因背上刺有花绣,故此江湖上人送绰号“花和尚”。他爱憎分明,慷慨大方,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
2。武松: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近期考证为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豪放,倔强,机智,勇敢。
3。宋江,字公明 绰号:及时雨 呼保义 黑三郎。在《水浒传》中,宋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