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关于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于洪波
( 淮阴师范学院 监察处, 江苏 淮安 223001)
内容提要 职务消费主要指各级领导干部用于公款招待、公务用车、通讯联络以及出差补贴等费用。现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特征是供给制和实物分配, 弊端主要表现在数额过大, 公私不分, 行政成本高, 铺张消费严重, 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和监督管理简单化的新制度。
1关键词2 领导干部; 职务消费; 货币化 职务消费是履行职务职能所必需的一种消费,是各级领导干部因其所任职位而享受的相关待遇及费用支出。具体的说, 当前我们研究的职务消费主要指领导干部的公款招待、公务用车、通讯费用以及出差补贴等。职务消费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 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也是反腐倡廉中长期难以 攻克的难点问题。2003 年中纪委二次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积极探索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监督管理简单化的新制度。下面 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行职务消费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的设想现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供给制和实物分配制。它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私不分, 数额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 全国大中型宾馆饭店营业收入的60. 7%来自公款宴请, 1994年公款吃喝招待费用超过1000 亿元, 2002 年超过2000 亿元, 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 私客公请现象比较普遍。截止2001 年底, 全国共有党政机关事业法人单位102. 6 万个, 按每个法人单位配备2 辆公车计算, 全国公车总量约为205 万辆, 每辆车每年的维修、保险、养路、燃油等费用按6 万元计,合计1230 亿元; 按30 万公里5 年更新计, 每年新购公车41 万辆, 每辆均价按20 万元计, 共计820 亿元。以上两项费用合计全国每年公务用车支出公款约2050 亿元。在公车使用上, 哪些是公用, 哪些为私用, 谁也说不清, 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公用三分 之一, 私用三分之一, 驾驶员用三分之一。二是财政负担重, 行政成本高。据不久前中部地区某省5个地级市调查, 财政预算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2. 09% 、21. 28%、14. 97% 、33. 53% 和32. 6% 。据有关专家统计比较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1999 年全国1100 万行政公务人员会议费、旅差费开支人均近3000 元, 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8%. 。
三是有些规定严重滞后, 无法执行。以公务人员出差旅差费报销和伙食补贴标准为例, 1996 年财政部门规定住宿标准为省部级100 元/ 晚、厅局级60 元/ 晚、县处级50 元/ 晚, 科级及以下干部40 元/ 晚。伙食补贴标准统一为15 元/ 天, 北京、上海、特区为20 元/ 天( 苏财行 [ 1996] 22 号文) 。这个文件现在还在沿用, 已严重脱离现行宾馆酒店的住宿标准和用餐收费标准, 实际上根本无法执行, 造成出差报销/ 人人超标现象。引发了公差人员派出单位只付极低标准的差旅费支出, 剩余部分由接待单位予以补贴的转移消费现象,容易造成公家付钱私人消费, 公费旅游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 有的单位以接待住宿补贴和用餐补贴为由, 开假发票套取预算内资金, 用于请客送礼等违法违纪开支。四是信息不对称, 难以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具体的职务消费行为信息量大, 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几乎每天都有用车、招待和打电话的问题, 哪些该发生, 哪些不该发生, 监督的环节太多,成本太高, 群众和舆论获得信息渠道不畅道, 获得信息量不对称, 在现行的制度下, 不可能对领导干部具体的职务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总的说来, 现行的职务消费制度造成公私不分,社会财富大量流失, 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腐败, 许多人抱着不用白不用, 用了又白用的心态疯吃疯喝, 狂支滥用。人们把它划为法律管
不着、政府管不了的亚腐败范畴。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天天在人民大众面前发生, 看得见, 碰得到, 其腐蚀性和负面性很大, 它造成民心的丧失, 党的形象受损, 党组织与人民血肉关系遭到破坏, 要求改革呼声很高。有鉴于职务消费的特殊性和旧制度的弊端, 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试点单位的经验,我认为必须建立一个消费形式货币化、消费主体个人化、消费标准公开化、激励机制有效化、监督管理 简单化的职务消费制度。也就是说, 各级领导干部根据职位的不同和实际工作需要, 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务消费货币量, 各人对号入座, 彻底堵死职务消费的/无底洞。它的激励机制在于总量控制, 超支自付, 节余归己, 与各级领导干部个人切身利益挂起勾来, 以利于调动各级干部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减少改革的阻力。公开性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形成过程是公开的, 标准是公开的,违纪处罚是公开的, 监督也是公开的、民主的、简便易行的, 克服过去那种/主人盯公仆梢 的现象。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 职务消费制度货币化改革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化已经有200 多年历史, 他们在管理国家, 包括政府官员职务消费方面的管理, 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管理技术可供我们借鉴。他们对政府官员职务消费基本上都实行货币化管理, 按照职务等次和工作性质发给足量的交通费、通讯费、出差费和住房补贴,高官还有一定的接待应酬费。对国家官员待遇从优、管理从严、依法监督、公私分明。各级机关的人员往来, 没有公费招待, 更不允许公费搞高消费娱乐和请客送礼。一旦发现公费招待, 公私不分, 严惩不贷。近几年, 有些地方和部门在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江苏省进行了领导干部住宅电话、移动电话私人化, 电话费用货币化改革, 总额限定, 节余归已, 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年节省经费6000 多万元。无锡市南长区今年进行公务用车的改革, 区机关30 辆公车上市拍卖归私人所有, 从一般干部到区委书记每人每月发放100 元到3000 元不等的交通费。涉及改革的30辆公车, 2003 年支出费用300. 6
万元, 车均10. 02万元, 加上一年要更新3 辆车, 60 万元, 一年下来公车费用360. 6 万元。这次车改发放的交通补贴加上一次性购车补贴, 共花费185 万元, 比车改前节约费用48. 6%.。 二、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确定进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必须兼顾干部和群众两个利益群体的意愿。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问题上干部和群众是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干部会认为职务消费标准要高一些, 再高也/物有所值; 而群众希望标准越低越好,不花一分钱最好。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 协调两个利益群体的意见, 使得职务消费标准能在干部和群众之间达成谅解和一致。如果职务消费标准过低, 从当前看, 对干部的激励作用得不到体现, 干部队伍中反对改革的呼声很高, 或者使改革走样, 或者使改革流产; 从长远看, 必然使干部这个职业失去吸引力, 导致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到头来还是群众利益受损。如果职务消费标准过高, 群众反映很大, 也会危及到改革方案的实施和大局的稳定。因此, 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的确立上, 必须努力寻找到一个干部和群众这两个利益群体都能接收的平衡点。
2. 科学参照历史实际消费水平。确定职务消费货币标准, 通过对过去几年财务数据的统计和调查,摸清底数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简单地以历史水平为准, 而要扣除旧体制下领导干部讲排场、比派头铺张浪费的部分, 扣除公为私用的部分。确定的职务消费标准要能比较真实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公职所必须的消费水平。 3. 考虑到职级、职位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差别。一般来说, 职级越高, 职务消费标准就应该越高。同一级别的不同职位, 职务消费因素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 从而使职务消费需求不同。因此,合理的职务消费标准应该在考虑职级的同时, 兼顾职位性质的差异, 也就是说, 每一个职级应该对应设有几个职位消费档次, 而不能只有一个。另外, 还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量入而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职务消费标准也
应该有一定的差别。也就是说, 同一职级, 同一职位的职务消费标准在不同地区应该有所差别。还有职务消费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是动态的, 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的变化, 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及时调整。 4. 考虑到政治因素。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制 度,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之一,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比资本主义公职人员贡献要大, 索取要少。另外, 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在能够保证履行职务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低一些。
5. 考虑适用职务消费的干部范围。可以划出三个范围可供选择: 一是党政机关的所有公职人员; 二是所有党政领导干部; 三是达到一定职级的领导干部, 比如县( 处) 级以上领导干部。从理论上讲, 适用范围小比范围大好, 涉及面小, 所用资金少, 改革的震动小, 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职务消费客观上是各级领导干部消费不可缺少的补充因素, 所有在现实情况下职务消费的范围可适当大一些, 具体多大范围, 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但必须
坚持把 暗补改为 明补, 把/无底洞变为 有底洞。将来我国公务人员工资制度改革, 收入明显提高, 逐步缩小享受职务消费补贴的干部范围, 只有职级较高的领导干部才能享受的职务消费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6. 违规处罚的措施必须到位。除了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务消费标准外, 还必须有配套的文件和措施, 对于违规干部的处罚力度要大, 措施要到位。一经发现有的干部对于职务消费标准不管不顾, 报销的职务消费补贴超标, 或者公私不分, 或者转移消费, 要公开曝光, 使其威风扫地, 处罚要严厉,轻则丢官降级, 重则开除党籍乃致判刑, 使得人人都不敢碰这根高压线。如果姑息迁就, 处罚措施不得力, 那么改革的成果将前功尽弃。
7. 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程度。据我调查, 对职务消费制度先行改革的地区和部门, 大致都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公开化程度不高, 群众参与度低。多数是涉及到改革的领导干部决定改革的具体方案, 内部人决定职务消费的水平和标准, 最大可能的结果是单方面提高职务消费的货币化标准。二是涉及改革的单位领导干部仍然有人到下属单位或招待单位报销职务消费票据, 转移消费行为仍然存在。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确立的过程, 是协调干部和群众两个利益群体关系的过程, 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也是群众和媒体实施监督的过程。因此, 职务消费标准形成过程应该是透明的、公开的, 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主人对公仆的职务消费应该有知情权、发言权乃至决定权。这也是解决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动力源问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标准的形成机制大体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人大、政协代表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共同确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 二是举行听证会, 通过直接民主, 听取各方面意见, 决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 三是成立独立的委员会, 独立于政府和群众这两个利益群体之外, 综合两方面意见, 来确定职务消费货币化标准。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采用哪一种机制, 政府机关都负有提出标准并说明理由的责任, 这类似于行政诉讼中, 政府一方负有/ 举证0责任一样。政府部门代表应该提出详细的职务消费预算计划, 详细列出各典型职位职务消费的种类, 各种类型下的具体项目、消费数量及其具体理由, 并接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众的质询。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全党全民上下共同努力, 方向对头, 措施得力, 职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能够根除, 改革的预期效果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官正.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 J] . 中国监察, 2003, ( 5) .
2. 段斌. 论领导干部职务消费问题及治理对策[ J] . 中国共产党, 2004, ( 1) .
3. 李一帆. 驱逐公务消费/ 暗箱0 [ J ] . 望, 2004, ( 5) .
4. 郑焱, 浦敏琦. 取消公车第一天[ N] . 新华日报, 2003 – 12 –
篇二:《公职人员消费制度的改革与建议》
公职人员消费制度的改革与建议
专业:行政管理 学生:卓丽倩 指导老师:ⅩⅩⅩ(姓名、职称)
(惠州学院ⅩⅩⅩ系,广东,惠州,516300)
摘要:公务消费,是指国家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由公款支付的各种费用,例如有接待费、差旅费、接待费、误餐费、通讯费、考察费等。长期以来,公务消费行为管理不规范,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而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上至中央,下至各级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寻求探索改革之类,为求在公务消费这笔财政支出的账目上寻找突破改进,但一直以来效果不明显。目前,公务消费存在消费金额刚性扩张、消费标准过度、存在消费转嫁现象等问题,如何加强公务消费管理,制定实质性的规范约束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理财管财水平,是我国政府目前迫切期望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公务消费;存在问题;加强管理;约束制度。
Reform and reflection functionary consumption system
Student:liqian.zhuo
Unit address:Huidong County of Huizhou City
Postal code:516300
Abstract: public consumption, is refers to the organization of state organs, administrative units, institutions and other public officer in the exercise of authority, the execution of public activities, all kinds of fees paid by public funds occurs, such as hospitality, travel, hospitality, food allowance, communications fees. Long-term since, the official consumer behavior is not standardized, not only increased the administrative cost, but also become a hotbed of corruption. In this regard, the masses are strongly, up to the central, down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ctively seek reforms, to seek a breakthrough improvement in public spending this fiscal expenditure accounts, but has no obvious effect. At present, there is the amount of consumption public consumption, excessive consumption standard rigid expansion, consumer transfer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consumption, making substantive norm constraint system,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unds,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now hope to get the real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Public consumption; existing problem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目录
一、公务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随意性消费,变通开支现象严重 """"""""""""""""""""" (3)
(二)无节制消费,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3)
(三)灰色消费,假公济私现象频发 """"""""""""""""""""""(4)
二、公务消费问题的成因分析 """"""""""""""""""""""""""(4)
(一)消费观念存在误区 """"""""""""""""""""""""""""(4)
(二)财政预算制度不完善,造成公务消费浪费严重 """"""""""""""(4)
(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预算约束乏力 """""""""""""""(5)
(四)监督乏力,处罚不严,放任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5)
三、公务消费改革的思考及建议 """"""""""""""""""""""""(5)
(一)规范统一思想,建立正确消费观 """""""""""""""""""""(6){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二)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多方监督力度 """""""""""""""""""(6)
(三)修改及完善行政公务消费体制 """"""""""""""""""""""(6)
(四)加大法律建设,依法处理违规行为 """"""""""""""""""""(7)
前言
公务消费本应该是国家公务人员在其履行行政职责、执行公务时发生的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必需的、适度的支出,但由于部分公务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加上制约公务消费过度的体制缺陷和惩处措施的缺失,原本正常、适度的公务消费逐渐衍生出过度的势头,并成为当前政府消费中看得见却又很难制约一块顽疾,主要表现为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方面的铺张浪费。如何制止和杜绝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成为了我国目前公务消费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所在。既然改革就必须要彻底。原有制度既然实行了几十年,改革肯定会有困难,但是分析现状目,原有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为它已造成了难以负担的财政成本、严重的道德损害。原有制度弊端完全暴露的时刻也正是对其进行彻底改革的重要时机。
一、公务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公务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造成国家财政和集体资财被浪费以及超出预支,甚至成为腐败的温床。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公务消费的支出竟占了全部财政支出的38%以上,并且呈现出不断膨胀态势。近年来,我国不断制定相关制度遏制这种非常规的消费行为,就是为了要把最根源的问题解决。
(一)随意性消费,变通开支现象严重。由于对公务消费范围缺乏明确的政策限定,凡是能与公务消费沾上边的,都想方设法与之“套近乎”,导致许多无正规途径入账的支出往往变通为招待费等名义报销。在随意性大、界限模糊的情况下,而对这些问题消费,单位负责人也见惯不怪,予以入账报销,更有甚者,某些单位负责人其本身就是参与者,更加司空见惯。
(二)无节制消费,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公务消费存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但由于对公务消费的分类、范围、标准等规定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制度约束,导致个别地方和部门公务消费名目越来越多,公务消费金额越来越大,导致公务人员公务消费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自支自批,无人问
津,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更有甚者是用单位的支出购买自用品等也属常见现象。如几年来的中石化“天价茅台”、某地方质检部门就餐的高档“拉菲红酒”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不满。
(三)灰色消费,假公济私现象频发。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是公务消费的既得利益者,公务消费的不透明和难监督,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借公务消费之名,不论个人的什么消费都堂而皇之拿来给公家“买单”,由此产生出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送礼等等不正之风,某些领导甚至借此大肆贪污。例如,领导以其单位之名义与自己在外投资的有必然联系的企业产生经济利益关系,从中谋取利益。
二、公务消费问题的成因分析
公务消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成因错综复杂,其根本在于部分人员消费观念存在误区,消费标准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监管等。
(一)消费观念存在误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发生了改变,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转变成为热情好客,重人情等因素,被过度地在公务消费中夸大运用。部分消费人员节约意识淡薄,服务理念缺乏,没有真正意识到公务消费成本的来源,甚至认为不进行高规格的消费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将公务消费看作是一种”待遇”,追求舒适、享受,盲目攀比。另外,还有部分人员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对方招待水准的高低,被视为对自己尊重与否。只有被隆重招待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在这两方面错误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使公务消费水涨船高,开支巨大。
(二)财政预算制度不完善,造成公务消费浪费严重。财政开支缺乏监管,没有约束资金使用。政府会议、考察所需经费,基本由财政支付,却没有相关的管理、核算程序,大部分单位以此为漏洞争取最大利益预算;二是部门财政预算缺乏刚性。每年财政都给各单位制订预算计划,但弹性较大,不少单位经常申请增拨资金,多要多得。
(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预算约束乏力。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缺乏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公务接待中出现各种违规动作。具体来说,在财政体制对公务接待的规范方面并不具体,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所有财政收入与支出都统一纳入预算,而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外、制度外资金,存在着为数庞大的“小金库”。据估算,当前整个政府财力中,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资金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些游离于监督之外的资金,成为一些地方大肆挥霍的主要后盾。预算执行的这种不严肃、易变通的特点,使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在工作中不计成本,消费无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和纵容了公务接待中的违规行为甚至腐败行为。{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四)监督乏力,处罚不严,放任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如果说财政制度与公务接待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只是使公务消费中的腐败成为可能,而监督不力,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腐败的发生。主要表现有:⑴人大监督缺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上也享有财政权,但这一权力在实际中的行使很不充分,在目前的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及其执行的权力分配格局中,实际决定权掌握在各级党委、政府而非人大手中。⑵行政监督乏力。在政府内部,对于公务接待的监督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公务接待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和其他公务人员,加之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使公务接待中的问题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于界定和发现。⑶社会监督疲软。在发达国家,对公务消费的监督,媒体、公众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无所不在的媒体几乎是拿着放大镜在挑公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公务人员公务消费方面的“毛病”,而一旦被媒体曝光或被公众举报,往往引发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相应的法律与行政制裁。而在我国,这种监督现象目前正在属于发展中的趋势。
三、公务消费改革的思考及建议
公务消费一直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绝非易事。要靠党纪的教育,靠整个管理体制的改革,靠行政体制的完善,靠法律的制约,一个问题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成效。
篇三:《对公务消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1]》
浅谈在公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所谓公务消费,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由公款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表现在公务用车、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支出。长期以来,公务消费行为管理不够规范,公务消费“大锅饭”中隐藏的腐败已成为今天全党全民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遵照十七大精神,要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大公务消费改革力度的要求,为了更进一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堵住现行“公务消费”运行中的漏洞,力求把现行“公务消费”中的浪费与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笔者就近年来在现行“公务消费”中耳闻目睹存在的问题及对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浅谈如下:
一、近年来公务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务消费行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造成了大量国家和集体的资财被挥霍浪费,甚至成为“合理的腐败黑洞”。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务消费的支出竟占了全部财政支出的38%以上,并且呈现出不断膨胀态势。
问题之一:“公务消费”成本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务消费已经分别占了全部财政收入和支出比例的10%和38%以上,严重挤占了财政资金,成为各级财政
经费支出的一大负担,同时更成了财政支出的一大漏洞。一些地方的公务消费开支已占其财政开支的半壁河山,有的地方仅公车消费就占其地方财政支出的1/3以上,甚至更多,由于过高的支出,有的已导致财政资金入不敷出。
问题之二:“公务消费”支出随意性大。我国公务员的工薪虽然不高,但从公务员公务消费来说,又是很昂贵的。公务消费虽说也制定了一些“标准”,但“标准”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多半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在行动上。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不少单位超标准接待是屡见不鲜。接待中一瓶茅台酒七八百元,喝个四五瓶甚至七八瓶十来瓶是常事;有的单位来客一二人、陪客十多个,主人多过客人等现象十分普遍;少数领导干部还将职务消费以职级定标准,以职级定待遇,互相攀比,大讲排场,导致支出费用膨胀,“标准”形同虚设。
问题之三:“公务消费”开支漏洞多。公务消费缺乏明确的政策限定和不透明,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借公务消费之名,行假公济私之实的一条十分隐蔽而又安全的渠道。对很多没有正规途径走账的支出,往往变通为公务费等名义报销,不论个人的什么消费都堂而皇之拿来给公家“买单”,致使“公务消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凡是说不出
口的、摆不上桌子的等等都在公务消费中报销,由此衍生出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读书、公款送礼等等不正之风。极少数人还以公务消费为名,大搞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把公务消费变成了一些腐败问题的藏污纳垢处所。
问题之四:“公务消费”有效监督难。由于公务消费本身是必不可少的,有其合理合法性,公务消费的主体大都是领导和公务人员,加之公务消费中的问题又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于界定和发现,易形成“管得着的看不着,看得着的管不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群众监督—不敢”的局面,出现监督“死角”。由于无有效监督,致使公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查处和解决,因而使公务消费越演越烈、越来越腐化、越来越巧立名目和放纵。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政治体制是根源。公务消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实质就是权力消费,从权力的本性分析,小权力小腐败,大权力大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2、财政制度是核心。现行财政制度在财政预算设计和执行上都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对公务消费这一特殊的公共财政支出不仅没有编制严格的预算,而且在支出管理上也缺少严格的控制。3、监督不力是外因。目前的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而且监督成本很高。如通讯费、差旅费、公车及车修费、业务招待费、交际应酬费、参观考察费
等,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统一和配套的规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虽作了一些规定,但时效性、操作性不强,在审计定性上还存在一定难度。
二、对现行“公务消费”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这改革开放步步深入、制度创新日趋完善的今天,不少人钻交替的空档,寻找制度的漏洞,从中“大做文章”。由于个别人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导致公务消费变味,除了某些公务人员个人自身廉洁自律有问题,单位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原因外,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兑现不到位,留下了腐败的空间和土壤。如一些公务消费的规定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严重脱离实际、无法执行;有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不够严密,造成了监督管理上的漏洞;有的虽有制度,缺乏严格兑现管理,因而使再好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等。因此,解决公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特别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入手,逐步将公务消费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货币化的轨道。针对以上近年来在公务消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治理:
一是分步实施公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公务消费货币化是指根据公务员个人职位职务和岗位特点,即职务行
为引发的出差、开会、下乡往返、外出学习、考察调研、对口接待以及在这些公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公务用车费用等,以近三年来的平均数为基数,通过津贴的形式,以年度为计算单位,一次性划归担任这个职位职务的领导干部个人支配使用,不再采取由单位集体报支的方式。公务消费货币化有利于规范开支、降低消费,对于从根本上堵塞漏洞,防范公务消费中的腐败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摸索试点建议逐步推行的今天,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做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即在地域上,可先在条件成熟和比较优越的地区试行;在内容上,可先从某些容易操作的项目上开始。
二是修改完善有关制度。根据近年来改革完善职务消费制度的要求,对过去已经制定的制度规定,该重申的要予以重申,有漏洞的要加以补充完善,不规范的要进一步规范,不具体的要加以细化。使之尽量做到科学、合情、合理、合法、既客观又公正、无漏洞、无空子可钻,可操作性强,对那些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或不切合实际根本执行不了的制度规定,要尽快修订完善,既要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和物价的需要,又要不过高的抬高标准造成职务消费失控和流于形式,用可操作性极强的职务消费制度,堵塞因制度无法执行而形成的职务消费漏洞。
篇四:《对公务消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对公务消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姓名:徐晓妮
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13467216421
内容提要:我国公务消费在分配上的不科学,管理上的不规范,使用上的过度过滥,不仅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奢侈浪费,甚至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研究、制定公务消费改革措施已经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公务消费改革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积极稳妥地推进,使出台的政策,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积极稳妥地推进,使出台的政策措施靠得住、行得通、办得到。
所谓公务消费,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执行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由公款支付的各种费用。长期以来,公务消费行为管理不够规范,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而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各级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改革之途,但一直难觅医治这一沉疴痼疾的良方。
一、公务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在公务消费行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造成
了大量的国家和集体资财被挥霍浪费,甚至成为“合理的腐败黑洞”。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用于公务消费的支出竟占了全部财政支出的38%以上,并且呈现出不断膨胀态势。
问题之一: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现象普遍。公务消费支出的刚性不足,弹性有余,导致公务人员公务消费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自支自批,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无人敢问,超出标准、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超出规定标准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据报道,在革命老区广东省陆丰市有一家在粤东地区赫赫有名的“人民大厦”,以高档次、超豪华的“吃喝玩乐”服务,吸引着陆丰、汕尾、汕头、潮州的一些领导来这里用餐,最高的一桌竟吃了15万。
问题之二:模糊消费,变通开支现象严重。由于对公务消费缺乏明确的政策限定,导致很多没有正规途径走账的支出往往变通为招待费等名义报销,“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在模糊的情况下,个别公务人员乘机“吃喝嫖赌全报销”也就不是怪事。{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问题之三:灰色消费,假公济私现象频发。公务消费的不透明和难监督,成为一些领导干部借公务消费之名,行假公济私之实的一条十分隐蔽而又安全的渠道。不论个人的什么消费都堂而皇之拿来给公家“买单”,由此衍生出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读书、公款送礼等等不正之风。有的甚至借此大肆贪污,某乡党委书记与小车驾驶员合伙以车辆修理之名一年就贪污十多万元。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政治体制是根源。公务消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实质就是权力消费,从权力的本性分析,小权力小腐败,大权力大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2、财政制度是核心。现行财政制度在财政预算设计和执行上都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对公务消费这一特殊的公共财政支出不仅没有编制严格的预算,而且在支出管理上也缺少严格的控制。
3、监督不力是外因。目前的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而且监督成本很高。特别是“一把手”“自由消费”的空间很大,自支自批,无人监督。
二、对公务消费行为管理改革的思考
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改革方法是实行公务消费货币化,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有很多地方都已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由于公务消费行为与公职人员权力的行使紧紧相联,使其具有与权力相同的扩张性、模糊性、滥用性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公务消费改革不可能一招制胜,一蹴而就,实行公务消费货币化也并非是釜底抽薪之策。货币化模式是按照职务和工作量,把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以货币形式包干到个人,无论节余还是不足,全由公务人员自己负责。从理论上讲行得通,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难度。职务消费种类多、范围广,有的可以折算成现金发给个人,而有的则不行;还有工作量大小、补贴标准怎么科学合理确定等等,更重要是它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制约权力的滥用,而且也没有切断花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因此,货币化改革的成效在短期内可能比较明显,但从长远看效用不宜高估。
对公务消费不宜搞一刀切,全面推行货币化改革,各地应该从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出发,不拘一格、步步为营,积极探索,针对公务消费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上一刀,绝不能超越现实,脱离实际。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财政不富裕、不宽裕的现实情况下,应努力在财政支出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创新,以遏制其不断膨胀的势头。
三、探索公务消费行为管理制度创新
结合公务消费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改革创新现有管理制度方面应注意把握四项原则:一是在制度的设计上,要尽可能让公务消费信息公开,以接受公众监督。二是在范围的界定上,要尽可能清晰限定公务消费项目,以防止公私不分。三是在标准的控制上,要科学合理确定消费定数,以限制消费自由空间。四是在程序的操作上,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审批责任管理制度,以便于责任追究。
在具体管理制度中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一是限权,要取消单位“一把手”直接审批发票权。各单位可以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财务审批人,“一把手”主要负责财务支出的领导和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单位“一把手”独揽财务审批大权,自支自批,无法监督、无人监督的现象。二是廉审,重要事项要经廉政审核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浅谈我国公职人员职务消费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总结 公职律师制度改革